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秋茶光合作用与品质成分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兰 魏吉鹏 +4 位作者 沈晨 颜鹏 张丽平 李鑫 韩文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1-280,共10页
以茶树品种龙井43为材料,测定8月19日和9月23日不同时间点茶树冠层处光强、叶片温度、光合参数、品质成分含量及品质成分合成基因表达,初步明确光强、叶片温度对秋茶光合作用及三者对秋茶品质成分积累和相关合成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 以茶树品种龙井43为材料,测定8月19日和9月23日不同时间点茶树冠层处光强、叶片温度、光合参数、品质成分含量及品质成分合成基因表达,初步明确光强、叶片温度对秋茶光合作用及三者对秋茶品质成分积累和相关合成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秋茶叶片温度以及叶肉细胞光合活性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关键原因,并且叶片温度可能通过调控儿茶素合成基因Cs PAL、Cs F3′5′H、Cs ANS、Cs UFGT及氨基酸合成基因Cs GS、Cs GOGAT、Cs TS1表达来影响秋茶茶多酚、氨基酸含量。另外,秋茶冠层处光强和净光合速率与部分品质相关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茶 光强 叶片温度 光合作用 品质成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增氧灌溉对大棚秋黄瓜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德勇 姚帮松 +2 位作者 徐欢欢 刘朵朵 Ninghu Su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2-124,共3页
在不同输气灌溉条件下,对大棚秋黄瓜的产量及其发育过程中叶片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天3次和1次的输气处理与对照相比,秋黄瓜的产量分别增加30.38%和43.02%,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 在不同输气灌溉条件下,对大棚秋黄瓜的产量及其发育过程中叶片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天3次和1次的输气处理与对照相比,秋黄瓜的产量分别增加30.38%和43.02%,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叶片的光合速率得到显著增强。输气灌溉促进了秋黄瓜植株的生长,增强了植株根茎叶的整体功能,提高了结实率,最终使得秋黄瓜的产量得到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气灌溉 大棚 秋黄瓜 叶片 生理生化特性
下载PDF
秋福红树莓叶片离体再生植株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媛媛 郭修武 +1 位作者 代汉萍 刘海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68-871,F0003,共5页
以红树莓品种秋福(Rubus L.cv.Autumn Bliss)离体叶片为外植体,研究适合其再生植株的叶片部位、放置方式、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暗培养时间等条件。结果表明,叶片外植体接种于MS+TDZ2.00mg/L+IAA0.10mg/L的培养基,暗培养2~3周转移至正常... 以红树莓品种秋福(Rubus L.cv.Autumn Bliss)离体叶片为外植体,研究适合其再生植株的叶片部位、放置方式、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暗培养时间等条件。结果表明,叶片外植体接种于MS+TDZ2.00mg/L+IAA0.10mg/L的培养基,暗培养2~3周转移至正常光照下培养效果最好,愈伤组织形成率、不定芽再生率和外植体不定芽数分别为100.00%、95.83%和(5.57±0.27)个。将再生芽接种于1/2MS+IBA0.10mg/L的培养基中,35d后生根率达100.00%。再生植株炼苗后移栽,30d时成活率达97.30%,成功地建立了红树莓叶片的离体再生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莓 秋福 叶片 离体培养 再生植株
下载PDF
乱伦禁忌·性压抑·情的迷失——曹禺《雷雨》与欧阳子《秋叶》的对比阅读 被引量:4
4
作者 方忠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76,共6页
《雷雨》和《秋叶》的人物关系具有很强的同构性,人物的情感和心理也有着明显的趋同性。《秋叶》仿佛是《雷雨》的前戏,而《雷雨》则是《秋叶》人物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这使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互文性。曹禺和欧阳子通过对“乱伦之... 《雷雨》和《秋叶》的人物关系具有很强的同构性,人物的情感和心理也有着明显的趋同性。《秋叶》仿佛是《雷雨》的前戏,而《雷雨》则是《秋叶》人物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这使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互文性。曹禺和欧阳子通过对“乱伦之爱”这一题材的深入开掘,都表现了丰富的生活内容,展示了人物复杂的情感和心理世界。而对人物的性心理和潜意识,以及人物命运的不同处理,也正反映出两位作家不同的创作理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 《秋叶》 乱伦禁忌 潜意识
下载PDF
Effects of Different Sowing Times on Plant Height, Leaf Stem Ratio and DW/FW Ratio of Forage Sorghum in Autumn Idle Land 被引量:5
5
作者 ZHOU Han-zhang LIU Huan +4 位作者 JIA Hai-yan ZHOU Xin-jian WEI Zhi-min LI Shun-guo LIU Hai-zhong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8年第2期57-66,共10页
