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复叠式热泵循环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徐卫荣 杜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30-234,共5页
受热源温度以及系统本身性能的限制,目前应用较为成熟的单级蒸气压缩式热泵系统的出水温度一般在50℃左右,这种热泵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对热源侧和使用侧有较大温差要求的场合,新的自然复叠式热泵系统能够实现大温差热泵循环,可以作为冬季... 受热源温度以及系统本身性能的限制,目前应用较为成熟的单级蒸气压缩式热泵系统的出水温度一般在50℃左右,这种热泵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对热源侧和使用侧有较大温差要求的场合,新的自然复叠式热泵系统能够实现大温差热泵循环,可以作为冬季高温热泵使用。在设计自然复叠式热泵循环、选择适合该系统运行的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基础上,对该热泵循环系统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数据计算和热力性能分析。理论分析结果显示: R134a充注浓度的增加将引起吸气压力和排气压力升高,且浓度增加过程中COP存在一个最大值、压比存在一个最小值;最低冷凝温度和最低蒸发温度一定时,排气压力和循环充注浓度基本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复叠 大温差 中高温热泵 焓-浓图 非共沸 热力性能
下载PDF
R22/R23自动复叠制冷循环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陆向阳 张华 +1 位作者 黄森 刘训海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8-42,共5页
通过一个两级自动复叠制冷循环系统来研究R2 2 /R2 3混合工质的循环特性 ,在一系列合理简化的基础上讨论了其组分的充注比例和循环比例的关系 ,分析了循环比例的计算方法 ,并给出了循环系统中各点参数的计算结果和空间压焓图。
关键词 自动复叠制冷循环 压焓图 混合工质 循环特性 合理 循环系统 循环比 组分 特性研究 比例
下载PDF
R134a/R123自然复叠式热泵系统浓度配比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杜垲 徐卫荣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38,共6页
冷热源温度和混合工质浓度配比都会影响自然复叠式热泵系统的热力性能,提出了迭代式定步长搜索法,对80~95℃冷凝温度和0~20℃蒸发温度区间内的R134a/R123自然复叠式热泵系统进行了浓度配比优化计算和分析,得出计算温度区间内任意冷热... 冷热源温度和混合工质浓度配比都会影响自然复叠式热泵系统的热力性能,提出了迭代式定步长搜索法,对80~95℃冷凝温度和0~20℃蒸发温度区间内的R134a/R123自然复叠式热泵系统进行了浓度配比优化计算和分析,得出计算温度区间内任意冷热源温度组合条件下的系统最佳充注浓度。结果表明,在每一组冷热源温度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优的混合工质浓度配比对应于系统最大COP值。浓度配比优化可提高自然复叠式热泵循环的热力性能,在最优COP对应的浓度配比条件下,自然复叠式热泵系统的压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自然复叠 中高温热泵 性能系数 充注浓度
下载PDF
-80°C低温冰柜的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4
作者 卞荷洁 谷波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4-59,共6页
进行了 - 80°C的低温冷柜的设计计算 ,该低温冰柜采用自然复叠制冷循环 ,采用R2 2 /R1 4混合工质。文中涉及了蒸发器、冷凝器、冷凝蒸发器、中间换热器、毛细管和压缩机的设计计算。这种自然复叠式低温冷柜结构简单 ,在低温医学等... 进行了 - 80°C的低温冷柜的设计计算 ,该低温冰柜采用自然复叠制冷循环 ,采用R2 2 /R1 4混合工质。文中涉及了蒸发器、冷凝器、冷凝蒸发器、中间换热器、毛细管和压缩机的设计计算。这种自然复叠式低温冷柜结构简单 ,在低温医学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冰柜 系统设计 自然复叠 低温医学 多元混合工质 制冷工业
下载PDF
具有精馏装置的自动复叠制冷循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志勇 陈光明 +2 位作者 王勤 曹丹 王生龙 《流体机械》 CSCD 2004年第10期50-52,共3页
在一个具有精馏装置的自动复叠制冷循环试验台上对环保型混合工质 ,进行了不同配比的混合工质自动复叠制冷循环的试验研究 ,得到了组分对循环制冷温度。
关键词 自动复叠 混合工质 精馏 制冷
下载PDF
自动复叠制冷循环中节流阀开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生龙 陈光明 王勤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58,共3页
通过搭建一个具有精馏装置的改进型自动复叠制冷循环试验台,选用环保型非共沸混合工质作为制冷剂,对循环中各关键节流阀进行了不同开度的实验研究,得到了各节流阀的开度对制冷温度,精馏效果以及COP的影响规律,为今后自动复叠制冷系统的... 通过搭建一个具有精馏装置的改进型自动复叠制冷循环试验台,选用环保型非共沸混合工质作为制冷剂,对循环中各关键节流阀进行了不同开度的实验研究,得到了各节流阀的开度对制冷温度,精馏效果以及COP的影响规律,为今后自动复叠制冷系统的理论研究以及设计研制提供了数据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自动复叠 节流阀 开度 混合工质 精馏
下载PDF
Performance of a single-stage auto-cascade refrigerator operating with a rectifying column at the temperature level of -60°C 被引量:7
7
