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电网复合储能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及评价指标 被引量:119
1
作者 谭兴国 王辉 +1 位作者 张黎 邹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14,共8页
复合储能在微电网功率平衡、平滑可再生能源波动、提升电能质量等方面发挥多重作用,针对包含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典型负荷的微电网,提出一种合理配置复合储能容量的方法。针对复合储能优化配置,以装置成本最低、功率匹配最佳、可再生... 复合储能在微电网功率平衡、平滑可再生能源波动、提升电能质量等方面发挥多重作用,针对包含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典型负荷的微电网,提出一种合理配置复合储能容量的方法。针对复合储能优化配置,以装置成本最低、功率匹配最佳、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平滑度最好建立复合储能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采用自适应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求解复合储能多目标函数最优解;针对子目标函数权重系数的确定,提出目标函数适应度离差排序法;提出了定量评估微电网储能多目标优化效果的参数指标,并以此为依据,对比了微电网内蓄电池单一储能多目标优化与复合储能多目标优化结果。最后,通过MATLAB编程进行实例验算,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储能 微电网(微网) 多目标优化 离差排序法 评价指标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衔接系统分析 被引量:37
2
作者 覃煜 晏克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0年第2期44-48,共5页
介绍了轨道交通客流的时空分布特征。以交通衔接的系统条件为依据 ,探讨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衔接关系 ,提出其衔接规划布局的模式及其运行状态的评价指标。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常规公交 交通衔接 评价指标
下载PDF
中国土壤质量标准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0
3
作者 陈美军 段增强 林先贵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59-1071,共13页
简要介绍了建国以来我国与土壤质量相关的标准研究和标准应用工作。目前与土壤质量相关的国家标准有26个,正在制修订中的有34个,主要是土壤质量的化学分析方法,少量涉及标准、术语评审和整理、生物方法和物理方法,缺少土壤采样方法、土... 简要介绍了建国以来我国与土壤质量相关的标准研究和标准应用工作。目前与土壤质量相关的国家标准有26个,正在制修订中的有34个,主要是土壤质量的化学分析方法,少量涉及标准、术语评审和整理、生物方法和物理方法,缺少土壤采样方法、土壤质量评价和土壤修复及培育等方面的标准。虽然我国土壤质量标准有了一定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我国土壤质量标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十二五"科技规划,本文初步提出了我国土壤质量标准化体系框架及未来我国土壤质量标准化的方向,为土壤科学研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标准 标准研究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城市电网应急能力评估技术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51
4
作者 刘思革 范明天 +1 位作者 张祖平 周孝信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7-20,共4页
城市电网应急能力评估技术指标体系是城市电网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提出了建立城市电网应急能力评估技术指标基本框架的构想,从紧急事件分析、城市电网停电风险、用户停电容忍程度、城市电网恢复能力等方面研究了城市电网应急... 城市电网应急能力评估技术指标体系是城市电网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提出了建立城市电网应急能力评估技术指标基本框架的构想,从紧急事件分析、城市电网停电风险、用户停电容忍程度、城市电网恢复能力等方面研究了城市电网应急能力评估技术指标,指出了城市电网应急能力评估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城市电网应急管理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电网 应急管理 评估指标 恢复供电
下载PDF
河道型水库基于敏感性分区的营养状态标准与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50
5
作者 张远 郑丙辉 +1 位作者 富国 刘鸿亮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6-1021,共6页
通过对河道型水库水动力学空间特征及其与富营养化敏感性的关系研究,提出了基于河道型水库敏感分区的营养状态评价标准体系以及评价方法.采用滞留率、缓流率等水动力学概率特征指标计算敏感性风险概率指数,在此基础上将河道型水库划分... 通过对河道型水库水动力学空间特征及其与富营养化敏感性的关系研究,提出了基于河道型水库敏感分区的营养状态评价标准体系以及评价方法.采用滞留率、缓流率等水动力学概率特征指标计算敏感性风险概率指数,在此基础上将河道型水库划分为河流类型区、过渡类型区和湖泊类型区,对不同类型区分别制定营养状态评价标准.建立了由叶绿素a、总磷、总氮及其透明度组成的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种评价指标在河道型水库的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制定河道型水库营养状态指标分级标准值的统计学分析、营养化指数与营养状态指标的回归分析、营养状态指标的阈值分析等方法.同时对河道型水库的营养状态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河道型水库的营养状态综合指数计算方法以及营养状态划分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河道型水库 评价指标 标准 敏感性分区
下载PDF
铁路客运与市内公交衔接协调性的评价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覃煜 晏克非 赵童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 EI 2000年第2期207-211,共5页
在介绍交通衔接内涵的基础上 ,以铁路客运与市内公交协调衔接的系统条件为依据 ,寻求影响两者协调衔接的主要制约因素 ,提出具体的评价指标 ,并建立综合评价方法 。
关键词 交通衔接 铁路客运 市内公交 评价指标
下载PDF
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化评价与分区 被引量:29
