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热抗原修复对内源性抗生物素蛋白结合物的影响及其对策 被引量:36
1
作者 周小鸽 王鹏 +6 位作者 陆鸣 刘丽娜 张彦宁 张淑红 陈光勇 张长淮 黄受方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1-496,共6页
目的 深入研究加热抗原修复对内源性抗生物素蛋白结合物 (EABA)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以及探讨消除EABA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干扰的对策或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快捷的组织芯片技术、微波加热处理法、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及蛋清液封闭法 ... 目的 深入研究加热抗原修复对内源性抗生物素蛋白结合物 (EABA)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以及探讨消除EABA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干扰的对策或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快捷的组织芯片技术、微波加热处理法、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及蛋清液封闭法 ,对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 76种 ( 10 2份 )人体正常组织和 88种 ( 5 77份 )人体肿瘤组织以及 4种 ( 80份 )大鼠正常组织标本进行系统性EABA检查 ,同时对 9种 ( 15份 )人体冷冻组织进行EABA检查。结果  ( 1)冷冻组织中存在EABA ;( 2 )经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后组织中的EABA被封闭 ;( 3 )加热抗原修复可造成EABA暴露 ;( 4)EABA暴露的强度各不相同 ,强者可到强阳性 ;( 5 )EABA在组织中的分布形式 ,既有散在分布也有弥漫分布 ,主要以颗粒状形式存在于胞质中 ;( 6)EABA广泛存在于上皮源性组织 ,特别是腺上皮组织 (包括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 ) ,亦存在于部分非上皮组织 ;( 7)EABA暴露的强弱与修复液亦有关 ,EGTA(pH 9.0 )的暴露能力较柠檬酸 (pH 6.0 )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pH 8.0 )更强 ;( 8)加热抗原修复暴露的EABA可以被 2 0 %蛋清液封闭。结论 加热修复可使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的EABA重新暴露 ,暴露的EABA可广泛见于人体正常和肿瘤组织细胞中 ,也见于大鼠正常肝、肾、肺、胰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抗原 修复 内源性抗生物素蛋白结合物 影响 对策 免疫组织化学 抗原提呈 肿瘤 病理
原文传递
热休克蛋白-多肽复合物在肿瘤和传染性疾病免疫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孟颂东 高福 田波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25-428,共4页
热休克蛋白家族中的许多成员如 gp96、HSP90、HSP70等具有排斥和治疗肿瘤及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原性 ,进一步研究发现热休克蛋白作为分子伴侣可结合细胞中的肽库 ,它本身没有抗原性 ,抗原性由结合的短肽所决定。热休克蛋白将结合的短肽呈递... 热休克蛋白家族中的许多成员如 gp96、HSP90、HSP70等具有排斥和治疗肿瘤及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原性 ,进一步研究发现热休克蛋白作为分子伴侣可结合细胞中的肽库 ,它本身没有抗原性 ,抗原性由结合的短肽所决定。热休克蛋白将结合的短肽呈递给I类MHC分子 ,进而激活特异性CTL和记忆性T细胞 ,引发机体细胞免疫反应。据最新发现gp96还可能有与MHC一样的功能 ,可直接将结合的多肽抗原呈递给T细胞。近年来对哺乳动物的二种主要热休克蛋白 gp96和HSP70的免疫机制和作为治疗性疫苗的优越性进行了详细研究 ,这为乙型肝炎和乙肝继发性肝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S 肿瘤免疫 CTL 抗原呈递 肽疫苗 传染病免疫
下载PDF
中药复方肺瘤平膏对树突状细胞功能影响的拆方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郑红刚 朴炳奎 +2 位作者 林洪生 熊露 花宝金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25-528,共4页
目的观察肺瘤平膏及其拆方干预体外培养体系中树突状细胞(DC)抗原递呈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体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导分化成熟DC的诱导培养体系,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获得PBMC,采用多种细胞因子(TNFα、IL-4、G... 目的观察肺瘤平膏及其拆方干预体外培养体系中树突状细胞(DC)抗原递呈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体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导分化成熟DC的诱导培养体系,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获得PBMC,采用多种细胞因子(TNFα、IL-4、GM-CSF)联合诱导,获得了分化与功能相对成熟的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瘤平膏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干预DC与抗原递呈功能相关表面分子表达,及其对DC分泌IL-12含量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肺瘤平膏可上调DC与抗原递呈功能相关膜分子MHC-Ⅱ、CD80、CD83、CD86及CD40的表达,并促进DC分泌IL-12含量。结论肺瘤平膏能够调节DC抗原递呈功能,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监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肺瘤平膏 抗原递呈