作者 Qin WANG Kang CUI Teng-fei SUN Guang-ming CHE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39-145,共7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approach to the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an auto-cascade refrigerator(ACR) operating with a rectifying column and six types of binary refrigerants(R23/R134a,R23/R227ea,R23/R236fa,R170/R290...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approach to the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an auto-cascade refrigerator(ACR) operating with a rectifying column and six types of binary refrigerants(R23/R134a,R23/R227ea,R23/R236fa,R170/R290,R170/R600a,and R170/R600) at a temperature level of -60 °C. Half of the six binary refrigerants are nonflammable,of which the 0.5 and the 0.6 mole fractions of R23 for the R23/R236fa possess the most prospective composition for the medium and low suction pressure compressors,respectively. The remaining three binary refrigerants are flammable but with low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s,of which the 0.6 mole fraction of R170 for the R170/R600 is the most prospective o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matching as well as local matching of heat capacity rates of hot and cold refrigerants in the recuperators are important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of the cycle,which can be adjusted through the simultaneous optimization of the pressure level and composition. The new approach proposed also offers a wider range of applications to the optimization in performance of the cycle using multi-component refriger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cascade Binary refrigerant REFRIGERATOR OPTIMIZATION
原文传递
变浓度精馏型自复叠制冷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勤 刘锐 +3 位作者 陈福胜 王江浦 韩晓红 陈光明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共4页
本文在传统自复叠制冷系统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变浓度精馏型自复叠制冷系统,并搭建了实验装置,进行了两组不同开机模式下的系统开机对比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启用变浓度模块可使系统开机过程的排气温度下降10-30℃,排气压力下降0... 本文在传统自复叠制冷系统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变浓度精馏型自复叠制冷系统,并搭建了实验装置,进行了两组不同开机模式下的系统开机对比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启用变浓度模块可使系统开机过程的排气温度下降10-30℃,排气压力下降0.4—1.1MPa,输入功率下降40%左右,避免了润滑油的碳化,保证了压缩机的正常平稳开机,并最后实现了-175℃的制冷温度。通过变浓度模块,可以使系统更自由地调节其参与实际循环的制冷剂的流量与成分,而且这种调节是可逆的。制冷温度越低,变浓度模块的效果越明显,变浓度运行方法特别适用于制冷温度低于-150℃以下的自复叠制冷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叠 制冷 变浓度 实验 精馏
原文传递
自然复叠式热泵循环系统热力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徐卫荣 杜垲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1-36,共6页
为对自然复叠式热泵系统循环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对该热泵系统循环流程进行了分析。采用以R123/R134a所组成的二元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作为循环工质,建立系统循环算法模型,提出采用分区间法和二分法实现蒸发压力p0调整模块,编写了循环... 为对自然复叠式热泵系统循环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对该热泵系统循环流程进行了分析。采用以R123/R134a所组成的二元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作为循环工质,建立系统循环算法模型,提出采用分区间法和二分法实现蒸发压力p0调整模块,编写了循环理论模拟计算程序,对循环系统进行了数据计算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模块计算参数全面,利用该计算模块可以方便得到初始参数条件下的理论单位制热量、性能系数、最佳浓度配比等热力参数值,为自然复叠式热泵系统热力性能分析提供了理论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复叠 大温差 中高温热泵 热力计算
