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提取物解热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徐珊 孟庆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6期1179-1181,共3页
黄芩的解热作用是其清热泻火解毒功效在药理学上的体现之一。对近年来国内外期刊中有关黄芩及其活性成分解热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和综述。目前研究发现,黄芩总提物以及单一活性成分中的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茎叶... 黄芩的解热作用是其清热泻火解毒功效在药理学上的体现之一。对近年来国内外期刊中有关黄芩及其活性成分解热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和综述。目前研究发现,黄芩总提物以及单一活性成分中的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茎叶提取物),对感染性发热(内毒素、酵母致热)及非感染性发热(松节油致热)都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黄芩提取物解热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目前只有黄芩苷及野黄芩苷解热机制的报道,其主要机制均是通过抑制下丘脑中PGE2和cAMP含量的升高,从而发挥解热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提取物 活性成分 解热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大鼠解热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左泽平 王志斌 +5 位作者 高阳 郭玉东 胡宇驰 曹春然 王碧松 李雪梅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60,共4页
目的:研究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和下丘脑中升温介质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LPS(100ug/kg)建立大鼠发热模型,监测不同时间点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体温影响;模型升温峰值时收集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 目的:研究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和下丘脑中升温介质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LPS(100ug/kg)建立大鼠发热模型,监测不同时间点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体温影响;模型升温峰值时收集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cAMP、PGE2)、下丘脑中升温介质(cAMP、PGE2)含量变化。结果:柴胡注射液(5ml/kg、2.5ml/kg、1.25ml/kg)能显著降低LPS发热模型大鼠的体温,且量效关系较显著;柴胡注射液各剂量组能显著抑制发热模型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cAMP、PGE2增加和下丘脑中cAMP、PGE2的释放。结论: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有较好的解热作用,其解热效果可能与其抑制外周IL-1β、PGE2增加和下丘脑cAMP、PGE2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注射液 细胞因子 升温介质
原文传递
清热解毒中药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建良 卢芳国 《中医药导报》 2012年第12期87-89,共3页
本文从器官组织水平、细胞水平以及分子水平综述了清热解毒中药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认为清热解毒中药在对抗毒邪、热毒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并提出了对中药的研究应更注重整体的观念。
关键词 中药 免疫调节 清热解毒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柴胡水提物对大鼠解热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石亮 张智慧 +2 位作者 李晓宇 吕莉莉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6年第9期513-516,共4页
目的研究柴胡水提物对发热模型大鼠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解热机制。方法采用背部皮下注射2,4-二硝基苯酚,制备大鼠发热模型,灌胃不同剂量柴胡水提物,每30 min测体温1次,连续测定4 h,记录肛温,观察其解热作用;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 目的研究柴胡水提物对发热模型大鼠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解热机制。方法采用背部皮下注射2,4-二硝基苯酚,制备大鼠发热模型,灌胃不同剂量柴胡水提物,每30 min测体温1次,连续测定4 h,记录肛温,观察其解热作用;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内皮素(TNF-ɑ)、前列腺素E2(PGE2)水平,下丘脑和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以及脑腹中隔区和血浆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结果注射2,4-二硝基苯酚后各组大鼠肛温显著升高(P<0.001),说明造模成功;柴胡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2,4-二硝基苯酚致热大鼠体温,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检测血中指标发现柴胡水提各剂量组可降低致热大鼠血中IL-1β、IL-6、TNF-ɑ、PGE2、下丘脑中c AMP及脑腹中隔区AVP含量,升高血浆AVP含量,但对血浆cAMP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柴胡水提物对2,4-二硝基苯酚所致大鼠发热模型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降低血中炎症介质IL-1β、IL-6、TNF-ɑ、PGE2含量和调节下丘脑cAMP及AVP的合成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解热 机制
