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镇尺度耕地生产能力实现程度分析与实证 被引量:18
1
作者 孔祥斌 李翠珍 +4 位作者 赵晶 王红雨 谭敏 李涛 张青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45-351,共7页
该文从耕地单产实现程度、播种面积实现程度和耕地总产实现程度3个方面来表征耕地生产能力实现程度的计算方法。区域尺度上的小麦、玉米可实现单产是采用前沿生产函数、区试产量和近5a高产水平等多种方法进行确定,地块尺度的小麦和玉米... 该文从耕地单产实现程度、播种面积实现程度和耕地总产实现程度3个方面来表征耕地生产能力实现程度的计算方法。区域尺度上的小麦、玉米可实现单产是采用前沿生产函数、区试产量和近5a高产水平等多种方法进行确定,地块尺度的小麦和玉米的可实现单产依据农业生态区法(agricultural ecological zone,AEZ)进行修正得到。乡镇尺度上的小麦和玉米的可实现单产分别采用尺度下移和尺度上移的方法将地块尺度的小麦玉米可实现单产转化为乡镇尺度的可实现单产。应用此核算方法对北京市大兴区1982、2000和2006年3个时期的乡镇尺度耕地生产能力实现程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大兴区区域尺度的耕地生产能力实现程度实现程度在1982年出现最高值,并在1983-1998年的较长时期呈现小幅摆动但基本保持在35%~45%之间,而在1998年以后则呈现大幅下降的趋势,并在2004年以后出现一定幅度上升;大兴区乡镇尺度1982年实现程度最高;与1982年相比,2000年所有乡镇都大幅降低,2006年比2000年有所增加,但仍低于1982年;乡镇尺度耕地生产能力实现程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大兴区区域尺度耕地生产能力实现程度与乡镇尺度耕地生产能力实现程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该文构建的乡镇尺度耕地生产能力实现程度的分析方法为从宏观尺度研究耕地生产能力差异化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产力 技术 作物 产量 尺度
下载PDF
农地边际化进程理论和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利民 张安录 刘成武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8-32,共5页
当农地利用的纯收益逐年降低,且其后出现农地利用集约度降低和相应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甚至农地的弃耕撂荒现象时,就出现了农地的边际化现象。农地在边际化的进程中会经历不同的边际化阶段,不同阶段的边际化程度不同,可分为初始边际化、... 当农地利用的纯收益逐年降低,且其后出现农地利用集约度降低和相应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甚至农地的弃耕撂荒现象时,就出现了农地的边际化现象。农地在边际化的进程中会经历不同的边际化阶段,不同阶段的边际化程度不同,可分为初始边际化、中期边际化、完全边际化。本文依托湖北省通城县的实地调查资料结合统计资料,研究了通城县的两种代表性农地——水田和旱地的边际化进程。结果表明:同种类型的农地的边际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不同类型农地的边际化进程也有差别。在通城县,旱地的边际化进程快于水田。一般来说,边际化会导致相应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减少,而完全边际化会直接导致农地的弃耕撂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利用 纯收益 农地边际化 边际化进程
下载PDF
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以湖北省通城县为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利民 张安录 刘成武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81,共4页
文章依托县域范围内的农户调查资料和统计资料,利用资料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通城县近20多年来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耕地利用复种指数有所降低;以货币额表示的集约度有所增加。这主要是经济增... 文章依托县域范围内的农户调查资料和统计资料,利用资料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通城县近20多年来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耕地利用复种指数有所降低;以货币额表示的集约度有所增加。这主要是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的推力和人口增长、耕地面积减少的压力的结果,而并非农民内生的动力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利用 集约度 驱动机制
下载PDF
农地边际化对丘陵山区经济与环境的影响——以湖北省通城县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黄利民 张安录 刘成武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98-1902,共5页
基于农户调查数据,结合相关统计资料,采用综合指数与回归分析等方法,以地处江南丘陵山区的通城县为例,探讨了农地边际化对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农地边际化会导致农地利用经济效益降低、区域种植业产值减少、农民从种植业... 基于农户调查数据,结合相关统计资料,采用综合指数与回归分析等方法,以地处江南丘陵山区的通城县为例,探讨了农地边际化对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农地边际化会导致农地利用经济效益降低、区域种植业产值减少、农民从种植业中得到的纯收入减少;②农地边际化促进了农民非农收入增加和边际农地的退耕;③农地边际化会使一些丘陵山区从农村景观演变成半自然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利用 农地边际化 农地利用经济效益 农民收入 农村景观
原文传递
建立国家耕地战略储备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10
5
作者 杜国明 梁常安 李宁宁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27,共8页
