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贼墨多糖提取物的制备及其对B16F10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曹少谦 刘亮 +3 位作者 朱孟飞 陈秋平 戚向阳 杨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6-912,共7页
为了探索乌贼墨多糖(SIP)对体外培养的B16F10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以乌贼墨为原材料,对SIP进行提取分离,并研究SIP提取物对B16F10细胞活力、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合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SIP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40℃,料液比1∶3... 为了探索乌贼墨多糖(SIP)对体外培养的B16F10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以乌贼墨为原材料,对SIP进行提取分离,并研究SIP提取物对B16F10细胞活力、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合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SIP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40℃,料液比1∶3,提取时间4h,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SIP得率为14.12 mg·g^(-1)。SIP提取物对B16F10细胞形态有一定影响,对细胞活性、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合成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呈现一定剂量效应。综上可知,SIP提取物能抑制黑色素合成,具有作为美白剂的发展前景,这为乌贼墨合理利用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贼墨 多糖 提取 b16f10细胞
下载PDF
辣椒素对小鼠B16F10黑色素瘤抑制效应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鹏程 陈美周 +1 位作者 余方流 陈琪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096-1099,共4页
目的观察辣椒素对荷B16F10细胞黑色素瘤实验小鼠的抗瘤效应,初步探讨其抑瘤效应机制。方法采用移植细胞瘤方法建立荷瘤小鼠模型,实验分为生理盐水组(0.9%氯化钠注射液,NS对照组)、阿拉伯胶组(5%阿拉伯胶水溶液)、辣椒素低剂量组〔5mg/(k... 目的观察辣椒素对荷B16F10细胞黑色素瘤实验小鼠的抗瘤效应,初步探讨其抑瘤效应机制。方法采用移植细胞瘤方法建立荷瘤小鼠模型,实验分为生理盐水组(0.9%氯化钠注射液,NS对照组)、阿拉伯胶组(5%阿拉伯胶水溶液)、辣椒素低剂量组〔5mg/(kg·d)〕、中剂量组〔10mg/(kg·d)〕和高剂量组〔20mg/(kg·d)〕5组。观察辣椒素对B16F10瘤细胞的体内抗瘤效应,通过检测细胞因子表达与NK效应细胞活性,分析小鼠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辣椒素治疗改善了小鼠一般状况,表现为体质量减轻变缓,NS组体质量减轻(2.32±0.61)g,辣椒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减轻(1.49±0.65)、(0.80±0.33)和(1.58±0.39)g,辣椒素治疗组体质量减轻较小,与NS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剂量组减轻最为明显,P<0.01。辣椒素显著抑制小鼠B16F10细胞瘤的增殖,表现为NS对照组终末瘤体质量为(4.02±0.56)g,辣椒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为(3.37±0.25)、(2.21±0.22)和(3.10±0.20)g,辣椒素治疗组瘤体质量均减轻,与NS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剂量组瘤体质量减小最为明显,P<0.01。辣椒素增强了实验小鼠IFN-γ分泌,与NS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剂量治疗组达到(785.48±15.56)ng/L,变化尤为显著,P<0.01。而辣椒素各治疗组IL-4分泌水平则有所下降,但与NS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辣椒素明显增强细胞移植瘤小鼠NK细胞活性,在效靶比为50∶1时,NK细胞免疫杀伤活性较为明显,与NS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剂量组NK细胞杀伤活性达47.36%,增强最为明显,P<0.01。结论辣椒素治疗显示出较强的抗B16F10黑色素细胞瘤效应,其中以辣椒素剂量10mg/(kg·d)的治疗效果最好,其机制可能与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及NK细胞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黑色素瘤 b16f10细胞 NK细胞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搭载咪唑−沸石骨架的减毒沙门氏菌的制备及抗肿瘤作用研究
3
作者 钟小芳 邓小瑜 刘帅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41-1846,共6页
