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冬前主茎叶龄数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本普 王勇 +8 位作者 李秀云 徐庆新 张宝民 张金帮 杨仲岗 李萌 朱学群 张仁峰 张统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6-50,共5页
通过多年多点的小区试验和高产示范 ,对冬小麦冬前主茎叶龄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冬小麦主茎叶龄数主要受播种期的影响 ,同时又受品种和栽培条件的制约。各因素对冬前主茎叶龄数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播期 >肥水 >稀密 >品种。... 通过多年多点的小区试验和高产示范 ,对冬小麦冬前主茎叶龄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冬小麦主茎叶龄数主要受播种期的影响 ,同时又受品种和栽培条件的制约。各因素对冬前主茎叶龄数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播期 >肥水 >稀密 >品种。并对小麦冬前主茎叶龄在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冬前主茎叶龄数 播期 品种 栽培条件 产量
下载PDF
冬前积温对河南省小麦冬前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巧云 年力 +3 位作者 刘万代 李磊 周苏玫 尹钧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0年第4期563-569,共7页
为了给播期调整和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3个半冬性和3个弱春性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冬前积温为350~900℃.d范围内的小麦冬前生长发育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出:①播种-出苗的天数和所需积温随着冬前积温的... 为了给播期调整和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3个半冬性和3个弱春性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冬前积温为350~900℃.d范围内的小麦冬前生长发育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出:①播种-出苗的天数和所需积温随着冬前积温的降低而增加,冬前积温每降低100℃.d,播种-出苗天数约增加0.7d,所需积温约增加3.7℃.d(半冬性)或2.5℃.d(弱春性);②冬前积温与冬前主茎叶龄和冬前每叶积温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冬前积温每降低100℃.d,冬前主茎叶龄约减少0.9片(半冬性)或1.0片(弱春性),每叶积温减少5.0℃.d左右;③随冬前积温的降低,幼穗分化进入单棱期和二棱期的时间推迟,单棱期持续天数增加而二棱期持续天数减少,冬前积温每降低100℃.d,单棱期平均增加10.0d(半冬性)或12.9d(弱春性),二棱期平均减少15.5d(半冬性)或17.4d(弱春性)。结论为,符合冬前壮苗叶龄指标的适宜冬前积温为550~750℃.d(半冬性)和450~600℃.d(弱春性),保证小麦以二棱期安全越冬的适宜冬前积温为650~800℃.d(半冬性)和550~700℃.d(弱春性),从叶龄指标和安全越冬两方面考虑,河南省小麦适宜冬前积温范围为650~750℃.d(半冬性)和550~600℃.d(弱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前积温 河南省 小麦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冬前高温和播期密度对小麦苗期个体及群体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梁志刚 王娟玲 +2 位作者 崔欢虎 王裕智 靖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8期185-189,共5页
在山西临汾采用连续递增密度试验小区设计法,开展了播期密度对小麦苗期个体和群体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前气温偏高的年型条件下,播种密度在225 ̄450万粒/hm2范围内,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株高增加,单株茎数、单株次生根数、单株... 在山西临汾采用连续递增密度试验小区设计法,开展了播期密度对小麦苗期个体和群体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前气温偏高的年型条件下,播种密度在225 ̄450万粒/hm2范围内,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株高增加,单株茎数、单株次生根数、单株绿叶数减少并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主茎叶龄则无显著性差异;播种期在9月24日 ̄10月4日范围内,株高、主茎叶龄和单株次生根3个性状均随播种期的推迟株高降低、主茎叶龄和单株次生根减少,单株茎数和绿叶均为9月29日播种的居多;播种期和播种密度对株高、主茎叶龄、单株茎数、单株次生根数和单株绿叶性状的变异系数影响不同。9月24日和9月29日播种的4个播种量冬前群体均分别不足1200万/hm2和超过了1200万/hm2。本试验达到壮苗和合理群体指标的组合为播期10月4日、播种量225万/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前高温 播期 密度 个体群体生长动态 小麦
