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1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80
1
作者 张中文 吴国娟 +3 位作者 刘凤华 马淑媛 李焕荣 李诺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42-47,共6页
试验对 4 6例临床型或隐性型奶牛乳房炎奶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致病性评估及药敏试验。共分离到 2 4种 6 3株细菌 ,其中葡萄球菌 15株 (2 3 81% ) ,链球菌 2 5株 (39 6 9% ) ,杆菌 16株 (2 5 39% ) ,其他细菌 7株 (11 11% )。经过绵羊... 试验对 4 6例临床型或隐性型奶牛乳房炎奶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致病性评估及药敏试验。共分离到 2 4种 6 3株细菌 ,其中葡萄球菌 15株 (2 3 81% ) ,链球菌 2 5株 (39 6 9% ) ,杆菌 16株 (2 5 39% ) ,其他细菌 7株 (11 11% )。经过绵羊血溶血试验及小白鼠动物试验 ,6 3株细菌中有 2 6株为致病菌 (41 2 7% ) ,其中 5株为葡萄球菌 (19 2 3% )、 14株为链球菌(5 3 85 % )、 7株为杆菌 (2 6 92 % )。 11大类 33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致病菌对临床上常用的青、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均已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病原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大黄鱼溃疡病致病菌的初步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6
2
作者 毛芝娟 刘国勇 陈昌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8-181,共4页
本文报道了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港内养殖网箱中患病大黄鱼体内和体表分离致病菌的初步鉴定结果。从患病大黄鱼上共分离到 5个菌株 ,经注射和浸泡法人工感染试验 ,证明其中 4个菌株能导致试验鱼 1 0 0 %的死亡。根据对菌株的形态和生化特... 本文报道了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港内养殖网箱中患病大黄鱼体内和体表分离致病菌的初步鉴定结果。从患病大黄鱼上共分离到 5个菌株 ,经注射和浸泡法人工感染试验 ,证明其中 4个菌株能导致试验鱼 1 0 0 %的死亡。根据对菌株的形态和生化特性的测定结果 ,5个菌株分属于 2种不同的弧菌 ,其中 Y62 0 0 1和 Y80 72 1等 2个菌株属于哈维氏弧菌 (Vibrio harveyi) ,而 Y70 3 0 1、 Y70 70 1和 Y80 70 4等 3个菌株属于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溃疡病 致病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牛支原体肺炎和关节炎的病原体诊断 被引量:72
3
作者 冉智光 谢建华 +6 位作者 骆璐 杨泽林 凌洪权 苏承忠 熊仲良 范伟兴 米自由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0-43,共4页
重庆等4省市从外省引进的肉牛群发生以严重肺炎和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该病的病变主要集中于肺脏,其组织学变化主要是间质增生,纤维素渗出,干酪样坏死,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PCR检测病牛肺脏显示牛支原体阳性,而... 重庆等4省市从外省引进的肉牛群发生以严重肺炎和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该病的病变主要集中于肺脏,其组织学变化主要是间质增生,纤维素渗出,干酪样坏死,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PCR检测病牛肺脏显示牛支原体阳性,而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牛分支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为阴性。从肺等组织中分离到牛支原体以及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和烟曲霉,没有分离到巴氏杆菌。结果显示本病是以牛支原体感染为主引起的牛支原体肺炎和关节炎,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是该病突发的重要诱因,其他细菌和/或真菌继发感染加重了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 肺炎 关节炎 PCR 细菌分离
下载PDF
苯系化合物好氧降解菌的驯化和筛选 被引量:40
4
作者 陆军 王菊思 +2 位作者 赵丽辉 贾智萍 陈梅雪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4,共4页
为了筛选降解苯系化合物的优势菌种,选用城市污水处理场和石化废水处理场的活性污泥作为菌源,分别以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1.3,5-三甲苯作为底物.在好氧条件下,驯化、筛选和分离出了能以上述6种比合物... 为了筛选降解苯系化合物的优势菌种,选用城市污水处理场和石化废水处理场的活性污泥作为菌源,分别以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1.3,5-三甲苯作为底物.在好氧条件下,驯化、筛选和分离出了能以上述6种比合物作为生长的唯一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25株,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鉴定.这些菌株的好氧生物降解研究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株 筛选 苯系化合物 好氧 生物降解
下载PDF
辣椒疫病拮抗菌株筛选、鉴定及其防效 被引量:53
5
