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起搏比率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腾飞 任学军 +5 位作者 吕婧 宋佳慧 韩智红 王云龙 汪烨 张俊蒙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752-756,共5页
探索心房起搏比率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SSS)患者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因SSS于我院住院首次植入双腔起搏器,且术前无心房颤动病史的患者171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分别... 探索心房起搏比率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SSS)患者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因SSS于我院住院首次植入双腔起搏器,且术前无心房颤动病史的患者171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分别进行程控随访获取心房起搏比率(the percentage of atrial pacing,AP%)、心室起搏比率(the percentage of ventrivular pacing,VP%)、心房高频事件(atrial high rate events,AHRE)发作日期和时长等参数。心房颤动定义为患者有〉5min的AHRE。根据首次检测到AHRE时之前的累积心房起搏比率将患者分为三组:低心房起搏比率组(AP%〈30%,n=75)、中心房起搏比率组(30%≤AP%〈60%,n=54)和高心房起搏比率组(AP%≥60%,n=42)组。比较三组间一般情况、并存疾病、左心房增大、心室起搏比率和心房颤动发生率。结果:三组间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梗死、左心房增大、心室起搏比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事件曲线显示三组心房颤动发生率的不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起搏比率(AP%)≥60%(OR:4.62,95%CI:1.65~12.97,P=0.004),高血压(OR:4.03,95%CI:1.32~12.34,P=0.015)、左心房增大(OR:5.79,95%CI:2.07~16.19,P=0.001)是SSS患者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房起搏比率与SSS患者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相关,AP%≥60%、高血压、左心房增大,是SSS患者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房颤动 心房起搏
下载PDF
SD大鼠房颤模型的构建及其外周血IL-17A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阅历 钟理 +3 位作者 杨攀 陈兴华 邬娜 李亚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3-258,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与临床接近且造模周期短的房颤小动物模型,并探讨白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在房颤发生中的变化。方法 20只健康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房颤组和阴性... 目的建立一种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与临床接近且造模周期短的房颤小动物模型,并探讨白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在房颤发生中的变化。方法 20只健康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房颤组和阴性对照组,房颤组经食道快速心房起搏后,观察房颤诱发的情况,并记录房颤诱发前后心电图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IL-17A、CRP的浓度,Masson三色染色法观察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的改变。结果房颤组大鼠经食道快速心房起搏后,均造模成功,总诱发率为96%,持续时间为(45.52±60.88)s。与对照组比较,房颤组大鼠心率显著加快,QRS间期及QT间期均显著延长(P<0.05)。房颤组血浆中IL-17A、CRP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且随房颤发生次数的增多浓度有上升趋势,房颤组心房纤维化程度较对照组严重,胶原容积分数显著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食道快速心房起搏方法构建房颤大鼠模型成功率高、重复性好、周期性短,是较理想的造模方法之一;IL-17A、CRP可能在房颤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7A 心房颤动 心房起搏 动物模型 大鼠
下载PDF
