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铜陵天马山矿床与大团山矿床流体成矿作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杜杨松 田世洪 李学军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33-437,共5页
对安徽铜陵天马山矿床和大团山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流体特征 ,特别是流体成矿作用进行了较系统的对比研究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铜陵天马山和大团山矿区分别形成层控矽卡岩型金硫矿床和层控矽卡岩型铜矿床的主要原因 .研究结果表明 ... 对安徽铜陵天马山矿床和大团山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流体特征 ,特别是流体成矿作用进行了较系统的对比研究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铜陵天马山和大团山矿区分别形成层控矽卡岩型金硫矿床和层控矽卡岩型铜矿床的主要原因 .研究结果表明 ,在天马山矿区之所以形成金硫矿床 ,主要与岩浆岩岩体本身含金高而含铜低 ,围岩地层中有含有机质的赋金黄铁矿层存在 ,并且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以岩浆流体为主有关 ;而在大团山矿区之所以形成铜矿床 ,主要原因是岩浆岩岩体本身含铜高 ,成矿流体富铜 ,且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以地下水流体为主 .当然 ,流体成分演化和物理化学条件改变方面的差异导致铜或金在流体成矿过程晚期逐步分散也是这两个矿区分别形成不同类型矿床的重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成矿作用 对比研究 金硫矿床 铜矿床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92
2
作者 周涛发 范裕 袁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65-1678,共14页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中国最主要的铜铁金多金属成矿带之一,由鄂东南、九瑞、安庆—贵池、铜陵、庐枞和宁芜等位于断隆区、断凹区和隆凹过渡区的多个矿集区组成,成矿带形成经历了中生代转换复合的构造体制、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等复杂的大...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中国最主要的铜铁金多金属成矿带之一,由鄂东南、九瑞、安庆—贵池、铜陵、庐枞和宁芜等位于断隆区、断凹区和隆凹过渡区的多个矿集区组成,成矿带形成经历了中生代转换复合的构造体制、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等复杂的大陆动力学过程,具有爆发式的多阶段岩浆活动、大规模的铜铁金多金属成矿作用和多类型的复杂成矿系统演化,以及深部找矿潜力巨大等特点,是开展陆内动力学过程与成岩成矿作用研究的不可多得的天然实验室。本文从成岩成矿构造背景、地球动力学过程、时空格架以及成矿流体系统演化等方面,对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作一初步归纳,并简要分析了下一步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动力学 成岩成矿作用 成矿流体系统 铜铁金多金属矿床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下载PDF
阿尔泰多金属成矿带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历史演化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少怀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0-86,共7页
阿尔泰多金属矿带是世界上著名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带,该带向东延伸至中国新疆北部阿尔泰地区,金、铜、多金属矿分布广泛。铜、多金属矿床产出受矿源层约束,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是最基本的成矿作用;金矿主要为火山热液型和与韧性剪切带有... 阿尔泰多金属矿带是世界上著名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带,该带向东延伸至中国新疆北部阿尔泰地区,金、铜、多金属矿分布广泛。铜、多金属矿床产出受矿源层约束,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是最基本的成矿作用;金矿主要为火山热液型和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类型。文章从矿床地质特征着手,分析它们的控矿条件和成矿历史的演化,探讨了金属矿床成因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 金-铜-多金属成矿带 矿床地质特征 成矿历史的演化
下载PDF
湖北武当地区银金多金属矿控矿条件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6
4
作者 林长谦 胡明 何洪涛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04-108,共5页
