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标志物CA15-3的免疫放射分析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82
1
作者 陈智 周范振 +2 位作者 符杨剑 许杨 田征宇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发展一项新的肿瘤标志物免疫放射分析,并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瑞典引进单克隆抗体Ma552与Ma695,以前者为扑捉抗体,后者为标记抗体,建立一种夹心式的免疫放射分析。将Ma552包被于聚苯乙烯小珠上,并以... 目的发展一项新的肿瘤标志物免疫放射分析,并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瑞典引进单克隆抗体Ma552与Ma695,以前者为扑捉抗体,后者为标记抗体,建立一种夹心式的免疫放射分析。将Ma552包被于聚苯乙烯小珠上,并以125-I标记Ma695单抗。测定为室温下的一步反应。结果标准曲线的Bmax/B0为82。本测定的灵敏度为0.3U/ml;批内与批间CV分别为8%与10%。50名正常女性血清CA15-3值为11.3±3.9U/ml,若以30U/ml为判别的界值,则假阳性率为0%。良性乳腺病40例,CA15-3值9.6±5.8U/ml,假阳性率0%。65例不同病程阶段的乳腺癌患者,疗前血清CA15-3水平为88.4±159.6U/ml,总阳性率50.8%。肝转移,特别是骨转移引起显著的血清CA15-3升高,阳性率可达100%(n=9)。乳腺癌复发的患者CA15-3阳性率为80%(n=5)。结论新建成的免疫放射分析在乳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监视转移和复发中有高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比CEA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免疫放射测定 CA15-3 抗原 乳腺癌
原文传递
前列腺特异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20
2
作者 胡少龙 许健波 马拥军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比值在前列腺癌(PCa)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63名正常人、75例前列腺增生和4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tPSA和fPSA,并求得fPS...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比值在前列腺癌(PCa)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63名正常人、75例前列腺增生和4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tPSA和fPSA,并求得fPSA/tPSA比值。tPSA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双抗体法,fPSA测定采用免疫放射双抗体夹心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单独以tPSA>2.7μg/L或fPSA>0.60μg/L作为对PCa的诊断指标,其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3.3%、50.7%和56.0%、50.7%,而以fPSA/tPSA比值<0.093作为对PCa的诊断指标,其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分别高达80%和79.5%,显著高于tPSA和fPSA(P<0.001)。结论fPSA/tPSA比值结合临床情况和影像学检查,可大大提高PSA对PCa诊断的特异性,为PCa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肿瘤
原文传递
血清CA199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铭娜 徐娟 +2 位作者 高燕 张虹 曲芃芃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118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CA199、CA125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非浆液性卵巢癌中...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118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CA199、CA125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非浆液性卵巢癌中血清CA199水平及阳性率高于浆液性卵巢癌(P<0.05);非浆液性卵巢癌中术前CA199水平阳性率Ⅲ期患者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G1、G2级高于G3级(P<0.05),复发组高于未复发组(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临床分期和术前CA199水平对非浆液性卵巢癌预后有影响;用CA199升高预测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0.00%和93.55%。结论:血清CA199对非浆液性卵巢癌的敏感性高于其对浆液性卵巢癌的敏感性,非浆液性卵巢癌患者术前CA199水平与其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术后继续监测其水平对预测复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19-9抗原 CA-125抗原 卵巢肿瘤 化学发光测定法 预后
下载PDF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鼻咽癌中表达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杜宝东 杜波 张元德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21-23,共3页
