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我国的澳大利亚文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弘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4-139,153,共6页
20世纪是中国对澳大利亚文学的译介和批评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从表层到深入的发展过程,其发展尽管与中国本身的社会政治发展不无关系,但更与澳大利亚自身国际地位的变化和澳中关系的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 澳大利亚文学 中国澳大利亚研究
下载PDF
怀特研究的歧路与变迁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凯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43,共9页
50余年来澳大利亚文坛对帕特里克·怀特褒贬不一,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文化现象。澳大利亚文坛对怀特的接受经历了不情愿的承认、经典化和边缘化三个阶段。对怀特作品的争论反映出不同时代的评论家对民族身份的焦虑,对怀特的拒斥或接... 50余年来澳大利亚文坛对帕特里克·怀特褒贬不一,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文化现象。澳大利亚文坛对怀特的接受经历了不情愿的承认、经典化和边缘化三个阶段。对怀特作品的争论反映出不同时代的评论家对民族身份的焦虑,对怀特的拒斥或接受或多或少都有潜在的意识形态驱动。澳大利亚的民族身份和精神归属问题一日不解决,关于怀特的争论就一日不会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文学 帕特里克·怀特 文化身份 民族性
原文传递
以文济世:伊丽莎白·乔利的文学创作观 被引量:4
3
作者 梁中贤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9-168,共10页
创作与世界、创作与意志、创作与爱和创作与自我疗伤四对关系,构成了伊丽莎白·乔利以探索内心世界为创作对象、以情感意志为创作动力、以疗愈社会为目的的"以文济世"创作观,突破了澳大利亚当时文学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关于... 创作与世界、创作与意志、创作与爱和创作与自我疗伤四对关系,构成了伊丽莎白·乔利以探索内心世界为创作对象、以情感意志为创作动力、以疗愈社会为目的的"以文济世"创作观,突破了澳大利亚当时文学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关于征服外部世界、塑造丛林英雄和文学政治化的局限。乔利认为,创作是对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作家在描写外部世界的同时,更应关注人的内心,体验人的精神困苦,从而更好地认识真实的自己。创作是意志行为,意味着作家不是独立于世界的天才,而是凭借意志不断调节自我和世界关系的智者,通过认识世界而提升自我。创作是爱的行为施与,以爱为出发点进行创作,既要表现宏大的"丛林英雄"题材,更要再现小人物的生存困境,化解人的痛苦,以爱的力量润泽小人物的生命尊严。创作是自我疗伤,揭示了创作可以释放人的内心苦楚,滋养人类心灵和匡正社会微恙。乔利的创作观全方位浸透了作家的社会责任担当和人文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文学 伊丽莎白·乔利 以文济世 文学创作观
原文传递
新世纪中国澳大利亚文学研究的趋向 被引量:4
4
作者 彭青龙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5-176,共12页
中国澳大利亚文学研究在新世纪进入深化阶段后出现了两个明显的集中型趋向,一是运用多元文化理论对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澳大利亚文学作品,尤其是对小说文本进行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的阐释和评价,二是梳理和分析澳大利亚文学批评家的思想... 中国澳大利亚文学研究在新世纪进入深化阶段后出现了两个明显的集中型趋向,一是运用多元文化理论对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澳大利亚文学作品,尤其是对小说文本进行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的阐释和评价,二是梳理和分析澳大利亚文学批评家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挖掘其理论指导意义。实用批评和理论批评的成果彰显出中国学者对澳大利亚文学的智慧和独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文学 多元文化理论 文学批评
原文传递
逐出伊甸园后的痛苦与醒悟——《人树》宗教主题解读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红霞 《巢湖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72-75,共4页
《人树》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主题。怀特通过一位普通丛林人斯坦的心路历程深刻地表现了自己对澳大利亚自我的深层思考,对旧的宗教的问难质疑和对新的信仰的寻求期盼。文章从作家的家庭背景、过去的经历以及澳大利亚屈辱的历史等方面... 《人树》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主题。怀特通过一位普通丛林人斯坦的心路历程深刻地表现了自己对澳大利亚自我的深层思考,对旧的宗教的问难质疑和对新的信仰的寻求期盼。文章从作家的家庭背景、过去的经历以及澳大利亚屈辱的历史等方面分析了作家对旧的宗教产生怀疑的根源。作家最终顿悟了:在被上帝从母国伊甸园驱逐到蛮荒的丛林里,澳大利亚人不仅要靠自己的双手建造一个新的家园,还必须靠自己的心灵去重塑一个新的上帝、新的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树》 宗教 澳大利亚 自我 文学 小说
下载PDF
帕特里克·怀特作品的心理叙述手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庄天赐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78-80,共3页
分析帕特里克·怀特小说的表现手法,指出他以通过表现人的内心生活来反映客观现实,将现实世界经过人物意识的过滤,再以新的面貌被反映出来这一特点。
关键词 心理叙述手法 帕特里克·怀特 澳大利亚文学
下载PDF
