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枯菌野生型菌株和无毒突变株细胞表面的吸附特性(英文) 被引量:4
1
作者 林娟 高珍娜 +1 位作者 刘树滔 饶平凡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9-503,共5页
应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和激光光散射仪检测器(HPLC/MALLS)研究青枯菌野生型菌株79#和无毒突变菌株RS52’对强阴离子交换树脂(SuperQ-650C)的吸附特性.结果显示,这2个菌株在色谱行为和吸附特性方面差异显著.静态吸附试验结果也表明,... 应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和激光光散射仪检测器(HPLC/MALLS)研究青枯菌野生型菌株79#和无毒突变菌株RS52’对强阴离子交换树脂(SuperQ-650C)的吸附特性.结果显示,这2个菌株在色谱行为和吸附特性方面差异显著.静态吸附试验结果也表明,在相同条件下,79#菌株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与RS52’菌株不同,79#菌株在60min达到吸附平衡,最大吸附量为1.09×109cfu/g(干树脂);RS52’菌株在120min达到吸附平衡,最大吸附量为2.10×10~9cfu/g(干树脂).进一步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方程比较79#菌株和RS52’菌株与树脂之间的吸附能力,研究结果与静态吸附试验结果以及高效离子交换色谱的分析结果相一致,RS52’菌株与树脂之间显示出更强的吸附力;此外,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的效果优于Langmuir方程,拟合的曲线与实验数据更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菌 野生型 无毒突变株 吸附特性 色谱行为
原文传递
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菌株诱导番茄系统获得性抗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赛群 邹燕红 +2 位作者 吴素琴 胡菁捷 周涵韬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31-35,共5页
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株RS-F523接种后能显著提高番茄对青枯病的抗性,但RS-F523在体外对强致病力菌株RS-F052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RS-F523接种后植株中与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相关的过氧化物酶(POD)活... 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株RS-F523接种后能显著提高番茄对青枯病的抗性,但RS-F523在体外对强致病力菌株RS-F052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RS-F523接种后植株中与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相关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H2O2含量以及植株可溶性总蛋白都发生了波动变化,其变化方式和特点与RS-F052接种植株后的变化完全不同,提示RS-F523的生防机制可能与其接种后导致植物的SAR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青枯雷尔氏菌 无致病力突变 系统获得性抗性
下载PDF
青枯雷尔氏菌Tn5转座子无致病力突变株在番茄根部的定殖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郑雪芳 朱育菁 +4 位作者 车建美 陈燕萍 蓝江林 王阶平 刘波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4-321,共8页
为筛选防治番茄青枯病的优良生防菌株,本研究以弱化指数、胞外多糖含量和盆栽苗番茄发病率为指标确定20株经形态初步判定为无致病力的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Tn5突变菌株的致病性,测定其在番茄根部的定殖数量,并于显微镜... 为筛选防治番茄青枯病的优良生防菌株,本研究以弱化指数、胞外多糖含量和盆栽苗番茄发病率为指标确定20株经形态初步判定为无致病力的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Tn5突变菌株的致病性,测定其在番茄根部的定殖数量,并于显微镜下观察其定殖特性。结果表明,供试的20株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的弱化指数均大于0.75,胞外多糖含量介于1.59~16.68µg/mL之间,显著低于强致病力菌株FJAT-91,接种40 d番茄植株未出现青枯病症状;20株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均能在番茄根部定殖,定殖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菌株T659的定殖数量最大,定殖时间最长,分别为2.86×10^(6) CFU/g和35 d;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T659从番茄植株根部表皮细胞中侵入,然后进入维管束厚壁细胞,并在维管束细胞中大量繁殖和定殖,但未引起番茄根部细胞结构病理变化。表明供试的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T659的定殖能力最强,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青枯病 青枯雷尔氏菌 无致病力突变菌株 细胞结构