下载PDF
连翘提取物和连翘挥发油对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机制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党珏 袁岸 +3 位作者 罗林 全云云 赵梦杰 李芸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42-1545,1594,共5页
对比观察连翘提取物和连翘挥发油对酵母菌所致发热大鼠的解热效应和机制。酵母菌皮下注射复制大鼠发热模型。测基础体温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连翘提取物组(25生药g/kg)和连翘挥发油组(26.7生药g/kg)四组,动态观察给药后大鼠2 h... 对比观察连翘提取物和连翘挥发油对酵母菌所致发热大鼠的解热效应和机制。酵母菌皮下注射复制大鼠发热模型。测基础体温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连翘提取物组(25生药g/kg)和连翘挥发油组(26.7生药g/kg)四组,动态观察给药后大鼠2 h体温和下丘脑c AMP和PGE2含量。结果表明连翘提取物和连翘挥发油均可显著降低酵母致热大鼠的体温(P<0.01或P<0.05),能显著降低下丘脑中c AMP(P<0.05)含量;另外连翘提取物能显著降低下丘脑中PGE2(P<0.05)含量。连翘提取物有下调下丘脑中c AMP、PGE2作用,连翘挥发油通过下调下丘脑c AMP发挥解热作用,可用于临床发热的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热 连翘提取物 连翘挥发油 下丘脑cAMP PGE2
下载PDF
连翘苷体内外抗病毒及解热作用机制 被引量:18
6
作者 郭健敏 富力 +5 位作者 秦丽莉 陈文培 代彩玲 梁纯 吴琪琪 杨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70-1175,共6页
目的研究连翘苷(phillyrin,KD-1)体内外抗病毒及解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呼吸道病毒感染细胞模型,检测SI指数,考察KD-1体外抗病毒活性;建立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模型,检测血凝滴度、肺指数、肺组织病理,探究其体内抗流感病毒和肺炎的作用... 目的研究连翘苷(phillyrin,KD-1)体内外抗病毒及解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呼吸道病毒感染细胞模型,检测SI指数,考察KD-1体外抗病毒活性;建立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模型,检测血凝滴度、肺指数、肺组织病理,探究其体内抗流感病毒和肺炎的作用;建立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检测体温以及血浆和下丘脑组织体温调节及炎症相关因子,考察其解热作用机制;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将对接结果采用PyMol软件绘制。结果KD-1对H3N2、RSV、E71、AdV-3、HSV-1和HSV-2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SI>2);KD-1可减少感染肺组织血凝滴度,降低肺指数,并减轻肺部病变,特别是对间质性肺炎作用明显;KD-1可明显降低发热大鼠体温,其解热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血浆和下丘脑中的PGE_(2)和IL-1β水平有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KD-1与α-MSH、IL-1β、PEG_(2)、AVP、cAMP等蛋白结合能均<-5 kcal·mol^(-1)。结论KD-1具有较明显的抗病毒、解热和改善肺部炎性病变作用,推测其可通过“标本兼治”综合作用起到抗流感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苷 抗病毒 解热 细胞因子 中药单体 机制 分子对接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退热作用及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进娜 谢鸣 +1 位作者 高秀兰 赵荣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退热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脾虚发热组、补中益气汤组共3组,每组10只。采用饮食失节+过度疲劳+注射LPS法复制脾虚发热模型。每周测体温1次。第18天开始补中益气汤组每天ig(6.83 g.kg-1)...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退热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脾虚发热组、补中益气汤组共3组,每组10只。采用饮食失节+过度疲劳+注射LPS法复制脾虚发热模型。每周测体温1次。第18天开始补中益气汤组每天ig(6.83 g.kg-1),正常组和脾虚发热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5 d。第22天AM 8:00脾虚发热组和补中益气汤2组大鼠ip脂多糖(LPS,80μg.kg-1)诱导发热,正常组ip等体积生理盐水。测量各组大鼠ip LPS后30,60,120,180,220 min肛温及绘制体温曲线,测定下丘脑环磷酸腺苷(cAMP)、前列腺素E2(PGE2)。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脾虚发热组大鼠体温曲线明显上抬,各观察点体温均明显升高,下丘脑PGE2和cAMP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脾虚发热组比较,补中益气汤组大鼠体温曲线明显下移,下丘脑PGE2和cAMP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对脾虚发热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退热效用,其退热作用可能与降低中枢发热介质PGE2和cAMP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发热 补中益气汤 退热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桂枝汤解热作用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 被引量:15
8