澳大利亚人的生态观——透过文学作品看澳大利亚人生态意识的演变(1788-2008) 被引量:2
7
作者 Glen.R.E.Phillips 何桂娟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66-70,79,共6页
文章通过分析早期以来至今澳大利亚具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文学作品来审视从殖民时期到现在人们对"自然"或"土地"的态度的变迁:早期的移民怀着寻求"伊甸园"的理想来到澳大利亚这块土地上,结果却发现在这崭新... 文章通过分析早期以来至今澳大利亚具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文学作品来审视从殖民时期到现在人们对"自然"或"土地"的态度的变迁:早期的移民怀着寻求"伊甸园"的理想来到澳大利亚这块土地上,结果却发现在这崭新而陌生的环境中,生存和"战胜自然"成了他们的当务之急,于是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后来,由于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土著居民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也由于各种环境运动蓬勃兴起,再加之近年来产生的文学理论——生态批评——将环保意识不断灌输给人们,于是,人们逐渐开始关注、热爱、保护并尊重这块"与众不同"的土地。本文提及的作家包括肯德尔、劳森、斯特德、凯瑟琳.苏珊娜.普理查德、朱迪斯.赖特及约翰.金塞拉,另外作者本人的部分诗歌也被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风光 澳大利亚文学 自然 生态批评 环境 生态意识
下载PDF
论伊丽莎白·乔利研究的学术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梁中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79,98,共10页
伊丽莎白·乔利(Elizabeth Jolley,1923-2007)是澳大利亚现代主义文学向后现代文学转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继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hite,1912-1990)之后的又一重要作家。她著述颇丰,具有横跨各种题材、各种主题的驾驭能... 伊丽莎白·乔利(Elizabeth Jolley,1923-2007)是澳大利亚现代主义文学向后现代文学转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继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hite,1912-1990)之后的又一重要作家。她著述颇丰,具有横跨各种题材、各种主题的驾驭能力,其作品堪称文学思想的宝库。作为文学式的思想家,她的文学创作思想、创作艺术和价值理念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仅就其丰富的文学艺术思想、超越"主义"的学术视野和对生命尊重的情怀进行探讨。研究乔利,挖掘其不拘一格的文学表现、审美意图和价值导向必将带给世界文学宝贵的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文学 伊丽莎白·乔利研究 学术价值
下载PDF
当代澳大利亚文学中的“白色批判”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腊宝 王丽霞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20年第2期22-28,共7页
当代澳大利亚文学中的"白色批判"立足澳大利亚种族关系中的肤色问题,揭示白色在澳大利亚社会中所享受的特权地位,批判主流社会依据肤色构建起来的种族霸权。作为一种阅读和批评视角,"白色批判"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 当代澳大利亚文学中的"白色批判"立足澳大利亚种族关系中的肤色问题,揭示白色在澳大利亚社会中所享受的特权地位,批判主流社会依据肤色构建起来的种族霸权。作为一种阅读和批评视角,"白色批判"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澳大利亚文学作品的解读。透过这一视角,传统澳大利亚白人文学将白色与普世人性相联系,宣扬一种白人至上主义,移民文学展示了当代澳大利亚实行的所谓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不过是白人管理非白人移民的文化策略,土著文学则刻画了新一代土著民对于恢复土著主权的政治诉求。"白色批判"为新世纪的澳大利亚文学批评开拓了新的方向,但在白人主导的澳大利亚文坛,这样的批评范式难免不受到某些抵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文学 白色批判 白人文学 移民文学 土著文学
原文传递
Disrupted Narrative Voices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Trauma in Sonya Hartnett's Surrender and Kalinda Ashton's The Danger Game
10
作者 Jennifer Phillips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2015年第4期108-120,共13页
In this paper I will consider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family tragedy,trauma,and affective uses of narration in two Australian novels:Surrender(Hartnett,2005)and The Danger Game(Ashton,2009).In both of these novels,na... In this paper I will consider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family tragedy,trauma,and affective uses of narration in two Australian novels:Surrender(Hartnett,2005)and The Danger Game(Ashton,2009).In both of these novels,narratological techniques are utilised to represent a grief beyond words—the tragic loss of a close family member,specifically,a