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术治疗巨块型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黄斌 周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TACE采用联合氩氦刀冷冻术治疗巨块型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收集湖南省肿瘤医院2001年1月-2007年5月采用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病灶大于5 cm肝细胞癌56例(治疗组),并筛选同期在性别、年龄、病理等无显著差异的单纯TACE治疗... 目的探讨TACE采用联合氩氦刀冷冻术治疗巨块型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收集湖南省肿瘤医院2001年1月-2007年5月采用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病灶大于5 cm肝细胞癌56例(治疗组),并筛选同期在性别、年龄、病理等无显著差异的单纯TACE治疗的例数相同的病例(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1、2、3年生存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肝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AFP)和肿瘤影像学改变(CT或MRI)。结果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4.5%、68.4%和40.7%。平均生存期21个月,3个月临床症状缓解率为80.4%。6个月内CT、MRI提示治疗组病灶完全坏死者占15.5%,病灶明显缩小者占53.5%。对照组1、2、3年生存率为52.5%、44.1%和28.1%,平均生存期13个月,3个月临床症状的缓解率为57.1%。6个月内对照组CT、MRI提示病灶完全坏死者占7.9%,病灶明显缩小者占28.8%。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是治疗巨块型肝细胞癌是一种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明显,为巨块型肝细胞癌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氩氦刀冷冻消融术 巨块型肝细胞癌
下载PDF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相关癌性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丹 乔炳礼 +2 位作者 李润花 曹旸 王兰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479-3482,共4页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氩氦刀冷冻消融应用的疗效及对癌性疼痛的影响。方法:8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入化疗组与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组。术后3、6个月、1、2年复查胸部CT,评价疗效。结果:单纯化疗组有效率为52.3%;氩氦刀...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氩氦刀冷冻消融应用的疗效及对癌性疼痛的影响。方法:8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入化疗组与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组。术后3、6个月、1、2年复查胸部CT,评价疗效。结果:单纯化疗组有效率为52.3%;氩氦刀联合化疗组有效率为8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组1周、1、3、6个月疼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83.3%、91.6%、91.6%、100.0%;单纯化疗组分别为:28.5%、42.8%、71.4%、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能够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有效率,且有较好的疼痛缓解率,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氩氦刀 化疗 癌性疼痛
下载PDF
中医药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氩氦刀冷冻术后生存期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何佩珊 胡凯文 +4 位作者 冯兴中 姜敏 潘国凤 杨公博 张可睿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64-767,共4页
目的研究中医药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氩氦刀冷冻术后生存期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期间老年晚期NSCLC并接受氩氦刀冷冻治疗患者共106例,根据术后治疗模式分为中医治疗组、中西医结... 目的研究中医药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氩氦刀冷冻术后生存期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期间老年晚期NSCLC并接受氩氦刀冷冻治疗患者共106例,根据术后治疗模式分为中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治疗组,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生存期、6个月和一年生存率。结果中医治疗组患者术后6个月生存率为68%,一年生存率为42%,比西医治疗组6个月生存率(44%)和一年生存率(25%)高;中医治疗组术后生存期为15个月(95%CI:7. 58~22. 42),比西医治疗组9个月(95%CI:4. 60~13. 40)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中西医结合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患者术后6个月生存率为66%,一年生存率为41%,比未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患者6个月生存率(44%)和一年生存率(25%)高;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患者术后生存期为15个月(95%CI:11. 35~18. 65),比未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患者9个月(95%CI:4. 60~13. 40)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采用西医抗肿瘤治疗的患者显示较低的术后生存率和较短的术后生存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老年晚期NSCLC患者氩氦刀术后给予中医药治疗能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氩氦刀冷冻术 术后生存期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多排螺旋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结合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文辉 李奋强 +3 位作者 李立 郭刚 陈明 李明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54-557,共4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结合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癌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1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在MSCT三维重建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后,对瘤周及未冷冻区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剂量和...