中国粮食安全及耕地资源安全形势受到国际贸易、气候波动、城乡建设等因素影响呈现波动性紧迫态势,迫切需要通过构建新的制度来增强耕地资源及粮食供给的弹性。在剖析耕地战略储备内涵的基础上,从风险挑战、战略要求、现实需求等方面概... 中国粮食安全及耕地资源安全形势受到国际贸易、气候波动、城乡建设等因素影响呈现波动性紧迫态势,迫切需要通过构建新的制度来增强耕地资源及粮食供给的弹性。在剖析耕地战略储备内涵的基础上,从风险挑战、战略要求、现实需求等方面概括了耕地战略储备制度的必要性,从物质基础、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等方面论证了制度可行性,从划定原则、用途管制、生态保护和资金保障等方面对制度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最后阐述了耕地战略储备制度同耕地保护、用途管制和生态文明等相关制度如何有效衔接。耕地战略储备制度融合了弹性土地利用规划与战略储备制度思想,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藏粮于地内涵,是解决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战略储备制度 粮食安全 藏粮于地 耕地利用
下载PDF
基于生产力可持续指数的耕地利用动态分析——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45团绿洲灌区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郑重 张凤荣 朱战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5-179,共5页
由于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都是绝对数字,不能真正反映一个地区耕地利用的程度,且不能进行不同地区的比较。本文在总结以往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生产力可持续指数(PSI)"以定量评价耕地的可持续利用程度。... 由于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都是绝对数字,不能真正反映一个地区耕地利用的程度,且不能进行不同地区的比较。本文在总结以往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生产力可持续指数(PSI)"以定量评价耕地的可持续利用程度。PSI指一定区域的耕地生态承载力占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总额的比值,它描述了该区域的耕地生产能力(生态承载力)满足人类对耕地供需矛盾总体(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可持续程度。PSI介于0~1之间,当PSI趋近于1时,耕地利用可持续程度很高;当PSI趋近于0时,属于极度不可持续状态;当PSI为0.5时,是可持续发展与不可持续发展的临界点。根据PSI远离0.5的程度,可划分可持续程度的不同等级。采用此指数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45团绿洲灌区1995~2005年时间序列上的耕地PSI计算结果表明:1998~2003年间该区耕地利用为弱可持续状态,其他时段为弱不可持续,灌区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可见,与传统的"生态赤字"绝对数值相比PSI指标表示可持续发展程度更具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 生产力可持续指数 生态足迹 动态分析
下载PDF
产业发展阶段和耕地利用变化的关系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平辉 叶长盛 +1 位作者 姜勇彪 陈荣清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350-355,共6页
文章根据产业结构变化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内在联系,在综合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的产业结构、耕地面积及其利用方式等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产业发展演化的阶段性及其对耕地利用变化影响的规律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 文章根据产业结构变化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内在联系,在综合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的产业结构、耕地面积及其利用方式等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产业发展演化的阶段性及其对耕地利用变化影响的规律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演化,可以将产业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或时期,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耕地面积和利用方式均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在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的工业化预备阶段,耕地主要用于种植粮食作物,仅有少量的耕地用于种植经济作物,且耕地占用量少,转化速度缓慢;在以第一产业比值快速下降,第二、三产业比值稳步上升的工业化早期阶段,耕地的复种指数不断提高,利用强度不断加大,部分原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逐步转化为种植收益更高的经济作物,致使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大幅减少,而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的耕地增加迅速,且耕地面积占用和减少幅度明显加快;在第二产业比值迅速上升的由工业化早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型的过渡阶段,虽然耕地总面积急剧减少,但用于种植蔬菜的耕地却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产业发展阶段 耕地利用 江西
下载PDF
