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肝血浆置换与胆红素吸附联合治疗重症肝炎后患者肝功能及HBV-DNA水平变化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云 戚应杰 +1 位作者 岳莉 姚有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5期643-644,647,共3页
目的探究人工肝血浆置换与胆红素吸附联合治疗对重症肝炎患者肝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负荷量HBV-DNA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安徽省立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重症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探究人工肝血浆置换与胆红素吸附联合治疗对重症肝炎患者肝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负荷量HBV-DNA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安徽省立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重症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护肝、肝细胞再生、充足休息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胆红素吸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时间、清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BV-D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肝炎患者联合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与胆红素吸附治疗的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血浆置换 重症肝炎 胆红素吸附
下载PDF
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对重症肝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泽敏 黄仕艺 +1 位作者 于兰芳 李一鸣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30-1831,1834,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对重症肝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3年9月对符合重症肝炎诊断标准的70例患者实施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实施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液炎症因子...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对重症肝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3年9月对符合重症肝炎诊断标准的70例患者实施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实施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液炎症因子水平变化,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存活率为68.6℅;治疗结束时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为(39.53±17.43)pg/ml,白介素-6(IL-6)水平为(34.37±13.65)pg/ml,干扰素(IFNγ)水平为(40.79±12.51)pg/m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IL-12水平为(300.64±173.82)pg/m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4d患者TNFα水平为(68.73±23.54)pg/ml,IL-6水平为(62.79±13.62)pg/ml、IL-10水平为(34.23±17.72)pg/ml、IL-12水平为(126.69±47.59)pg/ml、IFNγ水平为(49.52±17.56)pg/ml,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疗法能有效清除患者体内有害炎性介质,同时促进有益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胆红素吸附 重症肝炎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肝功能衰竭患者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秀珍 莫阔 +2 位作者 习丹 刘琴 梅青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345-3347,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胆红素吸附和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策略及效果,获取临床护理前瞻性研究数据。方法选取医院从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肝功能衰竭患者中抽取80例,根据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胆红素吸附和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策略及效果,获取临床护理前瞻性研究数据。方法选取医院从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肝功能衰竭患者中抽取80例,根据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组围绕临床治疗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统计干预前后两组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并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率、护理有效率以及主要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组腹胀、恶心、纳差等症状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有效率为97.5%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丙谷酸氨基转移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肝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功能衰竭的人工肝支持治疗过程中,需加强血管通路护理,术后给予患者科学的饮食和生活指导,以提高患者的基本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胆红素吸附 人工血浆置换 护理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血浆置换与胆红素吸附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杰 王惠明 +3 位作者 杨聚荣 任姜汶 王云燕 何娅妮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11期624-62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与胆红素吸附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5例肝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吸附组(13例)采用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置换组(12例)采用血浆置换治疗,血浆置换量(2500±500)ml/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血...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与胆红素吸附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5例肝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吸附组(13例)采用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置换组(12例)采用血浆置换治疗,血浆置换量(2500±500)ml/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血浆白蛋白、凝血因子Χ、凝血功能、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a)、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的浓度变化,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观察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存活率。