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0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学龄儿童眼球远视储备、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参考区间及相关遗传因素专家共识(2022年) 被引量:68
1
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分会 王宁利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6-102,共7页
近视眼是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焦点问题。远视储备是眼球发生近视前的屈光状态, 是眼轴长度与角膜及晶状体等参数之间动态匹配的结果, 对于近视眼防控意义重大。我国一直缺乏儿童眼球发育参数的指导依据以及遗传因素影响的参考资... 近视眼是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焦点问题。远视储备是眼球发生近视前的屈光状态, 是眼轴长度与角膜及晶状体等参数之间动态匹配的结果, 对于近视眼防控意义重大。我国一直缺乏儿童眼球发育参数的指导依据以及遗传因素影响的参考资料, 尤其针对上述参数在儿童眼球正视化过程中变化规律的总结。为了促进儿童青少年近视眼防控工作的标准化, 规范人群筛查和临床治疗, 使社会各界对近视眼的预防干预和评价有据可依, 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分会基于我国不同地区儿童青少年的屈光不正调查数据, 针对我国学龄儿童正视眼在不同年龄段眼球远视储备、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的参考区间及相关遗传因素达成共识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视 近视 远视储备 轴长度 角膜地形图:参考值 正视眼 儿童 学龄前
原文传递
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中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2
2
作者 牛燕 李斌 姬娜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观察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中度近视的临床疗效,以及戴镜1年后屈光度、角膜厚度和眼轴的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9~15岁的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87例(174眼),平均等效球镜度为(-4.13±0.74)D;37例配戴角膜塑形镜... 目的观察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中度近视的临床疗效,以及戴镜1年后屈光度、角膜厚度和眼轴的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9~15岁的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87例(174眼),平均等效球镜度为(-4.13±0.74)D;37例配戴角膜塑形镜,戴镜前和戴镜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随访裸眼视力、角膜曲率;测量并比较1年后等效球镜度、角膜厚度及眼轴的变化。50例配戴框架眼镜,测量并比较1年后等效球镜度、眼轴的变化。对相关数据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角膜塑形镜组戴镜1年后停戴1个月等效球镜度为(-4.69±0.57)D;框架眼镜组戴镜1年后为(-4.72±0.80)D,塑形镜组和框架组1年等效球镜度分别增加(0.31±0.21)D、(0.77-0.46)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09,P〈0.01);眼轴增加分别为(0.11±0.26)mm、(0.26±0.60)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65,P〈0.01)。角膜塑形镜组戴镜前与1年后角膜厚度无差异。结论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中度近视效果确切;与框架眼镜相比,可明显减少近视增长,有效控制眼轴变长,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近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术 近视 角膜厚度 眼轴
原文传递
调节幅度对角膜塑形术近视控制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1
3
作者 朱梦钧 冯浩雁 +1 位作者 朱剑锋 瞿小妹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调节幅度对角膜塑形术控制近视眼作用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对进行角膜塑形术治疗的49例(49只眼)7~14岁低中度青少年近视眼患者,分别进行综合验光、角膜地形图、调节幅度以及眼轴的检查,并按照角膜塑形镜的验配程序予... 目的探讨调节幅度对角膜塑形术控制近视眼作用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对进行角膜塑形术治疗的49例(49只眼)7~14岁低中度青少年近视眼患者,分别进行综合验光、角膜地形图、调节幅度以及眼轴的检查,并按照角膜塑形镜的验配程序予以配戴,并在戴镜后测量患者的眼轴长度及调节幅度。将调节幅度的均值作为分割点将患者分为2组:调节幅度低于均值组和调节幅度高于均值组,比较两组的眼轴增长速度及调节幅度变化。对相关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2年内,初始眼轴长度、戴镜1年后及戴镜2年后眼轴长度分别为(24.98±0.75)、(25.13±0.74)及(25.32±0.78)mm,眼轴显著增长(F=75.848,P〈0.001)。戴镜2年后的调节幅度为(16.12±2.41)D,较初始调节幅度(13.68±2.65)D显著升高(t=一6.461,P〈0.001),并且调节幅度对眼轴的增长具有显著影响(F=7.395,P=0.009)。调节幅度低于均值组与调节幅度高于均值组的眼轴增长分别为(0.23±0.25)和(0.44±0.30)mi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9,P=0.009),调节幅度低于均值组的眼轴增长速度仅为调节幅度高于均值组的52.27%。初始调节幅度与2年眼轴增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02,P〈0.001)。且得出调节幅度与眼轴增长之间的回归方程:眼轴增长=0.055X调节幅度-0.409(F=15.806,P〈0.001)。调节幅度低于均值组2年后的调节幅度为(15.33±2.46)D,而调节幅度高于均值组的调节幅度为(16.88±2.14)D,两组之间的调节幅度改变分别为(4.04±2.16)和(0.91±2.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84,P〈0.001)。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调节幅度低的青少年近视眼患者往往可以获得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镜 调节 轴长度 近视