近19年新疆阿克苏河流域耕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阿曼妮萨·库尔班 满苏尔·沙比提 +2 位作者 艾克旦·依萨克 阿斯耶·奥布里塔里普 昆比克·巴合吐尔汗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80,共9页
为研究近19年来阿克苏河流域耕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并借助空间基尼系数方法,运用2000、2005、2010、2015和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对研究区耕地面积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8年间,阿克苏河流域耕地面... 为研究近19年来阿克苏河流域耕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并借助空间基尼系数方法,运用2000、2005、2010、2015和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对研究区耕地面积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8年间,阿克苏河流域耕地面积明显增加,2000年耕地面积为5553.4 km^(2),所占研究区总面积比例为8.7%,至2018年增加到8541.9 km^(2),比例为13.4%,以2.99%的年变化率增加;2)研究区耕地转移特征明显,阿克苏河流域耕地面积以转入为主,转移面积为4666.38 km^(2),其中耕地转入和转出面积分别为3827.55和838.83 km^(2),耕地转入以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转变为耕地为主,耕地转出以耕地转变为草地、林地和建设用地为主;3)研究区耕地破碎程度呈现波动变化趋势,2000—2010年,耕地空间基尼系数增加,耕地聚集化程度提高,至2015年破碎化程度加剧,随后慢慢增加,但总体上研究区各个时段耕地空间基尼系数均<0.04,说明破碎化程度偏高、聚集化程度偏低。随着研究区耕地面积的增加,阿克苏河流域草地、林地、水域面积逐渐减少,耕地破碎化程度偏高,导致土地荒漠化、土壤侵蚀和耕地安全问题愈来愈突出,有必要继续推广保护耕地的同时实行研究区合理开发耕地和退耕还林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尼系数 耕地利用 时空变化特征 阿克苏河流域
下载PDF
农地边际化及其与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关系研究——以湖北省通城县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利民 刘成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7608-7610,共3页
在理清农地边际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诊断农地边际化程度的指标,包括农地利用的纯收益、总收益和单位面积农地的农产品产量。依托在湖北省通城县的685份农户调查资料,结合1985~2006年通城县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应用综合指标法、聚类... 在理清农地边际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诊断农地边际化程度的指标,包括农地利用的纯收益、总收益和单位面积农地的农产品产量。依托在湖北省通城县的685份农户调查资料,结合1985~2006年通城县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应用综合指标法、聚类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研究了通城县的各类型农地的边际化程度及其与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关系。结果表明,1985年以来,通城县农地发生了2次边际化现象,旱地的边际化程度深于水田;农地边际化程度与农村劳动力迁移具有显著相关性,且水田边际化程度与劳动力迁移的相关性大于旱地;农地边际化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在目前农地流转不畅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的迁移会进一步加深农地边际化程度,因此,农地边际化是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利用 农地边际化 劳动力迁移 相关性
下载PDF
云南省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逦 李智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292-294,296,共4页
从省域和市(州)2个尺度以及耕地集约利用最本质特征——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入手,选取粮食播种面积、中间投入指数、粮食单产、复种指数等指标深入研究云南省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996 ~ 2012年云南省耕地集约利用... 从省域和市(州)2个尺度以及耕地集约利用最本质特征——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入手,选取粮食播种面积、中间投入指数、粮食单产、复种指数等指标深入研究云南省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996 ~ 2012年云南省耕地集约利用度整体上升,但因迪庆、怒江、丽江和西双版纳等区域受自然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耕地集约利用度有所下降.云南省整体投入强度上升,但因劳动力大量转移,资本投入的增加不能完全弥补劳动投入的减少,故出现像玉溪这样大量投入资本而耕地集约利用度未能有效提高的情况.国家应提供相应政策鼓励农户在生产活动中劳动和资本投入的积极性,以保证耕地产出的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耕地利用 集约度变化 投入 产出
下载PDF
日照市粮食生产的时空特征演变——基于耕地因素分解的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洋洋 李敏 +1 位作者 吕晓 陈昌玲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7年第10期1183-1187,共5页
