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00kV多落点LCC-MMC直流系统控制器建模 被引量:7
1
作者 李鹏 崔玉 +1 位作者 孔祥平 刘裕桦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8-44,共7页
结合线换相换流器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直流输电各自的优点,在电力资源丰富的地区采用适用于高压大容量的LCC作为输送端电能汇集换流站,在受端的高负荷集中区域采用LCC换流站逆变成交流提供电能,对于负荷相对较小的其他区域采用多落点的... 结合线换相换流器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直流输电各自的优点,在电力资源丰富的地区采用适用于高压大容量的LCC作为输送端电能汇集换流站,在受端的高负荷集中区域采用LCC换流站逆变成交流提供电能,对于负荷相对较小的其他区域采用多落点的MMC换流站进行逆变,以灵活分配电能。针对采用上述拓扑的±800kV白鹤滩水电直流输送工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落点LCC-MMC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并在PSCAD上搭建了白鹤滩直流工程单极模型,实验证明混合系统可以平稳启动,传输功率时系统运行稳定,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协调控制 白鹤滩水电
下载PDF
高土石围堰复合土工膜应变集中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永明 邓渊 +3 位作者 任金明 朱晟 蔡建国 梁现培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3299-3307,共9页
复合土工膜是由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一种平面柔性薄膜并在其侧面黏有织物的土工合成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及施工简便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针对我国水电工程中大量运用复合土工膜快速修建高水头土石围堰过程中普遍存在拉断、撕... 复合土工膜是由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一种平面柔性薄膜并在其侧面黏有织物的土工合成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及施工简便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针对我国水电工程中大量运用复合土工膜快速修建高水头土石围堰过程中普遍存在拉断、撕裂等集中破坏渗漏现象,分析发现复合土工膜在刚性基础锚固或防渗墙接头等工程结构物的软硬交界区域因应变集中且超出其极限延伸率而导致结构性的损坏,而目前计算方法均难以反映该性状。从复合土工膜材料力学性能、复合膜与周围填料及锚固接头相互作用机制出发,参照面板坝周边缝单元有限元处理模式,建立反映复合土工膜应变集中的"周边膜"单元的几何与物理描述方法,并将其本构关系及位移模式植入三维有限元程序,计算获取了高度为85 m的白鹤滩水电站上游围堰复合土工膜应变集中部位的应变状态,为高水头、大变形等复杂受力条件下复合土工膜的安全利用和推广起到有益的理论支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复合土工膜 高土石围堰 交界区域 应变集中 周边膜单元 白鹤滩水电站
原文传递
采用次网格地形方案对白鹤滩水电站坝区一次大风天气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安南 李国平 +1 位作者 师义成 秦蕾蕾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2年第3期22-30,共9页
基于中尺度气象模式,采用次网格地形方案模拟了2019年3月19~20日四川、云南交界处白鹤滩水电站的一次大风过程,对10 m风速、风向和2 m温度空间分布及日变化的模拟结果进行检验评估,并结合地形分析了坝区易产生大风的原因。结果表明:此... 基于中尺度气象模式,采用次网格地形方案模拟了2019年3月19~20日四川、云南交界处白鹤滩水电站的一次大风过程,对10 m风速、风向和2 m温度空间分布及日变化的模拟结果进行检验评估,并结合地形分析了坝区易产生大风的原因。结果表明:此次西南大风天气是由高低空一致的西南气流配合地面“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共同造成的。午后热低压发展强盛,地面风速增大,坝区出现8级大风。采用次网格地形方案后,风速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最高可分别减小17%和14%,同时该方案有效地缓解了模式对白天风速的低估和夜间风速的高估,在大风和小风时段均对风速有较好的模拟能力,从而能更好地刻画风速的日变化特征。综合来看,次网格地形方案能显著改善风场的模拟效果,其中Jiménez方案更适用于坝区大风的模拟,但次网格地形方案对温度模拟没有改善作用。白鹤滩水电站的大风受局地地形影响极大,南北向狭长河谷地形产生的狭管效应使气流增速显著,坝区主体高度区河谷风的放大系数超过3.0,使得白鹤滩水电站极易出现灾害性大风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网格地形方案 数值模拟 白鹤滩水电站 大风
下载PDF
“世界第二大水电站”建设背景下的蚕桑产业研究——以云南省巧家县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应彪 周钇宏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6-81,共6页