结果吸附组及置换组治疗后,胆红素、TNF-a和IL-1-均明显降低(均P<0.01),吸附组血浆白蛋白、凝血因子Χ轻度下降,置换组凝血因子Χ无降低。吸附组无一例发生出血、休克、过敏等严重并发症,置换组1例患者出现过敏性皮疹,1例发热,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血浆胆红素吸附能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肝衰竭患者预后,与血浆置换比较,血浆胆红素吸附无明显不良反应,不受血浆用量限制,无输血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血浆胆红素吸附 肝衰竭 疗效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疗效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朝旭 李叶宁 +3 位作者 王文龙 周文静 徐欢欢 郭隗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492-493,共2页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疗效和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12年6月~2016年3月我院诊治的40例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综合治疗和血浆置换,观察...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疗效和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12年6月~2016年3月我院诊治的40例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综合治疗和血浆置换,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IL-6、TNF-α和内毒素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厌油腻、腹胀症状减轻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P<0.05);观察组血清TBIL为(112.6±30.4)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2.6±54.6)μmol/L(P<0.05);观察组血清LPS、IL-1、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35.02±12.93)pg/ml、(89.93±10.28)pg/ml、(68.29±14.28)pg/ml和(126.21±14.29)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82±10.34)pg/ml、(130.24±17.19)pg/ml、(95.29±15.93)pg/ml和(158.39±19.0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月末,观察组死亡7例(35%),对照组死亡8例(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肝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指标,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血浆置换 胆红素吸附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对治疗肝衰竭近期疗效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其荣 王川林 +3 位作者 刘娇 古雪 李铃 孙辉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究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对治疗肝衰竭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85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在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的综合治疗基础上,根据人工肝治疗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患者行胆... 目的:探究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对治疗肝衰竭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85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在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的综合治疗基础上,根据人工肝治疗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患者行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行单纯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两组之间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以及人工肝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经过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好转率分别为85.7%(36/42)、88.4%(38/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主要生化指标中ALT、AST、TBIL较治疗前下降明显,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较治疗前下降明显,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ALT、PT、TBIL、AST值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ALT、PT、TBIL、AST值对应性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共103例次,最少1例次,最多5例次,人均2.45次,发生不良反应36例次(34.95%);对照组43例患者接受单纯血浆置换共99例次,最少1例次,最多4例次,人均2.3次,发生不良反应25例次(25.3%)。结论: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能有效改善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与单纯血浆置换比较,能减少血浆的用量,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胆红素吸附 血浆置换 不良反应 疗效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与单纯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晓妍 高莉 张伦理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287-289,321,共4页
目的比较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与单纯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既节省血浆用量,又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期间我科收治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62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 目的比较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与单纯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既节省血浆用量,又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期间我科收治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62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30例,(其中男26例,女4例,平均年龄(45±12)岁;B组(单纯血浆置换)32例,(其中男28例,女4例,平均年龄(42±13)岁)。所有患者均在常规内科护肝退黄及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人工肝治疗。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的血浆用量为1500ml/次,单纯血浆置换治疗的血浆用量为3000ml/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其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临床症状等改善的情况,同时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电解质、血常规的影响,重点观察并比较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尤其是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以及对患者病情的影响。结果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ALT、TBIL、DBIL、凝血酶原时间及临床症状等(P<0.05),与单纯血浆置换治疗对上述指标改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后对患者血电解质、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影响较小,与单纯血浆置换治疗后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过敏反应发生及严重程度上,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过程中过敏反应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均明显较单纯血浆置换治疗更低(P<0.05)。此外,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血浆用量仅需:1500ml/次,明显少于单纯血浆置换血浆用量:3000ml/次。大大减少了血浆的用量,较好地解决了目前血浆供应短缺的难题。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一个即节省血浆,又有效且安全的、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术 胆红素吸附 慢加急性肝衰竭
