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尔面瘫的研究进展及诊疗现状 被引量:48
1
作者 朱玉华 郑雪丽 +2 位作者 塞娜 刘达 韩维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8-773,共6页
贝尔面瘫为不明原因的、72小时内发生的急性单侧面神经麻痹,是周围性面瘫最常见的。尽管贝尔面瘫是自限性疾病,但仍有部分患者面神经功能不能完全恢复、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和心理压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诊治现状,针对... 贝尔面瘫为不明原因的、72小时内发生的急性单侧面神经麻痹,是周围性面瘫最常见的。尽管贝尔面瘫是自限性疾病,但仍有部分患者面神经功能不能完全恢复、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和心理压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诊治现状,针对贝尔面瘫的诊断、面神经功能评估、激素和抗病毒药物治疗、面神经减压手术适应证的选择等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贝尔面瘫的规范诊疗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贝尔面瘫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面瘫 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麻痹
下载PDF
针灸分期治疗贝尔氏面瘫临床观察 被引量:43
2
作者 王颖 杨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不同病期的疗效差异,探讨针灸治疗面瘫的最佳介入时期。方法:40例贝尔氏面瘫患者随就诊发病时间长短分为发展期组、静止期组与恢复期组。治疗前均以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和面部残疾指数调查问卷...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不同病期的疗效差异,探讨针灸治疗面瘫的最佳介入时期。方法:40例贝尔氏面瘫患者随就诊发病时间长短分为发展期组、静止期组与恢复期组。治疗前均以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和面部残疾指数调查问卷(FDI)作为量化指标评定积分。3组均予针灸治疗,主穴取患侧风池、地仓、颊车、牵正、四白、阳白,健侧合谷;配穴:大椎、承浆、水沟,患侧攒竹、鱼腰、翳风、听会、颧髎、下关、迎香。操作:风池、合谷、大椎针用泻法,其他穴位均采用平补平泻法,于临床痊愈或治疗20次后再次评分判定疗效。结果:(1)针灸对贝尔氏面瘫发展期、静止期、恢复期均有治疗效果,有效率均为100%;(2)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发展期组愈显率明显优于静止期和恢复期组(均P<0.01);(3)静止期组与恢复期组间比较愈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有良好的效果,且发展期介入治疗其疗效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氏面瘫 针灸 分期
原文传递
不同针灸方法分期治疗贝尔面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33
3
作者 陈晓琴 李瑛 邙玲玲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7期613-61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针灸方法治疗成都地区380例贝尔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372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65例、B组78例、C组75例、D组71例和E组83例。A组采用分期针刺治疗,B组采用分期针灸治疗,C组采用分期...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针灸方法治疗成都地区380例贝尔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372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65例、B组78例、C组75例、D组71例和E组83例。A组采用分期针刺治疗,B组采用分期针灸治疗,C组采用分期电针治疗,D组采用分期经筋排刺治疗,E组采用不分期针刺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各组House-Brackmann(H-B)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表及WHOQLO-BREF量表评分,并评价各组疗效。结果 5组治疗后H-B分级量表、FDI、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表及WHOQLO-BREF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种治疗方案均对贝尔面瘫均有效。在医疗条件受限、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治疗贝尔面瘫推荐使用单纯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电针 贝尔面瘫 面神经麻痹 排刺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贝尔氏面瘫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晓红 张黎明 +2 位作者 韩梅 张克清 蒋佼佼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 评定中西医结合治疗Bell′s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83例Bell′s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5 4例 )和对照组 (2 9例 )。两组患者均采用药物、针刺、理疗进行治疗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按摩与功能训练 ;两组疗效均采用Portmann简... 目的 评定中西医结合治疗Bell′s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83例Bell′s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5 4例 )和对照组 (2 9例 )。