7
作者 孙叶 谭成轩 +1 位作者 杨贵生 王瑞江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42-52,共11页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构造带交接部位,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性较为强烈,各种内动力地质灾害比较严重,总体看来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相对较差。为了使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分区获得定量化认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减灾防灾...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构造带交接部位,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性较为强烈,各种内动力地质灾害比较严重,总体看来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相对较差。为了使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分区获得定量化认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减灾防灾,本文在分析中国现今活动的主要构造体系与内动力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首先进行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化评价待评区的划分;其次进行定量化评价指标的选定、取值、权重分配及评价标准的确定;最后运用模糊数学进行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化评价与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质 定量化评价 模糊数学 地壳稳定性
下载PDF
电能质量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评估的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陶顺 肖湘宁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29,41,共6页
从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需求的多样性出发,论述了电能质量单项评估和综合评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基于我国电能质量相关标准或规定的限值,对电压偏差、频率偏差、电压闪变、三相不平衡、谐波以及电压暂降与中断,定义了6个归并后的单项指标... 从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需求的多样性出发,论述了电能质量单项评估和综合评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基于我国电能质量相关标准或规定的限值,对电压偏差、频率偏差、电压闪变、三相不平衡、谐波以及电压暂降与中断,定义了6个归并后的单项指标和1个综合指标。指标量化的结果能体现监测中电能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严峻程度,便于调度和规划部门发现警戒点及时控制和解决问题,也可以作为用户选择供电服务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评估指标 综合指标 电力系统
下载PDF
我国森林土壤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晓娟 王海燕 +2 位作者 任丽娜 于洋 刘玲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72-978,共7页
保持和提高森林土壤健康是实现森林健康的基础。本文综述了森林土壤健康的概念、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其优缺点。森林土壤健康评价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主要以土壤的功能为基础,不同类型土壤的评价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因此,须进一步加... 保持和提高森林土壤健康是实现森林健康的基础。本文综述了森林土壤健康的概念、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其优缺点。森林土壤健康评价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主要以土壤的功能为基础,不同类型土壤的评价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因此,须进一步加强评价指标的标准化、综合化和应用化,选择适宜的方法来评价森林土壤健康,从而探索有利于某地区森林土壤健康的管理措施,以实现森林土壤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健康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原文传递
引黄灌区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詹子胜 李会安 +2 位作者 李清杰 王自英 黄福贵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9-40,共2页
通过分析影响引黄灌区用水水平的因素 ,建立了用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多层次灰关联综合评价和模糊综合评判两种方法 ,分别建立了引黄灌区用水水平评价模型 ,并以黄河下游引黄灌区为例 。
关键词 引黄灌区 用水水平 评判模型 模糊综合评判
下载PDF
对煤矿安全评价的几点浅见 被引量:7
11
作者 田水承 屈奎 李华 《陕西煤炭》 2004年第3期3-5,共3页
煤矿安全评价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核心,其主旨在于充分揭示煤矿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及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控制事故的发生提供有力的依据。结合煤矿实际情况,本文讨论了煤矿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依据、程序性以及在煤矿安全评价中应... 煤矿安全评价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核心,其主旨在于充分揭示煤矿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及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控制事故的发生提供有力的依据。结合煤矿实际情况,本文讨论了煤矿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依据、程序性以及在煤矿安全评价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有助于推动煤矿安全评价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开采 安全生产 安全评价 事故