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结合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癌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1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在MSCT三维重建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后,对瘤周及未冷冻区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剂量和布粒,再行MSCT三维重建定位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1、2、3、6个月后全部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复查。结果术后1、2、3、6个月随访,好转率分别为9.8%、19.6%、56.9%和46.0%;总有效率分别为31.4%、62.8%、98.0%和92.0%。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结合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癌安全、损伤小、并发症轻、近期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 125I 肺癌 疗效评价
下载PDF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11
5
作者 印春涛 黄健 +2 位作者 徐高峰 吉洪海 王成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AHCS)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首先进行TACE治疗,3周后进行AHCS治疗,AHCS治疗后1周再次进行TACE治疗。全部介入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根...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AHCS)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首先进行TACE治疗,3周后进行AHCS治疗,AHCS治疗后1周再次进行TACE治疗。全部介入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根据RECIST标准、肿瘤坏死程度影像评价标准、治疗后AFP变化、外科手术治疗情况、不良反应、1年生存率等评价近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3.55%(29/31),根据影像学标准,肿瘤完全坏死率为64.52%(20/31),显效率为51.61%(16/31);治疗后AFP有明显下降(P=0.02);31例患者治疗后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14例接受外科手术切除,其中4例病理未见明显肿瘤细胞。连续随访12个月,1年生存率为87.10%。结论 AHCS联合TAC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动脉化疗栓塞 氩氦刀
下载PDF
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生存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曹旸 赵丹 +6 位作者 朱眉 张阳 洛山 王钖 姚丽鸽 高伟艳 段方方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141-147,共7页
目的:观察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生存的影响。方法:10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入组;随机分入分入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组(31例)、氩氦刀冷冻消融组(32例)、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组(40例)。术后每月复查AFP、... 目的:观察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生存的影响。方法:10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入组;随机分入分入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组(31例)、氩氦刀冷冻消融组(32例)、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组(40例)。术后每月复查AFP、T细胞亚群、上腹部CT观察肿瘤坏死情况;随访26个月,观察患者6个月及1年生存率情况。结果:肝动脉化疗栓塞组、氩氦刀冷冻消融组、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组完全坏死率分别为32.2%、50.0%、50.0%;经统计学检验,P﹤0.05,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年生存率分别为54.8%、56.2%、75.0%,联合治疗组较单纯TACE组和氩氦刀冷冻消融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更有利于改善患者长期生存,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冷冻消融 肝动脉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 1年生存率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巨块型肝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和杏 陈洁 李秋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巨块型肝癌的疗效,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医院2014年8月~2016年7月介入治疗科收治的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巨块型肝癌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经...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巨块型肝癌的疗效,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医院2014年8月~2016年7月介入治疗科收治的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巨块型肝癌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经验。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术后住院时间为4~18 d,平均(12.6±3.9)d,术中未出现肝破裂、出血、胆漏、皮肤冻伤或穿刺部位感染症状。术后1例患者出现气胸,36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发热,21例患者伴有上腹部疼痛,其中6例患者疼痛剧烈,恶性呕吐13例,寒战8例,均经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消失,恢复正常。术后1个月随访,CT检查肿瘤出现坏死,肿瘤病灶边缘范围缩小。术后3个月CT复查肿瘤明显缩小。结论: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巨块型肝癌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可有效控制病灶范围,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是手术顺利实施及疗效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 氩氦刀冷冻消融 巨块型肝肿瘤 围手术期
下载PDF
氩氦刀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杜显峰 韩宝石 李天志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714-717,共4页