针对"金沙江下域"水电开发给蚕桑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调研,综合分析了电站建设对蚕桑产业的影响;阐述了稳定和发展蚕桑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认为,金沙江下域发展蚕桑产业优势明显,对水电开... 针对"金沙江下域"水电开发给蚕桑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调研,综合分析了电站建设对蚕桑产业的影响;阐述了稳定和发展蚕桑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认为,金沙江下域发展蚕桑产业优势明显,对水电开发库区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具有双重作用;水电开发给蚕桑产业带来的机遇远远大于挑战;只要把电站库区生态保护与栽桑养蚕有机结合,更新产业发展观念,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充分利用大坝拦江,形成的独特自然景观优势,发展蚕桑旅游项目;提高蚕桑产业综合效益,定能战胜挑战,实现水电产业与蚕桑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白鹤滩 水电站 巧家县 蚕桑产业
下载PDF
Characterizing large-scale weak interlayer shear zones using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 theory 被引量:1
5
作者 Gang Han Chuanqing Zhang +5 位作者 Hemant Kumar Singh Rongfei Liu Guan Chen Shuling Huang Hui Zhou Yuting Zhang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3年第10期2611-2625,共15页
The shear behavior of large-scale weak intercalation shear zones(WISZs)often governs the stability of foundations,rock slopes,and underground structures.However,due to their wide distribution,undulating morphology,com... The shear behavior of large-scale weak intercalation shear zones(WISZs)often governs the stability of foundations,rock slopes,and underground structures.However,due to their wide distribution,undulating morphology,complex fabrics,and varying degrees of contact states,characterizing the shear behavior of natural and complex large-scale WISZs precisely is challenging.This study proposes an analytical method to address this issue,based on geological fieldwork and relevant experimental results.The analytical method utilizes the random field theory and Kriging interpolation technique to simplify the spatial uncertainties of the structural and fabric features for WISZs into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variability of their mechanical parameters.The Kriging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 of the friction angle of WISZs is embedded in the discrete element software 3DEC,enabling activation analysis of WISZ C2 in the underground caverns of the Baihetan hydropower statio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ctivation scope of WISZ C2 induced by the excavation of underground caverns is approximately 0.5e1 times the main powerhouse span,showing local activation.Furthermore,the overall safety factor of WISZ C2 follows a normal distribution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3.6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layer shear weakness zone baihetan hydropower station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 Kriging interpolation technique Activation analysis
下载PDF
白鹤滩水电站泄洪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解析
6
作者 周贤成 《建筑与装饰》 2023年第16期49-51,共3页
本文结合白鹤滩水电站的基本情况,对水电站泄洪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确保实际工作中能够做好混凝土的合理控制,全面提升混凝土的服务能力,进而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施工问题,使得白鹤滩水电站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促使... 本文结合白鹤滩水电站的基本情况,对水电站泄洪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确保实际工作中能够做好混凝土的合理控制,全面提升混凝土的服务能力,进而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施工问题,使得白鹤滩水电站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促使白鹤滩水电站的功能和作用得到合理的提升,进而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水利水电服务能力,满足人们日常用电的基本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滩 水电站 泄洪洞 混凝土 质量控制 技术解析
