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8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整理潜力分析 被引量:151
1
作者 张正峰 陈百明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4-669,共6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土地整理必然从增加耕地面积的单目标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多目标方向发展。因此,科学分析土地整理潜力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科学编制土地整理专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土地整理必然从增加耕地面积的单目标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多目标方向发展。因此,科学分析土地整理潜力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科学编制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及进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需要。从内涵上讲,土地整理潜力是相对于一定土地整理标准而言的潜力,是经济、生态条件约束下的潜力,其实质是土地利用潜力。从来源上分析,耕地整理潜力主要来源于农村道路、排灌沟渠的整治与完善、田块的合并与规整、限制因素的改造与消除、农田防护林网的修建与完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主要来源于居民宅基地用地量的降低、建筑容积率的提高、闲散土地的再利用、自然村向中心村的合并以及村内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的配套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潜力 土地理 耕地面积 农村居民点 土地利用潜力 整理标准
下载PDF
土地整理潜力内涵与评价方法研究初探 被引量:134
2
作者 张正峰 陈百明 董锦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48,共6页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是土地整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是制定土地整理专项规划的根本依据 ,也是划定土地整理区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在土地整理潜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上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本文在归纳分析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土地整理潜...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是土地整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是制定土地整理专项规划的根本依据 ,也是划定土地整理区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在土地整理潜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上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本文在归纳分析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土地整理潜力内涵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将我国大陆地区土地整理潜力的内涵从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三方面进行了界定 ,并着重对大陆地区目前开展较为广泛的耕地整理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潜力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 ,对土地整理潜力的评价单元、评价因素、评价方法与评价技术手段进行了评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力内涵 土地整理 耕地 农村 建设用地 评价方法
下载PDF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力 被引量:114
3
作者 张佰发 苗长虹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0-473,共14页
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状况的重要表征。研究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厘清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及粮食保障用地、生态保育用地、城乡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的... 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状况的重要表征。研究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厘清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及粮食保障用地、生态保育用地、城乡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的规划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本文基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和空间自相关,从城市群、省、市、县多尺度入手,利用7期土地利用数据对黄河流域1970-2015年土地利用状况及变化进行探究。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生态保育用地和耕地占比多年平均值分别为79.04%和18.64%,表明生态保护和粮食生产是其两大主体功能;②城乡建设用地占比逐年提高,城市群地区是建设用地扩张的主体空间;③黄河流域耕地、生态保育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各节点年份Moran’s Ⅰ均大于0.75,表明3种功能类型用地具有强空间正向集聚效应,呈现出"凹"字型分布格局;④城乡建设用地扩张以牺牲耕地为代价,同时部分农村居民点用地逐渐转化为城镇用地;⑤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是促进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因素,驱动力因素存在区域差异,在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南,经济水平达到一定规模后,伴随经济再发展不会出现大规模城乡建设用地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生态保护 粮食生产 城市群 空间自相关 驱动力 黄河流域
