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鸣相关脑区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洪田 田嘉禾 +5 位作者 尹大一 姜泗长 杨伟炎 韩东一 单保慈 刘景文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6期420-424,I028,共6页
目的 探讨与耳鸣相关的脑区并观察听力损失、耳鸣侧别、优势半球等因素的影响。方法 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 ,PET)研究 17例耳鸣患者的脑葡萄糖代谢活动 ,并与 15例无耳鸣者作对照。示踪剂为18F标记的去葡... 目的 探讨与耳鸣相关的脑区并观察听力损失、耳鸣侧别、优势半球等因素的影响。方法 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 ,PET)研究 17例耳鸣患者的脑葡萄糖代谢活动 ,并与 15例无耳鸣者作对照。示踪剂为18F标记的去葡萄糖。按有无听力损失将所有受试者分为 4组 ,第 1组耳鸣伴听力损失 ,13例 ;第 2组耳呜但听力正常 ,4例 ;第 3组无耳呜有听力损失 ,2例 ;第 4组无耳呜且听力正常 ,13例。用专门统计分析软件Statisticalparametersmapping(SPM)进行统计分析 ,按照Talairach坐标确定与耳呜相关脑区的解剖部位 (brodmannarea ,BA)。结果 耳呜相关脑区位于左侧颞横回 (BA41)、左侧颞上回 (BA42、2 2 )、左侧颞中回前部 (BA38)和左侧海马 ,这一结果不依赖于耳呜的侧别 ,而且与优势关球无关。听力损失相关的脑区主要是双侧颞上回后部 (BA42、2 2 )、颞中回中部 (BA2 1)、联合听区 (BA39)、左侧额中回 (BA8、9)、左侧额下回 (BA45 )等。结论 PET为主观耳呜提供了客观证据 ,有望成为耳呜的客观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听觉皮质 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下载PDF
磁源性影像对母语为汉语者语言皮质定位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孙吉林 吴杰 +4 位作者 李素敏 吴晶 赵华东 吴育锦 刘连祥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3-367,共5页
目的 确定磁源性影像 (MSI)对汉字处理脑皮质的定位价值。方法 对 8例右利手及1例左利手母语为汉语的健康受试者给予双耳纯音及词义相关和不相关的成对汉字刺激。由脑磁图(MEG)设备记录刺激后产生的听觉诱发磁场。对采集的数据分别按... 目的 确定磁源性影像 (MSI)对汉字处理脑皮质的定位价值。方法 对 8例右利手及1例左利手母语为汉语的健康受试者给予双耳纯音及词义相关和不相关的成对汉字刺激。由脑磁图(MEG)设备记录刺激后产生的听觉诱发磁场。对采集的数据分别按照纯音、词义相关成对汉字及词义不相关成对汉字产生的反应进行叠加。将MEG资料叠加到MRI上获得MSI。结果 所有受试者左、右半球均诱导出 2个明显高的磁反应波M5 0、M10 0。M 5 0及M 10 0均定位于双侧颞横回。同一受试者同侧半球对词义相关的成对汉字及不相关成对汉字的反应波近似。 1例左利手受试者右侧半球在 30 0~ 6 0 0ms有明显高的波峰 ,而左侧半球无此波峰。其MSI显示语言区位于Wernicke区。 2例右利手受试者双侧半球均出现明显的 30 0~ 6 0 0ms磁反应波。提示这 2例受试者语言区位于双侧半球。其MSI显示语言区位于Wernicke区。 6例右利手受试者双侧半球均诱导出潜伏期 30 0~ 6 0 0ms的反应波 ,但左侧半球波幅明显高于右侧半球。这 6例受试者MSI显示 ,语言区均定位于颞上回后部及颞中回后部 ,即Wernicke区。结论 比较左、右两侧半球磁反应晚成分 (潜伏期 30 0~ 6 0 0ms的反应波 ) ,优势半球波幅明显高于非优势半球。对词义相关及不相关的成对汉字进行判断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源性影像 汉字处理 脑皮质 脑磁图描记术
原文传递
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听觉中枢的fMRI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夏爽 祁吉 +1 位作者 尹建忠 薛永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12-1316,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与正常听力者的听皮质频率敏感性排列结构的差异;双侧听皮质中枢半球优势的变化;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皮层下区听觉传导通路的变化。方法20例正常志愿者和20例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分别采集T1WI、GR... 目的探讨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与正常听力者的听皮质频率敏感性排列结构的差异;双侧听皮质中枢半球优势的变化;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皮层下区听觉传导通路的变化。方法20例正常志愿者和20例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分别采集T1WI、GREEPI及3DGRET1WI影像。采用组块式方法分别随机给予500Hz,4000Hz两种纯音刺激,每种刺激重复2次。