The aim was to explore the linear regression prediction models between sowing time and plant height, leaf stem ratio and DW/FW ratio of forage sorghum in autumn idle land. [Metho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wing tim... The aim was to explore the linear regression prediction models between sowing time and plant height, leaf stem ratio and DW/FW ratio of forage sorghum in autumn idle land. [Metho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wing time and plant height, leaf stem ratio and DW/FW ratio of forage sorghum were simulated and compared by employing field plot experiment and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 The sowing time had a great impact on plant height, leaf stem ratio and DW/FW ratio of forage sorghum in autumn idle land. With the delay of sowing time, the plant height and DW/FW ratio of forage sorghum decreased, while the leaf stem ratio increased. The regression models between sowing time and plant height, leaf stem ratio and DW/FW ratio of forage sorghum were established: plant height and sowing time, yheight = 234.725- 5.005X; leaf stem ratio and sowing time,ylcaf= 0.096 + 0,019x; DW/FW ratio and sowing time, ydry= 0.305-0.002X. From July 23rd to August 30th, the plant height of forage sorghum was reduced by 5.005 cm, the leaf stem ratio was increased by 0.019 and the DW/FW ratio was reduced by 0.002 in average when hhe sowing time was delayed by one day. [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production of forage sorghum in autumn idle 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umn idle land Forage sorghum Sowing time Plant height leaf stem ratio DW/FW ratio
下载PDF
北京城区秋季红色叶元宝枫优良品种的筛选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永格 丛日晨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6-139,共4页
以元宝枫在城区秋季叶片变红色为目标性状,以普通元宝枫为对照,连续3 a观测,对实生繁殖的元宝枫株系进行了人工选择。结果表明:温度变化是元宝枫秋季叶片变色的主导因子,变色前10 d平均温度低于15℃有利于秋色叶的形成;低温有利于秋色... 以元宝枫在城区秋季叶片变红色为目标性状,以普通元宝枫为对照,连续3 a观测,对实生繁殖的元宝枫株系进行了人工选择。结果表明:温度变化是元宝枫秋季叶片变色的主导因子,变色前10 d平均温度低于15℃有利于秋色叶的形成;低温有利于秋色叶树种秋季变色,但不同株系变色色系还与其它外界环境因子及其自身机理和遗传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城区 秋色叶 元宝枫 红色叶
下载PDF
掌中握无限 永恒刹那间——论提喻在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哲学意蕴 被引量:4
7
作者 徐新辉 《惠州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55-60,共6页
本文根据现代修辞理论,特别是美学修辞和交际修辞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扼要阐明20世纪美国现代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创作中各臻其妙的提喻修辞手法及其哲学意蕴。
关键词 掌中握无限 言近旨远 因小识大 一叶知秋
下载PDF
欧洲红栎在山西临汾引种栽植试验 被引量:3
8
作者 段丽君 张津魁 +1 位作者 李修堂 魏彦梅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68-71,共4页
为了丰富临汾地区栎类品种资源,首次在临汾市古县对欧洲红栎进行引种栽植试验,观测研究其物侯期、年生长量、抗逆性、病虫害和秋色叶观赏期等指标。结果表明:欧洲红栎在临汾地区长势良好,病虫害弱、抗旱能力强,但越冬时需要进行防寒措... 为了丰富临汾地区栎类品种资源,首次在临汾市古县对欧洲红栎进行引种栽植试验,观测研究其物侯期、年生长量、抗逆性、病虫害和秋色叶观赏期等指标。结果表明:欧洲红栎在临汾地区长势良好,病虫害弱、抗旱能力强,但越冬时需要进行防寒措施保护,秋季红叶观赏期长、效果佳,是适合临汾及其周边地区种植的优良秋色叶树种,发展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红栎 引种 临汾 秋色叶
下载PDF
Coloration and phenology manifest nutrient variability in senesced leaves of 46 temperate deciduous woody species 被引量:2
9
作者 Xingchang Wang Qi Wang +5 位作者 Yue Chen Rui Zhao Jiahui Zhang Xiankui Quan Fan Liu Chuankuan Wang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22年第4期700-710,共11页
