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百度地图热力图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88
1
作者 吴志强 叶锺楠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40,共8页
在百度地图热力图工具所提供的动态大数据基础上,尝试利用数据的实时优势建立基于空间使用强度的城市空间研究方法。并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对人群的集聚度、集聚位置、人口重心等指标在连续一周中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发... 在百度地图热力图工具所提供的动态大数据基础上,尝试利用数据的实时优势建立基于空间使用强度的城市空间研究方法。并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对人群的集聚度、集聚位置、人口重心等指标在连续一周中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发现在工作日时段内上海中心城区的人群集聚在时间上比周末持久而在空间上比周末分散,同时中心城区的人口重心移动在工作日呈现出逆时针的周期特征,而在周末则没有明显的规律。研究表明百度地图热力图数据在经过适当的挖掘和处理后能够为城市空间研究提供更为动态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度地图热力图 大数据 上海中心 城区 城市空间结构
下载PDF
基于百度热力图的武汉市主城区城市人群聚集时空特征 被引量:56
2
作者 王录仓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年第2期52-56,共5页
伴随着LAD和LBS的发展及应用,用户的数字足迹为有效展现城市人口流动的轨迹和时空聚集状态提供了便利,弥补了传统城市调研和空间规划的缺陷。本文借助百度热力图,并结合Arc GIS,分析了武汉主城区人口在典型日期(工作日和休息日)流动的... 伴随着LAD和LBS的发展及应用,用户的数字足迹为有效展现城市人口流动的轨迹和时空聚集状态提供了便利,弥补了传统城市调研和空间规划的缺陷。本文借助百度热力图,并结合Arc GIS,分析了武汉主城区人口在典型日期(工作日和休息日)流动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人口集聚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变化,工作日的波动性强于休息日;出行时间存在着相位差,休息日的滞后性和后延性更强。人群活动的时间节律主要受规则性和自由性活动的控制。在空间上,工作日与休息日高集聚的场所有一定差异,工作日以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和就业中心为主,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工作指向性;休息日则指向传统的购物中心、大型交通枢纽和新兴城市综合体。因此,需要对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部分"中心"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度热力图 城市人群 时空特征 武汉市主城区
下载PDF
基于百度热力图的人口活动数量提取与规划应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海林 《城市交通》 2021年第3期103-111,共9页
百度热力图是一种能动态反映城市人口聚集特征的互联网开源数据,用于交通规划设计能有效降低数据分析成本,弥补传统人口数据时效性和动态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百度热力图人口活动数量提取方法:根据研究尺度对热力图范围进行网格划分,... 百度热力图是一种能动态反映城市人口聚集特征的互联网开源数据,用于交通规划设计能有效降低数据分析成本,弥补传统人口数据时效性和动态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百度热力图人口活动数量提取方法:根据研究尺度对热力图范围进行网格划分,构建人口聚集密度重分类函数,计算网格内人口活动总数并转换为点要素。对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网格大小影响数据的颗粒度,而地图缩放级别影响人口活动总数。以广州市环城高速公路以内的区域为例进行不同方法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规划设计的横向比较研究。最后,以广州市临江大道景观带为例,将数据应用于公共停车场规划选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设计 互联网大数据 百度热力图 人口活动数量 地图缩放级别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兰州市主城区城市职住空间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录仓 常飞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5-75,共11页
随着中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职住分离"日趋严重,导致城市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急需对新的职住关系进行检视。职住关系研究的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地锁定居住地、工作地,以及居民如何在居住地—工作地之间位移、居住—就业的空间匹... 随着中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职住分离"日趋严重,导致城市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急需对新的职住关系进行检视。职住关系研究的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地锁定居住地、工作地,以及居民如何在居住地—工作地之间位移、居住—就业的空间匹配关系。论文以百度POI大数据和热力图为支撑,辅助问卷调查,结合兰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图,综合应用职住比模型和最近距离等分析方法,多尺度刻画了兰州市主城区的职住关系。结果表明:在城区尺度上,兰州市职住关系总体处于平衡状态,职住平衡型占99.40%,居住倾向型和就业倾向型分别仅占0.12%和0.48%。从城市核心区到边缘区,职住失衡逐渐加重。职住平衡更多地体现在单位型社区上,失衡主要由商业型社区引致。在街道尺度上,职住关系差异明显,绝大多数街道处于职住平衡状态。城市核心区街道以"就业倾向型"为主;边缘区街道表现为"居住倾向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住关系 百度POI大数据 百度热力图 兰州市主城区