所有图像均经AFNI进行后处理,统计阈值概率设定为P<10-5,激活范围阈值设定为半径5mm,体积300mm3的连续激活区域考虑为有意义激活区。结果正常听力者和单侧耳聋病人给予单耳500Hz,4000Hz刺激时,二者对于听皮质激活容积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听力者给予单耳刺激表现为对侧半球优势,半球激活容积比分别为7.56,6.02(右耳刺激);2.56,5.11(左耳刺激)。而单侧耳聋病人则表现为同侧半球优势,半球激活容积比分别为0.62,0.69(左侧耳聋,右耳刺激);0.96,0.83(右侧耳聋,左耳刺激)。结论正常听力者对500Hz和4000Hz的频率刺激激活区的位置存在差别。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失去了听觉中枢的频率敏感性空间排列结构。单侧耳聋病人表现为同侧半球优势。500Hz对正常听力者和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的听皮质激活范围明显大于4000Hz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耳聋 听皮质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 半球优势 频率敏感性空间排列结构
下载PDF
c-fos及NR2A在耳鸣大鼠听皮层中的表达 被引量:12
4
作者 贾明辉 秦兆冰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1-454,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神经元功能可塑性标记物快反应基因c-fos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R)亚型NR2A在耳鸣大鼠听皮层中的表达探讨听皮层的可塑性变化及其在耳鸣产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30只白色Wistar大鼠... 目的通过检测神经元功能可塑性标记物快反应基因c-fos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R)亚型NR2A在耳鸣大鼠听皮层中的表达探讨听皮层的可塑性变化及其在耳鸣产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30只白色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耳鸣模型组(12只)、生理盐水组(12只)和空白对照组(6只)。注射水杨酸钠造模并用行为学方法证实动物感受到耳鸣后,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动物听皮层中c-fos和NR2A的表达,并用数字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12只注射水杨酸钠的耳鸣模型组大鼠全部造模成功。c-fos基因的表达产物FOS蛋白主要存在于皮层神经元的胞核,其阳性细胞的数量及所占面积的百分比在耳鸣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NR2A受体主要表达在锥形细胞的胞膜上,其阳性细胞的数量、染色强度和面积百分比均显著强于对照组(P值均<0·01)。结论耳鸣大鼠听皮层中c-fos和NR2A的表达明显增多,一方面表明神经递质及受体可能参与了耳鸣的发生;另一方面提示耳鸣大鼠听皮层中发生了功能可塑性改变,这种改变可能在耳鸣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基因 fos 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 听觉皮质 水杨酸钠
原文传递
大鼠听皮质NMDA受体亚单位NR2BmRNA年龄-依赖性表达 被引量:6
5
作者 崔一蕾 卢静萍 +2 位作者 吴芳 董素珍 孙心德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405-408,共4页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 ,研究了大鼠生后发育过程中 ,听皮质神经元NMDA受体亚单位NR2BmRNA年龄 依赖性的表达变化。特异性DIG标记寡核苷酸探针检测显示 ,NR2B亚单位mRNA阳性神经元数量从出生后即有高水平表达 ,之后 ,随着天龄增长逐渐递减 ,...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 ,研究了大鼠生后发育过程中 ,听皮质神经元NMDA受体亚单位NR2BmRNA年龄 依赖性的表达变化。特异性DIG标记寡核苷酸探针检测显示 ,NR2B亚单位mRNA阳性神经元数量从出生后即有高水平表达 ,之后 ,随着天龄增长逐渐递减 ,在出生后 14d出现一过性表达高峰 ,14~ 2 1d时表达水平急剧降低(>5 0 .0 % ) ,2 1d后保持低水平表达至成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听皮质 原位杂交 NMDA受体 MRNA 亚单位 NR2BmRNA 年龄-依赖性
下载PDF
转录因子Egr-1参与长期性恐惧记忆和焦虑(英文) 被引量:9
6
作者 Shanelle W.Ko 敖虎山 +4 位作者 Amelia Gallitano-Mendel 邱长申 魏峰 Jeffrey Milbrandt 卓敏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1-432,共12页