下载PDF
秋季不同刈割时期对柱花草根系贮藏养分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杨中艺 辛国荣 +2 位作者 岳朝阳 简曙光 陈三有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6年第2期120-123,共4页
通过分析秋季不同刈割时期对奎安柱花草184品系根系贮藏养分动态的影响,对柱花草冬前刈割的临界危险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根据柱花草根系积累养分的开始期以及根系粗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动态对9月10日和10月10日刈割处理的反应。
关键词 柱花草 越冬 贮藏养分动态 冬前刈割 临界危险期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平原冬小麦冬前生育期与节气对应及偏移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悦 胡琦 +4 位作者 和骅芸 潘学标 马雪晴 黄彬香 王靖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11-421,共11页
利用华北平原冬小麦种植区55个气象站点1961-2017年逐日地面观测资料,借助寿星公式,以气候倾向率的方法,选取冬小麦越冬期所需积温为指标,分析了冬小麦越冬期、播种期所在的节气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并对冬小麦相关农事活动与节气的对应... 利用华北平原冬小麦种植区55个气象站点1961-2017年逐日地面观测资料,借助寿星公式,以气候倾向率的方法,选取冬小麦越冬期所需积温为指标,分析了冬小麦越冬期、播种期所在的节气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并对冬小麦相关农事活动与节气的对应及偏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近57a华北地区冬小麦越冬期推迟约3.7d,推迟趋势显著(P<0.05)。华北平原冬小麦播种期所在的节气由北向南逐渐推迟,与P1时段(1961-1990年)相比,P2时段(1991-2017年)冬小麦播种期界限显著北移。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平原冬小麦农事活动与二十四节气出现了一定的偏差,部分地区以前指导农事活动的谚语已不再完全适用,如山东省中部地区冬小麦最适播种期终止日由秋分节气的第3候推迟至寒露节气的第1候;河南省北部部分地区最晚播种期由寒露节气的第3候推迟至霜降节气的第1候。通过研究二十四节气与冬小麦播种期的对应关系来调整农事活动,未来还需考虑冬小麦生育期内对应节气的光、水等自然因素和农艺措施等人为因素的影响,科学指导农业生产以适应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冬小麦 节气 冬前生育期
下载PDF
冬小麦冬前旺长及资源损耗现象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郭海英 万信 +1 位作者 杨兴国 黄斌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52-1255,共4页
以秋季气温变化对冬小麦冬前发育期及发育期间隔日数的影响为前提,分析了黄土高原最典型区域"董志塬"发生冬小麦冬前旺长现象的气候背景,旺长特征,以及由于旺长引起的资源损耗现象。分析认为秋季气温偏高是冬前旺长的主导因素... 以秋季气温变化对冬小麦冬前发育期及发育期间隔日数的影响为前提,分析了黄土高原最典型区域"董志塬"发生冬小麦冬前旺长现象的气候背景,旺长特征,以及由于旺长引起的资源损耗现象。分析认为秋季气温偏高是冬前旺长的主导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生长期长、水肥条件好,气象条件适宜是冬小麦冬前旺长的必备条件。尤其10月份气温偏高导致麦田分蘖过多,群体过大是冬前旺长的主要原因,其中水资源无效损耗主要出现在初仲秋,以生态耗水为主,生物量损耗主要发生在仲晚秋分孽期-停止生长期。结论认为虽然由于气候变化和当地传统生产习惯导致多数年份存在冬前旺长现象,造成生物量和水资源的无谓损耗,以冬前生长过剩导致的干物质损耗尤为突出,但冬前旺长现象可以通过适当推迟冬小麦播种期、人为缩短秋季生长期进行有效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前旺长 资源 损耗
原文传递
运城盆地不同播期小麦春季冻害风险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健 许爱玲 +5 位作者 卫晓东 席吉龙 杨娜 王珂 席天元 张建诚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7-147,共11页
