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4
1
作者 徐义岩 王海洋 《医学综述》 2020年第24期4892-4895,4900,共5页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的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导致肢体慢性缺血的外周动脉疾病。血管腔内介入技术是治疗下肢ASO的首选方法,主要包括动脉球囊扩张术、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DCB)、血管支架置入术、药物洗脱...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的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导致肢体慢性缺血的外周动脉疾病。血管腔内介入技术是治疗下肢ASO的首选方法,主要包括动脉球囊扩张术、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DCB)、血管支架置入术、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等。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下肢ASO患者腔内血管治疗的成功率大幅度提高,但DCB和支架置入术后可能出现血管再狭窄、反复重建和血管资源丧失等,近年来出现的斑块旋切联合DCB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血管管腔,并限制血管损伤引起的内膜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斑块旋切 药物球囊扩张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Treatment of benign ureteral stricture by double J stents using high-pressure balloon angioplasty 被引量:10
2
作者 YU Hua-liang YE Lin-yang LIN Mao-hu YANG Yu MIAO Rui HU Xiao-jua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6期943-946,共4页
Background Balloon dilatation angioplasty is a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for treating benign ureteral strictu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lacing double J (D-J) stents using high-press... Background Balloon dilatation angioplasty is a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for treating benign ureteral strictu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lacing double J (D-J) stents using high-pressure balloon angioplasty in treating benign ureteral stricture.Methods A total of 42 patients (48 cases) with benign ureteral stricture (42 had benign ureteral stricture) were investigated by inserting dual D-J stents using high-pressure balloon angioplasty. The control group contained 50 patients (57 cases) employing the conventional balloon angioplasty with a single D-J stent inserted for comparison.Results The overal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ed and control groups was 87.8% (36/41) and 62.7% (32/51), respectively (P 〈0.05).Conclusion This new approach produces a better curative effect than the conventional balloon angioplasty with a single D-J stent insertion in treating benign ureteral stri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loon dilatation angioplasty ureteral stent ureteral stricture
原文传递
盐酸沙格雷酯对糖尿病伴膝下动脉病变球囊扩张成形术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邵壮 顾洪斌 +3 位作者 王志鸿 解华杰 宋小勇 孙晓风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沙格雷酯对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球囊扩张成形术(PTA)后再狭窄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7年4月至2011年8月收治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下肢缺血患者46例,男性21例,女性25例,年龄49~93岁,平均73.03岁。所有患者均为单纯膝下3支... 目的:观察盐酸沙格雷酯对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球囊扩张成形术(PTA)后再狭窄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7年4月至2011年8月收治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下肢缺血患者46例,男性21例,女性25例,年龄49~93岁,平均73.03岁。所有患者均为单纯膝下3支动脉病变。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拜阿斯匹林)和治疗组(拜阿司匹林联合盐酸沙格雷酯),每组23例。PTA术后基础治疗两组一致,治疗组加用盐酸沙格雷酯片(安步乐克,100 mg,每日3次,日本三菱制药),治疗时间为6个月。疗效观察时间为PTA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项目为静息痛缓解、溃疡愈合、术后成功开通血管通畅及再狭窄的情况,将静息痛完全缓解,或者溃疡愈合评为疗效显著。结果:糖尿病性膝下动脉病变PTA术后,治疗组的症状改善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沙格雷酯对糖尿病膝下血管病变PTA治疗后,再狭窄的预防、缺血症状的改善有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膝下动脉病变 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再狭窄 盐酸沙格雷酯
下载PDF
高压球囊扩张术后留置双D-J管治疗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 被引量:10
4
