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激颈部交感神经节对椎动脉血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夏玉军 于腾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0-382,共3页
目的 :探讨颈部交感神经因素在造成椎 -基底动脉系统缺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家兔3 0只 ,手术暴露颈部交感神经节及基底动脉 ,不同方式刺激颈部交感神经节 ,记录、分析基底动脉血流的变化。结果 :刺激前测得基底动脉基线血流为 (5 ... 目的 :探讨颈部交感神经因素在造成椎 -基底动脉系统缺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家兔3 0只 ,手术暴露颈部交感神经节及基底动脉 ,不同方式刺激颈部交感神经节 ,记录、分析基底动脉血流的变化。结果 :刺激前测得基底动脉基线血流为 (5 48± 2 7)PU :分别刺激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后测得基底动脉血流为 (5 2 9± 16)PU、(4 74± 16)PU和 (3 70± 3 6)PU。与基线血流相比分别下降了 3 .4%、13 .5 %和 3 2 .5 %。颈部交感神经节阻滞并不能使正常状态下的基底动脉血流增加 ,但可以阻断交感神经缩血管作用。结论 :颈部交感神经受到刺激 ,可造成椎 -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节 刺激 基底动脉 血流
下载PDF
实验性高血压所致的颅内大动脉损害 被引量:8
2
作者 曾进胜 黄如训 苏镇培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14-317,共4页
为观察实验性高血压所致的颅内大动脉损害的特征.将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进行形态学测量.并观察了用卡托普利抗高血压治疗后这些测量参数的变化。结果发现,高血压大鼠的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均有中层肥... 为观察实验性高血压所致的颅内大动脉损害的特征.将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进行形态学测量.并观察了用卡托普利抗高血压治疗后这些测量参数的变化。结果发现,高血压大鼠的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均有中层肥厚,但前者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殖、肥大引起,后者却主要是血管壁重构的结果。卡托普利抗高血压治疗可控制平滑肌细胞增殖、肥大,但不能改善血管壁重构。以上结果提示,高血压所致的颅内动脉损害主要表现为血管中层肥厚,而且不同血管对高血压和抗高血压治疗的反应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病理形态学 颅内动脉 基底动脉 大鼠
下载PDF
定眩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惠荣 唐远山 +5 位作者 许磊 胡兴律 李环娜 古宇 万李云 马建军 《陕西中医》 CAS 2022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分析定眩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患者49例,给予患者定眩饮治疗,应用飞利浦EPIQ5超声诊断仪分别收集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后2周患者头、颈部血管流速信息,收集患者临床症状量表、中医全身... 目的:分析定眩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患者49例,给予患者定眩饮治疗,应用飞利浦EPIQ5超声诊断仪分别收集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后2周患者头、颈部血管流速信息,收集患者临床症状量表、中医全身证候评分量表信息,分析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后两周的经颅多普勒、临床症状量表与中医全身证候评分量表评分变化。结果:经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显示,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后2周的临床症状量表评分、中医全身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眩饮在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过程中,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患者的颅内动脉血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定眩饮 临床症状 右侧椎动脉 基底动脉
下载PDF
高压氧对实验兔脑血管前、后循环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志艳 李玲 +5 位作者 梁成 蔡宏斌 张兰芳 张翠杰 宋兵 葛朝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作用下及停用2d后,实验兔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血管壁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高压氧作用下前循环收缩,后循环扩张的可能机制。方法:3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HBO+休息2d组,实验组暴露于2.2ATAHBO下60min,连续...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作用下及停用2d后,实验兔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血管壁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高压氧作用下前循环收缩,后循环扩张的可能机制。方法:3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HBO+休息2d组,实验组暴露于2.2ATAHBO下60min,连续3d,对照组正常饲养,HBO+休息2d组同实验组经HBO处理3d后正常饲养2d。电镜下分别观察3组实验兔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实验组颈内动脉与对照组比较,其血管壁内弹力膜疏松,脂质空泡形成,内皮细胞及细胞器呈轻度变性;基底动脉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其超微结构变化不明显。HBO+休息2d组基底动脉和颈内动脉超微结构与对照组比较,基本恢复正常。结论:HBO作用下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内膜的形态学改变,提示HBO可能影响了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过程,从而出现脑组织供能不足,进而启动脑血管自动调节机制使前循环血管收缩,而供应脑干的后循环血管扩张,以提供充足的血供维持正常的物质代谢。在2.2ATAHBO作用下,对脑血管壁超微结构造成的轻度损伤是暂时的、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颈内动脉 基底动脉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高压氧对实验兔脑血管前后循环超微结构及ET-1、eNOS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志艳 李玲 +5 位作者 蔡宏斌 梁成 张兰芳 张翠杰 宋兵 葛朝明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58-161,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作用实验兔后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血管壁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对内皮素-1(ET-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20只兔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于0.22 MPa下暴露60 min,...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作用实验兔后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血管壁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对内皮素-1(ET-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20只兔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于0.22 MPa下暴露60 min,连续3 d;对照组正常饲养,未做任何处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组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ET-1、eNOS的表达,电镜下观察2组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ET-1免疫阳性标记颗粒在颈内动脉表达较基底动脉明显增强,eNOS免疫阳性标记颗粒在基底动脉表达较颈内动脉增强.