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桉油精的抗菌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张丽佳 薛银 +1 位作者 张岑容 胡松华 《中国兽药杂志》 2013年第3期21-24,共4页
为研究桉油精的抗菌抗炎作用,选取37株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分离株,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同时分别设计小鼠耳肿胀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2种炎症模型研究其抗炎活性。结果显示,桉油精对7种细菌均... 为研究桉油精的抗菌抗炎作用,选取37株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分离株,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同时分别设计小鼠耳肿胀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2种炎症模型研究其抗炎活性。结果显示,桉油精对7种细菌均有抗菌作用,MIC为3.9~12.4 mg/mL,MBC为6.0~18.2 mg/mL;桉油精能够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及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且给药剂量为400 mg/kg时效果最佳。研究表明,桉油精对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和显著的抗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油精 抗菌作用 抗炎作用
下载PDF
栀子和水栀子利胆抗炎作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付小梅 葛菲 +1 位作者 褚小兰 范崔生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65-166,共2页
用高中低三个剂量对栀子和水栀子的利胆抗炎作用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水栀子具有显著促进大鼠胆汁分泌和抑制二甲苯致炎小鼠耳肿胀的作用 ,即与栀子一样具有利胆抗炎作用 ,且利胆作用较栀子更强 ,为水栀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栀子 水栀子 利胆 抗炎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提取物的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曹于平 皋聪 +3 位作者 孙继红 王杰真 周全 刘国卿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605-608,共4页
黄连解毒汤提取物能明显降低酵母所致的大鼠体温升高;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和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单次给予家免后能明显抑制实验性血栓形成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此外,黄连解... 黄连解毒汤提取物能明显降低酵母所致的大鼠体温升高;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和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单次给予家免后能明显抑制实验性血栓形成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此外,黄连解毒汤提取物可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后的喘气时间,并使急性脑缺血大鼠脑含水量和过氧化脂质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中药药理学
下载PDF
大接骨丹干燥树皮抗炎镇痛活性有效部位筛选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华栋 张锦文 张勇慧 《海峡药学》 2012年第2期29-30,共2页
目的初步确定大接骨丹干燥树皮抗炎镇痛活性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和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动物模型,分别观察大接骨丹干燥树皮的抗炎以及镇痛活性。结果大接骨丹干燥树皮的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对二甲苯所致的... 目的初步确定大接骨丹干燥树皮抗炎镇痛活性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和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动物模型,分别观察大接骨丹干燥树皮的抗炎以及镇痛活性。结果大接骨丹干燥树皮的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炎症和醋酸所致的扭体反应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初步确定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为大接骨丹干燥树皮的抗炎、镇痛药效学活性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接骨丹 抗炎作用 镇痛作用 活性部位
下载PDF
不同配伍比例牛蒡子-甘草药对中12个活性成分溶出量及抗炎作用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何海 赵沙沙 +3 位作者 张小荣 朱昕宇 崔治家 邵晶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40-1046,共7页
