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调HMGA2基因表达对改善骨肉瘤U2OS细胞恶性表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曲珊珊 李荣贵 +4 位作者 张海英 王洋 史艳芬 吕慧 李玉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研究HMGA2表达在维持人骨肉瘤U2OS细胞恶性表型中的作用,为基因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基于DNA的shRNA表达载体HMGA2-shRNA,稳定转染人骨肉瘤U2OS细胞,下调其HMGA2表达水平,并应用RT-PCR技术检测其对HMGA2基因的沉默效果;... 目的:研究HMGA2表达在维持人骨肉瘤U2OS细胞恶性表型中的作用,为基因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基于DNA的shRNA表达载体HMGA2-shRNA,稳定转染人骨肉瘤U2OS细胞,下调其HMGA2表达水平,并应用RT-PCR技术检测其对HMGA2基因的沉默效果;经Cell Counting Kit-8(CCK8)测定、Hoechst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及Boyden小室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情况;实时定量RT-PCR检测mRNAs表达水平。结果:稳定转染靶向HMGA2的shRNA可特异性下调U2OS细胞HMGA2 mRNA表达水平;其作用结果使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受到明显抑制,自发凋亡率及Caspase 3和Caspas 9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HMGA2基因异常表达在维持人骨肉瘤U2OS细胞恶性表型中起重要作用,靶向HM-GA2的基因治疗可能为骨肉瘤治疗带来新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A2基因 SHRNA 骨肉瘤U2OS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丹参酮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9
2
作者 袁淑兰 王修杰 魏于全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63-1366,共4页
丹参酮是从活血化瘀中药丹参中提取的脂溶性有效成分,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近年研究表明,丹参酮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并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癌细胞DNA合成,影响肿... 丹参酮是从活血化瘀中药丹参中提取的脂溶性有效成分,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近年研究表明,丹参酮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并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癌细胞DNA合成,影响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相关的多种基因表达,抑制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改变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丹参酮 抗肿瘤作用 诱导分化 凋亡
下载PDF
姜黄素对皮层神经元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朱元贵 陈晓春 +3 位作者 陈志哲 曾育琦 赵朝辉 彭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53-1157,共5页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第三丁基过氧化氢 (tert butylhy droperoxide,t BHP ,tBHP)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元氧化损伤的影响 ,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培养胚胎鼠皮层神经元 ,MTT法测定细胞活力 ,DNA断裂评价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测定线粒体膜...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第三丁基过氧化氢 (tert butylhy droperoxide,t BHP ,tBHP)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元氧化损伤的影响 ,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培养胚胎鼠皮层神经元 ,MTT法测定细胞活力 ,DNA断裂评价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测定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 ,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内谷胱甘肽 (GSH)水平 ,Westernblot法测定Bcl 2和Bax蛋白和胞浆细胞色素C以及活化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3(caspase 3)和多聚 (ADP 核糖 )聚合酶 [poly (ADP ribose)poly merase,PARP]水平。结果 姜黄素 (2 5~ 2 0 μmol·L-1)可有效减少tBHP对神经元的氧化损伤和tBHP引起的细胞内GSH水平降低 ,降低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 ,增加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GSH以及Bcl 2蛋白水平 ,减少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向胞浆释放和Bax蛋白表达水平 ,最终明显减少cas pase 3和PARP活化和tBHP引起的神经元凋亡。结论 姜黄素可减弱tBHP对原代皮层神经元的氧化损伤作用 ,其作用可能与降低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第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 凋亡 氧化应激 神经元 线粒体 阿尔采末病
下载PDF
bcl-2基因家族在紫杉醇介导BJAB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周晓燕 许良中 +4 位作者 何开玲 张太明 朱伟萍 李小妹 金爱萍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53-455,I014,共4页
