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电动转向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37
1
作者 苗立东 何仁 +1 位作者 徐建平 徐勇刚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9-84,共6页
综述了汽车电动转向技术的发展,包括电子控制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下一代线控电动转向系统;叙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重点介绍线控电动转向系统的发展动因、结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关键技术,探... 综述了汽车电动转向技术的发展,包括电子控制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下一代线控电动转向系统;叙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重点介绍线控电动转向系统的发展动因、结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关键技术,探讨汽车电动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电动转向技术 动力转向 助力转向 线控转向 电子控制
下载PDF
基于驾驶模拟器的驾驶员所偏好的转向盘力矩特性研究 被引量:46
2
作者 宗长富 麦莉 +1 位作者 王德平 李雅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01-1005,共5页
利用ADSL开发型驾驶模拟器研究了在不同速度和侧向加速度下的中国驾驶员所偏好的转向盘力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驾驶员所偏好的转向盘力矩与欧洲和日本驾驶员所偏好的转向盘力矩一致,随车速的增大而增大,在线性区域内(侧向加速度小... 利用ADSL开发型驾驶模拟器研究了在不同速度和侧向加速度下的中国驾驶员所偏好的转向盘力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驾驶员所偏好的转向盘力矩与欧洲和日本驾驶员所偏好的转向盘力矩一致,随车速的增大而增大,在线性区域内(侧向加速度小于3m/s2),随侧向加速度的增大而明显增大,在非线性区域内(侧向加速度大于3m/s2),随侧向加速度的增大,驾驶员所偏好的转向盘力矩增大不明显。研究结果为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的助力特性设计和线控转向的路感模拟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驾驶员 转向盘力矩 路感
下载PDF
汽车前轮定位及回正力矩和转向力的计算 被引量:31
3
作者 王润琪 周永军 尹鹏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6,共5页
为了正确设计汽车转向轮定位参数,分析了转向轮各定位参数的作用,提出了各定位参数使转向轮形成自动回正力矩和使转向盘需要转向力的计算方法及公式.以东风EQ140和EQ140-1型中型汽油货车为例,按国标设定的条件,定量地计算了各定位参数... 为了正确设计汽车转向轮定位参数,分析了转向轮各定位参数的作用,提出了各定位参数使转向轮形成自动回正力矩和使转向盘需要转向力的计算方法及公式.以东风EQ140和EQ140-1型中型汽油货车为例,按国标设定的条件,定量地计算了各定位参数形成转向轮自动回正力矩和需要转向盘转向力的具体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主销的后倾角γ与内倾角β是形成转向轮回正力矩和需要转向盘转向力的主要因素,而主销偏距c及其他参数对其影响不大;该型货车转向轮总回正力矩65.680N·m偏小,转向盘总转向力22.039N远小于国家标准规定的245N.研究认为:该型货车主销的后倾角γ和内倾角β设计保守偏小,空载时转向轮回正能力和转向盘手感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前轮定位 回正力矩 转向力 计算
原文传递
汽车转弯制动性能的模拟计算 被引量:13
4
作者 韩宗奇 余志生 万嘉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3-34,共12页
本文是一篇研究汽车转弯制动性能模拟计算方法的专题论文。首先建立了11自由度的汽车动力学模型,模拟转弯制动开环试验方法,建立了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其初始条件通过计算汽车作圆周运动时的稳态转向特性求出。文中详细地介绍了各有关参... 本文是一篇研究汽车转弯制动性能模拟计算方法的专题论文。首先建立了11自由度的汽车动力学模型,模拟转弯制动开环试验方法,建立了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其初始条件通过计算汽车作圆周运动时的稳态转向特性求出。文中详细地介绍了各有关参量的计算方法,然后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出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解,因此能够详尽地描述和研究各重要参数的变化情况及其对转弯制动性能的影响。最后给出四个典型算例,用以说明计算的可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转弯 制动性能 模拟计算
下载PDF
前轮定位角对汽车转向回正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薛立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8-200,共3页
利用数学方法 ,通过将前悬挂系统简化为相关杆系 ,论述了车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和后倾角以及转向轮转角改变时对汽车转向回正作用的影响 ,并求出了使汽车具有转向回正作用时 。
关键词 前轮定位角 汽车 转向回正作用 车轮外倾角 主销内倾角 后倾角
下载PDF
汽车动力转向器转向力矩的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10
6
