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灸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小鼠脑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CD11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肖爱娇 肖移生 +2 位作者 欧阳昕 贺琳 陈明人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2,114,共5页
目的观察艾灸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小鼠脑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CD11b表达的影响。方法出生7 d新生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20)、模型组(n=24)和艾灸组(n=20)。假手术组只做颈部手术,不闭合颈总动脉,不缺氧;模型组行颈总动脉闭合术... 目的观察艾灸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小鼠脑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CD11b表达的影响。方法出生7 d新生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20)、模型组(n=24)和艾灸组(n=20)。假手术组只做颈部手术,不闭合颈总动脉,不缺氧;模型组行颈总动脉闭合术,并给予缺氧处理;艾灸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每日1次,35min/次。采用TTC染色检测小鼠脑梗死的面积;HE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结构和炎症细胞浸润;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脑组织CD11b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脑梗死面积增大,患侧脑组织大量细胞坏死脱落,并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CD11b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小鼠的脑梗死面积缩小,患侧脑组织细胞排列较致密、整齐,炎症细胞较少,CD11b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艾灸具有减轻新生小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这可能与其减少脑组织小胶质细胞浸润、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cd11b 缺氧缺血 动物 新生 艾灸治疗
下载PDF
IL-4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11c、CD80、CD86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田晋生 邓勇志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5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IL-4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细胞)表面分子CD11c、CD80、CD86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对照组(n=5只,30孔)应用20 ng/ml GM-CSF,实验组(n=5只,30孔)应用20 ng/ml GM-CSF+20 ng/ml IL-4分别刺激小鼠骨髓细胞生长,隔日进行细胞换... 目的探讨IL-4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细胞)表面分子CD11c、CD80、CD86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对照组(n=5只,30孔)应用20 ng/ml GM-CSF,实验组(n=5只,30孔)应用20 ng/ml GM-CSF+20 ng/ml IL-4分别刺激小鼠骨髓细胞生长,隔日进行细胞换液,观察并对比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DC细胞表面相关分子表达。结果实验组诱导小鼠骨髓细胞第7日观察可见DC细胞形态,对照组第7日未发现明显DC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实验组CD11c(0.546±0.289)、CD80(0.506±0.085)、CD86(0.562±0.260)表达分别较对照组CD11c(0.236±0.058)、CD80(0.279±0.096)、CD86(0.237±0.070)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 IL-4可以促进小鼠骨髓DC细胞表面分子CD11c、CD80、CD86表达,促进DC细胞分化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4 树突细胞 cd11C 抗原 cd80 cd86
原文传递
热敏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皮质CD11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龚丽丽 张毫 +2 位作者 谢斌 欧阳昕 肖爱娇 《天津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1351-1355,共5页
目的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性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观察热敏灸对模型大鼠大脑皮质CD11b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1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4)、艾灸组(n=27)。艾灸组根据艾灸前后尾温变化再分为非热敏灸组... 目的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性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观察热敏灸对模型大鼠大脑皮质CD11b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1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4)、艾灸组(n=27)。艾灸组根据艾灸前后尾温变化再分为非热敏灸组(n=13)和热敏灸组(n=14)。