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母亲孕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连小兰 白耀 +2 位作者 徐蕴华 戴为信 郭芝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6-760,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间母亲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和服用抗甲状腺药物(ATDs)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983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出生、其母亲妊娠期间合并甲亢、出生后5~7d内测定过甲状腺功能的35例新生儿... 目的探讨妊娠期间母亲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和服用抗甲状腺药物(ATDs)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983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出生、其母亲妊娠期间合并甲亢、出生后5~7d内测定过甲状腺功能的35例新生儿,根据母亲孕期甲状腺功能状态和开始服用ATDs的时间分组,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比例为48.6%(17/35),其中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高促甲状腺激素(TSH)血症分别占29.4%、29.4%,低T4血症和中枢性甲低分别占35.3%和5.9%。甲亢母亲孕晚期才开始服用ATDs组的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显著增加(P<0.01)<早产儿、母亲中重度妊高征、脐血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和脐血TSH水平异常时,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比例显著增加(P<0.05)。结论母亲甲亢孕晚期才开始治疗可导致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增加。对母亲孕期甲亢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减少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抗甲状腺药物 新生儿 甲状腺功能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博宇 计成 +1 位作者 于晓佳 刘丽宏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86-1587,1591,共3页
为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引入1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案例的临床特点,进而分析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及药学监护。通过本次案例教学实践,学生在掌握抗甲状腺治疗的... 为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引入1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案例的临床特点,进而分析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及药学监护。通过本次案例教学实践,学生在掌握抗甲状腺治疗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加深了对抗甲状腺药物临床应用的理解,同时培养了临床药物治疗的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临床药学 抗甲状腺治疗药物 药学监护
原文传递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青平 殷丽 +1 位作者 王娟娟 付怀云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760-761,共2页
目的观察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对640例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640例患者中,32例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其中12例发生了单一不良反应,20... 目的观察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对640例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640例患者中,32例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其中12例发生了单一不良反应,20例发生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与初诊还是复发无关。不良反应主要出现在开始治疗的3个月之内(65.6%)。不良反应以皮肤反应最为常见,其次是肝功能受损和白细胞减少。他巴唑较丙基硫氧嘧啶更容易引起皮肤反应(P<0.05)。结论 Graves病患者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开始治疗的3个月之内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抗甲状腺药物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131)碘、抗甲状腺药物及手术治疗Graves甲亢的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邓豪余 梁昌华 +1 位作者 肖敏 李新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4-26,31,共4页
目的 :对13 1碘 (13 1I)、抗甲状腺药物 (ATD)和外科手术治疗Graves甲亢 (甲亢 )进行比较 ,评价三种方法的优劣。方法 :将甲亢分为13 1I、ATD和手术治疗三组 ,治疗后进行随访 ,统计三种方法的治愈率、复发率、甲低发生率、突眼发生和改... 目的 :对13 1碘 (13 1I)、抗甲状腺药物 (ATD)和外科手术治疗Graves甲亢 (甲亢 )进行比较 ,评价三种方法的优劣。方法 :将甲亢分为13 1I、ATD和手术治疗三组 ,治疗后进行随访 ,统计三种方法的治愈率、复发率、甲低发生率、突眼发生和改善情况等 ,并对13 1I和ATD进行统计学处理和比较。结果 :13 1I疗效明显优于ATD(P<0 .0 0 1) ,13 1I和ATD的有效率分别为 96 .5 %和 81.6 % ,治愈率分别为 83.0 %和 4 8.4 % ;发生突眼方面两者无差别 (P >0 ,0 5 ) ,但突眼改善方面ATD优于13 1I(P <0 .0 5 ) ;甲低发生率13 1I高于ATD(P =0 .0 0 1) ,13 1I、ATD和手术治疗的永久性甲低发生率分别为 2 1.3%、2 .8%和 15 .1% ;甲亢治愈后复发方面13 1I明显低于ATD治疗 (P <0 .0 0 5 ) ,13 1I、ATD和手术治疗后复发率分别为 5 .8%、33.1%和 5 4 .0 % ,在甲心病、血象、肝功能受损等其它方面13 1I低于ATD(P <0 .0 0 1)。结论 :13 1I治疗甲亢优于ATD ,尽管有甲低发生、突眼改善差等不足 ,其在疗效、复发、出现其它系统损伤等方面优于ATD ,手术治疗有较高的复发率和某些近期或远期并发症 ,因此应首选13 1I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甲亢 ^131碘 抗甲状腺药物 手术 治疗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1
5
作者 施秉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1-364,共4页
