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3
1
作者 任宏强 赵利 +3 位作者 王忠 王丽 张忠双 黄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84-1088,共5页
目的探讨了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和复方丹参滴丸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仅作开胸手术,并于术后行生理盐水灌胃;心肌梗死组和复方丹参滴丸组结... 目的探讨了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和复方丹参滴丸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仅作开胸手术,并于术后行生理盐水灌胃;心肌梗死组和复方丹参滴丸组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在术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治疗3天后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大鼠心肌组织中Fas、Fas-L和p53 mRNA进行分析,采用Western blot对Bcl-2和Bax蛋白水平进行分析,并采用TUNEL染色法和Western blot分析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复方丹参滴丸组大鼠心肌组织中Fas、Fas-L和p53 mRNA水平明显增加(P<0.05)。而复方丹参滴丸组织中Fas、Fas-L和p53 mRNA水平较急性心肌梗死组显著下降(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大鼠心肌组织Bcl-2/Bax比值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而复方丹参滴丸组较假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心肌梗死组和复方丹参滴丸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而复方丹参滴丸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较心肌梗死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对抑制急性心肌梗死细胞凋亡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急性心肌梗死 凋亡蛋白
下载PDF
Hawthorn Extract Alleviates Atherosclerosis through Regulating Inflammation and Apoptosis Related Factors: An Experimental Study 被引量:17
2
作者 WANG Song-zi WU Min +5 位作者 CHEN Ke-ji LIU Yue SUN Jing SUN Zhuo MA He LIU Long-tao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08-115,共8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hawthorn extract on serum lipid levels,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aortic atherosclerosis plaque,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apoptosis-related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in apolipop...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hawthorn extract on serum lipid levels,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aortic atherosclerosis plaque,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apoptosis-related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in apolipoprotein E gene knockout(ApoE^(-/-)) mice. Methods: Thirty-six ApoE^(-/-) mice were fed with a high-fat diet starting at the age of 8 weeks.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by a random number table including model group, hawthorn extract group, and simvastatin group, 12 mice in each group. Twelve 8-week-old C57BL/6 mice were fed a basic diet and served as control. The mice in the control and model groups were administered 0.2 mL saline daily, the mice in the hawthorn extract and simvastatin groups were administered with 50 mg/kg hawthorn extract or 5 mg/kg simvastatin daily for 16 weeks. After 16 weeks, plasma lipids including total cholesterol(TC), triglyceride(TG),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 an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 were determined by an enzymatic assay. Aortic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were observed by light microscopy, scanning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respectively. Plasma levels of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 interleukin-1β(IL-1β), adiponectin(APN), and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 were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s of Bax and Bcl-2 in the aorta were assessed by Western blotting and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 T-PCR), respectively. Result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plasma levels of TC, TG and LDL-C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HDL-C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model group(P<0.01). Compared to the model group, treatment with hawthorn extrac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plasma levels of TC, TG, and LDL-C and increased the plasma level of HDL-C in ApoE^(-/-)mice(P<0.01). The levels of MCP-1, IL-1β, and hs-CRP in the mode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APN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WTHORN extract ATHEROSCLEROSIS unstable PLAQUE INFLAMMATION factors apoptosis-related protein