为评价山西南部地区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冬前积温下的春季冻害风险,明确适应当前气候变化的适宜播期和品种,分别于2017—2018霜冻发生和2018—2019霜冻不发生的两个不同气候年型,在山西运城盐湖区采用播期、品种二因子裂区试验设计,对3... 为评价山西南部地区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冬前积温下的春季冻害风险,明确适应当前气候变化的适宜播期和品种,分别于2017—2018霜冻发生和2018—2019霜冻不发生的两个不同气候年型,在山西运城盐湖区采用播期、品种二因子裂区试验设计,对3个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济麦22、周麦18和西农529)在不同冬前积温下的春季冻害风险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小麦品种在冻害发生和不发生年型的拔节期、春季冻害及产量对冬前积温的响应。结果表明,冬前积温(播期)对小麦拔节期和春季冻害风险有显著影响,冬前积温越大(播期越早),小麦拔节越早,春季发生冻害的风险越高;品种春性越强,发生冻害的风险越高。济麦22、周麦18和西农529在3月下旬和4月上旬发生春季冻害的平均风险,皆以播期10月5日(冬前≥0℃积温为616.3℃时)最高,当播期10月20日(冬前≥0℃积温390.1℃)时,3月下旬和4月上旬发生春季冻害的平均风险明显降低。霜冻发生年,随着冬前积温的降低,小麦穗部受冻程度降低、穗发育进程延缓、相对膜透性降低、MDA含量降低、抗氧化酶活性增强,产量与冻害程度表现一致,也与冻害发生评价结果趋势一致;霜冻未发生年,产量随冬前积温的减少呈降低趋势,但是,适度降低冬前积温,两年的总产量较高。在气候变暖情境下,以冬前≥0℃积温在250~390℃时小麦产量稳定,冻害风险较低。由此可见,适度降低冬前积温是现阶段小麦应对气候变化、抗逆稳产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品种 产量 冬前积温 冻害风险
下载PDF
石家庄地区冬小麦适播期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吴云龙 李丽平 +2 位作者 刘胜尧 范凤翠 贾建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8-774,共7页
气候变暖改变了作物的生长环境,冬季积温的增加使冬小麦的最佳播种期发生了改变,因此,为了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冬小麦最佳播期的变化就显得尤为必要。基于这个目的,本文利用石家庄地区9个气象站1963—2012年的逐日气... 气候变暖改变了作物的生长环境,冬季积温的增加使冬小麦的最佳播种期发生了改变,因此,为了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冬小麦最佳播期的变化就显得尤为必要。基于这个目的,本文利用石家庄地区9个气象站1963—2012年的逐日气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Morlet小波等分析方法,对该地区冬小麦适播期(冬前积温为495~570℃·d)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来,石家庄地区山区冬小麦的适播期后延了3~4 d,山前平原区后延了5~7 d;在近50 a的时间序列里,山前平原区冬小麦的适播期发生了突变过程,突变发生年出现在1995年左右,在2006年左右适播期后延趋势显著增强;该地区冬小麦适播期自北向南相差3~4 d。山区部分的冬小麦适播期随气候变暖的变化不明显,近50 a的变化趋势为-0.1~0.4 d·10a^-1;山前平原变化趋势较大,增加趋势为0.4~1.3 d·10a^-1。该研究对当地冬小麦可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家庄 山区 山前平原区 冬小麦 气候变暖 适播期 冬前积温
下载PDF
稻茬晚播油菜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9
作者 杨光 林国冰 +4 位作者 钱晨 李静 王龙 李亦扬 左青松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8期45-52,共8页
中国稻茬油菜种植区域主要在长江流域冬油菜区,近些年来稻茬油菜的单产不断提高,种植面积也稳中有升,为中国的油料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长江流域冬油菜区水稻中晚熟品种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水稻成熟期大幅度推迟,导致油... 中国稻茬油菜种植区域主要在长江流域冬油菜区,近些年来稻茬油菜的单产不断提高,种植面积也稳中有升,为中国的油料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长江流域冬油菜区水稻中晚熟品种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水稻成熟期大幅度推迟,导致油菜冬前生长时间进一步压缩,油菜晚播与过晚播面积逐年增大,严重制约了油菜的生产潜力。在长江流域稻油两熟区,油菜晚播现象尤为突出,已成为诸多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对油菜晚播现状以及相关高产限制因素的分析,致力于找出晚播油菜生产中的重要问题。通过对油菜晚播现状的分析,提高稻油轮作区油菜籽粒质量和产量。提倡运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减轻油菜晚播的影响,为促进未来油菜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油菜 晚播 高产栽培 冬前生长量 施肥量