肾去交感神经对犬心房颤动易患性和心房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徐乐 赵庆彦 +5 位作者 肖金平 代子玄 于胜波 唐艳红 黄鹤 黄从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4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 探讨肾去交感神经对犬长期快速右心房起搏后心房颤动(房颤)易患性和心房重构的影响.方法 20只杂种犬分为假手术组、右心房起搏(RAP)组、肾去交感神经(RSD)组3组.假手术组(n=6)植入起搏器后程控关闭起搏器;RSD组(n=7)先... 目的 探讨肾去交感神经对犬长期快速右心房起搏后心房颤动(房颤)易患性和心房重构的影响.方法 20只杂种犬分为假手术组、右心房起搏(RAP)组、肾去交感神经(RSD)组3组.假手术组(n=6)植入起搏器后程控关闭起搏器;RSD组(n=7)先行双侧肾交感神经消融,经6周恢复后植入起搏器;RAP组(n=7)和RSD组快速起搏(400~ 450次/min)右心房5周.所有犬在实验基线期和终点进行超声心动图及电生理检查,取静脉血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处死动物后迅速取心房组织行形态学评估.结果 与假手术组和RSD组相比,RAP组犬起搏5周后房颤诱发率明显升高(P<0.05).RAP组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明显缩短[(142±8)ms对(115±9)ms,P<0.05],而RSD组AERP缩短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结果发现,RAP组和RSD组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容积最大值和最小值(LAVmax和LAVmin)起搏5周后均较起搏前明显增加,但RSD组的LAVmax和LAVmin较RAP组明显减少(P<0.05).右心房快速起搏5周后,与假手术组相比,RAP组和RSD组犬血清AngⅡ水平明显增加[RAP组:(217.5±53.5) ng/L对(95.0±25.2) ng/L,P<0.05;RSD组:(149.6±26.3)ng/L对(95.0±25.2) ng/L,P<0.05];与RAP组相比,RSD组犬血清AngⅡ显著降低([(149.6±26.3)ng/L对(217.5±53.5) ng/L,P<0.05).电镜结果显示肾去交感神经能显著减缓快速右心房起搏5周后导致的肌丝分解、肌纤维带型和收缩完整结构的丧失和线粒体肿胀等超微结果变化.Masson三色法染色结果表明与RAP组相比,RSD组犬左、右心房肌的胶原容积分数(CVF)均明显减低(P<0.05).结论 肾去交感神经可抑制长期快速右心房起搏后房颤的诱发和心房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肾交感神经 消融 心房起搏
原文传递
改良中指同身寸在食道心房起搏中的定位价值 被引量:8
4
作者 黄绍烈 胡大一 +5 位作者 丁燕生 童玲 宋有诚 方卫华 欧阳非凡 李建冬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41-342,共2页
86例患者在食道心房起搏中度量改良中指同身寸乘以11倍为导管电极长度与其缩短和延长1cm起搏阈值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其起搏阈值低,不适反应轻,食道P波显示满意,一次到位,可减轻患者痛苦。在诊治心律失常,抢救室内、外... 86例患者在食道心房起搏中度量改良中指同身寸乘以11倍为导管电极长度与其缩短和延长1cm起搏阈值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其起搏阈值低,不适反应轻,食道P波显示满意,一次到位,可减轻患者痛苦。在诊治心律失常,抢救室内、外患者和手术监护中有方便实用、迅速可靠、价廉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博器 食道 心房起搏 改良中指同身寸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快速起搏右心房诱发的持续性心房颤动猪心房结构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晓峰 王志荣 +2 位作者 张卓琦 张超群 徐晤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6期455-458,共4页
目的观察快速起搏猪右心房制备持续性心房颤动(AF)的效果,探讨白藜芦醇(RES)干预对持续性AF猪的心房结构重构的影响。方法 18只小家猪(雌雄不拘)按完全随机设计的分组方法(采用动物编号和随机分组表)分为起搏组(ATP组)、假手术组(Sham组... 目的观察快速起搏猪右心房制备持续性心房颤动(AF)的效果,探讨白藜芦醇(RES)干预对持续性AF猪的心房结构重构的影响。方法 18只小家猪(雌雄不拘)按完全随机设计的分组方法(采用动物编号和随机分组表)分为起搏组(ATP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RES干预组各6只,采用Seldinger血管穿刺技术送入双极电极至右心房并连接实验用起搏器(AOO),ATP组和RES干预组的右心房快速起搏(500次/min)2周,制备持续性AF实验模型。3组猪分别于起搏前和起搏2周后进行电生理和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检测AF的持续时间、左右心房大小及左心房收缩末面积。RES干预组猪于起搏前1周开始服用RES(2.5 mg·kg-1·d-1)。起搏2周后取各组猪的左右心房组织标本,观察心房组织形态学和间质纤维化的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软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来反映间质纤维化程度。结果 (1)起搏2周后,ATP组AF的发生率较RES干预组明显升高(100%比66.7%,χ2=10,P<0.01)、持续时间延长[(26.41±9.89)min比(9.56±1.36)min,F=10.7,P=0.01]。(2)起搏2周后,ATP组和RES干预组猪的左右心房明显比起搏前增大;但RES干预组的左心房收缩末面积明显低于ATP组[(599.2±8.7)mm2比(744.3±29.9)mm2,F=130.61,P<0.01]。(3)RES干预组左右心房组织CVF明显低于ATP组(56%±6%比73%±7%;59%±6%比75%±7%,均为P<0.01)。结论快速起搏猪右心房可成功制备持续性AF模型;RES干预可以明显抑制快速起搏右心房诱发的持续性AF猪的心房结构重构,减少AF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三醇 心房颤动 心脏起搏 人工 心房起搏 结构重构