电镜下实验组颈内动脉血管壁内弹力膜疏松,脂质空泡形成,内皮细胞及细胞器呈轻度变性;基底动脉超微结构变化不明显.结论 实验兔在HBO作用下颈内动脉血管收缩因子ET-1表达增强,基底动脉血管舒张因子eNOS表达增强.超微结构的改变可能与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堆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颈内动脉 基底动脉 内皮素-1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葛根素防治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铭 高觉民 +5 位作者 吴颐 汤忠华 樊炼 傅传经 叶明 史德志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3-66,共4页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不同时期大鼠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然后将56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各时间点(假手术组、SAH 3d组、SAH 5d组、SAH 7d组、葛根素3d组、葛根素5d组、葛根素7d组)分成7组,葛根素...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不同时期大鼠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然后将56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各时间点(假手术组、SAH 3d组、SAH 5d组、SAH 7d组、葛根素3d组、葛根素5d组、葛根素7d组)分成7组,葛根素组在术后每天一次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于各时间点将各组大鼠灌注-固定,处死后取基底动脉切片常规行HE染色观察,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动脉管径及血管壁厚度。结果:经葛根素治疗后,7d治疗组基底动脉内径周长明显大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组(P<0.05)。病理组织学表明,痉挛血管的形态学得到改善。结论:葛根素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基底动脉 葛根素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形态异常与后循环梗死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郭文玲 滕军放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24期58-59,共2页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形态异常与后循环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80例后循环梗死患者为实验组,100例同期住院非后循环梗死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形态改变与后循环梗死的关系.结果 椎动脉优势和椎-基底动脉...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形态异常与后循环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80例后循环梗死患者为实验组,100例同期住院非后循环梗死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形态改变与后循环梗死的关系.结果 椎动脉优势和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后循环梗死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椎-基底动脉形态异常是后循环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梗死 椎动脉 基底动脉
原文传递
颈部血管超声在早期颈内动脉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判断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刘丹 张良成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2期23-26,30,共5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颈部血管超声在早期颈内动脉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判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2月—2022年5月选择在镇巴县人民医院诊治的早期颈内动脉闭塞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超声特征。同时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与分析颈部血管超声在早期颈内动脉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判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2月—2022年5月选择在镇巴县人民医院诊治的早期颈内动脉闭塞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超声特征。同时所有患者都给予脑血管数字减影检查,记录侧支循环形成并判断诊断价值。结果在88例患者中,脑血管数字减影判断为侧支循环形成38例(形成组),占43.18%。形成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病程、性别、空腹血糖等与非形成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形成组颈部血管超声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非形成组(P<0.05)。形成组入院时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明显低于非形成组(P<0.05)。在88例患者中,颈部血管超声判断为侧支循环形成36例,Kappa=0.907(P<0.001)。颈部血管超声在早期颈内动脉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形成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2.11%(35/38)和98.00%(49/50)。结论早期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多伴随有侧支循环形成,可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颈部血管超声在早期颈内动脉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支循环 基底动脉 颈内动脉闭塞 颈部血管超声 敏感性 特异性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高压氧对实验兔血管内皮素-1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范祯祯 刘志艳 +6 位作者 蔡宏斌 梁成 赵翀翀 张旭东 张翠杰 张兰芳 葛朝明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8-241,共4页
目的 检测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实验兔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内皮素-1(ET-1)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HBO暴露致脑血管前循环收缩、后循环扩张的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24只,按数字表法... 目的 检测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实验兔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内皮素-1(ET-1)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HBO暴露致脑血管前循环收缩、后循环扩张的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24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实验组每日持续暴露于0.22 MPa HBO下60 min,连续3d;对照组正常饲养,不予任何处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RT-PCR)检测ET-1、eNOS mRNA在2组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表达水平.结果 ET-1、eNOS mRNA在实验兔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均有微量表达.