锌指转录因子Egr-1在将细胞外信号和胞内基因表达的变化相耦联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海马和杏仁体是记忆形成和储存的两个主要的脑区。在海马和杏仁体中,Egr-1可被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tion,LTP)和学习过程上调。在Egr-1敲除... 锌指转录因子Egr-1在将细胞外信号和胞内基因表达的变化相耦联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海马和杏仁体是记忆形成和储存的两个主要的脑区。在海马和杏仁体中,Egr-1可被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tion,LTP)和学习过程上调。在Egr-1敲除小鼠上观察到晚时相声音恐惧记忆受损,而短时的痕迹和场景记忆却不受影响;另外,在Egr-1敲除小鼠上,用thetaburst刺激杏仁体和听觉皮层所引起的突触增强被明显减弱或完全阻断。因此,我们的研究表明,转录因子Egr-1选择性地在晚时相听觉恐惧记忆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R-1 长时程增强 恐惧记忆 杏仁体 听觉皮层
下载PDF
水杨酸盐诱发大鼠听皮层中Egr-1基因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守森 黄治物 +2 位作者 吴皓 梅玲 陈建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1-565,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水杨酸盐诱导的大鼠耳鸣模型听皮层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1,Egr-1)的表达,了解其是否出现皮层中枢可塑性的变化,探讨耳鸣产生的中枢机制。方法将84只8周龄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按水杨酸盐的...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水杨酸盐诱导的大鼠耳鸣模型听皮层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1,Egr-1)的表达,了解其是否出现皮层中枢可塑性的变化,探讨耳鸣产生的中枢机制。方法将84只8周龄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按水杨酸盐的给药时间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急性注射2小时组、慢性注射3天组、慢性注射7天组、慢性注射14天组、停药后恢复14天组、停药后恢复28天组。在完成急、慢性水杨酸肌肉注射成功建立大鼠耳鸣动物模型后,于上述各时间点将各组大鼠断头处死后迅速分离出听皮层,采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RT-PCR)及Western blot(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听皮层Egr-1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慢性注射3天组、慢性注射7天组、慢性注射14天组大鼠听皮层的Egr-1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注射2小时组、停药后恢复14天组、停药后恢复28天组大鼠听皮层Egr-1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长期注射水杨酸盐导致耳鸣的大鼠听皮层中与中枢可塑性密切相关的Egr-1基因表达可逆性下调,表明听皮层神经元发生了可塑性改变,推测听皮层神经元可塑性改变可能参与了耳鸣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水杨酸盐 听皮层 大鼠
下载PDF
耳鸣模型大鼠听皮层生长相关蛋白-43和细胞骨架活性调节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0
8
作者 苏文玲 赵德安 +3 位作者 高兴强 刘庆华 魏婷婷 赵岩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目的检测神经元功能可塑性基因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GAP-43)和细胞骨架活性调节蛋白(activity regulated cytoskeleton associated protein,ARC)在水杨酸诱导耳鸣大鼠听皮层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耳鸣产生中的作用。... 目的检测神经元功能可塑性基因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GAP-43)和细胞骨架活性调节蛋白(activity regulated cytoskeleton associated protein,ARC)在水杨酸诱导耳鸣大鼠听皮层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耳鸣产生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白色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水杨酸钠组(8只)、生理盐水组(8只)和空白对照组(8只)。前两组从条件反射建立前开始于每次条件反射训练前2小时分别腹腔注射10%水杨酸钠溶液(350mg/kg)和同体积生理盐水,至实验结束,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通过行为学方法证实水杨酸钠组动物感受到耳鸣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动物听皮层中GAP-43和ARC的表达。