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内生真菌抗肿瘤活性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44
1
作者 李桂玲 王建锋 +2 位作者 黄耀坚 郑忠辉 苏文金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7-391,共5页
从三尖杉、南方红豆杉及香榧中分离到172株植物内生真菌,利用抗肿瘤体外细胞毒筛选模型(MTT法)对其进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25株内生真菌(占总分离菌株的14.5%)对KB(人口腔上皮癌)或HL-60(人白血病)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三尖... 从三尖杉、南方红豆杉及香榧中分离到172株植物内生真菌,利用抗肿瘤体外细胞毒筛选模型(MTT法)对其进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25株内生真菌(占总分离菌株的14.5%)对KB(人口腔上皮癌)或HL-60(人白血病)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三尖杉、南方红豆杉及香榧内生真菌的抗肿瘤活性菌株占各供测菌株的3.3%, 19.6%和8.6%。其中7个菌株的细胞毒ID50为1,000以上,占总供测菌株的4.1%。抗肿瘤活性菌株主要分布在拟青霉属及头孢霉属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内生真菌 筛选 抗肿瘤活性 三尖杉 南方红豆杉 香榧
下载PDF
侧柏挥发油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9
2
作者 蒋继宏 李晓储 +4 位作者 高雪芹 高甜惠 陈凤美 冯友建 黄利斌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1-315,共5页
用A lam ar b lue法对提取的侧柏叶、种皮及种子挥发油进行了抗人肺癌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侧柏叶、种皮和种子挥发油对肺癌细胞NC I-H460有明显抑制率,分别为86.24%、47.80%和97.73%。其中以叶挥发油和种子挥发油最高。采用气-质联用法对... 用A lam ar b lue法对提取的侧柏叶、种皮及种子挥发油进行了抗人肺癌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侧柏叶、种皮和种子挥发油对肺癌细胞NC I-H460有明显抑制率,分别为86.24%、47.80%和97.73%。其中以叶挥发油和种子挥发油最高。采用气-质联用法对侧柏叶、种皮和种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其含有的挥发物质种类侧柏叶、种皮和种子分别为8,31和21个成分,其挥发油成分也不尽相同,侧柏叶含量最高的是α,,α4,8-四甲基-3,7环癸二烯-1-甲醇和雪松醇分别占总挥发油的27.213%和26.193%,种皮和种子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都是雪松醇,分别占总挥发油的28.277%和26.919%。其中,对侧柏叶挥发油4℃低温下重结晶得到的雪松醇进行了鉴定,纯度达97.06%,对雪松醇抗人肺癌细胞实验结果是雪松醇对人肺癌细胞NC I-H460半致死浓度为44.98μ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 挥发油 雪松醇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红芪化学成分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李云志 黄静 +1 位作者 郭弘川 任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95-1198,共4页
目的研究红芪Hedysarum polybotrys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分离化学成分,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学结构;MTT法测定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体外抑制作用,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评价其... 目的研究红芪Hedysarum polybotrys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分离化学成分,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学结构;MTT法测定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体外抑制作用,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评价其抗肿瘤活性。结果共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二十四烷酸(Ⅰ)、正二十六烷酸(Ⅱ)、三油酸甘油酯(Ⅲ)、单棕榈酸甘油酯(Ⅳ)、3-甲氧基-4-羟基-反式苯丙烯酸正十六醇酯(阿魏酸正十六醇酯,Ⅴ)、丁香脂素(Ⅵ)、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Ⅶ)、异甘草素(Ⅷ)、3-羟基-9-甲氧基紫檀烷(Ⅸ)、β-谷甾醇(Ⅹ)、胡萝卜苷(Ⅺ)。化合物Ⅸ对HepG2的IC50为10.69μmol/L。结论化合物Ⅰ~Ⅳ、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首次研究化合物Ⅸ的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其对HepG2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抗肿瘤活性 HEPG2
原文传递
三萜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4
作者 李娇妹 郑纺 +1 位作者 翟丽娟 薛照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265-2271,共7页
三萜是一类具有独特空间结构的生物活性天然产物,不仅在抗炎、抗菌、保肝护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还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极有可能被开发为新一代的抗癌药物。对三萜类化合物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构效关系以及成药特性改良等方面... 三萜是一类具有独特空间结构的生物活性天然产物,不仅在抗炎、抗菌、保肝护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还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极有可能被开发为新一代的抗癌药物。对三萜类化合物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构效关系以及成药特性改良等方面进行综述,可为深入研究三萜的抗肿瘤特性,进一步开发抗癌药物提供科学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萜 抗肿瘤活性 作用机制 构效关系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抱茎苦荬菜Ixeris sonchifolia Hance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马继元 王峥涛 +2 位作者 徐珞珊 徐国钧 王佾先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4-96,共3页
