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粱抗蚜基因分子标记的建立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玥莹 赵姝华 +1 位作者 杨立国 刘世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4-540,共7页
采用BSA法 ,应用RAPD技术筛选 5 0 0个随机引物 ,共扩增出 16 14条DNA谱带 ,其中有OPA 0 1、OPP 0 9、OPP 14、OPH 19、OPN 0 8、OPN 0 7、OPN 2 0、OPY 14、OPS 2 0、OPJ 0 6十个引物在抗感池间扩增出了多态性谱带。分析表明 ,132株后... 采用BSA法 ,应用RAPD技术筛选 5 0 0个随机引物 ,共扩增出 16 14条DNA谱带 ,其中有OPA 0 1、OPP 0 9、OPP 14、OPH 19、OPN 0 8、OPN 0 7、OPN 2 0、OPY 14、OPS 2 0、OPJ 0 6十个引物在抗感池间扩增出了多态性谱带。分析表明 ,132株后代中 ,OPN 0 772 7有 4株重组 ,OPN 0 83 73 有 8株重组 ,OPY 14 60 0 有 12株重组 ,重组率为 3 0 %、6 1%和 9 1% ,换算为图距单位为 3 2cM、6 5cM和 11 7cM。其中OPN 0 83 73 、OPN 0 772 7与抗蚜基因紧密连锁。将这两个引物扩增出的RAPD片段回收、纯化、克隆、测序。结果表明 :两片段长分别为 72 7bp和 373bp。将这两个标记命名为OPN 0 772 7和OPN 0 83 73 。根据测序结果设计 2对特异性引物 ,进行特异性扩增 ,将RAPD标记成功地转化为SCAR标记。同时构建了抗蚜基因的连锁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抗蚜基因 分子标记 BSA法 RAPD技术 随机引物 DNA谱带
下载PDF
对高粱BTAM428×ICS-12B杂交F_3代及部分抗感品种的SCAR分析
2
作者 李钥莹 赵姝华 马纯艳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1-13,共3页
用与抗蚜基因紧密连锁的OPN - 0 772 7、OPN - 0 8373RAPD标记 ,转化得到的SCAR标记对F3代及部分抗感品种进行SCAR检测。将F2 代抗感群体留种种于田间 ,取在孕穗期F3植株叶片提取总DNA进行SCAR分析 ,得到了F3抗感个体的特异性谱带 ,同... 用与抗蚜基因紧密连锁的OPN - 0 772 7、OPN - 0 8373RAPD标记 ,转化得到的SCAR标记对F3代及部分抗感品种进行SCAR检测。将F2 代抗感群体留种种于田间 ,取在孕穗期F3植株叶片提取总DNA进行SCAR分析 ,得到了F3抗感个体的特异性谱带 ,同时在部分抗性品种中也得到了OPN - 0 772 7、OPN - 0 8373二条特异谱带 ,而感性品种中则未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抗蚜基因 SCAR F3代 抗感品种
下载PDF
与辣椒抗蚜虫基因相关的RAPD标记筛选及其SCAR转化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灵芝 王兰兰 魏兵强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6-70,共5页
以辣椒抗蚜虫野生种质03-C79′与感蚜品种A0003杂交并自交得到F2为试材,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和BSA混合群体分组分析法寻找与辣椒抗蚜虫基因相关的分子标记。从200条RAPD引物中筛选到1个辣椒抗蚜虫性状特异的多态性引物RA750。经F2单株... 以辣椒抗蚜虫野生种质03-C79′与感蚜品种A0003杂交并自交得到F2为试材,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和BSA混合群体分组分析法寻找与辣椒抗蚜虫基因相关的分子标记。从200条RAPD引物中筛选到1个辣椒抗蚜虫性状特异的多态性引物RA750。经F2单株验证,RA750的扩增片段在抗蚜虫植株中稳定出现,而在感蚜植株中没有。利用Joinmap V3.0软件计算标记与基因间的遗传距离为6.03cM。根据对该片段的序列分析结果重新设计了1对引物,将RAPD标记转化成了SCAR标记,并命名为RA75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抗蚜基因 RAPD SCAR
下载PDF
抗蚜基因及其转基因植物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洪年 侯汉娜 +1 位作者 欧阳青 吴家和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8-124,共7页
在我国目前的环境条件下,蚜虫作为农业害虫和植物病毒的传播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害虫之一。抗蚜植物基因工程可以有效抑制蚜虫危害,并且随着对生命科学的深入理解和技术手段的日益成熟,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抗蚜植... 在我国目前的环境条件下,蚜虫作为农业害虫和植物病毒的传播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害虫之一。抗蚜植物基因工程可以有效抑制蚜虫危害,并且随着对生命科学的深入理解和技术手段的日益成熟,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抗蚜植物基因工程的核心是抗蚜基因的筛选、转抗蚜基因植物的培育以及生物安全性。讨论了多种抗蚜基因,并重点论述雪花莲凝集素和苋菜凝集素基因在目前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蚜基因 转基因 雪花莲凝集素 苋菜凝集素
下载PDF
掌叶半夏凝集素基因PPA2抗蚜功能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刘玎 陈劲 +1 位作者 刘志 朱生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0-187,共8页
掌叶半夏凝集素(Pinellia pedatisecta Agglutinin,PPA)基因属于单子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家族,具有抗虫活性。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掌叶半夏幼叶中克隆到1个新的凝集素基因,命名为PPA2,其开放阅读框长408 bp,编码135... 掌叶半夏凝集素(Pinellia pedatisecta Agglutinin,PPA)基因属于单子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家族,具有抗虫活性。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掌叶半夏幼叶中克隆到1个新的凝集素基因,命名为PPA2,其开放阅读框长408 bp,编码135个氨基酸,有一个甘露糖保守结合域,包含3个甘露糖专一结合位点。分别构建了由35S启动子和韧皮部特异性启动子At PP2驱动的植物表达载体,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后,经鉴定获得了单拷贝插入高表达量的纯合转基因烟草株系。通过Western-blot分析,将获得的转基因纯合株系按蛋白表达水平分成高、中、低3类并进行抗蚜试验,结果表明这些转基因烟草均具有明显抗蚜效果,35S-PPA2转基因植株平均抑蚜率极高,而3种蛋白表达类型的At PP2-PPA2转基因植株普遍低于35S启动子驱动下的转基因植株。PPA2可以作为高效抗蚜候选基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叶半夏凝集素 基因克隆 转基因烟草 抗蚜基因