下载PDF
吸收制冷循环极限制冷温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一坚 陈光明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17-920,共4页
提出了吸收制冷循环的极限制冷温度概念,以自行复叠吸收制冷(ACAR)循环为例分析了多种因素对极限制冷温度和COP等性能参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制冷剂的配比是影响ACAR循环极限制冷温度等性能的关键因索,为此计算得到了理沦最佳制冷剂... 提出了吸收制冷循环的极限制冷温度概念,以自行复叠吸收制冷(ACAR)循环为例分析了多种因素对极限制冷温度和COP等性能参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制冷剂的配比是影响ACAR循环极限制冷温度等性能的关键因索,为此计算得到了理沦最佳制冷剂配比。同时,分析了传统吸收制冷循环的特性,并在相同条件下和ACAR循环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CAR循环可以获得低得多的制冷温度,具有高得多的COP,用于深度冷冻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制冷 自行复叠 深度冷冻
下载PDF
自行复叠式制冷系统毛细管的计算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春霞 时阳 丁瑞华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58-61,共4页
在分析自行复叠式制冷系统热回路和力学回路的基础上,讨论了无回热毛细管液相段和两相段的计算方法,将微元长度方法拓展至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制冷系统无回热毛细管的长度计算.毛细管的计算长度与实验长度相比误差<5%,在工程可接受的范... 在分析自行复叠式制冷系统热回路和力学回路的基础上,讨论了无回热毛细管液相段和两相段的计算方法,将微元长度方法拓展至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制冷系统无回热毛细管的长度计算.毛细管的计算长度与实验长度相比误差<5%,在工程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微元长度法可用于非共沸混合制冷系统毛细管的长度计算,减少自行复叠式制冷系统的实验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复叠式 制冷系统 毛细管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 微元法
下载PDF
自复叠与喷气增焓制冷系统节能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树熙 赵有信 +4 位作者 张金翠 杨启蓉 窦玉海 杨波云 李园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5年第2期83-87,共5页
针对传统制冷系统所存在着压缩比大、制冷能效低等问题,本文根据单机自复叠制冷系统使用一台压缩机将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压缩并制得低温的特点,使用具有精馏器、储液器与可调膨胀节流装置的单机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搭建了测试台,在相同... 针对传统制冷系统所存在着压缩比大、制冷能效低等问题,本文根据单机自复叠制冷系统使用一台压缩机将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压缩并制得低温的特点,使用具有精馏器、储液器与可调膨胀节流装置的单机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搭建了测试台,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自复叠制冷系统与3种喷气增焓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功率和制冷数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实验温度区间内,各种系统的制冷量、功率和制冷系数随着蒸发温度的下降而降低,但3种喷气增焓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和制冷系数远低于自复叠制冷系统,而自复叠制冷系统的功率下降最快,且低于其他3种制冷系统。说明用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R134A/R23作为制冷工质的单机自复叠制冷系统,功率消耗小,制冷量大,能效比高,配用的速冻箱降温最快,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冻箱 单机自复叠 喷气增焓
下载PDF
自复叠制冷系统降温过程组分浓度优化及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3
作者 潘垚池 刘金平 +1 位作者 许雄文 付志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152-3160,共9页
混合工质低温制冷系统存在能效比较低、降温速度慢的问题。为提高混合工质自复叠制冷系统的降温性能,减小系统工作能耗,采用遗传算法集成Aspen Plus进行混合工质组分浓度优化,给出了不同工况下最优循环组分的需求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随... 混合工质低温制冷系统存在能效比较低、降温速度慢的问题。为提高混合工质自复叠制冷系统的降温性能,减小系统工作能耗,采用遗传算法集成Aspen Plus进行混合工质组分浓度优化,给出了不同工况下最优循环组分的需求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高沸点组分的需求逐渐降低,低沸点组分的需求逐渐增加。据此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组分浓度控制策略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以膨胀储气罐和控制阀联合作用的方法可以增加系统降温速度,减小压缩机总功耗,控制系统的开机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叠系统 多元混合工质 算法 优化 控制
