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辛的化学成分、药理及毒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
作者 刘美婷 王连嵋 +3 位作者 孟晶 郑宝鑫 秦莎莎 梁爱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4-234,共11页
细辛是我国的一味传统中药,已有2000多年的用药历史,历代本草多有收录,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的功效,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感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目痛、头痛、牙痛、口腔溃疡、湿疹等病证... 细辛是我国的一味传统中药,已有2000多年的用药历史,历代本草多有收录,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的功效,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感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目痛、头痛、牙痛、口腔溃疡、湿疹等病证。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细辛具有解热、抗炎、止痛、抗菌、抗病毒、止咳平喘、抗过敏等多种作用。细辛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挥发油,既与散寒解热、止痛抗炎、抗过敏等功效相关,也是其毒性成分。细辛中还含有木脂素类、黄酮类、酰胺类、生物碱、菲类等非挥发油类成分在调节免疫、抗炎止痛、强心扩血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的菲类化合物主要为马兜铃酸类物质,如马兜铃酸Ⅳa和马兜铃内酰胺Ⅰ,马兜铃酸Ⅳa具有显著抗炎作用。细辛的毒性和黄樟醚和马兜铃酸类成分有关,还受制备方法、剂量、产地、采集时间、药用部位、煎煮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用时应综合考虑。笔者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针对细辛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理作用相关性,马兜铃酸、黄樟醚等成分的安全性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探究细辛的化学成分、药理毒理作用,提供客观认识细辛安全性的新视角,为细辛的临床合理用药、产品风险防控、药品科学监管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 马兜铃酸 化学成分 挥发油 毒理学研究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论含马兜铃酸中药的风险评估、安全用药与科学监管——马兜铃酸种类不同毒性各异,检控马兜铃酸Ⅰ/Ⅱ是关键 被引量:21
2
作者 田婧卓 刘素彦 +2 位作者 高月 张伯礼 梁爱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3693-3700,共8页
含马兜铃酸中药的安全性备受国内外关注,是临床使用和药品监管面临的重大难题。马兜铃酸类化合物(aristolo-chic acid analogues, AAAs)种类繁多,已报道的约有178种,按结构类型主要分为马兜铃酸类(aristolochic acids, AAs)和马兜铃内... 含马兜铃酸中药的安全性备受国内外关注,是临床使用和药品监管面临的重大难题。马兜铃酸类化合物(aristolo-chic acid analogues, AAAs)种类繁多,已报道的约有178种,按结构类型主要分为马兜铃酸类(aristolochic acids, AAs)和马兜铃内酰胺类(aristololactams, ALs)。AAAs种类不同,毒性差异很大:AA-Ⅰ的肾脏毒性和致癌性较强,AA-Ⅱ毒性低于AA-Ⅰ,而AA-Ⅳa、AA-Ⅰa无明显毒性。马兜铃科不同品种所含的AAAs种类和含量差异很大,有的品种如细辛、天仙藤所含的主要为无明显毒性的AAAs(如AA-Ⅳa)。复方制剂中AAAs含量与药味占比以及制备工艺等有关,有的制剂中AA-Ⅰ含量很低或测不出。因此笔者提出“AAAs种类不同,毒性各异,并非所有AAAs都有肾毒性和致癌性。含AAAs中药的毒性不应一概而论,检控AA-Ⅰ和AA-Ⅱ是关键”的学术观点。该文提出对含AAAs中药,不应因噎废食,应加强中药AAAs种类与含量的调研分析以及毒理学研究,制定AA-Ⅰ和AA-Ⅱ的限量标准,合理用药以及科学监管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类 肾毒性 致癌性 限量标准 监管建议
原文传递
蜜炙对马兜铃中马兜铃酸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正红 杨标 +5 位作者 杨武亮 陈海芳 杨明 袁金斌 严志宏 罗小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8-541,共4页
目的:从化学角度探讨马兜铃蜜炙减毒的程度。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马兜铃蜜炙前后几种主要马兜铃酸类成分的含量,并结合其他色谱峰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蜜炙减毒的程度。结果:马兜铃经蜜炙后,几种马兜铃酸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有新... 目的:从化学角度探讨马兜铃蜜炙减毒的程度。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马兜铃蜜炙前后几种主要马兜铃酸类成分的含量,并结合其他色谱峰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蜜炙减毒的程度。结果:马兜铃经蜜炙后,几种马兜铃酸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有新的物质生成。结论:马兜铃经蜜炙后,其化学成分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证实蜜炙能够减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 蜜炙 马兜铃酸类物质 HPLC 含量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测定镇脑宁胶囊中7种马兜铃酸类成分 被引量:4