下载PDF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umnar jointed rock at dam base of Baihetan hydropower station
7
作者 闫东旭 徐卫亚 +3 位作者 郑文棠 王伟 石安池 吴关叶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2157-2162,共6页
Irregular columnar jointed structure is a primary irregular columnar morphological tensile fracture. In order to study the geometric features of irregular columnar joints and the new problems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 Irregular columnar jointed structure is a primary irregular columnar morphological tensile fracture. In order to study the geometric features of irregular columnar joints and the new problems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hydraulic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caused by columnar jointed basaltic mass, Voronoi graph from geometry was introduced to simulate the irregular columnar jointed basaltic mass at Baihetan hydraulic station. Discrete element software UDEC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whole process of rigid bearing plate test. Anisotropic constitutive of columnar joints was adopted to analyze the stress diffusion of rock mass at dam base of Baiheta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action property and hysteresis effect are well simulated based on discrete element simulation of Voronoi joint structure by UDEC. Four stages of cyclic loading and unloading process are imaged clearly. The results from in situ rigid bearing plate tests are explicated and the stress diffusion rule of anisotropic body is affected by structure surface. The elements in the stress state of 4-5 MPa are the most, about more than 35% of the total. Appropriate constitutive must be proposed to columnar jointed rock mass with different styles. 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realize the nonlinear mechanical behavior of irregular columnar jointed basaltic ma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umnar joints Voronoi graph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hysteresis effect baihetan hydropower station stressdiffusion
下载PDF
白鹤滩右岸电站转子支架焊接与质量控制研究
8
作者 黄平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20年第6期51-52,82,共3页
发电机转子作为水轮发电机组主要部件之一,其具有尺寸大、工序多、结构复杂等特点。本文以白鹤滩右岸水电站为例,介绍了圆盘支架转子焊接质量控制方法,总结出该类转子支架焊接工艺的改进措施,重点分析了焊接过程中对变形控制方法及缺陷... 发电机转子作为水轮发电机组主要部件之一,其具有尺寸大、工序多、结构复杂等特点。本文以白鹤滩右岸水电站为例,介绍了圆盘支架转子焊接质量控制方法,总结出该类转子支架焊接工艺的改进措施,重点分析了焊接过程中对变形控制方法及缺陷问题的处理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转子支架的焊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滩 水电站 支架 焊接 变形控制 质量控制
下载PDF
白鹤滩水电站跑马乡移民人口调查报告
9
作者 黄丽 《三峡论坛》 2011年第4期24-28,147,共5页
通过实地考察和实物指标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白鹤滩水电站枢纽工程建设区跑马乡移民的人口房屋、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及职业,以期更深刻地了解跑马乡移民的社会经济状况,为移民安置规划提供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 白鹤滩水电站 跑马乡 移民
下载PDF