原文传递
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矫治青少年近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4
4
作者 李艳红 于靖 金依华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69-71,75,共4页
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角膜曲率、角膜厚度和眼轴长度影响。方法随访满1年且资料完整的患者56例(112眼),年龄9~15岁,男性22例,女性34例,近视度数均<-6.00D。患者夜戴Boston XO角膜塑形镜,采用博士伦公司的OR... 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角膜曲率、角膜厚度和眼轴长度影响。方法随访满1年且资料完整的患者56例(112眼),年龄9~15岁,男性22例,女性34例,近视度数均<-6.00D。患者夜戴Boston XO角膜塑形镜,采用博士伦公司的ORBSCANⅡZ角膜地形图检查角膜厚度和角膜曲率,采用蔡司公司的IOL Master(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眼轴长度。结果与戴镜前相比,戴镜3~12个月后,角膜地形图显示角膜曲率均明显变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厚度有所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92);戴镜12个月后,眼轴长度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9 7)。结论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矫治青少年近视效果确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 眼轴 角膜塑形镜
下载PDF
温州地区7—14岁儿童近视眼患病率和眼轴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4
5
作者 张加裕 王强 +4 位作者 林思思 陈嘉玮 钟洪亮 蔡达秋 陈镇国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14-519,共6页
目的探讨7~14岁学龄期儿童近视眼患病率及其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浙江温州地区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7~14岁儿童共计2226例(2226只眼),选取右眼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60例(1160只眼),女1066例(1066只眼)。经盐酸环喷托酯... 目的探讨7~14岁学龄期儿童近视眼患病率及其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浙江温州地区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7~14岁儿童共计2226例(2226只眼),选取右眼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60例(1160只眼),女1066例(1066只眼)。经盐酸环喷托酯睫状肌麻痹30rain后检影验光测得静态屈光度数。IOLMaster测量各屈光参数(眼轴、角膜屈光度、前房深度、角膜白到白距离)测量值,同时测量身高、体重。受试儿童按年龄岁数分组,共有8个年龄段,分8组。男女性别近视眼患病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眼球屈光参数随年龄变化采取趋势分析结合多因素方差分析。眼轴回归模型采用混合效益模型建立。结果7~14岁儿童随年龄增长近视患病率升高,其中女性近视患病率较同年龄段男性儿童高,且男女不同性别间总体近视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4,P=0.036)。平均眼轴长度:男性(23.53±1.12)mm,女性(23.44±1.08)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2,P=0.134)。7~14岁儿童各年龄段眼球屈光参数变化:眼轴随年龄增长而变长,眼轴均值分布于(22.84±0.87)至(24.49±1.1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76,P〈0.001);前房深度随年龄增长有加深趋势,前房深度均值分布于(3.28±0.16)至(3.67±0.2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59,P〈0.001);角膜直径随年龄增长略有减小,角膜直径均值分布于(12.30±0.35)至(12.16±0.54)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69,P=0.857);角膜屈光度随年龄变化趋势无明显差别,角膜屈光度均值分布于(43.05+1.31)至(43.74+1.2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40,P=0.877)。按不同屈光状态分组统计显示:近视组眼轴长度、前房深度较同龄正视组要大,统计分析显示同一年龄近视组与正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患病率 轴长度 屈光 儿童
原文传递
不同光学设计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4
6
