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沥青混合料应用中的环境保护 被引量:105
1
作者 李祝龙 丁小军 +1 位作者 赵述曾 吴德平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4期1-4,共4页
为控制沥青混合料生产中的CO2气体排放,介绍了日本开发的中温化技术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及日本、芬兰等在常温沥青混合料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分析了中国常温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技术,研究了沥青混合料应用中的环境保护对策。结果发现... 为控制沥青混合料生产中的CO2气体排放,介绍了日本开发的中温化技术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及日本、芬兰等在常温沥青混合料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分析了中国常温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技术,研究了沥青混合料应用中的环境保护对策。结果发现采用中温化技术,可以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压实温度,压实度与在160℃时拌和的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相当,基本不降低沥青混合料性能,达到了降低CO2排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沥青混合料 CO2排量 温度 环境保护
下载PDF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研究 被引量:97
2
作者 叶智刚 孔宪明 +2 位作者 余剑英 魏连启 蒋中林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1-14,共4页
研究了胶粉的种类、粒径、用量及沥青的种类对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并通过荧光显微镜的观察探讨了胶粉对沥青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 :两种胶粉 (胎胶粉和鞋胶粉 )对沥青性能的改善并无明显的差异 ;胶粉的粒径对沥青的改性有一定的影... 研究了胶粉的种类、粒径、用量及沥青的种类对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并通过荧光显微镜的观察探讨了胶粉对沥青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 :两种胶粉 (胎胶粉和鞋胶粉 )对沥青性能的改善并无明显的差异 ;胶粉的粒径对沥青的改性有一定的影响 ,但若胶粉在沥青中溶胀性有限 ,对沥青改性并非胶粉越细越好 ;胶粉用量在 2 0 %以内 ,对沥青改性有显著作用 ,继续增大胶粉用量 ,沥青性能的改善幅度明显减小 ;沥青中轻组份含量对胶粉改性沥青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轻质组份含量大 ,可渗入胶粉内部使其发生溶胀 ,有利于沥青性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粉 改性沥青 改性机理 粒径 用量 防水材料 道路工程
下载PDF
原油裂解气在天然气勘探中的意义 被引量:98
3
作者 赵孟军 张水昌 廖志勤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49,共3页
从油气生成理论和古油藏演化过程的讨论中引申出原油裂解气的问题。一般所说的原油裂解气主要是指古油藏演化中的原油裂解气 ,油藏中的原油由于后期深埋 ,必然发生裂解而形成天然气和沥青。这种原油裂解气只有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才能形... 从油气生成理论和古油藏演化过程的讨论中引申出原油裂解气的问题。一般所说的原油裂解气主要是指古油藏演化中的原油裂解气 ,油藏中的原油由于后期深埋 ,必然发生裂解而形成天然气和沥青。这种原油裂解气只有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才能形成 ,如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的和田河气田的天然气 ,主要是由于构造运动使早期形成的油藏埋藏很深导致原油裂解的产物。塔北隆起东部桑塔木断垒带的天然气与和田河气田的天然气同是源自寒武系烃源岩 ,但桑塔木天然气主要为干酪根裂解气 ,而和田河天然气主要为原油裂解气 ,因此二者在天然气组成和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特征上存在差异 ,如虽然二者成熟度一致 ,但和田河气田天然气的非烃气体含量高于桑塔木天然气 ,其甲烷碳同位素值则比桑塔木天然气的轻。对于古油藏而言 ,原油裂解既对油藏起破坏作用 ,同时又可形成天然气藏的特殊气源。图 6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裂解气 天然气勘探 油气生成 勘探意义
下载PDF
纤维沥青路用性能机理 被引量:71
4
作者 陈华鑫 张争奇 胡长顺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共3页
通过沥青与六种纤维的相互作用 ,在室内进行了网篮试验、沉锤试验和动态剪切试验 ,分析了沥青与纤维的相互作用机理 ,研究了纤维沥青性能同纤维的表面结构和物化特性的关系 ,由此得出了不同纤维的适用场合。
关键词 路用性能 路面 纤维 沥青 作用机理 表面结构 物化特性 试验
下载PDF
橡胶沥青的改性机理 被引量:68
5
作者 王笑风 曹荣吉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1,共6页
针对橡胶沥青改性机理的复杂性,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差热分析、微观结构分析、组分分析及胶粉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橡胶沥青混溶体系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胶粉溶胀后互相粘连,形成网络结构,基质沥青由匀质体变成了胶粉和沥青构... 针对橡胶沥青改性机理的复杂性,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差热分析、微观结构分析、组分分析及胶粉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橡胶沥青混溶体系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胶粉溶胀后互相粘连,形成网络结构,基质沥青由匀质体变成了胶粉和沥青构成的两相连续共混结构体系;胶粉与基质沥青间以物理溶胀为主,但存在弱化学反应,且随时间延长,化学反应越明显;溶胀胶粉形成阻尼作用,提高了橡胶沥青粘度;沥青的改性源于溶胀胶粉构成的网络结构和胶粉脱硫降解对沥青组分的改善作用;天然橡胶对沥青的改性效果优于合成橡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 橡胶粉 改性机理 物理共混 化学反应