下载PDF
Analyses of an Improved Double-Absorber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at Low Temperatures 被引量:3
14
作者 HE Yijian CHEN Guangming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705-713,共9页
An auto-cascade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ACAR)system could achieve a-60℃ refrigeration temperature by low-grade heat.For an ACAR system,its performance is mainly affected by energy and mass coupling of the auto-casca... An auto-cascade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ACAR)system could achieve a-60℃ refrigeration temperature by low-grade heat.For an ACAR system,its performance is mainly affected by energy and mass coupling of the auto-cascade processes.A novel ACAR system with double-absorber was proposed to get higher-efficient refrigeration as low as-60℃ in this context,which used R23-R134 a-DMF(N,N-Dimethylformamide)as its working fluids.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From the calculated results,the new system gained a COP value 20%higher than that of an ACAR system with single-absorber under the same generating,condensing,absorbing and refrigerating temperatures.Compositions of a refrigerant mixture showed key influences on energy and mass coupling of the auto-cascade processes,and an optimal composition of the mixed refrigerants was obtained for the new ACAR system.In addition,it was clearly found that absorbing processes of the new system had great effects on energy and mass coupling of the auto-cascade processes.Based on the difference of absorbing characteristics among R23,R134 a and DMF,the absorbing processes were intensified under the different absorbing pressures.As a result,an optimal matching pressure was obtained for the new ACAR system.Energy and mass coupling of the auto-cascade processes were further optimized,and the highest COP value was obtained.The theoretical analyses showed that performance of the innovative ACAR system could be superior to that of an ACAR system with single-absorber at a refrigeration temperature from -55℃ to -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auto-cascade REFRIGERATION low REFRIGERATION temperature double-absorber
原文传递
混合工质配比对自复叠制冷循环影响的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贺素艳 邵超 +2 位作者 杨玉涛 王超 赵有信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08-114,共7页
随着制冷行业的快速发展,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系统效率较高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自复叠制冷系统性能受混合制冷剂配比影响等问题不利于其在大中型系统中的应用,在理论分析单级自复叠系统性能与工质配比间关系的基... 随着制冷行业的快速发展,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系统效率较高的自复叠制冷系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自复叠制冷系统性能受混合制冷剂配比影响等问题不利于其在大中型系统中的应用,在理论分析单级自复叠系统性能与工质配比间关系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单级自复叠系统进行改造,分别在高低温循环过程安装电子膨胀阀和储液罐、精馏器等部件以更好地调节混合工质的质量流量。采用Matlab软件编程,调用制冷工质物性分析软件NIST Refprop 9.0进行模拟计算,并把三种压比下的模拟计算与实验结果相对照。结果表明:在R23浓度(质量分数)为0.32~0.40时,改进的自复叠系统具有较高的COP,且实验与模拟结果相吻合。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效率几乎不受R23浓度变化的影响。进一步表明了自复叠系统性能不受工质配比影响,具有可行性,为自复叠系统在大中型制冷系统中的推广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叠 制冷系统 非共沸工质 配比