本研究利用仿生矿化将咪唑−沸石骨架(ZIF-8)巧妙地搭载在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表面,同时包载化疗药物盐酸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得到ZD@VNP;采用透射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ZD@VNP的形貌及ZIF-8与VNP20009的结合情况进行表征。采... 本研究利用仿生矿化将咪唑−沸石骨架(ZIF-8)巧妙地搭载在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表面,同时包载化疗药物盐酸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得到ZD@VNP;采用透射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ZD@VNP的形貌及ZIF-8与VNP20009的结合情况进行表征。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考察DOX的包封率及体外释放率;通过CCK-8和细胞活/死染色FDA/PI评估ZD@VNP抑制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增殖的能力,并建立黑色素瘤小鼠模型考察ZD@VNP抑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ZIF-8均匀地结合在VNP20009表面,共聚焦结果也证实了ZD@VNP中ZIF-8与VNP的结合;ZD@VNP对DOX的包封率为85.7%±3.7%,在pH 6.0的缓冲液中DOX的释放显著高于pH 7.4;细胞实验结果表明ZD@VNP能增强DOX对B16F1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药效实验结果表明与VNP+DOX相比,ZD@VNP治疗在C57BL/6小鼠(实验得到广东医科大学动物保护和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GDMU-2023-002518)上可显著抑制B16F10肿瘤生长,并延长小鼠生存期。综上,本研究借助仿生矿化通过一步法制备的ZD@VNP可显著增强DOX和VNP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在药物递送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沸石骨架 沙门氏菌VNP20009 仿生矿化 细胞增殖 b16f10细胞
原文传递
胡桃醌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体内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陈丽 张建 +2 位作者 汪思应 黄德武 顾为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9期978-982,共5页
目的:研究胡桃醌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体内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B16/F10黑色素瘤人工肺转移模型研究胡桃醌对肿瘤细胞血道转移的作用。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4.5、3、1.5和0.75mg/kg胡桃醌组显著减少小鼠黑色素瘤B16F10血道转... 目的:研究胡桃醌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体内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B16/F10黑色素瘤人工肺转移模型研究胡桃醌对肿瘤细胞血道转移的作用。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4.5、3、1.5和0.75mg/kg胡桃醌组显著减少小鼠黑色素瘤B16F10血道转移(P<0.05),其抑制率分别为27.30%、55.35%、31.52%和25.34%;3mg/kg胡桃醌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抑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胡桃醌可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F10血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醌 b16f10 血道转移
下载PDF
mGM-CSF-GnRH3与mGM-CSF-GRP6融合蛋白体外抗肿瘤作用及生物信息学预测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淑君 韦晓芳 +3 位作者 刘生凤 黄滢霜 张焱 曹荣月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2-589,共8页
目的:制备鼠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ouse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 GM-CSF)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 RH)的融合蛋白m GM-CSF-Gn RH3(m GGn)和m GM-CSF与胃泌素释放... 目的:制备鼠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ouse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 GM-CSF)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 RH)的融合蛋白m GM-CSF-Gn RH3(m GGn)和m GM-CSF与胃泌素释放肽(gastrin-releasing peptide,GRP)的融合蛋白m GM-CSF-GRP6(m G6),探讨这两种融合蛋白在体外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抑制效果,并对其等电点、相对分子质量、疏水性、稳定性、亚细胞定位、信号肽、空间结构、潜在抗原表位等进行初步预测。