原文传递
CI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ZK-75-1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香丹 孙抒 +2 位作者 宋莲莲 杨万山 金铁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4-317,共4页
目的:研究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ing cells,CIK)对乳腺癌细胞株ZK-75-1的杀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HE染色观察凋亡细胞ZK-75-1的形态学改变.应用TUNEL(TdT-mediated dUTPnick end labeling... 目的:研究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ing cells,CIK)对乳腺癌细胞株ZK-75-1的杀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HE染色观察凋亡细胞ZK-75-1的形态学改变.应用TUNEL(TdT-mediated dUTPnick end labeling)法检测CIK细胞的凋亡.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ZK-75-1细胞中p53、p16、C-myc、Bcl-2及Bax的表达率.结果:HE染色显示,CIK细胞向ZK-75-1细胞靠近,形成典型的玫瑰花环状;肿瘤细胞的胞浆中出现颗粒状物,有的肿瘤细胞只见颗粒状碎片;而作为对照的乳腺癌细胞生长良好.TUNEL法检测显示,对照组细胞未染色或染呈均匀的淡蓝色;实验组凋亡的细胞缩小,核或核周染呈深蓝色.CIK细胞作用4~12 h ZK-75-1细胞的凋亡率上升,作用12~24h细胞的凋亡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结果表明,CIK细胞实验组p53、pi6、C-myc及Bcl-2蛋白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均下降,Bax蛋白的表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I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ZK-75-1杀伤作用的机制之一,可能与p53、p16、C-myc、Bcl-2蛋白表达的下调及Bax蛋白表达的上调有关,并与CIK细胞作用的时间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乳腺癌细胞ZK-75-1 细胞凋亡 凋亡相关蛋白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罗敏 陈昌林 +1 位作者 李明兵 侯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18期1913-1916,共4页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大鼠模型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仅穿线而不结扎)、MIR组(建立MIR模型)、干预组(建立MIR模型前给予右美托咪定预处理),三组各10只...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大鼠模型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仅穿线而不结扎)、MIR组(建立MIR模型)、干预组(建立MIR模型前给予右美托咪定预处理),三组各10只。比较干预组与MIR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危险区面积和心肌细胞凋亡率的差异,并比较三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及补体3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相比MIR组,干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和危险区面积明显缩小,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 <0. 01)。相比对照组,MIR组和干预组大鼠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 01);相比MIR组,干预组大鼠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 01)。相比对照组,MIR组和干预组大鼠补体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 01);相比MIR组,干预组大鼠补体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 01)。结论通过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提高MIR大鼠模型心肌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和补体3蛋白表达,减少心肌梗死面积,缓解大鼠心肌损伤,减少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肌缺血再灌注 右美托咪定 心肌梗死面积 细胞凋亡 凋亡相关蛋白
下载PDF
生姜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贾士奇 王军 +3 位作者 张红霞 黄霞 孙为 傅蔓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研究生姜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组、生姜水提物高、中和低剂量组。采用线拴法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分别... 目的:研究生姜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组、生姜水提物高、中和低剂量组。采用线拴法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分别于手术前24 h、术前1 h和再灌注后12 h ig给药,共3次,大鼠于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快速冰冻取脑切片固定。末端脱氧核糖核酸介导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海马凋亡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海马神经元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抗凋亡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促凋亡基因(Bax)基因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MCAO大鼠海马凋亡细胞明显增加,caspase-3和Bax基因表达增强,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生姜能明显降低MCAO大鼠海马TUNEL,caspase-3,Bax和Bcl-2阳性细胞数,Bcl-2/Bax比值显著升高。结论:生姜水提物对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相关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凋亡相关蛋白