4
作者 周颖 郑成 +5 位作者 戴忠 王娟娟 李俊行 朱蓉 陈碧莲 马双成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955-1961,共7页
目的 建立镇脑宁胶囊中马兜铃酸类成分的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联用检测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Phenomemex Kinetex (2.1 mm×100 mm, 2.6μm)色谱柱,以甲醇-体积分数0.1%甲酸溶液(含1mmol·L-1乙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 目的 建立镇脑宁胶囊中马兜铃酸类成分的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联用检测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Phenomemex Kinetex (2.1 mm×100 mm, 2.6μm)色谱柱,以甲醇-体积分数0.1%甲酸溶液(含1mmol·L-1乙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以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建立同时测定镇脑宁胶囊中马兜铃酸Ⅲa、7-羟基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Ⅳa、马兜铃酸Ⅱ、马兜铃内酰胺BⅡ、马兜铃内酰胺Ⅰ、马兜铃酸Ⅰ共7种马兜铃酸类成分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结果 马兜铃酸Ⅲa、7-羟基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Ⅳa、马兜铃酸Ⅱ、马兜铃内酰胺BⅡ、马兜铃内酰胺Ⅰ、马兜铃酸Ⅰ分别在1.241~1 240.572、1.034~1 034.056、2.109~2 108.709、1.070~1 070.378、1.064~1 064.000、2.154~2 154.022、1.086~1 085.922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8%(RSD1.84%)、101.9%(RSD 2.67%)、102.2%(RSD 2.74%)、102.1%(RSD 2.13%)、101.8%(RSD 2.60%)、100.7%(RSD 0.96%)、104.1%(RSD 6.15%)。10批样品均检出马兜铃酸Ⅳa、马兜铃内酰胺Ⅰ和马兜铃酸Ⅰ等马兜铃酸类成分,含量范围分别为3.875~6.913,2.984~6.072及0.350~1.719 ng·g-1,而马兜铃酸Ⅲa、7-羟基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和马兜铃内酰胺BⅡ均未检出。结论 建立的同时测定7种马兜铃酸类成分的液质联用方法准确、可靠。镇脑宁胶囊中检出马兜铃酸Ⅳa、马兜铃内酰胺Ⅰ和马兜铃酸Ⅰ。其中,马兜铃酸Ⅳa、马兜铃内酰胺Ⅰ毒性较低或无明显毒性,而真正可能有毒性的是含硝基基团的马兜铃酸Ⅰ,因部分样品马兜铃酸Ⅰ含量超出限度,提示该制剂中需严格控制马兜铃酸Ⅰ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脑宁胶囊 马兜铃酸类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原文传递
UHPLC-MS/MS测定天仙藤中5种马兜铃酸类成分 被引量:5
5
作者 刘静 武营雪 +3 位作者 戴忠 康帅 马双成 刘阳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679-1684,共6页
目的建立天仙藤中马兜铃酸类成分的液质联用检测分析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SB-C_(18)(2.1 mm×50 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体积分数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以多反应监测模式,建立了同时测定天... 目的建立天仙藤中马兜铃酸类成分的液质联用检测分析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SB-C_(18)(2.1 mm×50 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体积分数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以多反应监测模式,建立了同时测定天仙藤中马兜铃内酰胺AⅡ(ALAⅡ)、马兜铃酸Ⅳa(AAⅣa)、马兜铃内酰胺FⅠ(ALFⅠ)、马兜铃内酰胺Ⅰ(ALⅠ)和马兜铃酸Ⅰ(AAⅠ)共5种马兜铃酸类成分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结果ALAⅡ、AAⅣa、ALFⅠ、ALⅠ和AAⅠ分别在1.12~22.34、258.60~10344.10、0.98~19.52、11.64~232.85、90.70~2267.41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9%(相对标准偏差RSD 4.53%)、105.2%(RSD 4.83%)、102.6%(RSD 8.54%)、104.6%(RSD 3.64%)、114.6%(RSD 3.50%)。一共9批样品,其中有4批均检出上述5种马兜铃酸类成分;4批样品均检出除ALFⅠ外的其余4种马兜铃酸类成分;1批样品未检出AAI,检出其余4种马兜铃酸类成分。结论上述建立的同时测定2种马兜铃酸和3种马兜铃内酰胺成分的液质联用方法经验证准确、可靠,能够用于马兜铃酸类成分的检测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仙藤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马兜铃酸类成分 多反应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