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行为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怡坤 韩雅迪 +4 位作者 张彦峰 朱田田 马重兵 赵中亭 严兴科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62-566,572,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的行为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抓取组、帕罗西汀组、针刺组,每组12只。采用"幽闭+电击"法制备PTSD模型。帕罗西汀组予盐酸帕罗西汀... 目的:观察针刺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的行为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抓取组、帕罗西汀组、针刺组,每组12只。采用"幽闭+电击"法制备PTSD模型。帕罗西汀组予盐酸帕罗西汀溶液灌胃治疗,针刺组予针刺"百会"及单侧"内关""神门""太冲",各组均每日治疗1次,共12d。观察各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跨格数和垂直次数、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和平台穿越次数及新物体识别应用指数(DI)。结果:旷场实验中模型组、抓取组较空白对照组水平跨格数及垂直次数减少(P<0.05),粪便粒数增多(P<0.05)。与模型组、抓取组相比,两治疗组大鼠水平跨格数及垂直次数显著增多(P<0.05),粪便粒数显著减少(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抓取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与模型组、抓取组相比,两治疗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平台及有效区域穿越次数显著增加(P<0.05)。新物体识别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与抓取组DI降低(P<0.05);与模型组、抓取组相比,两治疗组DI均有所增加(P<0.05)。结论:针刺能有效改善PTSD模型大鼠异常的行为改变,恢复受损的学习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创伤后应激障碍 焦虑样行为 自主活动 学习-记忆能力
原文传递
两种睡眠剥夺模型对小鼠情绪和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陶 郁婧 +3 位作者 钱召强 王浩权 张金铭 韩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7-82,共6页
选择常用的多平台水环境法和睡眠剥夺箱两种方法进行睡眠剥夺,观测动物行为表现,探究不同睡眠剥夺对小鼠情绪和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12、24h短期睡眠剥夺,两种剥夺方法均不会对小鼠的情绪和学习记忆产生影响。48h的睡眠剥夺、睡眠... 选择常用的多平台水环境法和睡眠剥夺箱两种方法进行睡眠剥夺,观测动物行为表现,探究不同睡眠剥夺对小鼠情绪和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12、24h短期睡眠剥夺,两种剥夺方法均不会对小鼠的情绪和学习记忆产生影响。48h的睡眠剥夺、睡眠剥夺箱并没有造成小鼠焦虑样情绪和空间记忆能力受损,但多平台水环境法会使小鼠出现焦虑样情绪,空间记忆未受影响。用睡眠剥夺箱进行长时间睡眠剥夺,小鼠均产生焦虑样情绪;剥夺时间达到3周,学习过程减慢,空间记忆能力受损。睡眠剥夺箱在长期睡眠剥夺研究中可成功建立模型,能够模拟人类长期睡眠不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焦虑行为 学习记忆
下载PDF
跑台运动对慢性睡眠剥夺大鼠行为学改变、海马炎症因子及海马齿状回BDNF/Trk 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崔建梅 郭燕兰 +4 位作者 李中华 杨洁 于芳 李洪涛 苏晓云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72,共11页
目的:研究认为,体育运动可以改善慢性睡眠缺失引起的认知功能下降和情绪障碍,海马DG区在学习、记忆和空间编码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且对睡眠缺失高度敏感。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测量8周跑台运动对慢性睡眠剥夺(chronicsleepdeprivation,CSD)... 目的:研究认为,体育运动可以改善慢性睡眠缺失引起的认知功能下降和情绪障碍,海马DG区在学习、记忆和空间编码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且对睡眠缺失高度敏感。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测量8周跑台运动对慢性睡眠剥夺(chronicsleepdeprivation,CSD)大鼠海马炎症因子(IL-6及TNF-a)水平和海马DG区BDNF及TrkB表达的影响,探讨跑台运动改善CSD大鼠认知功能及焦虑样行为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G)、运动组(EX)、慢性睡眠剥夺组(CSD)和睡眠剥夺运动组(CSD+E)。随后,CSD和CSD+E组大鼠采用多平台水环境法制作CSD模型,同时,EX和CSD+E组大鼠进行8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1h/day/6d/week)。跑台运动及CSD结束后,采用高架迷宫实验(EPM)评估大鼠焦虑样行为,八臂迷宫实验(ERM)评估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除外,海马炎症因子(IL-6、TNF-a)水平及海马DG区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被测量。结果:1)与SG组比较,ERM实验中,CSD组大鼠错误潜伏期缩短,训练达到标准次数及TM显著增多(P均<0.01)、CN减少(P<0.05);EPM实验中,CSD组大鼠ORT、ORE均显著减少,焦虑指数显著增加(P均<0.01);海马促炎因子IL-6及TNF-a水平显著增加(P均<0.01);海马DG区BDNF及TrkB表达显著降低(P均<0.01);2)8周跑台运动显著削弱了大鼠焦虑样行为,阻止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海马促炎因子IL-6及TNF-a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海马DG区BDNF及TrkB表达均显著增强(P<0.05,P<0.01)。