下载PDF
东山湾渔业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估 被引量:11
12
作者 叶孙忠 罗冬莲 +2 位作者 杨芳 马超 陈红梅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3-498,共6页
本文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的基础上,结合渔业资源的特有属性和东山湾的实际情况,探讨并优化完善了东山湾渔业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指标体系和方法。根据2016年春季(4月)和秋季(11月)东山湾游泳动物和鱼卵、仔稚... 本文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的基础上,结合渔业资源的特有属性和东山湾的实际情况,探讨并优化完善了东山湾渔业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指标体系和方法。根据2016年春季(4月)和秋季(11月)东山湾游泳动物和鱼卵、仔稚鱼调查资料,结合2012~2013年的调查数据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东山湾渔业资源承载状况已临界超载。针对目前东山湾渔业资源承载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等预警措施,旨为东山湾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推进海洋资源承载力评估业务化和其他海湾的渔业资源承载力评价提供借鉴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 承载力 评价指标 东山湾
原文传递
潮流能发电系统性能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项南 王静 +5 位作者 李雪临 朱锐 路宽 吴迪 杨磊 苑苓苓 《海洋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6-109,共4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能源战略及全球海洋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国内潮流能发电装置及发电系统的研究与示范取得了重大进展和良好的发展趋势。潮流能发电系统模型或工程样机实海况条件下的性能评估是衡量其设计优劣、促进产业化应用的重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能源战略及全球海洋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国内潮流能发电装置及发电系统的研究与示范取得了重大进展和良好的发展趋势。潮流能发电系统模型或工程样机实海况条件下的性能评估是衡量其设计优劣、促进产业化应用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立相应的评估方法尤为必要。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国际标准。为此,参考相关研究报告及文献,从功率、效率和产能等方面定量地给出了系统性能评估的指标,以期为我国潮流能发电装置研究规范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能发电系统 性能评估 评估指标
下载PDF
电流物理分量理论改进方法及其在电能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陶顺 罗超 +1 位作者 肖湘宁 陈聪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60-1970,共11页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源特性、电网络结构和负荷类型及其构成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电流引发的电能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已有方法难以对电流扰动量进行全面评估。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电流物理分量理论,包括工作电流、基...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源特性、电网络结构和负荷类型及其构成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电流引发的电能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已有方法难以对电流扰动量进行全面评估。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电流物理分量理论,包括工作电流、基波主导无功电流、基波主导负序电流、基波主导零序电流以及谐波电流分量。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系统条件,并能够全面地针对电流做功效率、不平衡及谐波等物理现象进行量化。在分析电流质量评估关键问题与指标的基础上,研究了改进电流物理分量理论在电力扰动源支路或其集总支路上的电流质量评估中的应用,最后通过对物理实验与工程实测数据的评估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电流质量 电流物理分量理论 评估指标
下载PDF
不确定条件下的电压暂降概率评估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晓东 李庚银 +1 位作者 周明 李国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45,共5页
不确定性问题是电压暂降评估工作的难点之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在不确定条件下的电压暂降概率仿真与评估方法,重点分析发电机组的启停、负荷波动和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等随机性因素对负荷点电压暂降评估指标的影响。机组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时... 不确定性问题是电压暂降评估工作的难点之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在不确定条件下的电压暂降概率仿真与评估方法,重点分析发电机组的启停、负荷波动和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等随机性因素对负荷点电压暂降评估指标的影响。机组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时,运用线性化方法修正初始潮流分布。文中建立了负荷波动时的电压暂降迭代计算格式,避免了每次迭代时重新计算潮流,提高了算法的计算效率。对IEEE30节点试验系统的蒙特卡洛仿真以及评估指标的计算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暂降 蒙特卡洛仿真 不确定性 评估指标
下载PDF
基于FAHP与改进D-S理论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信息安全等级评估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文霞 张力欣 《华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71,共5页