白鹤滩大型地下厂房开挖围岩片帮破坏特征、规律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0
10
作者 刘国锋 冯夏庭 +5 位作者 江权 段淑倩 姚志宾 裴书锋 段兴平 周孟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5-878,共14页
在建的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规模巨大,其复杂地质条件和高应力导致围岩破坏现象突出。针对左、右厂房第一层开挖过程中曾频繁遭遇到的围岩片帮破坏问题,结合地质、施工、测试、试验及数值分析资料,全面总结和深入分析玄武岩... 在建的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规模巨大,其复杂地质条件和高应力导致围岩破坏现象突出。针对左、右厂房第一层开挖过程中曾频繁遭遇到的围岩片帮破坏问题,结合地质、施工、测试、试验及数值分析资料,全面总结和深入分析玄武岩片帮机制。首先,归纳和总结地下厂房围岩片帮破坏的基本特征与规律,包括其表现形式、形态特征、空间位置、破坏规模、滞后规律、破坏发展特征、对应岩性及支护特征等主要信息;进而重点探讨厂区地应力、岩体结构、岩性、施工因素等对围岩片帮的影响规律;最后,综合分析揭示片帮的形成与发生机制。该研究可为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后续开挖过程中围岩片帮破坏的预防和调控提供重要支撑,也可为同类高地应力条件下大型地下洞室类似围岩破坏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地下厂房 片帮 破坏特征 破坏机制 白鹤滩水电站
原文传递
水利工程中的柱状节理岩体分类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26
11
作者 徐卫亚 郑文棠 石安池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2-270,共9页
在总结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涉及柱状节理岩体工程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拟建的白鹤滩水电站工程不规则柱状节理岩体现场勘测和测试结果,对柱状节理岩体的分类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柱状镶嵌块状结构和柱状镶嵌碎裂结构的分类方法。应用... 在总结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涉及柱状节理岩体工程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拟建的白鹤滩水电站工程不规则柱状节理岩体现场勘测和测试结果,对柱状节理岩体的分类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柱状镶嵌块状结构和柱状镶嵌碎裂结构的分类方法。应用岩体质量评价的RMR法和GSI法对白鹤滩水电站两类柱状节理岩体进行了分析,并与美国汉佛德玄武岩核废料埋藏工程柱状节理岩体分类实例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RMR法和GSI法能较好地反映白鹤滩柱状节理岩体的工程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柱状节理 岩体分类 岩体质量评价 白鹤滩水电站
下载PDF
白鹤滩水电站左岸坝肩开挖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李韬 徐奴文 +3 位作者 戴峰 李天斌 樊义林 李彪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65-674,共10页
白鹤滩水电站左岸坝基边坡地质构造错综复杂,坡内多条陡倾断层和顺坡向错动带是控制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结合现场地质资料、监测数据及勘察认识,利用通用离散元软件UDEC建立左岸边坡开挖变形分析模型。首先在无支护开挖工况下研究主... 白鹤滩水电站左岸坝基边坡地质构造错综复杂,坡内多条陡倾断层和顺坡向错动带是控制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结合现场地质资料、监测数据及勘察认识,利用通用离散元软件UDEC建立左岸边坡开挖变形分析模型。首先在无支护开挖工况下研究主要结构面F_(17)、LS_(331)、LS_(3319)上下盘岩体关键点应力及位移变化,并指出潜在失稳破坏区;同时采用预应力锚索单元在不同施工时序下对潜在不稳定块体进行加固计算,对比研究了不同方案下左岸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和整体稳定性。计算结果和现场监测表明:左岸边坡变形破坏与结构面密切相关,在开挖卸荷作用下主要表现为沿错动带的压剪破坏和陡倾断层的张拉破坏,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处理能够有效提高边坡稳定性,并且在开挖后及时跟进支护可以有效抑制边坡剪切变形。研究结果对白鹤滩左岸坝基边坡后续工程加固和施工工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滩水电站 岩质边坡 数值模拟 变形破坏机制 预应力锚索 加固方案
下载PDF
大型水电工程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白鹤滩水电站为例 被引量:23
13
作者 龚远平 阴彬 +2 位作者 杨建业 张旭 王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5-160,共6页