结论: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可以增强CS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削弱大鼠焦虑样行为,可能与此运动减弱海马炎症反应、增加海马DG区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从而增强BDNF/TrkB信号通路对CSD大鼠海马的神经保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运动 慢性睡眠剥夺 学习记忆能力 焦虑样行为 海马炎症因子 BDNF/TrkB 通路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小鼠抑郁及焦虑样行为的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杨颖雯 周瑾 黄菲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8-253,共6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年龄段实验小鼠的抑郁及焦虑样行为。方法将27只雄性C57BL/6小鼠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月龄,n=9)、中年组(10月龄,n=9)、老年组(18月龄,n=9),分别进行悬尾测试、强迫游泳测试、高架十字迷宫测试、开放旷场测试和糖水偏...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年龄段实验小鼠的抑郁及焦虑样行为。方法将27只雄性C57BL/6小鼠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月龄,n=9)、中年组(10月龄,n=9)、老年组(18月龄,n=9),分别进行悬尾测试、强迫游泳测试、高架十字迷宫测试、开放旷场测试和糖水偏好测试,观察小鼠抑郁及焦虑样行为,并用液质联用(LC-MS/MS)法检测C57BL/6小鼠血清5-羟色胺含量。结果中年组小鼠比老年组小鼠的悬尾不动时间长(P<0.05);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递减,青年组小鼠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大于中年组小鼠(P<0.001)和老年组小鼠(P<0.001),中年组小鼠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大于老年组小鼠(P<0.01);中年组小鼠比老年组小鼠12小时糖水偏好率高(P<0.05),青年组小鼠比老年组小鼠12、36、48、60小时糖水偏好率高(P<0.05);老年组小鼠比中年组和青年组小鼠开臂时间长(P<0.05),青年组小鼠比中年组小鼠探头次数多(P<0.01);青年组小鼠比老年组小鼠在旷场中的移动总距离长(P<0.05);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小鼠血清5-HT含量呈递减趋势,青年组小鼠血清5-HT显著低于中年组(P<0.05)和老年组(P<0.01)。结论整体而言,同一刺激下,小鼠的年龄越小,越易表现出抑郁及焦虑样行为,血清中5-HT水平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段 抑郁样行为、焦虑样行为 5-羟色胺
下载PDF
滇黄精多糖对肥胖小鼠脂代谢紊乱及脑功能损伤的改善作用
5
作者 许云聪 闫巧娟 +3 位作者 朱春华 杨绍青 李后江 江正强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3,共10页
为研究滇黄精多糖(Polygonatum kingianum polysaccharides,PKP)对肥胖小鼠脂代谢紊乱及脑功能损伤的作用效果,采用酶法辅助提取的PKP干预肥胖小鼠12周,观察小鼠体质量和血脂变化以及肝脏和脂肪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并通过行为学检测小... 为研究滇黄精多糖(Polygonatum kingianum polysaccharides,PKP)对肥胖小鼠脂代谢紊乱及脑功能损伤的作用效果,采用酶法辅助提取的PKP干预肥胖小鼠12周,观察小鼠体质量和血脂变化以及肝脏和脂肪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并通过行为学检测小鼠自主活动性和焦虑样行为变化,进一步检测肝脏、脂肪、血清和脑组织炎症水平及脑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结果表明:PKP(1500 mg/kg)减少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的体质量增量29.6%,有效改善血脂水平异常及肝脏和脂肪的组织形态,并促进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46.0%)和脂肪解偶联蛋白1表达(59.0%),同时明显增加肥胖小鼠的自主活动性并改善焦虑行为;肝脏和脂肪F4/80表达水平分别减少55.0%和67.2%,血清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别减少22.9%、44.6%和7.8%,而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水平增加27.1%;大脑海马和皮层区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表达水平分别减少16.0%和28.6%,改善了海马和皮层区域结构损伤。PKP有效改善了肥胖小鼠脂代谢紊乱及脑功能损伤,为其作为抗肥胖及改善肥胖诱导脑损伤的功能性食品配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多糖 肥胖 焦虑行为 脑损伤
电针敏化点对双酚A暴露所致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情绪及雌激素受体α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徐晨曦 袁伟 +2 位作者 陈欣怡 乔海法 高昕妍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7-385,共9页