作者 郁华亮 叶林阳 +1 位作者 林茂虎 杨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79-1281,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球囊扩张术后留置双D-J管治疗膀胱全切术后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疗效。方法采用高压球囊扩张术后留置双D-J管治疗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17例(23侧);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56.65±6.28岁;单侧狭窄11例,双侧狭窄6例;回... 目的探讨高压球囊扩张术后留置双D-J管治疗膀胱全切术后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疗效。方法采用高压球囊扩张术后留置双D-J管治疗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17例(23侧);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56.65±6.28岁;单侧狭窄11例,双侧狭窄6例;回肠膀胱术后吻合口狭窄13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吻合口狭窄4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膀胱全切术后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21例(25侧)。结果试验组17例(23侧)全部随访,治愈12侧,好转7侧,无效4侧,总有效率达82.6%,对照组随访18例(21侧),治愈11侧,好转7侧,无效3侧,总有效率达85.7%,两组间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34.12±7.52)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87.42±10.35)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平均失血量(21.54±6.15)ml,对照组手术平均失血量(203.16±32.67)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3.24±0.35)d,对照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0.12±1.19)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压球囊扩张术后留置双D-J管治疗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创伤小、安全,疗效较开放手术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扩张 尿流改道 输尿管狭窄
下载PDF
球囊扩张成形术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黄剑冰 夏永立 李应甫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6期677-678,共2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成形术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球囊扩张成形术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踝肱指数(A...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成形术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球囊扩张成形术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踝肱指数(ABI)以及间歇性跛行距离。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BI高于对照组,间歇性跛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球囊扩张成形术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下肢血运,延长患者的间歇性跛行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扩张成形术 支架置入术 老年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载PDF
52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6
作者 华敏 王佳佳 +5 位作者 陈文亚 刘志清 马爱金 张金 许元丰 毛伦林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0-526,共7页
目的评估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患者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sICA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管重建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情况,... 目的评估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患者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sICA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管重建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IS)、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死亡和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结果52例sICAS患者共有55处病变,均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平均年龄为(62.94±9.04)岁。术前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为90%(80%,99%),狭窄长度为8(5,11)mm。采用的手术方式分别为球囊扩张式支架植入术(25例,27个病变)、自膨式支架植入术(19例,20个病变)、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8例,8个病变)。术后残余狭窄程度为10%(0,20%),较术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管重建成功率为94.23%(49/52),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85%(2/52)。临床随访12(12,18)个月,影像学随访10(6,12)个月,血管再狭窄发生率为7.69%(4/52),复发性IS发生率为1.92%(1/52),无患者死亡。结论个体化血管内治疗对sICAS安全、有效,其可提高血管重建成功率,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远期IS复发和再狭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治疗 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支架植入
下载PDF
球囊成形和强化药物治疗合并低灌注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临床效果
7
作者 刘文波 唐垚 +5 位作者 何艳艳 赵文利 姜卫剑 赵耀 贺迎坤 李天晓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9-464,共6页
目的 对比球囊扩张成形术和强化药物治疗合并低灌注表现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39例合并低灌注表现的ICAS患者,依据临床治疗方式分为球囊组和药物... 目的 对比球囊扩张成形术和强化药物治疗合并低灌注表现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39例合并低灌注表现的ICAS患者,依据临床治疗方式分为球囊组和药物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进行配对,得到新的两组患者。对比两组间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包括随访期任何类型同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任何原因所致死亡。结果 PSM后选取68例匹配患者,球囊组和药物组各34例。中位随访25个月(6~36个月),药物组、球囊组30 d内终点事件发生率为分别为2.9%(1/34)、0(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截至末次随访,药物组终点事件发生率高于球囊组(14.7%比8.8%,OR=1.782,95%CI=0.390~8.132,P=0.70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强化药物治疗相比,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合并低灌注表现的ICAS效果可能较好,但远期疗效仍需多中心、大样本、长随访周期的临床试验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球囊扩张成形术 强化药物治疗 低灌注 倾向性评分匹配