作者 朱梦钧 冯浩雁 瞿小妹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82-85,89,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光学设计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7—14岁低中度青少年近视患者254例(254眼),按照角膜塑形术的验配程序,根据患儿及家属的选择给予验配不同光学设计的角膜塑形镜(设计1、设计2、设计3... 目的观察不同光学设计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7—14岁低中度青少年近视患者254例(254眼),按照角膜塑形术的验配程序,根据患儿及家属的选择给予验配不同光学设计的角膜塑形镜(设计1、设计2、设计3),分别测量戴镜前以及戴镜1年后的眼轴长度。对相关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角膜塑形镜矫治1年后,眼轴增长(0.11±0.16)mm,其中低度近视、中度近视眼轴分别增长(0.20±o.18)mm及(0.09±0.14)mm,与戴镜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11.41,P〈0.01;t=-8.33,P〈0.叭;f=-8.73,P〈0.01)。低度近视配戴角膜塑形镜1年后眼轴改变大于中度近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2,P〈0.01)。无论低度近视或中度近视,设计1组与设计3组眼轴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设计3组具有更明显的延缓近视进展的作用(F=4.32,P=-0.018;F=5.58,P=-0.004)。结论不同光学设计的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的作用不尽相同。其原因可能是不同光学设计的角膜塑形镜所导致的周边屈光的模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术 眼轴 屈光 周边
原文传递
角膜塑形镜停戴后屈光状态和角膜形态的观察 被引量:34
7
作者 杨丽娜 郭曦 谢培英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8-182,共5页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矫治中短时间或长时间停戴后屈光状态和角膜形态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研究.收集配戴角膜塑形镜并有停戴史的近视散光患者141例(257只眼),依近视球镜度数高低先分为2个组(球镜度数≤-4.00 D为Ⅰ组,>-4.00 D为Ⅱ组)...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矫治中短时间或长时间停戴后屈光状态和角膜形态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研究.收集配戴角膜塑形镜并有停戴史的近视散光患者141例(257只眼),依近视球镜度数高低先分为2个组(球镜度数≤-4.00 D为Ⅰ组,>-4.00 D为Ⅱ组),每组根据停戴时间再分为2个组,停戴时间≥1个月且<3个月分别为Ⅰ A、ⅡA组,停戴时间≥3个月分别为ⅠB、ⅡB组.4个组在戴镜前及停戴后均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医学验光、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细胞、眼轴及中央角膜厚度测量,询间停戴后的屈光矫正方式.对检查结果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4个组与戴镜前相比球镜度数变化值:ⅠA组为(-0.31±0.58)D,ⅠB组为(-0.48 ±0.68)D,ⅡA组为(-0.35 ±0.65)D,ⅡB组为(-0.57±0.5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222,3.404,3.141,5.012;P <0.05);散光度数各组均无明显变化.4个组球镜度数平均年增长量分别为(-0.08±0.17)、(-0.12 ±0.17)、(-0.07±0.19)、(-0.15±0.16)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80,P>0.05).客观电脑验光仪角膜曲率测量结果显示ⅠA及ⅡA组与戴镜前有明显差异,ⅠB及ⅡB组与戴镜前无明显差异.长时间停戴组角膜地形图仅SRI(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值比戴镜前有明显降低ⅡA及ⅡB组平均眼轴长度年增长量为(0.22±0.16)和(0.16±0.10) mm,与戴镜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3,-7.054,P<0.05),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F=1.908,P>0.05);角膜中央厚度两组与戴镜前均无统计学意义(t=1.971,2.017;P>0.05).长时间停戴后屈光矫正方式:配戴框架眼镜人数占36.7%,RGPCL 占 22.4%,软性接触镜(SCL)占 22.4%,框架眼镜与SCL交替占 12.4%,屈光手术占6.1%.结论 配戴角膜塑形镜停戴3个月及以上角膜形态和角膜中央厚度基本恢复原状;停戴角膜塑形镜后未见近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镜 近视 屈光 角膜地形图 轴长度 角膜厚度测量
原文传递
近视眼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及晶状体厚度的测量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霍豫星 丁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9期696-697,共2页
目的探讨近视屈光度与眼袖长度、前房深度及晶状体厚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日本产NIDEK-US2520B型超声显像仪对屈光度在-3.00D以上的近视患者163例(312眼)进行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和前房深度测量。结果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其眼轴长度... 目的探讨近视屈光度与眼袖长度、前房深度及晶状体厚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日本产NIDEK-US2520B型超声显像仪对屈光度在-3.00D以上的近视患者163例(312眼)进行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和前房深度测量。结果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其眼轴长度和前房深度明显增加,而晶状体厚度与眼轴长度的比值则显著降低(P<0.05)。在屈光度相同的各组中,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和晶状体厚度与眼轴长度比值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P<0.05),而前房深度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近视屈光度的增加可同时伴有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和晶状体厚度与眼轴长度比值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眼轴长度 前房深度 晶状体厚度 超声
下载PDF
成都市青羊区3~18岁儿童和青少年屈光状况及眼轴长度的现况分析 被引量:30
9