结果水杨酸钠组大鼠听皮层中GAP-43和ARC蛋白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分别为2.17±0.72、4.90±2.13)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分别为1.05±0.20、1.13±0.42)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为0.96±0.97、1.07±0.70)(P<0.01),而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鸣大鼠听皮层中神经元功能可塑性基因GAP-43和ARC蛋白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增加,推测它们可能在耳鸣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基因 ARC GAP-43 听皮层 水杨酸钠
下载PDF
增龄对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大鼠听觉神经通路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彭斌 周媛 谢鼎华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大鼠听觉神经通路组织形态随增龄的变化。方法通过乙酰胆碱酯酶染色耳蜗基底膜铺片,蜗核、听皮层石蜡切片甲苯胺兰染色,比较3月龄和18月龄大鼠耳蜗底回的传出神经末梢数,蜗核、听皮层的神经元数量。结果18月...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大鼠听觉神经通路组织形态随增龄的变化。方法通过乙酰胆碱酯酶染色耳蜗基底膜铺片,蜗核、听皮层石蜡切片甲苯胺兰染色,比较3月龄和18月龄大鼠耳蜗底回的传出神经末梢数,蜗核、听皮层的神经元数量。结果18月龄大鼠耳蜗底回传出神经末梢较3月龄大鼠减少36%(P<0.01),缺失以2、3排外毛细胞为主;蜗核神经元减少24%(P<0.01);但听皮层神经元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大鼠听觉神经通路随增龄而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形态学 蜗核 听皮层 传出神经末梢 乙酰胆碱脂酶 听觉神经通路
下载PDF
水杨酸钠引起耳鸣大鼠听皮层突触形态改变的透射电镜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洪田 孙建和 +4 位作者 于宁 胡吟燕 翟所强 杨伟炎 韩东一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用透射电镜观察水杨酸钠引起耳鸣大鼠听皮层突触形态的变化。方法成年健康雄性白色Wistar大鼠32只,随机平分为2组。第一组腹腔注射水杨酸钠350mg/kg,第二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均在每天上午9点注射,持续30天。两组所处饲养环境(... 目的用透射电镜观察水杨酸钠引起耳鸣大鼠听皮层突触形态的变化。方法成年健康雄性白色Wistar大鼠32只,随机平分为2组。第一组腹腔注射水杨酸钠350mg/kg,第二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均在每天上午9点注射,持续30天。两组所处饲养环境(包括环境噪声、12小时昼夜节律、饮食等)完全相同。1月后快速处死,取双侧听皮层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水杨酸组突触数量明显增加,许多突触形态由平型变成凹型或U型,突触界面曲率增加,突触面积增大,活性区增加,每一活性区的长度增加,突触间隙明显增宽,突触后膜致密物质厚度增加。U型突触直径平均为(1.7±0.23)μm,平直型突触直径平均为(0.53±0.14)μm,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水杨酸钠能够引起听皮层突触形态的改变,这种改变与长时程增强现象(Long-term potentiation,LTP)非常相似,有可能是耳鸣与突触可塑性以及与学习记忆相关的有力证据,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水杨酸 耳鸣模型 听皮层 突触 透射电镜 长时程增强
下载PDF
视听觉屏蔽对特发性耳鸣患者脑内葡萄糖代谢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明 张剑宁 +1 位作者 黄酷憨 左传涛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20-723,共4页
目的探讨视听觉屏蔽对特发性耳鸣患者脑内葡萄糖代谢分布的影响。方法对1例慢性特发性耳鸣患者分别在视听觉屏蔽和开放条件下进行全脑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检测,通过视觉观察和统计参数图方... 目的探讨视听觉屏蔽对特发性耳鸣患者脑内葡萄糖代谢分布的影响。方法对1例慢性特发性耳鸣患者分别在视听觉屏蔽和开放条件下进行全脑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检测,通过视觉观察和统计参数图方法分析脑内葡萄糖代谢分布的差异。结果视听觉开放条件下患者双侧听觉皮层、视觉皮层的葡萄糖代谢明显增高,而在视听觉屏蔽条件下双侧听觉皮层、视觉皮层未见葡萄糖明显高代谢现象,但左侧Wernicke区出现葡萄糖代谢增高。结论慢性特发性耳鸣的产生可能与听觉皮层异常无关,Wernicke区可能在耳鸣中枢感知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脑化学 视皮质 听觉皮质