目的评价氩氦刀靶向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方法以"肺肿瘤(Lung Cancer)、冷冻治疗(cryosurgery,cryocare surgical system,cryotherapeutic ablation,cryoablation)"为关键词检索PubMed、EMBASE、CMB光... 目的评价氩氦刀靶向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方法以"肺肿瘤(Lung Cancer)、冷冻治疗(cryosurgery,cryocare surgical system,cryotherapeutic ablation,cryoablation)"为关键词检索PubMed、EMBASE、CMB光盘、《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已发表的氩氦刀治疗中晚期NSCLC的随机临床研究,检索年限为1990-2008年,共搜集44篇。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文献,对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用Review Manager 5.0.18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研究。2项研究显示单纯氩氦刀靶向治疗可使瘤体缩小,但氩氦刀治疗联合放化疗并不能使瘤体进一步缩小,单纯氩氦刀治疗与氩氦刀联合放化疗对生存时间影响无统计学差异。2项研究比较患者术后KPS评分均提示单纯氩氦刀治疗优于氩氦刀联合放化疗。结论中晚期NSCLC患者单纯采用氩氦刀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氩氦刀联合放化疗并未显示出更好的临床益处,甚至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氩氦刀 冷冻治疗 META分析
下载PDF
PET/CT对氩氦刀靶向治疗肿瘤策略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泉旺 曹阳 +3 位作者 左明焕 安超 刘传波 胡凯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评价全身18F-FDG PET/CT在氩氦刀靶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100例肿瘤患者冷冻治疗前目标病灶CT检查、全身PET/CT检查。结果根据PET/CT和CT结果,100例患者中,肺内病灶53例,肝内病灶22例,盆腔病灶11例;23例临床分期改变,17例治疗计... 目的评价全身18F-FDG PET/CT在氩氦刀靶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100例肿瘤患者冷冻治疗前目标病灶CT检查、全身PET/CT检查。结果根据PET/CT和CT结果,100例患者中,肺内病灶53例,肝内病灶22例,盆腔病灶11例;23例临床分期改变,17例治疗计划改变。12例肺内病灶(12/53,22.64%)、3例肝内病灶(3/22,13.64%)、2例盆腔病灶(2/11,18.18%)治疗计划改变。结论全身PET/CT可提供更多有效的信息,对制定氩氦刀冷冻治疗策略有显著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肿瘤 氩氦刀
下载PDF
肺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患者围术期症状群及前哨症状的调查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文婷 刘海平 +5 位作者 张碧珠 张丽娣 吴林秀 何华梅 莫小云 吴潇芸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9-42,72,共5页
目的调查肺癌氩氦刀冷冻消融患者围术期症状群及前哨症状动态变化,为动态监测与管理症状群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选取厦门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的155例肺癌患者为调查对象。在术前1~2 d和术后2~3 d,采用一般情... 目的调查肺癌氩氦刀冷冻消融患者围术期症状群及前哨症状动态变化,为动态监测与管理症状群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选取厦门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的155例肺癌患者为调查对象。在术前1~2 d和术后2~3 d,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肺癌模块进行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症状群,通过Apriori建模识别前哨症状。结果术前肺癌患者主要存在消化道症状群、病感症状群、食欲-呼吸症状群、胸部-情感症状群,其前哨症状分别为无明确前哨症状、疼痛、食欲下降、胸闷/气短/悲伤感/体重下降;术后主要存在病感症状群、神经-胸部感觉症状群、呼吸道症状群、情感-食欲-睡眠障碍症状群,其前哨症状分别为疼痛/气促、无明确前哨症状、体重下降、食欲下降/悲伤感/睡眠不安。结论肺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患者围术期存在动态变化的症状群及前哨症状,护理人员应及时、动态、有效评估患者症状,通过前哨症状的预警,预防与减缓症状群发生、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氩氦刀冷冻消融 围术期 症状群 前哨症状
下载PDF
射频消融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和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梦宇 周志刚 +5 位作者 王猛 李帅 李亚丹 杜可朴 王阳阳 刘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射频消融(RFA)与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行RFA或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的Ⅰ期NSCL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射频消融(RFA)与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行RFA或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的Ⅰ期NSCL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无瘤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结果 RFA组(35例)和氩氦刀治疗组(25例)患者治疗前的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A组的手术时间短于氩氦刀治疗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无差异。RFA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与氩氦刀冷冻消融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气胸与胸腔积液发生率均低于氩氦刀治疗组(P<0.05),而术中疼痛发生率高于氩氦刀治疗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发热、出血等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1年、3年、5年DFS和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与RFA治疗Ⅰ期NSCLC患者具有相近的安全性和疗效,可以作为Ⅰ期NSCLC治疗的一种替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氩氦刀冷冻消融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 对比研究
下载PDF
CT评价单纯氩氦刀冷冻术联合放疗粒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华玲 刘斯润 +2 位作者 童涛 郭建国 王运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7期503-507,共5页
