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中国成立前巴尔扎克传播史述论 被引量:6
1
作者 蒋芳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91-95,共5页
巴尔扎克从1914年开始传入中国,随着国内文学"土壤"的变化,受众层面的更新,现实主义文学的渐以重视,经林纾、周瘦鹃、穆木天等几十位传播者的共同努力,巴尔扎克著作及国外研究成果在我国的译介,取得了可喜成绩。至建国前,传... 巴尔扎克从1914年开始传入中国,随着国内文学"土壤"的变化,受众层面的更新,现实主义文学的渐以重视,经林纾、周瘦鹃、穆木天等几十位传播者的共同努力,巴尔扎克著作及国外研究成果在我国的译介,取得了可喜成绩。至建国前,传播已初显端倪。文章在整理、归结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从中国近现代文学流变的背景、传播者和接受者实际等方面对传播情状、特征及成因进行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文学 巴尔扎克传播史 现实主义文学 传播情状 传播者 接受者
下载PDF
马克思何以推荐巴尔扎克《玄妙的杰作》
2
作者 和建伟 《天中学刊》 2024年第4期99-107,共9页
《资本论》交付印刷后,马克思向恩格斯推荐巴尔扎克的《玄妙的杰作》,称其充满“值得玩味的讽刺”。该小说讲述弗朗霍费潜心钻研现代主义绘画,却遭受同行的误解与打击,最终焚毁作品并自杀。马克思推荐此小说,正是因为《资本论》大量运... 《资本论》交付印刷后,马克思向恩格斯推荐巴尔扎克的《玄妙的杰作》,称其充满“值得玩味的讽刺”。该小说讲述弗朗霍费潜心钻研现代主义绘画,却遭受同行的误解与打击,最终焚毁作品并自杀。马克思推荐此小说,正是因为《资本论》大量运用现代艺术技巧,充满现代性批判,艺术风格与弗朗霍费的绘画颇有相似;而后者的创新以“失败”告终,也暗合马克思对《资本论》命运的担忧,该小说可谓《资本论》创作心路的沉重表达。与小说中为谋生而向市场妥协的画家不同,马克思与弗朗霍费拥有坚定的创作志向,表征艺术人文精神对资本主义市场法则的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巴尔扎克 《资本论》 《玄妙的杰作》 艺术精神
下载PDF
现实主义小说或现代讽刺
3
作者 菲利普·杜福尔 张贝(译) 曹丹红(校)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9,共12页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可以被定义为某种语调:嘲讽。巴尔扎克认为这种语调是历史的要求。现实主义作家并不将自己视作启发读者、描画未来蓝图的先知。1830年革命后,当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民主试图强加自己的模型时,现实主义作家指出了现实的...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可以被定义为某种语调:嘲讽。巴尔扎克认为这种语调是历史的要求。现实主义作家并不将自己视作启发读者、描画未来蓝图的先知。1830年革命后,当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民主试图强加自己的模型时,现实主义作家指出了现实的困境。现实主义式嘲讽与启蒙时代伏尔泰的反讽有根本差别,后者奠基于真理与谎言的截然区分之上,是好战的,以确定性的名义行事,为进步而斗争。前者则属于某种彻底的怀疑主义。小说的对话性不应理解为对民主精神(通过视角的多元化来关注多样性)的赞扬,而应理解为对社会话语的总体讽刺,这一社会话语是种巨大的众生喧哗。本论文意图界定的,正是这一“抽离”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扎克 司汤达 福楼拜 讽刺 复调 民主
原文传递
“看不见”的真相——论《法西诺·卡讷》中“失明”的隐喻
4
作者 黄菁卓 宋德发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11-117,共7页
在巴尔扎克的小说《法西诺·卡讷》中,失明作为疾病的一种,不仅是指医学意义上的视觉认知能力的丧失,同时具有深层的隐喻意义和象征色彩。首先,失明是一种灵魂的疾病,反映出人类在面对自身罪恶和欲望时的困境和探索;其次,失明象征... 在巴尔扎克的小说《法西诺·卡讷》中,失明作为疾病的一种,不仅是指医学意义上的视觉认知能力的丧失,同时具有深层的隐喻意义和象征色彩。首先,失明是一种灵魂的疾病,反映出人类在面对自身罪恶和欲望时的困境和探索;其次,失明象征着深刻而敏锐的内在洞察力,通过其他感官和直觉来认识事物、表达情感,抵达更真实的世界;再次,失明是作家理性认识与情感表达的工具,从“失明者”的独特视角来观察世界,作者揭示了个人欲望与社会互动之间的复杂关系,并通过不同的叙事方式传达深刻的情感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扎克 《法西诺·卡讷》 失明 隐喻