作者 丁礼灯 杨家军 +1 位作者 刘照 廖道训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243-246,共4页
随着21世纪日益突出的能源问题和汽车产品的电子化发展,具有节省能源、结构简单紧凑等显著优点的电子控制式电动动力转向器将是未来汽车动力转向器设计的发展方向.针对这一应用要求,根据汽车转向机构的受力分析得到的转向力矩,对... 随着21世纪日益突出的能源问题和汽车产品的电子化发展,具有节省能源、结构简单紧凑等显著优点的电子控制式电动动力转向器将是未来汽车动力转向器设计的发展方向.针对这一应用要求,根据汽车转向机构的受力分析得到的转向力矩,对影响汽车转向力矩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具体对与向心加速度有关的部分转向力矩的实验曲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了解析式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动力转向器 转向力矩 最小二乘拟合
下载PDF
麦弗逊悬架转向机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8
7
作者 卞学良 宋宝安 +1 位作者 王志强 刘剑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运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中 R- W方法进行机构运动计算 ,编制了汽车麦弗逊悬架转向机构优化设计通用程序。优化模型中把麦弗逊悬架系统和转向机构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运动分析 ,考虑了车轮跳动对转向误差的影响 ,并根据转向过程中的实际... 运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中 R- W方法进行机构运动计算 ,编制了汽车麦弗逊悬架转向机构优化设计通用程序。优化模型中把麦弗逊悬架系统和转向机构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运动分析 ,考虑了车轮跳动对转向误差的影响 ,并根据转向过程中的实际要求计入两个权重函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弗逊悬架 转向机构 优化设计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 R-W方法 运动分析 汽车
下载PDF
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变传动比齿轮数字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牛子孺 李刚炎 +3 位作者 胡剑 颜甜莉 张斯宇 汪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4-190,共7页
汽车转向器的传动比是影响车辆转向轻便性和灵敏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车辆在转向时为了获得轻便性和灵敏性的统一需要采用变传动比转向器。通过综合分析机械式变传动比转向器的重要部件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的啮合特点,基于包络原理提出了... 汽车转向器的传动比是影响车辆转向轻便性和灵敏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车辆在转向时为了获得轻便性和灵敏性的统一需要采用变传动比转向器。通过综合分析机械式变传动比转向器的重要部件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的啮合特点,基于包络原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变传动比齿轮数字设计方法,此方法将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中斜齿轮看作由垂直于其轴线的无限接近的平面集合与其截交后截平面的集合,每个截平面称为"齿轮元",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的啮合传动可看作齿轮元的集合与变传动比齿轮的啮合,变传动比齿轮齿廓上每个齿廓点的高度值,是过此点且垂直于齿条运动方向及斜齿轮轴线的直线随此点一起啮合传动时,与此点啮合过程中遍历齿轮元集交点高度值中的最小值。基于上述方法,建立了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变传动比齿轮齿廓点高度值计算的数学模型,开发了求解算法,得到了变传动比齿轮的齿廓点云,并将此方法成功应用到了某型变传动比转向器的研制中,通过样件试制及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 变传动比齿轮 齿轮元 数值计算 机械式变传动比转向器
下载PDF
基于Deform的依维柯汽车转向节的预锻优化 被引量:12
9
作者 徐皓 刘铭 刘江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34,共5页
针对依维柯汽车转向节复杂特殊的产品结构和实际批量生产中出现的侧臂成形困难、缺料、折叠、合格率低等质量问题,通过Deform有限元建立依维柯汽车转向节塑性有限元模型,进行预锻模具和终锻模具的构建,并分析其预锻件和终锻件金属流动过... 针对依维柯汽车转向节复杂特殊的产品结构和实际批量生产中出现的侧臂成形困难、缺料、折叠、合格率低等质量问题,通过Deform有限元建立依维柯汽车转向节塑性有限元模型,进行预锻模具和终锻模具的构建,并分析其预锻件和终锻件金属流动过程,对依维柯汽车转向节预锻件成形和终锻件进行分析和探究,得出转向节预锻件和预锻模具结构初始设计不合理的结论。重新设计修改和优化转向节预锻件和预锻模具,并进行现场生产。依维柯汽车转向节锻件的材料利用率提高了6. 3%,合格率也提高了3. 3%,积累了成功的技术设计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维柯汽车 转向节 预锻 侧臂 DEFORM
原文传递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悦芳 郭拉凤 《山西冶金》 CAS 2006年第2期45-47,66,共4页