两组患者均采用药物、针刺、理疗进行治疗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按摩与功能训练 ;两组疗效均采用Portmann简易评分法评分 ,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前评分试验组为 2 90 7± 1 794 ,对照组为 2 931± 2 0 34,治疗后评分试验组为 18 5 93± 1 74 3,对照组为 9 86 2± 3 0 91。试验组面肌功能评分及面肌功能改善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Bell′s面瘫有明显的康复疗效 ;面肌功能评定能客观地反应患者治疗前后面肌运动功能改善情况 ,量化地评价Bell′s面瘫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l’s面瘫 中西医治疗 功能评定
下载PDF
Bell’s面瘫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魏佳军 章军建 黄朝云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 探讨 Bell’s面瘫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 Symptom Checklist90 ,SCL-90 )对 3 9例 Bell’s面瘫患者进行测试 ,与《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中提供的常模进行比较 ,并且将 3 9例患者分不同性别、... 目的 探讨 Bell’s面瘫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 Symptom Checklist90 ,SCL-90 )对 3 9例 Bell’s面瘫患者进行测试 ,与《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中提供的常模进行比较 ,并且将 3 9例患者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进行比较。结果  SCL-90测试显示 Bell’s面瘫患者在焦虑、人际关系、躯体化因子均分 (分别为 1 .5 4±0 .2 8、1 .81± 0 .3 2、1 .48± 0 .3 2 )皆高于国内常模 ( P<0 .0 5~ 0 .0 1 ) ;女性组、≤ 45岁组的焦虑、人际关系及躯体化因子均分分别显著性高于男性组和 >45岁组 ( P<0 .0 5 )。结论  Bell’s面瘫患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严重程度不同 ,应采用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l’s面瘫 心理健康 性别 年龄 心理干预 康复训练
下载PDF
阿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46例贝尔面瘫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1
6
作者 陈伟良 杨朝晖 黄志权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90-592,共3页
目的:评价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aciclovir)联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prednisone)治疗贝尔面瘫的疗效。方法:46例贝尔面瘫病者被随机分成阿昔洛韦联合泼尼松组(A+P组,n=23)和泼尼松治疗组(P组,n=23)。A+P组口服阿昔洛韦每日3次,每次0.4g和泼... 目的:评价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aciclovir)联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prednisone)治疗贝尔面瘫的疗效。方法:46例贝尔面瘫病者被随机分成阿昔洛韦联合泼尼松组(A+P组,n=23)和泼尼松治疗组(P组,n=23)。A+P组口服阿昔洛韦每日3次,每次0.4g和泼尼松每日一次,每次50mg,P组口服泼尼松每日一次,每次50mg,连续5d,接着各组均将泼尼松减量为隔日一次,每次20mg。面神经功能指数(facialnerve functional index,FNFI)作为评判疗效指标。结果:治疗后第3周A+P组中有12例(52.1%)面神经完全恢复(FNFI=1),P组为5例(21.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第4周,A+P组21例(91.3%)和P组18例(78.3%)面神经完全恢复(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贝尔面瘫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疗程比单纯用泼尼松治疗有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面瘫 单纯疱疹病毒 糖皮质激素 阿昔洛韦 面神经功能指数
下载PDF
电针联合表情肌功能训练操治疗重度贝尔面瘫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曹莲瑛 袁燕洁 +2 位作者 虞莉青 陈晞 顾婷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第5期10-14,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表情肌功能训练与单纯电针治疗重度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差异及其对疗程的影响。方法:将≥21天仍未好转的120例重度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口服甲钴胺、呋喃硫胺片药物治疗,...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表情肌功能训练与单纯电针治疗重度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差异及其对疗程的影响。方法:将≥21天仍未好转的120例重度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口服甲钴胺、呋喃硫胺片药物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电针治疗后进行早、晚各1次的表情肌训练。