作者 李丽 边思林 林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5-330,共6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青羊区3~18岁儿童和青少年近视患病现况,为近视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2019-10/2020-01对成都市青羊区38所学校进行近视筛查,共计72270名学生,男37278名(51.58%),女34992名(48.42%),年龄3~18(平均10.22... 目的:了解成都市青羊区3~18岁儿童和青少年近视患病现况,为近视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2019-10/2020-01对成都市青羊区38所学校进行近视筛查,共计72270名学生,男37278名(51.58%),女34992名(48.42%),年龄3~18(平均10.22±3.22)岁。分析其近视的患病率、高度近视患病率、屈光参差患病率、屈光状态和眼轴发育情况。结果:近视患病率57.50%,高度近视患病率3.33%,中度屈光参差患病率9.80%,高度屈光参差患病率4.24%。相邻年龄组间两两比较:近视患病率6~14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33),高度近视患病率9~14岁、15~16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33),中度屈光参差患病率7~11岁、12岁与13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33),高度屈光参差患病率5岁与6岁、8~12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33)。眼轴长度:右眼23.658±1.258mm,左眼23.611±1.246mm,5~18岁左、右眼眼轴长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右眼比左眼轴长;同年龄段正视眼和近视眼眼轴长度比较(取右眼分析),6~1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屈光状态与眼轴的关系(取右眼分析):随着年龄增长,眼轴增长,远视逐渐降低,正视化后,近视逐渐增加,3~6岁等效球镜(SE)均值为正值,从7岁开始,SE均值变为负值,呈近视化改变,眼轴为22.923±0.759mm;不同屈光状态下的眼轴长度,远视为22.489±0.853mm,正视为23.023±0.802mm,轻度近视为23.860±0.965mm,中度近视为25.137±0.929mm,高度近视为26.252±1.040mm。结论:近视患病率、高度近视患病率与以往相比,呈上升趋势。预防近视在7岁之前,而防止向高度近视发展应当在10岁时开始,建议8岁以前形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防止中高度屈光参差的发生与发展。7岁开始呈近视化改变,右眼更容易出现近视,我们可以通过不同年龄眼轴长度来预测近视趋势,还可以通过眼轴长度评估近视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高度近视 屈光参差 儿童 青少年 眼轴 屈光度
下载PDF
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的相对周边屈光度影响 被引量:28
10
作者 唐文婷 李佳倩 +1 位作者 周里深 喻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4-737,共4页
目的: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的相对周边屈光度变化,探讨该变化与眼轴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05/2018-11就诊的-1.00~-6.00D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配戴角膜塑形镜)及对照组(配戴框架眼镜)。随访观察患者治疗1a期... 目的: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的相对周边屈光度变化,探讨该变化与眼轴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05/2018-11就诊的-1.00~-6.00D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配戴角膜塑形镜)及对照组(配戴框架眼镜)。随访观察患者治疗1a期间的眼轴、相对周边屈光度(鼻侧30°~颞侧30°)。结果:试验组戴镜后各时间点的相对周边屈光度呈现近视漂移状态(P<0.05),这种变化在戴镜1mo内最为明显(P<0.05),1mo后基本趋于稳定(P>0.05)。对照组相对周边屈光度呈现远视程度增加。1a后两组患者的眼轴及各径线相对周边屈光度的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治疗前后眼轴差与相对周边屈光度差值呈正相关关系(P<0.001)。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眼轴增长变慢,相对周边屈光度呈现近视漂移(1mo内最为明显),两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青少年 近视 相对周边屈光度 眼轴
下载PDF
青少年高度近视眼患者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8
11
作者 周建兰 谢培英 +2 位作者 王丹 郭曦 杨丽娜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15-519,共5页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高度近视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高度近视眼患者30例,平均年龄为(15±2)岁,平均球镜度数(-7.34±0.91)D,平均裸眼视力0.89±0.29(LogMAR视力表);平...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高度近视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高度近视眼患者30例,平均年龄为(15±2)岁,平均球镜度数(-7.34±0.91)D,平均裸眼视力0.89±0.29(LogMAR视力表);平坦角膜曲率(43.54±1.16)D;平均眼轴长度(26.38±0.94)mm。根据屈光及眼部检查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并按屈光不正程度选择日戴和夜戴两种配戴方式。观察戴镜6个月及1、2、3、4、5年的摘镜视力、平坦角膜曲率、球镜度数及眼轴长度与配戴前的变化。