原文传递
NECT上农牧交错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46
4
作者 石瑞香 康慕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00-705,共6页
从中国东北样带 (NECT)内的农牧交错区选择典型样点作为研究单元 ,经分析得出该区域属样带上近年来耕地变化最明显的区域 ;在此基础上 ,对可能影响耕地变化的自然气候因素和人口、社会经济因素等分别进行相关分析 ,进而得出该区域近年... 从中国东北样带 (NECT)内的农牧交错区选择典型样点作为研究单元 ,经分析得出该区域属样带上近年来耕地变化最明显的区域 ;在此基础上 ,对可能影响耕地变化的自然气候因素和人口、社会经济因素等分别进行相关分析 ,进而得出该区域近年来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初步结论为 :人口是农牧交错区对耕地变化影响最大的驱动力 ,次之为经济发展 ,再次为技术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CT样带 农牧交错区 土地利用 驱动力
下载PDF
NECT样带1984~1996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被引量:46
5
作者 康慕谊 江源 石瑞香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在分区选择典型样点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和土地利用强度等方面对中国东北样带(NECT)近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揭示出样带上土地利用发生变化较剧烈的区域为农牧交错带,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此结... 在分区选择典型样点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和土地利用强度等方面对中国东北样带(NECT)近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揭示出样带上土地利用发生变化较剧烈的区域为农牧交错带,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此结论对样带上的生态敏感区域制定土地利用开发与管理政策应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北样带 土地利用 农牧交错带 耕地
下载PDF
中国西部区耕地等别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81
6
作者 孔祥斌 张青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7,共7页
在总体上把握西部区耕地质量分布特征,对于制定适合西部区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对策意义重大。该文以西部区12省的农用地分等国家级汇总结果为基础,分析了西部区耕地等别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区耕地等别范围为4~15等,... 在总体上把握西部区耕地质量分布特征,对于制定适合西部区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对策意义重大。该文以西部区12省的农用地分等国家级汇总结果为基础,分析了西部区耕地等别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区耕地等别范围为4~15等,平均等别为11.2等,与全国总体水平相比,耕地等别总体偏低;西部各省耕地等别差异明显,广西、四川、重庆等南部省份等别较高,等别集中在6~10等,甘肃、内蒙、青海等北部省份等别较低,集中在10等以后;从土地利用分区来看,西南区的耕地等别高于西北区和青藏区;从标准耕制度分区来看,各一级指标区间耕地质量分布差异明显,华南区、江南区、四川盆地区等地区耕地等别较高,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及长城沿线区、东北区的耕地等别较低;同一指标区内,耕地复种次数越多,等别越高,灌溉水田或水浇地的等别总体高于旱地,海拔低的耕地等别高于海拔高的耕地等别;西部区的耕地等别分布特征表明,优先保护复种指数高的耕地,相同复种指数的优先保护水浇地和水田。该研究为制定西部区耕地空间布局优化、质量提升对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等 优化 耕地 土地评价 西部地区
下载PDF
农地“三权分置”制度实施潜在风险与完善措施——基于产权配置与产权公共域视角 被引量:62
7
作者 吴一恒 徐砾 马贤磊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6-63,共18页
本文从产权配置和产权公共域的视角出发,结合部分试点地区的实践经验,剖析"三权分置"制度实施的潜在风险与完善措施。研究发现:(1)受法律法规的模糊表达、地方政府的产权再配置及契约规则的影响,"三权分置"制度下... 本文从产权配置和产权公共域的视角出发,结合部分试点地区的实践经验,剖析"三权分置"制度实施的潜在风险与完善措施。研究发现:(1)受法律法规的模糊表达、地方政府的产权再配置及契约规则的影响,"三权分置"制度下农地产权配置结构中仍存在产权公共域;(2)产权实际配置状况与产权公共域的存在导致不同权利主体的利益难以兼顾、农地流转市场与抵押市场受到制约等问题,形成"三权分置"制度实施的潜在风险;(3)合约机制和第三方组织在解决由产权实际配置与产权公共域引发的系列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完善合约机制、建立第三方服务机制、加强政策宣传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 “三权分置” 产权配置 产权公共域
原文传递
农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8
作者 刘水杏 曲波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2年第3期82-84,共3页
当前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的核心问题是片面强调数量平衡 ,缺乏新增耕地的质量衡量标准和检验机制 ,从而使我国的新增耕地质量总体趋于下滑 ,某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因此 ,确定耕地质量的衡量标准 ,建立耕地质量检验机制已成为耕地占补平衡... 当前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的核心问题是片面强调数量平衡 ,缺乏新增耕地的质量衡量标准和检验机制 ,从而使我国的新增耕地质量总体趋于下滑 ,某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因此 ,确定耕地质量的衡量标准 ,建立耕地质量检验机制已成为耕地占补平衡的关键。为此 ,文章提出运用农地定级与估价成果建立耕地质量平衡标准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 分等定级 耕地 占补平衡 中国 生态环境