原文传递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for hallucination in schizophrenia spectrum disorders A meta-analysis 被引量:8
12
作者 Yingli Zhang Wei Liang +3 位作者 Shichang Yang Ping Dai Lijuan Shen Changhong W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8期2666-2676,共11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for treatment of auditory hallucination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spectrum disorders. DATA SOURCES: O... OBJECTIVE: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for treatment of auditory hallucination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spectrum disorders. DATA SOURCES: Online literature retrieval was conducted using PubMed, ISI Web of Science, EMBASE, Medline and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databases from January 1985 to May 2012. Key words wer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repetitive tran- 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nd "hallucination". STUDY SELECTION: Selected studies we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ssessing therapeutic ef- ficacy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for halluc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spectrum disorders. Experimental intervention was low-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left temporoparietal cortex for treatment of auditory hallucination in schizophrenia spectrum disorders. Control groups received sham stimulation. MAIN OUTCOME MEASURES: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total scores of Auditory Hallucinations Rating Scale, Auditory Hallucination Subscale of Psychotic Symptom Rating Scal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Auditory Hallucination item, and Hallucination Change Scale. Secondary outcomes included response rate, global mental state, adverse effect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RESULTS: Seventeen studies addressing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for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spectrum disorders were screened, with controls receiving sham stimulation. All data were completely effective, involving 398 patients. Overall mean weighted effect size for repeti- 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versus sham stimulati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MD = -0.42, 95%C/: -0.64 to -0.20, P = 0.000 2). Patients receiving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esponded more frequently than sham stimulation (OR = 2.94, 95%C/: 1.39 to 6.24, P =0.005).