下载PDF
“奇幻巴黎”及其神话隐喻——评巴尔扎克《费拉居斯》中的现代城市书写
5
作者 沈亚男 《国外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5,共12页
巴尔扎克被誉为城市小说的奠基人。他在《费拉居斯》中通过“社会奇幻”风格塑造了现代巴黎城市空间,即利用超自然意象构建城市的物理景观,并借此表达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反思。首先,作家运用生理学研究方法突出巴黎类人化的街道风貌和... 巴尔扎克被誉为城市小说的奠基人。他在《费拉居斯》中通过“社会奇幻”风格塑造了现代巴黎城市空间,即利用超自然意象构建城市的物理景观,并借此表达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反思。首先,作家运用生理学研究方法突出巴黎类人化的街道风貌和污水魔怪的形态,指出巴黎面临的环境污染、贫富落差、欲望膨胀等现代化建设危机。其次,作家将巴黎类比为淫邪的塞壬,并描绘其“腹内”的迷宫式空间,包括类似脏器的“柔软迷宫”、潮湿阴暗的街道迷津和弥诺陶洛斯的迷宫等,以此暗喻法国社会的腐败堕落并渲染城市生活的恐怖和绝望。最后,作家利用建筑方位和人物轨迹形成的地理信标系统构建出一个反映阶级差异的梯级式垂直迷宫,由此揭露巴黎金钱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权力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书写 神话隐喻 奇幻巴黎 巴尔扎克 《费拉居斯》
原文传递
巴尔扎克笔下的金钱世界探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成良臣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1-115,共5页
巴尔扎克以其独特而深入的生活体验、敏锐的观察力和典型化的概括力 ,在探索法国巴黎社会五光十色的金钱世界中的万象人生、亲情关系和文艺新闻界等方面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 ,金钱也对巴尔扎克自身的人生和创作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巴尔扎克以其独特而深入的生活体验、敏锐的观察力和典型化的概括力 ,在探索法国巴黎社会五光十色的金钱世界中的万象人生、亲情关系和文艺新闻界等方面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 ,金钱也对巴尔扎克自身的人生和创作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是他终其一生的苦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扎克 法国 小说 金钱世界 法国 《人间喜剧》 文学研究 亲情关系
下载PDF
现实主义书写中的“社会奇幻”——评巴尔扎克《改邪归正的梅莫特》对马图林哥特小说的戏仿
7
作者 沈亚男 《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80,共12页
《改邪归正的梅莫特》是青年巴尔扎克实践奇幻题材的收官之作。作家不仅借用和改写了马图林哥特小说《漫游者梅莫特》中的“契约”主题,而且将现实场域和社会批判视角融入传统奇幻叙事之中,从而创造出独特的“社会奇幻”文类风格。他将... 《改邪归正的梅莫特》是青年巴尔扎克实践奇幻题材的收官之作。作家不仅借用和改写了马图林哥特小说《漫游者梅莫特》中的“契约”主题,而且将现实场域和社会批判视角融入传统奇幻叙事之中,从而创造出独特的“社会奇幻”文类风格。他将复辟时代的巴黎改造成阴暗的哥特式城市,将小资产阶级代表梅莫特塑造成超自然力量退化的魔鬼,并让原本神圣的灵魂契约贬值,使其成为金融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巴尔扎克通过戏仿马图林的哥特小说,呈现了世俗化的现代法国金钱社会中欲望泛滥和道德沦丧的恐怖图景。《改邪归正的梅莫特》具有现代社会经济学观察视角和道德风俗批判意识,因此成为以现实主义书写为要旨的《人间喜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扎克 《改邪归正的梅莫特》 社会奇幻 马图林 哥特小说
原文传递
阅读巴尔扎克 献给格蕾特尔
8
作者 赵勇(译) 赵天舒(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83-93,共11页