原文传递
黏膜佐剂mLT63及CpG-ODN鼻内免疫的佐剂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冠 段广才 +5 位作者 郗园林 张庶民 马霄 王咏红 杨永弘 沈叙庄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566-569,574,共5页
目的研究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无毒突变体mLT63和CpG-ODN鼻内免疫对抗原的佐剂效应。方法选用破伤风类毒素(TT)和小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抗原,mLT63和CpG-ODN为佐剂,经鼻内免疫BALB/c小鼠。ELISA间接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和肺、直肠及阴道... 目的研究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无毒突变体mLT63和CpG-ODN鼻内免疫对抗原的佐剂效应。方法选用破伤风类毒素(TT)和小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抗原,mLT63和CpG-ODN为佐剂,经鼻内免疫BALB/c小鼠。ELISA间接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和肺、直肠及阴道组织萃取液的特异性抗TT、BSA的IgA、IgG水平。结果mLT63和CpG-ODN均能协助TT和BSA抗原在血清、肺、阴道、直肠组织中诱导出高滴度的IgG抗体。在血清中IgA抗体滴度均比较低,而TT-IgA在肺和阴道组织中滴度较高,BSA-IgA在肺组织中滴度较高。各佐剂组之间IgG和IgA抗体水平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意义。不同剂量的mLT63诱导的BSA-IgA抗体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mLT63和CpG-ODN经鼻内免疫对TT和BSA抗原均有良好的佐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 无毒突变体 CPG-ODN 鼻内免疫 黏膜佐剂
下载PDF
青枯雷尔氏菌TN5转座子无致病力突变株插入位点的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车建美 马桂美 +2 位作者 刘波 郑雪芳 唐建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1231-1236,共6页
利用TN5插入强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FJAT-91,获得突变株FJAT-t582和FJAT-t583。菌落形态观察及弱化指数测定结果表明,突变株FJAT-t582和FJAT-t583表现为典型的无致病力菌落形态,且弱化指数均在0.8以上。利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特异性引物从... 利用TN5插入强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FJAT-91,获得突变株FJAT-t582和FJAT-t583。菌落形态观察及弱化指数测定结果表明,突变株FJAT-t582和FJAT-t583表现为典型的无致病力菌落形态,且弱化指数均在0.8以上。利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特异性引物从突变菌株FJAT-t582和FJAT-t583中均扩增出片段大小为681bp的条带,而野生型菌株FJAT-91未扩增出任何条带,说明TN5转座子已插入其基因组中。对这2株无致病力突变株进行反向PCR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鉴定出插入位点在编码putative diguanylate phosphodiesterase基因和Ⅲ型效应蛋白基因中,推测这2个基因的突变致使强致病力菌株表现出无致病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雷尔氏菌 无致病力突变株 弱化指数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CRM197蛋白纯度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刚 黄杰 +3 位作者 孙俊 魏鑫 冯树宏 侯文礼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CAS 2023年第2期34-40,共7页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HPLC)检测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CRM197蛋白纯度。方法 利用Agilent AdvanceBio RP-mAb SB-C8(100 mm×2.1 mm)分析柱和Agilent1260高效液相...