1周治疗3次,6次为一疗程,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每个疗程结束后面神经功能(HBGS)评价分级和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痊愈患者疗程差异,病程6个月时比较肌电图运动单位束颤波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BGS分级评价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第1疗程结束时,HBGS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3、4疗程结束时,HBGS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4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愈显率72.88%(43/59),对照组48.33%(2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个疗程后及病程6个月,这两个阶段痊愈患者疗程比较,观察组治疗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病程6月时肌电图运动单位束颤波的发生率,观察组3.39%(2/59),对照组15%(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电针相比,电针联合表情肌功能训练是治疗重度贝尔面瘫的有效方法,可提高愈显率,缩短治疗病程,且减少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贝尔面瘫 电针 表情肌功能训练
下载PDF
不同穴位的电针电兴奋性与贝尔面瘫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杨联胜 张昆 +1 位作者 章闻 庄子齐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88-1292,共5页
目的: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面部不同穴位的电针兴奋性与贝尔面瘫预后相关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贝尔面瘫患者,针刺穴取患侧攒竹、阳白、迎香、地仓、下关、牵正,以攒竹-阳白为A组、迎香-地仓为B组、牵正-下关为C组,予电针治疗... 目的: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面部不同穴位的电针兴奋性与贝尔面瘫预后相关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贝尔面瘫患者,针刺穴取患侧攒竹、阳白、迎香、地仓、下关、牵正,以攒竹-阳白为A组、迎香-地仓为B组、牵正-下关为C组,予电针治疗,连续波,频率1 Hz,治疗时间30 min,隔日1次,治疗至面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或于起病16周时进行终点结局评价。收集患者起病第8天A组、B组、C组的电兴奋性分级及性别、年龄、面神经病变节段、2型糖尿病等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指标,与预后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及C组电针的电兴奋性与预后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面神经病变节段,A组及B组电针电兴奋性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组及B组电兴奋性是贝尔面瘫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OR值分别为8.410(1.176-60.113)、12.589(1.355-116.922)。结论:攒竹-阳白、迎香-地仓的电针电兴奋性反应可成为贝尔面瘫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可早期鉴别面神经损伤程度较重的患者,调整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面瘫 面神经损伤 电兴奋性 电针 预后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Bell's面瘫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9
9
作者 何俐 周沐科 +2 位作者 周东 李宁 吴滨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06-109,129,共5页
目的 系统评价针灸促进Bell s面瘫康复和减少其远期发病率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 LINE、EMBASE、LILA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Cochrane肌肉疾病组注册组资料库 ,检索时间截止至 2 0 0 2年 12月 ;同时检索其它相关灰色文献 ,... 目的 系统评价针灸促进Bell s面瘫康复和减少其远期发病率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 LINE、EMBASE、LILA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Cochrane肌肉疾病组注册组资料库 ,检索时间截止至 2 0 0 2年 12月 ;同时检索其它相关灰色文献 ,获取所有涉及针灸治疗Bell s面瘫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而后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 ,评价其方法学质量 ,并从中提取患者基本情况、干预措施、终点指标和结果等相关资料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有 3个小规模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合计 2 88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 ,但因其在试验设计、报道上存在明显缺陷 ,以及试验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不符合Meta分析条件 ,因而只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显示 ,针灸治疗Bell s面瘫有一定疗效 (P均 <0.0 1)。结论 针灸治疗Bell s面瘫有效 ,但入选的 3个随机对照试验规模小 ,质量不高 ,降低了这一结论的可靠性。开展高质量、内在真实性好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bell’s面瘫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下载PDF