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active repeti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META-ANALYSIS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uditory hallucination schizophre-nia schizophrenia spectrum disorders schizophreniform disorder temporoparietal cortex cognitive func-tion positive symptom grants-supported paper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感音神经性聋人和正常人纯音刺激脑功能区BOLD-fMRI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耿左军 张云亭 +2 位作者 张权 李威 张敬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效应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观察正常人和感音神经性聋人在纯音刺激时脑听觉中枢的兴奋情况,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方法正常人和聋人受...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效应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观察正常人和感音神经性聋人在纯音刺激时脑听觉中枢的兴奋情况,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方法正常人和聋人受试者各30名。功能成像采用组块设计。声音刺激用1000Hz纯音,强度(sound pressure level,SPL)140dB,持续时间500ms,刺激间隔500ms,刺激施加频率1Hz。结果正常人接受纯音刺激激活脑区有:两侧颞横回、颞平面前极、颞平面、外侧裂周围的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颞上回(除颞横回、颞平面前极、颞平面以外的部分)、缘上回、额下回、以及两侧枕叶和小脑半球。聋人纯音激活脑区与正常人相似。对正常人和聋人各脑区的激活强度行t检验,表现为正常人激活强度显著高于聋人的脑区有:两侧颞横回、颞平面前极及额下回,左侧颞上回,右侧颞平面;表现聋人激活强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的脑区有:两侧枕叶、中央后回、中央前回。结论正常人和感音性聋人接受适当纯音刺激都可激活听觉中枢。在相同刺激条件下聋人听觉中枢激活程度较正常人低。人脑以网络模式处理听觉信息,不同感觉中枢间存在固有的联系,聋人的听觉中枢有重组现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D-FMRI 纯音 功能成像 听觉中枢 感音神经性 正常人 脑功能区 fMRI研究 聋人 功能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电针听宫和翳风穴对豚鼠听皮层糖代谢及IGF-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涂厚义 陈茜 +1 位作者 刘淑云 殷泽登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听宫穴和翳风穴对豚鼠听皮层葡萄糖代谢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杂色豚鼠18只随机分为3组,电针耳穴组7只,同时电针双侧听宫和翳风穴,持续15分钟,每日1次,共7天;电... 目的探讨电针听宫穴和翳风穴对豚鼠听皮层葡萄糖代谢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杂色豚鼠18只随机分为3组,电针耳穴组7只,同时电针双侧听宫和翳风穴,持续15分钟,每日1次,共7天;电针非穴位组6只,电针听宫穴靠眼侧方5mm处和翳风穴正下方5mm处,时间同电针耳穴组;对照组5只不作任何处理,常规饲养。各组完成电针后进行PET/CT扫描,获得CT、PET及两者融合图像,观察豚鼠听皮层摄取显像剂18F-脱氧葡萄糖的情况,以听皮层和小脑最大标准摄入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的比值为观察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豚鼠听皮层IGF-1mRNA表达。结果对照组、电针耳穴组、电针非耳穴组听皮层SUV最大值与小脑SUV最大值的比值分别为0.75±0.06、0.84±0.05和0.71±0.06,电针耳穴组高于对照组和电针非耳穴组,(分别为P=0.042,P=0.009);对照组、电针耳穴组、电针非耳穴组听皮层局部IGF-1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4±0.24、2.03±0.36、0.92±0.23,电针耳穴组高于对照组和电针非耳穴组(分别为P=0.002,P<0.001)。结论电针针刺听宫和翳风穴可增加豚鼠听皮层局部IGF-1的表达,可能通过提高葡萄糖代谢水平促进豚鼠听皮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听皮层 糖代谢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正常人听觉皮层功能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晶 杨明 +5 位作者 刘斌 张光玉 杨小庆 吴旻 黄志纯 季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1-434,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人听觉皮层与全脑的正相关及负相关的功能连接。