湖北武当地区是银金多金属矿重要成矿区,具有良好的成矿背景。文章分析了区内矿床的地层(岩性)控矿条件和构造控制条件(深层构造控矿条件、断裂控矿条件和褶皱控矿条件),指出中-上元古界武当岩群、震旦系耀岭河组、陡山沱组和上震旦统... 湖北武当地区是银金多金属矿重要成矿区,具有良好的成矿背景。文章分析了区内矿床的地层(岩性)控矿条件和构造控制条件(深层构造控矿条件、断裂控矿条件和褶皱控矿条件),指出中-上元古界武当岩群、震旦系耀岭河组、陡山沱组和上震旦统灯影组是寻找大中型矿床的理想层位;银洞沟—油榨岗复式背斜区、白河复式向斜以北地区、两郧复式背斜西段、马鞍川—惠家河背斜两翼和倾伏端、六朗—花瓶沟短轴背斜和穹窿分布区是银金多金属矿床的找矿重点地区;对下一步找矿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当地区 银金多金属矿 控矿条件 找矿方向 湖北省
下载PDF
江西万年虎家尖银金矿床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控矿规律 被引量:5
5
作者 高荣臻 吕新彪 +4 位作者 杨梧 吴建亮 李春诚 尚世超 刘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9-464,共16页
虎家尖银金矿床为赣东北地区典型的受一组NE向韧脆性断裂破碎带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银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岩中,矿脉均产于断裂带内,具舒缓波状、膨大缩小、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等特征。研究表明,控矿断裂具有长期... 虎家尖银金矿床为赣东北地区典型的受一组NE向韧脆性断裂破碎带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银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岩中,矿脉均产于断裂带内,具舒缓波状、膨大缩小、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等特征。研究表明,控矿断裂具有长期性、多期次和继承性活动的特点,经历了早期压扭性塑性变形、中期张扭性脆性变形和晚期压扭脆性变形3个演化阶段。通过地质调查、数据处理和成矿构造分析,认为成矿期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的构造应力场:σ1为190°∠2°,σ2为90°∠78°,σ3为280°∠12°,差应力约为71.3-99.3 MPa;银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构造应力场方向与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基本相同;石英碳酸盐阶段构造主应力方向表现为NW-SE向挤压。文章总结了断裂对矿体空间定位、似等距性分布、矿体侧伏等方面控矿规律,断裂面凹凸转换部位为成矿有利地段,矿体在水平方向和垂向上似等距性分布明显,并且整体大致呈45°向北东深部侧伏。结果表明,在矿区50线深部及北东部深部找矿潜力巨大,矿区外围北东向韧性剪切带有后期脆性变形叠加的断裂破碎带为找矿有利地段。这对赣东北地区同类型矿床的深部及外围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断裂构造特征 构造应力场 控矿规律 虎家尖银金矿床
下载PDF
藏东各贡弄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被引量:4
6
作者 丁枫 唐菊兴 +2 位作者 黄卫 陈生华 张金树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5-20,共6页
藏东各贡弄铜金多金属矿床工业价值巨大。矿区有燕山期和喜山期岩浆岩侵位于下三叠统马拉松多组地层中,喜山期石英二长斑岩与成矿关系密切。产于斑岩体内的矿体呈筒状,产于接触带夕卡岩中的矿体呈似层状。岩石地球化学反映出岩体围岩中... 藏东各贡弄铜金多金属矿床工业价值巨大。矿区有燕山期和喜山期岩浆岩侵位于下三叠统马拉松多组地层中,喜山期石英二长斑岩与成矿关系密切。产于斑岩体内的矿体呈筒状,产于接触带夕卡岩中的矿体呈似层状。岩石地球化学反映出岩体围岩中富集的成矿元素来自于斑岩体,接触带附近矿化元素的变化与岩石的破碎程度,蚀变强度呈正相关关系。矿床同位素分析表征了流体的深源特征,并在成矿过程中有大气水的参入。矿床为斑岩型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贡弄铜金属矿 地质特征 微量元素 同位素 斑岩型矿床 西藏自治区
下载PDF
龙头山金矿床Au9号矿体地质特征及资源/储量估算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军平 陈冬 +3 位作者 李海 李青云 肖振 陈国良 《黄金》 CAS 2012年第5期18-23,共6页
龙头山金矿床为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床,Au 9号矿体为在龙头山金矿区新圈定的低品位金矿体。在以往地质勘查工作及矿山生产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补充坑道勘探工程,基本查明了Au 9号矿体的形态、产状、空间位置及厚度、品位的变化情况... 龙头山金矿床为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床,Au 9号矿体为在龙头山金矿区新圈定的低品位金矿体。在以往地质勘查工作及矿山生产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补充坑道勘探工程,基本查明了Au 9号矿体的形态、产状、空间位置及厚度、品位的变化情况,并对Au 9号矿体资源/储量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保有储量:金金属量约13 t,银金属量约167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9号矿体 地质特征 资源/储量 估算 龙头山金矿床