目的探讨CT评价单纯氩氦刀冷冻术及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的价值。方法应用单纯氩氦刀冷冻术(A组,22例)及氩氦刀冷冻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B组,20例)治疗NSCLC患者共42例。以胸部CT扫描动态观察治疗前、后病灶的变... 目的探讨CT评价单纯氩氦刀冷冻术及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的价值。方法应用单纯氩氦刀冷冻术(A组,22例)及氩氦刀冷冻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B组,20例)治疗NSCLC患者共42例。以胸部CT扫描动态观察治疗前、后病灶的变化,包括治疗时的冰球覆盖率、治疗后肿瘤的大小、密度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42例均置刀成功。CT显示两组低密度冰球的平均覆盖率均大于80%。两组中直径3~5cm与>5cm病灶的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组在术后1、3、6、12个月有效率分别为63.64%(14/22)和65.00%(13/20)、72.73%(16/22)和75.00%(15/20)、54.55%(12/22)和85.00%(17/20)、59.09%(13/22)和80.00%(16/20)。结论氩氦刀冷冻术能有效治疗失去手术机会的NSCLC;联合125I粒子植入能有效地控制残余肿瘤,进一步提高有效率;CT可准确定位、追踪复查评价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冷冻术 碘同位素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近距离放射疗法
下载PDF
氩氦刀冷冻消融与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近期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谭业栋 张永涛 +3 位作者 张立成 刘宏云 孙文俏 胡效坤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09-613,共5页
目的对比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与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pHCC)近期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原发性pHCC患者,其中24例接受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冷冻组)、28例接受CT引导下微波消融(微波组),比较2组消融... 目的对比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与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pHCC)近期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原发性pHCC患者,其中24例接受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冷冻组)、28例接受CT引导下微波消融(微波组),比较2组消融后1个月疗效,分析组间及组内消融前1日与消融后4周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占比及CD4^(+)/CD8^(+)的差异。结果消融后1个月,冷冻组客观缓解率(87.50%)与微波组(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3)。消融前1日,组间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占比及CD4^(+)/CD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消融后4周,组间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占比及CD4^(+)/CD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占比及CD4^(+)/CD8^(+)均较消融前1日升高(P均<0.001)、CD8^(+)T淋巴细胞占比较消融前1日降低(P均<0.001)。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与微波消融治疗pHCC近期疗效确切且相当,前者增强免疫功能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介入治疗 氩氦刀冷冻消融 微波消融
下载PDF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习波 宋华志 +1 位作者 何远春 罗剑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第11期1710-1712,共3页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介入治疗的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单纯应用TACE治疗(对照组),16例采用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实验组),随访6月~...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介入治疗的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单纯应用TACE治疗(对照组),16例采用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实验组),随访6月~2年。比较2组患者的6月、1年、2年的生存率,治疗有效率,肿瘤坏死程度及AFP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半年、1年、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0%、75.0%、50.0%及93.7%、50.0%、31.2%,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0%、43.7%,肿瘤完全坏死率分别为62.5%、18.8%,AFP转阴率分别为62.5%、31.3%。2组间在1年、2年的生存率,治疗总有效率,肿瘤完全坏死率及AFP转阴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氩氦刀冷冻消融术 原发性肝细胞癌
下载PDF
氩氦刀联合华蟾素和生脉注射液治疗肝癌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杜志强 姜良进 +2 位作者 张宗城 秦健勇 卢集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氩氦刀局部消融联合华蟾素和生脉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拟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单纯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术,试验组在氩氦刀术后次日起静脉滴注华蟾... 目的:探讨氩氦刀局部消融联合华蟾素和生脉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拟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单纯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术,试验组在氩氦刀术后次日起静脉滴注华蟾素40mL/d,生脉注射液50mL/d,连用14d,4周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3周期。结果:试验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4/CD8比例及NK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ALT、AST、总胆红素(TBIL)和血清白蛋白(ALB)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4/CD8比例及NK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ALT、AST、TBIL升高(P<0.05),ALB降低(P<0.05)。对≥3cm的肿瘤1年内随访发现,试验组的复发率为17.4%(4/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5%(10/23)(P<0.05)。结论:氩氦刀局部消融联合华蟾素和生脉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肝脏功能,降低肿瘤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氩氦刀消融 华蟾素 生脉注射液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氩氦刀治疗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晓蓉 陈真 +5 位作者 陈菲 吴维佳 李定钢 龚浩 刘馥迪 宁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6期640-643,共4页
