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黄酮类化合物野黄芩苷(scutellarin)和野黄芩素(scutellarein)在Caco-2单层细胞模型中的吸收和转运特性。考察缓冲液、作用时间、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抑制剂、多药耐药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2,MRP2)...目的:研究黄酮类化合物野黄芩苷(scutellarin)和野黄芩素(scutellarein)在Caco-2单层细胞模型中的吸收和转运特性。考察缓冲液、作用时间、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抑制剂、多药耐药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2,MRP2)抑制剂、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drug resistance protein,BCRP)抑制剂对野黄芩苷和野黄芩素吸收转运的影响。方法:利用Caco-2单层模型研究从绒毛面(apical,AP)侧到基底面(basolateral,BL)侧以及从BL侧到AP侧两个方向的转运过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计算转运参数和表观渗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Papp)。结果:两化合物在磷酸盐缓冲液和Hanks缓冲液中的Papp有差异。在磷酸盐缓冲液中野黄芩苷AP→BL侧无转运,BL→AP侧的Papp为(0.74~1.58)×10-6cm/s;野黄芩素在AP→BL侧与BL→AP侧的Papp分别为(4.33~6.79)×10-6cm/s和(1.32~2.56)×10-6cm/s。随着时间延长,Papp逐渐下降,野黄芩素的吸收转运优于野黄芩苷。P-gp抑制剂维拉帕米、MRP2抑制剂MK-571钠盐及BCRP抑制剂利血平能够促进野黄芩苷的吸收转运,维拉帕米能促进野黄芩素的吸收转运,MK-571钠盐促进野黄芩素外排。结论:野黄芩苷属于难吸收的化合物,野黄芩素吸收优于野黄芩苷,野黄芩素可通过小肠上皮被动吸收进入体内。P-gp抑制剂能够促进野黄芩苷和野黄芩素的转运,MRP2抑制剂和BCRP抑制剂能够促进野黄芩苷的转运,MRP2抑制剂促进野黄芩素外排。野黄芩苷吸收不良和外排蛋白的作用是造成其生物利用度较低的原因。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建立体外Caco-2细胞模型研究树豆酮酸A的吸收特性。方法通过MTS实验考察树豆酮酸A不同浓度对Caco-2细胞的毒性,考察树豆酮酸A从AP→BL和BL→AP的双向转运,计算累计转运量以及表观渗透系数(P_(app)),进一步探究转运量与其浓度、...目的通过建立体外Caco-2细胞模型研究树豆酮酸A的吸收特性。方法通过MTS实验考察树豆酮酸A不同浓度对Caco-2细胞的毒性,考察树豆酮酸A从AP→BL和BL→AP的双向转运,计算累计转运量以及表观渗透系数(P_(app)),进一步探究转运量与其浓度、时间、以及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的关系。结果树豆酮酸A的转运量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增加,AP→BL树豆酮酸A P_(app)值为2.01×10^(-6)~3.95×10^(-6)cm·s^(-1),BL→AP树豆酮酸A P app值为2.51×10^(-6)~6.03×10^(-6)cm·s^(-1),外排率ER接近1.5。结论提示树豆酮酸A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吸收不是简单的被动扩散,其外排比提示可能含有外排蛋白P-糖蛋白的参与,表观渗透系数推测其口服吸收为中等吸收。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黄酮类化合物野黄芩苷(scutellarin)和野黄芩素(scutellarein)在Caco-2单层细胞模型中的吸收和转运特性。考察缓冲液、作用时间、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抑制剂、多药耐药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2,MRP2)抑制剂、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drug resistance protein,BCRP)抑制剂对野黄芩苷和野黄芩素吸收转运的影响。方法:利用Caco-2单层模型研究从绒毛面(apical,AP)侧到基底面(basolateral,BL)侧以及从BL侧到AP侧两个方向的转运过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计算转运参数和表观渗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Papp)。结果:两化合物在磷酸盐缓冲液和Hanks缓冲液中的Papp有差异。在磷酸盐缓冲液中野黄芩苷AP→BL侧无转运,BL→AP侧的Papp为(0.74~1.58)×10-6cm/s;野黄芩素在AP→BL侧与BL→AP侧的Papp分别为(4.33~6.79)×10-6cm/s和(1.32~2.56)×10-6cm/s。随着时间延长,Papp逐渐下降,野黄芩素的吸收转运优于野黄芩苷。P-gp抑制剂维拉帕米、MRP2抑制剂MK-571钠盐及BCRP抑制剂利血平能够促进野黄芩苷的吸收转运,维拉帕米能促进野黄芩素的吸收转运,MK-571钠盐促进野黄芩素外排。结论:野黄芩苷属于难吸收的化合物,野黄芩素吸收优于野黄芩苷,野黄芩素可通过小肠上皮被动吸收进入体内。P-gp抑制剂能够促进野黄芩苷和野黄芩素的转运,MRP2抑制剂和BCRP抑制剂能够促进野黄芩苷的转运,MRP2抑制剂促进野黄芩素外排。野黄芩苷吸收不良和外排蛋白的作用是造成其生物利用度较低的原因。
文摘目的通过建立体外Caco-2细胞模型研究树豆酮酸A的吸收特性。方法通过MTS实验考察树豆酮酸A不同浓度对Caco-2细胞的毒性,考察树豆酮酸A从AP→BL和BL→AP的双向转运,计算累计转运量以及表观渗透系数(P_(app)),进一步探究转运量与其浓度、时间、以及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的关系。结果树豆酮酸A的转运量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增加,AP→BL树豆酮酸A P_(app)值为2.01×10^(-6)~3.95×10^(-6)cm·s^(-1),BL→AP树豆酮酸A P app值为2.51×10^(-6)~6.03×10^(-6)cm·s^(-1),外排率ER接近1.5。结论提示树豆酮酸A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吸收不是简单的被动扩散,其外排比提示可能含有外排蛋白P-糖蛋白的参与,表观渗透系数推测其口服吸收为中等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