与对照组相比,HBO可使实验组颈内动脉ET-1 mRNA表达明显增高[(1.679 ±0.097) vs (1.000±0.017)],eNOS mRNA表达明显下降[(0.571 ±0.039) vs (1.000 ±0.023)];基底动脉ET-1 mRNA表达明显下降[(0.565 ±0.069) vs(1.000±0.034)],eNOS mRNA表达明显增高[(1.667 ±0.134) vs(1.000±0.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O可通过调节ET-1、eNOS mRNA在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的相对表达量而发挥收缩前循环、扩张后循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内皮素-1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大鼠耳神经节和基底动脉壁神经纤维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增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瑞 周建平 +3 位作者 肖明 顾振 韩群颖 王鹤鸣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耳神经节及基底动脉壁神经纤维一氧化氮合酶(NOS)神经细胞的年龄变化。方法:黄递酶组织化学法及图像分析对不同年龄组耳神经节和基底动脉壁神经纤维NOS表达进行观察。结果:NOS神经细胞弥散分布在神经节内,细胞密度(细胞数... 目的:观察大鼠耳神经节及基底动脉壁神经纤维一氧化氮合酶(NOS)神经细胞的年龄变化。方法:黄递酶组织化学法及图像分析对不同年龄组耳神经节和基底动脉壁神经纤维NOS表达进行观察。结果:NOS神经细胞弥散分布在神经节内,细胞密度(细胞数/面积)在出生后1周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成年降到最低值,至老年无明显改变;在发育中,NOS神经元胞体大小逐渐增加,核质比下降,至成年时最大,至老年无明显改变。基底动脉神经纤维密度从幼年到成年逐渐增高,从成年起维持较高密度直到老年。结论:出生后耳神经节NOS神经细胞的发育变化有明显的规律性,对其发育研究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神经节 基底动脉 一氧化氮合酶 组织化学
下载PDF
高压氧对兔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内皮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范祯祯 刘志艳 +5 位作者 蔡宏斌 张翠杰 张旭东 张兰芳 梁成 葛朝明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328-3330,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兔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内皮细胞Caspase-3和Bcl-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HBO组和对照组各12只。HBO组每日持续暴露于2.2ATA HBO下60min,连续3d;对照组正常饲养,不予任何处理。实时荧...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兔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内皮细胞Caspase-3和Bcl-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HBO组和对照组各12只。HBO组每日持续暴露于2.2ATA HBO下60min,连续3d;对照组正常饲养,不予任何处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aspase-3、Bcl-2mRNA在2组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内皮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 HBO可使颈内动脉内皮细胞Caspase-3mRNA表达明显下降[(0.038±0.006)vs.(1.000±0.225)],Bcl-2mRNA表达明显增高[(1.877±0.169)vs.(1.000±0.364)];使基底动脉内皮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降低[(0.419±0.091)vs.(1.000±0.175)],Bcl-2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1.269±0.270)vs.(1.000±0.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O对兔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发生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HBO对促凋亡基因Caspase-3的抑制和抗凋亡基因Bcl-2的促进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颈内动脉 基底动脉 细胞凋亡 CASPASE-3 Bcl-2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三点法非对称回波水脂分离技术的基底动脉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12
作者 张宇 查云飞 +4 位作者 陆雪松 李亮 胡磊 杨仁杰 林苑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754-758,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频率编码方向FSE-T2WI和IDEAL FSE-T2WI技术的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对于基底动脉管壁显示的效果。材料与方法选择30名磁共振颅脑检查患者,采用不同频率编码方向FSE-T2WI(A/P... 目的比较不同频率编码方向FSE-T2WI和IDEAL FSE-T2WI技术的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对于基底动脉管壁显示的效果。材料与方法选择30名磁共振颅脑检查患者,采用不同频率编码方向FSE-T2WI(A/P)、FSE-T2WI(R/L)和IDEAL FSE-T2WI(A/P)3组序列行基底动脉同断面扫描,基底动脉管壁显示情况行4分法评价,并比较3组序列基底动脉的图像质量。结果基底动脉图像质量评分FSE-T2WI(A/P)、FSE-T2WI(R/L)、IDEAL FSE-T2WI(A/P)分别为81分、92分、115分。3种序列基底动脉图像质量两两比较,FSE-T2WI(A/P)和FSE-T2WI(R/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317,P=0.001)。FSE-T2WI(R/L)和IDEAL FSE-T2WI(A/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600,P=0.000)。FSE-T2WI(A/P)和IDEAL FSE-T2WI(A/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540,P=0.000),IDEAL FSE-T2WI(A/P)对于基底动脉管壁结构显示效果最好。结论 IDEAL技术能显著消除颅底磁敏感伪影,使基底动脉管壁更清晰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法非对称回波水脂分离 磁共振成像 基底动脉 磁敏感伪影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兔基底动脉痉挛模型的动态评价
13
作者 陈伟建 王小同 +4 位作者 杨运俊 谭显西 钟鸣 王勇 诸葛启钏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44-346,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显示兔基底动脉的结果,为建立兔脑血管痉挛(CVS)动物模型奠定新的评价方法。方法:取日本大耳白兔25只,分为对照组(5只)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20只),制备模型。按25mg/kg氯胺酮加复方氯丙嗪针...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显示兔基底动脉的结果,为建立兔脑血管痉挛(CVS)动物模型奠定新的评价方法。方法:取日本大耳白兔25只,分为对照组(5只)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20只),制备模型。按25mg/kg氯胺酮加复方氯丙嗪针肌注麻醉后,经耳后中央静脉穿刺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Omnipaque300mgI/ml)。使用GE Lightspeed pro(16层)多层面螺旋CT扫描仪进行兔基底动脉扫描,视野(FOV)9.6cm,图像后处理工作站ADW4.2版本,原始图像三维后处理技术采用容积重建(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25只大耳白家兔行基底动脉MSCTA检查,成功率达100%;根据MIP测得实验兔SHA前基底动脉长径平均17.2mm,横径平均1.56mm;VR测得实验兔SHA前基底动脉长径平均17.0mm,横径平均1.30mm;本实验同时获得了SHA后兔基底动脉痉挛的动态变化。结论:MSCTA是动态评价活体动物CVS模型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 血管痉挛 颅内 成像 三维 体层摄影术 X线