目的观察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肿瘤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各种恶性肿瘤27例,共31例次。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肿瘤并设计布置冷冻探头,结合穿刺引导架进行引导并实时监控冷冻过程,进行后期复查。所有患... 目的观察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肿瘤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各种恶性肿瘤27例,共31例次。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肿瘤并设计布置冷冻探头,结合穿刺引导架进行引导并实时监控冷冻过程,进行后期复查。所有患者术后当日或次日接受增强CT检查,计算冰球覆盖率。结果 27例中,24例接受一次冷冻治疗,3例患者因肿瘤过大及肿瘤分散接受多次治疗。根据病灶大小确定冷冻探头布置方案。冰球表现为半圆形后伴声影,在前15min冰球迅速增大,15~20min冰球增大不明显,随着肿瘤体积增大而冰球覆盖率逐渐减小。结论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肿瘤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进行实时监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氩氦刀 肿瘤
下载PDF
肿瘤“绿色治疗”理念下探讨氩氦刀联合中医外治疗法新模式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鹏 彭昭文 +2 位作者 涂轩 冯高飞 胡凯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2-486,共5页
随着诊疗技术及药物研发的进步,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从精准医学到整合医学,肿瘤的治疗模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升级。传统的治疗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恶性肿瘤治疗需要,正如方兴未艾的免疫靶向正冲击... 随着诊疗技术及药物研发的进步,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从精准医学到整合医学,肿瘤的治疗模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升级。传统的治疗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恶性肿瘤治疗需要,正如方兴未艾的免疫靶向正冲击着传统治疗“三板斧”(手术及放化疗)。在肿瘤综合治疗大背景下,探索一种有效、低毒、低损伤、可持续的治疗模式,尤其在晚期肿瘤的治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维护患者生存质量为首要目标的肿瘤“绿色治疗”理念,将传统中医外治法进行现代化应用。结合阴阳理论为指导下的氩氦刀微创治疗,以最小的不良反应直接消灭瘤体,又能有效协同降低现代医学治疗的不良反应,从而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双重疗效。该文回顾肿瘤“绿色治疗”理念及相关研究,基于真实世界的临床案例佐证氩氦刀联合中医外治法的有效性,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绿色治疗 氩氦刀 中医外治法 治疗模式
下载PDF
氩氦冷冻消融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疗效评估 被引量:6
18
作者 柳善刚 朱统寅 李成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6期925-927,共3页
氩氦冷冻消融肿瘤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技术,超声、CT及磁共振是目前用于冷热消融过程导引和监控的主要设备。因导引方式的不同,冰球的影像学表现亦不同,并是术后疗效评估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 氩氦冷冻消融 肿瘤 影像学 疗效评估
下载PDF
氩氦刀治疗对肝癌患者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42-45,共4页
目的分析氩氦刀治疗对肝癌患者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 目的分析氩氦刀治疗对肝癌患者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TACE联合氩氦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血清血管新生相关指标、侵袭相关指标、肿瘤预后相关指标等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血清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α(HIF-1α)、层黏连蛋白(Lam)水平值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a-L-岩藻糖苷酶(AFU)、可溶性B7-H3(sB7-H3)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接受氩氦刀治疗,可以降低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助于治疗效果的实现以治疗预后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氩氦刀 恶性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术治疗难治性实体瘤的护理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谭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8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术治疗难治性实体瘤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采用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术治疗难治性实体瘤的患者22例,在术前、术中、术后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护理,观察患者术后体温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在术中均未出现冷... 目的探讨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术治疗难治性实体瘤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采用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术治疗难治性实体瘤的患者22例,在术前、术中、术后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护理,观察患者术后体温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在术中均未出现冷休克或皮肤冻伤症状。6例患者术后发热,其中1例发热情况严重,经过处理24 h后体温恢复正常,另5例患者未进行特殊处理,于8 h后体温恢复正常。结论在氩氦刀治疗过程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冷休克及皮肤冻伤情况的发生,对患者的术后康复起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 治疗 难治性实体瘤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