原文传递
白花前胡提取物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室重构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涂欣 王晋明 +1 位作者 涂乾 涂晋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94-398,共5页
目的 :研究白花前胡提取物 (PdE)对腹主动脉缩窄术后大鼠心室重构及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 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部分缩窄大鼠腹主动脉术制作心肌肥厚模型。称重法检测左室心肌重量 ,计算心系数 ;观察细胞组织结构改变 ,测量左心... 目的 :研究白花前胡提取物 (PdE)对腹主动脉缩窄术后大鼠心室重构及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 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部分缩窄大鼠腹主动脉术制作心肌肥厚模型。称重法检测左室心肌重量 ,计算心系数 ;观察细胞组织结构改变 ,测量左心室内径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及Bcl 2、Bax蛋白表达。结果 :腹主动脉缩窄术后 ,大鼠左室重量及心系数明显增加 ;4 0 0 %PdE可明显减轻大鼠腹主动脉术所致左室重量增加 (用药组 0 .4 9±0 .0 7g ,模型组 0 .5 7± 0 .16g ,P <0 .0 5 )及心系数的升高 (用药组 2 .4 4% ,模型组 2 .82 % ,P <0 .0 5 ) ;2 0 0 %PdE亦可明显降低大鼠腹主动脉术后心系数的升高 (用药组 2 .5 1% ,模型组 2 .82 % ,P <0 .0 5 ) ;腹主动脉缩窄术后大鼠心肌细胞明显肥大 ,胞核呈浓染、增大 ,细胞间距增大 ,组织横断面心肌纤维增多 ;4 0 0 %PdE及 2 0 0 %PdE可有效改善因腹主动脉缩窄所致心肌组织结构变化 ;腹主动脉缩窄术后 ,大鼠左室腔内径明显缩小 ,而 4 0 0 %PdE及2 0 0 %PdE可显著改善大鼠腹主动脉术后左室腔内径缩小 (P <0 .0 5 ) ;模型组Bcl 2与Bax蛋白表达率与伪手术组、各浓度PdE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但伪手术组 ,4 0 0 %及 2 0 0 %PdE组Bcl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前胡提取物 腹主动脉缩窄 心室重构 心肌肥厚 凋亡相关蛋白
下载PDF
清热解毒法基于Bcl-2/Bax等凋亡信号通路调控结肠癌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阮善明 沈敏鹤 +4 位作者 李梦婷 王益 林红 郑丽萍 张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7期1531-1534,共4页
目的:观察含清热解毒中药小鼠血清对结肠癌CT-26细胞蛋白Bcl-2、Bax、P5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用药A组、用药B组、用药C组和模型D组。A、B、C组分别连续使用解毒三根汤灌胃5、7、10 d后,与D组一起通过眼球... 目的:观察含清热解毒中药小鼠血清对结肠癌CT-26细胞蛋白Bcl-2、Bax、P5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用药A组、用药B组、用药C组和模型D组。A、B、C组分别连续使用解毒三根汤灌胃5、7、10 d后,与D组一起通过眼球取血获得含药血清,并作用于结肠癌CT-26细胞,MTT法测细胞24h、48h、72h的抑制率,与未经鼠血清刺激的正常CT-26细胞分别裂解蛋白后,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P53、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结果:MTT法结果显示解毒三根汤灌胃10天组,即C组对细胞的抑制率最高,该组Bax、P53、Caspase-3蛋白的表达较正常结肠癌细胞(E组)升高,Bcl-2蛋白表达较正常结肠癌细胞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三根汤抑制结肠癌CT-26细胞的生长可能与抑制Bcl-2的表达,促进Bax、P53、Caspase-3的表达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梨根 水杨梅根 虎杖根 结肠癌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九香虫血淋巴对肿瘤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佳琪 龙金麟 +2 位作者 檀军 金道超 郭建军 《生物资源》 CAS 2017年第5期360-365,共6页
探索九香虫血淋巴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通路。利用Bradford法检测九香虫血淋巴浓度并将其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人胃癌SGC-7901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经九香虫血淋巴干预后肿瘤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8... 探索九香虫血淋巴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通路。利用Bradford法检测九香虫血淋巴浓度并将其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人胃癌SGC-7901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经九香虫血淋巴干预后肿瘤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8、Caspase-9、Bcl-2、Bax等的表达。结果显示,九香虫血淋巴作用的SGC-7901、MCF-7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Bax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细胞明显上调;两种细胞的Bcl-2蛋白,较对照组细胞表达明显下调;两种细胞的Caspase-8蛋白,较对照组细胞表达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经九香虫血淋巴诱导的SGC-7901、MCF-7细胞可能通过触发其线粒体凋亡途径使肿瘤细胞发生不可逆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香虫 血淋巴 凋亡相关蛋白 蛋白免疫印迹法
原文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s MEG3和GAS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9
