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ZnO处理桑蚕丝织物的抗菌抗紫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程友刚 林红 +1 位作者 张峰 陈宇岳 《印染助剂》 CAS 2008年第4期35-37,共3页
为改善蚕丝纤维的性能,提高真丝制品的附加值,赋予其功能性,采用纳米ZnO分散液(平均粒径为53.16nm)整理桑蚕丝织物,测试其抗菌性能和抗紫外性能.结果表明:整理后桑蚕丝织物对大肠杆菌抑菌圈直径为8.5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为9.2mm;织物对... 为改善蚕丝纤维的性能,提高真丝制品的附加值,赋予其功能性,采用纳米ZnO分散液(平均粒径为53.16nm)整理桑蚕丝织物,测试其抗菌性能和抗紫外性能.结果表明:整理后桑蚕丝织物对大肠杆菌抑菌圈直径为8.5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为9.2mm;织物对UVA、UVB的平均透过率分别由34.4%、25.5%(处理前)降低到5.3%、4.3%(处理后),UPF值由6.2提高到24.6.说明经纳米ZnO分散液整理后桑蚕丝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及紫外线屏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 桑蚕丝织物 抗菌性 抗紫外
下载PDF
紫外光照下人工汗液浸渍桑丝绸老化性能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明津法 蒋耀兴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12,16,共5页
以桑蚕丝织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人工汗液浸渍紫外光辐照处理,研究其老化过程中性能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桑丝绸织物表面的对比光泽度与镜面光泽度下降了40%~60%。对于织物表面的泛黄情况,采用了黄变指数的概念。织物表面的黄变... 以桑蚕丝织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人工汗液浸渍紫外光辐照处理,研究其老化过程中性能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桑丝绸织物表面的对比光泽度与镜面光泽度下降了40%~60%。对于织物表面的泛黄情况,采用了黄变指数的概念。织物表面的黄变指数随着照射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缓慢增长趋势,且碱性汗液对光泽度及黄变指数的影响大于酸性汗液的影响。织物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电力纺的下降速度大于双绉。桑蚕丝红外光谱中酰胺Ⅰ与酰胺Ⅱ则向高波数方向偏移了2~14 cm-1。根据Magoshi和Bhat提出的结晶度的推导公式计算可知,老化后桑蚕丝的结晶度发生了变化。最后,根据研究分析,提出了桑蚕丝可能存在的紫外老化降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丝织物 人工汗液 老化 黄变指数
下载PDF
桑丝绸老化力学性能预测灰色模型研究
3
作者 明津法 蒋耀兴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0-32,共3页
提出了采用灰色模型对桑丝绸老化力学性能进行预测的基本方法,利用实测的老化后织物的断裂强力序列建立GM(1,1)模型、残差GM(1,1)模型和等维新息GM(1,1)模型,预测织物的断裂强力,并对各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将GM(1,1)... 提出了采用灰色模型对桑丝绸老化力学性能进行预测的基本方法,利用实测的老化后织物的断裂强力序列建立GM(1,1)模型、残差GM(1,1)模型和等维新息GM(1,1)模型,预测织物的断裂强力,并对各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将GM(1,1)模型和等维新息GM(1,1)模型结合使用可以使预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丝绸 灰色模型 老化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仙人掌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对桑蚕丝织物的抗菌整理 被引量:5
4
作者 缪宏超 林红 陈宇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8-91,共4页
利用纯天然仙人掌液还原制备了纳米银溶液,其制备方法简单,无污染。采用激光粒度仪(HPPS)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仙人掌纳米银的尺寸和分布。利用制备的仙人掌纳米银溶液对桑蚕丝织物进行了整理,研究了织物的抗菌性能和耐洗性能。结果表... 利用纯天然仙人掌液还原制备了纳米银溶液,其制备方法简单,无污染。采用激光粒度仪(HPPS)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仙人掌纳米银的尺寸和分布。利用制备的仙人掌纳米银溶液对桑蚕丝织物进行了整理,研究了织物的抗菌性能和耐洗性能。结果表明:生成的仙人掌纳米银粒径为50 nm左右,且均匀性好,分散性好;抑菌实验表明整理后的桑蚕丝织物有很好抑菌效果,当织物上银含量为268.58 mg/kg时,抑菌率达到了99%以上,经洗涤50次后,抑菌率依然保持在98%以上,说明织物具有优异的抗菌耐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掌 纳米银 还原 桑蚕丝织物 抑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