下载PDF
冬小麦冬前叶片光合性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雁鸣 梁振兴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21-28,共8页
在田间条件下,对冬小麦冬前叶片以表观光合速率为主的光合性能进行了研究。初步明确了在冬前生育过程中各叶片及单株光合性能的动态变化井比较了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性能,还明确了冬前叶片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及日变化形式。
关键词 冬小麦 冬前叶 光合性能
下载PDF
运城盆地不同播期小麦干热风发生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健 许爱玲 +5 位作者 杨娜 王珂 席吉龙 卫晓东 张建诚 席天元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4-112,共9页
为明确当前气候情境下不同类型小麦在不同播期干热风的发生风险,以半冬性偏冬性品种济麦22、半冬性偏春性品种周麦18以及弱春性品种西农529为材料,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小麦的物候期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分析2年的籽粒灌浆规律,并... 为明确当前气候情境下不同类型小麦在不同播期干热风的发生风险,以半冬性偏冬性品种济麦22、半冬性偏春性品种周麦18以及弱春性品种西农529为材料,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小麦的物候期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分析2年的籽粒灌浆规律,并结合近30年本地区干热风发生分布,讨论不同播期籽粒灌浆95%时的干热风发生概率。结果表明,推迟播期,小麦冬前分蘖减少,但春季分蘖增多,适度增加播量可以保证群体成穗数;籽粒灌浆时长缩短、灌浆速率加快,播期在一定范围内干热风发生概率没有明显提升。济麦22在380℃~680℃、周麦18和西农529在250℃~680℃冬前积温范围播种,干热风发生风险保持一致,继续降低冬前积温,干热风发生风险明显增加。本试验条件下,适度推迟播期,降低冬前积温,增加播量,灌浆速率增加,干热风发生风险没有显著变化,同时不同类型小麦产量稳定。在当前气候条件下,小麦最适冬前积温可由先前的约600℃降低到当前的约380℃,冬前分蘖2~4个,是小麦稳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冬前积温 物候期 灌浆速率 干热风发生风险 产量
原文传递
冬、春小麦冬前播种对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薛丽华 赛力汗.赛 +4 位作者 曾朝武 张永强 陈传信 陈兴武 雷钧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36-2241,共6页
【目的】研究冬、春小麦冬前播种对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为北疆晚熟作物倒茬高产栽培技术提供指导。【方法】以冬小麦新冬41号、春小麦新春29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冬、春小麦冬前播种(10月25日和11月5日较适宜播期晚25~30 d左... 【目的】研究冬、春小麦冬前播种对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为北疆晚熟作物倒茬高产栽培技术提供指导。【方法】以冬小麦新冬41号、春小麦新春29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冬、春小麦冬前播种(10月25日和11月5日较适宜播期晚25~30 d左右)对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冬前播种的冬小麦与春小麦生育期相差2~5 d,10月25日播种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高于春小麦,而11月5日播种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小于春小麦。冬小麦越晚播越不利于干物质的积累,而冬前播种的春小麦(10月25日以后播种)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不大。【结论】11月5日后播种的春小麦(5 483.6 kg/hm^2)的产量高于冬小麦(4 562.7 kg/hm^2),临冬前(11月5日)播种的春小麦比冬小麦更利于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前播种 冬、春小麦 干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石家庄冬小麦最迟播期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云龙 范凤翠 +3 位作者 李静 贾建明 李志宏 刘胜尧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92-94,共3页