作为最早的“巴黎乡巴佬”,巴尔扎克对巴黎这座城市的怨恨构成了他精确想象的驱动力,“人人都是性格面具”则是其重要发现,也是其人物被赋予木偶般特征的前提条件。他的作品具有某种音乐意味,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面向则构成了其历史的... 作为最早的“巴黎乡巴佬”,巴尔扎克对巴黎这座城市的怨恨构成了他精确想象的驱动力,“人人都是性格面具”则是其重要发现,也是其人物被赋予木偶般特征的前提条件。他的作品具有某种音乐意味,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面向则构成了其历史的复合体。贪婪、对金钱的渴求和向上爬的狂热进入到资本主义的体系之中,这也是巴尔扎克小说中高布塞克们、拉斯第涅们、伏脱冷们永不停歇的动力。与其说巴尔扎克“反映”了这个世界,不如说他是以局外人的怀疑重构了这个世界,因此,他的现实主义以现实的缺失为基础。马克思认为“巴尔扎克曾对各种各样的贪婪作了透彻的研究”,但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的深刻理解与马克思的经济分析恰恰相反,他是通过盲打误撞的观相术来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趋势的。而当恩格斯说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相比他更喜欢巴尔扎克时,这只意味着巴尔扎克比左拉更少拥有现实的因素。在《幻灭》中,吕庞泼莱由一个满怀文学抱负的热血青年变成一个小白脸是值得深思的,而巴尔扎克的发现之一则是作者和所写内容的非同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吕庞泼莱 现实主义 恩格斯 性格面具
下载PDF
从《钱袋》看巴尔扎克“金钱”主题的另类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蒋芳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64-67,共4页
“金钱”是巴尔扎克最得意的题目,也是他塑造最成功的主题。在《钱袋》中,作者一反常态地将友情、亲情、爱情的纯善作为重点来描述,并非与“金钱”主题相悖,而是该主题的另类表达。纵观巴尔扎克的创作,《钱袋》既是作者创作理想与主张... “金钱”是巴尔扎克最得意的题目,也是他塑造最成功的主题。在《钱袋》中,作者一反常态地将友情、亲情、爱情的纯善作为重点来描述,并非与“金钱”主题相悖,而是该主题的另类表达。纵观巴尔扎克的创作,《钱袋》既是作者创作理想与主张的表现,也是作者思想演变发展的阶段性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袋》 巴尔扎克 金钱 主题
下载PDF
高名凯对巴尔扎克的传播 被引量:3
10
作者 蒋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93,共5页
在巴尔扎克走入中国的最初几十年里,除林纾、穆木天、傅雷等翻译家为之作出过努力外,语言学家高名凯的贡献也不少。他既是《人间喜剧》的系统呈现者,又是对巴尔扎克的总体观照者。他为巴尔扎克的中国之行铺垫了基石,开阔了视野,让中国... 在巴尔扎克走入中国的最初几十年里,除林纾、穆木天、傅雷等翻译家为之作出过努力外,语言学家高名凯的贡献也不少。他既是《人间喜剧》的系统呈现者,又是对巴尔扎克的总体观照者。他为巴尔扎克的中国之行铺垫了基石,开阔了视野,让中国受众领略到了原作者的富实。他是不容忽略的巴尔扎克传播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名凯 巴尔扎克 传播
下载PDF
易卜生《玩偶之家》在中国的四种读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洪涛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3-46,共4页
本组笔谈主要围绕4位向来颇有争议的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巴尔扎克、左拉、司各特和易卜生展开,由此得出相关结论.曾艳兵从对恩格斯关于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伟大创作成就的经典概括的反思入手,重估了巴尔扎克和左拉的文学价值,... 本组笔谈主要围绕4位向来颇有争议的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巴尔扎克、左拉、司各特和易卜生展开,由此得出相关结论.曾艳兵从对恩格斯关于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伟大创作成就的经典概括的反思入手,重估了巴尔扎克和左拉的文学价值,认为恩格斯的结论中存在忽略巴尔扎克和左拉各自文学价值和意义等弱点.