介绍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现状及临床研究新进展。目前,治疗甲亢的基本方法仍然是抗甲状腺药物应用。经药物治疗后复发、甲状腺明显肿大且伴有甲亢心及肝功能损害、中老年甲亢应积极采取131I治疗。甲状腺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 介绍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现状及临床研究新进展。目前,治疗甲亢的基本方法仍然是抗甲状腺药物应用。经药物治疗后复发、甲状腺明显肿大且伴有甲亢心及肝功能损害、中老年甲亢应积极采取131I治疗。甲状腺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甲亢合并甲状腺结节不能除外恶性者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抗甲状腺药物 放射性碘 手术
下载PDF
难治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10
6
作者 贾晓蒙 胡晓东 吕朝晖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6-320,共5页
Graves病是内源性甲状腺毒症最常见原因,公认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ATD)、放射性碘(radioactive iodine,RAI)及外科手术。临床上没有公认的难治性甲亢概念,多数情况下是将ATD治疗后不缓解或缓解后复发视为难治... Graves病是内源性甲状腺毒症最常见原因,公认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ATD)、放射性碘(radioactive iodine,RAI)及外科手术。临床上没有公认的难治性甲亢概念,多数情况下是将ATD治疗后不缓解或缓解后复发视为难治性甲亢。基线和(或)停药时甲状腺肿程度、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滴度、停药时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及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均与疾病复发甚至不缓解有关。任何治疗策略都要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尤其不能因治疗策略不当或不规范导致难治性甲亢现象。针对难治性甲亢,国内外共识是建议考虑采用根治性治疗策略,然而小剂量ATD长期维持治疗也是部分难治性甲亢的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抗甲状腺药物 难治性甲亢 诊断治疗
原文传递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蒋晓真 尹端六 +2 位作者 赵咏桔 陈宇红 罗邦尧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76-278,共3页
目的 探讨抗甲状腺药物 (ATD)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的影响因素、治疗措施及周围血白细胞计数监测的重要性。方法 对 2 6例因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TD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不论服药剂量大小、患者... 目的 探讨抗甲状腺药物 (ATD)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的影响因素、治疗措施及周围血白细胞计数监测的重要性。方法 对 2 6例因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TD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不论服药剂量大小、患者年龄、服药时间长短、以及是否为初治或复治 ,均可发生。碳酸锂 ,G CSF、糖皮质激素对ATD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治疗效果明显。常规监测周围血白细胞发现的无感染症状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时间较有感染症状组快。结论 对服用ATD者均应常规监测周围血白细胞 ,以尽早发现粒细胞缺乏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甲状腺药物 粒细胞缺乏症 药物不良反应 ATD
下载PDF
Graves病患者血清可溶性凋亡相关蛋白Fas检测的临床意义(附47例报告) 被引量:8
8
作者 武晓泓 刘超 +3 位作者 刘翠萍 覃又文 段宇 蒋须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目的 探讨 Graves病 ( GD)患者外周血可溶性凋亡相关蛋白 Fas( s Fas)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47例治疗不同时期 GD病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外周血血清 s Fas的含量。结果  1GD患者血清 s Fas含量明显高... 目的 探讨 Graves病 ( GD)患者外周血可溶性凋亡相关蛋白 Fas( s Fas)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47例治疗不同时期 GD病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外周血血清 s Fas的含量。结果  1GD患者血清 s Fas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 P<0 .0 1) ;与 GD初发组相比 ,GD缓解组和临床痊愈组患者血清 s Fas逐步降低 ,彼此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 P<0 .0 1) ;2血清 s Fas与 GD患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 ( TRAb)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 r=0 .41,P<0 .0 5 ) ,而与患者年龄、甲状腺激素 ( FT3、FT4)、促甲状腺激素 ( 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 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 TPOAb)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GD患者体内存在 s Fas的异常表达 ,由此加重甲状腺肿大和局部免疫功能的紊乱 ,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凋亡相关蛋白 GRAVES病 细胞凋亡 FAS
下载PDF
丙基硫氧嘧啶引起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小血管炎并非药物性狼疮 被引量:8
9
作者 高莹 赵明辉 +1 位作者 郭晓蕙 高妍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29-833,共5页
目的检测药物性狼疮(DIL)的血清学标志抗组蛋白抗体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的甲亢患者中的阳性率,并探讨丙基硫氧嘧啶(PTU)引起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与DIL的关系。方法以34例ANCA阳性的原发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确诊为PT... 目的检测药物性狼疮(DIL)的血清学标志抗组蛋白抗体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的甲亢患者中的阳性率,并探讨丙基硫氧嘧啶(PTU)引起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与DIL的关系。方法以34例ANCA阳性的原发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确诊为PTU引起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同时选取10例原发性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及10例初发未治疗的甲亢患者为对照,应用ELISA法检测抗组蛋白抗体。将我院确诊的PTU引起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文献中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DIL相比较。