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红-黄色混合颜料的再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清林 Heinz Berke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6年第1期4-8,i0001-i0002,共7页
古代颜料的科学分析一直是考古学研究和艺术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分析和确定颜料的矿物成分,对于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工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拉曼显微镜对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红黄色颜料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红黄... 古代颜料的科学分析一直是考古学研究和艺术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分析和确定颜料的矿物成分,对于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工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拉曼显微镜对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红黄色颜料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红黄色混合颜料是雄黄、拟雄黄、三氧化二砷、硫磺与石膏的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颜料 砷青铜 雄黄 拟雄黄 三氧化二砷 硫磺 石膏 扫描电子显微镜 激光拉曼显微镜
下载PDF
皖南地区的早期矿冶遗址以及三种合金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崔春鹏 李延祥 +2 位作者 李辰元 谭宇辰 宫希成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4-122,共9页
对皖南地区的早期矿冶遗址进行综合考察研究,发现存在着配制锡青铜、砷青铜、锑青铜的3种合金技术。青铜冶炼流程为两步法,所用铜料、砷料、锑料应来自当地,锡料推测来自长江中游的赣北且主要以锡砂形式添加。研究还发现,以皖南为代表... 对皖南地区的早期矿冶遗址进行综合考察研究,发现存在着配制锡青铜、砷青铜、锑青铜的3种合金技术。青铜冶炼流程为两步法,所用铜料、砷料、锑料应来自当地,锡料推测来自长江中游的赣北且主要以锡砂形式添加。研究还发现,以皖南为代表的长江下游是中国早期又一处重要的砷青铜冶金区,其生产流行的资源背景应与该地区缺乏锡矿有关。研究进一步预示长江流域存在着相当规模且独具特色的早期青铜冶金业,而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有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 锡青铜 砷青铜 锑青铜
下载PDF
中国古代消炼五石的模拟实验及初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雷志华 高策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49,126,共9页
汉代典籍常常提到用五石炼制一些有特殊用途的器物,它们可归为两类:铜器和仿玉石的玻璃。东晋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保存了消炼五石工艺的记载。文章使用矿石原料对此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消炼五石是炼制砷铜和铅玻璃的工艺。古代... 汉代典籍常常提到用五石炼制一些有特殊用途的器物,它们可归为两类:铜器和仿玉石的玻璃。东晋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保存了消炼五石工艺的记载。文章使用矿石原料对此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消炼五石是炼制砷铜和铅玻璃的工艺。古代文献中关于早期玻璃的记载简略而又零散,通过实验证实了20世纪90年代赵匡华先生关于汉代PbO-SiO2体系玻璃的制作是利用金属铅制造的PbO或Pb3O4为原料的推断,为汉代铅玻璃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文章同时也对早期砷铜冶炼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石 五色石 砷铜 铅玻璃 王充 葛洪 女娲
原文传递
中国早期冶铜遗迹的分布与冶铜起源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俊男 易桂花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5-120,共6页
种种迹象表明,在西、中亚铸铜技术影响中国之前,中国南北各地早已有自己的冶铜经济出现。在中国北方,早期铜主要为红铜、黄铜,冶炼技术大约与西亚同时;中国南方及马家窑文化区则主要是铅、锡合金青铜。铅锡青铜铸造的源头可能在长江流域... 种种迹象表明,在西、中亚铸铜技术影响中国之前,中国南北各地早已有自己的冶铜经济出现。在中国北方,早期铜主要为红铜、黄铜,冶炼技术大约与西亚同时;中国南方及马家窑文化区则主要是铅、锡合金青铜。铅锡青铜铸造的源头可能在长江流域,我们有理由期待长江流域更多、更早铅、锡青铜的发现,但中国铜器是否最早从江汉地区起源,可能还需更多的地下材料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早期铜器 砷青铜 铅锡青铜
原文传递
陕西甘泉县阎家沟墓地出土晚商青铜器的科学分析研究
5
作者 刘成 吴昊泽 +3 位作者 徐兴彬 王奕舒 李延丽 梁伟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38,共8页
阎家沟墓地处于关中地区与陕北地区的边界地带,文化因素较为复杂。为探究晚商时期关中地区与陕北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陕北地区青铜铸造业的发展状况,本研究首次对阎家沟墓葬出土的十二件青铜容器进行成分分析和金相组织观察,结果表明... 阎家沟墓地处于关中地区与陕北地区的边界地带,文化因素较为复杂。为探究晚商时期关中地区与陕北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陕北地区青铜铸造业的发展状况,本研究首次对阎家沟墓葬出土的十二件青铜容器进行成分分析和金相组织观察,结果表明十二件青铜器中有五件为红铜材质、四件为铅砷青铜材质、两件为砷青铜材质及一件铅青铜材质,十二件青铜器均为铸造,部分青铜器铸造后经过了热处理。结合文献分析,阎家沟墓地出土青铜器的“无锡高铅高砷”材质不同于中原地区青铜器和北方地区青铜器。其自身的重食传统比陕北地区其他李家崖文化遗址更为突出,表明阎家沟地区在某些方面其自身文化传统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但这种现象具有特异性,其本质上仍是属于李家崖文化遗址中的一员。分析结果可为研究商晚时期关中地区与陕北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家沟墓地 晚商 铅砷青铜 砷青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