从菊科植物抱茎苦荬菜IxerissonchifoliaHance全草中分得东莨菪素(scopoletin),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apigenin),(E)-2,5-二羟基桂皮酸[(E)-2,5-d... 从菊科植物抱茎苦荬菜IxerissonchifoliaHance全草中分得东莨菪素(scopoletin),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apigenin),(E)-2,5-二羟基桂皮酸[(E)-2,5-dihydroxycinnamicacid],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酯[bis-(2-ethylhexyl)phthalate],(+)-丁香脂素[(+)-syringarensinol],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1,4-苯二甲醇(1,4-benzenedimethanol)。抱茎苦荬菜的石油醚、氯仿、丙酮及甲醇提取物对小鼠腹水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抱茎苦荬菜 苦荬菜属 化学成分 抗肿瘤 植物药
下载PDF
番荔枝科植物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20
6
作者 杨世林 余竞光 徐丽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6-382,共7页
本文简要总结本室近 15年来对番荔枝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的结果。该科植物所含的番荔素、多氧环己烯和苯乙烯内酯是主要的抗肿瘤活性成分 ,可望开发成为抗肿瘤新药。
关键词 番荔枝科 番荔素 多氧环已烯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韩光 杜钢军 许启泰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90-794,共5页
目的合成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并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以穿心莲内酯为底物合成14-去氧-11,12-二去氢穿心莲内酯、14-去氧穿心莲内酯、异穿心莲内酯和穿心莲酸等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以人白血病HL-60为体外模型,小鼠H22肝癌... 目的合成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并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以穿心莲内酯为底物合成14-去氧-11,12-二去氢穿心莲内酯、14-去氧穿心莲内酯、异穿心莲内酯和穿心莲酸等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以人白血病HL-60为体外模型,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肿瘤为体内模型观察其抗肿瘤活性,同时观察对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及碳粒廓清功能的影响。结果目标物结构经红外、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确证。体外实验,异穿心莲内酯和穿心莲内酯对HL-60细胞的IC50分别为7.15和28.34μmol.L-1,其余化合物均大于50μmol.L-1;体内实验,筛选剂量为100mg.kg-1时,穿心莲内酯和异穿心莲内酯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抑制率分别为64.4%和61.2%,其余化合物抗肿瘤活性不明显;相同剂量下,穿心莲内酯,穿心莲酸对迟发性变态反应有促进作用,穿心莲内酯,穿心莲酸,14-去氧穿心莲内酯,14-去氧-11,12-二去氢穿心莲内酯能降低小鼠碳粒廓清指数,而异穿心莲内酯对迟发性变态反应和炭粒廓清指数均无影响。结论初步生物活性实验表明,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的内酯环是抗肿瘤的必须活性基团;该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内酯环部分(包括C11和C12)双键的个数及位置和14-位羟基均有一定关系,具有环外12,13-位双键和14-位羟基的抗肿瘤活性较强;异穿心莲内酯的四氢呋喃环有增强抗肿瘤活性之作用。异穿心莲内酯有非常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且对小鼠免疫功能无影响,提示它可能是一类有发展前景的抗肿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 抗肿瘤活性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云南拟单性木兰挥发物质及其抗肿瘤和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高甜惠 李晓储 +2 位作者 何冬宁 钱利武 蒋继宏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6年第4期44-46,共3页
采用水蒸气回流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云南拟单性木兰叶部精油的化学组成,共鉴定了31种成分的化学结构与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99.997%。其中主要成分为石竹烯氧化物(16.979%)、(-)-斯巴醇(7.786%)、菖蒲烯(5.3... 采用水蒸气回流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云南拟单性木兰叶部精油的化学组成,共鉴定了31种成分的化学结构与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99.997%。其中主要成分为石竹烯氧化物(16.979%)、(-)-斯巴醇(7.786%)、菖蒲烯(5.338%)、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5.306%)、τ-杜松醇(5.204%)。体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供试病原菌的抑菌实验表明,该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能力。浓度为100μg/mL时,MTT法测定云南拟单性木兰挥发物质对肺癌细胞的抑制率为6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拟单性木兰 精油 GC—MS 抑菌活性 抗肿瘤