原文传递
城市活力与建成环境的非线性关系和阈值效应研究——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6
5
作者 汪成刚 王波 +1 位作者 王琪智 雷雅钦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88,共10页
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一直关注城市活力与建成环境的关系。论文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通过采集百度热力图、建筑矢量数据、路网数据、兴趣点数据等多源空间大数据,应用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探究建设强度、功能性质和交通可达性3个维度的建成... 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一直关注城市活力与建成环境的关系。论文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通过采集百度热力图、建筑矢量数据、路网数据、兴趣点数据等多源空间大数据,应用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探究建设强度、功能性质和交通可达性3个维度的建成环境要素对城市活力影响的非线性关系和阈值效应,并对比工作日白天与夜间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①容积率对城市活力塑造的相对重要性最高,其次是休闲设施密度与公交密度,且白天与夜间的差异不显著。合理的开发建设强度、集聚的休闲与办公设施、公交导向交通发展,更有助于塑造充满活力的城市。②各建成环境要素与城市活力之间均存在非线性关系和阈值效应,且部分建成环境要素白天与夜间的差异较明显。研究结论可为精细化的建成环境规划与治理以促进城市活力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活力 建成环境 非线性 阈值效应 机器学习 百度热力图
原文传递
基于空间句法和LBS大数据的杭州市综合公园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付益帆 杨凡 包志毅 《风景园林》 2021年第2期69-75,共7页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供了雨洪管理、空气净化、生态维护等自然生态功能,也在增强休闲体验、加强邻里交流、影响房地产价值等社会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评价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方法存在视角...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供了雨洪管理、空气净化、生态维护等自然生态功能,也在增强休闲体验、加强邻里交流、影响房地产价值等社会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评价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方法存在视角与指标单一性等问题。空间句法理论的应用为公园布局空间研究提供了定量分析评价的有效工具。以杭州市绕城高速内16个综合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理论,结合ArcGIS中的核密度分析法、缓冲区分析法,对杭州市综合公园的可达性进行分析,同时利用LBS大数据研究综合公园的实际使用强度,从实践应用角度进一步核验句法测度结果。研究表明:综合公园全局和局部的可达性均较好,主观可达性具有较大差异;综合公园空间分布与路网形态存在部分"错位"现象;工作日与休息日的公园使用效率呈现相似的"上升—平稳—下降"3个阶段,且休息日的绿地使用面积更高;LBS大数据的人口实际聚集与空间句法理论聚集的结论在局部尺度上略有差异,但整体空间趋于一致。根据研究成果提出,在未来规划建设中,可通过提高路网密度或增加公园数量来增强综合公园的整体可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杭州 综合公园 可达性 空间句法 LBS大数据 百度热力图
下载PDF
以提升空间热度为导向的上海花木-龙阳路绿道选线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姜佳怡 戴菲 章俊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74,共5页
通过对2018年一周内(3月2631日)上海市中心城区百度热力图进行分时段统计分析发现:同一规划级别的城市中心在城市空间热度上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与上海市现行城市规划中强化城市中央活动区、城市副中心以及地区中心的建设目标存在一定差... 通过对2018年一周内(3月2631日)上海市中心城区百度热力图进行分时段统计分析发现:同一规划级别的城市中心在城市空间热度上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与上海市现行城市规划中强化城市中央活动区、城市副中心以及地区中心的建设目标存在一定差距。为缩小同级别城市中心的空间热度差异,以提升空间热度为导向,选取空间热度较低的代表性地区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龙阳路副中心,以公共设施类POI(Point of Interest)核密度分布为基础、道路与交通设施类POI核密度分布为补充,进行绿道选线与优化结果分析。同时,根据人群空间热度,从绿地类型、使用时间2个维度,以及主轴线规划、副轴线规划、绿地斑块规划和夜间灯光设计4个方面提出花木-龙阳路副中心区绿道优化策略,在实现区域绿道覆盖率目标的基础上,通过绿道构建提升区域内部的连通性,进而提升空间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空间分布热度 绿道 花木-龙阳路 POI数据 百度热力图