下载PDF
1998-2012年中国耕地复种指数时空差异及动因 被引量:52
9
作者 谢花林 刘桂英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4-614,共11页
从国家、区域和省级三个层面上分析了1998-2012年间中国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趋势,并基于Theil指数探讨了中国耕地复种指数的时空差异,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从人文视角探讨了耕地复种指数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全国尺度上,中国耕地... 从国家、区域和省级三个层面上分析了1998-2012年间中国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趋势,并基于Theil指数探讨了中国耕地复种指数的时空差异,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从人文视角探讨了耕地复种指数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全国尺度上,中国耕地复种指数总体上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在区域尺度上,复种指数最高的为中部地区,最低的为东北地区;而复种指数增长最快的是东北地区,最慢的是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呈下降趋势。3中国31个省份复种指数各不相同,且差距大,复种指数增长最快的是新疆、宁夏和云南。4由Theil指数值的大小可知,中国耕地复种指数的差异呈缩小态势,其主要原因为四大区域间的差异。5人口非农化比重对耕地复种指数产生了显著负向作用,产业非农化比重、农业政策、人均经营耕地和农村家庭人均经营纯收入对耕地复种指数产生了显著正向作用。最后,本文认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水平,促进土地流转,形成土地规模化经营,以及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及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惠农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国家惠农政策的诱致作用,有利于全面提高中国耕地复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土地利用集约度 复种指数 粮食安全 THEIL指数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水资源和粮食安全问题探讨 被引量:48
10
作者 张正斌 徐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305-1310,共6页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用占全球7%的土地、8%的淡水养活占全球22%的人口。但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气候干旱和生态环境破坏以及污染的不断扩大和加重,水和耕地资源的不断减少,中国在水资源和粮食安全方面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用占全球7%的土地、8%的淡水养活占全球22%的人口。但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气候干旱和生态环境破坏以及污染的不断扩大和加重,水和耕地资源的不断减少,中国在水资源和粮食安全方面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中国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有70%左右的贫困人口,粮食安全问题长期存在,经济发展缓慢。目前中国政府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减免农业税费,增加经济投入和水利工程等建设项目,是解决西北地区贫困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水资源 耕地 粮食安全 中国西北 贫困 挑战
下载PDF
四川省耕地地力生产潜力及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45
11
作者 何毓蓉 周红艺 +1 位作者 张保华 宫阿都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5,共6页
四川省的耕地地力以土壤质量系数衡量 ,多数在 0 .70以下。其中在 0 .70以上的一、二、三等耕地面积为2 78.17万hm2 ,占全省耕地面积 (第二次土壤普查面积 )的 4 2 .5 %。而四等及其以下的中低产田土占过半数。四川省耕地粮食作物生产潜... 四川省的耕地地力以土壤质量系数衡量 ,多数在 0 .70以下。其中在 0 .70以上的一、二、三等耕地面积为2 78.17万hm2 ,占全省耕地面积 (第二次土壤普查面积 )的 4 2 .5 %。而四等及其以下的中低产田土占过半数。四川省耕地粮食作物生产潜力 ,按第二次土壤普查耕地面积计算为 10 715 .986× 10 7kg。按现有耕地面积 (2 0 0 1年 )计算为 6 981.75 7× 10 7kg。按耕地最大生产潜力 ,在 2 0 4 0年后 ,四川省的粮食产量与人口需求间将出现亏缺 ,分别以线性模型和指数模型预测 ,预计分别缺口粮食 5 2 3.70 2× 10 7kg和 16 8.4 4 2× 10 7kg ,那时四川将超载人口386 .34万人至 12 0 1.2 0万人。按耕地现实粮食生产力 (单产 )计算的四川省耕地承载力 ,从 2 0 0 0年后 ,出现粮食缺口和人口超载。预计未来 5 0年 ,粮食亏缺将在 887.4 2 5× 10 7kg至 2 982 .2 80× 10 7kg ,人口超载达到 2 0 35 .4万人至 6 84 0 .1万人。表明四川省的耕地超载、粮食危机将不可避免 ,形势是严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地力 壤质量 粮食生产潜力 承载力 四川
下载PDF
区域耕地生态价值补偿量化模型构建——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48
12
作者 张皓玮 方斌 +2 位作者 魏巧巧 瞿颖 王庆日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70,共8页