作者 梅新兰 赵青云 +3 位作者 谭石勇 徐阳春 沈标 沈其荣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52-2658,共7页
从疫病发病严重田块的健康辣椒植株根际分离到98株拮抗菌,从中筛选出两株具有广谱抗性并可在贫营养条件下生长良好的高效拮抗菌株HL-3和LZ-8.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HL-3为多粘类芽孢杆菌,LZ-8为短小芽孢杆... 从疫病发病严重田块的健康辣椒植株根际分离到98株拮抗菌,从中筛选出两株具有广谱抗性并可在贫营养条件下生长良好的高效拮抗菌株HL-3和LZ-8.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HL-3为多粘类芽孢杆菌,LZ-8为短小芽孢杆菌.HL-3和LZ-8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2%和68%.HL-3和LZ-8还对黄瓜枯萎病菌、辣椒枯萎病菌、棉花黄萎病菌、黄瓜立枯病菌、烟草黑胫病菌和番茄青枯病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盆栽试验表明,HL-3和LZ-8对辣椒苗期疫病防治效果分别为72%和83%,且对辣椒生长表现出明显的促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菌 分离和筛选 辣椒疫霉 生物防治
原文传递
染料脱色菌的筛选及固定化脱色试验 被引量:39
6
作者 梁沈平 王菊思 赵丽辉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3-17,共5页
从印染厂污水中筛选到7株高效脱色菌,其中Pse4、Pse29两菌在非固定化条件下,分别对10mg/L阳离子桃红FG、活性艳红K-2BP溶液在染料为唯一碳源、能源时,12d脱色80%以上.这2菌都属于假单胞菌属.将各菌... 从印染厂污水中筛选到7株高效脱色菌,其中Pse4、Pse29两菌在非固定化条件下,分别对10mg/L阳离子桃红FG、活性艳红K-2BP溶液在染料为唯一碳源、能源时,12d脱色80%以上.这2菌都属于假单胞菌属.将各菌等量混合进行脱色,没有协同作用.采用凹凸棒粘土颗粒或塑料环为载体固定化脱色菌,能大大缩短反应时间,提高脱色率.凹凸棒颗粒固定化柱在6h即对60mg/L混合染料脱色91%,是一种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固定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色菌 筛选 固定化 染料 脱色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冷却猪肉中腐败菌的分离、初步鉴定与初始菌相分析 被引量:40
7
作者 马俪珍 南庆贤 戴瑞彤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9-43,共5页
对导致冷却猪肉腐败的主要微生物进行了分离与初步鉴定,以作为优选天然防腐剂的供试菌,并对来源不同的冷却猪肉的初始菌相进行了分析比较,以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保鲜措施,延长冷却猪肉的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实验从冷却猪肉上初步分离出... 对导致冷却猪肉腐败的主要微生物进行了分离与初步鉴定,以作为优选天然防腐剂的供试菌,并对来源不同的冷却猪肉的初始菌相进行了分析比较,以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保鲜措施,延长冷却猪肉的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实验从冷却猪肉上初步分离出乳酸菌2株,肠杆菌科和假单胞菌属菌株各3株,微球菌属、葡萄球菌属菌株各1株,热死环丝菌和酵母菌各1株.冷却肉上各种腐败菌的比例为:假单胞菌属在25%~26%之间,乳酸菌在20%~21%之间,微球菌和葡萄球菌属占12%~15%,热死环丝菌占12%~13%,酵母菌和霉菌占5%~7%,只有肠杆菌科差异较大,在19%~25%之间.冷却肉上的初始菌相中以假单胞菌属为优势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猪肉 腐败菌 分离 菌相分析
下载PDF
南京郊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44
8
作者 王效田 孔祥峰 +3 位作者 夏明龙 耿建新 刘志刚 胡元亮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8,共3页
调查了南京郊区部分奶牛场乳房炎发生情况 ,采集临床型乳房炎患牛的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 ,并选择主要病原菌做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为 2 36 % ,隐性乳房炎平均头阳性率和乳区阳性率分别为 53 97%和 1 8 92 % ;主... 调查了南京郊区部分奶牛场乳房炎发生情况 ,采集临床型乳房炎患牛的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 ,并选择主要病原菌做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为 2 36 % ,隐性乳房炎平均头阳性率和乳区阳性率分别为 53 97%和 1 8 92 % ;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 ,它们对环丙沙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病原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光合细菌Ⅰ的分离及其对水体中亚硝酸盐降解的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刘慧玲 张红莲 李细钊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33,共2页
从对虾养殖池的底泥中分离和筛选出光合细菌Ⅰ,优化其培养条件后,用于降解养殖污水中亚硝酸盐。试验得出该菌最佳培养条件:pH为7.5,碳源为乙酸钠,碳源浓度2‰,接种量6%,25~30℃,3000lx条件下培养5d;该菌对亚硝酸盐的去除率为70.4%。
关键词 光合细菌 分离 亚硝酸盐 降解
下载PDF
寻常性痤疮患者粉刺与脓疱皮损中细菌的分离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孔俐君 孙令 秦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1-152,共2页