方法:m GGn与m G6融合蛋白制备成功后,通过显微观察、划痕实验、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蛋白对B16F10细胞形态、细胞迁移、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蛋白质在线分析系统EXPASY、GOR4、SWISS MODEL对重组融合蛋白进行基本属性、二三级结构分析预测,运用IEDB和ABCpred软件综合预测其B细胞抗原表位,采用SYFPEITHI、Bl MAS和Net CTL软件综合预测其CTL表位,利用Net MHCIIpan 3.1 Server和IEDB软件综合预测其Th表位。结果:m GGn和m G6融合蛋白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m GGn能使B16F10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m G6能使B16F10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不能进入G2期,从而抑制瘤细胞的增殖。m GGn和m G6结构丰富,含有较多潜在的B细胞、CTL和Th表位。结论:m GGn与m G6融合蛋白在体外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生物信息学预测为进一步研究两种融合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和免疫活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胃泌素释放肽 黑色素瘤 b16f10细胞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载芬维A铵脂质体体外对恶性黑素瘤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崔艾丽 金哲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79-884,共6页
目的 探讨载芬维A铵脂质体(4-HPR-L)对A375及B16F10黑素瘤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载4-HPR-L.体外分别培养A375及B16F10黑素瘤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仅加入细胞和新鲜培养基,4-HPR组和4-HPR-L组分别... 目的 探讨载芬维A铵脂质体(4-HPR-L)对A375及B16F10黑素瘤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载4-HPR-L.体外分别培养A375及B16F10黑素瘤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仅加入细胞和新鲜培养基,4-HPR组和4-HPR-L组分别加入同浓度4-HPR和4-HPR-L.细胞增殖抑制实验(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Hoechst33258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4-HPR-L入胞情况.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4-HPR与4-HPR-L对A375和B16F10的增殖抑制作用均表现出浓度依赖,0.1、1、15、30、50、70 mg/L 4-HPR和4-HPR-L处理A375和B16F10细胞48 h后,4-HPR组A375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4.3±1.4)%、(91.7±2.5)%、(84.4±2.5%)、(78.8±2.1)%、(59.0±1.1)%、(42.8±2.0)%,4-HPR-L组分另别为(86.0±0.2)%、(76.5±0.6)%、(60.9±1.5)%、(49.0±0.5)%、(32.9±0.2)%、(18.9±0.5)%,同浓度两组间比较,t值分别为8.019、8.298、11.455、19.978、33.672、16.314,均P<0.01;4-HPR组B16F10细胞存活率分别是(95.4±1.9)%、(90.5±2.6)%、(77.0±0.8%)、(64.4±3.5)%、(59.1±2.9)%、(49.9±1.9)%,4-HPR-L组分另别是(88.4±2.0)%、(80.9±3.4)%、(60.9±2.2)%、(51.5±2.9)%、(41.1±1.2)%、(33.5±2.4)%,同浓度两组间比较,均P<0.05.相同浓度下,4-HPR同浓度组A375和B16F10细胞存活率均高于4-HPR-L组.Hoechst33258染色显示,对照组、4-HPR组细胞无明显变化,而4-HPR-L组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质浓缩,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4-HPR-L组A375和B16F10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4-HPR组,均P<0.01.细胞划痕实验显示,4-HPR-L较4-HPR能更好地抑制细胞移行,显著降低划痕的愈合程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C6脂质体入胞迅速.结论 4-HPR-L能更好地进入A375细胞、B16F10细胞,且能有效抑制A375、B16F10细胞的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实验性 芬维A铵 脂质体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运动 A375细胞 b16f10细胞
原文传递