应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采用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法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光照测痛仪测定大鼠的甩尾潜伏期;TTC染色法观察大鼠的脑梗死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脑皮质CD11b的表达。结果术后3 d时,非热敏灸组(9.32±1.11)s与热敏灸组(8.69±0.51)s大鼠甩尾潜伏期均明显短于模型组(12.21±1.04)s,以热敏灸组缩短更为明显;非热敏灸组(20.59±2.25)%和热敏灸组(13.18±3.50)%大鼠脑梗死面积小于模型组(32.22±14.20)%,以热敏灸组缩小更为明显;非热敏灸组(5.40±0.58)和热敏灸组(2.89±0.71)大鼠大脑皮质CD11b表达低于模型组(7.83±1.60),以热敏灸组降低更为明显。结论热敏灸具有改善大鼠的感觉功能、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减少大脑皮质CD11b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炷灸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抗原 cd11B 大鼠 Sprague-Dawley 甩尾潜伏期
下载PDF
血瘀证患者与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孔令钧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346-348,共3页
目的:观察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与血小板活化分子α-颗粒膜蛋白(CD62p)?凝血酶敏感蛋白(TSP)?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分化抗原-1(CD11b/CD18)等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技术,研究不同病种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患者... 目的:观察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与血小板活化分子α-颗粒膜蛋白(CD62p)?凝血酶敏感蛋白(TSP)?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分化抗原-1(CD11b/CD18)等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技术,研究不同病种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患者血小板活化分子CD62p?TSP?淋巴细胞膜CD11b?CD18的表达?结果: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组患者的CD62p?TSP ?CD11b及CD18表达量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气滞血瘀组患者的CD62p?TSP及CD11b表达量也皆显著高于气虚血瘀组患者(P<0.01);CD62p与TSP?CD11b表达量明显相关(r=0.744, P<0.01;r=0.781, P<0.01)?结论:血瘀证患者的CD62p?TSP及CD11b表达量明显增加,其增加程度与血瘀证的证型有关,而CD18表达量的增加与血瘀证的证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血小板活化因子 凝血酶敏感蛋白类 抗原 cd11 抗原 cd18
下载PDF
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对健康成人静脉血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新友 屠伟峰 +3 位作者 郄文斌 谢闻悦 吴新海 曾因明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85-788,共4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对健康成人静脉血中性粒细胞(PMNs)CD11b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成人静脉血,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立实验因素为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实验水平数为5水平,即瑞芬太尼空白对照、溶媒(甘氨酸)对照、5ng/ml、50ng/ml...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对健康成人静脉血中性粒细胞(PMNs)CD11b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成人静脉血,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立实验因素为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实验水平数为5水平,即瑞芬太尼空白对照、溶媒(甘氨酸)对照、5ng/ml、50ng/ml、500ng/ml和异丙酚空白对照、溶媒(脂肪乳)对照、5μg/ml、50μg/ml、500/μg/ml,用正交表L25(5^6),观察药物对静息状态和脂多糖(LPS)激活状态PMNs下CD11b表达的影响,对激活状态的PMNs根据用药时机的不同又分为预防性用药和治疗性用药。预防性用药加入药物后1h用终浓度为1μg/ml的LPS进行刺激;治疗性用药在LPS刺激后1h加药。各标本均放入37℃、95%的空气-5%的CO2培养箱中孵育3h,其间每隔1h混匀1次。用流式细胞仪测定PMNs CD11b表达。结果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对静息状态PMNs CD11b的表达无影响。预防性用药对PMNs CD11b表达的比较:与空白对照比较,5、50、500ng/ml瑞芬太尼可上调激活状态PMNs CD11b表达(P〈0.05或0.01);与甘氨酸对照比较,50、500ng/ml瑞芬太尼可上调激活状态PMNs CD11b表达(P〈0.05和0.01);异丙酚对激活状态PMNs CD11b表达无影响。治疗性用药对PMNs CD11b表达的比较:与空白对照和甘氨酸对照比较,500ng/ml瑞芬太尼可上调激活状态PMNs CD11b表达(P〈0.01);与空白对照比较,50ng/ml异丙酚可上调激活状态PMNs CD11b表达(P〈0.05)。结论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对PMNs的CD11b表达的影响可能与PMNs所处的状态、用药剂量以及用药时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啶类 二异丙酚 中性白细胞 抗原 cd11B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_(11b)表达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崔英波 杜立中 +3 位作者 陈意振 郁玉波 王凤敏 毛倩倩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8-351,共4页