原文传递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免疫功能调控的作用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18
4
作者 韩睿 李琳 +1 位作者 王润清 侯宗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762-2769,共8页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对自身免疫疾病展现出了良好的治疗作用,其分泌的外泌体携带了母细胞的生物活性物质,可调节机体免疫反应。因此,利用外泌体替代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疾病,逐渐成为目前研究的新热点。目的:总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对自身免疫疾病展现出了良好的治疗作用,其分泌的外泌体携带了母细胞的生物活性物质,可调节机体免疫反应。因此,利用外泌体替代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疾病,逐渐成为目前研究的新热点。目的:总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免疫细胞的调控作用以及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前景。方法:以"mesenchymal stem cells,exosomes,extracellular vesicle,microvesicle,autoimmune,immunomodulatory"和"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自身免疫,免疫调节"为检索词,检索PubMed与CNKI数据库1990至2018年间相关文献,并纳入79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和抗原提呈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自身性免疫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移植物抗宿主病和1型糖尿病等治疗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并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免疫调控 自身免疫疾病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抗原提呈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干扰素α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朱传武 王海燕 +6 位作者 钱峰 李明 吴建鸿 童福易 费晓峰 阮翠娟 许克玲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C)抗原提呈作用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集 2 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治疗前和治疗满 4个月时的抗凝外周静脉血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4和...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C)抗原提呈作用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集 2 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治疗前和治疗满 4个月时的抗凝外周静脉血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4和重组人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下培养 7d使DC增殖、成熟 ,随后与HBsAg共同孵育 3h ,丝裂霉素C处理后再分别与自体PBMC共同培养 72h ,培养结束前 1 2h加入 7 4× 1 0 4Bq3 H TDR ,收集细胞测定cpm值。实验中以 8名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干扰素α治疗 4个月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的增殖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 ,在相同培养条件下 ,细胞总量平均增加了 2 .8倍 ;治疗前DC的抗原提呈作用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和治疗后组 (均为P <0 .0 0 1 ) ,治疗 4个月时DC的抗原提呈作用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进一步分析发现 ,与无应答组比较 ,完全应答组不论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 ,DC的抗原提呈作用均显著增强 (P <0 .0 1和P <0 .0 0 1 ) ,而部分应答组与无应答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 >0 .0 5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DC的抗原提呈能力低下 ,干扰素α治疗可显著提高DC的抗原提呈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慢性乙型肝炎 外周血 树突状细胞 抗原提呈作用 外周血 白细胞介素4
原文传递
MHC分子抗原递呈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高花 韩勇 +1 位作者 翟晓鑫 高凤山 《生命科学》 CSCD 2017年第5期450-461,共12页