目的: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角度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小鼠体表敏化与“关元”穴的关系、效应及机制。方法:雌性ICR小鼠先随机分为造模组和对照组,造模组以100 mg/kg的双酚A(BPA)灌胃建立PCOS模型。实验一从上述小鼠中随机选取1... 目的: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角度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小鼠体表敏化与“关元”穴的关系、效应及机制。方法:雌性ICR小鼠先随机分为造模组和对照组,造模组以100 mg/kg的双酚A(BPA)灌胃建立PCOS模型。实验一从上述小鼠中随机选取18只模型小鼠和8只正常小鼠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EB),观察体表渗出点的部位、数量及分布规律。实验二将剩余24只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关元组、电针敏化点组,每组8只,剩余8只正常小鼠为对照组。电针体表敏化点或“关元”,20 min/次,1次/d,共4周。每周一称量小鼠体质量并记录,连续8周;电针结束后通过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比较小鼠行为学的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_(2))含量;HE染色法观察卵巢病理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免疫荧光法检测卵巢和子宫组织内雌激素受体α(ER-α)表达。结果:对照组EB渗出点不明显,模型组体表EB渗出点多分布于下腹部、腰骶部、胸背部及双下肢内侧,模型组EB渗出点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卵巢出现多囊样改变,闭锁、囊性扩张卵泡增多,中央区活动时间、运动总距离、开臂进入次数、开臂停留时间缩短,血清E_(2)含量、卵巢ER-α表达均下降(P<0.01,P<0.05),体质量及子宫ER-α表达升高(P<0.05)。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关元组和电针敏化点组卵巢均出现良好的卵泡和黄体,中央区活动时间、运动总距离、开臂进入次数、开臂停留时间增加,血清E_(2)含量、卵巢ER-α表达均升高(P<0.05,P<0.01),体质量及子宫ER-α表达降低(P<0.05)。结论:电针敏化点与任脉“关元”均可以调节PCOS小鼠E_(2)、ER-α水平,改善焦虑样行为。PCOS小鼠诱发的体表EB点,不仅可以反映脏器的功能变化,而且能够通过体表刺激治疗疾病,具有诊断与治疗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穴位敏化 任脉 焦虑样行为 雌激素受体Α
原文传递
自愿转轮运动对慢性应激大鼠焦虑及抑郁样行为、前额叶皮质炎症因子及NGF/TrkA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崔建梅 王卓琳 +4 位作者 郭燕兰 李中华 于芳 李洪涛 苏晓云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1-327,共7页
目的:通过测量自愿转轮运动对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S)大鼠前额叶皮质(PFC)炎症因子(IL-6、TNF-a及IL-10)水平及NGF和TrkA表达的变化,探讨自愿转轮运动改善CUS大鼠焦虑及抑郁样行为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4只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运... 目的:通过测量自愿转轮运动对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S)大鼠前额叶皮质(PFC)炎症因子(IL-6、TNF-a及IL-10)水平及NGF和TrkA表达的变化,探讨自愿转轮运动改善CUS大鼠焦虑及抑郁样行为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4只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运动组(E)、慢性应激组(CUS)和应激运动组(CUS+E)。随后,CUS组及CUS+E组大鼠建立CUS抑郁模型,同时,E组及CUS+E组大鼠进行4周自愿转轮运动。自愿运动及应激结束后,采用高架迷宫(EPM)及开场实验(OFT)评估大鼠焦虑及抑郁样行为;除外,PFC炎症因子和NGF及TrkA表达被测量。结果:(1)与C组比较,EPM实验中CUS组大鼠OE%(P<0.01)和OA%减少(P<0.05),焦虑指数增加(P<0.05);OFT实验中,中央格时间(P<0.05)及粪便颗粒(P<0.01)均显著增多,跨格次数减少(P<0.01);PFC促炎因子IL-6及TNF-a水平增加(P<0.01),抗炎因子IL-10水平下降(P<0.01),NGF及Trk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2)4周自愿转轮运动显著削弱了大鼠焦虑及抑郁样行为;PFC促炎因子TNF-a水平下降(P<0.05),抗炎因子IL-10水平增加(P<0.05),而IL-6水平无显著改变(P>0.05);PFC NGF及Trk A表达均增强(P<0.05,P<0.01)。结论:自愿转轮运动可削弱CUS大鼠焦虑及抑郁样行为,可能与此运动增强PFC抗炎能力激活NGF-TrkA信号通路,从而纠正CUS诱导的PFC功能紊乱起到脑保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慢性应激 抑郁样行为 焦虑样行为 前额叶皮质 神经炎症 NGF/TrkA通路
下载PDF
外源性大麻素HU210缓解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诱发的焦虑抑郁样行为机制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吴宇蔚 付东琴 +1 位作者 谷巧芬 刘一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90-897,共8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大麻素HU210在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诱发的焦虑、抑郁样行为中的作用,以及对腹外侧眶皮层(ventrolateral orbital cortex,VLO)锥体神经元自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利用腓总神经(common peroneal nerve,CPN)结扎建立神经病... 目的:探讨外源性大麻素HU210在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诱发的焦虑、抑郁样行为中的作用,以及对腹外侧眶皮层(ventrolateral orbital cortex,VLO)锥体神经元自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利用腓总神经(common peroneal nerve,CPN)结扎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采用von Frey纤毛检测小鼠的触诱发痛,利用高架十字迷宫、强迫游泳等行为学实验来评估小鼠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利用在体细胞外记录方法记录VLO中锥体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变化。