下载PDF
沥青再生原理与再生剂的技术要求 被引量:64
6
作者 吕伟民 《石油沥青》 2007年第6期1-6,共6页
沥青在施工与长期使用过程中会逐渐老化,其内在表现为沥青组分变化,外在表现为针入度、粘度等指标降低或增大。沥青再生是沥青老化的逆过程,通过添加再生剂加以调节,可恢复其性能而得以再生。再生剂必须具有调节流变性质、耐老化等性能... 沥青在施工与长期使用过程中会逐渐老化,其内在表现为沥青组分变化,外在表现为针入度、粘度等指标降低或增大。沥青再生是沥青老化的逆过程,通过添加再生剂加以调节,可恢复其性能而得以再生。再生剂必须具有调节流变性质、耐老化等性能,文中给出了技术要求的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再生 再生剂 技术要求
下载PDF
稠油在水蒸汽作用下组成变化研究 被引量:53
7
作者 范洪富 刘永建 赵晓非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9-272,共4页
报道了在水蒸汽作用下辽河油田稠油发生的化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稠油在水蒸汽作用下 ,其组成中饱和烃、芳香烃含量增加 ,胶质沥青质含量减少 ,粘度下降 2 8%以上。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 ,稠油经水蒸汽作用后 ,其累积碳原子数少于C2 5... 报道了在水蒸汽作用下辽河油田稠油发生的化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稠油在水蒸汽作用下 ,其组成中饱和烃、芳香烃含量增加 ,胶质沥青质含量减少 ,粘度下降 2 8%以上。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 ,稠油经水蒸汽作用后 ,其累积碳原子数少于C2 5 的已经达到 5 0 97% ,远远超过处理前的 17 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水蒸汽 胶质 沥青质 组成 化学变化 气相色谱 分析 水热裂解
下载PDF
改性沥青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50
8
作者 张登良 《石油沥青》 2003年第2期36-38,共3页
系统地论述了改性沥青的机理及影响改性沥青效果的因素 。
关键词 改性沥青 改性机理 改性剂 聚合物 胶体结构
下载PDF
沥青强紫外线光老化性能分析 被引量:60
9
作者 叶奋 孙大权 +2 位作者 黄彭 朱建平 周正德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38,44,共5页
利用自制的人工强紫外线光源环境箱对各种沥青进行了强紫外线光老化试验,研究了强紫外线辐射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发现强紫外线光可以造成沥青非常严重的老化。根据光老化前后沥青性能的测试结果,对比分析了炭黑、丁苯橡胶、防老化剂AW和BL... 利用自制的人工强紫外线光源环境箱对各种沥青进行了强紫外线光老化试验,研究了强紫外线辐射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发现强紫外线光可以造成沥青非常严重的老化。根据光老化前后沥青性能的测试结果,对比分析了炭黑、丁苯橡胶、防老化剂AW和BLE等不同添加剂及其不同掺量对提高沥青抗紫外线光老化性能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丁苯橡胶能够非常有效地增强沥青抗强紫外线光老化的能力,为中国西北部强紫外线地区有效防治沥青路面光老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 试验研究 光老化性能 强紫外线 丁苯橡胶
下载PDF
沥青材料的感温性分析 被引量:54
10
作者 陈华鑫 李宁利 +1 位作者 张争奇 王秉纲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1,共4页
在分析现有沥青感温性指标的基础上,讨论了针入度指数的局限性,认为采用粘温指数[VTS]能够合理表征沥青在路面服务温度内的感温性。并建立了针入度和粘度的换算关系,通过3种沥青实例计算了其[VTS],再分析了计算模型的局限性和改性措施... 在分析现有沥青感温性指标的基础上,讨论了针入度指数的局限性,认为采用粘温指数[VTS]能够合理表征沥青在路面服务温度内的感温性。并建立了针入度和粘度的换算关系,通过3种沥青实例计算了其[VTS],再分析了计算模型的局限性和改性措施。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或针入度试验结果换算出沥青粘度,来求算[VTS]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 感温性 粘温指数 针入度 动态剪切流变仪 复数粘度 分析评价
下载PDF
基于低温流变特性的沥青低温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52
11
作者 谭忆秋 邵显智 张肖宁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共5页
利用自行开发的滑板测粘系统 ,首先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和较广的剪应力作用范围内对沥青的低温流变规律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沥青低温性能的评价方法 ;并通过与多种不同产源、不同炼制工艺的沥青实际使用情况相... 利用自行开发的滑板测粘系统 ,首先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和较广的剪应力作用范围内对沥青的低温流变规律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沥青低温性能的评价方法 ;并通过与多种不同产源、不同炼制工艺的沥青实际使用情况相比较 ,与 SHRP推荐的评价方法以及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相比较 ,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性能 沥青 低温流变特性 评价方法 沥青路面
