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污泥驯化技术与高浓度CTMP废水生物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敏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6-49,共4页
为探讨活性污泥法处理高浓度CTMP制浆造纸废水,研究了活性污泥驯化工艺的改良对生物系统污泥沉降性能及处理效果产生的影响。3个多月的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后的污泥驯化工艺即间歇式与连续式进料相结合的污泥驯化工艺能够明显... 为探讨活性污泥法处理高浓度CTMP制浆造纸废水,研究了活性污泥驯化工艺的改良对生物系统污泥沉降性能及处理效果产生的影响。3个多月的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后的污泥驯化工艺即间歇式与连续式进料相结合的污泥驯化工艺能够明显改善污泥沉降性能了污泥的SV30为290—320mg/L,SVI为48—55ml/g,并显著增加处理效果,COD去除率77%-85%,SOD5去除率90%-95%,TSS去除率75%-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驯化技术 CIMP废水 废水处理 生物处理
下载PDF
双重抑制下亚硝化系统的启动及运行特性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博 姚倩 +3 位作者 彭党聪 李惠娟 王玉 侯艳红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25-1532,共8页
采用连续进水(feed-batch)方式的SBR在高氨氮负荷(1 kg·(m^3·d)^(-1))和双重抑制下实现了亚硝化系统的启动及稳定运行。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活性污泥中氨氧化菌(AOB)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种群及数量变化进行测定。... 采用连续进水(feed-batch)方式的SBR在高氨氮负荷(1 kg·(m^3·d)^(-1))和双重抑制下实现了亚硝化系统的启动及稳定运行。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活性污泥中氨氧化菌(AOB)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种群及数量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温度(35±1)℃,进水氨氮浓度为1000mg·L^(-1)的条件下对NOB的抑制由游离亚硝酸(FNA)和DO的双重抑制转变为游离氨(FA)和DO的双重抑制,污泥亚硝酸盐氧化速率由28.16mg·(g·h)(以MLVSS计)降到0.3 mg·(g·h)^(-1)(以MLVSS计)以下,成功实现了高氨氮废水的稳定亚硝化。反应器出水NO_2^--N平均浓度为466.45 mg·L^(-1),NO_2^--N/NH_4^+-N接近1,NO_3^--N浓度低于20 mg·L^(-1),満足厌氧氨氧化(ANAMM0X)的进水基质要求。FISH结果表明,富集培养阶段AOB、NOB的优势种属由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及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转变为Nitrosomonas及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抑制过程中NOB逐渐被淘汰最终硝化菌以Nitrosomonas为主,从微生物学角度佐证了亚硝化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抑制 亚硝化 feed-batch 高氨氮 荧光原位杂交
原文传递
芦苇水解液发酵生产γ-聚谷氨酸工艺优化
3
作者 徐佳 冯昆鹏 +1 位作者 张智强 王颖赛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4-540,共7页
为了降低γ-聚谷氨酸(γ-PGA)的生产成本,实现芦苇等可再生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探索建立以芦苇水解液为碳源制备γ-PGA的新型发酵过程控制策略的可行性。首先,研究纤维素酶用量和底物浓度对芦苇水解的影响;其次,采用分段式培养及溶氧反馈... 为了降低γ-聚谷氨酸(γ-PGA)的生产成本,实现芦苇等可再生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探索建立以芦苇水解液为碳源制备γ-PGA的新型发酵过程控制策略的可行性。首先,研究纤维素酶用量和底物浓度对芦苇水解的影响;其次,采用分段式培养及溶氧反馈补料调控策略,对芦苇水解液发酵生产γ-PGA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芦苇经预处理后在10 FPU/g(底物)酶用量和10%底物添加量的条件下水解,总糖质量浓度可达(76.64±1.74)g/L;以分段式溶氧反馈-分批补料发酵培养方式,利用芦苇水解液生产γ-PGA,最终产量可达(46.72±1.18)g/L,生产效率较分批发酵提高了46.06%。因此,将芦苇水解液用于γ-PGA的分批补料发酵具有产业化可行性,有助于降低商业化生产的原料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工程 芦苇水解液 Γ-聚谷氨酸 分批补料 溶氧反馈