下载PDF
新型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在颅内动脉狭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严力韬 张磊 +4 位作者 花伟龙 戴冬伟 张永巍 杨鹏飞 刘建民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17-1420,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Fastunnel导管)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我中心使用Fastunnel导管对10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进行了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通过收集并分析患... 目的探讨新型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Fastunnel导管)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我中心使用Fastunnel导管对10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进行了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通过收集并分析患者的基线资料、影像学特点、治疗情况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Fastunnel导管的应用价值。结果10例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62.7±6.7)岁。10例患者均成功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时长为16~65(37.3±18.2)min,治疗期间射线暴露时间为9~23(15.9±4.7)min,辐射剂量为1381~4901(2643.7±1131.7)mGy,剂量面积乘积为5707~38112(17526.8±10809.5)μGy·m2。10例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发生出血或缺血相关并发症。结论Fastunnel导管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能有效简化手术步骤,在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医患辐射暴露方面也可能存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介入器械 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支架植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辐射剂量
下载PDF
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治疗布加综合征 被引量:4
9
作者 乔彤 刘长建 +1 位作者 刘晨 黄佃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成形术 (PTA)和血管内支架治疗布加综合征的临床价值、优点、适应证、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对 2 2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进行了球囊扩张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结果 :2 2例球囊扩张成功 ,植入血管内支架 2 4个。下腔静...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成形术 (PTA)和血管内支架治疗布加综合征的临床价值、优点、适应证、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对 2 2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进行了球囊扩张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结果 :2 2例球囊扩张成功 ,植入血管内支架 2 4个。下腔静脉压力由术前 ( 2 .68± 0 .3 3 )kPa下降至术后 ( 1.5 2± 0 .40 )kPa。术后 1周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 6~18个月 ,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肝功能指标显著好转 ,疗效满意。 1例支架回缩行再次球囊扩张治疗成功。结论 :与外科手术相比 ,球囊扩张治疗布加综合征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费用低、并发症少的优点 ,为了防止再狭窄发生 ,应在扩张后置入血管内支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 治疗 布加综合征 PTA BCS 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介入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内瘘失功能3次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花萍 陈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22-1224,共3页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有充足的血流量,没有发生血栓、狭窄等并发症是保证血液透析治疗质量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多所透析中心采用介入手段为患者解决血栓、血管部分或多段狭窄等问题,但复发率较高,现报道1例人造...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有充足的血流量,没有发生血栓、狭窄等并发症是保证血液透析治疗质量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多所透析中心采用介入手段为患者解决血栓、血管部分或多段狭窄等问题,但复发率较高,现报道1例人造血管内瘘患者3次失功能后介入治疗的过程及相关经验和教训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 动静脉内屡 血液透析 血管取栓术 球囊扩张成形术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切割球囊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11
作者 林朝贵 陈建华 +2 位作者 郑行春 张飞龙 陈良龙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408-410,共3页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切割球囊成形术 (CBA)治疗初治病变和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 方法  35例冠心病病人 (初治病人 7例 ,支架内再狭窄病人 2 8例 )施行CBA。左前降支病变 2 5处 ,左回旋支病变 10处 ,右冠病变 7处。初治病变平...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切割球囊成形术 (CBA)治疗初治病变和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 方法  35例冠心病病人 (初治病人 7例 ,支架内再狭窄病人 2 8例 )施行CBA。左前降支病变 2 5处 ,左回旋支病变 10处 ,右冠病变 7处。初治病变平均狭窄 (85 9± 7 2 ) % ,支架内再狭窄的平均狭窄程度是 (89 6± 8 9) %。CBA后即刻行冠脉造影评价近期手术成功率 ,随后严格的临床随访每个月 2次 ,共 6个月 ,以评价中期疗效。 结果 共使用切割球囊 4 2个 ,直径 (3 2± 0 3)mm(3 0~ 3 75mm) ,长度 10~ 15mm ,扩张压力 (72 7± 6 0 )kPa(6 0 6~ 10 10kPa) ,扩张次数 (5 0± 2 1)次 (4~ 7次 ) ,扩张时间 (2 0 3 6± 90 8)s。CBA近期手术成功率 10 0 % ,无严重冠脉闭塞等并发症。术前病变的狭窄程度为 (89 6± 8 9) % ,术后残余狭窄为 (8 8± 3 7) % (P <0 0 1)。 