sibling.Both novels use disruptions in narrative forms—particularly in the inherent expectations readers bring to the forms of first,second and third person narration.These narrative disruptions mirror the disruptions of identity experienced by the characters in these texts.Moreover,as we engage with the traumatic content through a fractured subjectivity presented by these texts,our identities as readers,too,become fractured and disrupted.These disruptions of identity echo that which is experienced by the characters themselves through their loss.By analysing the link between these disruptions and the content of these novels,we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ays in which f ictive worlds can represent psychological issues.The narration of these novels and their engagement with childhood sibling loss enable us to begin to create and understand a broader aesthetic of representational trau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rupted narration GRIEF TRAUMA australian literature NARRATOLOGY
原文传递
《姨妈的故事》:现代人的生存悲剧
11
作者 吴宝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5-81,共7页
《姨妈的故事》并非如一些人所认为的属于现代喜剧,而是有其深刻的悲剧内涵。首先,怀特从个人与社会的对立出发,通过主人公希奥多拉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质疑、挑战和拒绝,揭示了她对现实世界的认同危机。其次,希奥多拉寻求新的信念、寻求... 《姨妈的故事》并非如一些人所认为的属于现代喜剧,而是有其深刻的悲剧内涵。首先,怀特从个人与社会的对立出发,通过主人公希奥多拉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质疑、挑战和拒绝,揭示了她对现实世界的认同危机。其次,希奥多拉寻求新的信念、寻求肯定真实自我的精神探索反而使她陷入了精神困境,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个人生存的内在危机状况。最后,希奥多拉勇于面对社会现实对个性存在真实性的否定,选择了明知必败的抗争,以证明自己的合理存在,维护自身价值和个人尊严,最终演绎为现代社会中的生存悲剧,由此显示出怀特对现代人生悲剧的独特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姨妈的故事》 澳大利亚 帕特里克·怀特 悲剧 小说 认同危机 精神 个体存在真实性
下载PDF
论帕特里克·怀特小说中人物的性身份流动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弘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5-110,152-153,共6页
帕特利克·怀特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家、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怀特是一位同性恋作家,在当时主流文化的压制下,他在作品中对于性与性身份问题的表现较为隐晦,作品中人物的性身份和性角色常常处于不稳定、不确定的流... 帕特利克·怀特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家、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怀特是一位同性恋作家,在当时主流文化的压制下,他在作品中对于性与性身份问题的表现较为隐晦,作品中人物的性身份和性角色常常处于不稳定、不确定的流动状态。通过对于怀特作品中人物性身份的发掘,我们将得以了解其对人性方方面面深刻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文学 小说 性身份 同性恋 帕特利克·怀特
下载PDF
解析《人树》之人生主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红霞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06-108,共3页
澳大利亚作家帕·怀特的《人树》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主题。本文作者认为其主题之一是对丛林人平凡而充实人生的颂扬。文章分析了作家通过两个强烈的对比揭示了现代都市人精神的苍白,并彰显了丛林人的平凡和伟大。并指出怀特在颂... 澳大利亚作家帕·怀特的《人树》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主题。本文作者认为其主题之一是对丛林人平凡而充实人生的颂扬。文章分析了作家通过两个强烈的对比揭示了现代都市人精神的苍白,并彰显了丛林人的平凡和伟大。并指出怀特在颂扬丛林拓荒者的同时,讽刺了某些澳大利亚人的实利主义和精神荒漠,以此来折射现代人空虚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树》 人生主题 小说 澳大利亚 帕·怀特 实利主义 精神荒漠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垃圾堆》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春絮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65-67,共3页
帕特里克·怀特在短篇小说《垃圾堆》中 ,通过多视角、多时空以及多种心理描述等现代派手法揭示传统的创作主题 ,强调读者的主动参与 ,产生了独特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 帕特里克·怀特 澳大利亚文学 《垃圾堆》
下载PDF
独树一帜的现代派作家——帕特里克·怀特