目的探讨牛蒡子-甘草药对不同配伍比例(1∶0、0∶1、1∶1、1∶2、2∶1)下12个活性成分含量和抗炎作用的差异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同时检测牛蒡子-甘草药对中12个活性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甲醛... 目的探讨牛蒡子-甘草药对不同配伍比例(1∶0、0∶1、1∶1、1∶2、2∶1)下12个活性成分含量和抗炎作用的差异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同时检测牛蒡子-甘草药对中12个活性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甲醛致小鼠足肿胀模型,比较不同配伍比例牛蒡子-甘草药对的抗炎作用差异。结果建立了同时检测牛蒡子-甘草药对中12个成分的HPLC色谱条件和定量方法,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牛蒡子-甘草(1∶1、1∶2、2∶1)组中牛蒡子各成分溶出总量大于(1∶0)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牛蒡子-甘草(1∶2)组中12个成分的溶出总量最大;牛蒡子-甘草(1∶2、2∶1)组中甘草各成分溶出总量大于(0∶1)组,(1∶1)组中甘草各成分溶出总量小于(0∶1)组,但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牛蒡子-甘草(1∶0、0∶1、1∶1、1∶2、2∶1)组对小鼠耳肿胀、足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牛蒡子-甘草(1∶1、1∶2、2∶1)组的抑制率高于(1∶0、0∶1)组,其中以牛蒡子-甘草(1∶1)组的抑制率最高。结论牛蒡子-甘草配伍合煎后较有利于12个活性成分总量的溶出,且配伍比例为1∶2时溶出量最大;牛蒡子-甘草配伍后在抗炎作用方面产生了协同作用,其中以牛蒡子-甘草(1∶1)组的抗炎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子 甘草 配伍 不同比例 含量测定 抗炎活性 小鼠
原文传递
植物提取物对奶牛的营养生理功能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吉鹍 《中国奶牛》 2018年第9期1-6,共6页
在奶牛营养研究上,植物提取物一直被用作瘤胃调控剂的研究。一些植物提取物由于其酚类性质,在瘤胃不易被微生物降解,过瘤胃后能像在非反刍动物体内那样发挥作用。植物提取物的生理作用除免疫调节作用外,还有抑炎作用、抗氧化作用以及对... 在奶牛营养研究上,植物提取物一直被用作瘤胃调控剂的研究。一些植物提取物由于其酚类性质,在瘤胃不易被微生物降解,过瘤胃后能像在非反刍动物体内那样发挥作用。植物提取物的生理作用除免疫调节作用外,还有抑炎作用、抗氧化作用以及对奶牛胰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提取物对包括奶牛在内的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调控效果,同时就植物提取物调控奶牛胰岛素分泌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抑炎 抗氧化 激素调节 反刍动物
下载PDF
牛黄千金散的抗炎解热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徐庆荣 李娜 +3 位作者 许勇 邱世翠 邵翠杰 李金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18-219,共2页
目的探讨牛黄千金散的抗炎解热作用。方法大白鼠足跖浮肿法测抗炎作用 ;家兔耳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检测解热作用。结果牛黄千金散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及加强复方氨基比林的解热作用。结论牛黄千金散水溶液有明显的抗炎解热作用。
关键词 牛黄千金散 抗炎 解热 中药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复方聚维酮碘片的抗炎镇痛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朱玉云 高允华 +3 位作者 李娟 赵晓民 刘培庆 高允生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99-602,共4页
目的 评价复方聚维酮碘片 (CPI)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巴豆油引起的家兔声带炎症模型和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炎症模型 ,观察CPI局部涂抹给药的抗炎作用。采用光辐射热甩尾法和醋酸扭体法 ,观察CPI的镇痛作用。结果 CPI局部涂抹给... 目的 评价复方聚维酮碘片 (CPI)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巴豆油引起的家兔声带炎症模型和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炎症模型 ,观察CPI局部涂抹给药的抗炎作用。采用光辐射热甩尾法和醋酸扭体法 ,观察CPI的镇痛作用。结果 CPI局部涂抹给药 ,可明显抑制家兔声带肿胀和炎性渗出 ,减轻小鼠耳肿胀度 ,对两种炎症模型的抑制作用均呈剂量相关性。灌胃给药 ,CPI对光辐射热甩尾反应和醋酸扭体反应均呈剂量相关性镇痛作用。结论 CPI局部用药对家兔声带和小鼠耳炎症反应具有明显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聚维酮碘 抗炎作用 镇痛作用 片剂 CPI
下载PDF
延胡索总生物碱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夏慧明 李旸 李影影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7-785,共9页