下载PDF
266例老年眩晕症病因分析 被引量:28
14
作者 孙芸 滕长青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30-32,共3页
目的 眩晕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常因突发眩晕而就诊 ,分析和探讨老年人引起眩晕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对诊断、治疗和预防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本文对因眩晕为主诉住院的 2 6 6例老年患者 ,进行了病因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以 6 ... 目的 眩晕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常因突发眩晕而就诊 ,分析和探讨老年人引起眩晕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对诊断、治疗和预防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本文对因眩晕为主诉住院的 2 6 6例老年患者 ,进行了病因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以 6 0~ 70岁最多见 ,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以颈椎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脑卒中、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梅尼埃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多见 ,并常几种疾病合并存在。结论 引起老年眩晕症的常见病因是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供应障碍。本组资料病因分布中 ,颈椎病、脑血管疾病占 90 %以上 ;在病因分析时 ,还要考虑到不是单一疾病引起 ,往往有两个以上的病因同时并存 ,但必有一因素起主导作用 ,确定其主要因素将对临床治疗老年眩晕症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老年 椎基底动脉 病因
下载PDF
630例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18
15
作者 汲乾坤 吴雷 +2 位作者 祝新根 范阳华 郭华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39-741,共3页
目的分析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630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16例二次手术患者;记录术后效果及并发症,并分析其... 目的分析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630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16例二次手术患者;记录术后效果及并发症,并分析其疗效。结果630例患者中579例抽搐完全消失(91.9%),小血管压迫类型患者463例中428例抽搐消失(92.4%),椎.基底动脉复合体压迫患者167例中151例抽搐完全消失(90.4%1。在15例术后无效和21例复发患者中,有16例行二次手术治疗,术后抽搐均完全消失。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确切,术后复发及无效患者二次手术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小血管压迫 椎-基底动脉复合体压迫
原文传递
岛状鼻中隔软骨粘膜瓣修复眼睑结膜和睑板缺损 被引量:17
16
作者 赵振民 李森恺 +6 位作者 杨明勇 李冬梅 李养群 穆兰花 黄渭清 刘元波 翟弘峰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9-71,I001,共4页
Objectiv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xperience in using the septal chondromucosal island flap in tarsoconjunctival defects repair. Methods\ The septal chondromucosal island flap based on the nasal alar basal artery and... Objectiv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xperience in using the septal chondromucosal island flap in tarsoconjunctival defects repair. Methods\ The septal chondromucosal island flap based on the nasal alar basal artery and nerve was passed through the subcutaneous tunnel of the infraorbital region and sutured to the defect to reconstruct the tarsoconjunctival plate of the missing eyelid. The rotation arch of the flap had its pivot point lateral to the nasal ala. Results\ The procedure was performed on three patients. The postoperative course was uneventful. All the flaps survived completely. No 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ccurred. Conclusions\ The technique provides well vascularized tissue with sensitive innervation, without damage to the other eyelid and severe deformities in the donor site. The septal chondromucosal island flap allows reconstruction of the tarsoconjunctival layers of the eyelid, providing cartilaginous support and a mucous lining. The flap can provide enough tissue to repair partial or entire tarsoconjunctival defects of the upper or lower eyelid or combined defect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eyelid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结膜 睑板缺损 岛状鼻中隔软骨粘膜瓣 修复
原文传递
HRMR-VWI对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改变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石增强 贾琳 +2 位作者 贾文霄 韩秉艳 王云玲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10期743-747,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MR-VWI)对椎-基底动脉系粥样硬化血管重构模式、斑块负荷、分布特点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入组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32例,行磁共...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MR-VWI)对椎-基底动脉系粥样硬化血管重构模式、斑块负荷、分布特点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入组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32例,行磁共振常规序列检查(含扩散加权成像序列)和HRMR-VWI检查,证实存在后循环供血区脑梗死并测量责任血管管壁,计算责任血管的重构指数(remodeling index,RI=最狭窄处血管面积/参考处血管面积).比较正性和负性重构血管的斑块面积、负荷,观察责任斑块位置、分布及强化特点.结果 HRMR-VWI发现后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30例,其中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8例,椎动脉(颅内段)粥样硬化斑块12例,2例脑桥旁梗死者未见明显斑块.责任血管正性重构21例,负性重构7例,无重构2例.正性重构组的斑块面积[(6.32±3.19)mm2]及斑块负荷[(0.51±0.13)%]均大于负性重构组的斑块面积[(2.14±1.43)mm2]及负荷[(0.28±0.19)%].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发生于穿支动脉分支开口周围,以背外侧多见.椎-基底动脉系粥样硬化责任斑块多呈轻度或明显强化.结论 HRMR-VWI能够作为后循环急性脑梗死病因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系统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卒中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活血通络汤联合针灸、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被引量:13