下载PDF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不同心房起搏部位及频率对术后房颤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毛明洁 王巧凤 +2 位作者 李红梅 袁森 张院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分析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不同心房起搏部位及频率对术后房颤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市北方医院心血管内一科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SS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 目的分析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不同心房起搏部位及频率对术后房颤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市北方医院心血管内一科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SS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将心房电极植入右心耳,观察组将心房电极植入低位房间隔。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频率的心房起搏下,P波到左房的传导时间和左侧房室的间期,对比不同起搏部位对术后发生房颤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起搏和感知功能障碍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房颤发生率(0 vs 15.6%)、60 bpm、70 bpm及80 bpm P波到左房的传导时间[(46.2±11.3)ms、(42.1±12.7)ms、(44.1±17.3)ms vs(101.1±26.4)ms、(105.8±13.8)ms、(115.3±13.4)ms]、60 bpm、70 bpm及80 bpm左侧房室间期[(126.3±26.1)、(131.1±28.5)、(150.2±31.6)ms vs(108.2±29.4)ms、(111.3±24.4)ms、(125.1±21.2)m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低起搏频率比较,高起搏频率能够明显延长左侧房室间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房间隔起搏时,SSS患者房颤的发生率更低,在临床中可适当提高心房起搏频率,降低房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房起搏 房颤 房室传导 低位房间隔 心律失常
下载PDF
黄芪、糖皮质酮等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森林 张智刚 周鹏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8-119,共2页
黄芪、糖皮质酮等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云南锡业公司总医院(云南661400)李森林,张智刚,周鹏宇我院采用黄茂、糖皮质酮等综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4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I6年没料76例患者均符合... 黄芪、糖皮质酮等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云南锡业公司总医院(云南661400)李森林,张智刚,周鹏宇我院采用黄茂、糖皮质酮等综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4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I6年没料76例患者均符合1987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急性 病毒性心肌炎 黄芪 糖皮质酮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食道起搏电极定位建立大鼠快速心房起搏房颤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景远文 李海瑞 +2 位作者 黄驰雄 何翔 宾建平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引导经食道起搏电极定位建立大鼠快速心房起搏房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应用超声和食道心电图(心房A波振幅大小和形态)引导经食道起搏电极定位建立大鼠快速心房起搏诱导房颤模型,即为超声引导定位组(US组)和食道心电...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引导经食道起搏电极定位建立大鼠快速心房起搏房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应用超声和食道心电图(心房A波振幅大小和形态)引导经食道起搏电极定位建立大鼠快速心房起搏诱导房颤模型,即为超声引导定位组(US组)和食道心电图引导定位组(ECG组),比较两组的房颤诱导成功率、平均房颤持续时间、平均定位耗时、平均起搏阈值及无关肌肉刺激评分。结果与ECG组比较,US组房颤诱导成功率高(80%vs.60%),平均定位耗时短[(2.3±0.5)min vs.(5.3±0.9)min],平均起搏阈值低[(0.350±0.048)mV vs.(0.570±0.057)mV],无关肌肉刺激评分小[(0.79±0.58)vs.(1.32±0.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平均房颤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经食道起搏电极定位建立大鼠快速心房起搏房颤模型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食道电极 心房起搏 快速 房颤模型 大鼠