下载PDF
国产BS330胆红素吸附柱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何群鹏 龚德华 +4 位作者 邬步云 陈海燕 季大玺 刘志红 徐斌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9-234,共6页
目的:观察国产胆红素吸附柱BS330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并与国际通用的胆红素吸附柱BRS350进行对比. 方法:选取10例行组合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胆红素吸附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5例患者采用BS330吸附柱,另... 目的:观察国产胆红素吸附柱BS330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并与国际通用的胆红素吸附柱BRS350进行对比. 方法:选取10例行组合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胆红素吸附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5例患者采用BS330吸附柱,另5例患者采用BRS350吸附柱.两组患者血流量200~ 220 ml/min,血浆分离速度90 ml/min;分离血浆成分经CVVH血滤器(AV600)滤过,超滤率66 ml/min,浓缩血浆成分再经胆红素吸附柱吸附后回输体内.同时应用前稀释方式在EC40W血浆成分分离器前输入碳酸氢盐置换液(4 000 ml/h).治疗时间均为8h.治疗中检测治疗前、后血生化和凝血四项,记录患者临床生命体征. 结果:BRS350组单次治疗后总胆红素(TBL),直接胆红素(DBL),间接胆红素(IDBL),总胆酸(TBA)下降率分别为54.4%±7.0%,56.7%±7.1%,37.6%±27.1%,35.0%±5.1%;BR330组TBL,DBL,IDBL,TBA下降率分别为42.9%±11.8%,44.6%±13.0%,35.8%±11.0%,32.4%±12.9%.两组患者对比TBL,DBL,IDBL,TBA下降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总蛋白(TP),白蛋白(Alb),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国产的胆红素吸附柱BS330,可显著降低患者胆红素水平,改善生化检查指标且患者耐受性好,与国际通用的胆红素吸附柱相比其疗效及安全性都无明显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人工肝支持系统 胆红素吸附 血液滤过
下载PDF
胆红素吸附序贯血液净化疗法对肝癌术后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同辉 李巧玲 +1 位作者 胡晓周 张燕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胆红素吸附序贯血液净化疗法对肝胆癌术后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4例行肝切除术后并发肝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0例)患者给予序贯血液净化疗法治疗,观察组(24例)给予胆红素吸附联合序贯血液净化疗法... 目的探讨胆红素吸附序贯血液净化疗法对肝胆癌术后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4例行肝切除术后并发肝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0例)患者给予序贯血液净化疗法治疗,观察组(24例)给予胆红素吸附联合序贯血液净化疗法,比较2组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AST、ALT、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凝血因子X、血小板等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各肝功能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呈显著降低(P <0. 05);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ST、ALT、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凝血因子X、血小板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 <0. 05);而观察组各指标有所增加,但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2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活动度、凝血因子X、血小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过敏反应、置管出血、感染、凝血、低血压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胆红素吸附序贯血液净化疗法可有效改善肝癌术后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吸附 序贯血液净化 肝癌 肝衰竭 肝功能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纤维的改性及其对胆红素的吸附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晓燕 张政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8-624,共7页
以聚四氟乙烯(PTFE)纤维为基质,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单体,通过辐照接枝聚合制备了PTFE-g-GMA纤维,用聚乙烯亚胺(PEI)与PTFE-g-GMA纤维进行开环反应制得新型吸附剂PTFE-g-GMA-PEI.考察了PTFE-g-GMA-PEI吸附剂对溶液中胆红素的... 以聚四氟乙烯(PTFE)纤维为基质,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单体,通过辐照接枝聚合制备了PTFE-g-GMA纤维,用聚乙烯亚胺(PEI)与PTFE-g-GMA纤维进行开环反应制得新型吸附剂PTFE-g-GMA-PEI.考察了PTFE-g-GMA-PEI吸附剂对溶液中胆红素的吸附动力学、吸附量及pH、离子强度及温度等因素对胆红素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胆红素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及良好的选择吸附性能,其吸附行为遵循Langmu ir吸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纤维 辐照接枝 胆红素吸附
下载PDF
壳聚糖微球负载的己二胺型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的制备及对胆红素的吸附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丽平 张政朴 +2 位作者 郭义 王勇 陆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36-1444,共9页