Senesced-leaf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vary signifcantly among coexisting plant species refecting different leaf nutrient use strategies.However,interspecifc variation in senesced-leaf nutrients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Senesced-leaf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vary signifcantly among coexisting plant species refecting different leaf nutrient use strategies.However,interspecifc variation in senesced-leaf nutrients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Here,we aimed to determine interspecifc variation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in senesced-leaf nutrients.We explored interspecifc variation in carbon(C),nitrogen(N)and phosphorus(P)concentrations in newly fallen leaves of 46 coexisting temperate deciduous woody species across the Maoershan Forest Ecosystem Research Station,Northeast China.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10 biotic factors(i.e.mycorrhiza type,N-fxing type,growth form,shade tolerance,laminar texture,coloring degree,coloring type,peak leaf-coloration date,peak leaf-fall date and end leaf-fall date)was quantifed with the random forest model.N and P concentrations varied 4-and 9-fold among species,respectively.The high mean N(15.38 mg·g^(−1))and P(1.24 mg·g^(−1))concentrations suggested a weak N and P limitation in the studied forest.Functional groups had only signifcant effects on specifc nutrients and their ratios.P concentration and N:P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eak and end leaf-fall dates for the ectomycorrhiza species group.Brighter-colored leaves(red>brown>yellow>yellow-green>green)tended to have lower N and P concentrations and higher C:N and C:P than darker-colored leaves.The random forest model showed that autumn coloration and leaf-fall phenology contributed 80%to the total explanation of nutrient variability among species.The results increas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variability in senesced-leaf nutrients as a strategy of woody plant nutrition in temperate for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f coloring autumn phenology leaf litter STOICHIOMETRY functional groups
原文传递
大叶榉新品种‘林苑’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希军 金晓玲 +2 位作者 邢文 汪晓丽 张亚平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7-1018,共2页
‘林苑’是从大叶榉的实生苗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树形近球形,分枝长,春季发芽早,成熟叶片大,呈阔卵圆形,叶间距大;秋季叶变色早,红褐色。耐旱及耐盐碱能力强,嫁接繁殖成活率高。在长江以南丘陵和平原均可栽植,可用于城市行道树,也可用于... ‘林苑’是从大叶榉的实生苗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树形近球形,分枝长,春季发芽早,成熟叶片大,呈阔卵圆形,叶间距大;秋季叶变色早,红褐色。耐旱及耐盐碱能力强,嫁接繁殖成活率高。在长江以南丘陵和平原均可栽植,可用于城市行道树,也可用于干旱瘠薄的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榉 分枝 秋叶 品种
原文传递
光化学反射指数在比较葡萄叶片耐霜冻能力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鲁龙 宋伟 +1 位作者 杜远鹏 翟衡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3-549,共7页
以12个葡萄(Vitis vinifera)品种为试材,在秋季采集叶片,进行霜冻处理,测定了霜冻过程中叶片光化学反射指数(PRI)的变化。提取有效参数,采用隶属函数法比较了不同叶片的耐霜冻能力。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叶片光化学反射指数呈下降... 以12个葡萄(Vitis vinifera)品种为试材,在秋季采集叶片,进行霜冻处理,测定了霜冻过程中叶片光化学反射指数(PRI)的变化。提取有效参数,采用隶属函数法比较了不同叶片的耐霜冻能力。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叶片光化学反射指数呈下降趋势。在–8–0°C范围内,PRI及其相对值Rt与温度都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叶片PRI在0°C、–8°C时的相对值R0、R–8,以及–8–0°C范围中,Rt与温度的回归直线斜率SLP都具有品种特异性,可以反映不同品种的耐霜冻能力。隶属函数法结合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12个候选品种中,抗霜冻能力最好的是Cabernet Sauvignon,其R0、R–8和SLP分别为72.3%、50.19%和2.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反射指数 秋季霜冻 叶片 葡萄