方法采用静息态下平面回波成像技术采集44名健康受试者fMRI数据,分别以左侧及右侧AⅠ区为种子点,用功能连接的方法观察左、右大脑初级听觉皮层与全脑的正相关及负相关功能连... 目的探讨正常人听觉皮层与全脑的正相关及负相关的功能连接。方法采用静息态下平面回波成像技术采集44名健康受试者fMRI数据,分别以左侧及右侧AⅠ区为种子点,用功能连接的方法观察左、右大脑初级听觉皮层与全脑的正相关及负相关功能连接脑图。结果分别以双侧AⅠ区为种子点时,正激活的脑网络主要包含双侧AⅠ、AⅡ、岛叶、辅助运动区及扣带回,以同侧为主;与右侧AⅠ区相关的正激活脑区还包括同侧背侧丘脑。与双侧AⅠ区相关的负激活脑网络与脑默认网络大体一致,主要包括双侧后扣带回/楔前叶、额叶内侧回、顶下小叶,双侧小脑半球可见明显激活。结论静息态磁共振功能连接可满意显示听觉皮层的连接脑图。正相关功能连接主要局限在听觉系统内,负相关功能连接类似于默认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皮层 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下载PDF
正常成人听皮层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的可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娄昕 吴冰 +4 位作者 吴新淮 纵亮 黄点点 王秋菊 马林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听皮层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three 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ASL)技术的可重复性.方法8例健康成年人在2台同一机型的3.0T磁共振扫描仪上进行了3次全脑3D ASL序列扫描,在1号扫描仪上进行第1...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听皮层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three 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ASL)技术的可重复性.方法8例健康成年人在2台同一机型的3.0T磁共振扫描仪上进行了3次全脑3D ASL序列扫描,在1号扫描仪上进行第1次和第3次扫描,在2号扫描仪上进行第2次扫描,三次扫描间隔时间均为10~15天.每次扫描两次3D ASL序列,标记延迟时间(post labeling delay time, PLD)分别选择1.5s和2.5s.对3D结构像进行听皮层结构分割,计算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 CBF)图,并提取听皮层CBF值.对于3次测量结果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及Bland-Altman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听皮层CBF值在51~61 ml/min/100g(PLD=1.5s)和43~54 ml/min/100g之间(PLD=2.5s).第1次与第2次扫描结果比较,PLD为1.5s时ICC值为0.50,PLD为2.5s时为0.76;第2次与第3次扫描结果比较,PLD为1.5s时ICC值为0.83,PLD为2.5s时为0.89;第1次与第3次扫描结果比较,PLD为1.5s时ICC值为0.85,PLD为2.5s时为0.88.Bland-Altman图显示PLD为2.5s数据的分布范围比PLD为1.5s有明显的缩小.结论3D-ASL序列可以进行听皮层CBF值测量,PLD较长时测量的可重复性较好,可用于听皮层血流灌注的多中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自旋标记 可重复性 磁共振成像 听皮层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听觉皮层中枢脑磁图特征 被引量:7
17
作者 吕佩源 孙占用 +6 位作者 孙吉林 郭宗成 董艳红 王贺波 吴杰 李素敏 吴育锦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1-264,共4页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听觉皮层中枢脑磁图(MEG)变化特征。方法 对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发病后3-4周进行听觉诱发磁场(AEFs)检测,同时检测9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双耳纯音刺激,诱发双侧听觉皮层兴奋。纯音频率2 kHz,声音强度90 ...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听觉皮层中枢脑磁图(MEG)变化特征。方法 对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发病后3-4周进行听觉诱发磁场(AEFs)检测,同时检测9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双耳纯音刺激,诱发双侧听觉皮层兴奋。纯音频率2 kHz,声音强度90 dB,刺激间隔1s,纯音持续时间8ms。脑磁图检查后进行MRI超薄扫描。AEFs波峰由等价电流偶极子(ECD)评估。结果两组AEFs的最主要波峰为M100,其ECD位于两侧颞横回。患者组多个AEFs参数均存在异常,即:(1)健康对照组两侧M100 ECD空间位置差值为(14.9±10.6)mm;患者组为(18.6±3.3)mm,患者组不对称性增大(P<0.05);(2)健康对照组M100潜伏期为(89.3±27.9)ms;患者组(97.0±6.0)ms.患者组潜伏期明显延迟(P<0.05);(3)患者患侧ECD强度为(17.2±4.8)nA,健侧ECD强度为(30.5±5.9)nA,患侧ECD强度减小(P<0.01)。结论 MEG可灵敏地检测出急性脑梗死患者听觉皮层中枢功能损伤,并能够客观地评价该病听觉皮层中枢的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听觉皮层中枢 脑磁图 听觉诱发磁场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双侧耳蜗毁损后大鼠听皮层突触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孟 华清泉 +1 位作者 廖华 肖伯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95-498,共4页