下载PDF
基于百度热力图的银川市中心城区职住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录仓 常飞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23-932,共10页
"职"和"住"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职住关系反映了城市秩序与效率。以百度热力图、百度路况图所提供的实时动态大数据为依据,配合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分析了银川市主城区职住关系。结果表明:在一个工作日内,上班时间段... "职"和"住"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职住关系反映了城市秩序与效率。以百度热力图、百度路况图所提供的实时动态大数据为依据,配合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分析了银川市主城区职住关系。结果表明:在一个工作日内,上班时间段内,教育、商业用地上的人口聚集力度更大,而在休息时段,居住用地上的人口聚集状况更明显,二者表现出大致反向的趋势。这意味着上班时段内人口大量离开居住区,百度热力下降;而下班时段又返回居住区,百度热力上升,居民在工作地-居住地间存在着节律性的钟摆式流动。上班时间段内人群高度集中的区域大部分是商务中心、城市综合体、高等院校、医院和物流中心等工作地;休息时段人群高度集聚中心由就业中心转为居住区和休闲购物区,说明整个城区存在一定的职住分离。银川市职-住比介于0.34~3.4之间,职住相对平衡;但区域间差异较大。总体来看,城市中心区比外围区的职住平衡更明显。依据职住比,将职关系划分为基本平衡型、轻微就业倾向型、严重就业倾向型、轻微居住倾向型和严重居住倾向型五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度热力图 职住关系 中心城区 银川市
下载PDF
成都历史文化街区热力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志英 陈宁歆 汪琳 《南方建筑》 2020年第6期36-41,共6页
探索历史文化街区热力分异特征,为保持街区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选取成都市中心城区的4个典型街区为样本,以百度热力图为基础,从叠加热点和综合热力度两方面研究历史文化街区热力的分异特征。研究发现:①广场、水景观... 探索历史文化街区热力分异特征,为保持街区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选取成都市中心城区的4个典型街区为样本,以百度热力图为基础,从叠加热点和综合热力度两方面研究历史文化街区热力的分异特征。研究发现:①广场、水景观、互动体验型景点在街区中具有较高的热度;②面积较小的历史文化街区综合热力度更高;③餐饮类商铺对街区人气聚集有积极作用。在街区的保护与发展中应该注意:①保护和优化街区热点;②适当增加公共开放场所和互动型景观小品来渲染街区文化氛围;③调整业态结构,适当增加餐饮类商铺的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度热力图 大数据 历史文化街区 叠加热点 综合热力度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与百度热力图综合测度的历史街区活力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尹衍群 陈坤 王英姿 《中外建筑》 2021年第8期101-106,共6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源数据在活力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引入空间句法和百度热力图,以汕头市小公园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两种活力测度方法的相关性。研究得出小公园的最佳游览范围是以中山纪念亭为圆心的500 m范围...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源数据在活力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引入空间句法和百度热力图,以汕头市小公园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两种活力测度方法的相关性。研究得出小公园的最佳游览范围是以中山纪念亭为圆心的500 m范围,与百度热力图的活力高、中热区具有相关性,且全局整合度能更好地反映场所空间活力。研究弥补了小公园历史街区道路空间活力研究方面的不足,对街区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空间句法 百度热力图 汕头市小公园 活力
下载PDF
基于百度热力图的南宁市人群集聚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小玲 毛蒋兴 +1 位作者 李青香 蒋丽娟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34-139,共6页