作者 吴晓霞 张立石 +2 位作者 高焕 宋剑南 柏冬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90-197,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桂枝汤解热作用的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利用Chem Draw绘制预测桂枝汤中化合物的结构,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搜索以上成分对应的靶点。使用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软件,寻找发热相...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桂枝汤解热作用的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利用Chem Draw绘制预测桂枝汤中化合物的结构,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搜索以上成分对应的靶点。使用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软件,寻找发热相关的基因。使用IPA软件分析桂枝汤中成分、发热相应靶点共同的通路。利用Cytoscape建立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寻找主要药效成分。结果:建立了桂枝汤中主要成分与其靶点的网络图。使用IPA软件发现桂枝汤发热作用与以下6个通路相关:G蛋白偶联的受体信号,环磷腺苷(c AMP)介导的信号传导,Gαs信号,Gαi信号,腺苷酸活化水蛋白激酶(AMPK)信号,褪黑激素降解通路。桂枝汤中芍药苷代谢物Ⅰ,环磷酸腺苷与解热作用相关。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了桂枝汤解热作用的相关通路,预测了桂枝汤入血成分中芍药苷代谢物Ⅰ,环磷酸腺苷可能与解热作用相关。研究结果主要基于化学预测,还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汤 解热 网络药理学 机制 药效
原文传递
中药柴胡解热的物质基础、药效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金国泰 李博 王树荣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28-30,共3页
目的:通过药理实验探讨中药柴胡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的解热效果、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测量各组大鼠基础体温,采用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致大鼠发热,并且测量大鼠致热后体温。测量大鼠给药后体温,观察中药柴胡各组分的解热效果。取... 目的:通过药理实验探讨中药柴胡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的解热效果、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测量各组大鼠基础体温,采用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致大鼠发热,并且测量大鼠致热后体温。测量大鼠给药后体温,观察中药柴胡各组分的解热效果。取血浆、下丘脑及脑腹中隔区脑组织,分别检测分析环磷酸腺苷(cAMP)、精氨酸加压素(AVP)指标,分析中药柴胡各组分的解热机制。结果:中药柴胡各组分解热效果显著,柴胡挥发油组、柴胡皂苷组及柴胡水煎液组大鼠下丘脑中环磷酸腺苷(cAMP)和脑腹中隔区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显著减少;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变化不明显,血浆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显著增加。结论:中药柴胡各组分具有良好的解热效果,作用机制与调节cAMP及AVP的合成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解热药效 物质基础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白虎汤不同相态对发热模型家兔血清中TNF-α、IL-1β及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吕邵娃 武印奇 +5 位作者 李英鹏 孙爽 杨大宇 郭玉岩 苏红 李永吉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70-875,共6页
目的探讨白虎汤不同相态对发热模型家兔的解热作用以及对家兔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6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经典白虎汤组、白虎汤纳米相态组、白虎汤真溶液组、白虎汤沉淀组、非那根组,每组8只。除空... 目的探讨白虎汤不同相态对发热模型家兔的解热作用以及对家兔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6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经典白虎汤组、白虎汤纳米相态组、白虎汤真溶液组、白虎汤沉淀组、非那根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每只家兔由耳缘静脉注入剂量为20μg/kg的脂多糖溶液,空白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制备家兔发热模型。各组在造模前0.5 h灌肠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给药5 h后,测量给药期间家兔的体温变化,并利用ELISA法检测各组家兔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的水平。结果白虎汤纳米相态组对发热家兔一般状态的改善效果优于白虎汤其他相态组。测量各实验组家兔体温,非那根组可降低家兔的第一次发热体温。白虎汤各相态组均可有效降低家兔的第二次发热体温,纳米相态组的降温程度优于其他相态组。对家兔炎症因子进行测量,白虎汤各相态组的家兔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白虎汤真溶液组和白虎汤沉淀组的家兔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P<0.05),且在白虎汤各相态组中纳米相态组的炎性因子含量最低[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分别为(9.55±0.36)、(11.96±0.18)和(55.66±1.3)pg/ml]。结论白虎汤纳米相态对家兔的解热作用以及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的下降程度均优于其他相态,表明白虎汤纳米相态是白虎汤解热机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汤 纳米相态 解热机制 TNF-α IL-1Β IL-6
下载PDF
牛磺胆酸的解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培锋 郝文利 《中国兽药杂志》 2006年第6期11-14,共4页