作者 孟菲菲 司君利 +3 位作者 解祥军 刘璐 亓玉琴 吕梅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11期1449-1452,1457,共5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母系表达基因3(MEG3)、生长特异抑制物5(GAS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MEG3与凋亡相关蛋白P53、MDM2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手术治疗的胃癌切除标本(包括癌组...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母系表达基因3(MEG3)、生长特异抑制物5(GAS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MEG3与凋亡相关蛋白P53、MDM2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手术治疗的胃癌切除标本(包括癌组织及对应的远端正常组织)55例,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胃癌组织中MEG3、GAS5的表达水平(以2-△△ct表示基因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癌中P53、MDM2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MEG3的相关性。结果 (1)MEG3在胃癌组织的相对表达水平(7.98±0.19)低于正常组织(9.47±0.18,P<0.01)。GAS5在胃癌组织的相对表达水平(4.03±0.18)低于正常组织(6.06±0.18,P<0.01)。MEG3、GAS5相对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相关性,与分化程度、是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P<0.01)。(2)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0.185 5±0.014 7)低于正常组织(0.258 7±0.018 5),MDM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0.295 1±0.016 8)高于正常组织(0.195 5±0.015 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癌组织中MEG3的表达水平与P53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591,P<0.01),而与MDM2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346,P<0.05)。(4)MEG3、GAS5高表达者较低表达者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P均<0.01)。结论 MEG3、GAS5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抑癌基因的作用,MEG3可通过p53途径发挥抑癌作用。检测MEG3、GAS5基因的表达水平对判断胃癌预后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 母系表达基因3 生长特异抑制物5 P53蛋白 MDM2蛋白 抑癌基因 凋亡相关蛋白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川陈皮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武俊紫 侯伟 +5 位作者 胡冬雄 赵微 贾亚敏 和凤军 宋波 杨榆青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32-1338,1446,共8页
为观察川陈皮素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本研究选用120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2周后分为正常组(20只)和糖尿病肾病造模组(100只),成功构建糖尿病肾病模型后选取50只,分为模型组,川陈皮素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以及阳性药物贝那普利组,每... 为观察川陈皮素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本研究选用120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2周后分为正常组(20只)和糖尿病肾病造模组(100只),成功构建糖尿病肾病模型后选取50只,分为模型组,川陈皮素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以及阳性药物贝那普利组,每组10只,治疗6周后处死,收集尿液检测24h-尿量和24h-尿蛋白,收集血液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肾功能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变化特点,收集肾脏检测肾脏病理学以及肾脏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模型组有明显肾小球增大、部分系膜增生和间质纤维化,相较于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和川陈皮素三个剂量组肾小球病变减轻;与模型组相比,贝那普利组和川陈皮素低、中、高剂量组UCr、24h蛋白尿、BUN、Scr、血糖、TG、TC、IL-1、IL-6和TNF-α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贝那普利组和川陈皮素低、中和高剂量组Bax和Caspase-3明显降低(P<0.05),Bcl-2明显升高(P<0.05)。上述研究表明,川陈皮素对糖尿病肾脏损害大鼠肾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陈皮素 糖尿病肾病 大鼠 凋亡相关蛋白
下载PDF
番茄红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bax、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毛红丽 张善锋 王明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年第19期6-8,共3页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并探讨其对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番茄红素分别处理HeLa细胞24~72h后,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活性,RT-PCR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表达。结果实验结...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并探讨其对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番茄红素分别处理HeLa细胞24~72h后,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活性,RT-PCR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表达。结果实验结果随着番茄红素浓度的增加,bax基因mRNA表达增加而bcl-2的mRNA表达减少。结论番茄红素对HeLa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可促进宫颈癌HeLa细胞发生凋亡,bcl-2基因的减少与bax基因表达增加可能是HeLa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Heh细胞 凋亡相关蛋白
下载PDF