结果所有原发性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患者及初发未治疗的甲亢患者均未检测到抗组蛋白抗体;在34例PTU引起的ANCA阳性患者中仅1例(2·9%)抗组蛋白抗体阳性,此例患者为18例有血管炎临床表现中的1例(5·6%)。PTU引起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不同于DIL,寡免疫复合物的坏死性新月体性肾炎及肺出血为前者的特征性表现。结论PTU引起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中抗组蛋白抗体的低发生率提示其与DIL可能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甲状腺药物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血管炎 抗组蛋白抗体 药物性狼疮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肝功能损害1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尹曙明 于晓峰 +4 位作者 王一倩 陈芳 王根生 顾同进 尤传一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08-710,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并发肝功能损害(HLI)的发病特点、临床相关因素及其防治策略。方法对1994年4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260例甲亢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病程中发生HLI的情况。结果HLI发生率为44.23%(115/260例)...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并发肝功能损害(HLI)的发病特点、临床相关因素及其防治策略。方法对1994年4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260例甲亢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病程中发生HLI的情况。结果HLI发生率为44.23%(115/260例)。HLI程度与甲亢患者的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与性别无关。临床症状不典型。所有HLI患者在采取卧床休息、保肝、降酶及支持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131碘和手术治疗控制原发病后,97例肝功能恢复正常,13例较前明显好转,4例仍在治疗观察中,1例失访,治疗有效率达95.65%,尚未发现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提高临床医师对HLI的认识,加强原发病的治疗,合理选用治疗方案,以有效地减少并预防HL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脏损害 抗甲状腺药物
下载PDF
抗甲状腺药物致Graves病患者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斌 文格波 《医学综述》 2007年第7期544-546,共3页
抗甲状腺药物(ATD)是治疗Graves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治疗中出现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ATD导致粒细胞减少、缺乏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就近年来ATD致Graves病患者粒细胞减少、缺乏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有关的研究... 抗甲状腺药物(ATD)是治疗Graves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治疗中出现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ATD导致粒细胞减少、缺乏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就近年来ATD致Graves病患者粒细胞减少、缺乏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有关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甲状腺药物 GRAVES病 粒细胞减少 粒细胞缺乏
下载PDF
抗甲状腺药物影响Graves’病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的表达 被引量:6
12
作者 任晓华 蒋波涌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研究抗甲状腺药物对Graves’病(GD)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30例GD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30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 目的:研究抗甲状腺药物对Graves’病(GD)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30例GD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30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GD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L-2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IL-2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L-6、TNF-α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可能与发病机制、治疗效果和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抗甲状腺药物
下载PDF
不同起始剂量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的疗效 被引量:5
13
作者 戴红 吴蕾 +9 位作者 徐丽君 崔屹 宋宇 栗偲平 朱红霞 贺威 马英 佟珊珊 王雪 崔娟红 《武警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977-979,984,共4页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最佳的起始剂量治疗方案。方法病例选自在武警辽宁总队医院门诊就诊的Graves病初诊或复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35例(甲巯咪唑15mg,1次/d)和B组110例(甲巯咪唑10 mg,3次/d),随访12周,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最佳的起始剂量治疗方案。方法病例选自在武警辽宁总队医院门诊就诊的Graves病初诊或复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35例(甲巯咪唑15mg,1次/d)和B组110例(甲巯咪唑10 mg,3次/d),随访12周,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A组患者依从性达到91.9%,明显好于B组(80.9%);(2)治疗4周、8周及12周后甲状腺激素降至正常的比率在A组分别为62.1%、83.6%和89.7%,B组分别为65.9%,84.4%和88.3%,无统计学差异;(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在A组为5.9%,B组为10.9%;(4)甲状腺肿大达Ⅲ度(OR=12.529)或FT4显著升高达正常值的4倍以上(OR=9.117)的患者采用甲巯咪唑小剂量每日一次顿服法疗效欠佳。结论初始治疗采用甲巯咪唑小剂量15 mg日一次顿服法对大多数Graves病患者安全有效,但对于甲状腺Ⅲ度肿大或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升高者起始治疗量10 mg每日3次方法更为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抗甲状腺药物 甲巯咪唑