MHC分子限制性抗原递呈机制在细胞免疫应答中占有绝对重要地位,对MHC抗原递呈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免疫学研究的热点。尽管抗原分子经过MHC分子递呈和加工机制已经被研究了近40年,且抗原递呈机制的基本途径已经在10年前基本阐明,但近几年仍... MHC分子限制性抗原递呈机制在细胞免疫应答中占有绝对重要地位,对MHC抗原递呈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免疫学研究的热点。尽管抗原分子经过MHC分子递呈和加工机制已经被研究了近40年,且抗原递呈机制的基本途径已经在10年前基本阐明,但近几年仍发现MHC一些新的递呈机制和特点。MHC分子抗原递呈过程十分繁琐,涉及许多蛋白质、分子伴侣等之间的相互作用。现综述了MHC分子所递呈限制性抗原的产生、运输以及抗原交叉递呈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 抗原递呈 交叉递呈 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抗原负载对树突状细胞激发T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月丹 谢炜 +2 位作者 邱玉华 顾宗江 张学光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45-348,共4页
目的 研究抗原负载对树突状细胞 (DC)表型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在体外进行肿瘤抗原的负载 ,再用这种DC激发自体的T细胞 ,通过对DC分泌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的测定和对T细胞表型的分析和功能的鉴定 ,与... 目的 研究抗原负载对树突状细胞 (DC)表型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在体外进行肿瘤抗原的负载 ,再用这种DC激发自体的T细胞 ,通过对DC分泌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的测定和对T细胞表型的分析和功能的鉴定 ,与未负载抗原的DC进行比较。结果 DC经过抗原负载后 ,其表型没有明显改变 ,但其分泌的IL 12含量明显增加 ,而且其激发的细胞多为CD4+ T细胞 ,这种CD4+ T细胞本身对肿瘤细胞无杀伤作用 ,却可以增强CD8+ 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结论 CD4+ 细胞的大量增殖可以作为衡量抗原负载DC效果的标志和临床上应用DC疗法治疗肿瘤的疗效观察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白细胞介素12 抗原负载 T细胞 肿瘤
原文传递
γδT细胞在病毒感染中的免疫学作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卢燕来 朱于莉 何维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5-90,共6页
γδT细胞属于固有免疫细胞,主要位于皮肤、小肠等黏膜及皮下组织和外周血中。γδT细胞的功能包括抗感染、抗肿瘤、免疫监视、免疫调节和维持免疫耐受等作用。在病毒入侵机体的过程中,γδT细胞表型和功能发生变化,搭建了固有免疫... γδT细胞属于固有免疫细胞,主要位于皮肤、小肠等黏膜及皮下组织和外周血中。γδT细胞的功能包括抗感染、抗肿瘤、免疫监视、免疫调节和维持免疫耐受等作用。在病毒入侵机体的过程中,γδT细胞表型和功能发生变化,搭建了固有免疫细胞及免疫细胞的桥梁,除了起到直接的细胞毒杀伤作用,还作为免疫调节细胞和抗原递呈细胞发挥了抗感染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病毒 细胞毒 免疫调节 抗原递呈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复合物对抗原的加工递呈与诱生细胞因子的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周生华 闻玉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9-272,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复合物对抗原的加工递呈与诱生细胞因子的作用周生华闻玉梅(上海医科大学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关键词抗原-抗体复合物,抗原递呈,细胞因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前曾报道,乙...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复合物对抗原的加工递呈与诱生细胞因子的作用周生华闻玉梅(上海医科大学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关键词抗原-抗体复合物,抗原递呈,细胞因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前曾报道,乙型肝炎(乙肝)疫苗-人抗乙肝免疫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抗原抗体复合物 抗原递呈
下载PDF
IL-2基因修饰增强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功能及其机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黎飞 刘江 +4 位作者 曹雪涛 张明徽 周一鸿 刘滨 石桦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47-250,共4页
目的 研究IL 2基因修饰增强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对肿瘤抗原提呈的功能和对MHCⅠ类限制性抗原多肽体内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的激活作用及其相关的免疫机制。方法 用重组腺病毒介导IL 2基因修饰小鼠骨髓来源的DC ,EL... 目的 研究IL 2基因修饰增强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对肿瘤抗原提呈的功能和对MHCⅠ类限制性抗原多肽体内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的激活作用及其相关的免疫机制。方法 用重组腺病毒介导IL 2基因修饰小鼠骨髓来源的DC ,ELISA法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 1 2和CTL上清中IFN γ的分泌水平 ,用流式细胞仪 (FACS)分析IL 2基因修饰对DC表面共刺激分子B7表达的调节和内吞卵清蛋白抗原八肽 (OVA)的作用 ,3H TdR掺入法检测DC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株3LL肿瘤抗原的提呈能力 ;51 Cr释放法检测用 3LL细胞MHCⅠ类抗原多肽Mut1致敏IL 2基因修饰的DC对小鼠体内特异性CTL的诱导作用。结果 经IL 2基因修饰后 ,DC 48h能分泌高水平的IL 1 2(78.4± 6 .6)pg·(1× 1 0 6 细胞 ) - 1 ·ml- 1 ,D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B7表达增加 ,DC内吞OVA多肽的作用也增强。经Mut1致敏后与同系 3LL细胞荷瘤的小鼠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 ,3H TdR掺入量显著增高 ,用Mut1致敏IL 2基因修饰的DC免疫小鼠后 ,能在体内诱导出分泌高浓度IFN γ[(1 1 68.0± 58.4)pg/ml]的CTL活性。结论 IL 2基因修饰可活化DC抗原提呈的第二信号 ,增强DC对抗原多肽的捕获和提呈功能 ,经MHCⅠ类抗原多肽致敏后 ,在小鼠体内能更有效地诱导出CTL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基因 树突状细胞 抗原提呈 基因修饰 白细胞介素12