为了增加鼻咽癌的诊断和预后判定指标,应用抗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eclearantigen,PCNA)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染色LAS-SP法及图象分析技术,对82例鼻咽鳞状细胞癌和25... 为了增加鼻咽癌的诊断和预后判定指标,应用抗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eclearantigen,PCNA)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染色LAS-SP法及图象分析技术,对82例鼻咽鳞状细胞癌和25例鼻咽粘膜炎症组织标本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对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与PCNA表达情况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①根据PCNA阳性细胞计算的鼻咽癌细胞增殖指数与鼻咽癌的病理分级呈明显的正相关,与患者5年生存率呈明显负相关。②图像处理检测的PCNA表达量与鼻咽癌的病理分级也呈明显的正相关,与5年生存率呈负相关,但泡状核细胞癌虽属低分化鳞癌却不符合上述规律。结论:PCNA能很好地反映鼻咽癌的增殖活性,在临床病理上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鼻咽肿瘤 存活率
下载PDF
增殖细胞核抗原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戴林 张学庸 +3 位作者 陈宝军 王剑波 张惠中 樊代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6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44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胃癌手术标本进行半定量检测,观察PCNA与淋巴结转移和胃癌组织学类型的关系.结果:...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44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胃癌手术标本进行半定量检测,观察PCNA与淋巴结转移和胃癌组织学类型的关系.结果:伴淋巴结转移组PCNA高表达者占76.2%(16/21),显著高于无转移组13%(2/23),两者呈显著相关联(P<0.05).低分化型胃癌PCNA高表达者68.4%(13/19)显著高于高、中分化型胃癌24%(6/25),P<0.01.结论:PCNA表达强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胃肿瘤 淋巴结 转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ADAM8和CE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黄金桔 陈飞鹏 +1 位作者 邬勇坚 阳隽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789-792,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在各类肿瘤中居首位,本文拟研究ADAM8和CEA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规律,探讨ADAM8和CEA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6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在各类肿瘤中居首位,本文拟研究ADAM8和CEA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规律,探讨ADAM8和CEA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6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7例良性肺病患者和3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ADAM8蛋白表达水平,同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以上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CE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血清ADAM8、CEA水平在NSCLC组均高于良性肺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肺病组中这两种标志物表达水平比正常对照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AM8在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与鳞癌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EA在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比鳞癌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NSCLC患者血清中ADAM8和CE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有淋巴结转移NSCLC患者血清中ADAM8和CE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项检测ADAM8、CEA对NSCLC的敏感性分别为77.4%、71.0%,特异性分别为90.6%、84.4%,联合检测敏感性提高到91.9%,但特异性下降到75.0%。结论ADAM8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过度表达表明其与肺癌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联合检测ADAM8和CEA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8 癌胚抗原 肺肿瘤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放射免疫分析法
下载PDF
P170和PCNA在恶性骨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郭伟 肖颖 +2 位作者 盛传家 施毅 陈天箫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423-425,I004,共4页
作者采用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67例恶性骨肿瘤组织、15例正常骨组织、15例骨软骨瘤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糖蛋白(简称P170)、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恶性骨肿瘤组织中P170阳... 作者采用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67例恶性骨肿瘤组织、15例正常骨组织、15例骨软骨瘤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糖蛋白(简称P170)、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恶性骨肿瘤组织中P170阳性率46.27%(31/67),PCNA阳性率98.51%(66/67);正常骨组织及骨软骨瘤组织中无P170表达,PCNA阳性率分别是6.67%(1/15)和20%(3/15)。67例恶性骨肿瘤中得到随访的41例,其中P170阳性者26例,P170阴性者15例。其2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是41.92%(11/26)、3.85%(1/26)和80%(12/15)、20%(3/15)。结论:(1)恶性骨肿瘤预后差,对化疗不敏感与骨肿瘤中存在P170有关。(2)P170表达阴性的恶性骨肿瘤可以采用化疗-手术-化疗方法以提高保肢手术的生存率。(3)PCNA的表达程度与骨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比。(4)P170的表达与PCNA的表达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骨肿瘤 P170基因 基因表达