下载PDF
皖南花山锑(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吕启良 胡青 +3 位作者 沈来富 郑宝虎 严志忠 杨晓勇 《安徽地质》 2017年第1期23-28,共6页
安徽东至花山锑(金)矿位于江南过渡带内。其锑工业资源量为中型矿床规模,伴生金为小型矿床规模,为安徽省首个发现的中型锑矿。锑(金)矿体赋存在F1东西向压性断层上盘次一级裂隙中。含矿岩性主要为碎裂、蚀变泥质条纹灰岩,时代属于寒武... 安徽东至花山锑(金)矿位于江南过渡带内。其锑工业资源量为中型矿床规模,伴生金为小型矿床规模,为安徽省首个发现的中型锑矿。锑(金)矿体赋存在F1东西向压性断层上盘次一级裂隙中。含矿岩性主要为碎裂、蚀变泥质条纹灰岩,时代属于寒武系中统杨柳岗组(∈2y)。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参照邻区查册桥花岗闪长斑岩U-Pb年龄为142~148Ma以及处于同一大地构造环境,我们推测其也属燕山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综合分析认为,花山锑(金)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式矿床。深部形成的岩浆上升时,在特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萃取地层中锑、金等元素被运移至断层破碎带富集成矿。同时,结合邻区青阳酉华、江西、皖南罗冲-宋冲等锑矿床,认为长江中下游-江南过渡带深大断裂附近的碳酸盐岩地层(如杨柳岗组)中破碎带部位是有利的找矿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山锑(金)矿 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式矿床 断层破碎带 江南过渡带
下载PDF
西藏芒康正泽门错金多金属矿成因探讨
9
作者 尹银寿 胡文奎 +2 位作者 强巴扎西 孙贵荣 董建春 《云南地质》 2009年第2期124-131,共8页
矿源来自深部基底、富金超基性-基性岩,与金沙江蛇绿混杂岩密切相关,为金沙江、哀牢山金矿带北段指明找矿前景。
关键词 富金超基性 基性岩 金多金属矿 蛇绿混杂岩相关 正泽门错芒康西藏
下载PDF
大瑶山成矿带金矿成矿规律 被引量:30
10
作者 盛志华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5年第B08期61-63,99,共4页
大瑶山金矿成矿带位于广西东部,金矿化主要产于寒武系浅变质砂页岩、绢云母板岩中,加里东期中酸性岩浆岩与成矿有关。金矿床(点)主要为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体受断裂构造的直接控制。成矿带内金矿受区域网格状构造控制,金矿化... 大瑶山金矿成矿带位于广西东部,金矿化主要产于寒武系浅变质砂页岩、绢云母板岩中,加里东期中酸性岩浆岩与成矿有关。金矿床(点)主要为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体受断裂构造的直接控制。成矿带内金矿受区域网格状构造控制,金矿化表现出“三层楼”成矿规律。区内金的资源量预测为50~100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瑶山成矿带 金矿 三层楼矿化模式 网格状控矿构造 广西
下载PDF
广西金山金银矿区成矿构造分析和构造地球化学找矿 被引量:21
11
作者 钱建平 谢彪武 +2 位作者 陈宏毅 白艳萍 吴小雷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1-544,共14页
通过广西金山金银矿区现场地质调查和构造编图,系统总结了矿区构造控矿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主控矿断裂开展地球化学找矿研究。矿区兼有产于主控矿断裂带中的蚀变岩型金矿和侧羽状张裂带中的石英脉型金矿两种类型,不同的构造环境控制不... 通过广西金山金银矿区现场地质调查和构造编图,系统总结了矿区构造控矿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主控矿断裂开展地球化学找矿研究。矿区兼有产于主控矿断裂带中的蚀变岩型金矿和侧羽状张裂带中的石英脉型金矿两种类型,不同的构造环境控制不同的矿化类型,可互为找矿标志;矿体受构造界面控制,控矿断裂成矿期不均一张开导致矿化分段富集;成矿期的构造活动表现为主断裂上盘向南西斜滑,相应地矿体向南西侧伏、倾斜延深明显大于延长;矿体中部厚、两侧薄,11号勘探线为矿化富集中心。随热液蚀变的增强,Ag、Au、Cu、Pb和Zn含量逐渐增高。因子分析表明,矿区主成矿元素组合为Ag、Au、Cu、Pb和Zn,可作为找矿的指示元素。元素分布型式、元素组合分析和分形分维统计显示,本区Ag、Au成矿具多阶段性。矿区构造地球化学原生晕分带序列自上而下为Au-Hg-As-Bi-Sn-Sb→W-Co-Cr-Ti-Ni-Ag-V-Mn→Cu-Zn-Pb-Mo,显示该矿床为一浅剥蚀矿床。在综合分析成矿构造、岩浆活动、蚀变特征和构造地球化学原生晕分带资料的基础上,认为矿区深部和外围仍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其中矿区深部找矿重点在11线南西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矿 广西金山 构造控矿规律 构造地球化学 成矿预测
下载PDF
滇西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勘查模型 被引量:16