戴镜前后各参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多重比较分析,不同配戴方式的戴镜前后同一时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30例高度近视眼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5年期间,裸眼视力及角膜曲率戴镜后较戴镜前变化明显,裸眼视力在戴镜后较戴镜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各观察点LogMAR视力为0.45±0.31、0.49±0.32、0.43±0.30、0.47±0.31、0.58±0.35、0.53±0.27;F=10.725,P=0.000),角膜曲率较戴镜前趋于平坦(5年观察期角膜曲率分别为41.14±1.54、41.75±1.88、41.54±2.10、41.73±1.89、41.94±1.61、40.70±1.67;F=10.161,P=0.000),屈光度数在戴镜前2年间较戴镜前下降明显,后期观察与配镜前无明显差异性变化(观察期间屈光度分别为-5.23±1.81、-5.59±2.75、-6.29±2.12、-6.63±2.31、-6.83±2.33、-7.01±1.81;F=4.929,P=0.000),屈光度维持较稳定。眼轴仅戴镜第5年的变化稍有增长,其余不同戴镜时间段与配戴前比较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5年期间眼轴变化分别为26.41±0.90、26.68±0.93、26.69±1.06、26.75±0.94、26.81±1.04、27.04±1.01;F=1.831,P=0.094),眼轴增长控制理想。戴镜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导致放弃配戴。结论高度近视眼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5年控制近视效果明显,未见严重的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塑形术 角膜地形图 屈光 轴长度 视敏度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近视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12
作者 周珺 王肖 +1 位作者 吴晓璇 赵琪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36-142,共7页
目的观察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以及戴镜1年期间及戴镜1年前后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中央角膜厚度和眼轴的变化,并分析影响眼轴变化的因素。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对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 目的观察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以及戴镜1年期间及戴镜1年前后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中央角膜厚度和眼轴的变化,并分析影响眼轴变化的因素。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对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7~16岁的近视青少年患者56例,近视屈光度介于-0.75--6.00DDS,满足入选标准予纳入并验配角膜塑形镜;于戴镜后1、3、6、12个月随访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中央角膜厚度;测量并比较戴镜前与戴镜12个月后停戴1个月时的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中央角膜厚度及眼轴。对相关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配对f检验;并将戴镜前的年龄、屈光度、角膜形态等指标与眼轴变化量做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52例受试者完成13个月的随访研究,平均年龄(11.062±2.631)岁,平均等效球镜度数(-3.565±1.33)D,其戴镜前的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及中央角膜厚度与戴镜期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前的球镜度数、等效球镜度数及眼轴与戴镜满12个月后停戴1个月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裸眼视力、柱镜度数、角膜曲率及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年龄是影响眼轴变化的主要因素,与眼轴变化量呈负相关。结论角膜塑形镜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近视度,其效果显著且可逆;并能有效控制眼轴增长,延缓近视进展;治疗年龄是参与影响其控制作用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塑形镜 屈光度 角膜曲率 角膜厚度 眼轴
原文传递
角膜塑形镜配戴矫治高度近视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吕天斌 王丽娅 +2 位作者 覃建 马慧 石梦海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4-149,共6页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配戴角膜塑形镜并按要求复查12个月且资料完整的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60例120眼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选...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配戴角膜塑形镜并按要求复查12个月且资料完整的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60例120眼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选择同期配戴单焦点框架眼镜并按要求随访12个月的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59例118眼临床资料作为对照。所有患者等效屈光度(SE)为-6.00~9.00 D,2个组间患者和患眼基线特征均匹配。角膜塑形镜组患者按照国家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CFDA)的规定将角膜塑形镜最大矫正幅度设定为6.00 D,首次配戴角膜塑形镜1个月后残余的近视度数则通过白天配戴框架眼镜、夜戴角膜塑形镜的方法进一步矫正,框架眼镜组患者仅配戴框架眼镜。分别于戴镜后1周及1、3、6和12个月复查矫正眼裸眼视力(UCVA)、屈光度、角膜荧光素染色等,于戴镜后6个月、12个月行眼轴长度和角膜内皮细胞检查。结果角膜塑形镜组患者戴镜后随着时间延长SE逐渐下降,UCVA逐渐增加,而框架眼镜组患者矫正后随着时间延长SE和UCVA均无明显变化。