下载PDF
R22/R23/R14三级自动复叠制冷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大宇 张益铭 +1 位作者 陈鑫 刘卫党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6期716-718,731,共4页
提出一种三级自动复叠的制冷系统,搭建了一台采用R22/R23/R14为制冷剂的三级自动复叠制冷设备,并就系统中非共沸混合制混合制冷剂的降温特性进行了分析.本系统的制冷工艺方法,机组构件设计及选用,理论和实验分析对自动复叠制冷装置的设... 提出一种三级自动复叠的制冷系统,搭建了一台采用R22/R23/R14为制冷剂的三级自动复叠制冷设备,并就系统中非共沸混合制混合制冷剂的降温特性进行了分析.本系统的制冷工艺方法,机组构件设计及选用,理论和实验分析对自动复叠制冷装置的设计和制造具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 自动复叠 混合工质
下载PDF
精馏型自复叠制冷系统回热器混合位置影响类型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勤 刘锐 +3 位作者 王江浦 陈福胜 韩晓红 陈光明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2-807,共6页
本文通过两种典型工况下的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了精馏型自复叠制冷系统的回热器混合位置对循环性能的两种影响类型,并在自行搭建的实验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回热器中存在混合位置的稳定区域和不稳定区域,其内部... 本文通过两种典型工况下的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了精馏型自复叠制冷系统的回热器混合位置对循环性能的两种影响类型,并在自行搭建的实验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回热器中存在混合位置的稳定区域和不稳定区域,其内部高低压制冷剂的温度分布和夹点的位置与精馏柱底流出的工质流量密切相关,该工质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存在两种类型。当精馏柱底流出工质流量较大时,夹点通常出现在整个回热器的冷端或中间部分,一般可以得到较大的制冷量,或实现较低的制冷温度。由于这种类型的稳定区域较小,混合位置的变化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当精馏柱底流出工质流量较小时,夹点通常出现在整个回热器的热端部分,制冷量较小,或制冷温度较高。但由于这种类型的稳定区域大大增加,混合位置的变化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工质 自复叠 精馏 混合 回热器
原文传递
-60℃水冷自复叠制冷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永安 杨昭 刘斌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58,共7页
提出一种新型水冷自复叠制冷循环方式,用冷凝分离器代替传统循环的冷凝器和相分离器,在冷凝分离器中同时完成了高沸点工质的冷凝及高沸点工质与低沸点工质的分离。对采用这种冷凝分离器的水冷自复叠制冷循环方式的R22/R23、R290/R170、R... 提出一种新型水冷自复叠制冷循环方式,用冷凝分离器代替传统循环的冷凝器和相分离器,在冷凝分离器中同时完成了高沸点工质的冷凝及高沸点工质与低沸点工质的分离。对采用这种冷凝分离器的水冷自复叠制冷循环方式的R22/R23、R290/R170、R134a/R23、R134a/R170四种工质对进行了循环特性研究。在自行搭建的水冷自复叠制冷系统实验台上进行了R22/R23、R134a/R23两种工质对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R22/R23自复叠制冷系统的COP要高于R134a/R23自复叠制冷系统;和传统的自复叠系统相比,采用冷凝分离器的水冷自复叠制冷循环COP明显提高,提升率达到60%-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工质 自复叠 制冷循环 冷凝分离器
下载PDF
宽温区控温型自复叠制冷系统回油管路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
19
作者 刘家林 王晓占 +4 位作者 冯蕾 李灿伦 季琨 张世一 黄赟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3年第1期103-105,147,共4页
结合某宇航产品试验用自复叠制冷系统项目案例,针对此系统因回温问题导致机组发生故障进行分析,并对原系统回油管路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具体实验测试,通过观察油回路视镜及回油量,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回油管路设计合理,性能可靠,整个系统能... 结合某宇航产品试验用自复叠制冷系统项目案例,针对此系统因回温问题导致机组发生故障进行分析,并对原系统回油管路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具体实验测试,通过观察油回路视镜及回油量,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回油管路设计合理,性能可靠,整个系统能实现顺利回油,延长了压缩机运行寿命,同时,使整个系统的试验可靠及稳定性得到极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叠 回油 故障 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