为有效遏制大型水电工程中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探索并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以白鹤滩水电站为例,系统介绍双重预防机制构建流程,在大量工程项目风险控制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以安全设计减少风险源头、以本质安全强化风险管控、以安全隐... 为有效遏制大型水电工程中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探索并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以白鹤滩水电站为例,系统介绍双重预防机制构建流程,在大量工程项目风险控制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以安全设计减少风险源头、以本质安全强化风险管控、以安全隐患微信系统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作为重要途径和手段。结果表明:以建设单位为主导,在参建单位主动参与的管理模式下,使用反馈分析并持续改进的方法,可形成统一、规范、高效的双重预防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滩水电站项目 安全管理 双重预防机制 风险评估 隐患排查与治理
下载PDF
基于微结构张量理论的柱状节理岩体各向异性强度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钟世英 徐卫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081-3084,共4页
复杂的结构面是控制岩体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由结构面引起的岩体各向异性一直是岩体力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柱状节理是一类特殊的岩体地质结构面,具有强烈的各向异性特性,微结构张量理论是目前国际岩石力学领域一种较有效地探讨结构面各... 复杂的结构面是控制岩体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由结构面引起的岩体各向异性一直是岩体力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柱状节理是一类特殊的岩体地质结构面,具有强烈的各向异性特性,微结构张量理论是目前国际岩石力学领域一种较有效地探讨结构面各向异性问题的新方法。材料的微结构张量和加载向量是微结构张量法描述的两个重要参量。采用多组节理面局部坐标系与整体坐标系的投影关系,定义了材料的微结构张量计算方法,引入各向异性参数ψ表述微结构张量在加载方向的投影,将其引入Jaeger针对岩体沿节理面滑动破裂提出的基于Mohr-Coulomb强度准则,得到了多组节理岩体的各向异性强度准则。同时,结合白鹤滩坝址区的柱状节理特性,分析柱状节理引起的各向异性对坝址区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张量 白鹤滩水电站 柱状节理 强度准则 各向异性
下载PDF
基于围岩片帮形迹的宏观地应力估计方法探讨 被引量:22
15
作者 江权 冯夏庭 +3 位作者 徐鼎平 赵阳 江亚丽 黄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52-1459,共8页
基于深部地下勘探隧洞围岩应力型片帮破坏是岩体初始地应力作用的最直观结果的认识,建立借助围岩片帮形迹分析工程区岩体宏观地应力的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地应力作用下多个交叉隧洞围岩的片帮空间分布特征和烈度强弱关系,建立... 基于深部地下勘探隧洞围岩应力型片帮破坏是岩体初始地应力作用的最直观结果的认识,建立借助围岩片帮形迹分析工程区岩体宏观地应力的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地应力作用下多个交叉隧洞围岩的片帮空间分布特征和烈度强弱关系,建立岩体3个初始主应力的空间大小和方向关系;采用片帮劈裂纹方位角统计获得岩体最大主应力方向;依据片帮的应力门槛值和起裂应力门槛值估算出3个主应力量值。现场实测地应力数据和多工况数值计算分析都有力地表明,借助该分析方法获得的白鹤滩右岸厂址区域三维地应力是科学、合理的,这也为深入认识工程区地应力特征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估计 片帮形迹 劈裂纹 围岩破坏 白鹤滩水电站
下载PDF
白鹤滩特高拱坝智能建造技术与应用实践 被引量:21
16
作者 谭尧升 樊启祥 +9 位作者 汪志林 陈文夫 郭增光 林恩德 林鹏 周天刚 周孟夏 刘春风 龚攀 裴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94-704,共11页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背景下,工程建设项目与现代信息技术逐步融合,以溪洛渡水电站为代表开创了高拱坝智能化建设的先河,随着信息技术、传感与数据处理技术的升级和迭代,需同步升级与纵深发展。依托白鹤滩300 m级特高拱坝建设实践,该文提...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背景下,工程建设项目与现代信息技术逐步融合,以溪洛渡水电站为代表开创了高拱坝智能化建设的先河,随着信息技术、传感与数据处理技术的升级和迭代,需同步升级与纵深发展。依托白鹤滩300 m级特高拱坝建设实践,该文提出智能建造筑坝理念,以全面感知、真实分析、实时控制的闭环控制为理论基础,构建面向关键施工工艺和业务流程的智能建造技术体系及相关基础部署条件,研发并形成浇筑一条龙监控、平仓振捣监控、智能通水、智能喷雾、智能灌浆等核心智能筑坝成套新技术,详细阐述其闭环智能控制流程及功能。实践结果表明:项目构建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支撑、三个支柱"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项目管理新模式,为工程优质、高效、安全建设提供管理和技术支撑,带来了较大的经济与管理效益,可为类似工程智能建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特高拱坝 智能建造 白鹤滩水电站
原文传递
白鹤滩水电站坝址近场区泥石流临界雨量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贺拿 陈宁生 +2 位作者 曾梅 李涛 陈容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9-247,共9页