研究目的:探讨区域耕地生态价值补偿量化的思路与方法。研究方法:以耕地生态服务价值为依据,以生态超载指数作为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在各区域间转移的测度,结合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构建市域间生态价值补偿量化模型,并以江苏省为例,测算... 研究目的:探讨区域耕地生态价值补偿量化的思路与方法。研究方法:以耕地生态服务价值为依据,以生态超载指数作为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在各区域间转移的测度,结合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构建市域间生态价值补偿量化模型,并以江苏省为例,测算各区域间耕地生态价值补偿量。研究结果:(1)2011年江苏省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北高南低,生态超载指数南亏北盈,表现出耕地生态供给和生态消费"空间异位"现象。(2)2011年江苏省整体上向外输出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可获得16.99×108元耕地生态补偿费。(3)省内苏南地区及苏中南通市需分别支付104.83×108和2.88×108元耕地生态补偿费,苏中(除南通市)和苏北地区可分别获得24.68×108和100.05×108元的补偿费。研究结论:计算结果与各市的实际情况吻合,可为江苏构建耕地生态补偿路径提供参考,该测算方法对类似地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以区域生态价值量确定耕地保护指标,构建耕地生态价值补偿机制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生态价值补偿 参数比照法 生态足迹 耕地
下载PDF
贵州省50年来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特征及其与粮食产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3
13
作者 赵翠薇 濮励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贵州省耕地资源不足、人口增长速度快、粮食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 ,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利用贵州省近 50年的统计数据 ,分析耕地面积的变化过程及其驱动因子 ,并对耕地和粮食数量变化的相关关系作了初步研究 .贵州耕地... 贵州省耕地资源不足、人口增长速度快、粮食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 ,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利用贵州省近 50年的统计数据 ,分析耕地面积的变化过程及其驱动因子 ,并对耕地和粮食数量变化的相关关系作了初步研究 .贵州耕地面积变化经历了快速增加 -缓慢减少 -快速减少 -平稳减少 -缓慢增加 5个过程 ,驱动因子可归结为经济建设、农业发展、交通建设及人口压力 4个方面 ;用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的变化率进行的耕地和粮食的相关分析显示 :196 9年以前两者的变化呈同向波动 ,粮食增产主要来源于耕地面积的增加 ;196 9年以后基本呈反向变化 ,在大部分年份 ,耕地减少的同时粮食实现增产 ,单产的提高是增产的主要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变化过程 粮食问题 贵州省
下载PDF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及其对耕地的影响 被引量:44
14
作者 何英彬 陈佑启 +2 位作者 杨鹏 许新国 余强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12-316,共5页
为明晰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目的与效果及其对耕地数量的影响,根据目前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研究进展,从土地整理潜力、土地整理模式及土地整理政策建议三方面对该领域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了目前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为明晰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目的与效果及其对耕地数量的影响,根据目前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研究进展,从土地整理潜力、土地整理模式及土地整理政策建议三方面对该领域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了目前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主导的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及进一步明确大力开展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以便增加耕地数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规划 农村居民点 土地整理 耕地 潜力 模式 政策
下载PDF
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生产能力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42
15
作者 相慧 孔祥斌 +2 位作者 武兆坤 史婧然 张青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35-244,共10页
核算区域耕地资源生产能力,揭示耕地生产能力层次差异,分析耕地资源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科学确定区域耕地利用与保护对策,特别是支撑区域土地整治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国家耕地资源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中国粮食主产... 核算区域耕地资源生产能力,揭示耕地生产能力层次差异,分析耕地资源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科学确定区域耕地利用与保护对策,特别是支撑区域土地整治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国家耕地资源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中国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6省)乡镇尺度的耕地资源生产能力核算数据为基础,核算了粮食主产区理论生产能力、可实现生产能力和实际生产能力差值以及生产能力特征,并分析了耕地生产能力在省级及二级区尺度上的分布特征,揭示了耕地区县级利用强度与利用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粮食主产区(6省)的耕地理论生产能力、可实现生产能力和实际生产能力分别为5.12、4.03和3.28亿t。江苏省的江淮平原区理论单产、可实现单产和实际单产均最高,黑龙江省的大小兴安岭山地区理论单产最低,河北省的后山坝上高原区可实现单产、实际单产最低。河北平原区及山东省理论利用潜力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耕地资源理论生产能力较高表明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主产区增产潜力巨大;而6省区可实现利用潜力普遍较低,表明通过政策提升耕地生产能力的空间有限。该文为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数量、生产能力并重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等 农村地区 耕地 综合生产能力 农用地分等 空间特征