以配电自动化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分解,对分解模块进行资产归类,并参照信息安全评估标准ISO/IEC 17799:2005,分析影响各类资产信息安全的多项指标,从而构建一套多层次,多角度全面反映信息安全等级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改进的... 以配电自动化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分解,对分解模块进行资产归类,并参照信息安全评估标准ISO/IEC 17799:2005,分析影响各类资产信息安全的多项指标,从而构建一套多层次,多角度全面反映信息安全等级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改进的D-S证据理论和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信息安全等级的评估方法。列举了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系统 信息安全等级 模糊层次分析法 证据理论 评价指标
原文传递
波浪能发电系统性能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项南 李雪临 +4 位作者 王静 路宽 杨磊 赵强 许渊 《海洋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78,共4页
波浪能发电系统的性能评估是衡量其设计优劣、促进其产业化进程的关键,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波浪能发电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尤为必要。从功率、效率和经济性三个方面给出了波浪能发电系统性能的定量评估指标,以实际测量的入射波浪记录和发电... 波浪能发电系统的性能评估是衡量其设计优劣、促进其产业化进程的关键,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波浪能发电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尤为必要。从功率、效率和经济性三个方面给出了波浪能发电系统性能的定量评估指标,以实际测量的入射波浪记录和发电系统输出功率记录为基础数据,探讨了各项评估指标的计量计算方法,为波浪能发电系统的性能评估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发电系统 性能评估 评估指标
下载PDF
医疗卫生机构公益公平性与收益性的平衡度评价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琼 耿娜 江志斌 《工业工程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8-102,108,共6页
从公益公平性与收益性两个维度构建医疗卫生机构平衡度评价体系。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访谈方法确定影响公益公平性与收益性的主要因素,然后采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模糊分析法设计两个子维度的平衡度评价体系,构建了医疗卫生机构公益... 从公益公平性与收益性两个维度构建医疗卫生机构平衡度评价体系。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访谈方法确定影响公益公平性与收益性的主要因素,然后采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模糊分析法设计两个子维度的平衡度评价体系,构建了医疗卫生机构公益公平性与收益性平衡度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本市五所医院2009年至2013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五所医院公益公平性与收益性平衡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即医院向着收益性倾斜。该指标体系为评价医疗卫生机构的对公益公平性与收益效率性的兼顾程度提供方法,为政府制定补贴与社保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公平性 平衡度 医疗卫生机构 指标体系
原文传递
煤工尘肺生命质量评价指标间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君 李庆友 +6 位作者 范雪云 白玉萍 刘和亮 张晓峰 姚三巧 韩向午 刘元辉 《职业医学》 1997年第6期21-23,共3页
本文采用自行设计,并经过质量检验的调查表对煤工尘肺生命质量评价指标间关系进行了研究。量表采取低优的打分原则,采用因子分析技术对生命质量指标进行了权重打分,表明了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用简单相关分析对各指标间关系进行了分... 本文采用自行设计,并经过质量检验的调查表对煤工尘肺生命质量评价指标间关系进行了研究。量表采取低优的打分原则,采用因子分析技术对生命质量指标进行了权重打分,表明了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用简单相关分析对各指标间关系进行了分析,更明确了生命质量指标间的内在关系;采用聚类分析探讨了各指标的性质和相互联系。本研究旨在把生命质量评价方法应用于煤工尘肺的研究,使煤工尘肺生命质量评价方法更全面、准确、统一,为煤工尘肺的综合防治提供一个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工 尘肺 生命质量 评价指标
原文传递
捕后鱼肉品质评价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20
作者 葛迎港 陈慧 +3 位作者 崔保金 周德庆 王珊珊 孙国辉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7-366,共10页
目前,我国依然存在鱼类养殖业发展不平衡与保活运输技术不成熟的现状,大部分捕捞的鱼类仍需经过预先宰杀处理后进行贮运。在此过程中,鱼肉通常会发生纤维硬化、肉质下降、水分流失、风味变差等品质劣变,造成其营养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大幅... 目前,我国依然存在鱼类养殖业发展不平衡与保活运输技术不成熟的现状,大部分捕捞的鱼类仍需经过预先宰杀处理后进行贮运。在此过程中,鱼肉通常会发生纤维硬化、肉质下降、水分流失、风味变差等品质劣变,造成其营养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大幅降低。高效保鲜技术的应用与科学的品质评价是维持鱼肉原有品质,减少不必要资源浪费的有效途径。本文概述了物理、化学、微生物等鱼肉品质变化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并从包装、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系统阐述了低温条件下不同保鲜技术对鱼肉品质变化的影响,以期为鱼肉低温保鲜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保鲜技术 品质变化 评价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