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病毒表达系统介导的RNAi技术靶向沉默Bi-1基因对鼻咽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皮文 于长华 刘志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Bi-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鼻咽癌发生与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首先构建以Bi-1为靶基因的RNA干扰(RNAi)质粒载体,采用慢病毒表达系统将其导入细胞,利用RNAi技术在细胞内诱导特异序列的基因沉默以观察对鼻咽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Bi-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鼻咽癌发生与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首先构建以Bi-1为靶基因的RNA干扰(RNAi)质粒载体,采用慢病毒表达系统将其导入细胞,利用RNAi技术在细胞内诱导特异序列的基因沉默以观察对鼻咽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靶向Bi-1沉默的慢病毒感染鼻咽癌细胞后能有效抑制细胞的生长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经靶向Bi-1沉默的慢病毒处理后的鼻咽癌细胞呈现出细胞皱缩、核固缩、核断裂等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而且DNA凝胶电泳图谱呈现"梯状"现象;此外,Bi-1基因的沉默可有效地抑制裸鼠鼻咽癌移植瘤的生长。结论靶向沉默鼻咽癌细胞中的Bi-1表达,可抑制细胞生长增殖,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bi-1 RNA干扰 慢病毒
下载PDF
进化中保守的凋亡抑制因子Bax inhibitor-1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美红 周克元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34-536,共3页
关键词 bi-1 细胞凋亡 BAX BCL-2
下载PDF
bi-1短发夹状RNA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对鼻咽癌和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美红 李祥勇 +2 位作者 张月飞 蔡康荣 周克元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以真核表达质粒pmU6为基础,针对bi-1基因构建在细胞内表达短发夹状RNA(shR-NA)的质粒载体,并观察它们对CNE-2Z、CNE-1、HO8910PM、HO8910细胞株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人工合成bi-1寡核苷酸链,退火、定向克隆入pmU6载体中产生重组质粒... 目的以真核表达质粒pmU6为基础,针对bi-1基因构建在细胞内表达短发夹状RNA(shR-NA)的质粒载体,并观察它们对CNE-2Z、CNE-1、HO8910PM、HO8910细胞株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人工合成bi-1寡核苷酸链,退火、定向克隆入pmU6载体中产生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到细胞中,MTT比色法观察转染试剂及质粒载体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与未处理组相比,bi-1shR-NA对CNE-2Z、CNE-1、HO8910PM细胞株的生长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HO8910细胞株的生长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重组质粒能在细胞内表达shRNA,产生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效应并特异性抑制靶细胞的生长增殖,为质粒介导的RNAi技术应用于鼻咽癌和卵巢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I 基因转染 bi-1
下载PDF
BI-1作为酵母双杂交系统诱饵的载体构建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珊珊 陈香梅 +1 位作者 李蒙 李钰 《国际遗传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研究BI-1完整编码区能否在酵母细胞中表达,排除自身激活作用,并验证它能否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方法以人正常肺组织cDNA为模板,扩增BI-1完整编码区,经EcoRⅠ、SalⅠ双酶切后克隆到酵母双杂交系统诱饵载体pGBKT7上,构建诱饵蛋白载体p... 目的研究BI-1完整编码区能否在酵母细胞中表达,排除自身激活作用,并验证它能否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方法以人正常肺组织cDNA为模板,扩增BI-1完整编码区,经EcoRⅠ、SalⅠ双酶切后克隆到酵母双杂交系统诱饵载体pGBKT7上,构建诱饵蛋白载体pGBKT7-BI-1,转化酵母细胞,通过β-半乳糖苷酶活性分析验证有无自激活,Western印迹验证其表达。结果DNA测序显示BI-1编码区内无突变,β-半乳糖苷酶活性分析显示转入pGBKT7-BI-1和阴性对照的酵母菌落没有激活报告基因LacZ,而阳性对照菌落呈现蓝色。结论含有BI-1完整编码区的诱饵载体不存在自身激活作用,并能在酵母细胞中表达BI-1蛋白,能够应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相互作用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1 酵母双杂交系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BI-1蛋白及其相关调控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蒙 吕冰洁 +3 位作者 张迎媚 陈香梅 刘珊珊 李钰 《国际遗传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因子BI-1及其相关调控因子Bcl-2、Bcl-XL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差异,分析BI-1与Bcl-2、Bcl-XL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以9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NSCLC)为实验材料,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技术在cDNA和蛋白水平检测...