原文传递
活载体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马俊飞 丁承超 +4 位作者 谢曼曼 曾海娟 郭亮 汪冠豪 刘箐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91-97,共7页
免疫学与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发展基因工程疫苗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活载体疫苗(Live Vector Vaccine,LVV),是以细菌或病毒作为外源抗原和治疗因子的载体系统,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基因工程疫苗之一。不同疫苗载体... 免疫学与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发展基因工程疫苗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活载体疫苗(Live Vector Vaccine,LVV),是以细菌或病毒作为外源抗原和治疗因子的载体系统,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基因工程疫苗之一。不同疫苗载体、抗原呈递方式和对宿主细胞免疫系统启动机制等研究的深入,开拓了活载体疫苗的实用价值。对国际上相关研究予以重点综述,以期为深入开展该领域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载体疫苗 细菌 病毒 抗原呈递
下载PDF
榄香烯处理瘤苗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的抗肿瘤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薛冰 施广霞 +2 位作者 朴花 金梅 钱振超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92-294,共3页
本文采用 β 榄香烯处理小鼠H2 2肝癌亚系HCa F ,提取榄香烯瘤苗可溶性上清作为粗制肿瘤抗原 ,制备抗原冲击(pulsed)的树突状细胞 ,研究其抗瘤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榄香烯瘤苗抗原冲击的树突状细胞可诱导对HCa F瘤株的MHC非限制性免疫应... 本文采用 β 榄香烯处理小鼠H2 2肝癌亚系HCa F ,提取榄香烯瘤苗可溶性上清作为粗制肿瘤抗原 ,制备抗原冲击(pulsed)的树突状细胞 ,研究其抗瘤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榄香烯瘤苗抗原冲击的树突状细胞可诱导对HCa F瘤株的MHC非限制性免疫应答 ,继承性转输后对HCa F瘤株攻击有免疫保护效应 ;体外可激发脾不粘附细胞活化增殖和加强杀瘤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榄香烯瘤苗 抗原递呈 抗肿瘤效应
原文传递
CD14^+CD16^+亚型单核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鑫 康富标 +1 位作者 王桂平 张国民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0-913,共4页
目前已经确定的外周血单核细胞有4种亚型,最主要的有2种,分别是CD14++CD16-和CD14+CD16+单核细胞。两种主要亚型的单核细胞在趋化因子受体、黏附分子的表达以及在迁移和分化特性上都是不同的。近年来发现CD14+CD16+细胞的促炎症细胞因... 目前已经确定的外周血单核细胞有4种亚型,最主要的有2种,分别是CD14++CD16-和CD14+CD16+单核细胞。两种主要亚型的单核细胞在趋化因子受体、黏附分子的表达以及在迁移和分化特性上都是不同的。近年来发现CD14+CD16+细胞的促炎症细胞因子是高表达的,也是具有较高抗原提呈能力的细胞。本文对单核细胞的亚型,CD14+CD16+细胞的主要特性,以及这一群CD14+CD16+单核细胞对于人类相关的一些疾病的影响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亚型 炎症 抗原提呈
下载PDF
泛素系统及其功能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庆敏 戴建新 孙树汉 《生物工程进展》 CSCD 2001年第6期66-69,共4页
泛素系统是目前已知的最重要的、有高度选择性的蛋白质降解途径 ,它由泛素、多种酶、2 6s蛋白酶体等组成。除了有降解蛋白的功能外 ,泛素系统还有多种功能。
关键词 泛素 泛素系统 蛋白降解 抗原递呈 内吞作用 作用机制 功能 细胞
下载PDF
细菌性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程亚慧 沈荣 乔瑞洁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8年第4期81-86,共6页
细菌性多糖蛋白结合疫苗是一类重要的、安全有效的预防疫苗。目前该疫苗在控制由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脑膜炎奈瑟菌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中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是针对两岁以下的婴幼儿。然而,由于缺乏对其免疫激活机制的了解,... 细菌性多糖蛋白结合疫苗是一类重要的、安全有效的预防疫苗。目前该疫苗在控制由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脑膜炎奈瑟菌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中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是针对两岁以下的婴幼儿。然而,由于缺乏对其免疫激活机制的了解,多糖蛋白结合疫苗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在高危人群中免疫原性较低。因此,了解细菌性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在机体内的免疫应答机制至关重要,以便设计更为合理的疫苗。传统的免疫机制认为,T淋巴细胞活化是由提呈的多肽诱导,即多糖蛋白结合物中载体蛋白部分的加工产物。近年来,已发现T细胞识别多糖的新机制,显示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多糖部分积极参与T细胞活化。现就近年来细菌性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免疫应答机制的相关研究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蛋白结合疫苗 机制 抗原提呈 细胞免疫应答
