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建筑图像传播中的身体意象——以《新京报》之《北京地理》副刊为例
1
作者 王国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40,共7页
建筑作为城市典型符号,成为承载当代人关注、评判城市及情绪表达的主要对象。近年来,随着大众对城市关切的逐步加深,大众传媒也开始介入原本属于专业传媒范畴的建筑与城市评论。北京《新京报》之《北京地理》副刊,创办十年,坚持定位大... 建筑作为城市典型符号,成为承载当代人关注、评判城市及情绪表达的主要对象。近年来,随着大众对城市关切的逐步加深,大众传媒也开始介入原本属于专业传媒范畴的建筑与城市评论。北京《新京报》之《北京地理》副刊,创办十年,坚持定位大众阅读和大众视角,以身体和建筑组合式图像为传播主要元素;在建筑图像传播中建构信息和身体同在现场,强调身体对建筑和城市环境的感受力,充分调动阅读者的身体和心理反应,把一个个单独的建筑物同一群城市人的生命意义建立了内在的关联,进一步实现了图像与观者之间的能量交互。同时,在超越技术为核心的工具化思维,创新传播方式,实现建筑传播向人文关怀、社会审美甚至是大众情趣方向转移,形成建筑传播的多元化等方面,都做出了有价值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播 《新京报·北京地理》 建筑图像传播 身体意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