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因子BI-1及其相关调控因子Bcl-2、Bcl-XL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差异,分析BI-1与Bcl-2、Bcl-XL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以9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NSCLC)为实验材料,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技术在cDNA和蛋白水平检测3种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BI-1在NSCLC中高表达,Bcl-2表达较低(在A549、PAa、GLC-82和SPC-1-A几乎检测不到),Bcl-XL表达较稳定,且明显高于Bcl-2。结论在NSCLC细胞中,BI-1主要与Bcl-XL形成蛋白复合体作用于凋亡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1 BCL-2 Bcl—X1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藏红花素对CNE2细胞的增殖及迁移抑制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董盛宇 刘付梅 李祥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2期6-9,12,共5页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crocin)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crocin作用后的细胞形态变化,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Transwell小室实验分析细胞迁移能力变化,RT-...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crocin)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crocin作用后的细胞形态变化,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Transwell小室实验分析细胞迁移能力变化,RT-PCR技术测定bi-1基因mRNA表达变化。结果藏红花素作用于CNE2细胞24h后,可抑制其增殖和迁移能力,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但当药物浓度超过0.8 mmol/L时,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细胞死亡增加。RT-PCR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藏红花素作用于CNE2细胞24h后,bi-1基因的mRNA表达明显下调。结论藏红花素对CNE2细胞有增殖和迁移抑制作用,并可影响抗凋亡基因bi-1的表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bi-1基因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红花素 CNE2 增殖 迁移 bi-1
下载PDF
靶向Bi-1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祥勇 罗海清 +1 位作者 林观平 周克元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240-1243,共4页
目的慢病毒载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分析、信号转导通路和基因治疗的研究。文中应用慢病毒系统构建凋亡抑制基因Bi-1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为后续的以Bi-1基因为靶点的肿瘤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目的慢病毒载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分析、信号转导通路和基因治疗的研究。文中应用慢病毒系统构建凋亡抑制基因Bi-1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为后续的以Bi-1基因为靶点的肿瘤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慢病毒表达载体酶切位点的特征序列设计PCR扩增引物并扩增人Bi-1 cDNA,并采用DNA重组技术定向克隆至pLCMV-IG质粒中,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质粒pLCMV-IG-Bi-1,经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包装慢病毒感染至小鼠成纤维细胞株NIH3T3中,RT-PCR及Western-blot分别检测NIH3T3细胞中Bi-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PCR、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重组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NIH3T3细胞感染重组载体包装的慢病毒后出现明显的Bi-1基因高表达。结论成功构建靶向Bi-1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Bi-1基因对细胞生长转化的影响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1 重组慢病毒载体 NIH3T3
下载PDF