下载PDF
快速右房起搏心房颤动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徐长钰 王苏加 +3 位作者 张薇 黎莉 杨桂荣 李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经快速右房起搏方法制作犬心房颤动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11只健康杂种犬经右侧颈外静脉途径植入埋藏式高频率心脏起搏器,VOO模式快速(350~430次/min)起搏右心房8周。观察房颤诱发情况,对起搏前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 目的探讨经快速右房起搏方法制作犬心房颤动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11只健康杂种犬经右侧颈外静脉途径植入埋藏式高频率心脏起搏器,VOO模式快速(350~430次/min)起搏右心房8周。观察房颤诱发情况,对起搏前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只犬完成实验。术后8周停止起搏时出现自发性房颤2只,经程序刺激诱发出房颤4只,爆发刺激诱发出房颤2只,房颤总诱发率100%。结论经快速右房起搏方法制作心房颤动动物模型成功率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房颤发病机理、电生理重构、心肌重构、分子生物学改变等临床研究,也可用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及部分心力衰竭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起搏 心房颤动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快速心房起搏刺激联合卡巴胆碱建立小鼠房颤/房扑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鹏飞 刘权 +4 位作者 马小龙 赵浥尘 赵成 曾财武 王坚刚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2-966,共5页
目的在C57B6N小鼠中利用快速心房起搏联合卡巴胆碱技术建立房颤/房扑模型。方法选取14周龄C57B6N雄性小鼠62只,体重(25±3)g,连接肢体导联记录体表心电图,经颈静脉插入八电极导管到右心记录心内心电图,各随机选择20只小鼠作为假手... 目的在C57B6N小鼠中利用快速心房起搏联合卡巴胆碱技术建立房颤/房扑模型。方法选取14周龄C57B6N雄性小鼠62只,体重(25±3)g,连接肢体导联记录体表心电图,经颈静脉插入八电极导管到右心记录心内心电图,各随机选择20只小鼠作为假手术组和两次单纯心房起搏组,余22只小鼠行心房猝发(Burst)刺激起搏作为单纯心房起搏组,联合诱导组小鼠经球后静脉注射卡巴胆碱(50 ng/g)后重复上述心房Burst起搏。分析心电图电生理参数和房颤/房扑持续时间。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假手术组(20只)未观察到自发室上性心律失常;两次单纯心房起搏组(20只)有4只(20.0%)小鼠诱导出房颤/房扑;单纯心房起搏组中,4/22只(18.2%)小鼠发生房颤/房扑,平均持续时间为(10.7±13.3)s,两次单纯心房起搏组与单次单纯心房起搏组有诱导房颤/房扑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诱导组中,13/20只(65.0%)小鼠发生房颤/房扑,平均持续时间为(44.6±171.7)s;单纯心房起搏组和联合诱导组诱导成功率及平均持续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快速心房起搏联合卡巴胆碱技术,可以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小鼠房颤/房扑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房扑 心房起搏 卡巴胆碱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心房起搏阈值的随访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志华 宋建平 +1 位作者 汪康平 蒋文平 《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4年第4期194-195,共2页
对33例植入心房电极者进行起搏阈值的随访,结果表明:起搏阈值峰值为1.44±0.74V/0.5ms,出现在植入后两周内;慢性期起搏阈值为1.22±0.40V/0.5ms;伴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慢性期起搏阈值(1.... 对33例植入心房电极者进行起搏阈值的随访,结果表明:起搏阈值峰值为1.44±0.74V/0.5ms,出现在植入后两周内;慢性期起搏阈值为1.22±0.40V/0.5ms;伴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慢性期起搏阈值(1.70士0.37V/0.5ms)明显高于不伴器质性心脏病者(1.16±0.37V/0.5ms),P<0.01;激素电极的起搏阈值峰值(1.12±0.29V/0.5ms)和慢性期起搏阈值(0.77±0.17V/0.5ms)均显著低于非激素电极(1.80±0.68V/0.5ms和1.40±0.33V/0.5ms),P<0.05及0.001。