结果:CPN结扎小鼠在术后第7天的50%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显著降低,并持续至术后第35天;CPN结扎后第13天,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和开臂时间百分比显著减少,在强迫游泳测试中不动时间显著增加;CPN结扎后第13天,腹腔注射20μg/kg HU210或VLO定位注射200 ng HU210都能够显著增加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和开臂时间百分比,并显著减少强迫游泳测试中的不动时间;CPN结扎后第13天,小鼠VLO中锥体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显著降低,腹腔注射20μg/kg HU210能够显著增加锥体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结论:外源性大麻素HU210可能通过增加VLO中锥体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引起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焦虑样行为 抑郁样行为 腹外侧眶皮层 外源性大麻素 锥体神经元
下载PDF
重复测试和不同性别对小鼠旷场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陈超杰 钟志凤 俞昌喜 《海峡药学》 2014年第7期49-51,共3页
目的研究重复测试和不同性别两个因素对小鼠在旷场试验中自主行为活动和焦虑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动物视频行为分析系统,分别记录和分析雌雄小鼠5min内在旷场中的总路程、总体平均速度、总体平行指数、中央区的路程占总路程的比例、中... 目的研究重复测试和不同性别两个因素对小鼠在旷场试验中自主行为活动和焦虑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动物视频行为分析系统,分别记录和分析雌雄小鼠5min内在旷场中的总路程、总体平均速度、总体平行指数、中央区的路程占总路程的比例、中央区的平均速度、中央区进入次数、中央区停留时间占整体测试时间的比例和中央区平行指数,每天测试1次,共测试3d。结果在旷场试验中,小鼠的总路程、总的平均速度、总的平行指数、中央区路程占总路程的比例、中央区的平均速度、进入中央区次数、中央区停留时间和中央区的平行指数,随测试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均为P<0.001);整体而言,以上指标在雌雄小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但随测试次数增加,雄性小鼠的下降趋势似乎比雌性小鼠明显,尤其在第三次测试中,雄性小鼠在中央区的平均速度(P<0.05)和平行指数(P<0.01)比雌性小鼠更低。结论重复测试旷场试验会影响小鼠的自主行为活动,同时也会干扰焦虑状态的评价;不同性别对小鼠的初次旷场试验测试无影响,但重复测试对雄性小鼠的自主行为活动的影响似乎比雌性小鼠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旷场试验 自主行为活动 焦虑行为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诱发小鼠焦虑样行为及其对前额叶神经元树突棘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陆浩慧 樊泽 +2 位作者 王旭 武胜昔 邝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9-415,共7页
目的:焦虑样行为与脑内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关系密切,但M1型小胶质细胞如何作用于神经元导致焦虑样行为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诱发产生焦虑样行为,并探讨其对神经元树突棘的影响。方法:实验组... 目的:焦虑样行为与脑内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关系密切,但M1型小胶质细胞如何作用于神经元导致焦虑样行为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诱发产生焦虑样行为,并探讨其对神经元树突棘的影响。方法:实验组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脑内注射诱导C57小鼠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通过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 PFC)内一氧化氮合酶(i NOS)与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的表达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m PFC内i NOS、致炎因子白介素1(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变化,以i NOS、IL-1β和TNF-α表达量均显著增加作为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的标志。采用高尔基(Golgi)染色观察m PFC内神经元树突棘的变化。结果:(1)实验组小鼠mPFC内小胶质细胞i NOS、IL-1β和TNF-α表达量均升高,提示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2)实验组小鼠在旷场内的中央活动距离和中央活动时间比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01);实验组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开臂停留时间比正常组明显减少(P<0.05)。(3)Golgi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mPFC内神经元树突棘的密度相较于对照组增多(P<0.05)。结论:mPFC内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可诱发小鼠产生焦虑样行为,并伴随mPFC内神经元树突棘密度增多,提示脑内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可诱导焦虑样行为,可能与内侧前额叶皮质锥体神经元树突棘可塑性改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极化 焦虑样行为 前额叶皮质 树突棘 小鼠
下载PDF
母婴分离应激对rd新生小鼠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传领 邸桐 +2 位作者 王文婧 牛丽丽 肖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9-93,共5页