针刺联合火龙罐治疗恢复期贝尔面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0
作者 林少霞 卢春键 +2 位作者 袁金筠 朱燕娴 皮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1567-1572,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火龙罐治疗恢复期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恢复期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火龙罐治疗。共治疗4周。治疗4周后,评价2组...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火龙罐治疗恢复期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恢复期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火龙罐治疗。共治疗4周。治疗4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系统、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系统(SFGS)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区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面神经功能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SFG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SFG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眼区血流灌注量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眼区血流灌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70.00%(21/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火龙罐治疗恢复期贝尔面瘫,可明显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促进患侧面部血液循环,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面瘫 恢复期 针刺 火龙罐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Bell’s麻痹患者的电生理检测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陶细姣 古美华 丁丽 《中国康复》 2003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探讨Bell’s麻痹患者进行瞬目反射 (BR)、面神经电图 (ENG)、面肌肌电图 (EMG)检测的意义。方法 :6 0例Bell’s麻痹患者进行BR检测 ,同时进行ENG、EMG测定。结果 :患侧R1、R2 及R2 ’缺如者 35例 ,其余2 5例患侧较健侧R1、R2 及R2... 目的 :探讨Bell’s麻痹患者进行瞬目反射 (BR)、面神经电图 (ENG)、面肌肌电图 (EMG)检测的意义。方法 :6 0例Bell’s麻痹患者进行BR检测 ,同时进行ENG、EMG测定。结果 :患侧R1、R2 及R2 ’缺如者 35例 ,其余2 5例患侧较健侧R1、R2 及R2 ’波潜伏期延长 ,异常率 10 0 %。患侧面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 ,与健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早期异常率为 2 5 %。根据R1/M潜伏期比值测定结果提示 ,37例表现为近段 (茎乳孔内段 )损害 ,4例为远段 (茎乳孔外段 )损害 ,19例为较大范围损害。结论 :BR测定是诊断Bell’s麻痹的敏感指标 ,采用BR、ENG及EMG综合检测Bell’s麻痹患者 ,可全面、客观地评价面神经损害的程度及部位 ,对临床治疗及预后估计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l's麻痹 瞬目反射 神经电图 肌电图
下载PDF
面部运动联合分期针灸治疗贝尔面瘫患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赵艳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749-752,共4页
目的:研究面部运动结合分期针灸治疗贝尔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接受治疗的128例贝尔面瘫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分期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 目的:研究面部运动结合分期针灸治疗贝尔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接受治疗的128例贝尔面瘫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分期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面部运动。运用House-Brackmann面部神经评价分级系统评测治疗效果,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和躯体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4周时,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0%,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F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面部运动结合分期针灸可以明显提高贝尔面瘫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运动 分期针灸 贝尔面瘫
下载PDF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贝尔面瘫》质量评价及解读 被引量:16
13
作者 朱凤亚 罗婷婷 +4 位作者 朱昕昀 汤莉洁 吴曦 李瑛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344-3349,共6页