角膜塑形镜组患者戴镜后1周UCVA明显提高,SE明显下降,戴镜后1、3、6和12个月患者UCVA明显高于戴镜后1周,SE明显低于戴镜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框架眼镜组患者戴镜后各时间点UCVA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戴镜后12个月SE较戴镜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塑形镜组患者戴镜后各时间点SE均明显低于框架眼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戴镜后12个月,框架眼镜组眼轴增长度为(0.29±0.14)mm,明显长于角膜塑形镜组的(0.08±0.12)mm;框架眼镜组SE增长(0.69±0.27)D,明显高于角膜塑形镜组的(0.19±0.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形镜 接触镜 角膜 高度近视 角膜内皮 眼轴长度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眼轴长度用于近视预测模型对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筛查的效能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李仕明 任明旸 +3 位作者 张三国 李翯 刘洛如 王宁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9-273,共5页
目的以睫状肌麻痹验光结果作为近视诊断的金标准,比较常用近视检测指标的不同组合方法对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以2011~2012年“安阳儿童眼病研究”的2739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和1797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 目的以睫状肌麻痹验光结果作为近视诊断的金标准,比较常用近视检测指标的不同组合方法对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以2011~2012年“安阳儿童眼病研究”的2739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和1797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用质量分数1%环戊通点眼麻痹睫状肌后电脑验光的结果诊断近视(等效球镜度≥-0.5D),对裸眼远视力(UCDVA)、自然瞳孔下电脑验光屈光度、眼轴长度(AL)和角膜屈光力4个指标进行随机组合,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近视预测模型,评估各种模型对纳入学生近视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AUC)、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采用单一指标模型时,UCDVA的近视预测效果最好,但在小学一年级学生中的灵敏度仅为39.18%,阳性预测值为78.35%。采用2种指标组合模型时,UCDVA+AL的预测效果最好,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8.46%和78.79%,其次是UCDVA+自然瞳孔下电脑验光屈光度,分别为45.08%和79.15%。采用3种指标模型时,UCDVA+AL+角膜屈光力的效果最好,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4.45%和85.45%,其次是UCDVA+AL+自然瞳孔下电脑验光屈光度,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2.12%和81.21%。采用全部4个指标模型可获得最佳预测效果,但提升幅度有限,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5.26%和84.57%。初中一年级学生中各种指标的灵敏度较高,为86.63%~97.73%,特异度则有所下降,为3.62%~90.52%。结论AL能够明显提高早期儿童和青少年近视预测的灵敏度,它为非侵入式检查且简便易行,是儿童和青少年眼球发育过程中不可逆性、与近视形成有关的重要指标,建议列为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筛查,乃至临床诊治的常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诊断 预测模型 眼轴长度 灵敏度 筛查(普查) 儿童 青少年
下载PDF
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矫正及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兰文 陆燕 +4 位作者 杨丽萍 姜涛 陈月芹 胡钦瑞 黄振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由于遗传和用眼习惯等因素影响,青少年近视眼患病率呈逐渐增长趋势。有研究表明,角膜塑形镜可有效降低近视屈光度,提高裸眼视力。文中评估佩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矫正及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8~14岁在... 目的由于遗传和用眼习惯等因素影响,青少年近视眼患病率呈逐渐增长趋势。有研究表明,角膜塑形镜可有效降低近视屈光度,提高裸眼视力。文中评估佩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矫正及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8~14岁在佩戴角膜塑形镜随诊数据完整者35例(68眼),近视度-1.00~-5.55D,平均-(3.75±0.84)D,佩戴前与佩戴后6个月、1年、2年、3年进行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内皮细胞、眼轴的测定与比较,同时比较角膜厚度、角膜曲率以及裂隙灯下角结膜的改变,并与同时期佩戴框架眼镜的同年龄段患者每年的屈光度及眼轴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3年期间近视度降低度平均为-2.65~-2.80D,角膜平均曲率半径增大0.21~0.30 mm。与戴镜前比较,戴镜后6个月、1年、2年角膜内皮细胞变异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第3年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3年,眼轴长度较戴镜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期同年龄段、屈光度无统计学差异的佩戴框架眼镜每年的眼轴增长明显大于角膜塑形术的眼轴增长。戴镜3年角膜厚度相对于戴镜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严重角结膜并发症。结论角膜塑形镜长期佩戴可有效提高裸眼视力,降低近视度,同时有效控制眼轴的增长,但长期佩戴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有轻度影响。故须严密观察和随访,以维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术 近视矫正与控制 眼轴长度 角膜厚度 角膜内皮细胞