羟喜树碱对黑素瘤B16F10细胞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巍 柳航 许耶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22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观察羟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对黑素瘤B16F10细胞侵袭能力以及凋亡相关蛋白p53和Bcl-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抑制黑素瘤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5、10、20、50μmol/L的HCPT处理B16F10细胞24 h及48 h,采用Transwell... 目的:观察羟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对黑素瘤B16F10细胞侵袭能力以及凋亡相关蛋白p53和Bcl-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抑制黑素瘤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5、10、20、50μmol/L的HCPT处理B16F10细胞24 h及48 h,采用Transwell实验评价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p53和Bcl-2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结果: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HCPT不同浓度组(除HCPT 5μmol/L组外)B16F10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1)。HCPT能显著升高p53的mRNA和蛋白水平,同时降低Bcl-2的mRNA和蛋白水平(P<0.01),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结论:HCPT能够明显降低B16F10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干预B16F10细胞中p53和Bcl-2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喜树碱 黑素瘤 b16f10细胞 细胞凋亡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大蒜提取物对B16F10细胞内黑色素生成的抑制作用
8
作者 姚欣 曾洁琳 +4 位作者 沈衡平 刘朕 范丽霞 杨安平 刘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6-671,共6页
采用MTT法测定大蒜提取物、二胜肽和六胜肽3种物质对B16F10细胞活力的影响,且在非毒剂量下,分别评价此3种物质对B16F10细胞黑色素生成和细胞形态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大蒜提取物、二胜肽和六胜肽组合物中各组分... 采用MTT法测定大蒜提取物、二胜肽和六胜肽3种物质对B16F10细胞活力的影响,且在非毒剂量下,分别评价此3种物质对B16F10细胞黑色素生成和细胞形态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大蒜提取物、二胜肽和六胜肽组合物中各组分的用量,检测组合物对B16F10细胞黑色素生成抑制率的影响,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最佳组合物对黑色素合成相关蛋白TYR、TRP-1和TRP-2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0.00~2.50μg/mL的大蒜提取物、0.00~4.00μg/mL的二胜肽或六胜肽对B16F10细胞的细胞活力和细胞形态均没有显著影响;大蒜提取物在0.00~2.50μg/mL、二胜肽和六胜肽在0.00~4.00μg/mL内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当大蒜提取物、二胜肽、六胜肽质量浓度分别为2.50、1.00、0.50μg/mL时的组合物抑制黑色素的生成作用效果最佳;该最佳组合物对黑色素合成相关蛋白TYR、TRP-1和TRP-2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组合物抑制黑色素的生成与TYR、TRP-1和TRP-2蛋白水平的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6f10细胞 大蒜提取物 二胜肽 六胜肽 黑色素 细胞活力 细胞形态 抑制作用
下载PDF
GnRH/M2融合蛋白致敏DC疫苗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移植瘤的抑制 被引量:1
9
作者 曹荣月 马云菲 +4 位作者 袁玉婷 张昕黎 李曼曼 苗梓韬 金亮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8-475,共8页
目的:制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与M2的融合蛋白(GnRH/M2),研究由该融合蛋白致敏而成的DC疫苗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表达载体p ET28a-ans B-CGnRH3-hinge-MVP-M2质粒... 目的:制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与M2的融合蛋白(GnRH/M2),研究由该融合蛋白致敏而成的DC疫苗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表达载体p ET28a-ans B-CGnRH3-hinge-MVP-M2质粒,该质粒转化的工程菌在乳糖的诱导下,融合蛋白ans B-C-GnRH3-hinge-MVP-M2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超声破碎、洗涤和乙醇分级沉淀纯化后,通过酸水解将蛋白多肽GnRH3-hinge-MVP-M2释放出来,并通过DEAE-52阴离子交换层析进行分离。将此融合多肽致敏DC获得DC疫苗。构建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小鼠移植瘤模型,按接种疫苗不同,分为:环磷酰胺组(CTX)、GnRH/M2融合蛋白致敏DC组(GDC)、肿瘤细胞裂解物致敏DC组(BDC)、GnRH/M2融合蛋白致敏DC+环磷酰胺组(GDCTX)、肿瘤细胞裂解物致敏DC+环磷酰胺组(BDCTX)和生理盐水组(NS),观察GnRH/M2疫苗对模型小鼠的移植瘤生长、CTL杀伤能力和T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成功构建p ET28a-ans B-C-GnRH3-hinge-MVP-M2质粒并高效表达融合蛋白。