目的 rd小鼠是一种出生1周左右自发致盲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小鼠。通过母婴分离应激实验,检测其对rd新生小鼠的焦虑样和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初步评价rd小鼠能否成为眼部疾病与焦虑抑郁研究新的模型。方法将出生第1天的rd小鼠分为母婴分离组... 目的 rd小鼠是一种出生1周左右自发致盲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小鼠。通过母婴分离应激实验,检测其对rd新生小鼠的焦虑样和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初步评价rd小鼠能否成为眼部疾病与焦虑抑郁研究新的模型。方法将出生第1天的rd小鼠分为母婴分离组(n=9)和对照组(n=9)。母婴分离组每天与母鼠分离4 h,共分离28 d。从第29天开始行为测试实验,通过Smart3动物行为跟踪软件检测母婴分离组和对照组在旷场实验和十字高架实验中的焦虑样行为,在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中的抑郁样行为。结果在旷场实验中,母婴分离组在旷场中心的时间比例(0.88%)和运动距离(28.17±5.65)cm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61%,109.9±9.79 cm;P=0.04,P=0.001);在十字高架实验中,母婴分离组在开放臂的时间(40.64±4.13)s明显少于对照组(91.73±11.26 s,P<0.01);在强迫游泳实验中,母婴分离组的不动时间(126.5±10.22)s明显多于对照组(77.75±16.83s,P=0.02);在悬尾实验中,母婴分离组的不动时间(21.56±6.83)s多于对照组(7.37±3.22 s,P=0.03)。结论rd小鼠母婴分离28 d应激,能够明显增加rd小鼠的焦虑样行为和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小鼠 母婴分离 开放场实验 十字高架实验 强迫游泳实验 悬尾实验
下载PDF
猫气味重复暴露对青春期布氏田鼠反捕食和焦虑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延 吴涌珍 +3 位作者 顾晨 杨生妹 殷宝法 魏万红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1-458,共8页
捕食者气味对猎物的行为和生理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主要确定猫气味重复暴露对青春期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的反捕食行为、焦虑样行为和内分泌水平的影响,以探讨青春期布氏田鼠对猫气味的反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猫气味暴露1... 捕食者气味对猎物的行为和生理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主要确定猫气味重复暴露对青春期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的反捕食行为、焦虑样行为和内分泌水平的影响,以探讨青春期布氏田鼠对猫气味的反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猫气味暴露1 d,青春期布氏田鼠隐藏行为显著增加,而移动行为、跳跃行为、修饰行为和接触行为均显著减少;随着暴露时间延长至18 d,其反捕食行为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青春期布氏田鼠对猫气味产生了行为适应。旷场实验结果表明,猫气味重复暴露后,青春期布氏田鼠在旷场中的移动总距离和总平均速度显著减少,但其在旷场中的静止时间显著增加。明暗箱实验结果表明,猫气味组雌性布氏田鼠进入明箱次数显著高于雄性个体,不同性别与处理之间的布氏田鼠在明箱中停留时间比例没有显著差异。长期猫气味重复暴露对青春期布氏田鼠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ORT)浓度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表明,初次猫气味暴露对青春期布氏田鼠的反捕食行为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其影响程度逐渐降低,存在明显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田鼠 反捕食行为 焦虑样行为 捕食者气味 HPA轴
下载PDF
中缝背核GABA能神经元通过外侧缰核投射调控小鼠焦虑样行为
13
作者 吴慧敏 郭晓雨 +2 位作者 李冰清 王丹 董海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6,共8页
目的:结合神经环路示踪及光遗传调控技术探讨中缝背核(DRN)中GABA能神经元投射至外侧缰核(LHb)神经末梢在焦虑行为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将特异性逆向示踪病毒AAV retro-Ef1α-DIO-mCherry注射到Vgat-Cre小鼠LHb脑区,病毒表达后,采用多脑... 目的:结合神经环路示踪及光遗传调控技术探讨中缝背核(DRN)中GABA能神经元投射至外侧缰核(LHb)神经末梢在焦虑行为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将特异性逆向示踪病毒AAV retro-Ef1α-DIO-mCherry注射到Vgat-Cre小鼠LHb脑区,病毒表达后,采用多脑片玻片扫描显微镜成像,观察全脑范围LHb脑区接收GABA能神经投射的上游脑区分布情况。通过逆向示踪结果,将光遗传激活病毒AAV_(2/9)-Ef1a-DIO-ChR2-mCherry(ChR2组)和对照病毒AAV 2/9-Ef1a-DIO-mCherry(mCherry组)分别注射到Vgat-cre小鼠DRN核团,病毒表达后,使用光遗传激活DRN GABA神经元以及DRN GABA-LHb神经投射,观察其在焦虑样行为中的作用。结果:根据逆向示踪结果显示,中脑DRN脑区是LHb核团的GABA能神经投射上游脑区之一。光遗传刺激DRN^(GABA)神经元,与mCherry组相比,ChR2组在旷场(OFT)中的总距离以及在中央区运动时间、距离均显著增加;在高架十字迷宫(EPM)的开放臂停留时间和距离明显增加。与mCherry组相比,兴奋DRN GABA-LHb神经末梢,小鼠在OFT的中央区运动时间、距离和总运动距离显著增加;在EPM的开放臂停留时间显著延长。结论:特异性光激活DRN GABA神经元及DR^(GABA)-LHb神经末梢,均可显著改善小鼠焦虑样行为,为治疗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能神经元 外侧缰核 中缝背核 神经环路 焦虑样行为
下载PDF
Changes in structural plasticity of hippocampal neurons in an animal model of multiple sclerosis
14
作者 Poornima D.E.Weerasinghe-Mudiyanselage Sohi Kang +4 位作者 Joong-Sun Kim Sung-Ho Kim Hongbing Wang Taekyun Shin Changjong Moon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398-414,共17页