12
作者 和中华 官德任 +8 位作者 和文言 周云满 符德贵 杨绍文 吕永增 王利东 李万华 苏纲生 杨锐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1-282,共22页
滇西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通过先后开展五期详查,获得了找矿重大突破,金矿规模达到超大型,共伴生铅、锌、银、铜、铁、硫矿也达到大型—特大型规模。文章在近十年的勘查工作实践及综合研究矿床模型的基础上,总结了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 滇西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通过先后开展五期详查,获得了找矿重大突破,金矿规模达到超大型,共伴生铅、锌、银、铜、铁、硫矿也达到大型—特大型规模。文章在近十年的勘查工作实践及综合研究矿床模型的基础上,总结了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勘查模型、地球化学勘查模型和地质找矿标志。研究表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是矿床形成最关键的控矿因素,马鞍山断裂控制了区内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的产出,北衙向斜控制了矽卡岩矿体和其他矿体的产出,矿床定位受控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与三叠系中统北衙组(T2b)碳酸盐岩接触的矽卡岩带以及内、外接触带,属于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矽卡岩-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二型五类"。矿区1∶10 000岩石地球化学勘查模型显示,矿区分布有强金元素异常,浓集中心明显,并有与Ag、Pb、Zn、As、Hg等元素相伴产出的综合异常。1∶10 000地球物理勘查模型显示,磁异常面积大、强度高,极大值2000多n T,异常形态规则,总体形态呈椭圆形,梯度变化较大,正负异常相伴,南正北负。斑岩显示为低磁异常,接触带为高磁异常,环状的高磁异常带构成了斑岩与围岩接触带矽卡岩型矿化体,围岩碳酸盐岩为低磁异常。激电在斑岩、矽卡岩型矿体上形成低阻高极化异常,矽卡岩型矿体分布区视极化率5%~8%,视电阻率50~120Ω·m。大功率激电、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对斑岩体及斑岩与围岩接触带(蚀变带)可进行较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矽卡岩-热液型 金多金属矿床 勘查模型 北衙 滇西
下载PDF
冀北小寺沟铜钼矿外围银金资源潜力浅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孙冀凡 王会文 许振海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0-23,共4页
 小寺沟周边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十分优越,与燕山期中晚期陆相潜火山作用有关的多金属矿化广泛发育。在岩体内产有中大型规模的斑岩型铜钼矿床。近年来在其外围新发现一批银、金多金属异常,经初步评价已发现一具中型以上规模的银金矿床。...  小寺沟周边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十分优越,与燕山期中晚期陆相潜火山作用有关的多金属矿化广泛发育。在岩体内产有中大型规模的斑岩型铜钼矿床。近年来在其外围新发现一批银、金多金属异常,经初步评价已发现一具中型以上规模的银金矿床。本区具有系列成矿特征,银金资源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火山作用 银金矿床 资源潜力 小寺沟 冀北
下载PDF
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3
14
作者 徐晓春 许心悦 +3 位作者 谢巧勤 傅仲阳 钱仕龙 谢祖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659-3676,共18页
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浅覆盖区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床,产于南陵-宣城中-新生代火山-沉积盆地中。矿床地质研究表明:矿体赋存于早白垩世石英闪长玢岩侵入体中,矿化强烈部位与隐爆角砾岩筒发育部位明显重叠而且范围略大... 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浅覆盖区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床,产于南陵-宣城中-新生代火山-沉积盆地中。矿床地质研究表明:矿体赋存于早白垩世石英闪长玢岩侵入体中,矿化强烈部位与隐爆角砾岩筒发育部位明显重叠而且范围略大;矿床围岩蚀变发育,以硅化、钾长石化、黑云母化、绢(白)云母化、黄铁矿化为主,分带性较为明显,矽卡岩化、绿泥石化、硬石膏化、碳酸盐化和高岭石化等蚀变仅在局部呈条带状、团块状分布;矿石具角砾状、脉状、细脉-网脉状、细粒浸染状构造和交代残余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等,其中,角砾状和脉状矿石中常常发育磁铁矿-赤铁矿和矽卡岩矿物石榴子石、透辉石等,硬石膏尤其发育,甚至形成硬石膏岩;矿石中金属矿物有黄铁矿和黄铜矿及少量斑铜矿、黝铜矿、砷黝铜矿等;隐爆角砾岩的角砾成分以石英闪长玢岩为主,胶结物主要为岩屑或岩粉及热液矿物两类。