以南宁市为例,利用百度热力图的相关功能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人群的集聚程度、分布位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市人群集聚特征:工作日出行规律与通勤时间较为相符,休息日则略有不同,但无论工作日还是休息日,人群集聚最高热度时段主... 以南宁市为例,利用百度热力图的相关功能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人群的集聚程度、分布位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市人群集聚特征:工作日出行规律与通勤时间较为相符,休息日则略有不同,但无论工作日还是休息日,人群集聚最高热度时段主要集中在夜晚;空间上整体主要呈现出块状和串联式多核心以及单核式分布的空间集聚形态,结合时间维度分析后主要呈现出"多点集聚-边缘消散-多点重聚"的空间形态特征,且人群主要在朝阳商圈等城市的商务、休闲、居住等多功能区域集聚。通过对百度热力图的挖掘和分析后能够为城市规划工作提供参考和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度热力图 大数据 南宁市 人群集聚 时空特征
下载PDF
基于网络数据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空间使用量化研究——以上海地铁10号线沿线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叶锺楠 陈懿慧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6期122-128,共7页
以百度地图热力图所提供的动态数据为基础,建立空间使用强度指标来对上海市地铁10号线沿线各站周边的城市空间使用情况进行连续一周的跟踪分析,并通过对工作日和周末时段内各站点周边不同半径范围内数据的比较研究,指出了站点周边的空... 以百度地图热力图所提供的动态数据为基础,建立空间使用强度指标来对上海市地铁10号线沿线各站周边的城市空间使用情况进行连续一周的跟踪分析,并通过对工作日和周末时段内各站点周边不同半径范围内数据的比较研究,指出了站点周边的空间使用强度在工作日时段和周末时段的差异特征、城区内站点对周边土地空间的影响范围,以及站点所在区位与其周边空间使用强度之间的关系。为大都市地铁站周边的用地规划和设施布局提供了一个基于网络动态数据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 空间使用强度 百度地图热力图 上海地铁10号线
下载PDF
顾及人群集聚和情绪强度的城市综合活力评价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3
作者 梁立锋 曾文霞 +2 位作者 宋悦祥 邵振峰 刘秀娟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54-1866,共13页
城市活力的科学定量评估,能够为城市规划和协调发展提供重要依据,针对城市活力容易忽略居民情感的现状,本文选用百度热力图数据与微博情感分析结果,分别衡量人群集聚强度和情绪强度,并结合TOPSIS方法,提出一种顾及人群集聚和情绪强度的... 城市活力的科学定量评估,能够为城市规划和协调发展提供重要依据,针对城市活力容易忽略居民情感的现状,本文选用百度热力图数据与微博情感分析结果,分别衡量人群集聚强度和情绪强度,并结合TOPSIS方法,提出一种顾及人群集聚和情绪强度的综合活力评估框架。从城市物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3个维度,选择8个关键影响因子,结合地理探测器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影响因子对城市活力空间异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融合人群集聚强度和情绪强度的综合活力评估方法,能够较好反映城市活力空间分异格局;通过对典型样本区域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城市综合活力评价框架的有效性;②城市POI密度对城市综合活力的解释力最显著,而植被覆盖度因子对城市综合活力的解释力最弱;但是植被覆盖度因子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对于城市活力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力提升最为显著,表明植被覆盖度因子并不是直接作用于城市活力的空间异质性,而是通过耦合空间可达性、POI密度以及建筑密度等影响因子,间接影响城市综合活力的空间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大数据 城市活力 综合感知 地理探测器 优劣解距离法 百度热力图 文本情感分析
原文传递
东昌湖景区旅游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国庆 褚蓉蓉 +2 位作者 刘慧娇 董家鑫 高祥斌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针对景区旅游服务设施分布是否合理的问题,基于POI数据,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分析和空间相关性分析,结合百度地图热力图所反映的人口集聚情况,对聊城市东昌湖风景区旅游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购物... 针对景区旅游服务设施分布是否合理的问题,基于POI数据,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分析和空间相关性分析,结合百度地图热力图所反映的人口集聚情况,对聊城市东昌湖风景区旅游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购物与餐饮设施的分布数量最多,占各类设施数量的53.42%和28.57%,最邻近指数分析显示各类设施分布类型均为集聚型(R<1);各类设施以东昌湖东北部区域为集中分布区且在空间上有明显的重合现象,景区西南方向的设施分布与相邻区域形成了严重断层现象;各类设施的空间分布中心较分散,配套设施服务范围最广,占总体面积的24.4%,购物设施的方向性较弱,椭圆扁率为0.09;不同旅游服务设施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餐饮、娱乐和购物设施与其他各类服务设施相关性较高;各类设施与人口热度显著相关,对工作日人口热度贡献率最大的是配套设施,购物设施对休息日人口热度的贡献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设施 POI 百度 热力图 东昌湖
下载PDF