"藏粮于地"是新时期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决策。分析山东省日照市粮食生产的时空演变规律,基于LMDI方法对影响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因素进行分解,可为优化地方耕地保护策略、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自2005... "藏粮于地"是新时期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决策。分析山东省日照市粮食生产的时空演变规律,基于LMDI方法对影响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因素进行分解,可为优化地方耕地保护策略、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自2005年以来,日照市粮食生产地域分化特征显著,各区县影响粮食生产变化的主导因子不同:粮食单产减少是东港区粮食减产的首要因子;复种指数增加是拉动岚山区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耕地面积变化是造成东港区和莒县粮食变化的主导因子。政府应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土地用途管制,保证耕地质量,提升规划管控效果;不断提升耕地的规模化经营水平,走节约集约化道路;促进耕地利用转型升级,挖掘耕地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耕地因素分解 时空特征 日照市
下载PDF
江苏沿海地区耕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响应 被引量:80
12
作者 史洋洋 吕晓 +1 位作者 黄贤金 于淼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1-976,共16页
论文以江苏沿海地区1990、2000和2010年3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为基础,在GIS、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和Costanza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方法的支持下合成时间序列表征下的耕地利用转型图谱、耕地利用转型模式图谱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图谱,据此揭... 论文以江苏沿海地区1990、2000和2010年3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为基础,在GIS、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和Costanza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方法的支持下合成时间序列表征下的耕地利用转型图谱、耕地利用转型模式图谱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图谱,据此揭示江苏沿海地区耕地转型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1990—2000年阶段耕地以建设用地、水域和林地占用为主,补充耕地来源除建设用地、水域和林地外,还包括了草地,耕地占用大于补充。空间差异以"耕地→建设用地"、"草地→耕地"最为明显,空间分离度低。2)2000—2010年阶段耕地占用的去向增加了未利用地,草地仍是主要的耕地补充来源。空间上以"耕地→建设用地"和"耕地→水域"图谱变化最为显著,空间分离度变大。3)1990—2010年耕地利用转型模式以后期变化最为显著。4)近20 a间,江苏沿海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由170.85×108元提升为182.23×108元,水域是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主要的贡献类型。耕地利用转型导致耕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耕地→建设用地"是最主要的生态减值图谱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转型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地学信息图谱 江苏沿海地区
原文传递
我国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57
13
作者 陈佑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9-32,共4页
通过 GIS模型 (CL U E_ CH) ,探讨了我国耕地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利用耕地变化的幅度 ,划分了 4个不同的类型区 ,并进一步从空间的角度分析了耕地利用变化对我国粮食生产的播种面积、生产条件与生产水平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耕地利用变化 GIS模型 粮食生产 空间分布 中国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县域耕地变化驱动要素研究——以原锡山市为例 被引量:40
14
作者 濮励杰 周峰 彭补拙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79-785,共7页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要素研究,是当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的热点和关键问题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耕地非农占用量大,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突出.运用相关分析、主成份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手段,通过对...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要素研究,是当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的热点和关键问题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耕地非农占用量大,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突出.运用相关分析、主成份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手段,通过对典型区原锡山市耕地数量、质量变化驱动要素的定量分析,探讨了县域耕地变化的驱动要素,为进一步研究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耕地变化提供借鉴,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县域耕地变化 驱动要素 原锡山市 土地利用变化 耕地保护