简述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其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分析了该系统的主要元件,论述了该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汽车 转向系统 电动助力
下载PDF
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算法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豪 丁润涛 +1 位作者 李志杰 焦阳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5-158,共4页
研究了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中转向盘角速度、车速和电机转速之间非线性关系的控制算法,并依据实际控制系统参数,得到该控制系统中车速、电机转速及转向角速度三者的非线性关系,利用仿真软件实现了控制系统所需要的助力曲线。通过在... 研究了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中转向盘角速度、车速和电机转速之间非线性关系的控制算法,并依据实际控制系统参数,得到该控制系统中车速、电机转速及转向角速度三者的非线性关系,利用仿真软件实现了控制系统所需要的助力曲线。通过在AMESIM中仿真对比表明,运用该算法能够得到较理想的助力曲线,验证了该算法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台架试验表明,该系统助力效果明显,控制算法中参数变换对控制系统的影响与实际控制系统控制效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控制算法 仿真 助力转向
下载PDF
汽车拖拉机转向梯形优化设计 被引量:8
12
作者 师帅兵 陈军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6-69,共4页
以外侧转向轮实际转角与期望转角之间相对误差的加权求和为目标函数 ,对汽车拖拉机转向梯形进行了最优化设计。通过实例计算 ,优化后的转向梯形满足设计要求 ,平均相对误差和最大相对误差均比原设计的有所降低。获得快速、精确、可靠。
关键词 汽车拖拉机 转向梯形 优化设计 外转向轮
下载PDF
汽车转向系统缺陷风险评估准则与汽车召回案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卫亮 肖凌云 刘亚辉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61-366,共6页
汽车转向系统缺陷严重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是汽车召回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汽车召回的管理效率,该文分析了汽车转向系统故障缺陷的形式及其影响,以风险矩阵法和风险等级为依据,提出了一种汽车转向系统缺陷风险评估准则。以此分析... 汽车转向系统缺陷严重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是汽车召回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汽车召回的管理效率,该文分析了汽车转向系统故障缺陷的形式及其影响,以风险矩阵法和风险等级为依据,提出了一种汽车转向系统缺陷风险评估准则。以此分析了汽车被召回的案例。结果表明:本文的风险矩阵法,能识别转向系统缺陷,并评估其风险。因此,本汽车转向系统缺陷风险评估准则,能指导汽车转向系统缺陷的风险评估和汽车召回,也可扩展到汽车其他缺陷的风险评估中,服务于汽车召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转向系统 汽车召回 风险评估 风险矩阵法
下载PDF
ADSL驾驶模拟器动力学模型的改进与验证 被引量:6
14
作者 詹军 管欣 +1 位作者 杨得军 王鹏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3-287,共5页
为了提高ADSL驾驶模拟器逼真度,研究开发了新版转向系统模型、车轮模型、制动系统模型.转向系统模型为力输入模型并计算了系统的弹性;车轮模型考虑了气胎弹性、接地印迹块动力学和接触模型;制动系统模型采用制动力矩动静摩擦分离的计算... 为了提高ADSL驾驶模拟器逼真度,研究开发了新版转向系统模型、车轮模型、制动系统模型.转向系统模型为力输入模型并计算了系统的弹性;车轮模型考虑了气胎弹性、接地印迹块动力学和接触模型;制动系统模型采用制动力矩动静摩擦分离的计算方法;从而实现了左右转向车轮协调计算、轮胎力准确计算及stand-still(起步-停车)工况、制动到零速等精确工况的仿真.通过新版模型、2000年版模型的操纵稳定性工况的仿真结果与场地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模型精度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模拟器 车辆动力学模型 转向模型 车轮模型 制动模型
下载PDF
复现试验场工况的转向拉杆室内加速疲劳试验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涛 宋健 李亮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9-132,137,共5页
针对传统的转向拉杆台架疲劳试验,或者根据设计载荷来制定试验方案,或者对实测载荷根据设置经验门限值进行试探性的编辑,即对载荷历程进行线性强化或小幅值删除,如此来实现加速疲劳试验,显然获得的结果可信度较差。通过对采集到的真实... 针对传统的转向拉杆台架疲劳试验,或者根据设计载荷来制定试验方案,或者对实测载荷根据设置经验门限值进行试探性的编辑,即对载荷历程进行线性强化或小幅值删除,如此来实现加速疲劳试验,显然获得的结果可信度较差。通过对采集到的真实载荷谱进行基于疲劳损伤的编辑浓缩,对小幅值循环的载荷进行可控过滤,达到了定量加速零部件疲劳试验的目的,获得更为可信和可靠的加速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加速疲劳试验 疲劳编辑 转向拉杆
下载PDF
基于增量谐波平衡法的汽车转向系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威 宋玉玲 李瑰贤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5-360,共6页