通过反相悬浮反应制备了戊二醛交联的壳聚糖(CS)微球,以CS微球为载体,合成了己二胺型低代数聚酰胺-胺(Polyamidoamine,PAMAM)树枝状大分子(Genaration≤3).考察了该微球在生理条件下对水溶液中胆红素的吸附行为,探讨溶液的pH值、离子强... 通过反相悬浮反应制备了戊二醛交联的壳聚糖(CS)微球,以CS微球为载体,合成了己二胺型低代数聚酰胺-胺(Polyamidoamine,PAMAM)树枝状大分子(Genaration≤3).考察了该微球在生理条件下对水溶液中胆红素的吸附行为,探讨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温度、胆红素初始浓度和牛血清白蛋白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剂对胆红素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CS-G2.0,CS-G3.0,CS-G1.0,CS-G0和CS微球的平衡吸附率分别为94.61%,93.44%,92.97%,86.47%和52.38%;CS-G1.0~CS-G3.0微球在0.5 h的吸附率已经超过70%,1 h基本接近平衡,对胆红素的吸附量高达42.78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吸附 壳聚糖微球 己二胺 丙烯酸甲酯 聚酰胺-胺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邱自辉 李其彪 +1 位作者 陈宇 张文峰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16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在肝衰竭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索建立一种新的联合治疗模式。方法 35例肝衰竭患者接受血浆置换(PE)联合胆红素吸附(PBA)治疗,同期35例肝衰竭患者行单纯血浆置换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在肝衰竭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索建立一种新的联合治疗模式。方法 35例肝衰竭患者接受血浆置换(PE)联合胆红素吸附(PBA)治疗,同期35例肝衰竭患者行单纯血浆置换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白蛋白等的改变,并比较两组的血浆用量和主要副作用(发热、皮疹、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结果①2组治疗后的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等明显低于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总胆红素等下降幅度明显高于PE组(P<0.05)。②2组治疗后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③联合治疗组单次血浆用量明显小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联合治疗组与PE组主要副作用(发热、皮疹、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分别为:15%、10%、0%和40%、50%、15%,三种副作用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在治疗肝衰竭疗效确切,比单纯血浆组明显降低,且明显减少血浆用量,副反应发生率也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胆红素吸附 肝衰竭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血浆灌流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在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蓉 康信通 +5 位作者 曾义岚 王丽 曾丽 杨启 张琼 陈治莉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695-169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灌流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血浆灌流联合血浆置换,观察组在此的基础上再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TBil、PT、TC、产科及内... 目的探讨血浆灌流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血浆灌流联合血浆置换,观察组在此的基础上再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TBil、PT、TC、产科及内科并发症、母婴结局等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TPP、ALB、FP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灌流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效果值得肯定,可有效改善肝功及凝血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灌流 胆红素吸附 妊娠 重型肝炎
下载PDF
基于改良Aquarius CRRT实现血浆胆红素吸附联合CVVH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彭小贝 赵双平 刘雨露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8-511,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日机装Aquarius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实现血浆胆红素吸附(BA)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8例,所有患者均给... 目的:观察改良日机装Aquarius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实现血浆胆红素吸附(BA)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本内科综合治疗,同时在此基础上实施BA联合CVVH治疗共25例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肝功能指标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比值(INR)等凝血指标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以及电解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 h ALB(g/L:26.84±4.07比29.46±3.78)和治疗后1 h、24 h TBil、DBil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Bil(μmol/L):262.81±88.85、297.26±96.64比357.57±121.86,DBil (μmol/L):129.84±42.24、141.60±49.60比173.76±56.22〕,治疗后1 h P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s:20.97±8.66比16.59±2.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前后ALT、AST、APTT、PTA、INR、WBC、PLT和电解质水平(K+、N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不改变现有设备硬件的情况下,对日机装Aquarius CRRT血液净化装置进行改良实现BA后再序贯进行CVVH治疗,充分发挥了两种模式的治疗作用,可以达到清除胆红素及水溶性毒素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胆红素吸附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下载PDF
用于胆红素吸附的β-环糊精改性PVDF血浆分离膜的制备 被引量:4
15
作者 倪非非 舒桂明 +3 位作者 李可 吕晓龙 刘娟娟 李涛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24,共9页
由于传统滤过吸附在两个组件中实现,流程长,感染风险大,因此,制备了一种一步滤过吸附用膜,使滤过吸附在一个组件中完成.本文用PVDF中空血浆分离膜作为基体材料,单取代改性β-环糊精(β-CD)作为胆红素的吸附配基,仅在膜透过侧接枝β-CD,... 由于传统滤过吸附在两个组件中实现,流程长,感染风险大,因此,制备了一种一步滤过吸附用膜,使滤过吸附在一个组件中完成.本文用PVDF中空血浆分离膜作为基体材料,单取代改性β-环糊精(β-CD)作为胆红素的吸附配基,仅在膜透过侧接枝β-CD,制备了一种新型PVDF血浆分离吸附膜.实验中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等测试手段对改性β-CD和膜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分析;用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方法验证了改性膜的表面结构及断面结构,泡点测试和通量测试表征改性膜的分离性能;最后通过模拟血浆测试了改性膜对BSA结合胆红素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β-CD成功接枝到PVDF血浆分离膜的透过侧;改性膜相比血浆分离膜膜孔大小基本不变,最大孔径为0.480μm,满足细胞不能透过,血浆和胆红素能透过的要求;一步滤过吸附方式的吸附率达到41.2%,与直接吸附(43.5%)的效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胆红素 PVDF膜 血液净化 膜吸附 血液相容性
下载PDF
1例输入性危重恶性疟病例的救治
16
作者 赵润芳 左丽娟 +2 位作者 柯春荣 罗剑龙 刘莹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23年第2期112-116,共5页