提出在非特殊情况下,将出厂时的电能由5.0V/0.5ms降至2.5V/0.5ms既可保证有效起搏,又可节省电能,从而延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心房起搏 电极 起搏 起搏阈值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猪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晓峰 王志荣 +3 位作者 张卓琦 张超群 徐晤 张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干预对快速起搏右心房诱发的持续性心房颤动(AF)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RES对持续性AF时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 18只小家猪(雌雄不拘)按完全随机设计的随机分组方法(采用动物...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干预对快速起搏右心房诱发的持续性心房颤动(AF)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RES对持续性AF时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 18只小家猪(雌雄不拘)按完全随机设计的随机分组方法(采用动物编号和随机分组表)分为起搏组(ATP组,n=6)、假手术组(Sham组,n=6)和RES干预组(n=6),采用Seldinger血管穿刺技术穿刺右或左侧颈内静脉送入双极电极至右心房并连接至实验用起搏器,快速起搏心房(500次/min)2周(Sham组猪不起搏)制备持续性AF实验模型。RES组猪于起搏前一周开始服用RES(2.5 mg·kg-1·d-1)。用ELISA法检测3组手术前后MDA、SOD水平。结果 (1)起搏前:MDA、SOD值在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起搏2周后:1与起搏前比较,ATP组和RES组MDA明显升高,SOD降低(均为P<0.01);Sham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间比较,ATP组MDA值明显高于Sham组和RES组(均为P<0.01),RES组MDA值稍高于Sha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P组SOD值明显低于Sham组和RES组(均为P<0.01),RES组SOD值明显高于ATP组(P<0.01),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起搏右心房诱导的持续性AF猪的氧化应激反应程度明显增高,另外RES可明显减轻持续性AF猪的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心房颤动 氧化应激 心房起搏
下载PDF
高频率心脏起搏器在犬持续性房颤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晖 闫倩 +2 位作者 刘兴鹏 韩红亚 李嵘娟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3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率心脏起搏器建立持续性犬房颤模型的方法并验证此模型的有效性。方法 22只健康杂种犬分为A组(持续性房颤模型组,n=12)和B组(假手术组,n=10),通过电生理研究比较两组不应期变化、房颤可诱导性和持续时间。结果 A组犬左...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率心脏起搏器建立持续性犬房颤模型的方法并验证此模型的有效性。方法 22只健康杂种犬分为A组(持续性房颤模型组,n=12)和B组(假手术组,n=10),通过电生理研究比较两组不应期变化、房颤可诱导性和持续时间。结果 A组犬左、右房面积显著增大,二尖瓣和三尖瓣瓣膜出现不同程度返流,测量的6个部位有效不应期均显著缩短(P<0.05)。与B组[(4.4%±8.4%),(1.5±3.4)s]相比,A组犬[(80.0%±17%),(26.0±5.9)min]房颤可诱导性与房颤最长持续时间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该方法建立的犬模型可以作为非器质性心脏病所致房颤研究的良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心房起搏 动物模型 起搏器
下载PDF
改良中指同身寸度量食道心房调搏导管深度中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绍烈 罗雄 +5 位作者 吴印生 胡大一 赵令时 丁燕生 宋有诚 傅世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8-69,共2页
目的:为了解决食道心房调搏导管电极一次到位问题;方法:采用度量改良中指同身寸,并乘以11倍,作为导管电极长度起搏心脏,中止2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结果:显效19例,有效2例,心动过速均被中止,胸闷、心悸、血压下降等... 目的:为了解决食道心房调搏导管电极一次到位问题;方法:采用度量改良中指同身寸,并乘以11倍,作为导管电极长度起搏心脏,中止2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结果:显效19例,有效2例,心动过速均被中止,胸闷、心悸、血压下降等症状和体征均恢复正常;结论:此法定位准确,抢救患者迅速、方便、显效,为抢救患者开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 心房起搏 中指同身寸 室上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心房按需起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中林 耿仁义 辛苏宁 《起搏与心脏》 1991年第4期173-176,共4页