乳腺癌中BI-1基因与ER PR表达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孟圈 李靖若 +2 位作者 冯宗刚 苏静 李建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868-870,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BI-1基因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乳腺癌及配对正常组织中BI-1的表达,并分析与ER、PR受体的关系。结果:乳腺癌及配对正常组织中BI-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08%、18.75%,两组间相比... 目的:探讨乳腺癌BI-1基因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乳腺癌及配对正常组织中BI-1的表达,并分析与ER、PR受体的关系。结果:乳腺癌及配对正常组织中BI-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08%、18.75%,两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ER阴性组BI-1表达阳性率高于ER阳性组,阳性率分别为94.74%和65.52%差异有显著性(P<0.05);PR阳性和阴性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淋巴结转移组BI-1表达率高于未转移组(P<0.05)。结论:BI-1与ER的联合检测是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i-1 ER PR
下载PDF
过表达BI-1对妊娠糖尿病中内质网介导滋养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冯国惠 美丽班·买买提祖农 黄莺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1年第5期664-668,共5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BI-1对妊娠糖尿病中内质网介导滋养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检测BI-1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与阴性对照者中的表达;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BI-1在HTR-8/SVneo细胞中的表达;CCK-8检测HTR-... 目的探讨过表达BI-1对妊娠糖尿病中内质网介导滋养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检测BI-1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与阴性对照者中的表达;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BI-1在HTR-8/SVneo细胞中的表达;CCK-8检测HTR-8/SVneo细胞的活力;EDU检测HTR-8/SVneo细胞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相关蛋白的表达;细胞流式术检测HTR-8/SVneo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BI-1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低表达,也在高糖(HG)诱导HTR-8/SVneo细胞中低表达;过表达BI-1在HG诱导的HTR-8/SVneo细胞中高表达(P<0.01);过表达BI-1使HG诱导的HTR-8/SVneo细胞活力增加(P<0.05),细胞中EDU阳性细胞数目比例增加(P<0.05);且过表达BI-1使HG诱导的HTR-8/SVneo中CRP78、CHOP、ATF6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均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 BI-1在妊娠糖尿病患者和HG诱导的HTR-8/SVneo中低表达,且过表达BI-1使HG诱导的HTR-8/SVneo细胞增殖能力提高,凋亡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1 妊娠糖尿病 滋养细胞
原文传递
乳癌组织中BI-1、Bcl-2和Bcl-xl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靖若 李孟圈 +1 位作者 冯宗刚 李建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36-938,共3页
目的:检测乳癌组织中Bax inhibitor-1(BI-1)、Bcl-2和Bcl-xl蛋白的表达,探讨可能的抗凋亡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42例乳癌及配对正常乳腺组织中BI-1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乳癌组织中Bcl-2与Bcl-xl的表达。结... 目的:检测乳癌组织中Bax inhibitor-1(BI-1)、Bcl-2和Bcl-xl蛋白的表达,探讨可能的抗凋亡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42例乳癌及配对正常乳腺组织中BI-1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乳癌组织中Bcl-2与Bcl-xl的表达。结果:乳癌组织中BI-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配对正常乳腺组织,P<0.05;乳癌组织中BI-1的表达与Bcl-2和Bcl-xl均呈正相关(r=0.356和0.375,P均<0.05)。结论:BI-1的过度表达可能促进了乳癌的发生。Bcl-2和Bcl-xl均参与了BI-1的抗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bi-1 BCL-2 BCL-XL
下载PDF
BI-1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佳鑫 周帅 +2 位作者 钱希颖 张月婷 赵建华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69-74,共6页
探讨慢病毒介导BI-1过表达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影响.BI-1过表达慢病毒溶液侧脑注射后,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AH后EBI大鼠模型.于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估.于造模后24h,检测大鼠脑... 探讨慢病毒介导BI-1过表达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影响.BI-1过表达慢病毒溶液侧脑注射后,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AH后EBI大鼠模型.于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估.