GDC组移植瘤生长明显慢于NS组(P<0.05),且与BDC组相似(P>0.05);GDCTX组抑瘤效果虽进一步提高,但与CTX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对B16F10细胞的杀伤作用和对T细胞增殖作用均优于阴性对照组(P<0.05或P<0.01),且GDC组与BD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初步证明融合多肽GnRH/M2致敏的DC疫苗能有效抑制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小鼠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树突状细胞 b16f10细胞 黑色素瘤 融合蛋白
下载PDF
喜树碱对B16F10细胞增殖及黑色素合成抑制机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静敏 吴波 +4 位作者 蒋旭红 舒绪刚 刘展眉 程杏安 温宇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4-29,共6页
为研究喜树碱(Camptothecin,CPT)对B16F10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及黑色素合成抑制机制,利用噻唑蓝(Methylthiazoletetrazolium,MTT)检测法、显微观察法、Na OH裂解法和多巴氧化法分析不同浓度的CPT对细胞增殖、形态、黑色素合成及... 为研究喜树碱(Camptothecin,CPT)对B16F10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及黑色素合成抑制机制,利用噻唑蓝(Methylthiazoletetrazolium,MTT)检测法、显微观察法、Na OH裂解法和多巴氧化法分析不同浓度的CPT对细胞增殖、形态、黑色素合成及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CPT浓度的增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B16F10细胞的增殖抑制增强. 160μmol/L CPT处理72 h,B16F10细胞增殖抑制率达77. 0%,一定范围内呈现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 <0. 05).同时不同浓度CPT对细胞黑色素合成和酪氨酸酶活性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40μmol/L CPT处理72 h,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量为85. 37%,酪氨酸酶的活性为56. 4%(P <0. 05).结果表明,喜树碱能有效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的增殖和细胞内的黑色素的产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碱(Camptothecin CPT) b16f10细胞 黑色素 酪氨酸酶
下载PDF
黏着斑激酶低表达黑色素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初步性质研究
11
作者 兰燕 华子春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28-1133,共6页
黑色素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恶性程度的增高,黏着斑激酶(FAK)水平递增。本文利用RNAi技术,成功建立了稳定干扰FAK基因的F10-siFAK及阴性对照F10-control两种细胞系。与对照F10-control相比,F10-siFAK细胞系mRNA表达下降,蛋白表... 黑色素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恶性程度的增高,黏着斑激酶(FAK)水平递增。本文利用RNAi技术,成功建立了稳定干扰FAK基因的F10-siFAK及阴性对照F10-control两种细胞系。与对照F10-control相比,F10-siFAK细胞系mRNA表达下降,蛋白表达减少,ERK磷酸化显著降低,细胞周期在G1期阻滞增加,而且在动物体内的生长速度明显降低。稳定干扰FAK基因的黑色素瘤细胞株的建立,为研究FAK在黑色素瘤进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工具,并为以FAK为靶点的黑色素瘤治疗药物的筛选提供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K 稳定转染 b16f10细胞 siRNA
原文传递
三种黑素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2
作者 康恺 李运曼 +1 位作者 蒋轶 方伟蓉 《药学进展》 CAS 2006年第7期326-329,共4页
目的:建立黑素瘤动物模型,用于抗黑素瘤药物的疗效评价。方法:分别通过皮下、静脉和腹腔注射方式,将B16F10黑素瘤细胞接种于小鼠体内,建立3种黑素瘤及其肺转移小鼠模型,并以达卡巴嗪作为试药,考察其对这3种模型小鼠的作用。结果:成功建... 目的:建立黑素瘤动物模型,用于抗黑素瘤药物的疗效评价。方法:分别通过皮下、静脉和腹腔注射方式,将B16F10黑素瘤细胞接种于小鼠体内,建立3种黑素瘤及其肺转移小鼠模型,并以达卡巴嗪作为试药,考察其对这3种模型小鼠的作用。结果:成功建立了小鼠皮下、肺转移及腹腔黑素瘤模型。达卡巴嗪对3种模型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结论:这3种黑素瘤动物模型可综合用于新药的临床前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瘤 小鼠模型 b16f10细胞株 达卡巴嗪
下载PDF