下载PDF
正红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技术及抗癌活性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邱龙新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50,共3页
比较了用超声波处理及用酶处理正红菇子实体后依次用水→草酸铵→氢氧化钠浸提出的正红菇子实体多糖的抗癌活性。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浸提正红菇子实体多糖的最佳条件。用水作提取剂的最佳条件是提取温度 10 0℃ ,液料比 2 0∶1,提取次... 比较了用超声波处理及用酶处理正红菇子实体后依次用水→草酸铵→氢氧化钠浸提出的正红菇子实体多糖的抗癌活性。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浸提正红菇子实体多糖的最佳条件。用水作提取剂的最佳条件是提取温度 10 0℃ ,液料比 2 0∶1,提取次数 2次 ,提取时间为 3h ;残渣随后用草酸铵作提取剂的最佳条件是提取温度10 0℃ ,液料比 30∶1,提取次数 2次 ,提取时间为 6h ;最后用NaOH作提取剂的最佳条件是提取温度 80℃ ,液料比2 0∶1,提取次数 2次 ,提取时间为 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红菇 多糖 提取技术 抗癌活性
下载PDF
一种鲍鱼脏器多糖的鉴定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程婷婷 李冬梅 +1 位作者 刘娜 朱蓓薇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13,共5页
目的对鲍鱼脏器中获得的一种多糖AHP-12进行纯度和组成的鉴定,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纯度;凝胶色谱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明胶比浊法测定硫酸根含量;比色法测定氨基己糖含量;气相色谱测定单糖组... 目的对鲍鱼脏器中获得的一种多糖AHP-12进行纯度和组成的鉴定,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纯度;凝胶色谱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明胶比浊法测定硫酸根含量;比色法测定氨基己糖含量;气相色谱测定单糖组成;MTT法检测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鲍鱼脏器多糖AHP-12为一种均一的多糖组分;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105;硫酸根含量为13.07%;氨基己糖含量为4.98%;单糖组成为鼠李糖、岩藻糖和半乳糖组成,其摩尔比为∶Rha∶Fuc∶Gal=1∶2.2∶1.7;AHP-12对HeLa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从鲍鱼脏器中提取经分离纯化得到的多糖AHP-12是一种均一的多糖,且为硫酸酯多糖和氨基多糖,具有较弱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 多糖 纯度 相对分子质量 单糖组成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地果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田民义 刘婷婷 +3 位作者 洪怡 彭礼军 熊飞 周英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20-2123,共4页
目的:研究地果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小孔树脂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运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人癌细胞株A549、PC-3、K562的抑制作用。结果:从地果中分... 目的:研究地果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小孔树脂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运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人癌细胞株A549、PC-3、K562的抑制作用。结果:从地果中分离纯化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佛手柑内酯(1)、齐墩果酸(2)、棕榈酸(3)、β-香树脂醇棕榈酸酯(4)、熊果酸(5)、二十九烷(6)、日耳曼醇乙酸酯(7)、三十烷酸(8)、亚油酸(9)、豆甾烷-3β,5α,6β-三醇(10)。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表明:化合物5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人胃癌细胞株(A549)3种癌细胞株都有较强的抑制的活性,化合物2、3对PC-3和K56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化合物1只对PC-3有抑制作用。结论:其中,化合物4~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地果中化学成分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果 化学成分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丝穗金粟兰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芳有 邹雍 +3 位作者 陈杰 黄伟明 卞玉婷 罗永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85-1490,共6页
目的对丝穗金粟兰Chloranthus fortunei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和波谱学鉴定方法对丝穗金粟兰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借助MTT法对其中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筛选。结果从丝穗金粟兰95%... 目的对丝穗金粟兰Chloranthus fortunei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和波谱学鉴定方法对丝穗金粟兰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借助MTT法对其中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筛选。结果从丝穗金粟兰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迷迭香酸(1)、2′-羟基-4,3′,4′,6′-四甲氧基查耳酮(2)、卡瓦胡椒素A(3)、cycloshizukaol A(4)、白术内酯III(5)、4β-hydroxy-8,12-epoxyeudesma-7,11-diene-1,6-dione(6)、(8α)-6,8-dihydroxycadina-7(11),10(15)-dien-12-oic acidγ-lactone(7)、curcolonol(8)、11-hydroxyldrim-8,12-en-14-oic acid(9)、木栓酮(10)、异香草酸(11)、6β-hydroxystigmast-4-en-3-one(12)、3,4-二羟基苯甲酸(13)、莽草酸(14)、东莨菪苷(15)以及N-acetyltyramine 1-O-β-D-glucoside(16)。化合物4和5表现出微弱的细胞毒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在46~85μmol/L。结论化合物2、10、11、13~15为首次从金粟兰属植物中获得,化合物1~3、6~16为首次从丝穗金粟兰中分离得到。丝穗金粟兰中部分倍半萜显示出弱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穗金粟兰 抗肿瘤活性 2′-羟基-4 3′ 4′ 6′-四甲氧基查耳酮 木栓酮 异香草酸 莽草酸 东莨菪苷