下载PDF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并死亡病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贺雅毅 强薇 +3 位作者 赵艳茹 郑婕 邓梅 施秉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4-119,共6页
目的分析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ATDs)在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过程中导致粒细胞缺乏症这一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死亡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因... 目的分析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ATDs)在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过程中导致粒细胞缺乏症这一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死亡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因ATDs导致的粒细胞缺乏症病例,并比较死亡组患者与存活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纳入研究的ATDs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70例,其中5例死亡,均为女性,年龄33~54岁。5例死亡患者中2例合并甲亢性心脏病,3例合并甲亢危象。相对于存活组患者,死亡组患者年龄较大[(47.00±8.12)岁vs.(35.58±11.10)岁,P=0.028],甲亢病程较长[1800(315~2880)d vs.60(40~120)d,P=0.002],从出现症状到粒细胞缺乏症诊治间隔时间较长[5.0(3.5~11.0)d vs.0(0~2.5)d,P=0.002],合并甲亢危象的患者比例较大(60%vs.0,P<0.001)。结论年龄、甲亢病程及诊断是否及时与ATDs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死亡率相关,合并甲亢危象的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建议甲亢患者服用ATDs治疗后,一旦出现咽痛、发热等粒细胞缺乏症前驱症状,应及时监测血常规;发生粒细胞缺乏症则应尽早选择其他治疗甲亢的方案,避免严重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甲状腺药物 粒细胞缺乏症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死亡病例
下载PDF
Graves病患者IL-2,sIL-2R的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童南伟 张晋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4-36,共3页
本文观察了31例Graves病患者淋巴细胞亚群、IL-2及sIL-2R的变化。结果表明Graves病患者的OKT_4/OKT_8比值及sIL-2R增高,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可使之恢复正常水平。说明Graves病存在免疫... 本文观察了31例Graves病患者淋巴细胞亚群、IL-2及sIL-2R的变化。结果表明Graves病患者的OKT_4/OKT_8比值及sIL-2R增高,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可使之恢复正常水平。说明Graves病存在免疫调控失衡,抗甲状腺药物可纠正这些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突眼性 甲状腺肿
下载PDF
^(131)I与常规药物治疗飞行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彩哲 刘朝阳 +7 位作者 徐先荣 刘红巾 郑军 刘晶 付兆君 熊巍 关小宏 王建昌 《空军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17-19,22,共4页
目的评价131I和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 ug,ATD)治疗飞行员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疗效及对医学鉴定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空军总医院2000年12月—2014年12月间住院的甲亢飞行员3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131I治疗组及AT... 目的评价131I和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 ug,ATD)治疗飞行员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疗效及对医学鉴定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空军总医院2000年12月—2014年12月间住院的甲亢飞行员3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131I治疗组及ATD治疗组。主要研究终点:停飞率;次要研究终点:合格率、平均治疗时间、复发率。结果 30例中,131I治疗组4例:2例飞行合格,2例暂时飞行不合格,无停飞病例;ATD治疗组26例:7例飞行合格,4例暂时飞行不合格,15例停飞,停飞率为57.69%。131I治疗组的2例飞行合格的飞行员平均地面观察时间6.5个月(6~7个月);ATD治疗组的7例飞行合格的飞行员平均地面观察时间则长达23.25个月(11~69个月)。131I治疗组1例复发,复发率25.00%;ATD治疗组有3例复发,复发率23.08%。结论飞行员患甲亢用ATD治疗,停飞率高,恢复飞行者治疗周期和地面观察时间长,建议将131I作为首选治疗,以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停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31I 抗甲状腺药物 治疗 飞行员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抗甲状腺药物所致不同程度粒细胞缺乏症的价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存福 张怀国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503-505,共3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抗甲状腺药物(ATD)所致不同程度粒细胞缺乏症疗效的差异。方法40例明确诊断为甲亢(Graves病)的患者,服用ATD前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数量正常,服用ATD后3~16周,病人中性粒细胞计数0.09×109/L^0.46×109...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抗甲状腺药物(ATD)所致不同程度粒细胞缺乏症疗效的差异。方法40例明确诊断为甲亢(Graves病)的患者,服用ATD前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数量正常,服用ATD后3~16周,病人中性粒细胞计数0.09×109/L^0.46×109/L(2次细胞计数)。依据中性粒细胞缺乏的轻中重度将患者分ABC三组。A组16例,B组14例,C组10例三组患者立即停用抗甲状腺药,给予升白安和利血生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50μg 1次/d皮下注射。第1次G-CSF,4~24 h复查血象,以后每天复查血象,直至血中性粒细胞≥2.0×109/L考虑停药,有症状患者同时加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结果中性粒细胞轻度、中度缺乏患者其粒细胞计数可逐渐上升至正常范围,重度粒细胞缺乏患者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较轻中度缺乏的患者明显延长。