于造模后24h,检测大鼠脑含水量,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I-1蛋白以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GRP78和Caspase-12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表明,BI-1过表达可减轻SAH后大鼠神经功能障碍、脑水肿程度和神经元细胞的损伤;TUNEL染色结果显示,BI-1过表达可抑制SAH后大鼠神经元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结果表明,SAH可激活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GRP78和Caspase-12的表达,而BI-1过表达却又抑制了SAH后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激活.因此,BI-1过表达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神经元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1 内质网应激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神经元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乳癌组织中BI-1和P53蛋白的表达
12
作者 李孟圈 李靖若 +2 位作者 冯宗刚 苏静 李建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67-869,共3页
目的:探讨乳癌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BI-1及P53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乳癌及配对的正常乳腺组织中BI-1、P53蛋白的表达。结果:乳癌组织中BI-1、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6%和46.9%,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中2者的阳性表达率(... 目的:探讨乳癌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BI-1及P53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乳癌及配对的正常乳腺组织中BI-1、P53蛋白的表达。结果:乳癌组织中BI-1、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6%和46.9%,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中2者的阳性表达率(3.1%和4.7%,χ2分别为72.002,29.765,P均<0.05)。不同的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之间BI-1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加(P<0.05)。淋巴结转移乳癌组织中BI-1和P53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未转移组(P<0.05)。在乳癌组织中BI-1与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2,P<0.05)。结论:乳癌组织中BI-1与P53蛋白的联合检测对揭示乳癌的发病原因、判断预后及乳癌的早期诊断和基因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癌 bi-1 P53
下载PDF
靶基因Bi-1RNAi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13
作者 李祥勇 张美红 +1 位作者 林观平 周克元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489-492,共4页
目的构建靶向人Bax Inhibitor-1(Bi-1)基因的shRNA慢病毒重组载体。方法借助siRNA设计工具,并结合文献资料选取Bi-1基因编码序列中有效的干扰靶点,根据连接载体中的酶切位点自行设计并人工合成干扰靶点的一对反义脱氧寡核苷酸链,先定向... 目的构建靶向人Bax Inhibitor-1(Bi-1)基因的shRNA慢病毒重组载体。方法借助siRNA设计工具,并结合文献资料选取Bi-1基因编码序列中有效的干扰靶点,根据连接载体中的酶切位点自行设计并人工合成干扰靶点的一对反义脱氧寡核苷酸链,先定向克隆到pU6载体(pU6-Bi-1-shRNA),再经双酶切后克隆到慢病毒包装质粒LunIG,得到靶向Bi-1基因沉默的慢病毒包装重组质粒LunIG-Bi-1。重组质粒经PCR法进行初筛后,再通过双酶切电泳和目的基因沉默效果的检测保证插入序列的正确性。结果靶向沉默Bi-1基因的shRNA序列成功插入到慢病毒包装质粒LunIG中。结论靶向Bi-1基因沉默的慢病毒shRNA包装重组质粒构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1 基因沉默 RNAI 慢病毒载体
下载PDF
Expression of BI-1 protein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breast cancer
14
作者 Jingruo Li Mengquan Li Jiangtao Li Zonggang Feng Jing Su Jianzhang Li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9年第3期160-163,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s of expression of Bax inhibitor-1 (BI-1) gene and the receptors of estrogen and progestogen in breast cancer and its significance.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s had...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s of expression of Bax inhibitor-1 (BI-1) gene and the receptors of estrogen and progestogen in breast cancer and its significance.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s had been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s of BI-1 gene and receptors of estrogen and progestogen in breast cancer.