了解牛磺胆酸对发热大鼠体温的影响,并研究其解热作用机理。分别以细菌内毒素、异体蛋白和2,4-二硝基酚致热大鼠,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下丘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ELISA法测定下丘脑组织中肾... 了解牛磺胆酸对发热大鼠体温的影响,并研究其解热作用机理。分别以细菌内毒素、异体蛋白和2,4-二硝基酚致热大鼠,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下丘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ELISA法测定下丘脑组织中肾上腺素E2(PGE2)含量。牛磺胆酸对细菌内毒素和2,4-二硝基酚所致发热大鼠的体温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而对蛋白胨所致的发热体温作用时间较短;给药组下丘脑中的NE、DA、5-HT和PGE2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证明牛磺胆酸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其作用机理与影响下丘脑组织中NE、DA、5-HT和PGE2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胆酸 解热 作用机理
下载PDF
白虎汤对不同大鼠发热模型解热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佳霖 吕邵娃 +3 位作者 孙亚丽 张婉蒙 韩金津 李永吉 《中南药学》 CAS 2018年第4期492-495,共4页
目的探讨白虎汤对不同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皮下注射干酵母悬液和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大鼠发热模型,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定量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TNF-α、IL-6和下丘脑组织匀浆液中PGE2的含... 目的探讨白虎汤对不同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皮下注射干酵母悬液和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大鼠发热模型,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定量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TNF-α、IL-6和下丘脑组织匀浆液中PGE2的含量,探讨白虎汤(BHT)的解热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模型组大鼠的体温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表明成功建立大鼠发热模型;白虎汤和阿司匹林(ASP)组有显著解热效果,且均可降低大鼠血浆中TNF-α、IL-6和下丘脑中PGE2的含量,与模型组对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白虎汤可能通过降低内生性致热源和中枢致热介质途径,对大鼠发热发挥良好的解热作用,为其清热消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汤 解热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及其不同配伍对脾虚发热模型的退热作用比较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进娜 谢鸣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14-1818,共5页
目的:比较补中益气汤不同配伍对脾虚发热大鼠模型的退热效用及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脾虚发热组、补中益气汤组、补中益气汤去柴升组、补中益气汤大剂柴升组、大剂柴升组,采用饮食失节+游泳疲劳+腹腔注射脂多糖(LPS)法复制脾... 目的:比较补中益气汤不同配伍对脾虚发热大鼠模型的退热效用及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脾虚发热组、补中益气汤组、补中益气汤去柴升组、补中益气汤大剂柴升组、大剂柴升组,采用饮食失节+游泳疲劳+腹腔注射脂多糖(LPS)法复制脾虚发热大鼠模型。第18天开始,各给药组给予中药灌胃,连续5d。第22天脾虚发热组和给药组大鼠腹腔注射LPS,观测30、60、120、180、220min的肛温,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和下丘脑环磷酸腺苷(cAMP)、前列腺素E2(PGE2)。结果:脾虚发热组大鼠体温明显升高,外周血IL-6和下丘脑PGE2、cAMP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脾虚发热组比较,补中益气汤组大鼠体温显著降低,血IL-6和下丘脑PGE2、cAMP明显下降(P<0.05,P<0.01);补中益气汤去柴升组和补中益气汤大剂柴升组体温无明显变化或有升高趋势,血IL-6和PGE2、cAMP均无明显差异;大剂柴升组体温显著降低,下丘脑PGE2、cAMP显著降低(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对脾虚发热模型大鼠具有显著的退热作用,该作用与方中升麻、柴胡及其剂量的选配有关,补中益气汤退热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到抑制内源性致热源及中枢热调节介质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配伍 退热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石膏粳米汤对干酵母致热大鼠解热抗炎及核因子-κBp65、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蓓 陈誉丹 +2 位作者 冯莉婷 王增铎 吴丽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6期165-170,共6页