共采集42例寻常性痤疮患者标本128份,其中粉刺72份,脓液56份,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结果发现从痤疮皮损中分离出的细菌,最多的是需氧的革兰阳性球菌和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其它种类仅为少数。从粉刺和脓液中培养出的细菌种... 共采集42例寻常性痤疮患者标本128份,其中粉刺72份,脓液56份,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结果发现从痤疮皮损中分离出的细菌,最多的是需氧的革兰阳性球菌和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其它种类仅为少数。从粉刺和脓液中培养出的细菌种类差异不明显,而细菌的阳性率有一定差异,其结果对我们探讨寻常性痤疮的发病机理及研究治疗方法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细菌培养 细菌分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31
11
作者 王冬梅 刘磊 王胜利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6期81-83,94,共4页
从某奶牛场患乳房炎奶牛的乳汁中共分离到10 株细菌。经形态、染色特性、培养及生化特性等鉴定表明,分离的10 个菌株中,无乳链球菌6 株,大肠杆菌4 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头孢氨苄和头孢三嗪对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最敏感;氨苄青霉素、... 从某奶牛场患乳房炎奶牛的乳汁中共分离到10 株细菌。经形态、染色特性、培养及生化特性等鉴定表明,分离的10 个菌株中,无乳链球菌6 株,大肠杆菌4 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头孢氨苄和头孢三嗪对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最敏感;氨苄青霉素、新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也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奶牛乳房炎
下载PDF
红树林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筛选 被引量:30
12
作者 陈振明 何进坚 +2 位作者 何红 张兴锋 宋文东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23,共6页
红树林内生细菌及拮抗菌分离筛选结果表明:各品种红树体内均有大量的内生细菌,不同红树品种及部位内生细菌的数量不同,其中以红海榄体内的含量最高,达4.225×104cfu/g(fw),其它依次为木榄、桐花树、秋茄和白骨壤等;不同部位以茎... 红树林内生细菌及拮抗菌分离筛选结果表明:各品种红树体内均有大量的内生细菌,不同红树品种及部位内生细菌的数量不同,其中以红海榄体内的含量最高,达4.225×104cfu/g(fw),其它依次为木榄、桐花树、秋茄和白骨壤等;不同部位以茎组织体内内生细菌的含量最多,达1.649×104cfu/g(fw),其次为根和叶。获得的内生细菌中约有43.53%的内生细菌菌株对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p.)等病原真菌及番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nce)具有较强拮抗作用。对番茄生长测定发现,13株菌株中有9株(69.23%)表现为促进生长效果,4株(30.77%)表现为抑制生长作用。经初步鉴定,上述拮抗细菌均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 内生细菌 拮抗菌 分离 筛选
下载PDF
日本鳗鲡爱德华氏菌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8
13
作者 陈昌福 吴志新 高汉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82-388,共7页
从江苏海安和广东中山等地送检的患爱德华氏菌病的日本鳗鲡中分离到12个菌株,经过对菌株的形态观察,直接荧光抗体法鉴定和生化特性测试,证明了其中10个菌株为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atarda)。选用其中4个... 从江苏海安和广东中山等地送检的患爱德华氏菌病的日本鳗鲡中分离到12个菌株,经过对菌株的形态观察,直接荧光抗体法鉴定和生化特性测试,证明了其中10个菌株为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atarda)。选用其中4个菌株进行致病力测试结果表明,注射菌液后的日本鳗鲡能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并导致供试日本鳗鲡100%死亡。对分离菌株进行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均对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土霉素和杆菌肽比较敏感,而对红霉素、青霉素G和先锋霉素Ⅳ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鳗鲡 爱德华氏菌病 病原菌 分离 鉴定 鳗鲡
下载PDF
斑点叉尾鮰细菌性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3
14
作者 刘堂水 汪成竹 陈昌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0-554,共5页