目的观察延胡索总生物碱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①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柳氮磺胺吡啶,300 mg·kg^(-1))、延胡索总生物碱低剂量组(50 mg·kg^(-1))和延胡... 目的观察延胡索总生物碱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①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柳氮磺胺吡啶,300 mg·kg^(-1))、延胡索总生物碱低剂量组(50 mg·kg^(-1))和延胡索总生物碱高剂量组(100 mg·kg^(-1)),每组6只。采用2.5%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7 d建立UC小鼠模型;造模同时连续灌胃给予延胡索总生物碱干预7 d。观测小鼠体质量及便血等疾病症状,计算粪便性状指数;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测量结肠长度,采用HE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②采用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体外炎症模型。不同浓度延胡索总生物碱干预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3.13、6.25、12.5μg·mL^(-1)延胡索总生物碱干预后,检测上清液中IL-6、TNF-α及一氧化氮(NO)含量;qPCR法检测细胞TNF-α、IL-6 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M1表型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延胡索总生物碱低、高剂量组小鼠的体质量减轻幅度及粪便性状评分均有所降低,血清中IL-6、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小鼠结肠长度明显增加(P<0.05);低、高剂量组小鼠肠道上皮细胞破坏程度有所减轻,溃疡灶数量有所减少,溃疡面积缩小,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浸润程度减轻。②3.13、6.25、12.5μg·mL^(-1)延胡索总生物碱组的细胞相对存活率均高于95%。与LPS组比较,3.13、6.25、12.5μg·mL^(-1)延胡索总生物碱组RAW264.7巨噬细胞的TNF-α、IL-6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细胞上清液中的NO、TNF-α、IL-6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巨噬细胞的CD86分子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细胞p38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但ERK和JNK蛋白磷酸化水平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总生物碱 溃疡性结肠炎 MAPK信号通路 抗炎作用 小鼠
原文传递
双青咽喉片抗炎、镇咳、祛痰及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红 刘明华 +3 位作者 冯文宇 陈维刚 黄兴武 肖顺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年第3期99-101,共3页
目的观察双青咽喉片抗炎、镇咳、祛痰及镇痛作用。方法通过蛋清所致大鼠足趾肿胀实验、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实验观察双青咽喉片的抗炎作用;通过浓氨水所致小鼠咳嗽实验和小鼠气管排... 目的观察双青咽喉片抗炎、镇咳、祛痰及镇痛作用。方法通过蛋清所致大鼠足趾肿胀实验、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实验观察双青咽喉片的抗炎作用;通过浓氨水所致小鼠咳嗽实验和小鼠气管排泌酚红实验观察双青咽喉片的镇咳和祛痰作用;通过醋酸和热板刺激所致小鼠疼痛反应实验观察双青咽喉片的镇痛作用。结果双青咽喉片能明显减轻蛋清引起的炎症反应,降低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显著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的肿胀度,并能明显减少浓氨水引起小鼠的咳嗽次数,增加气管排泌酚红的作用,减少醋酸致小鼠的扭体次数,提高小鼠对热刺激的痛阈值。结论双青咽喉片具有抗炎、镇咳、祛痰及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青咽喉片 急慢性咽喉炎 抗炎 镇咳 镇痛 双青咽喉片 镇痛作用 抗炎作用 祛痰作用 实验研 镇咳 毛细血管通透性 小鼠腹腔 血管通透性增高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不同提取液抗炎镇痛效应及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曼 张露蓉 +2 位作者 金顺琪 梁国强 姚霏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19-23,共5页
目的比较白花蛇舌草水提液和醇提液体内外抗炎效应及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以二甲苯致耳肿胀和醋酸致扭体小鼠实验模型评价两种提取液的体内抗炎镇痛效应;以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模型评价其体外抗炎效应,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6、T... 目的比较白花蛇舌草水提液和醇提液体内外抗炎效应及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以二甲苯致耳肿胀和醋酸致扭体小鼠实验模型评价两种提取液的体内抗炎镇痛效应;以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模型评价其体外抗炎效应,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6、TNF-α和细胞上清液中IL-6、IL-1β、TNF-α的水平。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建立两种提取液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两种提取液均可减轻小鼠耳肿胀和减少扭体次数,降低血清中IL-6、TNF-α水平,抑制细胞上清液中IL-6、IL-1β、TNF-α的浓度,且水提液总抗炎效应优于醇提液。白花蛇舌草水提液和醇提液分别标定了36个、40个共有峰;两者共有成分峰31个,且含量有差异;指认4个共有成分,分别为咖啡酸、对香豆酸、芦丁、槲皮素,水提液中咖啡酸、对香豆酸含量较高,芦丁和槲皮素含量在水醇液中明显。结论白花蛇舌草水提液和醇提液在抗炎效应和化学成分上有差异,水提液总抗炎药效优于醇提液,与醇提液的差异成分发挥着主要抗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提取液 化学成分 指纹图谱 抗炎效应