下载PDF
分批投料法制备组成均匀的甲基丙烯酸甲酯/马来酸酐共聚物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莺 吴若峰 顾磊 《化工科技》 CAS 2010年第6期4-8,共5页
分别采用一次投料法和计算机模拟分批投料法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马来酸酐共聚物[P(MMA-co-MAh)],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凝胶色谱(GPC)、热失重分析(TGA)、示差扫描量热法(DSC)进行表征,比较了这两种方法制备的... 分别采用一次投料法和计算机模拟分批投料法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马来酸酐共聚物[P(MMA-co-MAh)],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凝胶色谱(GPC)、热失重分析(TGA)、示差扫描量热法(DSC)进行表征,比较了这两种方法制备的共聚物在结构和性能上的差异。GPC测试表明,一次投料法和分批投料法对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影响不大;IR和NMR测试表明,分批投料法制备的产物的组成是均匀的;DSC测试表明,一次投料法反应前后期制备产物玻璃化温度存在差异,分批投料法反应前后期制备的产物玻璃化温度基本相同;TGA测试表明,在400~550℃时,分批投料法制备的产物的热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马来酸酐) 计算机模拟 分批投料 组成 均匀
下载PDF
三角木全自动批量裁切机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蔡琦 彭文明 +1 位作者 卓才成 黄琼涛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9年第5期35-39,共5页
三角木是提高木质家具结构牢固程度必不可少的部件,其体积小,用量大,长度变化大,几乎每一个家具生产厂都设有专门的岗位和工序加工三角木,常用的三角木加工采用手推式裁切锯,利用这种方式加工三角木需要完成手动送料、翻料、送切等动作... 三角木是提高木质家具结构牢固程度必不可少的部件,其体积小,用量大,长度变化大,几乎每一个家具生产厂都设有专门的岗位和工序加工三角木,常用的三角木加工采用手推式裁切锯,利用这种方式加工三角木需要完成手动送料、翻料、送切等动作,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目前,市场上还有一种靠振动自动送料的三角木裁切机器,其通过定向振动将容器中木料一根一根地送入三角木裁切机器,在机器中控制送料长度、固定,然后由成90°分布的两台裁切锯交替裁切。这种裁切锯虽然不需要再完成手动送料、翻料、送切等动作,但每次只能裁切单根原料,裁切效率仍然很低,同时这种振动送料的方法仅适于一定长度的木料。鉴于此,设计了三角木全自动批量裁切机,结合该控制方法,利用带编码器的步进电机控制每次裁切精度,实现成批量三角木的全自动裁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木 自动裁切 批量送料 步长控制
下载PDF
考虑成批供料的大规模下料问题
6
作者 郝信烨 刘懋圻 +1 位作者 张灿荣 郑力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6,共8页
本文基于某家具厂实际生产场景,在大规模下料问题中考虑了成批供料等现实生产因素。我们建立了Kantorovich模型,其对应的算例具有规模大、解空间对称等特点,难以直接求解。为了解决计算困难,基于Dantzig-Wolfe框架将其分解,并通过列生... 本文基于某家具厂实际生产场景,在大规模下料问题中考虑了成批供料等现实生产因素。我们建立了Kantorovich模型,其对应的算例具有规模大、解空间对称等特点,难以直接求解。为了解决计算困难,基于Dantzig-Wolfe框架将其分解,并通过列生成求解线性松弛主问题得到较紧的下界。通过对子问题的结构分析,将其分解为可独立求解的二级子问题。基于归并且还原设计了三种子问题求解方式,有效缩减了子问题求解规模,并克服了解空间对称性,进而加速列生成迭代。基于工厂实际数据进行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本列生成启发式算法优于商用求解器CPLEX,其在较短计算时间内得到高质量的解。相比于工厂现行算法,本算法降低10.43%的下料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材下料 成批供料 大规模混合整数规划 列生成 归并且还原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Mab-A生产细胞Sp2/0缩小模型培养优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汪国强 刘建平 周航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69,共7页