6个月随访未发现心绞痛复发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无心肌缺血加重的证据。 结论 切割球囊不论对初治还是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病人 ,都是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其近期手术成功率高 ,中期的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气囊扩张术 支架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郭玉芹 张崇高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7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疗效。方法:比较血透患者PTA治疗前后的血管造影情况及血液透析血流量的变化。结果:PTA术后血管造影显示狭窄的血管扩张、再通,血透血流量>200 mL/min。结论:...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疗效。方法:比较血透患者PTA治疗前后的血管造影情况及血液透析血流量的变化。结果:PTA术后血管造影显示狭窄的血管扩张、再通,血透血流量>200 mL/min。结论:PTA治疗是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狭窄 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对血液透析时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的疗效 被引量:7
13
作者 陆小龙 魏杰 +4 位作者 邵平 李雪 阮婷婷 韦佳 宋丹丹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9年第6期487-490,516,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对血液透析时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省六安世立医院收治的70例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给予内瘘切除重建手术治疗和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对血液透析时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省六安世立医院收治的70例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给予内瘘切除重建手术治疗和观察组给予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狭窄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狭窄部位血管内径和透析血流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内瘘通畅率和总通畅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内瘘血管狭窄改善个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43(4/35)高于观察组患者的5.71%(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狭窄部位血管内径高于对照组,透析血流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患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瘘 血管狭窄 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亮 林海 +2 位作者 陈敏 罗滨 黄扬杰 《中外医疗》 2021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9年3月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内口切除重建... 目的探讨分析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9年3月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内口切除重建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内瘘血管狭窄改善数、内瘘总通畅时间、内瘘通畅率、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1.41±11.74)min、术中出血量为(131.25±53.36)mL,均少于对照组(73.72±10.38)min、(218.38±65.2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3、5.660,P<0.05);研究组内瘘血管狭窄改善数为(2.92±1.17)个,显著多于对照组(1.58±0.7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2,P<0.05);研究组狭窄部位血管内径(3.41±0.48)mm、透析血流量(480.47±95.25) mL/min均大于对照组(2.89±0.51)mm、(426.28±86.23)m 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7、2.310,P<0.05);但两组内瘘总通畅时间、通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瘘血管狭窄时应用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可有效改善内瘘狭窄情况,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瘘 血管狭窄
下载PDF
超声导引“单针贯穿”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顽固性狭窄1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艺 杨顺实 黄小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31-832,共2页
近年血管腔内技术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狭窄或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日趋广泛[1]。然而有一些顽固性狭窄致使血管不能完全扩张,残余狭窄明显[2]。本中心采用一种简便易行且价廉的"单... 近年血管腔内技术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狭窄或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日趋广泛[1]。然而有一些顽固性狭窄致使血管不能完全扩张,残余狭窄明显[2]。本中心采用一种简便易行且价廉的"单针贯穿"技术[3],成功治疗1例AVF顽固性狭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 顽固性狭窄 单针贯穿
下载PDF
远隔缺血预适应对药物球囊扩张术后冠状动脉功能学的影响
16
作者 李佳 刘艳新 +2 位作者 陈杏乐 焦莹莹 刘恒道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94-399,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接受药物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扩张术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人群中,远隔缺血预适应(distal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对冠...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接受药物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扩张术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人群中,远隔缺血预适应(distal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对冠状动脉功能学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NSET-ACS并使用DCB治疗冠状动脉原位病变的患者120例。根据术前是否进行RIPC处理分为两组:对照组(n=60)和RIPC组(n=60)。