AAI起搏是治疗房室传导正常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理想方法,它可保持正常的房室收缩顺序及防止VVI起搏时心房压力上升,对预防心房纤颤(Af)有一定作用。本组17例AAI起搏主要用于房室传导正常的SSS,其中4例合并间断发作的Af,1例合并... AAI起搏是治疗房室传导正常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理想方法,它可保持正常的房室收缩顺序及防止VVI起搏时心房压力上升,对预防心房纤颤(Af)有一定作用。本组17例AAI起搏主要用于房室传导正常的SSS,其中4例合并间断发作的Af,1例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在随诊观察1~15个月之间,Af未再发作,PSVT也得到控制。本组17例全都采用螺旋形主动电极。我们体会其优点为电极可固定在心房之任何部位,操作简单,不易移位,采用可程控多参数的SSI型起搏器,便于定期进行心房调搏,观察房室传导功能的变化及处理可能发生的感知障碍及输出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SSS 主动电极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犬迷走神经性心房颤动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曼 朱俊 +4 位作者 杨艳敏 李建冬 李长瑞 田毅 陈雪生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制作犬迷走神经性心房颤动模型,评价可行性和持续性。方法针状电极分别插入颈部双侧迷走神经干,以3V-5V的电压/10Hz-20Hz的频率,刺激双侧迷走神经,在心率出现明显下降后,给予频率为10Hz-20Hz,电压为3V-5V的快速脉冲起搏刺激右心房,... 目的制作犬迷走神经性心房颤动模型,评价可行性和持续性。方法针状电极分别插入颈部双侧迷走神经干,以3V-5V的电压/10Hz-20Hz的频率,刺激双侧迷走神经,在心率出现明显下降后,给予频率为10Hz-20Hz,电压为3V-5V的快速脉冲起搏刺激右心房,诱发心房颤动。结果迷走神经刺激的平均电压/频率为4.4V±0.7V/16.8Hz±3.3Hz,心率由基础的(171±26)次/分降为(97±8)次/分;在给予平均电压/频率为3.5V±0.6V/11.5Hz±2.2Hz的右心房起搏刺激后,36只杂种犬中31只(86.1%)成功诱发出持续性心房颤动,且在保持迷走神经刺激下,持续时间超过90分钟。结论本实验建立的犬迷走神经性心房颤动模型容易诱发,持续时间长,为评估抗心率失常药物对心房颤动的作用提供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模型 动物 迷走神经刺激 心房起搏
原文传递
右心房梗死伴左心房高频起搏诱发慢性房颤的电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丽娟 许庆 +4 位作者 李树斌 王宏 梅卫义 粱尹 高修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86-1490,共5页
目的:建立右心房梗死伴左心房高频起搏新型慢性心房颤动(AF)模型并探讨其电生理特性。方法:24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起搏组(P)、心房梗死+起搏组(I)。C组:在左心房外膜缝合固定一起搏电极,但不起搏;P组:在左心房外... 目的:建立右心房梗死伴左心房高频起搏新型慢性心房颤动(AF)模型并探讨其电生理特性。方法:24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起搏组(P)、心房梗死+起搏组(I)。C组:在左心房外膜缝合固定一起搏电极,但不起搏;P组:在左心房外膜缝合固定一起搏电极并以1000beats/min的频率高频起搏;I组:结扎右冠状动脉心房分支,并在左心房外膜缝合固定一起搏电极,以1000beats/min的频率高频起搏。采用心外膜程序起搏技术测定心房肌的电生理特性。结果:(1)I组:起搏3周后AF诱发成功率高达100%。(2)I组、P组在起搏1h、1周、3周后心房有效不应期(ERPA)均缩短;I组、P组、C组:起搏3周后在基本起搏周期(PCL)200ms时的ERPA分别为(87.5±12.8)ms、(81.3±12.5)ms、(115.0±7.6)ms,I组、P组与C组比较,显著差异(P<0.01)。(3)在频率适应性方面,I组、P组均表现为频率适应不良,在术后3周时表现明显,与C组比较差异显著(分别P<0.01,P<0.05)。(4)I组在起搏3周后P波时限延长与P组、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5)I组:快速起搏后1h至3周,均表现为ERPA缩短、心房相对不应期(RRPA)延长与C组比较显著差异(P<0.01)、房间传导时间(IACD)延长与P组、C组比较显著差异(均P<0.01)。结论:右心房梗死+左心房高频起搏建立兔慢性AF与传统的单纯心房起搏相比,AF诱发成功率高并且稳定,其电生理参数有特征性意义,表现为ERPA缩短,频率适应不良,RRPA延长,IACD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起搏 心房颤动 心房梗死
下载PDF
永久性心房起搏治疗和预防病窦综合征伴心房颤动的长期临床研究
18
作者 王智勇 卢薇 +4 位作者 白英华 赵桂清 李银光 何涛 王军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 :比较心房起搏与心室起搏对病窦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从1990年 5月~ 2 0 0 3年 7月应用心房起搏治疗和预防房颤 5 9例 ,并建立对照组为植入心室起搏组 4 2例 ,两组性别比例 ,年龄 ,病程及合并基础心脏病... 目的 :比较心房起搏与心室起搏对病窦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从1990年 5月~ 2 0 0 3年 7月应用心房起搏治疗和预防房颤 5 9例 ,并建立对照组为植入心室起搏组 4 2例 ,两组性别比例 ,年龄 ,病程及合并基础心脏病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心房起搏组房颤及慢性房颤发生率低于心室起搏组 ,单心房起搏预防房颤效果肯定 ,房颤的发生率较术前下降 39% ,与心室起搏相比房颤发生率显著下降 (P <0 . 