毛大丁草根不同极性萃取物美白活性与熊果苷含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岗 黄立森 +3 位作者 唐灵芝 庞海月 吴黉坦 王贵弘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8年第4期30-34,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毛大丁草根不同极性萃取物中熊果苷含量,并以黑色素B16F10细胞为模型,研究毛大丁草根不同极性萃取物的美白活性与熊果苷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熊果苷主要存在于毛大丁草根正丁醇萃取物和水相萃取物中,以前者...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毛大丁草根不同极性萃取物中熊果苷含量,并以黑色素B16F10细胞为模型,研究毛大丁草根不同极性萃取物的美白活性与熊果苷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熊果苷主要存在于毛大丁草根正丁醇萃取物和水相萃取物中,以前者含量最高;氯仿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的美白活性与熊果苷含量无直接相关性,且毒性较大;正丁醇萃取物、水相萃取物的美白活性与熊果苷含量存在一定相关性,毒性较小,适合作为化妆品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大丁草 极性 萃取物 美白活性 黑色素b16f10细胞 熊果苷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构建稳定表达小鼠RAE1ε的B16F10细胞株
14
作者 陈敏华 宁晓敏 +1 位作者 李冬锟 钱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7期797-799,共3页
目的 通过转染及流式细胞术筛选获得稳定表达小鼠RAE1ε分子的B16F10细胞株。方法 将本研究团队前期构建的含有小鼠RAE1ε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法转染B16F10细胞,经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筛选后,建立稳定高表达的B16... 目的 通过转染及流式细胞术筛选获得稳定表达小鼠RAE1ε分子的B16F10细胞株。方法 将本研究团队前期构建的含有小鼠RAE1ε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法转染B16F10细胞,经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筛选后,建立稳定高表达的B16F10细胞株,将该细胞株与NK细胞共培养后,检测IFN-γ的分泌情况。结果 建立了稳定表达RAE1ε基因的B16F10细胞株,该细胞株上的RAE1ε具有刺激NK细胞高分泌IFN-γ的功能。结论 获得了稳定表达RAE1ε分子的B16F10细胞株,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E1ε 转染 b16f10细胞
下载PDF
构建稳定表达PDL1的B16F10细胞株
15
作者 宁晓敏 李冬琨 钱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543-545,共3页
目的通过转染及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筛选出稳定表达小鼠细胞程式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的B16F10细胞株。方法将携带PDL1的真核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法转染到B16F10细胞株中,经FCM进行多次分选,筛选... 目的通过转染及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筛选出稳定表达小鼠细胞程式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的B16F10细胞株。方法将携带PDL1的真核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法转染到B16F10细胞株中,经FCM进行多次分选,筛选出稳定表达PDL1的B16F10细胞株,将其与抗CD3/抗CD28抗体活化的CD4^+T细胞共培养48 h后,FCM检测CD4^+T细胞表面CD69以及CD25的表达。结果建立了稳定表达PDL1的B16F10细胞株,该细胞株表面的PDL1可诱导CD4^+T细胞高表达CD25。结论成功地得到了稳定表达PDL1的B16F10细胞株,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L1 稳定表达 b16f10细胞株
下载PDF
黄芪多糖调节黑色素瘤小鼠PD-1/PD-Ls分子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王洁茹 王金英 +1 位作者 张婷婷 程晓东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74-79,共6页
目的:研究中药黄芪提取物黄芪多糖在黑色素瘤B16-F10细胞荷瘤小鼠体内的抑瘤效应及对共刺激分子PD-1/PD-Ls通路的调节作用,阐明相关的抗肿瘤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对荷瘤小鼠进行黄芪多糖干预,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CCK-8法检测... 