主要结局:术前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 coronary flow reserve,FFR)的变化值。次要结局:术前FFR值和术后FFR值。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关键变量与FFR变化值的关系。结果:两组的FFR变化值[(0.26±0.03)vs.(0.19±0.03),P<0.001]和术后[(0.91±0.04)vs.(0.85±0.03),P<0.001]。两组术前FF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ACEI(β=0.11,95%CI:0.01~0.22,P=0.048)、RIPC(β=0.82,95%CI:0.71~0.93,P<0.001)与FFR变化值呈正相关。吸烟(β=-0.13,95%CI:-0.23~-0.01,P=0.027)、高血压(β=-0.14,95%CI:-0.25~-0.02,P=0.019)、回旋支病变(β=-0.12,95%CI:-0.23~-0.01,P=0.031)与FFR变化值呈负相关。结论:在接受DCB扩张术的CNSTE-ACS患者人群中,RIPC组术前术后FFR变化值及术后FF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药物球囊扩张术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远隔缺血预适应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高危糖尿病足的方法、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17
作者 王福生 胡安琦 陈江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3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高危糖尿病足的方法、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蚌埠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高危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 目的观察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高危糖尿病足的方法、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蚌埠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高危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进行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溃疡愈合率、皮肤温度、TcPO2指数、各项疗效指标与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与溃疡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皮肤温度与TcPO2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疗效指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高危糖尿病足患者可以有效提升血管再通率、溃疡愈合率以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 糖尿病足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球囊扩张术与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白斗 蒋岚杉 +4 位作者 武少辉 张效杰 王雪钢 高林 郑佳利 《西南军医》 2017年第6期511-515,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球囊扩张术与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糖、降压、抗血小板... 目的探讨分析球囊扩张术与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糖、降压、抗血小板、调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球囊扩张术,观察组采用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前、治疗6个月踝肱指数、跛行距离及术后随访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踝肱指数、跛行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脑出血、脑梗塞、冠心病、截肢、死亡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踝肱指数、跛行距离,降低终点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扩张术 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效果
下载PDF
高压球囊扩张左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廖佳隆 胡荣梅 田云飞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35期5041-5042,共2页
目的探讨高压球囊扩张左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30例左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采用高压球囊进行内瘘狭窄扩张成形术,并对手术平均扩张次数、手术成功率、术后出血率... 目的探讨高压球囊扩张左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30例左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采用高压球囊进行内瘘狭窄扩张成形术,并对手术平均扩张次数、手术成功率、术后出血率、术后6个月血透通路初级通畅率、术后6个月病死率等进行分析。结果30例前臂AVF狭窄患者高压球囊内瘘狭窄扩张成形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患者原临床症状均消失,可实施正常血液透析至少1次。球囊的扩张压力介于10~24 atm,平均测验为(15.37±0.83)atm,平均扩张次数为(1.27±0.89)次,30例患者术后未发生破裂出血及>30%残余狭窄病例,均对扩张效果满意。给予全部患者6个月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期(8.13±2.29)个月,术后6个月内无死亡病例。术后6个月血透通路的初级通畅率为94.5%。结论高压球囊扩张成形术作为利用自身血管对失功能内瘘修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即时开通率及可重复性优点,对延长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存时间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左前臂 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 高压球囊扩张成形术
下载PDF
应用冠脉技术成功治疗重度肺动脉瓣狭窄一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凌 杨飞 +1 位作者 肖纯 钟思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7-288,共2页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技术,现已成为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PS)的首选方法。但对于重度狭窄瓣口面积极小的婴幼儿,常规的球囊扩张法难以通过狭窄的肺动脉瓣口或刺激右室流出道造成流出道痉挛...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技术,现已成为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PS)的首选方法。但对于重度狭窄瓣口面积极小的婴幼儿,常规的球囊扩张法难以通过狭窄的肺动脉瓣口或刺激右室流出道造成流出道痉挛,致使检查和治疗难以完成,且有造成肺动脉夹层瘤等并发症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 冠脉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