下载PDF
京冀平原区地块尺度农户耕地集约利用差异对比 被引量:23
15
作者 孔祥斌 李翠珍 +5 位作者 王红雨 马嵩 焦晋升 李涛 张青璞 李靖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31-337,共7页
为进行地块尺度耕地集约度的定量分析,该文选取北京市大兴区和河北省曲周县为对比研究区域,以全区域范围内的地块对应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采取价值和实物2种形态的耕地利用集约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耕地利用集约度的价值形态,... 为进行地块尺度耕地集约度的定量分析,该文选取北京市大兴区和河北省曲周县为对比研究区域,以全区域范围内的地块对应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采取价值和实物2种形态的耕地利用集约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耕地利用集约度的价值形态,大兴区显著高于曲周县。大兴区地块的资本集约度平均值为9797.30元hm2,曲周县为5025.18元/hm2;就价值集约度的构成来看,如果将农户家庭用工计入生产成本,劳动集约度所占比例较高,大兴区平均为67.03%,曲周县大于70%。对于实物形态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大兴区也高于曲周县,同时大兴区农户相对更关注有机肥的使用;且对比分析亦显示出大兴区地块尺度的耕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变异大于曲周县,表明大兴区域农户土地利用的个体差异较大。研究认为,城市郊区的农户相对更偏好资本和劳动集约的利用方式,关注有机肥的使用。因农户土地利用目标的差异,农户对资源环境,社会政策等因素变化做出响应进而形成不同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特征,这是导致地块尺度耕地利用集约度差异的重要微观动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则是其中观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集约度 价值形态 实物形态 地块尺度 京冀平原区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县域耕地变化驱动要素研究——以安塞县为例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秋菊 傅伯杰 +1 位作者 陈利顶 赵文武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6-148,152,共4页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要素研究是当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的热点和关键问题之一。黄土丘陵沟壑区因其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成为全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措施的重点区域之一。运用典型相关分析,通过对典型区安塞县耕地数量、耕地...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要素研究是当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的热点和关键问题之一。黄土丘陵沟壑区因其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成为全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措施的重点区域之一。运用典型相关分析,通过对典型区安塞县耕地数量、耕地质量变化驱动要素的定量分析,探讨了县域耕地变化的驱动要素,并运用典型相关系数和冗余度分析,对诊断结果进行了检验。为进一步研究整个黄土高原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提供借鉴,为该区土地利用的合理调整和水土保持的有效实施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县域耕地变化 驱动要素 安塞县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退耕还林还草
下载PDF
城市扩张与耕地利用强度:工业发展与农户资源禀赋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2
17
作者 易家林 郭杰 +1 位作者 欧名豪 沈璐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6-64,共9页
城市扩张对耕地利用强度的影响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本文基于江苏省县级面板数据,分析城市扩张对耕地利用强度的影响机制,结合外部环境与内部禀赋因素,构建耕地利用强度影响模型,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城市扩张对耕地利用强度的综合... 城市扩张对耕地利用强度的影响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本文基于江苏省县级面板数据,分析城市扩张对耕地利用强度的影响机制,结合外部环境与内部禀赋因素,构建耕地利用强度影响模型,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城市扩张对耕地利用强度的综合影响,并通过加入交互项的方式研究区域工业化水平与农户资源禀赋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第一,由于稀缺效应和资本效应的相互弥补抵消,城市扩张对耕地利用强度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区域,城市扩张所产生稀缺效应以及资本效应不断变化,因此政策上更应该关注如何发挥其正向效应,消减其负向效应。第二,在寻找调节城市扩张影响耕地利用强度的中间变量时发现:(1)当工业总产值大于509. 