Sp2/0是一种生产单克隆抗体的常用细胞株。本研究首先在批次培养模式中对适合Sp2/0细胞生长的5种基础培养基、摇床转速、培养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微量元素和Gluta MAXTM替换谷氨酰胺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显示Sp2/0细胞在批... Sp2/0是一种生产单克隆抗体的常用细胞株。本研究首先在批次培养模式中对适合Sp2/0细胞生长的5种基础培养基、摇床转速、培养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微量元素和Gluta MAXTM替换谷氨酰胺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显示Sp2/0细胞在批次培养中细胞密度最高值达到13.12×10^6 cells/ml,培养时间为7天。除培养温度会导致不同的细胞生长密度和活率、进而影响培养时间外,其它因素不能导致明显的细胞生长差异。随后在流加培养模式下就14种补料组合进行了筛选,Sp2/0在流加培养模式下细胞的峰值密度可达20~30×10^6 cells/ml,培养时间9天,单克隆抗体Mab-A日产量最高达到27.20mg/L。最后应用批次-反复流加培养模式培养Sp2/0细胞,该条件下峰值细胞数为50.42×10^6 cells/ml,培养时间14天,每天单抗产量(141.10mg/L)是流加培养的5.19倍。这些研究结果为Sp2/0细胞规模化生产单克隆抗体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2/0 缩小模型 批次-反复流加
原文传递
利用啤酒废弃物培养Bt的条件与补料优化
8
作者 吴丽云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30-935,共6页
以污水源分离菌株Bt BRC-WLY1为供试菌,以啤酒废弃物为培养基,单因素实验优化发酵条件,并探讨补麦芽糖、预处理后的新鲜啤酒酵母液(下称酵母液)和KH2PO4的不同补料成分和补料时间对发酵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优化的最佳发酵条件是初始pH... 以污水源分离菌株Bt BRC-WLY1为供试菌,以啤酒废弃物为培养基,单因素实验优化发酵条件,并探讨补麦芽糖、预处理后的新鲜啤酒酵母液(下称酵母液)和KH2PO4的不同补料成分和补料时间对发酵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优化的最佳发酵条件是初始pH7.5~8.0、装液量80 mL、发酵温度30℃、接种量5%。最佳补料方式为发酵8 h,加入10%的酵母液,与未补料对比,芽胞数、晶体干重、生产强度和单位糖产量分别提高了8、1.78、0.98、3.0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 补料 啤酒废弃物 发酵优化
下载PDF
有机碳源对同时硝化/反硝化(SND)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5
9
作者 胡宇华 丁富新 +3 位作者 范轶 陈筛林 杨海光 邢新会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7-20,共4页
究了同时硝化 反硝化 (SimultaneousNitrificationandDenitrification ,SND)体系中有机碳源对氨氮去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氨氮初始浓度为 35mg L时 ,存在使氨氮降解率达到 99 5 %以上的有机碳源浓度区间 ,其CODCr浓度为40 0mg L~... 究了同时硝化 反硝化 (SimultaneousNitrificationandDenitrification ,SND)体系中有机碳源对氨氮去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氨氮初始浓度为 35mg L时 ,存在使氨氮降解率达到 99 5 %以上的有机碳源浓度区间 ,其CODCr浓度为40 0mg L~ 10 0 0mg L ;为保证反应后期体系中C N维持在微生物所需的水平 ,提出了补料的方式 ,使得氨氮降解不会出现停滞阶段 ,可以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 ;在周期为 8h的连续序批式 (SBR)操作中 ,采用较高的有机碳源初始进料值 ,并在反应过程中进行补料 ,可以很好的将出水氨氮的浓度维持在较低值 (<5mg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源 同时硝化 反硝化 SND 补料方式 序批式操作 SBR 废水处理 生物除氮
下载PDF
利用橡胶树来源β-石竹烯新合成酶构建工程酿酒酵母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彬 娄晶 +1 位作者 杨竹如 邓小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7-152,共6页