目的 观察抗微管新药紫杉醇对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BJAB是否具有凋亡诱导作用 ,并进一步研究bcl 2基因家族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紫杉醇作用于BJAB细胞 ,观察其作用的时间效应及剂量效应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 ;... 目的 观察抗微管新药紫杉醇对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BJAB是否具有凋亡诱导作用 ,并进一步研究bcl 2基因家族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紫杉醇作用于BJAB细胞 ,观察其作用的时间效应及剂量效应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DNA含量的改变并做DNA片段分析 ;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半定量RT PCR法观察在紫杉醇作用过程中bcl 2基因家族的蛋白及mRNA的变化。结果 紫杉醇能抑制BJAB细胞生长 ,抑制作用首先表现为G2 /M期阻滞 ,一定时间后出现细胞凋亡 ,并显示剂量和时间效应。在这一过程中 ,bcl 2转录及蛋白表达下降 ,并出现bcl xs的转录。结论 紫杉醇可诱导BJAB细胞凋亡 ,这为其应用于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提供依据。bcl 2和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基因 紫杉醇 BJABB细胞株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元存活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及APP17肽的作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红星 赵志炜 +2 位作者 王蓉 姬志娟 盛树力 《中华糖尿病杂志(1006-6187)》 CSCD 2004年第5期369-372,共4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 (DM )大鼠海马神经元存活和凋亡相关蛋白神经生长因子α(NGF)、I抗磷脂酰肌醇 3激酶 (PI 3K)、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凋亡诱导因子 (AIF)、细胞色素C和磷酸化 MAPK的表达以及APP17肽的作用。 方法 用链脲... 目的 探讨糖尿病 (DM )大鼠海马神经元存活和凋亡相关蛋白神经生长因子α(NGF)、I抗磷脂酰肌醇 3激酶 (PI 3K)、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凋亡诱导因子 (AIF)、细胞色素C和磷酸化 MAPK的表达以及APP17肽的作用。 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发DM模型 ,并皮下注射APP17肽对DM大鼠进行治疗。 12周后 ,6只大鼠取脑组织行NGF、PI 3K、MAPK和AIF、细胞色素C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 ;6只取新鲜海马组织匀浆 ,以免疫沉淀并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PI 3K及磷酸化MAPK抗体的表达。 结果 DM组大鼠海马CA1区NGF、PI 3K、MAPK表达减少(P <0 0 1) ,AIF、细胞色素C阳性神经细胞增多 (P <0 0 1) ;APP17肽治疗 (DP)组与DM组比较 ,AIF(P <0 0 5 ) ,NGF、PI 3K、MAPK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接近正常对照(NC)组。Western印迹法显示DM组PI 3K比NC组降低 ,p MAPK的表达 3组无明显区别 ;DP组与DM组比较PI3 K表达增高。 结论 DM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存在功能异常 ,神经存活和凋亡蛋白的异常改变可能参与DM脑病的发生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17肽 DM MAPK 表达 NGF 凋亡相关蛋白 大鼠海马 治疗 细胞色素C 糖尿病大鼠
下载PDF
脓毒症大鼠Fas-L、Caspase-3和NF-κB的表达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11
6
作者 高建芝 张建龙 +2 位作者 王红梅 马琪 腾清蕾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 探讨脓毒症时Fas L、Caspase 3、NF κB在肝细胞凋亡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 3 0只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 2 4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 (CLP)致脓毒症模型 ,以术后 2h、3h、4h、5h时限分为 4组 ,对照组 6只 ,不... 目的 探讨脓毒症时Fas L、Caspase 3、NF κB在肝细胞凋亡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 3 0只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 2 4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 (CLP)致脓毒症模型 ,以术后 2h、3h、4h、5h时限分为 4组 ,对照组 6只 ,不行CLP术。各组均测定肝脏组织Fas L、Caspase 3、NF κB蛋白表达及肝细胞凋亡的情况 ,同时测定肝脏功能的变化。结果 CLP术后肝组织Fas L、Caspase 3、NF κB蛋白表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3h组的Fas L、Caspase 3的含量达高峰 ,4h组的NF κB的含量达高峰 ;血浆中丙氨酸转氨酶 (ALT)、乳酸脱氢酶 (LDH)呈异常改变 ,CLP术后血浆中ALT、LDH增加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 ,ALT呈进行性增加 ,LDH以 4h组最显著。肝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呈进行性增加。结论 由CLP所致的脓毒症过程中 ,肝组织Fas L、Caspase 3蛋白表达升高 ,激活促细胞凋亡的程序 ;NF κB蛋白表达亦升高 ,NF κB活性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FAS-L CASPASE-3 NF-кB 肝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大鼠脑细胞凋亡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菲 刘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0-422,共3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中毒致脑损伤的机制 ,为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损伤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体重 15 0~ 2 5 0 g的雄性 SD大鼠吸入体积分数为 2× 10 - 3~ 3× 10 - 3的一氧化碳气 6 0 min,测定染毒后即刻和处死前碳氧...