Structural plasticity is critical for the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neurons in the brain.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odel for multiple sclerosis(MS),successfully mimicking it... Structural plasticity is critical for the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neurons in the brain.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odel for multiple sclerosis(MS),successfully mimicking its key pathological features(inflammation,demyelination,axonal loss,and gliosis)and clinical symptoms(motor and non-motordysfunctions).Recentstudieshave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synaptic plasticity in EAE pathogenesis.In the present study,we investigated the features of behavioral alteration and hippocampal structural plasticity in EAE-affected mice in the early phase(11 days post-immunization,DPI)and chronic phase(28DPI).EAE-affected mice exhibited hippocampus-related behavioral dysfunction in the open field test during both early and chronic phases.Dendritic complexity was largely affected in the cornu ammonis 1(CA1)and CA3 apical and dentate gyrus(DG)subregions of the hippocampus during the chronic phase,while this effect was only noted in the CA1 apical subregion in the early phase.Moreover,dendritic spine density was reduced in the hippocampal CA1 and CA3 apical/basal and DG subregions in the early phase of EAE,but only reduced in the DG subregion during the chronic phase.Furthermore,mRNA levels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Il1β,Tnfα,and Ifnγ)and glial cell markers(Gfap and Cd68)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whereas the expression of activity-regulated cytoskeletonassociated protein(ARC)was reduced during the chronic phase.Similarly,exposure to the aforementioned cytokines in primary cultures of hippocampal neurons reduced dendritic complexity and ARC expression.Primary cultures of hippocampal neurons also showed significantly reduc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phosphorylation upon treatment with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Collectively,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utoimmune neuroinflammation alters structural plasticity in the hippocampus,possibly through the ERK-ARC pathway,indicating that this alteration may be associated with hippocampal dysfunctions in E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ity-regulated cytoskeleton-associated protein anxiety-like behavior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Hippocampal dysfunction NEUROINFLAMMATION
下载PDF
土大黄对银屑病模型小鼠焦虑样行为学的影响
15
作者 热比姑丽·伊斯拉木 尤力都孜·买买提 +3 位作者 巴合沙拉·马乃甫 玉素甫江·艾力 高莉 开丽比努尔·阿布来提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4期33-38,共6页
目的探讨土大黄对银屑病模型小鼠焦虑样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多次刺激复制焦虑小鼠模型,成功后用咪喹莫特乳膏涂抹小鼠背部脱毛区,以复制焦虑复合银屑病小鼠模型。将90只建模成功小鼠分为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甲氨蝶呤组(1.3 mg/kg)... 目的探讨土大黄对银屑病模型小鼠焦虑样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多次刺激复制焦虑小鼠模型,成功后用咪喹莫特乳膏涂抹小鼠背部脱毛区,以复制焦虑复合银屑病小鼠模型。将90只建模成功小鼠分为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甲氨蝶呤组(1.3 mg/kg)、阿瑞匹坦组(5 mg/kg)及土大黄低、中、高剂量组(1,2,4 g/kg),各15只。各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15 d;另取15只小鼠设为正常对照组,无刺激,背部脱毛区涂抹凡士林,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取小鼠脑、心脏、肝脏、肾上腺、脾脏、胸腺,称定质量,并计算脏器系数;进行行为学实验;观察小鼠背部皮肤病理形态学,并进行评分。