73亿元时,城市扩张对耕地利用强度的偏效应为负,即城市扩张导致耕地利用强度下降;反之,城市扩张将会促使耕地利用强度上升。(2)当地均机械投入大于816. 39 kW/km2时,城市扩张会促进耕地利用强度提高;相反,城市扩张将会阻碍耕地利用强度提高。(3)当户均耕地面积小于3. 36亩或大于13. 26亩时,城市扩张对耕地利用强度产生正向影响;当户均耕地面积介于3. 36~13. 26亩时,城市扩张对耕地利用强度产生负向影响。因此,为了引导城市扩张对农业投入的正向促进作用,需要协调城市扩张与产业发展,同时提升区域农业机械化水平,依托农地流转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并应当尽快完成工业化快速发展区域基本农田和城市发展边界划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耕地利用强度 农户资源禀赋 双向固定效应 交互项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乡村就业非农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方方 何仁伟 何砚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4-242,共9页
将京津冀地区147个典型区县划分为优化开发区(Ⅰ)、重点开发区(Ⅱ)、农产品主产区(Ⅲ)与生态保护区(Ⅳ)四大地域类型区,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2000—2016年京津冀县域及四大地域类型区的耕地利用效率,探讨了京津冀地区乡村就... 将京津冀地区147个典型区县划分为优化开发区(Ⅰ)、重点开发区(Ⅱ)、农产品主产区(Ⅲ)与生态保护区(Ⅳ)四大地域类型区,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2000—2016年京津冀县域及四大地域类型区的耕地利用效率,探讨了京津冀地区乡村就业非农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6年,京津冀四大地域类型区乡村就业非农化率由高至低依次为Ⅱ>Ⅰ>Ⅲ>Ⅳ,四大地域类型区不同时期耕地利用效率值及其增速各异;2)回归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乡村就业非农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性,Ⅰ、Ⅱ、Ⅲ区耕地利用效率对乡村就业非农化率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008 9、-0.003 8、0.002 4,Ⅳ区乡村就业非农化率与耕地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显著;3)基于此,应采取培育农村新产业与新业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与农用地用途变更监管机制,实施差异化的耕地可持续利用路径等措施,构建不同地域类型农业发展新模式,以提升京津冀地区耕地利用效率,引导乡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与理性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就业非农化 耕地利用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固定效应模型 地域类型 京津冀地区
原文传递
制度变迁、认知偏差与农户耕地利用行为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珍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98,共7页
农户是耕地资源的直接使用者,他们的耕地利用行为决定耕地保护绩效的高低。农户耕地利用行为受农户认知水平的控制,制度则通过增强或改变农户认知水平作用于农户耕地利用行为。受自动思维、社会思维、心智模型思维的支配,农户在耕地认... 农户是耕地资源的直接使用者,他们的耕地利用行为决定耕地保护绩效的高低。农户耕地利用行为受农户认知水平的控制,制度则通过增强或改变农户认知水平作用于农户耕地利用行为。受自动思维、社会思维、心智模型思维的支配,农户在耕地认知上容易出现偏差,而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增强了农户对耕地短期经济价值的认知,在内部变量及外部变量的共同影响下,农户采取破坏耕地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行为。虽然耕地保护制度通过明确禁止农户的某些耕地利用行为或通过经济补偿等政策工具引导农户产生有利于耕地资源系统的行为,但还需从提高农户认知水平的角度,综合运用多样化的耕地保护政策工具,以激发农户耕地保护的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方式 认知偏差 制度变迁 耕地利用行为 耕地保护
下载PDF
基于ArcGIS和熵值法的四川省各市州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差异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曦 陈静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5-631,共7页
本文基于熵值法和四川省复杂多样的地形,构建了包括"投入强度"、"利用强度"、"产出强度"和"可持续状况"这四个准则层,共12个指标的评价体系,以五年为一个跨度,计算出四川省各市州2006~2016年... 本文基于熵值法和四川省复杂多样的地形,构建了包括"投入强度"、"利用强度"、"产出强度"和"可持续状况"这四个准则层,共12个指标的评价体系,以五年为一个跨度,计算出四川省各市州2006~2016年这十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运用标准差椭圆法,基于ArcGIS10.2软件,直观地展示了这三个时间截面上耕地利用集约度的空间分布差异和变化状况.研究结果显示:(1)四川省耕地利用集约度较高的市州位于中部偏东,其范围与成都平原基本吻合,中心位于资阳市的西北部并逐渐向东南移动,最大偏移距离为48km;(2)2006~2011年,东北——西南轴上的市州耕地利用集约度普遍高于东南——西北方向上的市州,但逐渐放缓;2016年的标准差椭圆在各方向的差异进一步缩小.(3)四川省各市州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在三个时间截面的标准差分别为3.286,2.474和1.961,区域之间的集约利用程度趋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集约度 熵值法 标准差椭圆 四川省各市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