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中毒致脑损伤的机制 ,为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损伤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体重 15 0~ 2 5 0 g的雄性 SD大鼠吸入体积分数为 2× 10 - 3~ 3× 10 - 3的一氧化碳气 6 0 min,测定染毒后即刻和处死前碳氧血红蛋白水平 ,分离大、小脑 ,分别以网搓法制成单细胞悬液 ,应用碘化丙啶对 DNA染色 ,流式细胞仪检测并绘制中毒后不同时间大、小脑内细胞 DNA分布图 ,测定 A0 峰所占百分比 ,表示细胞凋亡程度。结果 :染毒后即刻SD大鼠大脑细胞凋亡程度无明显增加 ,染毒后 3d凋亡细胞百分比增加 (P <0 .0 1) ,染毒后 7d达高峰 (P <0 .0 1) ,染毒后 2 1d降至正常水平。SD大鼠小脑内细胞凋亡程度各组结果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诱发大脑内细胞凋亡的发生 ,细胞凋亡可能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脑损伤的病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一氧化碳中毒 脑损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淫羊藿苷促进宫颈癌TC-1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杜道兵 卢万根 +5 位作者 曹丛仁 洪乐鹏 叶秉坤 许孟杰 郝彦利 冷水龙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4期646-649,共4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体外对致宫颈癌TC-1细胞的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方法:利用细胞培养,用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在一定的时间处理致宫颈癌TC-1细胞,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药物对细胞的作用;MTT法检测淫羊藿苷对TC-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Dapi...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体外对致宫颈癌TC-1细胞的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方法:利用细胞培养,用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在一定的时间处理致宫颈癌TC-1细胞,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药物对细胞的作用;MTT法检测淫羊藿苷对TC-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Dapi核染色、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淫羊藿苷对TC-1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20μg/ml作用72小时后,细胞抑制率达99%;DAPI核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可发现典型细胞凋亡特征。结论:淫羊藿苷对TC-1细胞增殖有抑制和促凋亡作用,并呈时间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宫颈癌 TC-1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前列腺素E_1对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马香芹 冯国清 +2 位作者 付润芳 王振基 翁世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3-307,共5页
目的 探讨PGE1对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 3 0min复氧 40min损伤模型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检测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的凋亡 ,原位杂交法检测bc... 目的 探讨PGE1对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 3 0min复氧 40min损伤模型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检测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的凋亡 ,原位杂交法检测bcl 2、baxmRNA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乳鼠心肌细胞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明显的梯状图谱 ,TUNEL法检测到较多的阳性标记 ,PGE1各给药组随剂量的增加 ,电泳中的DNA梯状条带逐渐减弱 ,PGE1(0 12 7μmol·L- 1)组心肌细胞的凋亡率 (6 80 %± 1 99% )与模型组 (11 40 %± 2 3 2 %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bcl 2mRNA的含量下降、baxmRNA的含量增加 ,PGE1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能明显的上调bcl 2mRNA的含量、下调baxmRNA的含量。结论 离体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的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可诱导心肌细胞的凋亡。PGE1可明显抑制这种凋亡的发生 ,其机制可能与促进bcl 2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心肌细胞培养 细胞凋亡 琼脂糖凝胶电泳 TUNEL 原位杂交 bcl-2 bax
下载PDF
Bcl-2家族与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凋亡 被引量:7
10