基于百度热力图的兰州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董鹏程 刘晓慧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9年第3期80-82,87,共4页
为探索兰州市中心城区的规划空间与实际空间的耦合程度,论文以随机爬取的2018年7月21日、7月22日(休息日)及7月23日(工作日)百度热力图数据为基础,以ArcGIS 10.2为技术分析工具,分析兰州中心城区实际空间使用强度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空... 为探索兰州市中心城区的规划空间与实际空间的耦合程度,论文以随机爬取的2018年7月21日、7月22日(休息日)及7月23日(工作日)百度热力图数据为基础,以ArcGIS 10.2为技术分析工具,分析兰州中心城区实际空间使用强度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空间变化特征,结合兰州市第四版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得出规划空间的建设与实际空间使用之间的差异,并提出相应中心城区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度热力图 兰州市中心城区 规划空间 实际空间
下载PDF
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南宁历史城区活力影响因素研究
16
作者 韦晗雨 王国光 《住区》 2024年第4期115-123,共9页
本文以南宁历史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基于多源数据的定量测度方法,描述活力时空变化特征,筛选活力影响因素指标,并构建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讨论指标对历史城区活力的影响。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街道环境、功能业态和... 本文以南宁历史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基于多源数据的定量测度方法,描述活力时空变化特征,筛选活力影响因素指标,并构建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讨论指标对历史城区活力的影响。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街道环境、功能业态和交通可达性对历史城区活力的影响有时空异质性。可步行性、餐饮、文化休闲和生活住宿密度与历史城区活力呈正相关。餐饮、生活住宿、购物、医疗保健密度和距公交站点距离对工作日的活力影响程度更为显著,而在周末,可步行性、天空视率、绿视率和行政办公密度对活力的影响程度更强。最后提出了提升历史城区活力的规划设计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历史城区活力 百度热力图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南宁历史城区
下载PDF
广州主城区轨交站域活力时空分异与分类优化探讨
17
作者 高富丽 王成芳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6期61-65,共5页
基于GIS平台结合百度热力图工作日和休息日全时段数据,深度解析广州主城区164个地铁站域活力时空分布,并基于平均活力值和活力离散系数划分6种站点类型,分类解析及探讨优化提升策略。研究表明:(1)时间维度:工作日站域活力集聚比休息日早... 基于GIS平台结合百度热力图工作日和休息日全时段数据,深度解析广州主城区164个地铁站域活力时空分布,并基于平均活力值和活力离散系数划分6种站点类型,分类解析及探讨优化提升策略。研究表明:(1)时间维度:工作日站域活力集聚比休息日早,整体持续时间长;空间维度:工作日和休息日热力空间分布整体无显著差异,呈“从中心向外围逐步衰减”圈层结构。(2)以“平均活力值”和“活力离散系数”双重指标将164个站点分为6种类型,其中“高活力-低离散型”站点占51.8%。(3)不同类型站点活力变化差异显著,低活力站点开发强度低、高离散站点用地不均衡现象严重,建议根据6类站点不同活力特征进行精细化空间优化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度热力图 轨交站域 平均活力值 活力离散系数 广州主城区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济南城市功能分区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樊文平 谢君 +2 位作者 王鸿康 刘晓慧 刘红平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36-43,共8页
城市功能分区结构研究可以检验城市用地功能是否合理并辅助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文章以济南市城区功能用地为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核密度分析方法,利用网络爬取的高德地图兴趣点(POI)数据研究了城市功能分区结构,并利用百度热力图验... 城市功能分区结构研究可以检验城市用地功能是否合理并辅助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文章以济南市城区功能用地为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核密度分析方法,利用网络爬取的高德地图兴趣点(POI)数据研究了城市功能分区结构,并利用百度热力图验证各功能用地类型与人口流量空间分布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居住用地、物流仓储用地、交通附属设施用地及绿地与广场用地分布合理;工业用地在西部和东部地区人流集聚程度较低;公管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在南部地区的人口发展潜力较大;商业用地聚集人流作用明显;各功能用地处于发展阶段,整体呈现中心集聚分布广、两翼离散少覆盖的模式,但总体趋向多核心、少聚集、覆盖广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功能分区结构 大数据 POI 百度热力图