0 1) ,并具有显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心房起搏组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心力衰竭及死亡率均低于心室起搏组。心房起搏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心室起搏组。结论 :永久性心房起搏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人房颤的发生 ,改善临床症状 ,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避免心力衰竭的加重 ,减少死亡率 ,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起搏 心室起搏 病窦综合征 心房颤动
下载PDF
心房起搏对心房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及治疗房颤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学东 胡大一 +4 位作者 贾三庆 吴永全 杨芳 黄捷英 王吉云 《中国医药导刊》 2003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分析心房起搏对心房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房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9例不伴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空上性心动过速病人,于射频消融成功后给予心房起搏(RAA起搏,DCS起搏和双心房起搏),分别测定不同起搏状况下RAA处的心房... 目的:分析心房起搏对心房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房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9例不伴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空上性心动过速病人,于射频消融成功后给予心房起搏(RAA起搏,DCS起搏和双心房起搏),分别测定不同起搏状况下RAA处的心房有效不应期(ERP)和心房传导时间(RAA-His,RAA-DCS)。结果:DCS和双心房起搏后,RAA起搏相比较,RAA处的心房传导时间明显缩短,ERP显著延长(P<0.01);且DCS起搏与双心房起搏相比,前者对心房传导时间和ERP的影响更为显著。14例阵发性房颤病人(包括既往有阵发性房颤病史和起搏过程中诱发房颤的患者)与25例非阵发性房颤病人相比,前者RAA起搏时的心房传导时间较长,ERP较短(P<0.05)。结论:DCS起搏和双心房起搏可改变心房的电生理学特性,缩短心房传导时间,延长ERP,其中尤以DCS起搏的改变最为显著。心房起搏对心房电生理学特性的改变可能是其治疗和预防房颤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起搏 心房电生理学特性 房颤 治疗 射频消融
下载PDF
阿利吉仑及贝那普利对犬快速心房起搏心房离子通道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志强 李卫民 +4 位作者 李健 王兴华 杨万松 程立君 李广平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6年第3期246-250,共5页
目的:探讨阿利吉仑及贝那普利对犬快速心房起搏心房离子通道重构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24只,分为4组:假手术组( S 组),心房起搏对照组( C 组),心房起搏+阿利吉仑10 mg· kg-1· d-1组( A组),心房起搏+贝... 目的:探讨阿利吉仑及贝那普利对犬快速心房起搏心房离子通道重构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24只,分为4组:假手术组( S 组),心房起搏对照组( C 组),心房起搏+阿利吉仑10 mg· kg-1· d-1组( A组),心房起搏+贝那普利4 mg· kg-1· d-1组( B组)。每组6只。 S组植入起搏器,不行起搏刺激及药物干预。 C组植入起搏器并起搏,无药物干预。 A组及B组分别于起搏开始前3 d开始给予口服阿利吉仑10 mg· kg-1· d-1及贝那普利4 mg· kg-1· d-1直至实验结束。各组犬经500次/min快速心房起搏2周。胶原酶法分离左心房肌细胞行全细胞电流记录,观察各组犬L型钙通道电流(ICaL)、钠通道电流(INa)的电流密度变化,ICaLα1C亚单位(Cav1.2)及INav1.5 a亚单位(Nav1.5 a )在心房组织基因水平的表达。结果快速心房起搏2周后,C组犬心肌细胞Cav1.2及Nav1.5 a蛋白表达水平的下降,ICaL、INa电流密度亦显著下降。 B组ICaL、INa电流密度显著高于C组。 B ∶C:[ICaL:-6.31±1.68对-3.72±2.15电流密度/电流强度(pA/pF);INa:-62.32±21.68对-29.27±9.87 pA/pF,均 P<0.01]。 A组不能预防起搏后ICaL电流的降低与C组无区别(P>0.05)。 C组Cav1.2及Nav1.5 a蛋白表达水平下降。 A、B组均能预防起搏后Cav1.2及Nav1.5 a蛋白表达水平的下降,A组较B组Cav1.2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和B组均可以预防起搏诱发的Nav1.5α蛋白表达的下降,且逆转蛋白表达的幅度,B组要优于A组(B ∶A:0.903对0.597,P<0.05)。结论阿利吉仑、贝那普利可能是通过对Na、Ca通道的基因表达的影响,逆转快速心房起搏引起的心房离子通道重构的变化。阿利吉仑、贝那普利可能对Na、Ca通道的基因表达及离子通道重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起搏 阿利吉仑 贝那普利 离子通道 电重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