报道从湖北省宜都市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内清江河内养殖网箱中患病斑点叉尾童啦4体内和体表分离致病菌的初步鉴定结果。从患病斑点叉尾鲴上共分离19个菌株,经分别采用注射和浸泡法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其中11个菌株能导致试验鱼80%~100... 报道从湖北省宜都市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内清江河内养殖网箱中患病斑点叉尾童啦4体内和体表分离致病菌的初步鉴定结果。从患病斑点叉尾鲴上共分离19个菌株,经分别采用注射和浸泡法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其中11个菌株能导致试验鱼80%~100%的死亡。根据对菌株的形态和生化特性的测定结果,11个菌株中的BH-001、BH-005、BH-009和BH-011等4个菌株属于叉尾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而BH-002、BH-015、BH-017和BH-019等4个菌株属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而BH-004、BH-013和BH-016等3个菌株尚未能鉴定其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致病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海水工厂化养殖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和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腹水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7
15
作者 薛淑霞 冯守明 孙金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8-554,共7页
从患腹水病大菱鲆和褐牙鲆成鱼体内分离到两株致病作用强的病原菌FS1和FS2,经人工感染实验表明菌株FS1和菌株FS2为腹水症的致病菌。采用常规的生理生化鉴定方法及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32),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病原菌的... 从患腹水病大菱鲆和褐牙鲆成鱼体内分离到两株致病作用强的病原菌FS1和FS2,经人工感染实验表明菌株FS1和菌株FS2为腹水症的致病菌。采用常规的生理生化鉴定方法及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32),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病原菌的鉴定。结果表明,菌株FS1和菌株FS2分别为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tarda)和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菌株FS116SrRNA基因序列与迟缓爱德华氏菌的同源性达99%;菌株FS2的16SrRNA基因序列与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副溶血弧菌等的同源性均达99%。为最终确定菌株FS2的分类地位,测定了其HSP60基因序列,进行网上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菌株FS2与溶藻弧菌的同源性达99%,而与其他弧菌HSP60基因的同源性均低于91%。这两种致病菌混合感染或分别感染均可造成养殖鲆鱼腹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褐牙鲆 腹水病 病原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产碱性蛋白酶海洋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27
16
作者 黄志强 林白雪 谢联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6-420,共5页
从福建海域的海水、海泥及海藻样品中分离到3株产碱性蛋白酶的海洋细菌菌株3B、6CW、15E,采用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结合细菌的常规鉴定方法,确认分离到的3株产蛋白酶的海洋细菌菌株分别是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 onas fluo-rescens)、... 从福建海域的海水、海泥及海藻样品中分离到3株产碱性蛋白酶的海洋细菌菌株3B、6CW、15E,采用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结合细菌的常规鉴定方法,确认分离到的3株产蛋白酶的海洋细菌菌株分别是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 onas fluo-rescens)、粘质沙雷菌(Serratia marcescens)和氧化短杆菌(Brevibacterium oxydans),并对其发酵液中的蛋白酶活力做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 蛋白酶 筛选 鉴定
下载PDF
浓香型大曲中酯化酶细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酶条件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黄丹 张强 +1 位作者 严芳 田宁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7-59,共3页
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得到1株产酯化酶细菌,经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鉴定为血红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an-guinis)。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37℃、150 r/min恒温振荡培养48h,发酵液酶活可达15.35U/mL。对该菌株产酯化酶的培养条件进... 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得到1株产酯化酶细菌,经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鉴定为血红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an-guinis)。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37℃、150 r/min恒温振荡培养48h,发酵液酶活可达15.35U/mL。对该菌株产酯化酶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黄豆粉为氮源,玉米粉为碳源,初始pH值为7.0,32℃下培养48h,酶活可达18.26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大曲 酯化酶 细菌 分离鉴定 产酶条件