目的:研究中药黄芪提取物黄芪多糖在黑色素瘤B16-F10细胞荷瘤小鼠体内的抑瘤效应及对共刺激分子PD-1/PD-Ls通路的调节作用,阐明相关的抗肿瘤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对荷瘤小鼠进行黄芪多糖干预,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CCK-8法检测荷瘤小鼠外周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荷瘤小鼠外周血IL-2、IFN-γ的分泌水平;Real-time PCR法检测荷瘤小鼠脾脏PD-1及肿瘤组织PD-L1、PD-L2在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荷瘤小鼠脾脏PD-1及肿瘤组织PD-L1、PD-L2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黄芪多糖可显著抑制B16-F10细胞在C57BL/6小鼠腋部皮下移植形成肿瘤的生长(P<0.01);促进荷瘤小鼠外周T淋巴细胞的增殖(P<0.01);升高荷瘤小鼠外周血IL-2、IFN-γ的分泌水平(P<0.01);抑制荷瘤小鼠脾组织PD-1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P<0.01);抑制小鼠肿瘤组织中PD-L2的mRNA表达和PD-L1、PD-L2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黄芪多糖能抑制荷瘤小鼠皮下黑色素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黄芪多糖调节PD-1、PD-Ls分子的表达及相互作用,进而增强小鼠T淋巴细胞抗肿瘤免疫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黑色素瘤 b16-f10细胞 PD-1/PD-Ls 抗肿瘤免疫 小鼠
原文传递
负载MnO_(2)纳米颗粒的可得然复合水凝胶的构建及其联合光热疗法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杀伤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停琳 吴丽丽 +10 位作者 王雨 张转转 周旋 李美桂 严珍珍 丁秀文 陆松伟 陈翠敏 梁浩 张梦亚 高洁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56-664,共9页
目的:构建负载二氧化锰(MnO_(2))纳米颗粒的可得然(Cur)复合水凝胶MnO_(2)@Cur(简称MGel),研究其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采用热诱导法制备Cur水凝胶(Gel),物理负载MnO_(2)构建MGel,表征其宏观和微观形貌,检测其机械性... 目的:构建负载二氧化锰(MnO_(2))纳米颗粒的可得然(Cur)复合水凝胶MnO_(2)@Cur(简称MGel),研究其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采用热诱导法制备Cur水凝胶(Gel),物理负载MnO_(2)构建MGel,表征其宏观和微观形貌,检测其机械性能、降解性能以及光热转换性能等理化性能,并研究其联合PTT对小鼠皮肤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光热杀伤效果。结果:MGel具有优异的机械和可降解性能,抗拉伸强度达(127.97±3.60)kPa、抗压缩强度达(151.44±5.23)kPa,28 d降解率约58.17%。MGel负载MnO_(2)纳米片(粒径约180 nm)获得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负载1.0 mg/mL MnO_(2)的MGel在1.0 W/cm^(2)的808 nm NIR光照4 min后到达最高温度50℃。细胞毒性实验和Calcein-AM/PI荧光双染色实验表明,MGel联合PTT有效杀伤B16-F10黑色素瘤细胞,NIR光照使得MGel组细胞存活率降低至(4.68±0.66)%(P<0.0001)。结论:MGel复合水凝胶具备优异的机械性能、可降解性能以及光热转换性能,其联合PTT能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可能成为一种有效治疗黑色素瘤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b16-f10细胞 光热治疗 二氧化锰 可得然胶 复合水凝胶
下载PDF
lncRNA CDKN2B-AS1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邓利丽 孙素姣 +2 位作者 刘艳 陈燕 陈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CDKN2B反义RNA1(long non-coding RNA CDKN2B-antisense RNA 1,lncRNA CDKN2B-AS1)通过靶向miR-7-5p影响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用黑色素瘤B16-F10细胞,构建shRNA CDKN2B-AS1载体...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CDKN2B反义RNA1(long non-coding RNA CDKN2B-antisense RNA 1,lncRNA CDKN2B-AS1)通过靶向miR-7-5p影响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用黑色素瘤B16-F10细胞,构建shRNA CDKN2B-AS1载体并转染到B16-F10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sh-CDKN2B-AS1组、miR-7-5p mimics组、miR-7-5p inhibitor组。用RT-PCR检测转染后B16-F10细胞中CDKN2B-AS1表达水平,用克隆形成实验和MTT法检测克隆形成数及细胞的增殖能力,用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证CDKN2B-AS1和miR-7-5p相互间靶向关系。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miR-7-5p mimics、inhibitor后B16-F10细胞中miR-7-5p和Ki67、cleaved caspase-3、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Twist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h-CDKN2B-AS1组B16-F10细胞中CDKN2B-AS1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显著下降(均P<0.01)。