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与CD20在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柳刚 赵彤 +1 位作者 周新华 朱梅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 探讨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 (Bcell specificactivatorprotein ,BSAP)在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中表达情况及在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观察 6 3例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组织病理学形态 ,按WHO新分类方案进行淋巴瘤分型 ,采用免... 目的 探讨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 (Bcell specificactivatorprotein ,BSAP)在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中表达情况及在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观察 6 3例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组织病理学形态 ,按WHO新分类方案进行淋巴瘤分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同步检测比较BSAP和CD2 0的表达。结果  9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B淋巴细胞 ,34例B细胞性淋巴瘤的瘤细胞均表达BSAP和CD2 0 ,但BSAP的中等到强阳性表达率 (6 9 8% )高于CD2 0 (5 3 5 % ) ,二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6例霍奇金淋巴瘤H/RS瘤细胞表达阳性率为 83 2 % ;14例T细胞淋巴瘤的肿瘤细胞均不表达BSAP。结论 BSAP表达定位于B淋巴细胞的核内 ,清晰易见 ,在B细胞性淋巴瘤表达多呈强阳性 ,可用于淋巴瘤的分型与鉴别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 bSAP CD20 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瘤 肿瘤
下载PDF
蛋白和基因水平探索H/RS细胞的起源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新华 赵彤 +2 位作者 余江 沈新明 朱梅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10-514,共5页
目的 从蛋白、组织和单细胞的基因水平进一步探索H/RS细胞的来源及其克隆性。方法 首先对 33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cHL)标本进行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 (BSAP)和CD2 0 的检测 ,然后对 33例cHL患者的石蜡刮片组织和部分阳性病例的微切... 目的 从蛋白、组织和单细胞的基因水平进一步探索H/RS细胞的来源及其克隆性。方法 首先对 33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cHL)标本进行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 (BSAP)和CD2 0 的检测 ,然后对 33例cHL患者的石蜡刮片组织和部分阳性病例的微切割细胞进行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克隆性重排检测 ,并对同一病例的石蜡刮片组织和微切割细胞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比较。结果  33例中 30例的H/RS细胞表达BSAP ,10例表达CD2 0 ,BSAP和CD2 0 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0 ) ,对照病例中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B淋巴细胞和B细胞淋巴瘤肿瘤细胞的BSAP和CD2 0 表达均为 10 0 % ,T细胞淋巴瘤的肿瘤细胞无表达 ;33例中的 16例石蜡刮片组织IgH基因重排阳性 ,微切割的 19管H/RS细胞有 14管出现重排阳性 ,细胞数目不同的各管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2 80 ) ;同一病例的石蜡刮片组织和微切割细胞的PCR产物测序结果均为IgH可变区片段 ,但是碱基序列并不完全相同。结论 进一步支持cHL中大多数H/RS细胞为B细胞起源 ,且可能来源于其不同的分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基因 H/RS细胞 起源 霍奇金淋巴瘤
原文传递
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H/RS细胞与其背景细胞的微切割及其IgH基因重排检测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新华 赵彤 +2 位作者 沈新明 余江 朱梅刚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6-289,共4页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霍奇金淋巴瘤(HL)组织中H/RS细胞(Hodgkin and Reed-Sternberg cells)是否起源于B细胞、H/RS细胞的克隆性以及与背景淋巴细胞的相互关系。方法对33例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石蜡刮片组织进行IgH基因重排分析,并对其中...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霍奇金淋巴瘤(HL)组织中H/RS细胞(Hodgkin and Reed-Sternberg cells)是否起源于B细胞、H/RS细胞的克隆性以及与背景淋巴细胞的相互关系。方法对33例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石蜡刮片组织进行IgH基因重排分析,并对其中6例重排阳性的病例经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BSAP)免疫标记,将标记阳性的H/RS细胞和背景淋巴细胞进行微切割后进一步行IgH基因重排分析。结果16例石蜡刮片组织IgH基因重排阳性。对6例经BSAP标记的cHL成功进行了微切割,其中19管H/RS细胞中,有14管出现重排阳性,细胞数目不同的各管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290);12管背景淋巴细胞有2管出现重排阳性,H/RS细胞与背景淋巴细胞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2)。结论支持H/RS细胞来源于B细胞的理论,认为部分背景淋巴细胞可能具有瘤性增生活性,参与H/RS细胞的前体细胞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瘤 H/RS细胞 背景细胞 微切割 IGH 基因重排 检测
下载PDF
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Pax-5在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
4
作者 李丹 李甘地 +3 位作者 刘卫平 李俸媛 张文燕 廖殿英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BSAP)/Pax-5在淋巴瘤的表达情况及应用价值。方法按2001年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标准收集10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3例滤泡型淋巴瘤(FL)、3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 目的探讨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BSAP)/Pax-5在淋巴瘤的表达情况及应用价值。方法按2001年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标准收集10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3例滤泡型淋巴瘤(FL)、3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1例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的霍奇金淋巴瘤(NLPHL)、10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和10例浆细胞瘤,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同步检测比较BSAP与CD20的表达情况。结果102例DLBCL全部表达CD20,100例表达BSAP,3例FL、3例MALT淋巴瘤和1例NLPHLBSAP和CD20全部阳性表达,10例ALCL、10例浆细胞瘤BSAP和CD20全部阴性表达。BSAP与CD20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SAP/Pax-5是一种新的B细胞标记,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核,抗BSAP抗体在常规外科病理诊断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 PAX-5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LSAb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MALT淋巴瘤 瘤组织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淋巴细胞为主型 bSAP CD20 造血组织肿瘤 滤泡型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原文传递
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
5
作者 鲁永兰 杨文秀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67-569,共3页
目的:观察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PAX5)在神经内分泌肿瘤(NEN)中的表达。方法:经证实为NEN病例标本56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石蜡包埋肿瘤组织中PAX5和Ki67表达,比较PAX5在不同肿瘤大小(肿块直径≤2 cm或>2 cm)、Ki67表达率(Ki67≤20%... 目的:观察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PAX5)在神经内分泌肿瘤(NEN)中的表达。方法:经证实为NEN病例标本56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石蜡包埋肿瘤组织中PAX5和Ki67表达,比较PAX5在不同肿瘤大小(肿块直径≤2 cm或>2 cm)、Ki67表达率(Ki67≤20%或>20%)及TNM分期(早期或晚期)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AX5在Ki67>20%病例中的阳性表达率(59.52%)高于Ki67≤20%病例(21.43%),在晚期病例(62.16%)高于早期病例(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肿块直径病例中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结论:PAX5在NEN中有一定表达,表达与肿瘤增殖活性(Ki67表达率)及TNM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 神经内分泌 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法 SP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