目的 观察新生儿败血症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表达的规律 ,并评价其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 5 1例临床疑似败血症的新生儿根据其临床表现及WBC、PLT、血浆CRP和未成熟中性粒细胞数与中性粒细胞总数比值 (I/T)四项... 目的 观察新生儿败血症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表达的规律 ,并评价其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 5 1例临床疑似败血症的新生儿根据其临床表现及WBC、PLT、血浆CRP和未成熟中性粒细胞数与中性粒细胞总数比值 (I/T)四项指标 ,分为败血症和可疑败血症两组。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患儿和 15例正常对照组新生儿中性粒细胞CD11b的平均荧光强度 (MFI)。结果 败血症组 2 3例 ,可疑败血症组 2 8例。两组中性粒细胞CD11b分别为 (32 0± 189)、(4 5 6± 2 13)MFI,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 (10 90± 338)MFI(t分别为 - 9 0 1、- 7 5 6 ,P均 <0 0 0 1) ,败血症组又低于可疑败血症组 ,差异有显著性 (t=- 2 39,P <0 0 5 )。高CRP组患儿CD11b为 (2 11± 16 4 )MFI,低于低CRP组的 (5 0 5± 2 6 5 )MFI,差异有显著性 (t=2 6 4 ,P <0 0 5 )。中性粒细胞CD11b≤ 6 0 0MFI对疑似败血症新生儿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86 3%、10 0 %、10 0 %、6 8 2 % ,CD11b检测阳性率为 86 3% ,高于血培养的阳性率 (17 6 % ) ,差异有显著性 (χ2 m=31 2 ,P <0 0 5 )。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表达下调 ,其下调与感染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中性粒细胞CD11b的动态检测对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 cd11B 新生儿败血症 早期诊断 流式细胞术 感染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IL-8水平和中性粒细胞CD_(11b)/CD_(18)表达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稳定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齐晓勇 张建青 +6 位作者 李树人 谷剑 郑师凌 王天红 党义 李英肖 靳福昌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297-299,共3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 8(IL 8)水平和中性粒细胞CD11b/CD18表达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 6 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UA组 )和 5 2例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 (SA组 ) ,用夹心ELISA法测定I...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 8(IL 8)水平和中性粒细胞CD11b/CD18表达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 6 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UA组 )和 5 2例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 (SA组 ) ,用夹心ELISA法测定IL 8水平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D11b/CD18受体表达。同期测定 2 0例正常人以作对照。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按直径法和ABC分型综合评定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 :UA组患者血浆IL 8为 (10 0 .11± 31.89)ng/L ,显著高于SA组患者〔(5 9.0 8± 19.2 9)ng/L ,P <0 .0 1〕和正常对照组〔(47.6± 2 0 .8)ng/L ,P <0 .0 1)〕 ;CD11b/CD18表达UA组患者 (433± 6 1)也显著高于SA组患者 (2 4 0± 5 3,P <0 .0 1)和对照组 (2 2 5± 37,P <0 .0 1)。UA组患者血浆IL 8和CD11b/CD18表达在A型、B型及C型病变组依次增加 ,并与冠状动脉狭窄直径呈正相关 (r =0 .6 72 3,P <0 .0 0 1和r =0 .5 5 94 ,P <0 .0 0 1)。SA组上述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以及在A、B、C 3种病变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心绞痛患者血浆IL 8和CD11b/CD18表达增加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稳定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血浆 IL-8 中性粒细胞 冠状动脉狭窄 病变稳定性 相关性 抗原 cd11 cd18
原文传递