王钦峰分析了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实际发生或源起状况,提出了司各特应是这个时期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发起者的观点,并从文学影响及接受、司各特本人创作的角度提供了若干证据.刘洪涛主要分析了我国现代作家胡适、鲁迅、茅盾和郭沫若对于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四种解读,指出现实主义文学在接受之维中隐伏着多种可能,认为现实主义不应该被僵化为某些固定不变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挪威 易卜生 《玩偶之家》 戏剧创作 现实主义文学 《娜拉》 易卜生主义 社会问题剧 中国 读法
下载PDF
论缺失性人生体验对巴尔扎克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阎建国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86-90,共5页
体验是人的一种情感,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心理活动。它以经验内容为对象,是对经验的理性反思和人生价值的领悟与评判。人生有困厄,随之而有精神的或物质的缺失,进而产生对缺失的体验。作家巴尔扎克有两大缺失贯穿一生,首先是缺母爱,... 体验是人的一种情感,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心理活动。它以经验内容为对象,是对经验的理性反思和人生价值的领悟与评判。人生有困厄,随之而有精神的或物质的缺失,进而产生对缺失的体验。作家巴尔扎克有两大缺失贯穿一生,首先是缺母爱,其次是缺金钱。这对他的创作发生了深远影响。巴尔扎克的缺失与普通人的缺失没有什么不同,难能可贵处在于,他超越了自身具体的缺失,感悟到普遍的社会的缺失。因此,进入作品的个人缺失性体验注入了社会的、时代的内容,作品中所表现的就不再是一己私情,而是具有了普遍意义的社会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扎克 母爱 金钱 缺失性体验
下载PDF
建国后30年巴尔扎克传播史述评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芳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建国前,我国的巴尔扎克传播,已初见端倪。之后至新时期文学前,近30年里,受"土壤"影响,传播呈阶段发展:前17年,渐趋深入;后十年,停滞不前。该局面的形成,与我国当代文学发展的环境、现实主义在文学中的流变等密切相关,与傅雷... 建国前,我国的巴尔扎克传播,已初见端倪。之后至新时期文学前,近30年里,受"土壤"影响,传播呈阶段发展:前17年,渐趋深入;后十年,停滞不前。该局面的形成,与我国当代文学发展的环境、现实主义在文学中的流变等密切相关,与傅雷等传播者的个中因由紧紧相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中国 巴尔扎克 传播
下载PDF
从《欧也妮·葛朗台》窥视巴尔扎克细节描写的艺术功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颖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7-19,24,共4页
巴尔扎克细节描写的艺术功能,有助于增强文学作品的真实性,揭示人物个性的本质特征,增强作品情节的丰富性,揭示作品主题的深刻性。
关键词 《欧也妮·葛朗台》 巴尔扎克 细节描写 真实性 描写艺术 人物个性 文学作品
下载PDF
动态叙事与静态叙事——以巴尔扎克和福克纳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海莉 《衡水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41-43,共3页
动态叙事和静态叙事是小说叙事效果的两种体现形式,而小说的叙事者和叙事视角又是决定小说叙事静态或是动态的重要因素。本文正是通过分析巴尔扎克和福克纳作品中的这些因素,来阐释静态叙事和动态叙事的差别,以及这两种叙事对作品的叙... 动态叙事和静态叙事是小说叙事效果的两种体现形式,而小说的叙事者和叙事视角又是决定小说叙事静态或是动态的重要因素。本文正是通过分析巴尔扎克和福克纳作品中的这些因素,来阐释静态叙事和动态叙事的差别,以及这两种叙事对作品的叙事效果所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效果 动态叙事 静态叙事 巴尔扎克 福克纳
下载PDF