下载PDF
用A超、B超及IOL-Master测量高度近视白内障眼轴的精确性比较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亚丽 赵云娥 王勤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72-974,共3页
目的比较A超、A超和B超联合、IOL-Master三种方法测量高度轴性近视白内障患者眼轴的准确性。方法分析2004年5月至2004年10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轴性近视白内障患者23人(35眼),分别用接触式A超、A超和B... 目的比较A超、A超和B超联合、IOL-Master三种方法测量高度轴性近视白内障患者眼轴的准确性。方法分析2004年5月至2004年10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轴性近视白内障患者23人(35眼),分别用接触式A超、A超和B超联合、IOL-Master三种方法测量眼轴长度,IOL-Master测量角膜曲率,SRK/T公式计算IOL度数,术后1个月检查患者屈光状态。结果接触式A超测量的眼轴均值为(29.80±1.95)mm,A、B超联合方法为(29.88±1.76)mm,IOL-Master为(29.96±1.99)mm;接触式A超与A、B超联合方法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143,P=0.887),和IOL-Master间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t=-0.353,P=0.725)。术后1个月绝对屈光误差≤±0.50D者接触式A超多于A、B超联合方法,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χ2=5.04,P<0.05),与IOL-Master间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χ2=2.95,P>0.05);绝对屈光误差≤±1.00D者,接触式A超与其他两组间χ2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采取注视状态下,接触式A超测量眼轴准确性较高;而A超和B超联合方法测量变异度较大;IOL-Master为我们提供了生物学测量的新选择,对高度轴性近视白内障手术人工晶状体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轴 A超 B超 IOL-MASTER 近视 生物学测量 眼轴长度 高度近视白内障 A超 B超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高度轴性近视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 白内障患者
原文传递
成年高度近视患者脉络膜厚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戚沆 陈长征 +2 位作者 翁铭 易佐慧于 许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9-442,共4页
背景 高度近视的多种眼底并发症均与眼轴增长引起的眼球壁厚度改变有关,但成年人高度近视眼脉络膜厚度与眼轴长度的量化分析研究较少见. 目的 观察成年高度近视患者脉络膜厚度的改变,并分析脉络膜厚度与眼轴长度、年龄及屈光度的关系.方... 背景 高度近视的多种眼底并发症均与眼轴增长引起的眼球壁厚度改变有关,但成年人高度近视眼脉络膜厚度与眼轴长度的量化分析研究较少见. 目的 观察成年高度近视患者脉络膜厚度的改变,并分析脉络膜厚度与眼轴长度、年龄及屈光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成年高度近视患者75例75眼作为高度近视组,纳入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70例7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的加强深度扫描(EDI)技术,以6 mm的扫描线对黄斑部进行0±176;扫描,测量黄斑中心凹下及由中心凹向鼻侧和颞侧2 500 μm的脉络膜厚度值,共测量11个子午线,每个子午线间隔500 μm,比较两个组间脉络膜厚度和眼轴长度的差异,分析脉络膜厚度与眼轴长度、年龄及屈光度的关系.结果 高度近视组受检眼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值和平均黄斑部脉络膜厚度值分别为(146±177;52) μm和(142±177;63) μm,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06±177;60) μm和(271 ±177;71) μm,两个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130,P=0.000;t=-15.890,P=0.000).高度近视组颞侧脉络膜最厚,中心凹下厚度次之,鼻侧最薄,而正常对照组以中心凹旁脉络膜最厚,其次为颞侧,鼻侧最薄.高度近视组受检眼各检测点脉络膜均薄于正常对照组.高度近视组患者脉络膜厚度值与眼轴长度呈明显负相关(r=-0.580,P=0.000),眼轴长度每增加l mm,脉络膜厚度值平均减少17.943 μm. 结论 SD-OCT检测显示,成年高度近视患者脉络膜厚度较健康人明显变薄,且与眼轴长度的变化关系密切,提示脉络膜的病理改变可能在高度近视眼并发症的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厚度 眼轴长度 加强深度扫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高度近视 成人
下载PDF
Biograph/Lenstar与IOLMaster测量眼轴、角膜曲率及前房深度的比较 被引量:22
18