原文传递
秋甘蓝不同生育期叶片模拟受虫害损失模型
12
作者 雷蕾 刘映红 +2 位作者 赵志模 林清 张宗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42-47,共6页
选用4因子5水平(全实施)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采用人工打孔去叶模拟秋甘蓝不同生育期复合受害对产量损失的综合反应。组建模型的主效应分析表明,秋甘蓝在生长前期(苗期—莲座期—团棵期)随着叶片受害损失的增加,产量损失... 选用4因子5水平(全实施)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采用人工打孔去叶模拟秋甘蓝不同生育期复合受害对产量损失的综合反应。组建模型的主效应分析表明,秋甘蓝在生长前期(苗期—莲座期—团棵期)随着叶片受害损失的增加,产量损失率随之上升。在生长后期(结球初期—叶球膨大期)叶片受害对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秋甘蓝表现出一定的产量损失补偿能力。各生育期交互效应分析表明,移栽后30天(苗期—莲座期)叶片受害是一个主要因子。模型的边际效应分析表明,在各生育期单独受害时,以移栽后60天和90天(相当于四棵期和结球初期)产量增减对叶片受害水平十分敏感,而在移栽后30天和120天(相当于苗期至莲座期和对球膨大期),存在着产量损失补偿平衡点值,该值分别为平均每株叶片损失97.48cm2和76.49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甘蓝 叶片 产量损失 模拟模型
下载PDF
秋色叶树种猩红栎引种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段丽君 张津魁 丁献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5期81-83,共3页
为丰富临汾地区的秋色叶树种,在临汾市古县地区首次对猩红栎进行引种试验,对其物侯期、年生长量、秋色叶和适应性等进行观测记录。结果表明:猩红栎在古县地区长势良好,抗旱能力强,病虫害少,耐寒性稍差需采取防寒措施,秋色叶观赏期极长... 为丰富临汾地区的秋色叶树种,在临汾市古县地区首次对猩红栎进行引种试验,对其物侯期、年生长量、秋色叶和适应性等进行观测记录。结果表明:猩红栎在古县地区长势良好,抗旱能力强,病虫害少,耐寒性稍差需采取防寒措施,秋色叶观赏期极长、观赏价值高,适合在临汾及其周边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色叶 猩红栎 引种
下载PDF
哈尔滨秋季8种灌木叶片色彩属性与气温变化相关性的研究
14
作者 谷志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9期8433-8436,共4页
[目的]运用秋季灌木叶片色彩属性变化规律,从定性、定量的视角构建哈尔滨秋季植物景观的色彩,总结地域性植物色彩设计的科学性。[方法]以能够兼容CAD和Photoshop绘图软件的NCS色卡,在温侯法界定的哈尔滨秋季时段,随秋季时序采集8种灌木... [目的]运用秋季灌木叶片色彩属性变化规律,从定性、定量的视角构建哈尔滨秋季植物景观的色彩,总结地域性植物色彩设计的科学性。[方法]以能够兼容CAD和Photoshop绘图软件的NCS色卡,在温侯法界定的哈尔滨秋季时段,随秋季时序采集8种灌木的NCS色彩值,确定其色彩属性与变化规律。通过采集哈尔滨秋季气温日温的最低、最高值,分析其叶片NCS色彩值与气候温度的日温差、最低最高温度变化的规律。[结果]8种灌木NCS叶色值总体范围为NCS S 5540-G40Y^NCS S 1580-Y90R,分布于24个标准颜色中。最低气温9℃,日温差11℃,叶片开始变色3种;最低气温9℃,日温差15℃,叶片开始变色3种;最低气温7℃,日温差10℃,叶片开始变色1种;霜后,最低气温5℃,日温差13℃,叶片开始变色1种。最低气温7℃持续2d,连续日温差8~13℃,进入变色盛期7种;最低气温3℃,日温差13℃,进入变色盛期1种。[结论]利用秋季灌木叶片色彩属性变化规律构建哈尔滨秋季植物景观色彩是提升秋季季相色彩设计质量的重要途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 叶色 温度 哈尔滨 植物景观
下载PDF
上海地区秋色叶成因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3
15
作者 胡永红 秦俊 +3 位作者 蒋昌华 王玉勤 刘永强 黄增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4-86,共3页
经详细分析近 3a上海地区的气象资料 ,发现 2 0 0 3年上海地区的气候与往年相比 ,更有利于秋色叶的形成 ,其主要原因是 :较大的光照强度有利于光合作用及色素的形成 ;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植物体内糖分的积累及花青素的形成 ;较高的空... 经详细分析近 3a上海地区的气象资料 ,发现 2 0 0 3年上海地区的气候与往年相比 ,更有利于秋色叶的形成 ,其主要原因是 :较大的光照强度有利于光合作用及色素的形成 ;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植物体内糖分的积累及花青素的形成 ;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有利于秋色叶形成。影响秋色叶变化的内部因素主要是光合产物的变化 ,外部因素为光照、气温、水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色叶 内外因素 光合产物
下载PDF
桑树不同夏伐时间对秋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2
16
作者 王泽林 《蚕桑通报》 2006年第2期18-20,共3页
通过不同夏伐时间对秋叶产量影响的初步试验表明: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采用采叶后第3天夏伐的齐拳剪伐方式,能极显著的提高桑树的芽条生长量及产叶量。
关键词 桑园管理 夏伐时间 秋叶产量
下载PDF
榉树遗传变异分析及优良单株选择 被引量:25
17
作者 曹娴 罗玉兰 +2 位作者 崔心红 潘俊松 蔡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499-503,共5页