川芎嗪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泡巨噬细胞上CD11c和CD14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彭则 张珍祥 徐永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对 1 9例慢性支气管炎 (慢支 )缓解期患者和1 5例正常对照者经局部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的肺泡巨噬细胞 ( AM) ,加川芎嗪 ( ligustrazine) ,脂多糖( LPS)体外培养 2 4 h后 ,以流式细胞仪分析其CD1 1 c和 CD1 4表达的百分率 ;测定其胞浆游... 对 1 9例慢性支气管炎 (慢支 )缓解期患者和1 5例正常对照者经局部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的肺泡巨噬细胞 ( AM) ,加川芎嗪 ( ligustrazine) ,脂多糖( LPS)体外培养 2 4 h后 ,以流式细胞仪分析其CD1 1 c和 CD1 4表达的百分率 ;测定其胞浆游离钙水平 .慢支组 AM膜上 CD1 1 c和 CD1 4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1 0 0 mg· L-1LPS可使慢支组AM膜上 CD1 1 c的表达进一步增加 ;40 0 mg· L-1川芎嗪可明显减少 LPS诱导慢支组 AM膜上CD1 1 c的过度表达 .慢支组 AM胞浆中基础钙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但其静息钙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性 ;40 0 mg· L-1川芎嗪明显抑制1 0 mg· L-1LPS诱导慢支 AM胞浆游离钙水平的升高 .结果提示川芎嗪通过抑制慢支患者 AM胞浆游离钙水平升高下调其 CD1 1 c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巨噬细胞 基因表达 抗原 cd11C 支气管炎
下载PDF
术中吸入一氧化氮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炎性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程卫平 任笑蒙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观察术中持续吸入一氧化氮(NO)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炎性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42例拟在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病人,ASAⅡ或Ⅲ级,年龄35-53岁,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NO组,每组21例。NO组通过肺和氧合器吸入40pp... 目的观察术中持续吸入一氧化氮(NO)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炎性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42例拟在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病人,ASAⅡ或Ⅲ级,年龄35-53岁,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NO组,每组21例。NO组通过肺和氧合器吸入40ppmNO。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CPB前即刻(T1)、CPB开始10min(T2)、开升主动脉前即刻(T3)、开升主动脉后10min(T4)、术毕(T5)、术后12h(T8)和术后24h(T9)取动脉血,行多核粒细胞(PMN)计数。每组随机选取10例病人,分别于T0-5时测定动脉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表达。每组分别于T0、T5、术后4h(T6)、术后8h(T7)测动态肺顺应性(Cdyn)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结果与T0时比较,C组在T1-5,时PMN计数增高,NO组在T3-5时PMN计数增高,两组均在T5时达峰值(P<0.05),C组在T2-5时PMN计数低于NO组(P<0.05)。与T0时比较,两组在T2-5时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表达增加,且均在T3时达峰值,NO组在T2-5时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表达低于C组(P<0.05)。与T0比较,两组在T5-7时PA-aO2均增加,NO组在T5-6时PA-aO2低于C组(P<0.05),Cdyn在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持续吸入NO40ppm可抑制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表达的上调,改善术后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吸入一氧化氮 炎性反应 体外循环 肺功能 病人 术中 cd11B表达 PA-aO2 PMN计数 动脉血氧分压差 细胞表面 动态肺顺应性 多核粒细胞 CPB 麻醉诱导 主动脉前 升主动脉 持续吸入 C组 术后 中性 ASA 对照组
原文传递
DNA甲基转移酶与CD11a基因在SLE患者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0
作者 施伟民 伍洲炜 +3 位作者 施若非 梅兴宇 秦海红 郑捷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31-433,共3页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DNMT)的表达异常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SLE缓解期、活动期及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DNMT及CD11a基因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LE缓解期患者PBMC中DNMT1的表达水平显著...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DNMT)的表达异常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SLE缓解期、活动期及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DNMT及CD11a基因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LE缓解期患者PBMC中DNMT1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组(t=5.90,P<0.0001);活动期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t=2.26,P=0.0001);缓解期与活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5,P=0.089)。SLE缓解期、活动期及对照组PBMC中DNMT3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NMT3B的表达水平极低。SLE缓解期PBMC中CD11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5.35,P<0.0001);活动期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t=2.99,P=0.006)和正常人对照组(t=6.57,P<0.0001)。DNMT1的降低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间无显著相关性(r=-0.34,P>0.05),CD11a的升高与SLEDAI间呈显著正相关(r=0.48,P<0.05),DNMT1与CD11a间无显著相关性(r=-0.18,P>0.05)。结论DNMT1表达水平降低在SLE的发病中可能起作用。但不是决定DNA甲基化状态的惟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DNA修饰甲基酶类 抗原 cd11a