为给石家庄冬小麦的生产提供相应参考,利用石家庄市1963—2012年逐日平均气温数据,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距平、累积距平等方法,对石家庄市冬小麦的最迟播期及其冬前积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冬... 为给石家庄冬小麦的生产提供相应参考,利用石家庄市1963—2012年逐日平均气温数据,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距平、累积距平等方法,对石家庄市冬小麦的最迟播期及其冬前积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冬小麦的最迟播期以2.5d/10a的趋势波动后延,且在1987年后延后趋势更加明显;由于气温稳定降至0℃的终日变化趋势不明显,最迟播期的冬前积温呈减少趋势,减少量为-33.1℃·d/10a;冬小麦的最迟播期存在准15a的变化周期,该周期在2012年后增加趋势逐渐减弱,进入相对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最迟播期 冬前积温 气温
下载PDF
冬小麦冬前主茎叶片形成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锋 孙本普 +2 位作者 李秀云 郑宝枝 孙燕 《河北农业科学》 2008年第1期13-17,共5页
研究了冬小麦不同品种,在不同播期条件下,主茎叶片伸展期、主茎叶片露尖所需要的时间和积温。明确了不同品种播期与冻害、品种播期与基本苗的关系。
关键词 冬小麦 冬前主茎叶片 播期 时间 积温
下载PDF
骆驼蓬碱拌种对冬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齐志广 王立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236-238,共3页
骆驼蓬碱拌种能够明显地提高冬小麦的出苗率、冬前分蘖、千粒重和产量 .50 mg/L骆驼蓬碱拌种可使出苗率提高 32 .2 1 % ,使千粒重增加 2 .4 5g,提高 7.2 3% ;1 0 0 mg/L骆驼蓬碱拌种能使冬前分蘖增加0 .30 2个 ,使产量增加 1 0 .0 % .
关键词 骆驼蓬碱 出苗率 冬前分蘖 千粒重 产量 冬小麦 拌种 穗粒数
下载PDF
碘硝酚对黄牛冬前驱虫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得吼 《畜牧兽医杂志》 2012年第2期13-14,17,共3页
为防治本市林缘地区放牧黄牛越冬渡春过程中出现的患牛咳喘、拉稀、水肿、贫血、瘦弱死亡现象,特选择20%碘硝酚注射液,对放牧黄牛进行了冬前驱虫。试验发现,用碘硝酚对黄牛进行越冬前驱虫,促进了牛体生长发育,增强了抗病能力,有效降低... 为防治本市林缘地区放牧黄牛越冬渡春过程中出现的患牛咳喘、拉稀、水肿、贫血、瘦弱死亡现象,特选择20%碘硝酚注射液,对放牧黄牛进行了冬前驱虫。试验发现,用碘硝酚对黄牛进行越冬前驱虫,促进了牛体生长发育,增强了抗病能力,有效降低了肝片吸虫病、线虫病、疥癣等寄生虫病的发病率。极大地减少了因越冬渡春而造成的春乏死亡,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在当地养牛生产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硝酚 黄牛 冬前驱虫 效果观察
下载PDF
渭南小麦冬前分蘖期气候变化及应对分析
17
作者 范涛 翟丙年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5期101-103,共3页
利用渭南市55年气象资料,分析了小麦冬前分蘖期平均温度、日照时数,降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多年来小麦冬前分蘖期降雨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平均气温显著上升,趋势变化率为0.305℃/10 a;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明显,每10年减少12.6 h。针对小麦... 利用渭南市55年气象资料,分析了小麦冬前分蘖期平均温度、日照时数,降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多年来小麦冬前分蘖期降雨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平均气温显著上升,趋势变化率为0.305℃/10 a;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明显,每10年减少12.6 h。针对小麦冬前分蘖期日照偏少导致小麦分蘖减少的情况提出了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冬前分蘖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小麦冬前最大分蘖期根数的QTL定位