中性粒细胞重度缺乏患者经过以上治疗,应用G-CSF4~24 h中性粒细胞不升,以后中性粒细胞上升较慢,其中7例患者粒细胞达正常水平,另3例患者因甲亢危象严重感染死亡,死亡前1 d中性粒细胞仍然不升。结论(1)G-CSF对轻中度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效果明确,且对前者的疗效优于后者。(2)G-CSF对重度粒细胞缺乏恢复时间延迟,疗效不满意。(3)第1次注射G-CSF 4~24 h中性粒细胞计数是评价G-CSF是否有效的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抗甲状腺药物 粒细胞缺乏症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s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昱 刘超 《国际内科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669-671,共3页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即Graves病(GD)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抗甲状腺药物(ATD)是治疗GD选择较多的手段,但撤药后复发率高,部分患者预后不尽人意。预测ATD治疗GD预后的指标很多,但都不够完善。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预测GD患者经...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即Graves病(GD)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抗甲状腺药物(ATD)是治疗GD选择较多的手段,但撤药后复发率高,部分患者预后不尽人意。预测ATD治疗GD预后的指标很多,但都不够完善。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预测GD患者经ATD治疗后复发方面有一定价值。如诊断GD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甲状腺体积明显增大,平均收缩期峰血流值和体积流量值分别高于139cm/s和195ml/min的患者治疗后复发可能性大。撤药后甲状腺低回声的程度越低,则GD缓解的可能性越大。这些指标均有利于临床医师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案并调整治疗周期,使GD患者的药物治疗达到更高的长期缓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GRAVES病 抗甲状腺药物 复发 预测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治疗后骨密度的评估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小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8期439-44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在接受药物治疗前后骨密度的改变情况,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间内分泌科收治的初次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40例,在治疗前以及给予相应抗甲状腺药物治疗3个月、6个月后...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在接受药物治疗前后骨密度的改变情况,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间内分泌科收治的初次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40例,在治疗前以及给予相应抗甲状腺药物治疗3个月、6个月后分别测定其骨密度,治疗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40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在TT4、TT3、FT4以及FT3几项指标上,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本组40例患者未予任何治疗前骨密度值为(0.761±0.254)g/cm2,治疗3个月后为(0.976±0.143)g/cm2,治疗6个月后为(1.077±0.331)g/cm2;与治疗前相比计较,治疗3个月后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骨密度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都伴有骨质疏松情况发生,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可不同程度上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骨密度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下载PDF
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改变对药物治疗甲亢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光清 黄利 +2 位作者 郑海龙 梁娴 赵妍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47-650,653,共5页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甲亢后检测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相对变化是否能预测甲亢药物治疗后复发。方法:根据甲亢诊疗规范选择和治疗70例甲亢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药物治疗前、疗程结束时的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参数,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选...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甲亢后检测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相对变化是否能预测甲亢药物治疗后复发。方法:根据甲亢诊疗规范选择和治疗70例甲亢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药物治疗前、疗程结束时的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参数,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选择30例无甲状腺功能异常者作对照。结果:70例甲亢患者治疗停药后6个月有26例复发,复发率是37.1%。复发与未复发患者治疗前峰值流速差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750,P=0.445)。治疗后未复发与复发者的峰值血流速度分别为(41.37±9.67)cm/s和(50.41±11.37)cm/s,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0.538,P=0.001)。治疗后未复发与复发者的MV1-MV2/MV1分别为0.57±0.07和0.47±0.09,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526,P<0.001)。治疗后复发者与正常者的峰值血流速度ROC曲线下面积为0.773,取40.3cm/s为截断值时,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65.0%。治疗后未复发与复发者的MV1-MV2/MV1ROC曲线下面积为0.870,取0.525为截断值时,敏感性为86.4%,特异性为69.2%。结论:测定甲亢药物治疗前后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下降幅度对预测甲亢复发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药物治疗 复发 甲状腺上动脉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