原文传递
感染后肠功能紊乱大鼠肠道DCs和细胞因子IL-1β、IL-4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政 王巧民 宋继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建立感染后肠功能紊乱大鼠模型,探讨大鼠肠道免疫耐受功能变化。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用福氏志贺痢疾杆菌灌胃制造感染后肠功能紊乱大鼠模型。然后评价两组大鼠回肠末端和远端结肠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评分... 目的建立感染后肠功能紊乱大鼠模型,探讨大鼠肠道免疫耐受功能变化。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用福氏志贺痢疾杆菌灌胃制造感染后肠功能紊乱大鼠模型。然后评价两组大鼠回肠末端和远端结肠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评分,免疫组化检测肠道表面分子CD11c与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检测IL-1β、IL-4表达。结果建立感染后肠功能紊乱大鼠模型后,免疫组化示实验组大鼠远端结肠CD11c、CD80、CD86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5),且回肠末端和远端结肠IL-1β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感染后肠功能紊乱大鼠肠道局部免疫耐受功能降低,影响肠道促炎因子与抑炎因子表达失衡,使肠道功能发生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cd11c 抗原 cd80 抗原 cd86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4
下载PDF
慢性高眼压SD大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CD11b表达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岳红云 贺翔鸽 燕振国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6-360,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高眼压SD大鼠在不同眼压下视网膜小胶质细胞CD11b表达情况及视网膜损害程度与小胶质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研究。采用532-激光建立SD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对大鼠前房角进行90-110个点的光凝固,分别在光凝后2周、1、2... 目的探讨慢性高眼压SD大鼠在不同眼压下视网膜小胶质细胞CD11b表达情况及视网膜损害程度与小胶质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研究。采用532-激光建立SD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对大鼠前房角进行90-110个点的光凝固,分别在光凝后2周、1、2、3、5及6个月测量大鼠眼压,在相应的时间点,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膜表面抗原CD11b表达阳性率。四甲基葡聚糖罗丹明标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并计数。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组间对比t检验,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不同时间点的眼压值。回归分析判断眼压升高率与RGC损失率及小胶质细胞CD11b表达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造模后2周,实验组SD大鼠眼压开始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4,P=0.287);1个月时实验组眼压升高达到峰值为(24.156±2.704)mmHg(1mmHg=0.133kPa),与对照组(15.930±3.278)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7,P=0.036);其后眼压逐渐下降,6个月时眼压恢复至对照组水平(t=1.103,P=0.290)。造模后2周,实验组视网膜小胶质细胞CD11b表达阳性;1个月时,CD11b表达阳性细胞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3,P=0.008);1个月后,小胶质细胞表达CD11b仅限于视网膜内丛状层和内颗粒层;CD11b表达水平与眼压的升高峰值时间一致(r=0.891,P=0.014)。实验组RGC呈持续性损害,至6个月时,RGC数量降至最低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6,P=0.045)。RGC密度下降率与眼压升高率呈显著相关性(r=0.757,P=0.021)。结论慢性高眼压SD大鼠在造模后不同时段视网膜小胶质细胞CD11b表达水平与眼压升高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小胶质细胞有可能在眼压导致的损伤中发挥呈递损伤抗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视网膜 小神经胶质细胞 抗原 cd11B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SPRAGUE-DAWLEY
原文传递