作者 黄锦海 陈世豪 +1 位作者 温岱宗 王勤美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 比较两种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Biograph/Lenstar和IOL Master测量眼轴(AL)、角膜曲率(K1、K2和Km)和前房深度(ACD)的差异,分析二者的一致性,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近视患者34例(68眼),等效球镜为-0.05~-1... 目的 比较两种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Biograph/Lenstar和IOL Master测量眼轴(AL)、角膜曲率(K1、K2和Km)和前房深度(ACD)的差异,分析二者的一致性,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近视患者34例(68眼),等效球镜为-0.05~-10.00 D,平均(-4.11±2.31)D,分别应用Biograph/Lenstar和IOL Master进行AL、K1、K2、Km和ACD测量,两种仪器间以上指标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两种仪器间测量所得数据的相关性采用 Pearson相关分析,两种仪器间测量所得数据的一致性采用Bland-Altamn统计分析.结果 Biograph/Lenstar和IOL Master测量AL的平均值分别为(25.39±1.09)mm和(25.37±1.08)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855,P<0.01);两者间的K1、K2和K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11,P=0.014;t=-2.413,P=0.019;t=2.893,P=0.005);ACD值分别为(3.80±0.26)mm和(3.78±0.26)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仪器间所有的测量参数均具有密切的线性相关(r均>0.9,P<0.01).两种方法测量AL和ACD一致性较好,而K1、K2和Km一致性较差.结论 Biograph/Lenstar测量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疾病人群的眼轴长度及前房深度与IOL Master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对角膜曲率的测量,两者测量一致性较差,使用中需结合临床意义进一步对仪器的适用范围加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graph/Lenstar IOL MASTER 跟轴 角膜曲率 前房深度
原文传递
水浴法B超在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生物测量中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杨青华 陈兵 +2 位作者 彭广华 李朝辉 黄一飞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比较水浴法B超、A超、IOLMaster3种方法测量高度轴性近视眼白内障患者眼轴的准确性。方法前瞻性研究。对2012年1至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轴性近视眼白内障患者40例(66只眼),分别用... 目的比较水浴法B超、A超、IOLMaster3种方法测量高度轴性近视眼白内障患者眼轴的准确性。方法前瞻性研究。对2012年1至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轴性近视眼白内障患者40例(66只眼),分别用水浴法B超、接触式A超和IOLMaster3种方法测量眼轴长度,IOLMaster测量角膜曲率,SRK/T公式计算IOL度数,术后3个月检查患者屈光状态。结果水浴法B超测得的眼轴均值为(27.91±1.96)mm,接触式A超为(27.71±2.15)mm,IOLMaster为(27.88±2.04)mm;水浴法B超与IOLMaster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6,P=0.473),而接触式A超测得的眼轴短于水浴法B超(t=2.223,P=0.003)和IOLMaster法(t=2.614,P=0.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绝对屈光度数误差≤±0.50D者水浴B超多于接触式A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7,P〈0.05),与IOLMaster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P〉0.05);绝对屈光度数误差≤±1.00D者,水浴法B超多于接触式A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9,P〈0.05),与IOLMast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P〉0.05)。结论水浴法B超在轴性高度近视眼生物测量中具有和IOLMaster法一致的准确性,优于K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轴长度 超声检查 诊断技术 眼科
原文传递
3~12岁儿童眼轴长度、晶状体屈光力与屈光不正的关系 被引量:21
20
作者 王阳 赵汝莲 皮练鸿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191-197,共7页
目的:探讨3~12岁儿童屈光参数发育特点,分析其与屈光不正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3~12岁儿童600例(1200眼),通过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及光学生物测量仪(IOLMast... 目的:探讨3~12岁儿童屈光参数发育特点,分析其与屈光不正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3~12岁儿童600例(1200眼),通过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及光学生物测量仪(IOLMaster)获得等效球镜度(SE)、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力、前房深度,并计算晶状体屈光力。按年龄分成3组,分别为3~6岁组,7~9岁组和10~12岁组。按SE分成5组,分别为远视组、正视组、轻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年龄、屈光力与各屈光参数的关系。结果:3~6岁组,7~9岁组和10~12岁组SE(F=131.5,P<0.001)及晶状体屈光力(F=276.4,P<0.001)随年龄增长逐渐变小,眼轴长度(F=235.02,P<0.001)、前房深度(F=228.7,P<0.001)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角膜曲率(F=0.01,P=0.66)变化稳定。3组SE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80、-0.85、-0.81,均P<0.001),与晶状体屈光力呈正相关(r=0.98、0.92、0.91,均P<0.001)。轻度近视组,眼轴长度及晶状体屈光力与SE存在相关性(r=-0.545、0.601,P<0.001);高度近视组眼轴长度及晶状体屈光力与SE存在相关性(r=-0.675、0.784,P<0.001)。矫正年龄和性别后,眼轴长度解释了SE 73.6%的变异,晶状体屈光力可解释SE 86.5%的变异。结论:眼轴长度与晶状体屈光力是影响屈光发育和近视发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屈光不正 近视 眼轴长度 晶状体屈光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