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CDKN2B-AS1与miR-7-5p存在靶向作用关系。sh-CDKN2B-AS1组与miR-7-5p mimics组细胞中miR-7-5p和cleaved caspase-3、E-cadherin水平均明显上调(均P<0.05),Ki67、N-cadherin、Twist1水平明显下调(均P<0.05)。结论:CDKN2BAS1通过靶向miR-7-5p促进黑色素瘤发展,干扰CDKN2B-AS1可抑制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CDKN2b-AS1 miR-7-5p 黑色素瘤 b16-f10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基于单细胞测序分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来源的半乳糖凝集素3的功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向嘉 李楠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2-308,共7页
目的: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在化疗前后的表型变化入手,寻找通过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从而影响肿瘤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功能分子。方法:利用欧洲核苷酸数据库(ENA)的PRJEB45598数据集,分析进展期胃癌患者化疗前后活检肿瘤组织单细胞... 目的: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在化疗前后的表型变化入手,寻找通过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从而影响肿瘤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功能分子。方法:利用欧洲核苷酸数据库(ENA)的PRJEB45598数据集,分析进展期胃癌患者化疗前后活检肿瘤组织单细胞测序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一致流形近似与投影(UMAP)降维,获得31个亚群细胞,并进一步进行TAM亚型分析、差异基因筛选,寻找化疗后M2型TAM中高表达的基因。通过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验证化疗前后特定基因m 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变化,并通过Incucyte体外分析该蛋白是否调控化疗药物诱导的肿瘤细胞死亡。结果:聚焦单细胞测序数据中M2型TAM的特征表达基因,发现半乳糖凝集素3(LGALS3)在胃癌化疗后m 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在多种肿瘤中LGALS3高表达且与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P<0.05或P<0.01)。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移植瘤模型中,LGALS3在M2型TAM中高表达(P<0.01),且奥沙利铂化疗后表达进一步升高(P<0.05)。体外对肿瘤细胞给予重组LGALS3蛋白可抑制化疗药物奥沙利铂诱导的肿瘤细胞死亡(P<0.01)。结论:奥沙利铂化疗后的M2型TAM通过合成和分泌LGALS3促进黑色素瘤细胞的化疗抵抗,因此通过免疫治疗的方法靶向LGALS3分子可能有效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单细胞测序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半乳糖凝集素3 黑色素瘤 b16-f10细胞
下载PDF
黄腐酚逆转B16-F10黑色素瘤细胞恶性表型
20
作者 宋阳 侯绍郅 +5 位作者 王凡 韩笑 王玉娟 何杰 马成俊 王振华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23年第2期178-185,共8页
本研究从体外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克隆形成和迁移能力、黑色素合成以及糖酵解水平等考察了黄腐酚(XN)对B16-F10高转移潜能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结果表明,XN明显抑制B16-F10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体外迁移,阻滞细胞周期于G0... 本研究从体外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克隆形成和迁移能力、黑色素合成以及糖酵解水平等考察了黄腐酚(XN)对B16-F10高转移潜能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结果表明,XN明显抑制B16-F10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体外迁移,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并上调细胞黑色素合成水平。同时发现XN下调B16-F10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降低乳酸脱氢酶和己糖激酶活性及NAD^(+)/NADH比率,下调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表达。另外,XN明显延长荷B16-F10黑色素瘤小鼠生存期。总之,本研究表明XN逆转B16-F10黑色素瘤恶性表型,并发挥抗肿瘤增殖和转移活性,或与其调控肿瘤糖代谢效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腐酚 b16-f10细胞 黑色素瘤 糖酵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