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石炭系混合沉积研究
被引量:
29
1
作者
伏美燕
张哨楠
+2 位作者
赵秀
吕艳萍
柴方圆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5-164,共10页
通过岩心、薄片观察,从岩石学特征入手,结合测井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石炭系的陆源碎屑—碳酸盐混积岩和混积层系进行了研究。根据混积强度将混积岩划分为混积型碎屑岩、混积型碳酸盐岩和高度混积岩。巴楚组下泥岩段和中...
通过岩心、薄片观察,从岩石学特征入手,结合测井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石炭系的陆源碎屑—碳酸盐混积岩和混积层系进行了研究。根据混积强度将混积岩划分为混积型碎屑岩、混积型碳酸盐岩和高度混积岩。巴楚组下泥岩段和中泥岩段发育混积型碎屑岩,巴楚组生屑灰岩段、中泥岩段和小海子组发育混积型碳酸盐岩,卡拉沙依组上泥岩段、巴楚组下泥岩段及巴什托局部地区的中泥岩段发育高度混积岩。高度混积岩出现在海退期沉积的碎屑岩段,代表了陆源碎屑—碳酸盐强烈混合的过渡性沉积环境。研究区石炭系可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混积层系主要发育在海侵体系域早期和高位体系域晚期,以间断混合和相缘混合为主。研究认为混积强度是评价混合沉积环境性质的主要参数,并将其划分为4级。下泥岩段存在混积强度达3级以上的混积界面,能用于地层对比。最后,结合混合沉积特征讨论了构造运动和海平面变化对研究区石炭系层序组以上的混合沉积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巴楚—麦盖提地区
石炭系
混合沉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积型碳酸盐岩中石英的成岩作用及其与储层的关系
被引量:
4
2
作者
伏美燕
张哨楠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0-54,172,共5页
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能谱和阴极发光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石炭系小海子组混积型碳酸盐岩中石英的分布、产状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根据粒度统计结果,与碳酸盐混积的陆源石英来源于海滩砂或沙丘砂。陆源石英与碳酸...
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能谱和阴极发光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石炭系小海子组混积型碳酸盐岩中石英的分布、产状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根据粒度统计结果,与碳酸盐混积的陆源石英来源于海滩砂或沙丘砂。陆源石英与碳酸盐的混合是海平面上升期由沿岸流等事件作用产生。纵向上石英含量的变化与沉积环境和事件作用的不确定性有关。陆源石英的产状可分为5类,反映了不同的沉积和成岩事件。石英经历的成岩作用包括有压实-压溶作用、次生加大和交代作用。混积型碳酸盐岩中石英次生加大不同于碎屑岩,加大边与碎屑石英之间存在非连续的白云石边,加大石英的晶形反映其结晶过程明显受到生长空间的限制。在残余粒屑灰质白云岩中,可见石英经历了两期次生加大,反映了两期有机酸的侵入。通过分析和讨论,认为对混积型碳酸盐岩中石英的成岩作用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储层次生溶蚀孔隙发育过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楚-麦盖提地区
小海子组
混积岩
石英次生加大
酸性流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古构造迁移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斌
王祥
+5 位作者
程晓敢
李洪辉
能源
吕惠贤
屈洋
阿里木·卡德尔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3-145,共13页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准确刻画各时期古构造的形态和迁移特征对恢复该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以及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应用厚度图法来反映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下寒武统...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准确刻画各时期古构造的形态和迁移特征对恢复该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以及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应用厚度图法来反映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下寒武统顶界不同时期古构造面貌,探讨古构造的演化迁移过程;并利用垂向构造变动强度法来定量计算研究区构造活动程度。研究表明:1)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古构造西部迁移范围较大,而东部相对稳定,存在古构造相对稳定区;2)加里东-早喜山期,研究区构造活动相对稳定,晚喜山期活动剧烈,沿麦盖提斜坡一带存在多期构造活动的枢纽带;3)麦盖提斜坡东部下寒武统白云岩存在构造相对稳定区,其具有相对生烃凹陷较高的构造位置以及相对较小的活动强度,是油气运聚的有利指向区和保存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构造迁移
构造活动强度
构造变动强度
下寒武统
巴楚-麦盖提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石炭系混合沉积研究
被引量:
29
1
作者
伏美燕
张哨楠
赵秀
吕艳萍