全反式维甲酸与亚砷酸联合柔红霉素对NB4细胞CD11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芳 张伟华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9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亚砷酸(ATO)单独以及二药联合柔红霉素(DNR)诱导分化治疗过程中对NB4细胞CD11b表达的影响,及其对高白细胞血症、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分化综合征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素标记的CD11b单克隆抗...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亚砷酸(ATO)单独以及二药联合柔红霉素(DNR)诱导分化治疗过程中对NB4细胞CD11b表达的影响,及其对高白细胞血症、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分化综合征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素标记的CD11b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各组药物作用于NB4细胞24、48、72、168h后细胞CD11b的表达状况。结果1μmol/L ATRA作用于NB4细胞后,CD11b表达随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呈时间依赖性。24、48、72、168h CD11b表达分别为(33.34±3.15)%、(55.59±5.13)%、(86.08±5.12)%、(90.69±2.69)%,在同一时间点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1μmol/L ATO作用于NB4细胞后,随时间延长CD11b表达亦逐渐增加,但各时间点之间CD11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同一时间点CD11b表达低于ATRA组(P〈0.01),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μmol/L ATRA+1μmol/L ATO作用于NB4细胞后,24、48h CD11h表达分别为(16.92±1.05)%、(17.01±0.2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168h CD11h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分别为(18.81±1.40)%、(25.61±4.54)%;但在同一时间点CD11b表达均低于ATRA组(P〈0.01)。1μmol/L ATRA+1μmol/L ATO+1μmol/L DNR作用于NB4细胞后,在同一时间点CD11b表达低于ATRA组(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RA联合ATO或加用DNR诱导治疗APL,可能由于避免了APL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CD11b表达的增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白细胞血症、APL分化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亚砷酸盐类 NB4细胞 抗原 cd11b
原文传递
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对体外人中性粒细胞黏附分子CD11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科昌 陈作雷 +2 位作者 王令平 陈永生 张成明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1-523,共3页
目的评价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对体外人中性粒细胞(PMN)黏附分子CD11b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志愿者12名,男性、女性各6名,体重55~68kg,年龄20~25岁。每名健康志愿者取8份(每份0.2ml)血样,分别随机接受不同处理:0.2ml血样+10... 目的评价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对体外人中性粒细胞(PMN)黏附分子CD11b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志愿者12名,男性、女性各6名,体重55~68kg,年龄20~25岁。每名健康志愿者取8份(每份0.2ml)血样,分别随机接受不同处理:0.2ml血样+10μl磷酸盐缓冲液,37℃孵育60 min(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在Ⅰ组基础上分别加入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趋化寡肽(FMLP);Ⅳ组在Ⅰ组基础上加PAF,37℃孵育5min后加FMLP;Ⅴa组、Ⅴb组和Ⅴc组在Ⅳ组基础上加入布比卡因10μl,浓度分别为1×10^-6、1×10^-5和1×10^-4mol/L;Ⅵ组在Ⅳ组基础上加入左旋布比卡因10μl(终浓度为1×10^-4mol/L)。FMLP和PAF终浓度均为1×10^-6mol/L。测定PMN黏附分子CD11b的表达。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CD11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Ⅳ组CD11b表达上调;Ⅳ组高于Ⅲ组(P<0.01)。与Ⅳ组和Ⅴa组比较,Ⅴb组、Ⅴc组和Ⅵ组CD11b表达下调;Ⅴc组低于Ⅴb组(P<0.05或0.01);Ⅴc组与Ⅵ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比卡因可抑制PAF和FMLP诱导PMN黏附分子CD11b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对PMN黏附分子CD11b表达的抑制作用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中性白细胞 抗原 cd11b 左旋布比卡因
原文传递
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表达的检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耀华 施伟民 徐金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研究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的表达,探讨LFA-1与SLE的发病及病情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提取30例SLE患者(SLE组)和24例正常人(对照组)的PBMC,用抗人CD3-FITC和抗人CD11a—PE对... 目的研究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的表达,探讨LFA-1与SLE的发病及病情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提取30例SLE患者(SLE组)和24例正常人(对照组)的PBMC,用抗人CD3-FITC和抗人CD11a—PE对其进行标记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CD11a的表达率。结果PBMCCD11a的表达率对照组为68.21%±4.58%,SLE组为73.74%±7.89%,活动期组为77.11%±7.46%,稳定期组为69.33%±6.27%,SLE组PBMCCD11a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活动期组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稳定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与稳定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LE患者CD11a的表达率与其采血时的SLEDAI呈正相关(r=0.64,P〈0.01)。结论LFA-1的过表达参与SLE的发病,并与疾病活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 抗原 cd11A