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s of expressions of BI-1 gene, estrogen receptor (ER) and progestogen receptor (PR) in breast cancer were 77.08%, 60.42% and 54.17%,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rate of expression of BI-1 gene was higher in the group with negative expression of ER than the positive group, their positive rates were 76.92% and 52.27%, respectively;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xpressions of PR. The positive rate of expression of BI-1 gene was also higher in the group with positive lymph node metastasis than the non-lymph node metastasis group, and their positive rates were 64.58% and 36.36%,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BI-1 gene, in combination with ER,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to choose individual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after operation and can become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judging the prognosis of breast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cancer Bax inhibitor-1 bi-1 estrogen receptor (ER) progestogen receptor (PR)
下载PDF
双靶点沉默hTERT和Bi-1基因诱导人鼻咽癌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15
作者 何柯新 王会敏 +5 位作者 麦静雯 邱萍英 徐鹏 张烨梓 洪剑浩 林裕龙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利用RNA干扰阻抑hTERT和Bi-1基因的表达并诱导人鼻咽癌细胞的凋亡。方法收集CNE-2Z细胞,设未处理组、Lip组、pcDNA3.1(+)/Lip对照组、TR/Lip组、TRs/Lip组、Bi-1/Lip组、Bi-1s/Lip组、TR-Bi-1/Lip组和TRsBi-1s/Lip组,采用MTT法观察... 目的利用RNA干扰阻抑hTERT和Bi-1基因的表达并诱导人鼻咽癌细胞的凋亡。方法收集CNE-2Z细胞,设未处理组、Lip组、pcDNA3.1(+)/Lip对照组、TR/Lip组、TRs/Lip组、Bi-1/Lip组、Bi-1s/Lip组、TR-Bi-1/Lip组和TRsBi-1s/Lip组,采用MTT法观察质粒载体及转染试剂对CNE-2Z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NE-2Z细胞凋亡,Hoechst 33258染色,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鼻咽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TR、Bi-1和TR-Bi-1组的CNE-2Z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且TR-Bi-1组的生长增殖能力最低(P<0.05);凋亡细胞有所增加。转染TR、Bi-1和TR-Bi-1重组质粒48 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部分鼻咽癌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而pcDNA3.1(+)、TRs、TRs-Bi-1s、Lip和未处理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双基因表达载体可以同时特异、有效地沉默hTERT和Bi-1两种基因,与沉默单基因的效果相比较,双基因沉默组鼻咽癌CNE-2Z细胞的增殖率受到明显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鼻咽癌 h TERT bi-1
下载PDF
Convenient One Pot Synthesis and Antibacterial Evaluation of Some New Mannich Bases Carrying 1,2,4-Triazolyl Moiety
16
作者 Arafa, Wael A. A Mohamed, Asmaa S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8期1661-1668,共8页
A series of Mannich bases were synthesized by a three-component Mannich reaction. The newly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well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IR, NMR and mass spectroscopic studies. The potential an... A series of Mannich bases were synthesized by a three-component Mannich reaction. The newly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well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IR, NMR and mass spectroscopic studies. The potential antibacterial effects of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standard bacterial strains: Gram-positive and Gram-negative bacteria. Interestingly, all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observed to be promising leads, possessing moderate to significant inhibitory activity as compared to stand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 1 2 4-triazoles Schiff bases Mannich bases regioselectivity antibacterial activity
原文传递