下载PDF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耐久性 被引量:50
12
作者 徐皓 倪富健 +1 位作者 陈荣生 刘清泉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31,共5页
通过对相同空隙率的两种级配、四种不同沥青结合料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试验,研究了沥青性质、集料级配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影响。通过试验发现随着沥青60℃粘度的提高,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 通过对相同空隙率的两种级配、四种不同沥青结合料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试验,研究了沥青性质、集料级配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影响。通过试验发现随着沥青60℃粘度的提高,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水稳定性和低温性能显著提高;对于同种沥青结合料,良好的集料级配可以极大地改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选用高粘度的改性沥青,选取合理的集料级配可以保证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路面材料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 高粘沥青 混合料耐久性
下载PDF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老化与抗老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52
13
作者 郭猛 任鑫 +1 位作者 焦峪波 梁美琛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59,共19页
沥青路面在服役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到光照、温度、水分、氧气等自然因素的作用而引起沥青的老化、硬化,导致沥青路面路用性能发生衰减,发展沥青路面的抗老化技术对提高沥青路面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推进沥青路面老化与抗老化... 沥青路面在服役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到光照、温度、水分、氧气等自然因素的作用而引起沥青的老化、硬化,导致沥青路面路用性能发生衰减,发展沥青路面的抗老化技术对提高沥青路面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推进沥青路面老化与抗老化技术的发展,综述了国内外沥青路面老化与抗老化技术的研究现状。首先,介绍了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老化试验方法,包括热氧老化、光氧老化和水老化;其次对沥青的老化规律进行了综述,在宏观性能方面主要包括软化点、针入度、黏度和流变性能等,在微观性能方面主要包括沥青组分、官能团、沥青分子量及表面形貌等;然后对沥青混合料的老化规律进行了阐述,包括其高温和低温性能、疲劳性能及水损害性能;最后对沥青与沥青混合料抗老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抗老化的材料、工艺、效果方面进行了介绍。研究认为,未来沥青路面老化与抗老化技术可从多种环境因素耦合综合老化试验、微观机理研究、抗老化工艺与评价方法等方向开展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 综述 抗老化 老化 沥青混合料
原文传递
原油组成对其粘度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39
14
作者 敬加强 罗平亚 朱毅飞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0年第6期12-13,共2页
基于灰色理论 ,以原油粘度为参考因素 ,以原油组成为对比因素 ,建立了原油组成对其粘度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 :金属杂原子及其赖以存在的载体———沥青质与胶质对原油的高粘度具有绝对的贡献。这与其它实验研究结... 基于灰色理论 ,以原油粘度为参考因素 ,以原油组成为对比因素 ,建立了原油组成对其粘度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 :金属杂原子及其赖以存在的载体———沥青质与胶质对原油的高粘度具有绝对的贡献。这与其它实验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组成 粘度 灰色系统 降粘 沥青 胶质
下载PDF
多聚磷酸对不同沥青的改性及改性机理研究 被引量:54
15
作者 张恒龙 史才军 +1 位作者 余剑英 沈菊男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5-260,共6页
研究了多聚磷酸(PPA)掺量(质量分数)对不同沥青(TZ-70和SK-90)物理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化学组分分析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探讨了PPA掺加后沥青化学组分和胶体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PPA掺量的增加,沥青的软化点和黏度提高... 研究了多聚磷酸(PPA)掺量(质量分数)对不同沥青(TZ-70和SK-90)物理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化学组分分析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探讨了PPA掺加后沥青化学组分和胶体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PPA掺量的增加,沥青的软化点和黏度提高,延度和针入度降低,复数模量增大,相位角减小,车辙因子明显增加.与TZ-70相比,PPA对SK-90物理性能和流变性能的改善更为明显.PPA的加入提高了沥青的热稳定性.与SK-90相比,PPA对TZ-70热稳定性的改善更为明显.PPA的加入促进了沥青胶质向沥青质的转化,使得沥青中的分散相出现明显的缔合,从而提高了沥青的刚性,改善了沥青的物理性能和流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多聚磷酸 沥青 改性机理 流变性能 原子力显微镜