为了利用生物技术高效合成β-石竹烯,该研究从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中筛选并鉴定到β-石竹烯新合成酶,并构建高产β-石竹烯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工程菌株。结果表明,在橡胶树中筛选鉴定出一个新的β-石竹烯合成酶基... 为了利用生物技术高效合成β-石竹烯,该研究从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中筛选并鉴定到β-石竹烯新合成酶,并构建高产β-石竹烯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工程菌株。结果表明,在橡胶树中筛选鉴定出一个新的β-石竹烯合成酶基因,命名为HbBACS,其与已报道的β-石竹烯合成酶相比,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和相似性均较低。利用密码子优化的该基因构建工程酿酒酵母YCAR02,其β-石竹烯摇瓶发酵产量为206 mg/L。进一步对工程酿酒酵母YCAR02进行两阶段分批补料发酵,在添加10%肉豆蔻酸异丙酯覆盖剂的条件下,5 L发酵罐中β-石竹烯产量达到8.47 g/L。橡胶树来源的新β-石竹烯合成酶活性较高,这为利用合成生物技术规模化生产β-石竹烯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石竹烯 橡胶树 新合成酶 酿酒酵母 倍半萜 分批补料发酵
下载PDF
补料分批发酵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应旺 徐保国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4年第6期529-531,543,共4页
针对补料分批发酵过程的特点,设计了一套适合于现场控制策略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其中现场控制部分采用OMRON公司的C200HEPLC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常规控制任务;上位机采用国产组态软件组态王编程,考虑到组态王在编制复杂算法程序方面的局限性... 针对补料分批发酵过程的特点,设计了一套适合于现场控制策略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其中现场控制部分采用OMRON公司的C200HEPLC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常规控制任务;上位机采用国产组态软件组态王编程,考虑到组态王在编制复杂算法程序方面的局限性,故用VB编制复杂控制算法程序,实现组态王的二次开发。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可靠、稳定、控制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控制系统 酵母 补料分批发酵过程 发酵工艺 控制策略
下载PDF
不同COD/N对主流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群 张郅昊 +3 位作者 于婷 徐湖淳 易鑫 徐光景 《环境生态学》 2023年第4期68-73,共6页
为了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碳源不足的问题,利用混合悬浮污泥和生物膜的多循环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建立了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并详细分析了COD/N比例对该工艺的影响。当COD/N比例为4∶1时,总氮去... 为了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碳源不足的问题,利用混合悬浮污泥和生物膜的多循环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建立了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并详细分析了COD/N比例对该工艺的影响。当COD/N比例为4∶1时,总氮去除率和亚硝化率分别达到85.0%和95.6%;当COD/N比例为2∶1时,总氮去除率和亚硝化率分别为76.1%和83.8%;当COD/N比例降至1∶1时,总氮去除率降至31.0%,而亚硝化率仅1.2%,说明COD/N比例对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影响明显。当碳源充足时,NO^(-)_(2)-N可在缺氧段被全部去除,导致亚硝酸氮氧化菌(Nitrite Oxidizing Bacteria,NOB)的可利用底物(NO-2-N)远远低于氨氧化菌(Ammonium Oxidizing Bacteria,AOB)的可利用底物(NH^(+)_(4)-N),且生物膜内缺氧反硝化菌也能在好氧段进行反硝化,进一步减少了NOB的可利用底物。加上短污泥龄控制,悬浮NOB被持续冲刷排出。因此,多循环SBR内NOB抑制的核心点是高COD/N情况下反硝化菌与NOB竞争NO-2-N,通过强化反硝化抑制NOB的策略可在工程应用中予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污水处理 序批式反应器 亚硝酸氮短缺 分步进水 短污泥龄 亚硝酸氮氧化菌
下载PDF
绣球菌的补料分批培养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成荣 赖晓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44-149,共6页