细胞凋亡在雷公藤甲素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发生机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帆 任亮 +2 位作者 卓荦 李上勋 刘良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3-928,共6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情况,研究细胞凋亡在雷公藤甲素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大鼠分别单次ip给予雷公藤甲素1、2 mg/kg,给药后48 h心脏采血,检测血浆尿素氮(BUN)与肌酐(Scr)水平;肾脏HE染色,光...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情况,研究细胞凋亡在雷公藤甲素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大鼠分别单次ip给予雷公藤甲素1、2 mg/kg,给药后48 h心脏采血,检测血浆尿素氮(BUN)与肌酐(Scr)水平;肾脏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应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肾组织内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利用RT-PCR技术测定肾组织内凋亡相关蛋白调控基因的表达。结果雷公藤甲素2个剂量组均可见大量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且高剂量的作用显著大于低剂量,细胞凋亡与肾功能改变相关;肾组织中Bax、Bid、Bad、Fas以及FasL蛋白表达明显增多,且呈剂量依赖性,而Bcl-2的表达未见明显改变。结论一次性ip大剂量雷公藤甲素会在短时间(48 h)内造成严重的肾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是雷公藤甲素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重要组织学基础之一,且Bcl-2家族以及Fas/FasL在雷公藤甲素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肾损伤 细胞凋亡 凋亡相关蛋白 BCL-2家族
原文传递
利用分组重量编码预测细胞凋亡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振慧 王正华 王勇献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5-282,共8页
从氨基酸的物化特性出发,利用物理学中“粗粒化”和“分组”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蛋白质序列特征提取方法——分组重量编码方法。采用组分耦合算法作为分类器,从蛋白质一级序列出发对细胞凋亡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进行研究。针对Zhou和Doc... 从氨基酸的物化特性出发,利用物理学中“粗粒化”和“分组”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蛋白质序列特征提取方法——分组重量编码方法。采用组分耦合算法作为分类器,从蛋白质一级序列出发对细胞凋亡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进行研究。针对Zhou和Doctor使用的数据集,Re-substitution和Jackknife检验总体预测精度分别为98.0%和85.7%,比基于氨基酸组成和组分耦合算法的总体预测精度提高了7.2%和13.2%;针对陈颖丽和李前忠使用的数据集,Re-substitution和Jackknife检验总体预测精度分别为94.0%和80.1%,比基于二肽组成和离散增量算法的总体预测精度提高了5.9%和2.0%。针对我们自己整理的最新数据集,通过Re-substitution和Jackknife检验,总体预测精度分别为97.33%和75.11%。实验结果表明蛋白质序列的分组重量编码对于细胞凋亡蛋白的定位研究是一种有效的特征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重量编码 凋亡蛋白 组分耦合算法
下载PDF
玉郎伞水提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组织ATP酶和凋亡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吕纪华 覃斐章 +2 位作者 梁杏梅 禤霏霏 黄仁彬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3-417,共5页
目的:研究玉郎伞水提物(WYLS)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心肌组织Na+-K+-ATP酶、Ca2+-ATP酶和凋亡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停灌30min再灌30min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WYLS对心肌组织Na+-... 目的:研究玉郎伞水提物(WYLS)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心肌组织Na+-K+-ATP酶、Ca2+-ATP酶和凋亡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停灌30min再灌30min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WYLS对心肌组织Na+-K+-ATP酶、Ca2+-ATP酶活性的影响、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结果:与I/R组比较,WYLS高剂量组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明显增加(P<0.05或P<0.01),心肌受损程度明显减轻(P<0.05)。同时,WYLS高剂量组心肌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但Bcl-2/Bax的比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WYLS能减轻大鼠心肌I/R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钙超载、抑制某些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郎伞 心肌缺血再灌注 NA^+-K^+-ATP酶 CA^2+-ATP酶 凋亡相关蛋白
原文传递
川陈皮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石安华 范英昌 +5 位作者 姚政 武俊紫 何朋伦 王维 周青丽 陈文慧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9,共9页
目的从肝细胞凋亡途径研究川陈皮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适应性喂养2周后,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水飞蓟素片治疗组(14 mg/kg),以及... 目的从肝细胞凋亡途径研究川陈皮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适应性喂养2周后,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水飞蓟素片治疗组(14 mg/kg),以及川陈皮素低(100 mg/kg)、中(200 mg/kg)、高剂量(400 mg/kg)组,高脂高糖饮食8周构建NAFLD模型,治疗6周后,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计算肝指数,取血清检测ALT、AST、TC、TG、LDL-C、HDL-C、IL-1a、IL-1b和IL-6的含量,Western blot和qRT-PCR法测定肝组织TNF-α、TNFR-1、Fas、FasL、Caspase-8、Caspase-3、Bcl-2和Bax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大鼠精神活跃,模型组在造模成功后精神萎靡,水飞蓟素片治疗组以及川陈皮素低、中、高剂量组相较于模型组有一定好转。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湿重、肝指数、ALT、AST、TG、TC、LDL-C、IL-1a、IL-1b、IL-6明显升高(P<0.05),HDL-C明显降低(P<0.05);相较于模型组,水飞蓟素片治疗组及川陈皮素低、中、高剂量组肝湿重、肝指数、ALT、AST、TG、TC、LDL-C、IL-1a、IL-1b、IL-6明显降低(P<0.05),HDL-C明显升高(P<0.05);此外川陈皮素高剂量组肝指数、ALT、AST、IL-1a、IL-1b、IL-6明显低于水飞蓟素片治疗组(P<0.05);川陈皮素中剂量和高剂量组TG、TC、LDL-C明显低于水飞蓟素片治疗组(P<0.05),中剂量和高剂量组HDL-C明显高于水飞蓟素片治疗组(P<0.05),体重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NF-α、TNFR-1、FasL、Fas、Bax、Caspase-8、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Bcl-2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水飞蓟素片治疗组、川陈皮素低、中、高剂量组TNF-α、TNFR-1、FasL、Fas、Caspase-8、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水飞蓟素片治疗组、川陈皮素低、中、高剂量组Bcl-2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川陈皮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陈皮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大鼠 凋亡相关蛋白