作者 梁宏 王东 《医学综述》 2011年第8期1192-1195,共4页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的死亡。Bcl-2家族是细胞凋亡的关键调节分子,由Bcl-2亚家族、Bax亚家族和BH3亚家族组成。β细胞的功能障碍和凋亡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高血糖、游离脂肪酸、胰淀素等可诱导2型糖尿病β细胞...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的死亡。Bcl-2家族是细胞凋亡的关键调节分子,由Bcl-2亚家族、Bax亚家族和BH3亚家族组成。β细胞的功能障碍和凋亡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高血糖、游离脂肪酸、胰淀素等可诱导2型糖尿病β细胞凋亡。Bcl-2家族成员接受诱导凋亡信号后,共同构成一个异常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调节胰岛β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家族 2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 凋亡
下载PDF
三物白散含药血清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凋亡及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燚霈 朱莹 +1 位作者 邹君君 李擎虎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第3期366-368,372,共4页
目的研究三物白散含药血清对人胃癌MGC-803细胞株的增殖、凋亡及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实验选择MGC-803细胞,以5-氟尿嘧啶为阳性对照,采用MTT比色及吖啶橙、EB染色法检测低、中、高3组三物白散大鼠含药血清对MGC-803细胞增... 目的研究三物白散含药血清对人胃癌MGC-803细胞株的增殖、凋亡及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实验选择MGC-803细胞,以5-氟尿嘧啶为阳性对照,采用MTT比色及吖啶橙、EB染色法检测低、中、高3组三物白散大鼠含药血清对MGC-803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运用RT-PCR法检测survivinmRNA的表达。结果三物白散含药血清作用MGC-803细胞后,随着三物白散含药血清药物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率逐渐降低,细胞抑制率、凋亡率逐渐升高,survivin蛋白的表达相应的降低。结论三物白散含药血清能够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对细胞有诱导凋亡作用,在凋亡过程中涉及sur-vivin基因表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物白散 胃癌MGC-803细胞 增殖 凋亡 SURVIVIN基因
下载PDF
冷冻联合5-氟尿嘧啶对G422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辉 涂汉军 +4 位作者 秦军 李新建 黄宽明 周章明 王伦长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2-415,共4页
背景与目的:冷冻与5-氟尿嘧啶(5-FU)均能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二者联合应用能否产生协同效应尚未知。本实验旨在观察冷冻联合5-FU对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对其内在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方法:(1)建立G422胶质瘤动物模型,随机分组,分别... 背景与目的:冷冻与5-氟尿嘧啶(5-FU)均能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二者联合应用能否产生协同效应尚未知。本实验旨在观察冷冻联合5-FU对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对其内在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方法:(1)建立G422胶质瘤动物模型,随机分组,分别施以冷冻(-180℃,90s)、化疗(5-FU18mg/kg)、冻化疗;(2)TUNEL法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组细胞凋亡的变化;(3)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冷冻后HSP90α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冷冻与5-FU均能引起肿瘤细胞凋亡,二者联合应用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联合组于冻化疗后6、12、24、48、72h细胞凋亡数(每0.0625mm2范围内的细胞个数)分别为30.6±11.7、86.4±21.5、128.1±4.1、237.0±30.1、72.8±23.0,均明显多于冷冻组和化疗组。冷冻中心区无HSP90α和p53的阳性表达,冷冻后周边区表达比对照组高,尤以冻后48h最为明显犤分别为(73.1±9.3)%vs(60.6±9.9)%、(35.6±6.6)%vs(13.7±6.5)%(P<0.01)犦。冻后HSP90α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r=0.3610,P<0.01)。结论:冷冻联合5-FU能够明显提高G422胶质瘤的细胞凋亡率,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冷冻后HSP90α与p53表达调节有关;冷冻与化疗的联合应用较单纯冷冻或化疗作用恶性胶质瘤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治疗 5-氟尿嘧啶 G422胶质瘤 细胞凋亡 5-FU 肿瘤细胞
下载PDF
Cu^(2+)胁迫对罗氏沼虾血细胞毒性及caspase-3、α-2M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慧 朱晓闻 +4 位作者 欧荣华 卢芷程 谭翠婷 申玉春 朱春华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3-299,共7页