为观察石膏粳米汤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炎症因子、核因子(NF)-κBp65、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50只SPF级SD雄性大鼠被随机分正常对照组10只,余40只采用20%干酵母混悬液皮下注射建立大鼠发热模型。4 h后随机分4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0... 为观察石膏粳米汤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炎症因子、核因子(NF)-κBp65、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50只SPF级SD雄性大鼠被随机分正常对照组10只,余40只采用20%干酵母混悬液皮下注射建立大鼠发热模型。4 h后随机分4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0.1 g·kg^(-1))、石膏粳米汤组(7.83 g·kg^(-1))、石膏组(17.62 g·kg^(-1))。造模后每1 h测量1次大鼠肛温,共10次;计算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体温变化、最大体温上升高度(ΔTmax)、6 h体温反应指数(TRI6);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NF-κBp65、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是给药后4~6 h内,阿司匹林、石膏粳米汤、石膏水煎液均能抑制发热大鼠体温升高,石膏粳米汤和石膏水煎液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给药后6 h,阿司匹林组、石膏粳米汤组、石膏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浓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0.01、P<0.01);三组下丘脑NF-κBp65蛋白、COX-2基因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0.01、P<0.01)。说明石膏粳米汤可改善发热大鼠炎症,其发挥解热抗炎机制可能涉及抑制下丘脑NF-κBp65蛋白、COX-2 mRNA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粳米汤 炎症 解热机制 核因子-κB 环氧合酶-2
下载PDF
大青叶不同提取物解热作用比较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良发 周国平 +3 位作者 袁铭铭 李柯城 陈丹丹 郑洋滨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075-2079,共5页
目的 比较大青叶正丁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物对脂多糖所致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72 只 SPF 级 SD 健康大鼠,按大鼠基础体温随机分为 6 组,即阴性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大青叶正丁醇提取物组、大... 目的 比较大青叶正丁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物对脂多糖所致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72 只 SPF 级 SD 健康大鼠,按大鼠基础体温随机分为 6 组,即阴性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大青叶正丁醇提取物组、大青叶乙酸乙酯提取物组、大青叶石油醚提取物组,每组 12 只。连续给药 7 d,末次给药 30 min 后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大鼠均给予 20 μg·kg^(–1)脂多糖溶液造模。观察各组大鼠在造模后 4 h 内的体温变化,同时比较大鼠体温最高点时各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下丘脑前列腺素 E2(prostaglandin E2,PGE2)、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 AMP)以及下丘脑腹中隔区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水平。结果 大青叶正丁醇与乙酸乙酯提取物组在造模后 3,4 h 的体温升高幅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 或 P<0.01)。大青叶正丁醇提取物组的 TNF-α、IL-6 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大青叶乙酸乙酯提取物组的 TNF-α、IL-1β 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 或 P<0.01),大青叶石油醚提取物组的TNF-α 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大青叶正丁醇提取物组的 c AMP、AVP 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大青叶正丁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其中正丁醇提取物解热效果最好,且各提取物均表现出较强的抗炎效果。大青叶正丁醇提取物的解热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 TNF-α、IL-6、IL-1β 水平、抑制下丘脑 c AMP 和降低腹中隔区中的 AVP 含量有关,而大青叶乙酸乙酯提取物的解热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 TNF-α、IL-1β 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叶提取物 脂多糖 解热作用 机制
原文传递
板蓝根清热解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叶未央 李祥 陈建伟 《中医药导报》 2010年第12期107-110,共4页
综述了板蓝根在抗病毒、抗菌、增强免疫力、抗内毒素、抗氧化、解热及抗炎6个方面的研究状况。认为国内学者对板蓝根的抗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以及抗氧化的作用研究比较多,而对是何种成分起到清热解毒作用以及抗病毒、抗菌、抗内毒素... 综述了板蓝根在抗病毒、抗菌、增强免疫力、抗内毒素、抗氧化、解热及抗炎6个方面的研究状况。认为国内学者对板蓝根的抗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以及抗氧化的作用研究比较多,而对是何种成分起到清热解毒作用以及抗病毒、抗菌、抗内毒素、提高免疫力以及抗氧化机制的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清热解毒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芦根清热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亚虓 张潘潘 +4 位作者 颜偌楠 戚巍琼 邓翀 姜祎 张化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第22期25-28,共4页