18
作者 薛愧玲 贾淑丽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1789-1793,共5页
目的:观察采用活血通络汤联合针灸、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经临床确诊的CSA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活血通络汤治疗4周,... 目的:观察采用活血通络汤联合针灸、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经临床确诊的CSA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活血通络汤治疗4周,研究组60例采用活血通络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参数、颈椎活动度的变化,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cervical vertigo symptoms and functional assessment scales,ESCV)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颈椎功能的差异,并对两组治疗期间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颈椎活动度、临床症状和颈椎功能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diastolic velocity,Vd)、收缩期血流速度(systolic velocity,Vs)、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增加明显(P<0.05)、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降低幅度更大(P<0.05),ESCV积分提高幅度更显著(P<0.05),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侧旋、右侧旋角度改善程度更大(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活血通络汤联合针灸、推拿手法对CSA患者临床症状、椎-基底动脉血流供应、颈椎功能改善更加显著,效果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活血通络汤 针灸疗法 推拿疗法 椎-基底动脉血流参数 颈椎活动度
下载PDF
针刺百会穴联合芪葛通络舒颈方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所致高血压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与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晓朋 张明珠 彭彩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13期1403-1407,1482,共6页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穴联合芪葛通络舒颈方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所致高血压患者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HRV)与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治疗的60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所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穴联合芪葛通络舒颈方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所致高血压患者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HRV)与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治疗的60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所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针刺百会穴联合芪葛通络舒颈方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血压、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NPQ颈痛量表评分、HRV参数、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头晕、头痛、视力模糊、耳鸣、心悸、失眠评分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NDI、NPQ颈痛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评分、血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5 min节段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50 ms的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MSD)、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舒张期血流速均明显增加(P均<0.05),血管阻力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为70.0%(21/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百会穴联合芪葛通络舒颈方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所致高血压不仅可明显减轻症状,降低血压,改善颈椎功能,还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针刺疗法 百会穴 芪葛通络舒颈方 继发性高血压 心率变异性 椎-基底动脉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及评估病情程度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敬 李锦 +2 位作者 王佳 纪叶 韩敬哲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40-146,共7页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及对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17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眩晕分级患者临床资料、椎—基底动...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及对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17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眩晕分级患者临床资料、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MF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平衡功能[前庭症状指数(VSI)、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平衡时间],分析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BPPV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随着BPPV患者眩晕分级加重,椎—基底动脉系统PSV、EDV、MFV、BBS评分、计时平衡时间下降,RI、PI及VSI指数升高(P<0.05)。BPPV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PSV、EDV、MFV与VSI评分呈负相关关系,与BBS评分、计时平衡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I、PI与VS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与BBS评分、计时平衡时间呈负相关关系(P<0.05)。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BPPV患者病情程度AUC均>0.7。结论: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BPPV患者平衡功能密切相关,监测上述参数变化情况可辅助临床判断病情程度,指导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系统 血流动力学 平衡功能 病情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