在绣球菌不同生长时期分别补加不同浓度的碳氮源,并以不同补料方式进行摇瓶补料分批发酵试验,通过分析菌丝体的干质量和胞外多糖的产量,筛选绣球菌液体发酵的最佳补料方式.结果显示,在绣球菌对数生长后期分4次补加2.0%淀粉效果最佳,菌... 在绣球菌不同生长时期分别补加不同浓度的碳氮源,并以不同补料方式进行摇瓶补料分批发酵试验,通过分析菌丝体的干质量和胞外多糖的产量,筛选绣球菌液体发酵的最佳补料方式.结果显示,在绣球菌对数生长后期分4次补加2.0%淀粉效果最佳,菌丝体干质量达(12.201±0.173)mg/mL,多糖产量达到(40.011±0.201)mg/mL;在对数生长后期分4次补加0.5%蛋白胨,其菌丝体干质量和胞外多糖产量最高,分别可达到(7.430±0.197)mg/mL和(33.541±0.215)mg/mL;在绣球菌对数生长后期分4次同时补加淀粉、蛋白胨各5 mL效果最佳,菌丝体干质量为(12.735±0.208)mg/mL,胞外多糖产量为(41.931±0.310)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球菌 补料分批培养 碳氮源 补料方式
下载PDF
混合溶剂间歇萃取精馏分离过程的模拟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志刚 李文秀 +2 位作者 刘云义 张卫江 杨志才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2,共4页
由于混合溶剂存在"混合溶剂效应",能够解决简单溶剂选择性与互溶性相互矛盾的问题,因此混合溶剂间歇萃取精馏技术可以大大拓宽传统单一溶剂间歇萃取精馏分离技术的应用空间。文章建立了反映常规混合溶剂间歇萃取精馏过程的恒... 由于混合溶剂存在"混合溶剂效应",能够解决简单溶剂选择性与互溶性相互矛盾的问题,因此混合溶剂间歇萃取精馏技术可以大大拓宽传统单一溶剂间歇萃取精馏分离技术的应用空间。文章建立了反映常规混合溶剂间歇萃取精馏过程的恒摩尔持液数学模型,并运用2点隐含法对其求解,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随后运用该模型探讨了塔身持液量、混合溶剂进料位置等因素对混合溶剂常规间歇萃取精馏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产品馏出速率随塔身持液量的增大而减小,塔顶馏分产量与塔身持液量的关系不大。另外,混合溶剂进料位置的选定对分离效果也有较大的影响,需要正确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萃取精馏 混合溶剂 摩尔持液数学模型 塔身持液量 混合溶剂进料位置
下载PDF
基于本质安全的半间歇式等温强放热反应加料速度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江佳佳 李莉 +2 位作者 章立帆 马腾坤 蒋军成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3-548,共6页
针对半间歇式等温强放热反应,加料速度是控制放热速率的有效控制方法之一。本文综合考虑反应过程安全性及经济性,建立半间歇式等温过程加料速度优化数学模型。为避免强放热反应的热失控,基于本质安全思想,考虑最危险情况——冷却失效情... 针对半间歇式等温强放热反应,加料速度是控制放热速率的有效控制方法之一。本文综合考虑反应过程安全性及经济性,建立半间歇式等温过程加料速度优化数学模型。为避免强放热反应的热失控,基于本质安全思想,考虑最危险情况——冷却失效情形引发的反应热失控作为实现过程安全的约束条件,并采用罚函数法将约束优化模型转化为无约束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PSO)对优化问题求解,并将模拟退火(SA)引入粒子群算法增强全局寻优能力。优化计算结果表明:相比于采用恒定加料速度方式,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SA-PSO)优化算法的分段线性加料方式不仅可以实现过程本质安全化,还可以大大提高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间歇式反应器 粒子群优化 加料速度优化
下载PDF
利福霉素B发酵放大Ⅱ.从15L发酵罐到7m^3发酵罐和60m^3发酵罐流加补料发酵放大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一平 金志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56-458,共3页
对利福霉素B从 15L发酵罐到 7m3 发酵罐和 60m3 发酵罐流加补料发酵放大进行研究。采用单位体积所消耗的通气功率相同的放大原则 ,成功地将 15L发酵罐流加补料发酵工艺放大到 7m3 发酵罐和 60m3发酵罐 ,发酵效价分别达到 172 49u/ml和 1... 对利福霉素B从 15L发酵罐到 7m3 发酵罐和 60m3 发酵罐流加补料发酵放大进行研究。采用单位体积所消耗的通气功率相同的放大原则 ,成功地将 15L发酵罐流加补料发酵工艺放大到 7m3 发酵罐和 60m3发酵罐 ,发酵效价分别达到 172 49u/ml和 19110u/ml左右。 60m3 发酵罐利福霉素B发酵生产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霉素B 地中海拟分枝酸菌 发酵放大 流加补料发酵
下载PDF