原文传递
脂联素预先给药对脓毒症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和呼吸氧爆发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蔡朦朦 鲍红光 +5 位作者 斯妍娜 徐丽 韩流 施韬 王宏宇 谢欣怡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 评价脂联素(APN)预先给药对脓毒症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和呼吸氧爆发水平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10~ 14周龄,体重250 ~ 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24):对照组(C组)、脓毒症模型组(... 目的 评价脂联素(APN)预先给药对脓毒症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和呼吸氧爆发水平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10~ 14周龄,体重250 ~ 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24):对照组(C组)、脓毒症模型组(CLP组)和APN预先给药组(APN组).CLP组和APN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模型,APN组于CLP术前12 h时腹腔注射基因重组APN 6 mg/kg.于术后6、12和24h时每组随机抽取8只大鼠,经眼眶静脉丛采血0.8 ml,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的表达和呼吸氧爆发水平,膜联蛋白Annexin-V/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中性粒细胞凋亡率,于术后24h时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检测肺组织MPO活性.另取30只大鼠,每组10只,作相应处理后,记录术后7d的生存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CLP组和APN组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上调,呼吸氧爆发水平、肺组织MPO活性升高,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及术后7d生存率降低(P<0.05);与CLP组比较,APN组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及呼吸氧爆发水平和肺组织MPO活性降低,术后6h时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及术后7d生存率升高(P<0.05).结论 APN预先给药可减轻脓毒症大鼠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脓毒症时过度激活的中性粒细胞黏附分子CD11b的表达、呼吸氧爆发水平及促进中性粒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脓毒症 中性白细胞浸润 抗原 cd11b 呼吸爆发
原文传递
创伤性骨关节炎组织CD11、CD54、TNF-α及S100表达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相和 夏玉军 迟焕芳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09-410,413,共3页
目的观察创伤性骨关节炎病人软骨组织中中性粒细胞黏附因子11(CD11)、白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5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S100蛋白(S100)的表达,探讨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方法随机取20例创伤性骨关节炎手术治疗病人... 目的观察创伤性骨关节炎病人软骨组织中中性粒细胞黏附因子11(CD11)、白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5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S100蛋白(S100)的表达,探讨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方法随机取20例创伤性骨关节炎手术治疗病人的病变软骨组织(实验组)与正常软骨组织(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D11、CD54、TNF-α、S100的表达,经图像分析比较两组吸光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CD11、CD54、TNF-α及S100吸光度值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t=4.815-5.120,P〈0.01)。结论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与CD11、CD54、TNF-α介导的炎性反应有关,并同时伴随有S100介导的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抗原 cd11 胞间黏附分子1 肿瘤坏死因子Α S100蛋白质类
下载PDF
原发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性粒细胞和内皮细胞活化状态研究
18
作者 张曦 王丽琼 +1 位作者 朱惠荣 刘大刚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876-878,共3页