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矿石石英中发育液相、气液相和含子晶气液相包裹体,气相成分以水为主;含子晶气液相包裹体主要见于成矿较早阶段与具有裂纹的黄铁矿共生的石英中,均一温度为360~420℃,流体盐度较高,而铜金主成矿阶段发育气液相和液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270~300℃和190~220℃区间,相应的成矿流体的盐度和密度较低。矿床H-O、C-O和S、Pb同位素组成特征指示成矿流体、成矿金属元素及其化合元素主要来自于岩浆或岩浆岩,沉积地层和大气降水对成矿亦有一定的贡献,但所起作用相对较小。黄铁矿Re-Os同位素年龄与赋矿石英闪长玢岩锆石U-Pb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综合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宣城茶亭铜金矿床与斑岩型和火山-次火山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因而确定为一个与早白垩世石英闪长玢岩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金矿床 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类型和成矿机制 隐爆角砾岩 安徽宣城茶亭
下载PDF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ore-formation fluids for Au-Sb ore deposits and the mechanism of Au-Sb paragenesis and differentiation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Guizhou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10
15
作者 WANG Zepeng XIA Yong +3 位作者 SONG Xieyan LIU Jianzhong YANG Chengfu YAN Baowen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CSCD 2013年第1期56-68,共13页
Ore deposits (occurrences) of Au, As, Sb, Hg, etc. distributed in Southwest Guizhou constitute the important portion of the low-temperature metallogenic domain covering a large area in Southwest China, with the Carlin... Ore deposits (occurrences) of Au, As, Sb, Hg, etc. distributed in Southwest Guizhou constitute the important portion of the low-temperature metallogenic domain covering a large area in Southwest China, with the Carlin-type Au and Sb deposits being the most typical ones. In this paper the Au and Sb ore deposits are taken as the objects of study. Through the petrographic analysis, microthermomitric measurement and Raman spectrophic analysi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gangue minerals and research on the S and C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 the gold ore deposits we can reveal the sources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and ore-forming fluids and the rules of ore fluid evolution. Ore deposits of Au, Sb, etc. are regionally classified as the products of ore fluid evolution, and their ore-forming materials and ore fluids were probably derived mainly from the deep interior of the Earth. Fluid inclusion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temperatures of Au mineralization are within the range of 170-361℃,the salinities are 0.35 wt%-8 wt% NaCl eq.; the temperatures of Sb mineralization are 129.4-214℃ and the salinities are 0.18 wt%- 3.23 wt% NaCl eq.; the ore-forming fluid temperatures and salinities tend to decrease progressively. In the early stage (Au metallogenic stage) the ore-forming fluids contained