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阿瑞匹坦组、土大黄高剂量组小鼠肝脏系数及土大黄中剂量组小鼠肾脏系数均显著降低(P<0.05);土大黄各剂量组小鼠的中央区运动距离均显著延长,中央区/边缘区平均速率均显著提升,进入中央区次数均显著增加、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5);甲氨蝶呤组、阿瑞匹坦组及土大黄中、高剂量组小鼠新异臂、起始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均显著升高,其他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土大黄各剂量组小鼠真皮层及Baker评分,土大黄中、高剂量组小鼠表皮层评分,以及土大黄低、高剂量组小鼠角质层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背部皮肤棘层增厚、角化不全及角化过度程度均减轻,未见明显表皮突延长及真皮乳头上移,且皮下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结论土大黄不仅能缓解银屑病模型小鼠皮肤角质层、表皮层、真皮层损伤,同时能改善其焦虑、认知能力受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大黄 银屑病 焦虑样行为 行为学改变 Baker评分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百会穴留针对丙戊酸钠致孤独症模型大鼠焦虑样行为作用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恩耀 董献文 +6 位作者 王果 刘智慧 成慧 李立国 赵鹏举 闻春波 郝汇睿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10-14,共5页
目的观察百会穴留针对孤独症模型大鼠焦虑样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采用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VPA)600 mg/kg注射SD大鼠孕鼠,造仔鼠孤独症样模型。实验组别主要为空白对照组、VPA组、百会针刺治疗组。经9 d连续治疗后,在仔鼠出生后80 d开... 目的观察百会穴留针对孤独症模型大鼠焦虑样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采用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VPA)600 mg/kg注射SD大鼠孕鼠,造仔鼠孤独症样模型。实验组别主要为空白对照组、VPA组、百会针刺治疗组。经9 d连续治疗后,在仔鼠出生后80 d开始应用旷场实验、埋珠实验、三箱社交、新物体识别实验、大鼠自我梳理统计等观察3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结果①VPA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在旷场实验中探究社交行为明显减少(P<0.005),埋珠实验中埋珠率降低(P<0.005),三箱社交实验中社交能力明显降低(P<0.05),新物体识别中对有物体区的探索明显下降(P<0.05),自我梳理毛发次数检测中梳理次数显著增加(P<0.001)。多指标显示仔鼠孤独症模型造模成功,焦虑样行为明显。②百会针刺组与VPA组比较:百会针刺组在埋珠实验中埋珠率明显增加(P<0.05),三箱社交实验中社交能力稍有增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物体识别中对有物体区探索明显增加(P<0.05),自我梳理毛发次数检测中梳理次数明显减少(P<0.05)。多指标显示百会穴留针可显著改善孤独症模型仔鼠的孤独症相关焦虑样行为。结论VPA造模大鼠刻板行为增加、社交能力下降,尤其焦虑样症状明显,符合孤独症标准;在脑发育关键期内针刺百会穴可明显改善VPA模型大鼠刻板、焦虑样行为,而对其社交能力则改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大鼠 百会穴 焦虑样行为
下载PDF
逍遥丸改善产前应激子代大鼠焦虑样行为的作用机制
17
作者 李莉 庞兴龙 +1 位作者 韩冰 鹿勇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9期2427-2432,共6页
目的探讨逍遥丸改善产前应激子代大鼠焦虑样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8只SD子代大鼠,根据是否应激、灌胃不同药物,将大鼠分为对照组、产前应激组、产前应激+逍遥丸组和产前应激+氯化钠组,每组7只。然后通过旷场实验和... 目的探讨逍遥丸改善产前应激子代大鼠焦虑样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8只SD子代大鼠,根据是否应激、灌胃不同药物,将大鼠分为对照组、产前应激组、产前应激+逍遥丸组和产前应激+氯化钠组,每组7只。然后通过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实验观察各组子代大鼠的焦虑样行为,随后提取海马组织,分别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 blot法观察谷氨酸受体A1亚基(GluA1)信使RNA(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旷场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产前应激组潜伏期明显延长,中央区时间百分比和运动距离明显减少(P<0.01);与产前应激+氯化钠组相比,产前应激+逍遥丸组子代大鼠潜伏期明显缩短,中央区时间百分比和运动距离明显增加[(55±14)s比(108±10)s、(14.8±2.4)%比(6.6±1.8)%、(2673±296)cm比(1747±353)cm](P<0.01);但各组子代大鼠运动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产前应激组子代大鼠开放臂运动距离和开放臂时间百分比明显减少(P<0.01);与产前应激+氯化钠组相比,产前应激+逍遥丸组开放臂运动距离和开放臂时间百分比明显增加[(157±20)cm比(21±3)cm、(0.74±0.14)%比(0.50±0.15)%](P<0.01);但各组子代大鼠运动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产前应激组子代大鼠海马中GluA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产前应激+氯化钠组相比,产前应激+逍遥丸组子代大鼠海马中GluA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0.950±0.199 vs 0.491±0.181,0.663±0.047 vs 0.464±0.074)(P<0.01)。结论逍遥丸可明显改善产前应激子代大鼠焦虑样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海马区GluA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样行为 子代 产前应激 逍遥丸 谷氨酸受体