目的:研究芦根对干酵母致发热小鼠的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探讨芦根解热的药理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和水样低、中、高剂量组共6个组,连续灌胃给药7 d,由于酵母混悬液致热,最后检测小鼠体温变化,并测定血... 目的:研究芦根对干酵母致发热小鼠的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探讨芦根解热的药理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和水样低、中、高剂量组共6个组,连续灌胃给药7 d,由于酵母混悬液致热,最后检测小鼠体温变化,并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磷酸腺苷(cAMP)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和给药组小鼠体温下降较为显著(P<0.05);给药组血清中各细胞因子及下丘脑中PGE2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芦根对干酵母致热小鼠具有显著的解热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发热小鼠血清中IL-1β、TNF-α、cAMP含量以及抑制下丘脑组织中PGE2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根 解热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一笑退热散对大鼠内毒素诱导发热模型退热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庆荣 刘明云 +1 位作者 张永科 柳蔚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一笑退热散对大鼠内毒素(LPS)诱导发热模型退热作用,探讨该中药组方的退热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空白组、模型组、对乙酰氨基酚组、一笑退热散高剂量组、一笑退热散中剂量组、一笑退热散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 目的:研究一笑退热散对大鼠内毒素(LPS)诱导发热模型退热作用,探讨该中药组方的退热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空白组、模型组、对乙酰氨基酚组、一笑退热散高剂量组、一笑退热散中剂量组、一笑退热散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腹腔注射70μg/kg LPS建立SD大鼠发热模型,观察用药后每小时的体温变化,共4 h;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下丘脑前列腺素E2(PGE2)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清IL-1β的含量,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一笑退热散不同剂量组均具有降低大鼠LPS发热模型体温的作用,能有效降低大鼠下丘脑PGE2、IL-1β和血清TNF-α、IL-1β含量。结论:一笑退热散通过降低致热性细胞因子PGE2、IL-1β和TNF-α发挥退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笑退热散 发热模型 细胞因子 退热机制
下载PDF
中药退热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韩庆荣 张永科 刘明云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1018-1020,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的退热机制。方法:检索有关中医药退热方面的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单味中药、中药组方对于发热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优越性,中药解热药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结论:中医药退热效果较好。
关键词 中医药 退热机制 发热
下载PDF
杭白菊精油对内毒素致新西兰兔发热模型解热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兆丹 孙霁寒 +3 位作者 潘天齐 张菲菲 夏慧 孙桂菊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53-2056,共4页
目的探讨杭白菊精油对内毒素致新西兰兔发热模型解热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新西兰兔发热动物模型,观察抗白菊精油对其直肠温度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下丘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给药1h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组肛温显著... 目的探讨杭白菊精油对内毒素致新西兰兔发热模型解热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新西兰兔发热动物模型,观察抗白菊精油对其直肠温度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下丘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给药1h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组肛温显著降低(P<0.05);给药2h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组肛温极显著降低(P<0.01),给药1h,2h后,抗白菊精油各剂量组和安乃近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杭白菊精油高剂量组、安乃近组与模型组比较,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含量下降(P<0.05)。杭白菊精油中、高剂量组、安乃近组与模型组比较,5-羟色胺(5-HT)含量上升(P<0.05),各组与模型组比较,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上升(P<0.05),杭白菊精油各组、安乃近组与模型组比较,3-甲氧-4-羟苯乙二醇(MHPG)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抗白菊精油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且呈剂量相关性,推断其解热作用机制可能与下丘脑组织中NE、DA、5-HT含量变化有关,使5-HT、DA、NE量上的对比关系发生变化,导致体温调定点的下降而发挥解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白菊精油 发热模型 解热作用 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