原文传递
北细辛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12
13
作者 包丽霞 殷瑜 +2 位作者 杨天 杨和行 钱秀萍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6,共6页
采用表面消毒法分别从3种北细辛中分离获得10株形态特征不同的优势内生真菌,经形态学和18S rDNA ITS分子分类学分析鉴定为小丛壳属(Glomerella sp.)、叶点霉属(Phyllosticta sp.)、柄孢壳菌属(Po-dospora sp.)、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采用表面消毒法分别从3种北细辛中分离获得10株形态特征不同的优势内生真菌,经形态学和18S rDNA ITS分子分类学分析鉴定为小丛壳属(Glomerella sp.)、叶点霉属(Phyllosticta sp.)、柄孢壳菌属(Po-dospora sp.)、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和镰孢属(Fusarium sp.)。对北细辛优势内生真菌的发酵产物进行体外抗肿瘤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除菌株E3、E4和E10外,其余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和抗菌活性;镰孢属(Fusarium sp.)菌株E9对A549、MDA-MB-231和PANC-1肿瘤细胞抑制率达75%以上;小丛壳属(Glomerella sp.)菌株E1和叶点霉属(Phyllosticta sp.)菌株E2靶向FabI的抗菌活性较强,抑制率达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细辛 内生真菌 分离 抗肿瘤活性 抗菌活性
下载PDF
乌骨藤脂溶性成分抗肿瘤活性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慧 裴志东 +1 位作者 张修亚 康廷国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325-3328,共4页
目的:研究乌骨藤脂溶性成分的抗肿瘤活性,并分析其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中药乌骨藤的脂溶性成分,采用MTT法研究其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并利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乌骨藤脂溶性... 目的:研究乌骨藤脂溶性成分的抗肿瘤活性,并分析其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中药乌骨藤的脂溶性成分,采用MTT法研究其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并利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乌骨藤脂溶性成分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同时分析了其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24个化合物,并测定了相对含量。结论:乌骨藤的脂溶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其药理活性与所含有的化学成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骨藤 抗肿瘤活性 化学成分 分析
原文传递
荜茇根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3
15
作者 惠昱昱 陈镝 杨秀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的研究荜茇Piper longum L.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荜茇干燥根茎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重结晶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MTT法测定其中2种典型生物碱的抗肿瘤活性。结... 目的研究荜茇Piper longum L.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荜茇干燥根茎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重结晶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MTT法测定其中2种典型生物碱的抗肿瘤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二十四烷酸(3)、十九烷酸(4)、荜茇酰胺(5)、胡椒碱(6)、胡椒内酰胺A(7)、胡椒内酰胺D(8)、N-异丁基-(2E,4E,12Z)-十八烷基-1-酰胺(9)、3,4-亚甲二氧基肉桂酸(10)。化合物5对3株肿瘤细胞的IC50值均小于20μmol/L。结论化合物3~4、7~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对3株肿瘤细胞表现出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茇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喹喔啉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翠花 陈奕 +1 位作者 丁健 段文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14-819,共6页