目的评价2011年版和2018年版《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贝尔面瘫》质量。方法由4名评价人员独立运用AGREE Ⅱ、Shaneyfelt和Grilli三个评价工具对两版《指南》进行质量评估,并解读2018年版《指南》内容。结果两版指南AGREE Ⅱ的标化百分... 目的评价2011年版和2018年版《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贝尔面瘫》质量。方法由4名评价人员独立运用AGREE Ⅱ、Shaneyfelt和Grilli三个评价工具对两版《指南》进行质量评估,并解读2018年版《指南》内容。结果两版指南AGREE Ⅱ的标化百分比分别为:范围和目的 51%、83%,参与人员43%、78%,制定的严谨性14%、86%,表达的明晰性60%、92%,应用性17%、64%,编辑独立性96%、100%;Shaneyfelt量表平均得分为7.5分和20.75分;Grilli量表平均得分为1.5分和2.5分;2018年版《指南》更加严谨科学。结论 2018年版《指南》弥补了2011年版《指南》的部分不足,建议结合临床实践的具体反馈不断更新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面瘫 指南 针灸 AGREEⅡ 解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加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戚其华 倪姗姗 +5 位作者 王友兰 彭凯 曲鹤年 杨彩华 王瑾 奚玮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65-969,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将102例Bell’s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加贴敷组(50例)和电针组(52例),两组均采用电针治疗,穴取攒竹、阳白、太阳、颧髎、下关、迎香...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将102例Bell’s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加贴敷组(50例)和电针组(52例),两组均采用电针治疗,穴取攒竹、阳白、太阳、颧髎、下关、迎香等,电针加贴敷组于患侧翳风穴加用"面瘫Ⅰ号"穴位贴敷,每天1次,共10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和临床疗效,并于1个月、3个月随访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电针加贴敷组与电针组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48.2±2.9vs 25.7±4.9,45.9±6.2vs 25.8±5.5,均P<0.01);电针加贴敷组痊愈率为82.0%(41/50),电针组为67.3%(35/52),电针加贴敷组优于电针组(P<0.05);两组1个月、3个月随访生存质量量表简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均P>0.05);电针加贴敷组面瘫并发症发生1例,电针组发生8例(P<0.05)。结论:与单纯电针相比,电针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提高了临床疗效,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穴位贴敷 电针
原文传递
面神经炎预后恢复与患病年龄的关系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兴林 高建琴 +2 位作者 宋蕾 肖红雨 蒋天裕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94-596,共3页
探讨面神经炎预后恢复与患病年龄的关系。方法:患者181例,年龄15—79岁,男126例,女55例。Bell麻痹171例,Hunt综合征10例。强度-时间曲线检测患侧额枕肌额腹及上口轮匝肌。病程评定标准:额枕肌额腹以抬眉动作恢复;口轮匝肌以患侧表情肌... 探讨面神经炎预后恢复与患病年龄的关系。方法:患者181例,年龄15—79岁,男126例,女55例。Bell麻痹171例,Hunt综合征10例。强度-时间曲线检测患侧额枕肌额腹及上口轮匝肌。病程评定标准:额枕肌额腹以抬眉动作恢复;口轮匝肌以患侧表情肌运动恢复到House-BrackmannⅠ、Ⅱ级,部分中度及重度病变恢复到稳定期的时间为恢复时间。结果:患侧额枕肌额腹及口轮匝肌恢复时间在性别上差异无显著性;50岁以上与50岁以下,轻度病变口轮匝肌恢复时间差异有显著性,而中、重度病变差异无显著性;在不同神经病变中,随着年龄增大,患中、重度面神经病变的几率增大。结论:患病年龄大,患中、重度面瘫的几率高,因此面瘫症状恢复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炎 预后 患病年龄 病变程度 恢复时间 康复
下载PDF
Bell麻痹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郑光新 赵晓鸥 +2 位作者 崔晓倩 王惠珍 刘广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30-832,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Bell麻痹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Bell麻痹患者96例,综合脉冲短波、高压电位、针灸和运动治疗。康复治疗前后用面部分级系统(facialgradingsystem,FGS)进行评分,并随访远期效果。分析影响住院和门诊患者痊愈和遗留...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Bell麻痹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Bell麻痹患者96例,综合脉冲短波、高压电位、针灸和运动治疗。康复治疗前后用面部分级系统(facialgradingsystem,FGS)进行评分,并随访远期效果。分析影响住院和门诊患者痊愈和遗留后遗症的因素。结果:96例患者中随访到72例(75.00%)。61例痊愈,占84.72%;11例有后遗症,占14.28%。痊愈患者除康复治疗前和治疗后FGS评分高于有后遗症患者(P<0.05—0.01),在病程的第1周内开始康复治疗,明显早于有后遗症患者(P<0.01)。门诊和住院患者在获得同等治疗效果的条件下,门诊患者治疗周期平均13.96±8.02天,较住院患者缩短5天,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门诊患者在病程的第1周内开始康复治疗,明显早于住院患者(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缩短Bell麻痹病程和提高治愈率,在病程第1周内及时选择合理的康复治疗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bell麻痹 康复治疗