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HPLC)检测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CRM197蛋白纯度。方法 利用Agilent AdvanceBio RP-mAb SB-C8(100 mm×2.1 mm)分析柱和Agilent126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以含0.1%三氟乙酸水溶液-异丙醇(98∶2)为流动相A,以含0.1%三氟乙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65℃,进样体积为10μL,采用面积归一法检测CRM197蛋白纯度,并对方法的适用性、专属性、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线性、灵敏度和耐用性指标进行考察。用建立的方法检测CRM197蛋白酸处理供试品溶液、碱处理供试品溶液及3批原液的纯度。结果 建立的方法系统适用性良好;专属性验证表明空白溶液在目标峰积分范围内无干扰峰,热处理CRM197蛋白目标峰与其他杂质峰分离度>1.5;6次重复进样目标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1.14%,保留时间RSD为0.81%;中间精密度分析目标峰面积RSD为1.62%,保留时间RSD为0.06%;CRM197蛋白含量在20~2 0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最低检测限为10μg/mL,定量限为20μg/mL;在改变柱温色谱条件时,目标峰面积百分比与保留时间均RSD≤5.00%,耐用性研究合格。对酸处理、碱处理供试品溶液及3批原液进行纯度检测,纯度在76.5%~96.9%,结果准确。结论 建立的RP-HPLC检测CRM197蛋白纯度的方法,经验证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可用于CRM197蛋白的纯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毒素 无毒突变体 CRM197蛋白 纯度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结合疫苗
原文传递
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CRM197蛋白的结构确证分析
7
作者 马伟 曹方 +2 位作者 郭阳漾 王丹雅 杨欢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634-639,共6页
目的对本公司制备的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CRM197蛋白进行结构确证分析。方法通过发酵、提纯制备3批CRM197蛋白,经N-末端序列、C-末端序列、质量肽图和肽段覆盖率分析进行一级氨基酸序列结构确证分析,经圆二色谱法进行二级蛋白结构确证分... 目的对本公司制备的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CRM197蛋白进行结构确证分析。方法通过发酵、提纯制备3批CRM197蛋白,经N-末端序列、C-末端序列、质量肽图和肽段覆盖率分析进行一级氨基酸序列结构确证分析,经圆二色谱法进行二级蛋白结构确证分析。结果3批CRM197蛋白N-末端均为GADDVVDSSK,C-末端均为FEIKS,质量肽图的紫外图谱高度一致,肽段覆盖率为100%,一级结构与标准CRM197蛋白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3批CRM197蛋白二级结构测算值比例差异不大,批间稳定。结论本公司自制的3批CRM197蛋白与标准CRM197蛋白结构基本一致,为研制以CRM197为载体蛋白的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及其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毒素 无毒突变体 CRM197蛋白 结构确证 肽段覆盖率 圆二色谱法
原文传递
无致病力hrp-突变体防治茄科蔬菜青枯病 被引量:24
8
作者 杨宇红 刘俊平 +3 位作者 杨翠荣 龚惠芝 冯东昕 谢丙炎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3-437,共5页
为探索一条可有效控制茄科蔬菜青枯病的生防途径,以基因工程方法获得的无致病力青枯菌hrp-突变体为材料,针对茄科蔬菜青枯病进行有关生防体系、防治潜能及其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致病力hrp-突变体对致病青枯菌无直接抑制作用,但可在... 为探索一条可有效控制茄科蔬菜青枯病的生防途径,以基因工程方法获得的无致病力青枯菌hrp-突变体为材料,针对茄科蔬菜青枯病进行有关生防体系、防治潜能及其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致病力hrp-突变体对致病青枯菌无直接抑制作用,但可在植株体内定殖,并在预接种后阻止致病青枯菌的增殖。最优生防体系为采用改良蘸根接种法用无致病力hrp-突变体预处理24h后再接种致病菌,对青枯菌生理小种1引起的番茄、茄子、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达64%以上,其中对hrp-突变体的野生致病菌株引起的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接近90%,对该野生致病菌接种辣椒、茄子引起的青枯病防治效果也在75%以上,且持效期长、稳定性好、安全无药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病 无致病力hrp-突变体 生物防治