全文增补中
老年人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癌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倩 谷永红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15-1217,共3页
目的提高对老年人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型前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328例前列腺癌患者资料,对其中4例低PSA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文献资料讨论低血清PSA前列腺癌的可能原因和诊断... 目的提高对老年人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型前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328例前列腺癌患者资料,对其中4例低PSA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文献资料讨论低血清PSA前列腺癌的可能原因和诊断方法。结果4例患者平均年龄71.3岁,入院平均PSA值为1.96μg/L;2例患者肛指检查异常;穿刺病理诊断腺癌2例(其中1例为导管腺癌),神经内分泌癌2例。对2例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癌行内分泌治疗;对其余2例前列腺癌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加内分泌辅助治疗。结论低PSA型前列腺癌起病隐匿,易于漏诊,诊断和监测不依赖于PSA。需结合清游离PSA、PSA密度等多项指标及直肠指诊等基础检查协助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肿瘤
原文传递
XAGE-1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点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赖群 张立堂 孙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786-789,共4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证实XAGE-1作为一种癌胚抗原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本研究旨在探讨XAGE-1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肺癌患者85例,提取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总RNA,巢式PCR反应扩增XAGE-1四种剪接体基因,分析基... 背景与目的研究证实XAGE-1作为一种癌胚抗原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本研究旨在探讨XAGE-1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肺癌患者85例,提取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总RNA,巢式PCR反应扩增XAGE-1四种剪接体基因,分析基因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 32.94%(28/85)肺癌患者癌组织阳性表达XAGE-1基因,在各种类型肺癌中,59.46%(22/37)的腺癌与21.74%(5/23)鳞癌患者癌组织阳性表达XAGE-1基因;XAGE-1b基因的表达与肺癌病理类型有相关性(P<0.05),腺癌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鳞癌,而与肺癌的性别、年龄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 XAGE-1基因在肺癌尤其腺癌组织中高表达,该基因可以作为免疫治疗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GE-1基因 CT抗原 肺肿瘤 临床特点
下载PDF
CD105和Ⅷ因子相关抗原对大肠癌新生血管标记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大林 李杨 +2 位作者 林惠忠 周东风 姜长青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5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CD105和Ⅷ因子相关抗原(F8RAg)在大肠癌的表达意义,并将二者对大肠癌新生血管的标记作用进行对比。方法采用鼠抗人CD105单克隆抗体和鼠抗人F8RAg原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0例大肠癌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及40例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CD105和Ⅷ因子相关抗原(F8RAg)在大肠癌的表达意义,并将二者对大肠癌新生血管的标记作用进行对比。方法采用鼠抗人CD105单克隆抗体和鼠抗人F8RAg原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0例大肠癌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及40例正常对照组的微血管进行定量检测,计数100倍视野下5个血管丰富视野的微血管密度(MVD),取其均值。