下载PDF
道路沥青老化机理分析 被引量:37
16
作者 金鸣林 杨俊和 史美仁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1期14-17,共4页
利用现代分析方法(IR光谱、1H -NMR、SEC) ,考察了进口韩国70道路沥青在0h~250h和60℃~130℃薄膜热老化前后特征官能团与分子结构变化。试验发现 :沥青经老化后分子中羰基官能团的吸收峰显著增加 ,老化温度愈高愈变化愈明显。此外 ,... 利用现代分析方法(IR光谱、1H -NMR、SEC) ,考察了进口韩国70道路沥青在0h~250h和60℃~130℃薄膜热老化前后特征官能团与分子结构变化。试验发现 :沥青经老化后分子中羰基官能团的吸收峰显著增加 ,老化温度愈高愈变化愈明显。此外 ,老化后沥青分子中高分子量组分的含量增加 ,分散度变大。沥青老化前后分子结构的变化说明沥青分子间存在极性官能团之间的缔合作用。沥青的老化是一个缓慢的自氧化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沥青 官能团 老化
下载PDF
沥青高温性能指标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51
17
作者 王鹏 曾凡奇 黄晓明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36,共5页
为了很好地反映沥青的使用状态,优化和改进沥青高温性能指标,应用灰色关联度法计算了原样沥青60℃粘度和改性沥青135℃粘度以及实测软化点与SHRP动态剪切试验所得的车辙因子及国内目前常用的几种沥青高温指标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原样... 为了很好地反映沥青的使用状态,优化和改进沥青高温性能指标,应用灰色关联度法计算了原样沥青60℃粘度和改性沥青135℃粘度以及实测软化点与SHRP动态剪切试验所得的车辙因子及国内目前常用的几种沥青高温指标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原样沥青60℃粘度与车辙因子相关性比较好,达到0.800以上,改性沥青135℃粘度与车辙因子相关性比较差;对于短期老化后,原样沥青60℃粘度和改性沥青135℃粘度都与车辙因子关联性比较好,最高达到0.879,而实测软化点与各项沥青指标的关联度都不是很好;实测软化点和SHRP沥青高温性能指标仍存在着差异。因此车辙因子不能用来反映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可以用短期老化后的沥青车辙因子来反映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实测软化点本身作为评价沥青高温性能的指标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 高温性能 灰色关联度法 动态剪切试验
下载PDF
道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气候分区及关键性技术指标 被引量:37
18
作者 沈金安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叙述道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气候分区及新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以三个以上不同温度的针入度决定的针入度指数作为温度敏感性指标,以当量软化点、当量脆点及10℃延度分别评定沥青的高温及低温性能.沥青混合料性能在单一的马歇... 本文叙述道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气候分区及新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以三个以上不同温度的针入度决定的针入度指数作为温度敏感性指标,以当量软化点、当量脆点及10℃延度分别评定沥青的高温及低温性能.沥青混合料性能在单一的马歇尔试验的基础上,增加了车辙试验、弯曲蠕变试验、冻融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沥青混合料 气候分区 道路建筑材料
下载PDF
国内外乳化沥青的发展及应用概况 被引量:38
19
作者 夏朝彬 马波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8-91,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乳化沥青及其配套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概况。重点讨论了国内几类典型的沥青乳化剂的工艺合成方法 ,并介绍了国外在乳化沥青发展中的一些较新的研究成果及发展动向。
关键词 石油沥青 乳化沥青 乳化剂 沥青
下载PDF
基于表面能理论的沥青与集料黏附性能评价 被引量:47
20
作者 罗蓉 郑松松 +2 位作者 张德润 涂崇志 冯光乐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9-214,共6页
为定量分析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能,运用表面自由能理论,采用插板法对2种基质沥青(A-70~#、B-70~#)的表面能参数进行测试,采用蒸汽吸附法对5种集料(石灰岩、玄武岩、花岗岩、石英砂岩、破碎砾石)的表面能参数进行测试,并进一步计算出沥青... 为定量分析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能,运用表面自由能理论,采用插板法对2种基质沥青(A-70~#、B-70~#)的表面能参数进行测试,采用蒸汽吸附法对5种集料(石灰岩、玄武岩、花岗岩、石英砂岩、破碎砾石)的表面能参数进行测试,并进一步计算出沥青-集料组合分别在无水、有水状态下的结合能以及表面能匹配性指标,并用表面能匹配性指标来评价不同沥青-集料组合的黏附性能,通过改进的水煮法试验加以验证,同时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表面能匹配性指标与改进水煮法的沥青残留率指标评价结果一致,5种集料的黏附性能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玄武岩、石灰岩、花岗岩、石英砂岩、破碎砾石,验证了表面能评价体系的可靠性,说明表面能法可作为定量分析沥青与集料黏附性能的试验方法;对表面能匹配性指标与沥青残留率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并以黏附性等级4级对应的沥青残留率为临界值提出2种沥青的表面能匹配性评价指标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 表面自由能 黏附性能 残留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