下载PDF
培元抗癌汤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千维娜 李治 +4 位作者 李仁廷 赵艳莉 王院春 任革 曹茜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5期1989-1994,共6页
目的探讨培元抗癌汤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BALB/c-nu雌性裸鼠,通过皮下注射MDA-MB-231细胞建立人乳腺移植瘤模型。将建模达标的载瘤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以及低、中、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培元抗癌汤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BALB/c-nu雌性裸鼠,通过皮下注射MDA-MB-231细胞建立人乳腺移植瘤模型。将建模达标的载瘤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以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00、300、400 mg/kg培元抗癌汤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乌司他丁(3 mg/kg),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治疗。给药期间观察各组载瘤鼠的一般情况。连续给药21 d后,处死各组载瘤鼠,取出乳腺肿瘤称重并计算肿瘤的抑制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检测肿瘤组织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9和Caspase-7蛋白表达水平。取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设立细胞空白组、3μmol/L乌司他丁组以及200μmol/L、300μmol/L、400μmol/L培元抗癌汤组;除细胞空白组外其他组加入相应剂量的药物,干预48 h后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对照组载瘤鼠体重减轻、活动减少、反应迟钝;与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载瘤鼠体重增加、反应较为灵敏。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中剂量组的肿瘤抑制率依次升高(均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可见明显异形细胞,细胞核增大,核异性明显;高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肿瘤细胞出现了不同程度退变,可见细胞核碎片和凋亡细胞,中剂量组肿瘤细胞明显退变。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比较,其他3组的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9、Caspase-7)相对表达量升高,抗凋亡蛋白Bcl-2相对表达量降低(均P<0.05),中剂量组各促凋亡蛋白相对表达量最高、抗凋亡蛋白相对表达量最低(均P<0.05)。其他3组细胞的凋亡率高于细胞空白组和200μmol/L培元抗癌汤组,300μmol/L培元抗癌汤组细胞凋亡率高于400μmol/L培元抗癌汤组和3μmol/L乌司他丁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培元抗癌汤 裸鼠 移植瘤 肿瘤生长 MDA-MB-231细胞 细胞凋亡 凋亡相关蛋白
下载PDF
姜黄素预处理的外泌体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婷 曹文斋 +2 位作者 任维 钟森 杨思进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85,共6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预处理的外泌体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以期发现姜黄素治疗肝癌的新靶点及新途径。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对肝癌细胞HUH-7活力的影响,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值。HUH-7细胞在姜黄素中暴露... 目的:探讨姜黄素预处理的外泌体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以期发现姜黄素治疗肝癌的新靶点及新途径。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对肝癌细胞HUH-7活力的影响,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值。HUH-7细胞在姜黄素中暴露48 h,采取改良超高速离心法提取姜黄素外泌体,应用透射电镜、纳米颗粒追踪分析仪、蛋白印迹方法分别进行外泌体形态、粒径、浓度及标志蛋白的鉴定。采用PKH-26标记姜黄素外泌体,采用长时间动态细胞成像系统观察姜黄素外泌体被HepG2细胞摄取情况。将姜黄素外泌体与HepG2细胞共培养,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计算细胞周期,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特点,WB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因子-2(B 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质(Bcl-2-related X protein,BAX)表达,判断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姜黄素对HUH-7细胞48 h IC值为41.46μmol/L;经证实提取物为外泌体,姜黄素预处理能增加细胞外泌体的分泌,但对外泌体形态、表面标志物及粒径大小无影响;PKH-26外泌体示踪结果显示HepG2细胞能摄取姜黄素外泌体,姜黄素外泌体能明显抑制细胞活力(P<0.05),能将HepG2细胞阻滞于G/M和S期(P<0.05),使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P<0.01),能明显促HepG2细胞凋亡。结论:姜黄素预处理的外泌体能抑制肝癌细胞活力、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表现出一定抗细胞增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外泌体 肝细胞癌 细胞增殖 凋亡相关蛋白
原文传递