结果大肠癌组织与正常对照组的MVD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以CD105和F8RAg为新生血管标记物测得的大肠癌微血管密度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以CD105标记的大肠癌微血管密度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1);而以F8RAg为标记物测得的MVD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大肠癌新生血管形成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及预后有关,CD105和F8RAg均在大肠癌有良好表达,但CD105在标染肿瘤新生血管上比F8RAg更具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05 Ⅷ因子相关抗原 结直肠肿瘤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T抗原检测对大肠癌病人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春大 吴东初 +1 位作者 张亮 邵丽华 《临床消化病杂志》 1998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为评价T抗原检测对大肠癌普查的价值.方法;用半乳糖氧化酶-雪夫液(GO-S)方法,对166例不同对象的直肠粘液标本进行T抗原检测.结果:40例大肠癌组、33例大肠息肉组、18例结直肠炎组、56例对照组,T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85.0%、24.2%、11... 目的:为评价T抗原检测对大肠癌普查的价值.方法;用半乳糖氧化酶-雪夫液(GO-S)方法,对166例不同对象的直肠粘液标本进行T抗原检测.结果:40例大肠癌组、33例大肠息肉组、18例结直肠炎组、56例对照组,T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85.0%、24.2%、11.1%和10.7%.前两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和P<0.05).结论:GO-S作大肠癌和息肉T抗原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85.0 %)和特异性(89.3 %),因此,可作为潜在的结直肠癌筛检应用,同时也为结直肠息肉筛检提供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抗原 息肉 大肠癌 纤维肠镜 电子肠镜
原文传递
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诊断肠恶性肿瘤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天然 张富强 +1 位作者 刘道传 胡娟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6年第6期323-324,共2页
目的研究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LSA)诊断肠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采用血清LSA快速测定法测定244例肠疾病患者血清LSA。部分患者同时测定血清CEA。结果癌症组LSA(143±52mg/L,n=57)显著高于良性肿... 目的研究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LSA)诊断肠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采用血清LSA快速测定法测定244例肠疾病患者血清LSA。部分患者同时测定血清CEA。结果癌症组LSA(143±52mg/L,n=57)显著高于良性肿瘤和息肉组(92±16mg/L,n=21),十二指肠溃疡组(87±16mg/L,n=27),肠炎组(92±29mg/L,n=100),及其它良性病组(95±16mg/L,n=23)(P<0.01)。以LSA>115mg/L为检测阳性,则对肠癌症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依次为73.7%,90.1%与86.0%;其敏感率和准确度均高于血清CEA测定。癌症转移组LSA阳性率显著高于未转移组;癌根除术后复发转移者全部LSA阳性,未见复发或转移者全为阴性。结论血清LSA对肠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脂质 结合唾液酸 血清 诊断
原文传递
不同亚型肠化中PHA、CEA的变化与胃癌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农华 徐萍 +2 位作者 陈江 谢勇 王崇文 《江西医药》 CAS 2000年第1期1-2,22,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肠化亚型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ABC免疫组化的方法 ,观察不同亚型肠化中PHA和CEA的变化。结果  (1)不全结肠型肠化PHA阳性表达率89 .3 % (P <0 .0 1) ,显著高于其它三型肠化。 (2 )不全结肠型肠化CEA阳性检出... 目的 探讨不同肠化亚型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ABC免疫组化的方法 ,观察不同亚型肠化中PHA和CEA的变化。结果  (1)不全结肠型肠化PHA阳性表达率89 .3 % (P <0 .0 1) ,显著高于其它三型肠化。 (2 )不全结肠型肠化CEA阳性检出率 85 .7% ,P <0 .0 5 ,亦显著高于其它三型。 (3 )癌旁肠化中不全结肠型肠化占 5 9% ,显著高于良性病变伴肠化 (2 1.7% ,P <0 .0 5 )。结论 不全结肠型肠化与胃癌的关系密切 ,尤其是伴PHA和CEA过表达的不全结肠型肠化 ,应视为真正的胃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亚型 肠化生 PHA CEA
下载PDF
F/TPSA对前列腺疾病临床诊断的意义
14
作者 谢服役 戴友良 王刚 《宁波医学》 1999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率(F/TPSA)对前列腺疾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用微粒子捕捉酶免分析法(MEIA),检测前列腺增生症66例、前列腺癌15例及正常组60例的血清FPSA、TPSA浓度...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率(F/TPSA)对前列腺疾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用微粒子捕捉酶免分析法(MEIA),检测前列腺增生症66例、前列腺癌15例及正常组60例的血清FPSA、TPSA浓度及其比率,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FPSA/TPSA平均比率为7.18%,前列腺增生组平均为19.87%,正常对照组为31.82%。结论前列腺癌病例FPSA/TPSA比率均小于10%,因此,FPSA/TPSA比率可更有效地诊断前列腺癌,当TPSA浓度为小于20ug/l时,测定其比率有相当大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疾病 诊断
下载PDF
PCN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5