下载PDF
一株芦荟抗菌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李能章 彭远义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从药用植物中华芦荟组织中分离出一株抗菌内生细菌A11#,该菌产生广谱抗菌活性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等革兰氏阳性细菌和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特征测定,初步鉴定归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 从药用植物中华芦荟组织中分离出一株抗菌内生细菌A11#,该菌产生广谱抗菌活性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等革兰氏阳性细菌和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特征测定,初步鉴定归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该菌在初始pH值为5.0~10.0的PDA培养基上生长旺盛,生长最适pH为5~7,培养液初始pH为6~10时发酵产生大量粘性物质;生长温度范围在10~45℃,最适温度28~37℃;在初始pH5.0和30.5℃条件下发酵,其发酵液抑菌作用最强;该菌所产抗菌物质能耐121℃处理30min而不影响其活性。在阿须贝无氮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不加葡萄糖、蔗糖或淀粉的LB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不生长;同时还产生对高岭土有絮凝活性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 内生细菌 分离 鉴定 生物学性质 培养基
下载PDF
四个国家雪茄外包皮烟叶表面细菌分离与活性测定 被引量:24
19
作者 张鸽 梁开朝 +5 位作者 辛玉华 王娟 李书贵 王帆 张海波 刘好宝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2-88,共7页
研究不同国家雪茄外包皮烟叶表面细菌差异,并为筛选菌株在雪茄外包皮烟叶发酵中的利用奠定基础。利用常规分离方法对美国、巴西、多米尼加及中国4个国家的7个雪茄外包皮烟样表面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初步测定筛选细菌的功能活性。结果表... 研究不同国家雪茄外包皮烟叶表面细菌差异,并为筛选菌株在雪茄外包皮烟叶发酵中的利用奠定基础。利用常规分离方法对美国、巴西、多米尼加及中国4个国家的7个雪茄外包皮烟样表面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初步测定筛选细菌的功能活性。结果表明,4个不同国家雪茄外包皮烟叶表面共分离获得细菌100株;属水平上不同地区雪茄外包皮烟叶表面细菌多样性及数量存在差异,基本以芽孢杆菌和葡萄球菌为主,尤其芽孢杆菌属为优势菌属;细菌种类多米尼加>美国-2=中国-1>巴西-1>巴西-2>中国-2>美国-1。活性分析结果显示,具有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蛋白酶分泌功能的菌株分别为24株、20株和22株,耐烟碱菌株46株,有7株芽孢杆菌同时具有上述4种活性。本研究证明国内外不同地区雪茄外包皮烟叶表面细菌种类存在差异,以芽孢杆菌属为优势细菌,其次是葡萄球菌,且芽孢杆菌属酶活更全面,不同菌株间活性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外包皮烟叶 表面细菌 分离鉴定 活性测定
下载PDF
罗汉松根瘤内生细菌的分离和特性 被引量:18
20
作者 黄宝灵 吕成群 +3 位作者 唐东阶 柏学亮 熊英 韦源莲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0-624,T003,共6页
One bacteria endophyte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t nodules of Podocarpus macrophyllus(Thunb.)D.Don.The bacteria has the ordinary characteristics of Rhizobium of leguminous plants after indentification.It made nodulati... One bacteria endophyte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t nodules of Podocarpus macrophyllus(Thunb.)D.Don.The bacteria has the ordinary characteristics of Rhizobium of leguminous plants after indentification.It made nodulation on its host after inoculation strains.So did on Podocarpus nagi(Thunb.)zoll.et Mor.ex Zoll. seedling which is of the same family and genus with Podocarpus macrophyllus(Thunb.)D.Don.Both strain and host seeding have C 2H 4 reduction activity.But it can not made nodulation on 11 kind of offering tests of leguminous plants after inoculation strains.According to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bacteria thus appears to be a member of a disinct Rhizobium lineage.Its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position remain to be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松根瘤 内生细菌 分离 特性 回接结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