白鹤滩水电站坝址近场区受多条泥石流沟的威胁,为降低泥石流灾害造成的损失,建立基于临界雨量的预警系统是行之有效的途径。首先,收集该区泥石流活动历史资料及相应的降雨资料,通过灾害实例调查法及频率法分别推算该区24 h临界雨量、10 ... 白鹤滩水电站坝址近场区受多条泥石流沟的威胁,为降低泥石流灾害造成的损失,建立基于临界雨量的预警系统是行之有效的途径。首先,收集该区泥石流活动历史资料及相应的降雨资料,通过灾害实例调查法及频率法分别推算该区24 h临界雨量、10 min及1 h临界雨量值范围。结合区域泥石流活动特点、该区降雨特征及泥石流启动原位试验,确定该区的24h临界雨量、10min及1h防范雨量及预警指标(临界雨量)。经综合分析后确定24 h临界雨量为10 mm(有前期降雨)及38.14 mm(无前期降雨);10 min降雨量介于6.41-8.84 mm或1 h雨量介于13.63-18.78 mm为该区防范雨量值;8.84 mm及18.78 mm为10 min及1h泥石流预警指标,即该区泥石流临界雨量。根据该区各沟泥石流活动情况、泥石流自身复杂性及该工程的重要性,提出该区泥石流防治建议,以期为该区泥石流预报及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滩水电站 泥石流 临界雨量 原位试验
原文传递
基于RFPA^(3D)和微震监测的白鹤滩水电站左岸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杨莹 徐奴文 +4 位作者 李韬 戴峰 樊义林 徐剑 李彪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93-2202,共10页
白鹤滩水电站左岸边坡受缓倾角软弱面及NW向断层影响,施工、运行期的边坡稳定性问题尤为重要。为研究左岸边坡在开挖卸荷过程中应力场、位移场分布规律,揭示岩体内部破坏失稳机制,利用RFPA^(3D)(realistic failure process analysis)软... 白鹤滩水电站左岸边坡受缓倾角软弱面及NW向断层影响,施工、运行期的边坡稳定性问题尤为重要。为研究左岸边坡在开挖卸荷过程中应力场、位移场分布规律,揭示岩体内部破坏失稳机制,利用RFPA^(3D)(realistic failure process analysis)软件以拱轴线剖面为例建立准三维数值模型,再现坝基边坡岩体裂隙萌生、发育、扩展直至贯通的渐进损伤破坏过程。结合左岸边坡开挖卸荷及应力调整过程中的微震活动演化特征,圈定工程边坡潜在危险区域,探讨可能的失稳破坏模式。分析表明:基于离心加载法计算得到工程边坡开挖后安全系数为1.33;边坡表层区域受缓倾角错动带控制,变形破坏最为明显,以小范围楔形体滑移为主。该研究结果可为白鹤滩水电站坝基边坡后期施工提供依据,对于类似岩质边坡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边坡 微震监测 稳定性 数值模拟 白鹤滩水电站
下载PDF
隐晶质玄武岩破裂演化及破坏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传庆 刘振江 +3 位作者 张春生 周辉 高阳 侯靖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487-2496,共10页
隐晶质玄武岩是白鹤滩水电站超大规模地下厂房洞室群中广泛揭露出的主要围岩类别之一,且普遍赋存隐微裂隙,开挖过程中展现出特殊的力学响应特征。综合采用CT扫描、高速摄像、声发射、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隐晶质玄武岩的变形破坏特征... 隐晶质玄武岩是白鹤滩水电站超大规模地下厂房洞室群中广泛揭露出的主要围岩类别之一,且普遍赋存隐微裂隙,开挖过程中展现出特殊的力学响应特征。综合采用CT扫描、高速摄像、声发射、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隐晶质玄武岩的变形破坏特征、裂纹扩展及声发射演化规律等,并探讨了其细观破坏机制。结果表明:完整试样应力-应变曲线光滑,加载至峰值强度时瞬间爆裂,声发射信号异常集中,碎裂破坏;含隐微裂隙试样应力-应变曲线呈锯齿状,出现多次表面剥落,整个过程声发射信号非常活跃,以劈裂破坏为主;含宏观裂隙试样应力-应变曲线呈双峰或多峰状,峰前原生裂隙局部滑移,第1次峰值时宏观破裂面形成,声发射信号集中于峰值应力跌落瞬间,以剪切破坏为主。隐晶质玄武岩细观破坏机制主要为矿物颗粒沿晶断裂和穿晶断裂。研究成果为准确认识并科学掌握白鹤滩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的力学响应及其破裂演化特征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可为硬脆岩体高应力破坏的认识和灾害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滩水电站 玄武岩 变形破坏特征 声发射 裂纹扩展 细观机制
下载PDF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坝区左岸边坡变形特征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宋肖冰 石安池 +1 位作者 郑伟锋 金仁详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3533-3538,共6页
左岸河谷边坡的稳定问题是白鹤滩水电站重要的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在地质历史过程中,随着河谷下切,岸坡不同部位不同高程的岩体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卸荷变形,研究这些变形特征及变形机制对于从宏观上定性把握左岸边坡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根据... 左岸河谷边坡的稳定问题是白鹤滩水电站重要的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在地质历史过程中,随着河谷下切,岸坡不同部位不同高程的岩体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卸荷变形,研究这些变形特征及变形机制对于从宏观上定性把握左岸边坡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根据勘察成果初步分析,左岸河谷边坡变形受缓倾角错动带以及NW向断层控制明显,具体地,卸荷裂隙的空间分布和发育规模均与其相对这些控制性结构面的位置相关,并且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总结这些规律并采用离散单元数值分析软件UDEC和3DEC模拟河谷下切过程中这些控制性结构面对边坡变形的控制作用,进一步印证地质上的分析成果,同时结合地质勘察与数值计算成果分析左岸边坡的变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白鹤滩水电站 边坡变形特征 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