large amounts of volatile components such as CO2, CH4, N2 and H2S, belonging to the H2O-CO2-NaCl fluid system; in the late stage (Sb metallogenic stage) the ore-forming fluids belong to the Sb-bearing H2O-NaCl system. The primitive ore-forming fluids may have experienced at least two processes of immiscibility: (1) when early ore-bearing hydrothermal solutions passed through rock strata of larger porosity or fault broken zones, CO2, CH4, N2 would escape from them, followed by the release of pressure, resulting in pressure release and boiling of primitive homogenous fluids, thereafter giving rise to their phase separation, thus leading to Au unloading and mineralization; and (2) in the late stage (Sb metallogenic stage ) a large volume of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演化 中国西南地区 金锑矿床 分化 共生 贵州省 西南部 流体温度
下载PDF
安徽铜陵焦冲金-硫矿床S、Pb同位素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志辉 张达 +6 位作者 狄永军 舒斌 庞振山 杜泽忠 阙朝阳 马先平 薛建玲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43-1652,共10页
安徽铜陵焦冲金硫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铜陵矿集区内,矿(化)体主要赋存于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中。在分析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矿石S、Pb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矿石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窄... 安徽铜陵焦冲金硫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铜陵矿集区内,矿(化)体主要赋存于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中。在分析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矿石S、Pb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矿石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窄,成矿热液δ34SΣS在4.0‰左右,反映其来源与岩浆硫密切相关。矿石Pb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大,经同位素组成特征及特征参数法判断矿石Pb为异常Pb。通过Zartman铅构造坏境演化图解和Δγ-Δβ成因分类图解,确定矿床物质来源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其源于上地壳物质与地幔的混合。通过成矿物质来源的研究,期望为铜陵地区寻找与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的矿床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b同位素组成 成矿物质来源 焦冲金-硫矿床 铜陵
下载PDF
小秦岭金矿田大湖钼金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9
17
作者 冯建之 《矿产与地质》 2011年第1期9-16,共8页
大湖钼金矿床是小秦岭金矿田内一个新的矿床类型—金、钼共生矿床,矿床产于变质核杂岩内的脆韧性剪切带中。金、钼矿体赋存于断裂构造带的不同部位,金和钼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但受同一韧脆性剪切系统控制,矿体均向NE侧伏,该韧脆性剪切带... 大湖钼金矿床是小秦岭金矿田内一个新的矿床类型—金、钼共生矿床,矿床产于变质核杂岩内的脆韧性剪切带中。金、钼矿体赋存于断裂构造带的不同部位,金和钼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但受同一韧脆性剪切系统控制,矿体均向NE侧伏,该韧脆性剪切带具有多期次构造活动及多次成矿作用特征。通过对硫、铅同位素、成矿流体、成矿物理化学、包裹体成分分析研究可知金矿属于岩浆期后中偏高温热液矿床,成矿时代为燕山期,金矿物质来源为太华群;钼的成矿时代为印支期和燕山期,钼矿物质来源为地壳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湖钼金矿 地质特征 成矿作用 小秦岭
下载PDF
西天山卡特巴阿苏矽卡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铜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云华 李真 +3 位作者 莫宣学 黄玉 李云涛 韩一筱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68-1382,共15页