18
作者 彭涛 尹国红 +5 位作者 成东梅 于金林 赵伟峰 高燕 田纪春 邓志英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7-33,共7页
为了研究小麦冬前最大分蘖期根数的分子遗传基础,以小麦加倍单倍体(DH)群体(花培3号×豫麦57)的168个株系为材料,测定3个不同生长环境下DH群体的初生根数、次生根数和总根数,利用已经构建的DH群体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基于混合线性模... 为了研究小麦冬前最大分蘖期根数的分子遗传基础,以小麦加倍单倍体(DH)群体(花培3号×豫麦57)的168个株系为材料,测定3个不同生长环境下DH群体的初生根数、次生根数和总根数,利用已经构建的DH群体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冬前最大分蘖期根数进行了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控制初生根数、次生根数、总根数3个性状的7个加性效应QTL和7对上位性互作QTL,分布在1B、2B、2D、3B、4A、4D、5D、6B、6D、7D染色体上,单个QTL可以解释4.67%~16.56%的遗传变异;在1B染色体上的Xwmc406-Xbarc156区间,检测到控制次生根数、总根数的QTL,表现出一因多效或紧密连锁效应,2个主效QTLqSrn1B和qRtn1B分别解释次生根数和总根数表型变异的16.56%和12.80%,可用于小麦根系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冬前最大分蘖期 初生根 次生根 DH群体 QTL定位
下载PDF
冬小麦不同调亏量灌溉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郑鹤龄 潘洁 +1 位作者 廉晓娟 陆文龙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2期26-28,共3页
用轻度、中度、重度三种不同调亏灌溉量,在冬小麦浇灌冻水和拔节水时进行调亏处理,结果显示,重度调亏处理在比正常灌水量减少40%的情况下,产量、千粒质量和穗粒数均低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减少56.25 kg、6.2 g和5.7粒;中度调亏处理在比正... 用轻度、中度、重度三种不同调亏灌溉量,在冬小麦浇灌冻水和拔节水时进行调亏处理,结果显示,重度调亏处理在比正常灌水量减少40%的情况下,产量、千粒质量和穗粒数均低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减少56.25 kg、6.2 g和5.7粒;中度调亏处理在比正常灌水量减少25%情况下,产量、穗粒数也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明显;轻度调亏处理在比正常灌水量减少15%情况下,产量、千粒质量、穗粒数等项指标或高于对照或等同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亏灌溉 冬小麦 冻水
下载PDF
秋季断根对渭北黄土高原苹果越冬前后树体碳水化合物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克友 艾立山 +2 位作者 岳伟 李丙智 范崇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6-601,共6页
【目的】了解苹果秋季断根后不同部位碳水化合物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富士’苹果(Malus×domestica Borkh.)幼苗为试材,采用秋季两侧断根方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分析苹果枝条一年生韧皮部、多年生韧皮部及... 【目的】了解苹果秋季断根后不同部位碳水化合物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富士’苹果(Malus×domestica Borkh.)幼苗为试材,采用秋季两侧断根方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分析苹果枝条一年生韧皮部、多年生韧皮部及根系糖组成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断根处理后秋季一年生枝条韧皮部、多年生枝条韧皮部及根系的蔗糖和山梨醇含量显著增加,而一年生和多年生韧皮部葡萄糖和果糖变化不大,秋季可溶性总糖显著高于对照,在春季萌发前地上部可溶性糖含量高,根系含量较低。断根后春季萌发前枝条一年生及多年生韧皮部淀粉含量显著降低,但根系淀粉较高。同时,断根处理增加了春季萌发前一年生枝条韧皮部、多年生韧皮部及根系的SPS,SS,AI和NI酶活性,断根后淀粉酶活性变化不大。【结论】断根处理后植株山梨醇、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增加;断根处理同时导致了植株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酶活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越冬前后 断根 碳水化合物 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