异土木香内酯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樊成辉 张阳 姜华茂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30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异土木香内酯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①取对数生长期T24细胞,分为1、2、3、4、5、6组,1~5组(实验组)分别加入5、10、20、40、80μmol/L的异土木香内酯,6组加入正常培养液(对照),分别... 目的观察异土木香内酯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①取对数生长期T24细胞,分为1、2、3、4、5、6组,1~5组(实验组)分别加入5、10、20、40、80μmol/L的异土木香内酯,6组加入正常培养液(对照),分别于培养24、48、72 h时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②T24细胞分成A、B、C、D、E组,A组加入不含异土木香内酯的培养液培养,B、E组先加入5 nmol/L的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培养2 h,C、D、E组分别加入10、20、20μmol/L的异土木香内酯,培养24 h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测算各组细胞凋亡率,DCFH-DA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JC-1线粒体膜电位试剂盒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③取T24细胞分为4组,每组6个复孔,其中3组分别加入10、20、40μmol/L异土木香内酯,另外一组加入不含异土木香内酯的培养液处理(对照组),培养24 h时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结果①与1组比较,2、3、4、5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均<0.05);与2组比较,3、4、5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均<0.05);与3组比较,4、5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均<0.05)。②与A组比较,C、D组细胞凋亡率、ROS含量升高(P均<0.05);与C组比较,D组细胞凋亡率、ROS含量升高(P均<0.05);与D组比较,E组细胞凋亡率、ROS含量降低(P均<0.05)。与A组比较,C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均<0.05);与C组比较,D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均<0.05);与D组比较,E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均<0.05)。③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药物组中Bax、Cytochrome C及Caspase-3相对表达量升高,Bcl-2相对表达量降低(P均<0.05);随浓度升高,药物组Bax、Cytochrome C及Caspase-3相对表达量升高,Bcl-2相对表达量降低(P均<0.05)。结论异土木香内酯可抑制T24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土木香内酯 膀胱肿瘤 膀胱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活性氧簇 线粒体 凋亡相关蛋白 B淋巴细胞瘤-2 细胞色素C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下载PDF
猴头多糖对小鼠皮下移植肉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姜颖 于英君 +3 位作者 刘国良 齐彦 李红影 孙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猴头多糖对小鼠皮下移植肉瘤的抑制作用,并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小鼠腋下皮下注射S180肉瘤细胞,制作肿瘤移植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模型组、环磷酰胺组各10只,低剂量组... 目的观察猴头多糖对小鼠皮下移植肉瘤的抑制作用,并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小鼠腋下皮下注射S180肉瘤细胞,制作肿瘤移植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模型组、环磷酰胺组各10只,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予猴头多糖25、50、100 mg/kg灌胃,1次/d,共干预10 d;模型组予生理盐水0.2 m L/d灌胃,连续10 d;环磷酰胺组予环磷酰胺40 mg/kg腹腔注射,1次/d,共干预5d。于第10天处死各组小鼠,计算抑瘤率,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蛋白。结果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环磷酰胺组抑瘤率分别为36.36%、57.57%、43.93%、74.24%,环磷酰胺组抑瘤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中剂量组抑瘤率高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P均<0.05;凋亡细胞数及Caspase-3蛋白表达为环磷酰胺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P均<0.05。结论猴头多糖可抑制小鼠皮下移植肉瘤的生长,以50 mg/kg剂量作用最佳;该作用与其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多糖 肉瘤 细胞凋亡 凋亡相关蛋白
下载PDF
有机碘和无机碘对人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邹晓燕 蔺新英 +3 位作者 陈兆堂 赵妍 姚苹 郭冬梅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0-123,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有机碘和无机碘对体外培养的人甲状腺细胞形态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正常人甲状腺细胞进行培养,分别设对照(培养液)组和KI组(碘浓度分别为10-7、10-5、10-3mol/L)及3,5-二碘酪氨酸(DIT)组(碘浓度分别为10-... 目的研究有机碘和无机碘对体外培养的人甲状腺细胞形态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正常人甲状腺细胞进行培养,分别设对照(培养液)组和KI组(碘浓度分别为10-7、10-5、10-3mol/L)及3,5-二碘酪氨酸(DIT)组(碘浓度分别为10-7、10-5、10-3mol/L),分别加入相应浓度用培养液稀释的DIT和KI溶液,继续培养48 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5、10-3mol/L KI组和10-3mol/L DIT组甲状腺细胞Bcl-2表达量较低,10-5、10-3mol/L KI及DIT暴露甲状腺细胞Bax表达量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随着KI或DIT暴露浓度的升高,甲状腺细胞Bcl-2表达量呈下降趋势,Bax表达量呈上升趋势。与相同剂量KI组相比,10-5、10-3mol/L DIT组甲状腺细胞Bcl-2表达量较高,Bax表达量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高碘可引起甲状腺细胞形态的改变并增强其细胞凋亡的发生,且DIT对甲状腺细胞的影响弱于K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碘 无机碘 人甲状腺细胞 细胞形态 凋亡相关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