下载PDF
五区域划分法在小鼠旷场行为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莉颖 姚涵 +2 位作者 王文挺 武胜昔 朱霞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5-592,共8页
目的:在旷场实验中利用五区域划分法研究不同焦虑小鼠模型的行为差异。方法:实验分成三组:炎性痛(CFA足底注射)焦虑模型组,药物(FG7142)诱导焦虑模型组和未做处理的对照动物。利用动物行为学视频采集分析系统将整个旷场区域由外到内划分... 目的:在旷场实验中利用五区域划分法研究不同焦虑小鼠模型的行为差异。方法:实验分成三组:炎性痛(CFA足底注射)焦虑模型组,药物(FG7142)诱导焦虑模型组和未做处理的对照动物。利用动物行为学视频采集分析系统将整个旷场区域由外到内划分成5个内部宽度相同的环形区域,分别命名为A/B/C/D/E区,对A/B/C/D/E区域内各个焦虑模型组小鼠的移动距离、进入次数、活动时间、进入各区域潜伏期、平均移动速度、最大移动速度、最小移动速度等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FG7142组小鼠从B区开始在区域移动距离及进入次数上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FA组小鼠从C区才开始出现这种类似的行为改变。FG7142组小鼠在中央区域的平均移动速度显著低于CFA组,差异主要出现在C区。CFA组小鼠在中央区域的活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主要出现在C区及E区。FG7142组小鼠在中央区域的活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是利用五区域划分法,我们看到FG7142组小鼠在E区的活动时间却显著低于对照组小鼠。结论:五区域划分法在研究不同焦虑模型动物之间的行为特征及差异上比传统中央区域划分法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旷场实验 中央区域划分法 五区域划分法 焦虑样行为 小鼠
下载PDF
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焦虑行为及杏仁核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苏晓云 贺继平 郑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791-794,共4页
目的观察雌二醇对去卵巢大鼠焦虑样行为及杏仁核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雌二醇改善去卵巢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可能机制。方法 3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和去卵巢雌二醇组。雌二醇治疗8周后通过高架迷宫实验观察雌二醇对去... 目的观察雌二醇对去卵巢大鼠焦虑样行为及杏仁核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雌二醇改善去卵巢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可能机制。方法 3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和去卵巢雌二醇组。雌二醇治疗8周后通过高架迷宫实验观察雌二醇对去卵巢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随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半定量方法对杏仁核c-fos的表达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高架迷宫实验中卵巢切除组大鼠开放臂次数及时间、开放臂次数比例及时间比例均显著下降(P<0.01),杏仁核c-fos数量及面积均显著增加(P<0.05);而去卵巢雌二醇组去卵巢大鼠的焦虑行为可显著改善,杏仁核c-fos表达减弱(P<0.05)。结论卵巢摘除会导致大鼠焦虑样行为,长期雌二醇治疗可改善去卵巢大鼠的焦虑行为,可能与雌二醇降低去卵巢大鼠杏仁核c-fos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杏仁核 C-FOS 焦虑样行为 去卵巢 大鼠
下载PDF
慢性炎性痛诱致小鼠焦虑样行为和前扣带回TRPC3和TRPC6通道的表达上调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旭 杜祎康 +3 位作者 吴文斌 王福东 罗层 白占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289,共7页
目的:探讨慢性炎性痛诱致小鼠焦虑样行为情况下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TRPC 3/6通道的表达改变。方法:采用小鼠痛行为检测方法、旷场行为检测方法和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结果:小鼠后肢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 目的:探讨慢性炎性痛诱致小鼠焦虑样行为情况下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TRPC 3/6通道的表达改变。方法:采用小鼠痛行为检测方法、旷场行为检测方法和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结果:小鼠后肢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建立慢性炎性痛模型。痛行为检测结果显示足底皮下注射CFA可以诱致小鼠产生长时程的机械性和热痛觉过敏现象。旷场实验可见CFA致炎致痛后的小鼠较正常小鼠在旷场中央区活动距离明显降低,停留时间明显减少,提示慢性炎性痛小鼠表现为显著的焦虑样行为。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实验发现炎性痛焦虑样小鼠前扣带回脑区的TRPC3和TRPC6通道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动物显著上调。结论:CFA引发的慢性炎性痛模型中,小鼠产生焦虑样情绪,TRPC3和TRPC6通道蛋白在ACC部位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提示这些焦虑样痛情绪的发生与疼痛痛觉通路中ACC脑区的TRPC3及TRPC6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A 慢性炎性痛 焦虑样行为 ACC TRPC3 TRPC6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