本研究以Cu^(2+)(0、100μg·L^(-1))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进行处理,分别在胁迫后的0 h、3 h、6 h、12 h、24 h和48 h收集血淋巴,检测血细胞中的细胞凋亡率、活性氧(ROS)含量、酯酶活性、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细胞... 本研究以Cu^(2+)(0、100μg·L^(-1))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进行处理,分别在胁迫后的0 h、3 h、6 h、12 h、24 h和48 h收集血淋巴,检测血细胞中的细胞凋亡率、活性氧(ROS)含量、酯酶活性、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细胞凋亡执行分子caspase-3和免疫因子α-2M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血细胞凋亡率和ROS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在胁迫后的6~48 h显著升高(P<0.05)。酯酶活性在胁迫后的3~48 h均显著下降(P<0.05),最低值出现在48 h。在胁迫后的6~48 h,NO含量持续增加,并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的相对基因表达量在胁迫后的6~48 h均显著升高(P<0.05),并在24 h达到最高值。在胁迫后的12 h,α-2M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并达到峰值,在24 h有短暂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仍显著增加(P<0.05),在48 hα-2M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细胞凋亡率和NO以及ROS都呈显著的正相关(P<0.001)。实验表明,Cu^(2+)胁迫显著抑制了机体的酯酶活性,诱导NO和ROS的产生以及免疫相关基因α-2M的表达来对抗Cu^(2+)胁迫带来的损伤。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过高浓度的NO和ROS对机体自身造成了伤害,并诱导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表达,最终导致细胞凋亡,说明Cu^(2+)对虾类具有免疫抑制性和毒性。NO和ROS的升高可能是细胞凋亡的主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CU^2+ 血细胞毒性 基因表达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纳米磁诱导人肝癌Hep-6细胞凋亡的探索性实验(英文) 被引量:3
14
作者 欧陕兴 肖湘生 +4 位作者 赖晃文 冼江 杨静 王江涛 苏增贵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0期2812-2813,共2页
目的为提高肝癌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探索研究纳米磁诱导肝癌Hep-6细胞凋亡,提供肝局部消融新方法。方法应用电泳,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流式细胞仪技术。实验设计分组为空白对照组;药物对照组;纳米磁处理组;在不同药物剂量与作用时... 目的为提高肝癌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探索研究纳米磁诱导肝癌Hep-6细胞凋亡,提供肝局部消融新方法。方法应用电泳,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流式细胞仪技术。实验设计分组为空白对照组;药物对照组;纳米磁处理组;在不同药物剂量与作用时间条件下重点观察纳米磁诱导人肝癌Hep-6细胞凋亡改变。结果①药物剂量:纳米磁组与表阿霉素对照组,再分为高剂量与低剂量组,按10mg/L,100mg/L终浓度作用人肝癌Hep-6细胞。②24h的结果实验组细胞凋亡率由25%上升到54%;36h的结果实验组和表阿霉素组与对照组的凋亡率分别为78%,53%,2%;各组结果之间的凋亡率差异显著(t=3.05,P<0.05),凋亡率和药量与时间呈正相关联(r=0.96,P<0.05)。结论纳米磁具有高载药量、靶向性、缓释作用,可诱导肝癌Hep-6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 人肝癌 Hep-6 细胞凋亡 实验 生存期 生活质量 表阿霉素 高剂量 低剂量
下载PDF
环孢素A对膀胱癌细胞系FasL表达的调节及免疫学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永超 金伯泉 +1 位作者 张绍增 张淑萍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9-101,106,共4页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对膀胱癌BIU-87细胞表达FasL的调节作用 。方法CSA分别与BIU-87和Jurkat T细胞共同培养,以MTT法检测2种细胞的存 活 数。再将CSA与BIU-87细胞和Jurkat T细胞共同培养,以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 检 测BIU-8...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对膀胱癌BIU-87细胞表达FasL的调节作用 。方法CSA分别与BIU-87和Jurkat T细胞共同培养,以MTT法检测2种细胞的存 活 数。再将CSA与BIU-87细胞和Jurkat T细胞共同培养,以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 检 测BIU-87细胞FasL的表达;以FCM分析Jurkat T细胞的凋亡。结果CSA ≤ 50 μg/mL时对两细胞系均无毒性作用(P>0.05);CSA作用后的BIU-87细胞FasL阳性 表达百 分率和平均荧光指数及 FasL介导 Jurkat T细胞凋亡百分率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CSA≤50 μg/mL时对BIU-87和Jurkat T细胞的活性和 增殖无 影响,但能使BIU-87细胞FasL的表达下调,阻止膀胱癌细胞对机体免疫的逃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细胞 环孢素A FASL 细胞凋亡 免疫逃逸
下载PDF
高浓度花生四烯酸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凋亡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金秀 王炳华 +2 位作者 陈丽达 张冀 朱汉明 《现代医学》 2004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 探讨花生四烯酸是否能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L92 9凋亡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率测定细胞存活率及损伤程度 ,比色法测定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含量 ,Hoechst 3 3 2 58染色观察... 目的 探讨花生四烯酸是否能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L92 9凋亡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率测定细胞存活率及损伤程度 ,比色法测定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含量 ,Hoechst 3 3 2 58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核形态变化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降解情况。