脱氧核糖核酸与双苯甲亚胺相互作用的荧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何品刚 孙星炎 +3 位作者 徐春 刘盛辉 陈奕利 方禹之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98-401,共4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对脱氧核糖核酸(DNA)与双苯甲亚胺(Hoechst 33258)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证实了Hoechst 33258与DNA的相互作用除嵌入作用外,还存在非特异性的静电作用;Hoechst 33258与DNA主要作用在A-T区域.同时,在磷酸... 采用荧光光谱法对脱氧核糖核酸(DNA)与双苯甲亚胺(Hoechst 33258)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证实了Hoechst 33258与DNA的相互作用除嵌入作用外,还存在非特异性的静电作用;Hoechst 33258与DNA主要作用在A-T区域.同时,在磷酸根的存在下可以减弱Hoechst 33258与DNA的非特异性作用.另外,根据荧光峰增强与Hoechst 33258浓度的线性关系,提出了Hoechst 33258的定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 脱氧核糖核酸 双苯甲亚胺 相互作用
下载PDF
螯形主体分子的设计、包结性能及其在细辛挥发油有效成分选择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文生 郭放 +10 位作者 邓敏 佟健 刘祁涛 张玉路 吴天泉 蔡云萍 马明扬 曹淑兰 程光荣 郑启泰 吕扬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996-1004,共9页
设计了两种新的具有螯形骨架的主体分子反式-1,2-二苯三-1,2-苊二醇⑴和顺式-1,2-二(1’-萘基)-1,2-苊二醇⑵,主体分子⑴,⑵可与许多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形成配位包合物。用IR和粉末XBD表征了主体分子⑴和... 设计了两种新的具有螯形骨架的主体分子反式-1,2-二苯三-1,2-苊二醇⑴和顺式-1,2-二(1’-萘基)-1,2-苊二醇⑵,主体分子⑴,⑵可与许多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形成配位包合物。用IR和粉末XBD表征了主体分子⑴和⑵的包结物,用^1H NMR测定了包结物的主客体分子摩尔比:⑴·DMF(1:2),⑴·DMSO(1:2),⑴·THF(1:2),⑴·二氧六环(1:),⑴·吡啶(1:),⑵·DMF(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结化合物 螯形主体分子 芳香醇 细辛挥发油
下载PDF
高能低感熔铸炸药液相载体3,3’-联(1,2,4-噁二唑)-5,5’-二甲硝酸酯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9
19
作者 薛琪 毕福强 +7 位作者 周彦水 吴敏杰 霍欢 张家荣 罗义芬 翟连杰 张生勇 王伯周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6-241,I0002,共7页
以二氨基乙二肟与乙酰氧基乙酰氯为原料,经环化、水解、硝化合成了新型熔铸炸药液相载体3,3′-联(1,2,4-噁二唑)-5,5′-二甲硝酸酯(BODN),总收率为54%,并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等进行了结构表征;优化了水解与硝化反应条件;... 以二氨基乙二肟与乙酰氧基乙酰氯为原料,经环化、水解、硝化合成了新型熔铸炸药液相载体3,3′-联(1,2,4-噁二唑)-5,5′-二甲硝酸酯(BODN),总收率为54%,并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等进行了结构表征;优化了水解与硝化反应条件;基于分离、鉴定反应副产物的实验结果,探讨了BODN环化反应机理;利用DSC法研究了BODN与RDX、HMX、CL-20的相容性;采用EXPLO5软件预估了RDX、HMX、CL-20为固相的BODN基熔铸炸药的爆轰参数。结果表明,水解反应较优条件为:以碳酸钾为水解试剂在甲醇中回流,其中,3,3′-联(1,2,4-噁二唑)-5,5′-二甲醇乙酸酯和碳酸钾的摩尔比为10∶1,反应2h;硝化反应较优体系为98%发烟硝酸/醋酐体系,其中,98%发烟硝酸、醋酐体系及3,3′-联(1,2,4-噁二唑)-5,5′-二甲醇的摩尔比为10∶5∶1,反应10h;BODN分解峰温203.2℃,与RDX、HMX和CL-20均可良好相容;BODN/CL-20(质量比7∶3)理论爆速达8595m/s,较TNT/CL-20爆速提高约900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熔铸炸药 [3 3′-联(1 2 4-噁二唑)]-5 5′-二甲硝酸酯(BODN) 热行为 炸药载体 相容性
下载PDF
利用瞬时表达技术分析小麦抗白粉病相关基因CAF1、BI-1和DAD1的功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瑜晖 辛明明 +6 位作者 宋娜 彭福祥 唐华山 李映辉 倪中福 解超杰 孙其信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8-32,共5页
利用小麦离体叶片瞬时表达技术分析了3个小麦抗白粉病相关基因CAF1、BI-1和DAD1的功能。根据小麦响应白粉菌侵染的差异表达基因芯片检测结果,筛选出表达差异的抗病相关基因CAF1和BI-1,并挑选与植物程序性死亡相关的基因DAD1,将克隆到的... 利用小麦离体叶片瞬时表达技术分析了3个小麦抗白粉病相关基因CAF1、BI-1和DAD1的功能。根据小麦响应白粉菌侵染的差异表达基因芯片检测结果,筛选出表达差异的抗病相关基因CAF1和BI-1,并挑选与植物程序性死亡相关的基因DAD1,将克隆到的这3个小麦基因全长ORF序列构建入超表达载体pAHC25中,利用瞬时表达技术检测目标基因和GUS基因共转化的阳性小麦叶片表皮细胞中白粉菌成功侵入并形成吸器的细胞比例(侵入频率),研究目标基因的超表达后对白粉菌入侵及吸器形成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CAF1基因在感病小麦品种叶片中的瞬时表达,对白粉病侵入和吸器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侵入频率为(37.37±3.2)%,对照为(54.75±0.6)%),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表达细胞对白粉菌的抗性;表达DAD1基因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白粉菌吸器的形成(侵入频率为(57.34±1.1)%,对照为(50.93±1.3)%);而在感病叶片中表达基因BI-1对白粉菌吸器形成没有明显影响(侵入频率为(54.31±1.7)%,对照为(52.37±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菌 瞬时表达技术 CAF1基因 bi-1基因 DAD1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