目的观察双侧耳蜗毁损后大鼠听皮层(auditory cortex,AC)突触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双侧耳蜗毁损后3、7、14、21、30天组及假手术对照组,每组各5只。双侧耳蜗毁损后不同时间行听皮层突触素二步法免疫组化染色... 目的观察双侧耳蜗毁损后大鼠听皮层(auditory cortex,AC)突触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双侧耳蜗毁损后3、7、14、21、30天组及假手术对照组,每组各5只。双侧耳蜗毁损后不同时间行听皮层突触素二步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突触素表达的变化。结果双侧耳蜗毁损后3天突触素表达增高,毁损后7天突触素表达较毁损后3天有所下降,毁损后14、21天突触素表达持续上升,21天时上升到最高峰,毁损后30天突触素表达开始下降,除毁损后7天组外,其余各组与假手术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组左右耳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双侧耳蜗去传入损伤后,突触素表达的动态变化反映了听皮层内神经元突触的重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可塑性 耳蜗毁损 听皮层 突触素
下载PDF
经验改变大鼠听皮层神经元的特征频率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放 杨文伟 +3 位作者 谭江秀 彭垠婷 张季平 孙心德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54-759,共6页
应用常规电生理学技术,以神经元的特征频率和频率调谐曲线为指标,研究大鼠听皮层神经元特征频率的可塑性.结果表明,在给予的条件刺激频率和神经元特征频率相差1.0kHz范围内,条件刺激可诱导50%以上神经元特征频率发生完全偏移,并可分为... 应用常规电生理学技术,以神经元的特征频率和频率调谐曲线为指标,研究大鼠听皮层神经元特征频率的可塑性.结果表明,在给予的条件刺激频率和神经元特征频率相差1.0kHz范围内,条件刺激可诱导50%以上神经元特征频率发生完全偏移,并可分为向频率调谐曲线的低频端偏移、高频端偏移,或两侧均可偏移三种类型.其中,神经元的特征频率高、Q10-dB值大和频率调谐曲线对称指数大于零的神经元,其特征频率偏向频率调谐曲线高频端的概率更高.结果提示,经验可改变大鼠听皮层神经元的特征频率,为深入研究中枢神经元功能活动可塑性的机制提供了重要实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听皮层 神经元 特征频率 可塑性
下载PDF
脉冲噪声暴露后大鼠听皮层神经颗粒素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晓飞 廖华 +1 位作者 杨琨 解为全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揭示脉冲噪声暴露后不同时期大鼠听皮层神经颗粒素(neurogranin,Ng)表达的变化。方法将5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及脉冲噪声暴露后3、7、14、28天组,每组10只。脉冲噪声暴露条件为:平均压力峰值156dB SPL,脉宽为0.25ms... 目的揭示脉冲噪声暴露后不同时期大鼠听皮层神经颗粒素(neurogranin,Ng)表达的变化。方法将5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及脉冲噪声暴露后3、7、14、28天组,每组10只。脉冲噪声暴露条件为:平均压力峰值156dB SPL,脉宽为0.25ms,暴露50次,每次间隔6s。于噪声暴露前及噪声暴露后即刻、3、7、14、28天检测各组大鼠ABR反应阈,同时,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听皮层中的Ng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组大鼠噪声暴露后即刻、3、7、14、28天各频率ABR反应阈均明显提高(P<0.05),噪声暴露后第7天,各频率ABR阈值有所恢复,第14天时趋于稳定;与对照组(0.68±0.08)比较,噪声暴露后第3、7、14天组大鼠听皮层中Ng的含量分别为0.96±0.05、1.11±0.05、0.78±0.04,显著高于对照组,第28天组为0.36±0.03,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噪声暴露后,大鼠ABR反应阈明显升高,听皮层Ng的表达呈现一个先上升后降低的过程,提示脉冲噪声刺激对大鼠听觉系统产生了一定持续性的影响,听皮层出现突触可塑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噪声 听皮层 神经颗粒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