柴方圆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石化西北石油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5-164,共10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重大专项"塔里木盆地古生界碎屑岩层序沉积及储集层研究"(编号:2008ZX05002-003-003)资助
文摘
通过岩心、薄片观察,从岩石学特征入手,结合测井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石炭系的陆源碎屑—碳酸盐混积岩和混积层系进行了研究。根据混积强度将混积岩划分为混积型碎屑岩、混积型碳酸盐岩和高度混积岩。巴楚组下泥岩段和中泥岩段发育混积型碎屑岩,巴楚组生屑灰岩段、中泥岩段和小海子组发育混积型碳酸盐岩,卡拉沙依组上泥岩段、巴楚组下泥岩段及巴什托局部地区的中泥岩段发育高度混积岩。高度混积岩出现在海退期沉积的碎屑岩段,代表了陆源碎屑—碳酸盐强烈混合的过渡性沉积环境。研究区石炭系可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混积层系主要发育在海侵体系域早期和高位体系域晚期,以间断混合和相缘混合为主。研究认为混积强度是评价混合沉积环境性质的主要参数,并将其划分为4级。下泥岩段存在混积强度达3级以上的混积界面,能用于地层对比。最后,结合混合沉积特征讨论了构造运动和海平面变化对研究区石炭系层序组以上的混合沉积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巴楚—麦盖提地区
石炭系
混合沉积
Keywords
Tarim
Basin
bachu
-
makit
area
Carboniferous
mixed
sedimentation
分类号
P588.21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88.245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积型碳酸盐岩中石英的成岩作用及其与储层的关系
被引量:
4
2
作者
伏美燕
张哨楠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0-54,172,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02-003-003)
文摘
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能谱和阴极发光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石炭系小海子组混积型碳酸盐岩中石英的分布、产状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根据粒度统计结果,与碳酸盐混积的陆源石英来源于海滩砂或沙丘砂。陆源石英与碳酸盐的混合是海平面上升期由沿岸流等事件作用产生。纵向上石英含量的变化与沉积环境和事件作用的不确定性有关。陆源石英的产状可分为5类,反映了不同的沉积和成岩事件。石英经历的成岩作用包括有压实-压溶作用、次生加大和交代作用。混积型碳酸盐岩中石英次生加大不同于碎屑岩,加大边与碎屑石英之间存在非连续的白云石边,加大石英的晶形反映其结晶过程明显受到生长空间的限制。在残余粒屑灰质白云岩中,可见石英经历了两期次生加大,反映了两期有机酸的侵入。通过分析和讨论,认为对混积型碳酸盐岩中石英的成岩作用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储层次生溶蚀孔隙发育过程的认识。
关键词
巴楚-麦盖提地区
小海子组
混积岩
石英次生加大
酸性流体
Keywords
bachu
-
makit
area
Xiaohaizi
Formation
mixed
rock
quartz
overgrowth
acidic
fluid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古构造迁移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斌
王祥
程晓敢
李洪辉
能源
吕惠贤
屈洋
阿里木·卡德尔
机构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开发事业部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3-145,共13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1ZX05003.004)资助.
文摘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准确刻画各时期古构造的形态和迁移特征对恢复该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以及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应用厚度图法来反映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下寒武统顶界不同时期古构造面貌,探讨古构造的演化迁移过程;并利用垂向构造变动强度法来定量计算研究区构造活动程度。研究表明:1)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古构造西部迁移范围较大,而东部相对稳定,存在古构造相对稳定区;2)加里东-早喜山期,研究区构造活动相对稳定,晚喜山期活动剧烈,沿麦盖提斜坡一带存在多期构造活动的枢纽带;3)麦盖提斜坡东部下寒武统白云岩存在构造相对稳定区,其具有相对生烃凹陷较高的构造位置以及相对较小的活动强度,是油气运聚的有利指向区和保存区。
关键词
古构造迁移
构造活动强度
构造变动强度
下寒武统
巴楚-麦盖提地区
Keywords
Palaeotectonic
migration,
Tectonic
activity
intensity,
Tectonic
deformation
intensity,
Lower
Cambrian,
bachu
-
makit
area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石炭系混合沉积研究
伏美燕
张哨楠
赵秀
吕艳萍
柴方圆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混积型碳酸盐岩中石英的成岩作用及其与储层的关系
伏美燕
张哨楠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古构造迁移特征及其意义
王斌
王祥
程晓敢
李洪辉
能源
吕惠贤
屈洋
阿里木·卡德尔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