下载PDF
基于SNP标记桃抗蚜性状的基因定位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南南 鲁振华 +4 位作者 崔国朝 潘磊 曾文芳 牛良 王志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4613-4621,共9页
【目的】挖掘与桃抗蚜性状紧密连锁的SNP位点及候选基因,为桃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揭示桃抗蚜性状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来源于‘粉寿星’的抗蚜桃‘01-77-3’为母本,栽培品种‘中油桃13号... 【目的】挖掘与桃抗蚜性状紧密连锁的SNP位点及候选基因,为桃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揭示桃抗蚜性状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来源于‘粉寿星’的抗蚜桃‘01-77-3’为母本,栽培品种‘中油桃13号’为父本,杂交获得F1代分离群体进行基因定位。以‘96-5-1’(抗蚜)为母本,‘10-7’(感蚜)为父本杂交获得F1分离群体作为验证定位位点准确性的材料。参考桃基因组序列(Prunus persicaGenome v2.0.a1)开发基于Sanger测序的SNP标记,在亲本(‘01-77-3’‘中油桃13号’)及各4个子代中PCR扩增后进行Sanger测序,获得候选SNP后,扩大群体验证,实现对抗性基因的初步定位。对亲本(‘01-77-3’‘中油桃13号’‘96-5-1’‘10-7’)进行覆盖度约为70×的全基因组深度测序,并基于重测序数据,在初定位区间内开发基于Sanger测序与HRM分析的SNP标记,筛选多态性标记,对‘01-77-3’ב中油桃13号’杂交后代141株实生苗进行基因分型,以获得与桃抗蚜型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通过双亲(‘96-5-1’‘10-7’)表型与基因型一致,在精细定位区间内开发与桃抗蚜性状紧密连锁的In Del位点,以验证In Del标记与抗蚜表型是否连锁。最后,参考桃基因组分析定位区间的候选基因。【结果】通过人工接种观察蚜虫对桃F1后代单株新梢危害表明,抗蚜与感蚜比例接近1﹕1(P值为0.556;χ~2为0.348),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基于Sanger测序结果,初步将抗蚜基因定位在桃基因组Pp01_38011783与Pp01_47231340之间,物理距离约为9.22 Mb。亲本全基因组深度测序分别产生Clean data 17.109 Gb,平均覆盖度为75.19×,在Pp01初定位区间内开发基于HRM与Sanger测序的SNP标记共29对,筛选后得到11对紧密连锁的标记。基因分型结果表明,与桃抗蚜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位于桃基因组Pp01的45.66 Mb和46.12 Mb处,Pp01_45.66处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P标记 抗蚜 基因定位
下载PDF
不同表达载体对玉米抗蚜虫基因转化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裴东明 杜光玲 +4 位作者 李海霞 进茜宁 汤继华 胡彦民 周警疆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7-241,共5页
以玉米自交系87-1和郑22,杂交种87-1×郑22、郑22×87-1、郑58×HiⅡA和昌7-2×HiⅡA的幼胚为外植体,对幼胚的出愈率、愈伤组织的形态差异以及愈伤组织的繁殖继代能力3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昌7-2×HiⅡA... 以玉米自交系87-1和郑22,杂交种87-1×郑22、郑22×87-1、郑58×HiⅡA和昌7-2×HiⅡA的幼胚为外植体,对幼胚的出愈率、愈伤组织的形态差异以及愈伤组织的繁殖继代能力3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昌7-2×HiⅡA产生的愈伤组织是较好的转化受体材料.以农杆菌LBA4404为媒介,将携带有抗蚜虫基因EβF的表达载体pNCX和pBJ40分别转入受体愈伤组织,根据筛选过程中愈伤组织的状态、筛选后所得抗性愈伤组织的块数和最终的抗性苗数,认为以pNCX为载体的基因转化效果明显好于pBJ40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农杆菌 抗蚜虫基因 愈伤组织
下载PDF
抗蚜基因及其转基因作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劲 刘志 朱生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共7页
普遍且频繁发生的蚜虫危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就抗蚜虫基因工程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分析目前克隆的抗蚜基因及其获得的转基因作物,并讨论转基因抗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通过新的毒杀基因克隆、基因定点突变、增加表达调控元件... 普遍且频繁发生的蚜虫危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就抗蚜虫基因工程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分析目前克隆的抗蚜基因及其获得的转基因作物,并讨论转基因抗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通过新的毒杀基因克隆、基因定点突变、增加表达调控元件及利用凝集素蛋白作为运输载体等方法来提高抗蚜效果,为今后抗蚜转基因作物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抗蚜基因 基因工程 转基因作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