2017年2月14日大理州人民医院接诊1例输入性危重恶性疟疾病例。该病例为在非洲加蓬务工感染,在加蓬未得到疟疾诊断和抗疟治疗,病程达55 d才回国。回国后已发展为危重病例,虫密度高达170万/μl,脾肿大达脐平面,并伴有重度昏迷、不能自主... 2017年2月14日大理州人民医院接诊1例输入性危重恶性疟疾病例。该病例为在非洲加蓬务工感染,在加蓬未得到疟疾诊断和抗疟治疗,病程达55 d才回国。回国后已发展为危重病例,虫密度高达170万/μl,脾肿大达脐平面,并伴有重度昏迷、不能自主呼吸、重度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高乳酸血症等多项严重并发症。给予抗疟治疗、支持治疗、对症处理、并发症治疗、加强护理以及防止合并感染等治疗措施;抗疟治疗首选了作用最快的青蒿琥酯静脉推注;虽加大抗疟药物使用剂量,延长疗程,病例仍发生2次疟疾再燃;除常规的对症治疗外,还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等特殊措施,最终病例救治成功,未发生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例 恶性疟 救治 血浆置换 胆红素吸附
原文传递
国产胆红素吸附柱DX350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洪波 梅长林 +2 位作者 叶一农 梁月凤 谭间维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7期21-25,共5页
目的观察国产胆红素吸附柱DX350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并与国际通用的胆红素吸附柱BRS350进行对比。方法选取三间医院120例行胆红素吸附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90例患者为试验组,采用DX350吸附柱,另3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BRS... 目的观察国产胆红素吸附柱DX350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并与国际通用的胆红素吸附柱BRS350进行对比。方法选取三间医院120例行胆红素吸附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90例患者为试验组,采用DX350吸附柱,另3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BRS350吸附柱进行胆红素吸附。治疗中检测治疗前、后血生化、凝血四项、血常规、电解质、补体及细胞因子。结果 119例患者完成临床研究,试验组1例脱落,试验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L),直接胆红素(DBL),间接胆红素(IDBL),总胆酸(TBA)下降率分别为(31.80±7.20)%,(31.94±7.84)%,(30.58±19.99)%,(12.86±79.09)%;对照组TBL,DBL,IDBL,TBA下降率分别为(27.65±9.79)%,(24.89±15.79)%,(27.40±24.15)%,(17.63±14.12)%。两组患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纤维蛋白原(FIB)、白细胞(WBC)、钾(K^+)、氯(Cl^-)、钙(Ca^(2+))、镁(Mg^(2+))和磷(P)、补体C3、补体C4、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治疗前后变化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PLT)、钠(Na^+)在试验组前后有差异,对照组无差异,两组间比较无差异。试验组有2例出现畏寒,对照组1例头晕。结论国产的胆红素吸附柱DX350可显著降低患者胆红素水平,耐受性好,与国际通用的胆红素吸附柱相比其疗效及安全性都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人工肝支持系统 胆红素吸附
下载PDF
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对重症肝衰的治疗效果观察
18
作者 周美琴 《智慧健康》 2023年第30期94-97,共4页
目的观察胆红素吸附(PBA)联合血浆置换(PE)在重症肝衰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究该治疗方案的实施价值。方法获伦理委员会审批,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确诊为重症肝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情况差异,遵循随机性原则... 目的观察胆红素吸附(PBA)联合血浆置换(PE)在重症肝衰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究该治疗方案的实施价值。方法获伦理委员会审批,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确诊为重症肝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情况差异,遵循随机性原则,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PE治疗,观察组接受PBA+PE治疗,根据多项观察指标,评估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ALT、AST、DBIL、IBIL、TBIL更低,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血清内毒素指标和细胞因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LPS、IL-1、IL-6、TNF-α更低,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BA与PE在重症肝衰中的联合应用可取得良好疗效,在改善肝功能指标、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四大方面均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大范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肝衰 胆红素吸附 血浆置换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效果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沛 冯耀果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9期1229-123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胆红素吸附(BA)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22)和观察组(n=23)。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PE治疗,观察组采用PE联合B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胆红素吸附(BA)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22)和观察组(n=23)。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PE治疗,观察组采用PE联合B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的血清ALT、GGT、TBIL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血清ALT、GG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8.70%vs.4.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联合BA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衰竭 血浆置换 胆红素吸附 肝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胆红素吸附序贯血液净化疗法对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赵晓宁 胡世丽 薛甜甜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56-559,586,共5页
目的探讨胆红素吸附序贯血液净化疗法对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82例肝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序贯血液净化疗法,观... 目的探讨胆红素吸附序贯血液净化疗法对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82例肝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序贯血液净化疗法,观察组在序贯血液净化疗法的基础上给予胆红素吸附疗法,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凝血功能(凝血因子X、凝血酶原活动度、血小板水平)及并发症(置管出血、感染、过敏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显著改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功能显著改善,对照组患者的凝血因子X、凝血酶原活动度、血小板指标显著提高,与观察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置管出血、感染、过敏反应)的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红素吸附序贯血液净化疗法在肝衰竭患者中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改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吸附 序贯血液净化疗法 肝衰竭 肝功能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