15
作者 邹永红 《宿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6-48,共3页
本文介绍怀特的生平和创作生涯,分析怀特笔下的人物性格,探索怀特小说的基本主题,评价了怀特的写作技巧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 澳大利亚的文学 探索性 意识流 欧洲文化
下载PDF
论帕特利克·怀特作品中的性
16
作者 陈弘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92-94,共3页
帕特利克·怀特是澳大利亚最富盛名的现代主义文学家、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一名同性恋作家,在当时主流社会文化的钳制下,怀特不可能在作品中充分表现自身的性别身份和价值,因此他对于同性恋问题的表现较为隐晦,其作品往往... 帕特利克·怀特是澳大利亚最富盛名的现代主义文学家、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一名同性恋作家,在当时主流社会文化的钳制下,怀特不可能在作品中充分表现自身的性别身份和价值,因此他对于同性恋问题的表现较为隐晦,其作品往往以某种被掩盖、扭曲、变形的间接手段对性这一主题进行表现。通过对怀特作品的细致分析,可以发现性身份的流动性、男性身份在社会交往行为中的主导性、父母力量不均衡对儿童性心理发展的影响等问题。怀特则籍其对性主题的发掘,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人性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文学 小说 同性恋 帕特利克·怀特
下载PDF
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女性少数话语”刍议
17
作者 何昌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7-120,共4页
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少数话语”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声音,而其“女性少数话语”更深刻地揭示了少数民族作为“他者”的边缘生存、边缘身份和多元文化的特点以及产生等主要问题。澳大利亚的四位少数民族女性代表作家及其文本是对主流话语... 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少数话语”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声音,而其“女性少数话语”更深刻地揭示了少数民族作为“他者”的边缘生存、边缘身份和多元文化的特点以及产生等主要问题。澳大利亚的四位少数民族女性代表作家及其文本是对主流话语的批判,揭示了“异化”和“他者”边缘处境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文学 “女性少数话语” 边缘 异化 他者 多元文化
下载PDF
多元与杂合:论当代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华人形象
18
作者 刘建喜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05-109,共5页
本文通过对四部当代澳大利亚文学作品——《漂泊者》、《祖先游戏》、《追踪中国》和《浮生》的研究,探讨从"淘金"时代到20世纪末华人形象的转变,分析日呈多元化、具体化的华人形象,展现他们经受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挑战... 本文通过对四部当代澳大利亚文学作品——《漂泊者》、《祖先游戏》、《追踪中国》和《浮生》的研究,探讨从"淘金"时代到20世纪末华人形象的转变,分析日呈多元化、具体化的华人形象,展现他们经受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挑战并颠覆霸权话语,建构杂合的文化身份,在澳大利亚社会找到立足之地并不断发展的奋斗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文学 华人形象 多元 杂合
下载PDF
“他者”之声——评拉丽莎·贝伦特的《家》
19
作者 应琼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93-96,共4页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澳大利亚土著作家拉里萨·贝伦特的小说《家》,通过剖析遭受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双重压迫的一家三代土著女性在20世纪一百年来的悲惨遭遇,探讨她们寻回自己的声音、重构自己身份以及再现自我的重要性及其深...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澳大利亚土著作家拉里萨·贝伦特的小说《家》,通过剖析遭受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双重压迫的一家三代土著女性在20世纪一百年来的悲惨遭遇,探讨她们寻回自己的声音、重构自己身份以及再现自我的重要性及其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 后殖民女性主义 土著女性 他者 种族歧视 性别歧视 拉丽莎·贝伦特 澳大利亚文学
下载PDF
《仅仅为了爱》中特丽莎的觉醒之旅
20
作者 樊琳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83-88,共6页
早期的澳大利亚是英国殖民地,有较深的男权烙印,妇女的地位很低。一直以来,澳大利亚的女性作家们都迎着逆境坚持从事文学创作,借助自己的小说来阐述自己的经历和人生感悟。克里斯蒂娜.斯特德是澳洲文学史上很重要的一位女性作家。她的... 早期的澳大利亚是英国殖民地,有较深的男权烙印,妇女的地位很低。一直以来,澳大利亚的女性作家们都迎着逆境坚持从事文学创作,借助自己的小说来阐述自己的经历和人生感悟。克里斯蒂娜.斯特德是澳洲文学史上很重要的一位女性作家。她的代表作《仅仅为了爱》被普遍认为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作品中的女主角为了自由,为了独立,为了追求个性自我而历经坎坷。小说中的女主角的经历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本文试图分析女主角的成长经历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对其成长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仅仅为了爱》 特丽莎 觉醒之旅 澳洲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