下载PDF
典型峰丛洼地耕地、聚落及其与喀斯特石漠化的相互关系——案例研究 被引量:41
16
作者 李阳兵 罗光杰 +4 位作者 白晓永 王永艳 王世杰 谢静 杨广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95-2207,共13页
喀斯特石漠化,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和引起国家层面重视,但当前研究并没揭示岩溶山地土地为什么会发生石漠化这一现象的本质,没有阐明岩溶山地农户为什么要进行不合理活动。通过典型案例研究从理论上解释岩溶山地农户为什么要进行不合... 喀斯特石漠化,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和引起国家层面重视,但当前研究并没揭示岩溶山地土地为什么会发生石漠化这一现象的本质,没有阐明岩溶山地农户为什么要进行不合理活动。通过典型案例研究从理论上解释岩溶山地农户为什么要进行不合理活动这个问题,以从本质上揭示石漠化发生的机理。为此,在贵州选择了6个典型峰丛洼地,采用2010年的10 m分辨率ALOS影像作为数据源,比较了6种不同的峰丛洼地组合地形中的耕地资源分布、聚落特征和石漠化发育情况。结果表明,6个研究点耕地和聚落数量、分布和石漠化的面积和分布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相互关系可阐明土地承载力较低情形、土地承载力中等情形和土地承载力较高情形石漠化发生的过程;发现严重的石漠化只能出现在土地承载力低、人口压力大的区域,并据此进一步总结了峰丛洼地区石漠化形成的理论模型。从理论上揭示了峰丛洼地区土地承载力和人口压力是否协调决定了峰丛洼地区的生态质量状况,有助于从本质上认识石漠化的发生机理和指导石漠化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丛洼地 聚落 耕地 石漠化
下载PDF
我国耕地质量与监控研究综述 被引量:35
17
作者 张蚌蚌 孔祥斌 +5 位作者 郧文聚 朱道林 郝晋珉 张凤荣 黄元仿 朱德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6-222,共7页
通过对耕地质量与监控研究进展的系统总结和梳理,提出耕地质量与监控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为我国耕地质量提升与管理提供支撑。研究采用文献综合法和总结归纳法。结果表明:耕地质量与监控研究必须加强与耕地资源多功能需求、耕地生产能力... 通过对耕地质量与监控研究进展的系统总结和梳理,提出耕地质量与监控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为我国耕地质量提升与管理提供支撑。研究采用文献综合法和总结归纳法。结果表明:耕地质量与监控研究必须加强与耕地资源多功能需求、耕地生产能力、耕地生态效应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融合;围绕耕地质量因素与过程、耕地质量调查与监测、耕地多功能诊断与评价、耕地质量与产能提升及基本农田质量保护与管理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质量 监控
原文传递
山东省耕地资源价值评估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陈会广 曲福田 陈江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30,共6页
显化耕地资源价值 ,有利于耕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山东省为例 ,将耕地看作一个生态经济系统 ,按耕地资源价值形成的影响因素 ,以收益倍数法为基础 ,应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原理 ,对耕地资源进行价值核算。
关键词 山东 耕地资源 模糊综合评判 收益倍数法
下载PDF
土地整理分区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被引量:27
19
作者 张正峰 陈百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23-126,共4页
在各级土地整理专项规划中,为明确区域土地整理的类型与方向,制订适合实际情况的土地整理标准,进而为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提供基础,需进行土地整理分区。该文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以乡镇为分区单元,采用经济社会指标与自然指标相关延伸的方... 在各级土地整理专项规划中,为明确区域土地整理的类型与方向,制订适合实际情况的土地整理标准,进而为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提供基础,需进行土地整理分区。该文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以乡镇为分区单元,采用经济社会指标与自然指标相关延伸的方法,确定10项指标进行星座聚类分析,将大兴区分成北部经济发达区、东部产粮区与中南部综合发展区三个区,并分别明确了三个区域土地整理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分区 耕地 农村居民点 大兴区
下载PDF
贵州省耕地土壤的养分状况 被引量:30
20
作者 童倩倩 何腾兵 +6 位作者 高雪 彭志良 韩峰 赵泽英 杨莉 袁成军 杨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2-84,共3页
为贵州省土壤养分等级划分标准的制定和耕地的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贵州省36个县(市、区)共计162 716个耕地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对贵州省耕... 为贵州省土壤养分等级划分标准的制定和耕地的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贵州省36个县(市、区)共计162 716个耕地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对贵州省耕地土壤养分含量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贵州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集中在26-42 g/kg、1.5-2.3 g/kg、11-22 mg/kg和100-180 mg/kg;贵州耕地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有效磷含量处于中上水平,速效钾含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分析结果对掌握贵州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耕地养分利用管理和作物高产稳产的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土壤养分 含量 贵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