原文传递
β-氨基丁酸和茄青枯菌hrp-突变体协同防治辣椒疫病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宇红 茆振川 +1 位作者 凌键 谢丙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9-524,共6页
将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植物化学诱抗剂β-氨基丁酸(BABA)与无致病力的茄青枯菌hrp-突变体菌株联合使用,研究不同配比对辣椒疫病的协同防治效果和使用技术。结果表明,BABA与hrp-菌株按一定配比混合后于接种前使用一次,与单剂相比对辣椒疫... 将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植物化学诱抗剂β-氨基丁酸(BABA)与无致病力的茄青枯菌hrp-突变体菌株联合使用,研究不同配比对辣椒疫病的协同防治效果和使用技术。结果表明,BABA与hrp-菌株按一定配比混合后于接种前使用一次,与单剂相比对辣椒疫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其中0.08%BABA+hrp-菌株1×10~7 cfu/m L、0.1%BABA+hrp-菌株1×10~6 cfu/m L和0.1%BABA+hrp-菌株1×10~5 cfu/m L等3种配比组合控制辣椒疫病的效果均在80%以上;与BABA单独使用相比,增效作用超过23%;以0.1%BABA+hrp-菌株1×10~6 cfu/m L配比效果最佳,其增效达到43%。适当增加使用次数后,防治效果及持效期均得到进一步提高。本研究为探索多种生防措施的协调和配合应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霉 生物防治 Β-氨基丁酸 hrp-突变体 协同增效
下载PDF
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H21G蛋白的分泌性表达及纯化
10
作者 范锋锋 李燕婷 +8 位作者 金鑫 刘月萍 吴朝今 冯宜扬 乔瑞洁 许博 赵志强 谭小梅 谢贵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1262-1266,共5页
目的原核分泌性表达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H21G蛋白并进行纯化,为下一步开发以重组H21G蛋白为基础的疫苗奠定基础。方法以p ET16a-H21G质粒为模板,PCR扩增H21G基因,亚克隆至p ET22b载体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 ET22b-H21G,转化感受态大... 目的原核分泌性表达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H21G蛋白并进行纯化,为下一步开发以重组H21G蛋白为基础的疫苗奠定基础。方法以p ET16a-H21G质粒为模板,PCR扩增H21G基因,亚克隆至p ET22b载体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 ET22b-H21G,转化感受态大肠埃希菌BL21(DE3),IPTG诱导重组H21G蛋白分泌性表达。重组蛋白经渗透压休克,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和Phenyl Sepharose 6FF(high sub)疏水层析纯化后,使用还原/非还原SDS-PAGE和HPLC法分析纯化蛋白的纯度,窄范围等电聚焦分析其等电点,MALDI-TOF质谱法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N-末端测序法鉴定N-末端氨基酸序列。结果重组原核分泌性表达质粒p ET22b-H21G经双酶切(NcoⅠ和XhoⅠ)和测序证明构建正确;目标蛋白以可溶形式存在于宿主菌周质间隙,表达量为10%-15%;经纯化后,重组蛋白纯度达95%以上,等电点在4.55-6.20之间,相对分子质量和N-末端氨基酸序列均与白喉毒素相符合。结论成功分泌性表达并纯化了重组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H21G蛋白,为下一步开发以重组H21G蛋白为基础的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毒素 无毒突变体H21G 分泌性表达 纯化
原文传递
水稻白叶枯病菌无毒基因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文联 李向红 +1 位作者 张学君 王金生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9,共5页
报道了用基因标签法克隆水稻白叶枯病菌无毒基因的研究过程。通过接合实验,将Tn5引入水稻白叶枯病菌日本系统5号小种中去,在LB+Km平板上筛选了2500个接合子;用剪叶接种法,将接合子接种水稻品种IR26,得到了4个无... 报道了用基因标签法克隆水稻白叶枯病菌无毒基因的研究过程。通过接合实验,将Tn5引入水稻白叶枯病菌日本系统5号小种中去,在LB+Km平板上筛选了2500个接合子;用剪叶接种法,将接合子接种水稻品种IR26,得到了4个无毒基因突变体,分别用粘粒载体pSa747和质粒载体pUC19构建了JXOV核基因文库和无毒基因探针,采用菌落原位杂交法在基因库中钓取了13个无毒基因克隆。该无毒基因片断在此病原的不同小种中均有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菌 无毒基因 突变体 基因 抗病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