研究选择同一区域内的23个榉树单株,观察其叶色的变化并测定变色期叶片中花青素的含量;同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3个榉树单株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基础的差异分析,多态性PCR扩增结果表明:在128个位点中,其中多态位点有116个,多态位点... 研究选择同一区域内的23个榉树单株,观察其叶色的变化并测定变色期叶片中花青素的含量;同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3个榉树单株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基础的差异分析,多态性PCR扩增结果表明:在128个位点中,其中多态位点有116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9.9%;POPGENE32软件计算结果表明,这23个榉树材料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930,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3394,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5007;通过聚类分析将这23个榉树品种分为4组,该聚类结果与之前的形态分类结果有一定的相似性,为榉树优良单株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榉树 优良单株 秋叶色 ISSR 遗传变异
下载PDF
北京市秋色叶植物资源调查及园林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何丽娜 刘坤良 赵强民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8-103,共6页
调查了北京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秋色叶植物种类及其叶色的物候变化,对其观赏性进行了等级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的秋色叶植物约有85种,其中观赏价值最高的有银杏、‘秋紫’白蜡等28种;变色最早且持续观赏时间最长的有‘金枝’国槐,变色... 调查了北京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秋色叶植物种类及其叶色的物候变化,对其观赏性进行了等级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的秋色叶植物约有85种,其中观赏价值最高的有银杏、‘秋紫’白蜡等28种;变色最早且持续观赏时间最长的有‘金枝’国槐,变色最晚的有红蕾荚蒾和大花卫矛;观赏期较长的有茶条槭、粉花绣线菊等12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秋色叶植物的园林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北京市 秋色叶植物 园林应用
下载PDF
防虫网覆盖对大棚内小气候、秋番茄生长和病虫害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广印 王胜楠 +1 位作者 陈碧华 沈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6-81,92,共7页
为了防治大棚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采用网棚(放风口覆盖防虫网)与对照棚(放风口无覆盖物)栽培方法,研究防虫网覆盖对大棚内小气候、秋番茄生长及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秋番茄生长期间,覆网棚内的气温、地温、空气湿度都较对照棚升... 为了防治大棚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采用网棚(放风口覆盖防虫网)与对照棚(放风口无覆盖物)栽培方法,研究防虫网覆盖对大棚内小气候、秋番茄生长及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秋番茄生长期间,覆网棚内的气温、地温、空气湿度都较对照棚升高,其中7、8月份测定日覆网棚内最高气温比对照棚高3.3℃、2.0℃,但光照强度和风速均较对照棚降低。与对照棚相比,覆网棚内秋番茄株高和叶片数有所增加,但茎粗和前期坐果率有所降低。覆盖防虫网能有效减少棚内烟粉虱数量,使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降低88.61%和95.16%,但番茄芝麻斑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增加14.94%和146.86%,单株生理卷叶数平均增加33.33%。由此可见,覆盖防虫网能有效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但棚内小气候的改变不利于番茄前期坐果,且导致芝麻斑病和生理卷叶的发生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 防虫网 秋番茄 小气候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番茄芝麻斑病
下载PDF
生物菌剂及土壤调理剂对大棚秋番茄生长及2种病虫害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胜楠 王广印 +1 位作者 李敏 刘闪闪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29-1034,共6页
通过大田试验,探讨EM生物菌肥、土壤调理剂、"EM生物菌肥+土壤调理剂"、阿维菌素、淡紫拟青霉处理对番茄生长及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菌剂及土壤调理剂各处理都对番茄生长表现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EM生物菌肥+... 通过大田试验,探讨EM生物菌肥、土壤调理剂、"EM生物菌肥+土壤调理剂"、阿维菌素、淡紫拟青霉处理对番茄生长及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菌剂及土壤调理剂各处理都对番茄生长表现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EM生物菌肥+土壤调理剂"混合处理对番茄株高、茎粗和叶片数影响最大。生物菌剂及土壤调理剂处理均提高番茄的坐果率,其中以淡紫拟青霉处理的坐果率为最高。生物菌剂及土壤调理剂各处理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有降低作用,特别是在秋番茄生育前期,"EM生物菌肥+土壤调理剂"处理可使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降低。生物菌剂及土壤调理剂各处理均可使根结线虫的根结指数显著降低,防治效果显著增强,其中以"EM生物菌肥+土壤调理剂"混合处理的根结指数为最低,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淡紫拟青霉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番茄 生物菌剂 土壤调理剂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根结线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