假蜜环菌深层发酵补料分批培养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大岭 罗林波 +1 位作者 陈子明 姚冬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研究了5L发酵罐上用酵母泥复合培养基,液体深层培养假蜜环菌的补料分批工艺。优化的补料流加方式(根据还原糖浓度补料并添加微量钴离子)相对于分批培养,培养过程中最大菌体干重平均提高了6.284g/L,即产量提高了77.3%。
关键词 假蜜环菌 补料分批培养 啤酒酵母泥
下载PDF
SBR工艺同步去除屠宰废水高浓度氮磷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艳萍 王莹 +1 位作者 张兰河 李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27-1631,共5页
研究了采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同步去除屠宰废水中高浓度氮、磷和COD。结果表明,SBR工艺采用分步进水,避免了硝化阶段NO3-N和NO2-N的积累,能够提供生物除磷所需的厌氧环境。在温度为35℃、污泥龄为14天的条件下,采用两种成... 研究了采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同步去除屠宰废水中高浓度氮、磷和COD。结果表明,SBR工艺采用分步进水,避免了硝化阶段NO3-N和NO2-N的积累,能够提供生物除磷所需的厌氧环境。在温度为35℃、污泥龄为14天的条件下,采用两种成分废水作为原水(预发酵废水和屠宰废水混合),经过3个月的启动,当原水中TP、TN和COD浓度分别为36.5 mg/L、226 mg/L和2615 mg/L时,TP、TN和COD的去除率分别高于96%、95%和95.5%,出水中TP、TN和COD浓度分别低于1.4 mg/L、10.8 mg/L和9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发酵 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屠宰废水 分步进水
下载PDF
分体式膜-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的运行及膜污染特性
19
作者 徐立荣 黄丹 +1 位作者 李小宁 竺建荣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50-755,共6页
采用分体式MSBR和人工合成配水,对处理系统在进料高负荷变化条件下的运行特性和膜污染表现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SBR系统连续运行150 d以上,在进水COD 2001 200 mg·L^-1时,COD、TP、T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80%、6... 采用分体式MSBR和人工合成配水,对处理系统在进料高负荷变化条件下的运行特性和膜污染表现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SBR系统连续运行150 d以上,在进水COD 2001 200 mg·L^-1时,COD、TP、T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80%、60%-80%和95%.MSBR中可实现污泥完全颗粒化,在70 d时350μm左右的颗粒占90%以上,之后污泥继续长大且平均粒径达394μm.MSBR形成颗粒后,膜系统的清洗周期达65 d,是絮体污泥清洗周期的3倍以上,也大大高于一般活性污泥膜反应器的清洗周期,说明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有助于提高MSBR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及减缓膜污染发生并维持较长时间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体式膜反应器 好氧颗粒污泥 膜污染 MSBR 进料负荷
原文传递
改良活性污泥系统处理高浓度CTMP废水的研究
20
作者 陈敏 罗松年 H.C.Lavallée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C00期46-51,共6页
本研究采用改良活性污泥系统处理高浓度CTMP废水。该系统在高活性污泥浓度及适宜的溶解氧条件下进行,并结合交替间歇──连续进料的改良污泥驯化工艺。三个多月的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改良活性污泥系统能够高效处理高浓度CTMP废... 本研究采用改良活性污泥系统处理高浓度CTMP废水。该系统在高活性污泥浓度及适宜的溶解氧条件下进行,并结合交替间歇──连续进料的改良污泥驯化工艺。三个多月的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改良活性污泥系统能够高效处理高浓度CTMP废水,而且该系统的污泥沉降性能很好,并且能够很快适应原料变化的废水环境,恢复原有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活性污泥系统 高浓度 污泥驯化 污泥浓度 处理效果 污染 CTMP 原料 进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