下载PDF
国产抑肽酶抗炎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贾在申 龚庆成 +1 位作者 董培青 杨景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3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 研究国产抑肽酶 (赫肽林 )的抗炎作用。方法  32例患者随机分成抑肽酶组及对照组 ,抑肽酶组给予大剂量抑肽酶 (5 0 0万KIU) ,对照组给予相同容量的盐水 ,分别在术前、转机开始后 15min、开升主动脉后10min、术后 4h及术后一日晨... 目的 研究国产抑肽酶 (赫肽林 )的抗炎作用。方法  32例患者随机分成抑肽酶组及对照组 ,抑肽酶组给予大剂量抑肽酶 (5 0 0万KIU) ,对照组给予相同容量的盐水 ,分别在术前、转机开始后 15min、开升主动脉后10min、术后 4h及术后一日晨抽取血标本测定白细胞介素 - 8(IL - 8)、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髓过氧化酶(MPO) ,并且记录了两组患者术后 4h的呼吸指数。所得数据已经稀释校正 ,统计学分析由spss软件处理。 结果 抑肽酶组TNF -α、IL - 8转机后的升高均低于对照组 ,但两组在各时间点没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IL - 8转机开始后 15min较术前明显升高 (p<0 .0 5 )。抑肽酶组的MPO转机后的升高均低于对照组 ,且术后 4h抑肽酶组MPO(0 .6 2± 0 .6 8)U/ml明显低于对照组 (2 .5± 3.2 )U/ml,p <0 .0 5。两组患者术后 4h的呼吸指数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大剂量国产抑肽酶在体外循环 (CPB)中可能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肽酶 抗炎作用 大剂量 测定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胡氏骨痛颗粒抗炎作用的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兴志 李贺 +2 位作者 于晓风 曲绍春 睢大员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 :观察胡氏骨痛颗粒 (HGG)的抗炎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羧甲基纤维素钠 )、阳性药组 (阿斯匹林 2 0 0 mg· kg- 1 )及 HGG15、 30和 6 0 g· kg- 1 剂量组 ,每组 10只。通过小鼠二甲苯性耳肿胀 ,大鼠蛋清... 目的 :观察胡氏骨痛颗粒 (HGG)的抗炎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羧甲基纤维素钠 )、阳性药组 (阿斯匹林 2 0 0 mg· kg- 1 )及 HGG15、 30和 6 0 g· kg- 1 剂量组 ,每组 10只。通过小鼠二甲苯性耳肿胀 ,大鼠蛋清性、脚叉菜胶性足跖肿 ,巴豆油气囊肿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 HGG的抗炎作用。结果 :HGG30和 6 0 g· kg- 1 对小鼠二甲苯性耳肿胀、大鼠蛋清和脚叉菜胶性足跖肿、巴豆油气囊肿及组胺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或 P<0 .0 1)。结论 :HGG对多种炎症模型均具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药物疗法 胡氏骨痛颗粒 抗炎作用 药理研究
下载PDF
唾液乳杆菌与蛹虫草或铁皮石斛共培提取物的抗炎作用:治疗皮肤湿疹的可能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鸿胜 郑钟毓 +6 位作者 伍嘉慧 吴启韵 高雄 夏翊腾 董婷霞 刘华清 詹华强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4417-4427,共11页
目的制备唾液乳杆菌与蛹虫草或铁皮石斛共培提取物,研究其对慢性皮肤湿疹的抗炎作用。方法以加入蛹虫草或铁皮石斛的MRS培养基培养唾液乳杆菌,培养后菌体通过发酵、高压破碎、离心制备药液。取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 目的制备唾液乳杆菌与蛹虫草或铁皮石斛共培提取物,研究其对慢性皮肤湿疹的抗炎作用。方法以加入蛹虫草或铁皮石斛的MRS培养基培养唾液乳杆菌,培养后菌体通过发酵、高压破碎、离心制备药液。取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唾液乳杆菌与蛹虫草共培提取物组、唾液乳杆菌与铁皮石斛共培提取物组,建立小鼠湿疹模型,并测量耳部肿胀程度、计算双耳质量差及背部皮肤厚度的变化。以RAW264.7细胞和Ha Ca T细胞作为炎症细胞模型,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炎症反应,评估唾液乳杆菌与蛹虫草或铁皮石斛共培提取物调节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皮肤炎症生物标志物水平的作用。测定RAW264.7细胞在各种提取物处理下的吞噬能力。选择MatTek人体皮肤敏感性测试来研究唾液乳杆菌与蛹虫草/铁皮石斛共培养提取物的过敏反应。