下载PDF
石学敏院士针刺治疗贝尔氏麻痹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建文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1006-1009,共4页
贝尔氏麻痹又称"面瘫"。根据面瘫经筋病候特点,石学敏院士创立"经筋刺法",提出针刺治疗面瘫选穴以面部取穴为主,针对面部瘫痪肌群确立以经筋透刺和经筋排刺为主的治疗方法。主穴为:阳白四透、地仓与颊车之间阳明经... 贝尔氏麻痹又称"面瘫"。根据面瘫经筋病候特点,石学敏院士创立"经筋刺法",提出针刺治疗面瘫选穴以面部取穴为主,针对面部瘫痪肌群确立以经筋透刺和经筋排刺为主的治疗方法。主穴为:阳白四透、地仓与颊车之间阳明经筋排刺、太阳透颊车、太阳透地仓。所选穴位均是手、足三阳经经筋循行于面部的要穴。该刺法可以鼓舞阳经经气,健培气血,促进气血运行,散瘀通经活络,使得面部经筋得以充养,缺损神经功能得以修复。针对患者因面瘫导致的情志不舒,石学敏院士指出,应以解郁除烦为法则,选取百会、印堂、太冲、内关等穴以开窍醒脑、理气解郁、宁心调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氏麻痹 面瘫 “经筋刺法” 经筋透刺 经筋排刺 石学敏
下载PDF
脑生素治疗贝尔麻痹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吴秀书 张术华 +2 位作者 李亚军 彭国光 钟士江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 评价脑生素治疗贝尔麻痹的疗效。方法 选择贝尔麻痹患者 10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组 5 0例和脑生素组 5 0例。常规治疗组予以激素、维生素治疗 ;脑生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生素。结果 治疗 1月后 ,脑生素组总有... 目的 评价脑生素治疗贝尔麻痹的疗效。方法 选择贝尔麻痹患者 10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组 5 0例和脑生素组 5 0例。常规治疗组予以激素、维生素治疗 ;脑生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生素。结果 治疗 1月后 ,脑生素组总有效率为 94% ,常规治疗组为 78%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脑生素是治疗贝尔麻痹的有效药物 ,而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治疗 贝尔麻痹 疗效观察 总有效率 患者 不良反应 有效药物 激素 用脑 维生素
下载PDF
神经心理因素与贝尔麻痹针刺治疗疗效关系观察 被引量:12
19
作者 梅俊华 高珊 +4 位作者 陈国华 叶萍 邱昕 张忠文 刘兵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26-1029,共4页
目的研究神经心理因素对贝尔麻痹针刺治疗和总体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贝尔麻痹患者50例,分为手法组和非手法组进行针刺治疗,采用针灸疗效主观感受量表、卡特尔人格因素测试、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标... 目的研究神经心理因素对贝尔麻痹针刺治疗和总体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贝尔麻痹患者50例,分为手法组和非手法组进行针刺治疗,采用针灸疗效主观感受量表、卡特尔人格因素测试、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通过House Brackmann评分,针刺治疗总有效率78.0%(39/50);且手法组疗效[89.2%(25/28)]优于非手法组[63.6%(1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得气感受进行视觉模拟评分结果显示,与非手法组比较,手法组患者得气分值及医者得气分值高于非手法组(P<0.01);通过卡特尔人格因素测试(16PF)测试,乐群性、聪慧性、兴奋性、敢为性、独立性人群较为容易得气,且人格因素与疗效有明显相关性;通过HAMA评分,焦虑者占92.0%(46/50),且焦虑程度与疗效呈负相关(r=-0.9491,P<0.05)。结论神经心理因素在贝尔麻痹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采取药物、针灸、心理干预及康复治疗等多种手段结合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心理因素 贝尔麻痹 针刺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贝尔麻痹患者早期瞬目反射、面神经电图的改变及其与面神经功能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12
20
作者 余青云 洪铭范 程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3-666,共4页
目的 探讨贝尔麻痹患者早期瞬目反射、面神经电图的改变及其与面神经功能损害相关性。方法 对25例贝尔麻痹早期患者进行瞬目反射与面神经电图检测,比较其阳性率,并分别根据其检测结果 分为轻-中度损害、重度损害;同时按House-Blackm... 目的 探讨贝尔麻痹患者早期瞬目反射、面神经电图的改变及其与面神经功能损害相关性。方法 对25例贝尔麻痹早期患者进行瞬目反射与面神经电图检测,比较其阳性率,并分别根据其检测结果 分为轻-中度损害、重度损害;同时按House-Bl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标准进行面瘫程度评估,Ⅰ级为正常,Ⅱ-Ⅲ级为轻-中度、Ⅳ-Ⅵ级为重度。结果 H-B面瘫分级评估,轻-中度面瘫占44%,重度面瘫占56%。瞬目反射检测阳性率达100%,其中轻-中度损害占28%,重度损害占72%;瞬目反射检测与H-B面瘫分级评估一致(P〉0.05)。面神经电图检测阳性率52%,其中轻-中度损害占44%,重度损害占8%,与H-B面瘫分级评估不一致(P〈0.05)。结论 瞬目反射较面神经电图能更好反映贝尔麻痹早期损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麻痹 瞬目反射 神经电图 面神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