汽车转向系的振动会导致车辆行驶不稳定,从而引发车祸。因此在考虑间隙与干摩擦非线性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悬架汽车转向系振动的四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对间隙分段函数采用了多项式曲线拟合;应用增量谐波平衡法和插值技术求解了... 汽车转向系的振动会导致车辆行驶不稳定,从而引发车祸。因此在考虑间隙与干摩擦非线性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悬架汽车转向系振动的四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对间隙分段函数采用了多项式曲线拟合;应用增量谐波平衡法和插值技术求解了多自由度强迫型非线性振动系统解的基波与超谐波成分,对其极限环幅值进行了预测,并与四阶RK法所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快速性与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了系统的幅频与相频特性,间隙与干摩擦因素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如何消除转向系振动与其振动的非线性控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转向系 增量谐波平衡法 基波 超谐波 非线性动力学
下载PDF
智能汽车整车在环测试台转向随动系统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祥模 王文威 +1 位作者 王润民 徐志刚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6-126,共11页
针对传统的转鼓平台无法测量智能汽车轮胎转角,且不能用于智能汽车变道场景测试等问题,提出以伺服电机系统为控制对象的转向随动系统,研究基于距离传感器的控制策略对于转角跟随的影响。首先,将被测智能汽车置于转向随动系统的转向台上... 针对传统的转鼓平台无法测量智能汽车轮胎转角,且不能用于智能汽车变道场景测试等问题,提出以伺服电机系统为控制对象的转向随动系统,研究基于距离传感器的控制策略对于转角跟随的影响。首先,将被测智能汽车置于转向随动系统的转向台上,轮胎转向带动转向台转动,实现被测智能汽车的转向角采集;其次,在左右转向台上分别安装一对激光传感器,采集转角差作为控制系统的误差输入;然后,将输入的转角差、转角差变化率与单片机控制位置脉冲的比例积分控制参数(PI)建立两输入、两输出的模糊控制关系,以提高转向随动系统定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最后,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和仿真试验数据调整参数,实现模糊控制器的优化控制。试验时,被测智能汽车的车载电脑控制方向盘以不同角速度转动,车辆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与测试台上位机程序分别记录方向盘转角和转向随动系统转角。研究结果表明:当被测智能汽车方向盘以不同角速度进行测试时,台架的测试结果能够保持在固定区间且没有明显变化,能为智能汽车的转向性能测试提供可靠参数支持;转向随动系统的延时与被测智能汽车方向盘转角速度没有显著关系,转向随动系统的延时约为235.5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智能汽车测试 整车在环测试 转鼓平台 转向随动 模糊PI控制 位置环前馈控制
原文传递
汽车液压转向系统噪音的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其昌 《装备制造技术》 2012年第5期125-129,共5页
介绍了汽车液压转向系统噪音的相关问题,分别从转向系统装配关系和设计角度做了详细分析,以便在对整车液压转向系统噪音问题进行定义,并找到解决方案。
关键词 汽车 液压转向 噪音 解决方案
下载PDF
铝合金转向节挤压铸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继相 杨鹏 +3 位作者 夏望红 程键 黄毅 柳建国 《铸造工程》 2023年第3期1-11,共11页
对挤压铸造生产铝合金转向节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卧式挤压铸造机生产转向节需要在模具上加强冷却水的设计,对铸件厚大部位采用随形冷却,这是消除厚大部位缩孔、缩松缺陷有效手段;与卧式机相比,用立式挤压铸造机生产的转向节更具有... 对挤压铸造生产铝合金转向节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卧式挤压铸造机生产转向节需要在模具上加强冷却水的设计,对铸件厚大部位采用随形冷却,这是消除厚大部位缩孔、缩松缺陷有效手段;与卧式机相比,用立式挤压铸造机生产的转向节更具有优势,液流进入型腔流程短,压力传递效果好,铸件力学性能均一,但易形成冷金属夹渣和气孔缺陷。在不同的机型上用挤压铸造工艺开发的铝合金转向节各项性能指标可完全达到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铸造 铝合金 汽车轻量化 转向节
下载PDF
汽车机械式转向系转向沉重故障智能诊断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文举 车磊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25-30,共6页
受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汽车转向压力检测误差过高,提出一种新的汽车机械式转向系转向沉重故障智能诊断方法。在明确汽车机械式转向系转向沉重故障特性的基础上,设计故障智能诊断决策树算法,并构建故障智能诊断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利用... 受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汽车转向压力检测误差过高,提出一种新的汽车机械式转向系转向沉重故障智能诊断方法。在明确汽车机械式转向系转向沉重故障特性的基础上,设计故障智能诊断决策树算法,并构建故障智能诊断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检测的转向压力与实际差值较小,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机械式转向 转向故障 转向沉重 故障诊断 决策树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