美学视野中的“现代性之都”--对巴黎城市空间的一种互文性解读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定家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5-181,共7页
在游人眼里,现实空间的巴黎浪漫迷人,是一座深具历史意义、灿烂文化和绚丽艺术的世界名城,纸上巴黎则是一个色彩斑斓、变幻多端的神秘空间。在巴尔扎克笔下,巴黎是污泥浊水遍地流淌的"人间地狱";波德莱尔笔下的巴黎,则如同集... 在游人眼里,现实空间的巴黎浪漫迷人,是一座深具历史意义、灿烂文化和绚丽艺术的世界名城,纸上巴黎则是一个色彩斑斓、变幻多端的神秘空间。在巴尔扎克笔下,巴黎是污泥浊水遍地流淌的"人间地狱";波德莱尔笔下的巴黎,则如同集卖主与商品于一身的"无耻娼妓";在本雅明笔下,巴黎是波希米亚式的游手好闲者的天堂;而在哈维尔看来,巴黎则是现代性都市的典范。现实的巴黎时刻在变,作家、诗人和学者笔下的巴黎就像一个万花筒般旋转不休的迷宫。于是,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中形形色色的巴黎,共同构成了一种互藏寓意的互文性关联。无数穿行于巴黎街巷的奇妙文字互答互应,共同构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文性巴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 现代性 巴尔扎克 波德莱尔 本雅明
下载PDF
激情的象征与《高老头》的经典生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国辉 《台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35-39,共5页
《高老头》的主题并不是具体的个人,它描写的人物往往纯粹受着激情的驱动,缺乏身体对环境的感受力,作品的主人公其实是每个人身上共有的激情。这产生了作品的主题:激情的破坏力量。这种主题表现了对启蒙运动以来自我主义的一种警惕和批... 《高老头》的主题并不是具体的个人,它描写的人物往往纯粹受着激情的驱动,缺乏身体对环境的感受力,作品的主人公其实是每个人身上共有的激情。这产生了作品的主题:激情的破坏力量。这种主题表现了对启蒙运动以来自我主义的一种警惕和批评。作品采用了环套形的结构,用以表现这种特别的主人公,以求强化这种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老头》 激情 经典生成 巴尔扎克
下载PDF
巴尔扎克小说中的人物塑造 被引量:2
18
作者 尚显成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33-35,共3页
巴尔扎克的辉煌艺术的最高顶点,是他的人物塑造。巴尔扎克大大开拓并丰富了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提供了从肖像描写到内心刻划、从描写人物的环境到展示人物言行的全面的艺术经验,使得在小说中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成为可能。
关键词 巴尔扎克 人物塑造 典型环境 典型性格
下载PDF
人性:巴尔扎克小说的又一主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芳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76-80,共5页
长期以来,学界一致认为,《人间喜剧》的主题在于其社会批判性。但这并非作品思想内容的全部。人性是巴尔扎克小说的又一主题。作者对人性的思考是具体、深刻而又全面的。它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思想,也诠释了其现实主义成就的伟大。
关键词 巴尔扎克 人性 主题
下载PDF
傅雷对巴尔扎克的接受与传播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芳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42-47,共6页
在巴尔扎克步入中国的九十多年里,众多传播者为之作出了不懈努力,其中佼佼者首数傅雷。他译介的巴氏作品独具魅力,在文学史上经久不衰。他对巴尔扎克的接受与传播是多方位的。既有译文的生成,也有对文本的阐释,更有深层的影响与传递。... 在巴尔扎克步入中国的九十多年里,众多传播者为之作出了不懈努力,其中佼佼者首数傅雷。他译介的巴氏作品独具魅力,在文学史上经久不衰。他对巴尔扎克的接受与传播是多方位的。既有译文的生成,也有对文本的阐释,更有深层的影响与传递。正是他的坚忍与执著、艰辛与勤奋,才使巴尔扎克的中国之旅变得如此灿烂夺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雷 巴尔扎克 传播 接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