结果唾液乳杆菌与蛹虫草或铁皮石斛共培组小鼠的双耳质量差和背部皮肤厚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0.001)。同时,在唾液乳杆菌与蛹虫草或铁皮石斛共培提取物的处理下,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的炎症介质如IL-1β、NO和抗炎因子IL-10的产生受到显著调节(P<0.05、0.01、0.001),细胞的吞噬率显著降低(P<0.01、0.001)。HaCaT细胞在唾液乳杆菌与蛹虫草或铁皮石斛共培提取物处理下,皮肤炎症生物标志物I型胶原α1蛋白(alpha-1 type I collagen,COL1A1)、I型胶原α2蛋白(alpha-2 type I collagen,COL1A2)、III型胶原α1蛋白(alpha-1 type III collagen,COL3A1)的m 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0.01)。唾液乳杆菌与蛹虫草或铁皮石斛共培养的提取物对人体皮肤无过敏反应。结论唾液乳杆菌和蛹虫草或铁皮石斛共培提取物对慢性皮肤湿疹和皮炎具有抗炎和治疗作用,可作为抗炎、抗过敏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乳杆菌 蛹虫草 铁皮石斛 湿疹 抗炎
原文传递
基于MyD88/ERK通路及NF-κB核移位探讨大黄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作用及机制
15
作者 彭丽霖 郑泽泉 +7 位作者 覃露露 许浩游 翁銮坤 赵敏 张嘉辉 文龙龙 刘茂才 招远祺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1-1007,共7页
目的基于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及核因子κB(NF-κB)核移位探讨大黄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黄素组,每组6只,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建立大... 目的基于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及核因子κB(NF-κB)核移位探讨大黄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黄素组,每组6只,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短暂性闭塞模型(tMCAO)。大黄素组大鼠于造模前72、48、24 h,分别给予40 mg·kg-1大黄素灌胃给药,共3次。造模结束后24 h,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TTC染色法检测脑组织梗死灶面积;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形态变化;RT-qPCR法检测脑组织中MyD8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MyD88、ERK、p-ERK、TNF-α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脑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1),脑梗死面积显著增加(P<0.01);缺血半暗带皮质区中出现细胞坏死,细胞形态异常,胞核破碎萎缩,细胞数量明显降低;脑组织中MyD88、TNF-α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01),MyD88、p-ERK/ERK、TNF-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P<0.001),NF-κB入核细胞数占比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素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5),脑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0.05);缺血半暗带皮质区的神经元数量及形态得到一定程度恢复;脑组织中MyD88、TNF-α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MyD88、p-ERK/ERK、TNF-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NF-κB入核细胞数占比显著降低(P<0.001)。结论大黄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具有预防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MyD88活化、ERK磷酸化及NF-κB核移位,进而下调炎症级联反应及TNF-α等促炎因子分泌,从而发挥抗炎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缺血性卒中 局灶性脑缺血 MyD88/ERK通路 核因子κB 抗炎作用 大鼠
原文传递
复方聚维酮碘片及其主要成分的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玉云 李娟 +3 位作者 高允华 高允生 邢国庆 刘培庆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 :评价复方聚维酮碘片 (CPI)的抗炎作用 ,分析其主要成分对抗炎效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巴豆油引起的家兔声带炎症模型和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炎症模型 ,观察CPI、聚维酮碘 (PI)和双氯芬酸钠 (DS)局部涂抹给药的抗炎作用。结果 CPI和D... 目的 :评价复方聚维酮碘片 (CPI)的抗炎作用 ,分析其主要成分对抗炎效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巴豆油引起的家兔声带炎症模型和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炎症模型 ,观察CPI、聚维酮碘 (PI)和双氯芬酸钠 (DS)局部涂抹给药的抗炎作用。结果 CPI和DS局部涂抹给药 ,可明显抑制家兔声带肿胀和炎性渗出 ,减轻小鼠耳肿胀度 ,对两种炎症模型抑制作用均呈剂量相关性。PI局部涂抹给药对家兔声带炎症反应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CPI局部用药对家兔声带和小鼠耳炎症反应具有明显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聚维酮碘 聚维酮碘 双氯芬酸钠 药理