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是新疆西天山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金铜矿床之一。本文对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矿体产出特征、矿石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围岩蚀变、成矿作用期次等进行了研究,对矿床的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矿床野外地质特征研究,结... 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是新疆西天山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金铜矿床之一。本文对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矿体产出特征、矿石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围岩蚀变、成矿作用期次等进行了研究,对矿床的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矿床野外地质特征研究,结合岩矿分析结果表明,矿体主要产于二长花岗岩中,受破碎带节理构造系统及岩体与大理岩地层接触带控制。节理系统中矿体为脉带状,矿石主要为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团斑状构造,蚀变以钾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为主。岩体与大理岩地层接触带的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巢状、串珠状,矿石主要为致密块状构造、脉状构造,蚀变以钙铝榴石化、透辉石化、透闪石-阳起石化、绿帘石化为主。矿区具有两期成矿作用,分别与二长花岗岩和闪长质岩脉有关,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叠加。矿床受地层、构造、岩浆作用的多重控制,为矽卡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研究成果为区域找矿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 金铜矿床 卡特巴阿苏 西天山
下载PDF
青海北巴颜喀拉成矿带基于专家证据权重法锑金矿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9
19
作者 丁清峰 张本龙 +1 位作者 王冠 金圣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23-1431,共9页
青海北巴颜喀拉成矿带虽然总体研究程度低,但显示出巨大的找矿潜力,急需寻求新的找矿突破。利用前人的地质、矿产、化探等资料,建立了青海北巴颜喀拉成矿带基于GIS的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了研究区锑金矿区域找矿模型,其中主... 青海北巴颜喀拉成矿带虽然总体研究程度低,但显示出巨大的找矿潜力,急需寻求新的找矿突破。利用前人的地质、矿产、化探等资料,建立了青海北巴颜喀拉成矿带基于GIS的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了研究区锑金矿区域找矿模型,其中主要找矿标志包括金水系沉积物异常、锑水系沉积物异常、砷水系沉积物异常、重砂异常、NW—NWW向线性构造和巴颜喀拉山群。采用作者提出的专家证据权重法,对研究区首次进行了基于GIS下的专家证据权重法矿产资源评价工作。据此重新圈定找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将后验概率大于0.001的区域作为找矿远景区,将后验概率大于0.005的区域作为找矿靶区;并依据找矿靶区内预测含矿区域后验概率二重积分大小,将找矿靶区的找矿潜力级别由高到低分别划分为A、B、C 3级,其中A级6处,B级10处,C级13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北巴颜喀拉 专家证据权重法 锑金矿 资源潜力评价 矿产
下载PDF
武当地区构造类型及其控矿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秦正永 陈林栋 +1 位作者 刘兴义 魏兴炎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5年第1期16-24,共9页
文中主要讨论了武当地区构造类型及控矿作用。构造类型基本包括伸展滑脱构造、推覆构造和脆性构造,分别发生在三个不同的时期。伸展滑脱构造主要存在于前印支期,挤压推覆构造存在于印支期,脆性断裂出现在印支晚期。多重韧性滑脱面出现... 文中主要讨论了武当地区构造类型及控矿作用。构造类型基本包括伸展滑脱构造、推覆构造和脆性构造,分别发生在三个不同的时期。伸展滑脱构造主要存在于前印支期,挤压推覆构造存在于印支期,脆性断裂出现在印支晚期。多重韧性滑脱面出现在武当群地层形成时的不同构造岩性界面上;不同层次顺层伸展滑脱面(DF1DF5)常出现在堆垛的构造岩性面上,并优先富集Au、Ag矿;逆冲推覆构造使先存滑脱面变形,伴随褶皱作用使成矿元素流动、搬运、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当地区 伸展滑脱面 逆冲推覆构造 脆性断裂 控矿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