作者 刘强 王武生 +8 位作者 南勋义 党建功 贺大林 郭定国 王明珠 张越 刘润明 王鸿雁 张学斌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14-15,6,共3页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在不同膀胱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59例膀胱癌,32例癌旁组织和6例正常膀胱粘膜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进行检测,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PCNA在不同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有显...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在不同膀胱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59例膀胱癌,32例癌旁组织和6例正常膀胱粘膜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进行检测,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PCNA在不同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即膀胱癌组织>癌旁组织>正膀胱组织。PCNA表达强度随着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增加(P<0.05)。在肿瘤乳头状和浸润状两种不同生长方式之间PCNA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癌和癌旁组织PCNA表达与复发有关(P<0.05)。结论 PCNA表达与膀胱病理分级、生长方式和复发有关,PCNA可作为判断膀胱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NA 表达 膀胱癌 癌旁组织 临床意义 正常 病理分级 膀胱组织 生长方式
下载PDF
游离PSA与总PSA比值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6
作者 阎欢 胡志东 +1 位作者 王宪法 钟述猷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28-729,共2页
目的 :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_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_PSA)及F_PSA/T_PSA(F/T)比值的变化在良性与恶性前列腺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SAB_ELISA)方法 ,检测50例前列... 目的 :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_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_PSA)及F_PSA/T_PSA(F/T)比值的变化在良性与恶性前列腺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SAB_ELISA)方法 ,检测50例前列腺增生 (BPH)、41例前列腺癌 (PCa)及11例前列腺炎患者血清T_PSA、F_PSA含量并计算F/T比值。结果 :F/T比值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有显著性差异(P<0.01) ,当T_PSA在4~10μg/L之间时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中F/T比值呈现显著差异(P<0.01)。结论 :同时检测T_PSA和F_PSA ,计算F/T比值 ,可弥补在诊断前列腺疾病的传统检验中单纯测定T_PSA的不足 ,尤其对T_PSA在4~10μg/L之间的诊断“灰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疾病 PSA 链霉亲和素生物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生存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个旧矿粉诱导的肺癌细胞中的表达
17
作者 梁锐 金克炜 +4 位作者 王志强 赵作辉 王芳 高倩 阮永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83-87,共5页
背景与目的云南个旧为矿工职业性肺癌的高发区,既往本课题小组以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i mmortalized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BEAS-2B)为靶细胞,以采自井下作业面的个旧矿粉为染毒物,成功建立了个旧矿粉体外诱导的恶性转... 背景与目的云南个旧为矿工职业性肺癌的高发区,既往本课题小组以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i mmortalized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BEAS-2B)为靶细胞,以采自井下作业面的个旧矿粉为染毒物,成功建立了个旧矿粉体外诱导的恶性转化细胞模型。本研究旨在探讨生存素(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个旧矿粉诱导BEAS-2B恶性转化为肺癌细胞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urvivin和PCNA在BEAS-2B及其恶性转化肺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①免疫荧光细胞化学:survivin蛋白在BEAS-2B中无表达,在其恶性转化肺癌细胞中表达阳性;PCNA蛋白在BEAS-2B中低表达,在其恶性转化肺癌细胞中高表达。②免疫组织化学:survivin蛋白在BEAS-2B中无表达,显著低于在其恶性转化肺癌细胞中的表达率(85%,17/20)(P<0.001);PCNA蛋白在BEAS-2B中的标记指数(labelling index,LI)显著低于其恶性转化肺癌细胞(P<0.001);survivin表达阳性的恶性转化肺癌细胞中PCNA的LI明显高于survivin表达阴性者(P<0.001)。结论①survivin在恶性转化肺癌细胞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个旧矿粉诱导BEAS-2B恶性转化为肺癌细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揭示个旧矿工肺癌的致癌机制提供依据,其有可能作为个旧矿工肺癌的检测和治疗的新靶点。②PCNA在恶性转化肺癌细胞中表达上调,提示细胞增殖过程可能在该恶性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③sur-vivin可能通过PCNA的介导促进细胞的增殖,二者可能在该恶性转化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素 增殖细胞核抗原 肺肿瘤 个旧矿粉 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下载PDF
