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钢铁业过剩产能化解:贸易基础、投资机会与实现机制 |
赵明亮
杨蕙馨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8
|
|
2
|
中俄双边贸易的国际贸易理论实证分析 |
叶菁菁
|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3
|
源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所得:来自中国的证据 |
梁碧波
|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4
|
基于“订单农业+基差交易”视角下的优质专用小麦经营模式研究——以河北省小麦优势主产区为例 |
李浩
张新仕
陈昭宇
冯晓明
马璐雅
|
《河北农业科学》
|
2018 |
4
|
|
5
|
运用基差交易规避国际贸易风险 |
刘敏
|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6
|
贸易基础的变化与竞争优势的选育──我国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的一种可能性 |
杨凤祥
|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0 |
|
7
|
长江经济带贸易便利化的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 |
郝尉君
|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8
|
基差交易在玉米贸易中的运用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奚宾
李连胜
李洁
|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9
|
含累计期权的基差贸易实证分析 |
陈洁宇
|
《中国商论》
|
2022 |
0 |
|
10
|
不容回避的劳动关系矛盾 任重道远的通向和谐之路——本刊记者对话全国总工会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 |
吕吉凤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1
|
|
11
|
国际海上承运人责任基础的反思与重构 |
李天生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
2013 |
2
|
|
12
|
加工贸易的基础、模式与利益分配:文献述评 |
王怀民
|
《兰州商学院学报》
CSSCI
|
2010 |
0 |
|
13
|
论博物馆商标异议主要法律依据及关键证据 |
王月芳
|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4
|
论婚姻与爱情及其关系 |
闫恒
|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
2001 |
1
|
|
15
|
试论西部投资基金业的发展方式与途径 |
陈春生
|
《陕西经贸学院学报》
|
2000 |
0 |
|
16
|
关于平等协商机制的认识与实践 |
黎轩
|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