目的设计和合成新型喹喔啉类抗肿瘤药物。方法以4氯2硝基苯胺为起始原料经取代、还原关环、氧化、和氯代合成了中间体2,7二氯喹喔啉(7),再在喹喔啉的2位引入不同的取代酚结构单元,合成了一系列共9个新喹喔啉衍生物。结果目标产物利用1HN... 目的设计和合成新型喹喔啉类抗肿瘤药物。方法以4氯2硝基苯胺为起始原料经取代、还原关环、氧化、和氯代合成了中间体2,7二氯喹喔啉(7),再在喹喔啉的2位引入不同的取代酚结构单元,合成了一系列共9个新喹喔啉衍生物。结果目标产物利用1HNMR,MS和IR进行结构确认。结论初步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表明,在1×10-4mol·L-1浓度时,部分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和XK469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喔啉 合成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杏鲍菇菌丝体多肽的免疫活性及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孙亚男 李文香 胡欣蕾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26,共7页
为研究杏鲍菇菌丝体多肽的免疫活性及抗肿瘤作用,以杏鲍菇菌丝体多肽为原料,通过对小鼠巨噬细胞Ana-1细胞存活率、细胞因子TNF-α和IL-6分泌量、膜表面蛋白TLR2和TLR4表达量、吞噬中性红活性以及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和H_2O_2的能力测定... 为研究杏鲍菇菌丝体多肽的免疫活性及抗肿瘤作用,以杏鲍菇菌丝体多肽为原料,通过对小鼠巨噬细胞Ana-1细胞存活率、细胞因子TNF-α和IL-6分泌量、膜表面蛋白TLR2和TLR4表达量、吞噬中性红活性以及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和H_2O_2的能力测定来研究杏鲍菇菌丝体多肽的免疫活性;通过对人体乳腺癌细胞BT-549细胞、宫颈癌细胞Hela-229和胃癌细胞HGC-27细胞增殖的抑制来研究杏鲍菇菌丝体多肽的抗肿瘤作用。实验显示,多肽浓度在0.05~2 mg/mL范围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巨噬细胞的增殖,提高膜表面蛋白TLR2、TLR4表达量,提高细胞因子TNF-α和IL-6分泌量,增强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活性能力,并且促进巨噬细胞分泌NO和H_2O_2;对人体乳腺癌细胞、宫颈癌细胞和胃癌细胞这三种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表明杏鲍菇菌丝体多肽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和抗肿瘤活性,且活性与浓度呈现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菌丝 多肽 免疫活性 抗肿瘤作用
原文传递
芦丁-硒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周鹏 吴建章 +3 位作者 仇佩虹 郭平 肖健 叶发青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1905-1907,共3页
目的合成芦丁-硒配合物,并探讨其抗肿瘤活性。方法用芦丁跟氯化氧硒反应合成芦丁-硒配合物,采用四氮唑盐(MTT)法考察芦丁-硒配合物对CNE2(鼻咽癌)、HEP2(喉癌)、BEL-7404(肝癌)、KB(口腔上皮癌)及HELA(宫颈癌)的IC50;同时考察了芦丁的... 目的合成芦丁-硒配合物,并探讨其抗肿瘤活性。方法用芦丁跟氯化氧硒反应合成芦丁-硒配合物,采用四氮唑盐(MTT)法考察芦丁-硒配合物对CNE2(鼻咽癌)、HEP2(喉癌)、BEL-7404(肝癌)、KB(口腔上皮癌)及HELA(宫颈癌)的IC50;同时考察了芦丁的抗肿瘤活性。结果目标化合物结构经紫外、红外、LC-MS及1H-NMR确认。初步药理筛选结果显示:芦丁-硒配合物对CNE2、HEP2、BEL-7404、KB及HELA有显著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26.78,0.42,8.37,1.89和0.35 mg.L-1,芦丁则表现为促进CNE2、HEP2和BEL-7404细胞的体外增殖。结论合成出的芦丁-硒配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有关配合物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芦丁 芦丁-硒配合物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糠酰异羟肟酸类有机锡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敬华 李青山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347-351,共5页
目的设计合成糠酰异羟肟酸类有机锡配合物,并进行抗癌活性测定。方法首先合成糠酰异羟肟酸(FuHA),并以之为配体合成一系列二烃基锡配合物;运用MTT法进行糠酰异羟肟酸类有机锡配合物对血癌K562细胞和骨髓瘤细胞EP-20的体外抗癌活性筛选... 目的设计合成糠酰异羟肟酸类有机锡配合物,并进行抗癌活性测定。方法首先合成糠酰异羟肟酸(FuHA),并以之为配体合成一系列二烃基锡配合物;运用MTT法进行糠酰异羟肟酸类有机锡配合物对血癌K562细胞和骨髓瘤细胞EP-20的体外抗癌活性筛选。结果合成了1个配体和5个配合物,用熔点、元素分析、FT-IR1、H-NMR和13C-NMR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R2Sn(L)2型化合物为六配位畸变八面体,而[R2Sn(L)]2O型化合物为五配位双核三角双锥结构。结论正丁基锡和苯基锡配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化合物制备 化学合成 有机锡配合物 糠酰异羟肟酸 抗癌活性
下载PDF
5-氟尿嘧啶毫微型胶囊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潘卫三 胡晋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80-285,共6页
用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制备了毫微型胶囊——抗癌药物新剂型。以5-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所制得的毫微囊最大粒子直径为338nm。建立了凝胶色谱法测定包封率的新方法,5-氟尿嘧啶的包封率达40.9%。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测得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LD_... 用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制备了毫微型胶囊——抗癌药物新剂型。以5-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所制得的毫微囊最大粒子直径为338nm。建立了凝胶色谱法测定包封率的新方法,5-氟尿嘧啶的包封率达40.9%。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测得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LD_(50_=267.7 mg/kg。制成毫微囊后,5-氟尿嘧啶对S_(180),Hep S以及EAC的抗癌活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毫微型胶囊 抗癌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