AFP、AFU、GGT、ALP及CA19-9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18
作者 沈剑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1179-1180,共2页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以及糖类抗原CA19-9(CA19-9)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GGT、ALP、AFU采用速率法,检测AFP、CA19-9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原发性肝癌...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以及糖类抗原CA19-9(CA19-9)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GGT、ALP、AFU采用速率法,检测AFP、CA19-9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原发性肝癌组(46例)、转移性肝癌组(37例)、健康对照组(64例)血清GGT、ALP、AFU、AFP、CA19-9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转移性肝癌组血清GGT、AFU、ALP、CA19-9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AFU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转移性肝癌组(P<0.05),转移性肝癌组血清AF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检测指标诊断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阳性率分别为GGT95.7%、94.6%,ALP91.3%、78.4%,AFU78.3%、21.6%,AFP93.5%、45.9%,CA19-956.5%、59.5%,与健康对照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97.3%,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GT、ALP、AFU、AFP及CA19-9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诊断肝癌的阳性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谷氨酰转移酶 Α-L-岩藻糖苷酶 碱性磷酸酶 甲胎蛋白类 CA-19-9抗原 肝肿瘤
下载PDF
Ki-67抗原表达与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辛彦 吴东英 +4 位作者 赵凤凯 王艳萍 徐蕾 张素敏 张荫昌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82-384,共3页
目的探讨Ki-67抗原与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特别是与远隔脏器转移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胃癌手术标本经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常规病理切片的Ki-67抗原表达,以Ki-67抗原表达阳性数评估... 目的探讨Ki-67抗原与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特别是与远隔脏器转移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胃癌手术标本经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常规病理切片的Ki-67抗原表达,以Ki-67抗原表达阳性数评估胃癌组织的增殖活性。结果Ki-67抗原表达量与胃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生长方式、胃壁浸润深度以及区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胃癌的肝、卵巢、肾上腺等远隔脏器的转移呈明显正相关(P<0.005)。此外还发现,Ki-67抗原表达量与胃癌组织的DNA异倍体和突变型p53基因产物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Ki-67抗原作为一个代表增殖活性的肿瘤标志,其过量表达与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特别是远隔脏器转移行为密切相关,故有可能应用于临床,以估计胃癌的预后和判断远隔脏器转移的危险性。p53基因可能通过基因突变增加胃癌细胞的增殖活性,使Ki-67抗原表达量明显增加,并导致DNA异倍体类型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病理学 KI-67抗原 肿瘤转移 生物学
原文传递
Sturge-Weber综合征伴发青光眼临床特征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晓瑛 褚仁远 孙兴怀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6期402-404,共3页
目的 Sturge- Weber 综合征伴发青光眼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1978 年1 月至1999年3 月收治的19 例22 眼SWS青光眼患者的一般状况、眼部表现、以及伴发青光眼的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患病... 目的 Sturge- Weber 综合征伴发青光眼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1978 年1 月至1999年3 月收治的19 例22 眼SWS青光眼患者的一般状况、眼部表现、以及伴发青光眼的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患病年龄10-7a,19 例22 眼均伴发青光眼,以开角型青光眼为主,伴中胚叶组织残留。3 例双眼患病,3 例伴脉络膜血管瘤。药物降压治疗效果不佳,行手术治疗共18 例,手术方式有小梁切开术、小梁切除术、巩膜下灼瘘术、虹膜嵌顿术、睫状体冷冻术。眼压从术前平均35-45m mHg(1m mHg= 0 .133kPa) 降至术后平均18-24m mHg。主要手术并发症为脉络膜上腔出血,前房出血,术后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等。结论 Sturge-Weber 综合征伴发青光眼发生率高,青光眼治疗预后差,与诊断发现较晚有关,提示临床应注意Sturge- Weber 综合征中青光眼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URGE-WEBER综合征 青光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