结果 L92 9细胞在低浓度花生四烯酸 (40~ 160 μmol·L- 1)作用 2 4h后 ,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 ,LDH释放率和细胞MDA含量显著增加 (P <0 .0 1)。经 160 μmol·L- 1花生四烯酸处理后的L92 9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核固缩表现。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DNA凋亡梯带。结论 高浓度花生四烯酸 (80~ 160 μmol·L- 1)能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L92 9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 诱导 小鼠 成纤维细胞 L929凋亡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洛哌丁胺体外对胶质瘤干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希 许智星 +3 位作者 刘旭杰 田锦涛 牛小群 蒲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21-25,共5页
目的探索洛哌丁胺对人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的体外杀伤抑制作用。方法以人GSC3#细胞为主要研究对象,观察临床用止泻药洛哌丁胺对GSC3#的体外杀伤抑制能力,并通过使用MTS检测洛哌丁胺对胶质瘤干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索洛哌丁胺对人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的体外杀伤抑制作用。方法以人GSC3#细胞为主要研究对象,观察临床用止泻药洛哌丁胺对GSC3#的体外杀伤抑制能力,并通过使用MTS检测洛哌丁胺对胶质瘤干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免疫荧光探究抑制增殖的相关机制;流式细胞术对洛哌丁胺杀伤效率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洛哌丁胺可有效抑制GSC 3#的增殖(P<0.05)并诱导GSC 3#的凋亡(P<0.05)。结论洛哌丁胺可以有效地抑制胶质瘤干细胞的体外增殖并通过凋亡相关途径有效地诱导胶质瘤干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肿瘤干细胞洛哌丁胺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人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增殖及APLNR基因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陈淑敏 刘怡 +3 位作者 李淑娜 何姝仪 许予馨 张文玲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增殖及APLNR(apelin recepto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ATRA对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增殖及APLNR(apelin recepto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ATRA对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western blot检测APLNR蛋白、cyclin D1及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经ATRA作用后,A549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且抑制程度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P均<0.01);其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_0/G_1期且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ATRA浓度的升高,APLNR蛋白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而p16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均<0.01)。结论 ATRA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且能下调APLNR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肺癌A549细胞 增殖 凋亡 APLNR
下载PDF
X线造影剂肾毒性的研究近况
19
作者 阳朝晖 陈锡昌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415-420,共6页
介绍国内外对 X线造影剂肾毒性的研究近况 ,主要阐述了引发造影剂肾毒性的危险因素 ,造影剂的肾毒性作用及其机制 ,造影剂肾毒性的预防。
关键词 造影剂 肾毒性 肾功能衰竭 细胞凋亡
全文增补中
替尼泊甙和顺铂对胃癌BGC-823细胞抑制作用
20
作者 罗执芬 周云 刘明月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4197-4199,共3页
目的:探讨顺铂和替尼泊甙联合对胃癌细胞BGC-823的体外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MTT法测定DDP,VM-26单药及联合用药对BGC-823的体外抑制作用;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的凋亡。结果:1.250-20.000μg/ml VM-26抑制率为15.99%... 目的:探讨顺铂和替尼泊甙联合对胃癌细胞BGC-823的体外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MTT法测定DDP,VM-26单药及联合用药对BGC-823的体外抑制作用;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的凋亡。结果:1.250-20.000μg/ml VM-26抑制率为15.99%-80.83%,经1.250μg/ml VM-26处理后凋亡率在0、12、24、48h分别为3.90%、4.42%、7.60%、17.70%;从1.563-25.000μg/ml DDP抑制率为11.71%-82.65%;经1.563μg/ml DDP处理后凋亡率0、12、24、48h分别为3.90%、6.13%、14.48%、15.3%;联合用药时抑制率为49.37%-91.12%,凋亡率为3.90%、11.01%、14.75%、46.11%。联合用药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为0.430。结论:DDP与VM-26单药可抑制胃癌细胞BGC-823的生长,诱导细胞凋亡;DDP与VM-26联合同时应用在胃癌细胞上产生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药物疗法 顺铂/治疗应用 替尼泊甙/治疗应用 肿瘤细胞 培养的/药物作用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