下载PDF
Elaborating Spatiotemporal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Urban Vibrancy:A Case of Guangzhou City,China 被引量:3
19
作者 WANG Bo LEI Yaqin +2 位作者 XUE Desheng LIU Jixiang WEI Chunzhu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3期480-492,共13页
This study applies multi-source datasets(i.e.,Baidu Heat Map data,points of interest(POIs)data,and floor area and land use data)and 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TWR)models to elaborate the spatio... This study applies multi-source datasets(i.e.,Baidu Heat Map data,points of interest(POIs)data,and floor area and land use data)and 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TWR)models to elaborate the spatiotempor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urban vibrancy on both weekdays and weekends,using Guangzhou City as a case.First,we verified the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nonstationary nature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correlates,which have been largely ignored in previous studies based on local regression techniques.The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heterogeneous effects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on urban vibrancy are then presented and visualized,based on the GTWR results.We found that the elasticity of location(i.e.,distance),land use mix(i.e.,diversity),building intensity and numbers of POIs with various functions(i.e.,density)are different across time(2-h intervals within a day)and space(grids),due to people’s everyday lifestyle,time-space constraints,and geographical context(e.g.,spatial structure).Th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ocal geography on the spatiotemporal relationships for urban planners and local governments so as to put forward decision-making support for fostering and maintaining urban vibra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vibrancy baidu heat map(BHM) built environment HETEROGENEITY 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下载PDF
基于多源大数据和人口分布视角的青岛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闫夏 马安青 +3 位作者 王云霞 罗元 施树来 马斌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7-72,79,共7页
以青岛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动态的百度热力图和静态的POI数据,借助ArcGIS技术平台,采用栅格计算、核密度分析、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探究时空两个维度下人群集聚度、集聚位置、活动重心、与POI分布的耦合关系以及城市公共中心等特征。结... 以青岛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动态的百度热力图和静态的POI数据,借助ArcGIS技术平台,采用栅格计算、核密度分析、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探究时空两个维度下人群集聚度、集聚位置、活动重心、与POI分布的耦合关系以及城市公共中心等特征。结果表明:工作日人群活动在时空上均受制于通勤节奏,高热力持续时间久;休息日在出行时间上存在滞后特征,空间位置主要集中在商业综合体;人口活动重心迁移在休息日时呈逆时针环形轨迹特征,工作日时轨迹范围更广,反映出就业和商业重心位于居住重心的东北方向;青岛市中心城区人口聚集与POI密度耦合协调关系良好,空间分布上具有“大集聚、小分散”的城市中心体系,存在各级中心发展不平衡、一强多弱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行为 百度热力图 POI数据 耦合协调模型 青岛市中心城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