下载PDF
赖氨布洛芬的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其铭 陈学敏 +3 位作者 朱周才 于美玲 王敏春 车锡平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31-136,共6页
本(?)对赖氨布洛芬(Ibuprofen-Lysine IL)的药理研究表明:IL25、50mg/kg iv 或10、25 mg/kg im 对伤寒-副伤寒甲乙混合菌苗致热家兔均有解热作用,且强于安乃近。对酒石酸锑钾性小鼠扭体反应,IL25、50 mg/kg sc 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连续7... 本(?)对赖氨布洛芬(Ibuprofen-Lysine IL)的药理研究表明:IL25、50mg/kg iv 或10、25 mg/kg im 对伤寒-副伤寒甲乙混合菌苗致热家兔均有解热作用,且强于安乃近。对酒石酸锑钾性小鼠扭体反应,IL25、50 mg/kg sc 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连续7天给药对其镇痛作用不产生明显耐受性。在2天内给小鼠7次scIL,累计剂量达350或525 mg/kg 后,再sc 烯丙吗啡50 mg/kg 催(?),小鼠均无跳跃反应等戒断症状,初步说明IL 无吗啡样的依赖性.IL25、50、100 mg/kg sc 对小鼠角叉菜胶性足跖炎症、二甲苯性耳壳炎症及醋酸性腹膜炎症均有明显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布洛芬 解热 止痛
下载PDF
复方去疣灵的药效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凤然 楚立 +4 位作者 王鑫国 李清 李乾 张文真 胡秀芬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09-212,共4页
本实验进行了治疗尖锐湿疣(CA)的药物复方去疣灵的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实验结果表明,该药可减轻大鼠蛋清性足肿和小鼠二甲苯性耳肿,降低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示该药具有抗炎作用及免疫增强作用.... 本实验进行了治疗尖锐湿疣(CA)的药物复方去疣灵的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实验结果表明,该药可减轻大鼠蛋清性足肿和小鼠二甲苯性耳肿,降低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示该药具有抗炎作用及免疫增强作用.临床观察结果也显示复方去疣灵对尖锐湿疣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药物和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去疣灵 抗炎作用 免疫增强作用
下载PDF
锻炼与免疫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牛惠 戴利成 +2 位作者 陆关珍 王珍 张红 《医学综述》 2014年第21期3857-3860,共4页
锻炼对机体免疫系统有影响,进而影响对疾病的易患性或疾病的结局。经常从事中等强度的锻炼与上呼吸道感染(URTI)存在负相关,而长期高强度的锻炼与URTI存在正相关;锻炼可改变宿主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功能,进而导致疾病易患性和严重程... 锻炼对机体免疫系统有影响,进而影响对疾病的易患性或疾病的结局。经常从事中等强度的锻炼与上呼吸道感染(URTI)存在负相关,而长期高强度的锻炼与URTI存在正相关;锻炼可改变宿主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功能,进而导致疾病易患性和严重程度的下降;锻炼通过各种机制发挥抗炎症作用,降低慢性炎症性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锻炼 上呼吸道感染 抗炎效果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中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霞 张世明 +1 位作者 董万利 方琪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14-1316,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中的抗炎作用。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观察rhG-CSF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测定脑缺血区...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中的抗炎作用。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观察rhG-CSF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测定脑缺血区白细胞介素(IL)-1β mRNA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hG-CSF治疗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脑缺血区IL-1β mRNA和TNF-α mRNA表达降低。结论rhG-CSF可降低IL-1β mRNA和TNF-α mRNA表达,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抗炎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