目的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血尿及蛋白尿三种类型。探讨原发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者外周血及肾组织CD11a、CD11b、CD62L的表达,探讨原发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者外周血及肾组织CD11a、CD11b... 目的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血尿及蛋白尿三种类型。探讨原发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者外周血及肾组织CD11a、CD11b、CD62L的表达,探讨原发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者外周血及肾组织CD11a、CD11b、CD62L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5例MsPGN患者外周血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肾组织CD11a、CD11b、CD62L的表达情况。结果MsPGN患者外周血CD11a、CD11b明显低于正常,而CD62L显著升高。CD11b降低程度与CD11a相一致,且CD11b降低程度与CD62L呈负相关关系(r=-0.263,P〈0.05)。肾组织CD11a、CD11b、CD62L呈阳性表达。结论MsPGN患者外周血及肾组织的CD11a、CD11b、CD62L存在异常,提示CD11a、CD11b、CD62L在MsPGN的发病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增生性 抗原 cd11A 抗原 cd11b L选择素 中性白细胞 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靶向CD11b受体^(68)Ga生物正交点击化学预定位分子探针的制备及结肠癌模型鼠显像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颖颖 石岱 +2 位作者 徐展 程远 程登峰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85-591,共7页
目的制备一种针对整合素αM(CD11b)受体的预定位分子探针^(68)Ga-1,4,7-三氮杂环壬烷-1,4,7-三乙酸-甘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十一聚乙二醇-1,2,4,5-四嗪/CD11b抗体片段-反式-环辛烯[^(68)Ga-NOTA-Polypeptide-PEG11-Tz/anti... 目的制备一种针对整合素αM(CD11b)受体的预定位分子探针^(68)Ga-1,4,7-三氮杂环壬烷-1,4,7-三乙酸-甘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十一聚乙二醇-1,2,4,5-四嗪/CD11b抗体片段-反式-环辛烯[^(68)Ga-NOTA-Polypeptide-PEG11-Tz/anti-CD11b-F(ab′)2-TCO],并通过microPET显像探讨其作为CD11b受体靶向分子探针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膜表面CD11b受体的表达情况。将CD11b抗体与TCO连接,并通过酶切法得到anti-CD11b-F(ab′)2-TCO。对配体NOTA-Polypeptide-PEG11-Tz进行^(68)Ga标记,检测标记率以及放化纯。进行预定位细胞结合实验,建立CT26结肠癌荷瘤裸鼠模型,进行预定位生物分布以及microPET显像实验。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验证肿瘤微环境中CD11b+细胞的浸润情况。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RAW264.7细胞膜表面高度表达CD11b受体。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验证成功合成anti-CD11b-F(ab′)2-TCO。放射性配体^(68)Ga-NOTA-Polypeptide-PEG11-Tz标记率约为94.6%,比活度为7.0~7.4 MBq/μg,放化纯大于95%。预定位细胞结合实验证实该分子探针与CD11b受体有较好的靶向性。生物分布及显像结果示,在预定位4、12以及24 h时间间隔下,模型鼠肾放射性摄取较高,表明分子探针通过肾代谢;肿瘤/肌肉比值为9.23±1.45、12.53±1.36和10.74±1.11(F=848.8,P<0.05);在预定位12 h注射放射性配体后1 h显像,肿瘤与非靶器官对比度最佳:肿瘤标准摄取值(SUV)为0.67±0.12,肌肉SUV为0.09±0.04。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CT26结肠癌微环境中浸润了大量CD11b+细胞。结论成功合成预定位分子探针^(68)Ga-NOTA-Polypeptide-PEG11-Tz/anti-CD11b-F(ab′)2-TCO,该标记物对CD11b阳性结肠癌具有较强的靶向能力,有望用于靶向CD11b受体的体内示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cd11b 同位素标记 镓放射性同位素 点击化学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结肠肿瘤 小鼠
原文传递
脓毒症小鼠脾CD27和CD11b标记NK细胞亚群的变化
20
作者 乌兰 王国林 +5 位作者 李财峰 张瑜 郭素倩 王志强 彭民 崔海龙 《中华麻醉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8-620,共3页
目的 评价脓毒症小鼠脾CD27和CD11b标记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168只,体重20~30 g,8~10周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84):假手术组(Sham组)和脓毒症组(Sep组)。采用盲肠结... 目的 评价脓毒症小鼠脾CD27和CD11b标记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168只,体重20~30 g,8~10周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84):假手术组(Sham组)和脓毒症组(Sep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小鼠脓毒症模型。每组取小鼠30只,观察术后4 d内存活情况,计算生存率。于术后2、4、6、24、48和72 h时(T1~6)随机取6只小鼠,摘除眼球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10的浓度;于T4~6时随机取6只小鼠,断颈处死取脾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及其亚群的百分比。结果 与Sham组比较,Sep组不同时点小鼠生存率降低,T1~3,6时血清TNF-α浓度和T3~6时血清IL-10浓度升高,T4~6时脾NK细胞百分比和T5时CD27-CD11b+NK细胞百分比降低,CD27+CD11b+和CD27+CD11b-NK细胞百分比升高,T4,5时CD27-CD11b-NK细胞百分比降低,T6时CD27-CD11b-NK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结论 脾CD27和CD11b标记NK细胞亚群变化在小鼠脓毒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杀伤细胞 天然 抗原 cd27 抗原 cd11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