下载PDF
仙茅多糖作为流感疫苗佐剂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免疫增强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蔡琨 卢芳国 +3 位作者 杨娟 杨翠萍 崔瑾 宣锦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44-1347,共4页
目的:从体内外2个方面探讨仙茅多糖作为流感疫苗佐剂对巨噬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和释放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实验中,以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为研究对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仙茅多糖对细胞表面CD80、CD86和MHC-Ⅱ表达量... 目的:从体内外2个方面探讨仙茅多糖作为流感疫苗佐剂对巨噬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和释放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实验中,以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为研究对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仙茅多糖对细胞表面CD80、CD86和MHC-Ⅱ表达量的影响,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1、IL-6的水平;在体内实验中,以昆明种小鼠作为研究对象,仙茅多糖与流感疫苗同时注射对小鼠进行免疫,免疫3d后提取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其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体外实验中,不同浓度的仙茅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后,细胞表面CD80、CD86和MHC-Ⅱ都有不同程度表达上调,同时使培养液中TNF-α、IL-1和IL-6含量上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在体内实验中,不同浓度的仙茅多糖可使腹腔巨噬细胞表面CD80、CD86和MHC-Ⅱ都有不同程度表达上调(P<0.05,P<0.01)。结论:仙茅多糖在体内外可以促进小鼠巨噬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能增强流感疫苗的免疫效应,有望成为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流感疫苗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茅多糖 巨噬细胞 流感疫苗 抗原提呈 免疫增强 佐剂 细胞活性因子 体内外
原文传递
HSP65-MUC1/HSP65抗体免疫复合物对人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任淑萍 包木胜 +2 位作者 高新 于永利 王丽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 :探讨免疫复合物能否诱导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与成熟。方法 :用免疫复合物刺激来自人外周血经细胞因子 IL - 4和 GM- CSF诱导的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 ,观察免疫复合物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与成熟的影响。结果 :HSP6 5 - MUC1/ HSP6 ... 目的 :探讨免疫复合物能否诱导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与成熟。方法 :用免疫复合物刺激来自人外周血经细胞因子 IL - 4和 GM- CSF诱导的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 ,观察免疫复合物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与成熟的影响。结果 :HSP6 5 - MUC1/ HSP6 5免疫复合物与 HSP6 5 - MU C1抗原或 HSP6 5抗体相比较 ,能够显著地活化树突状细胞 ,使其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 CD86的表达显著上调 ,为激活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提供第二信号 ,这一结果说明免疫复合物具有交叉递呈的作用 ;同时 ,加入免疫复合物的树突状细胞培养上清中 IL - 6和 TNFα分泌量明显增加。结论 :免疫复合物能够诱导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与成熟 ,免疫复合物具有交叉递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呈递 树突细胞 抗原抗体复合物 交叉递呈 免疫活化
下载PDF
T细胞免疫反应载体疫苗在人类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莎莎 王晨 +3 位作者 路冉 刘俸君 李俊 王斌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309,共16页
人类疾病,特别是传染病和癌症,对公共卫生安全和全球经济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预防和治疗性疫苗的开发是应对人类疾病的优先对策。本文综述了疫苗载体的免疫学原理、T细胞载体疫苗设计策略及疫苗研究进展,为新型疫苗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人类疾病,特别是传染病和癌症,对公共卫生安全和全球经济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预防和治疗性疫苗的开发是应对人类疾病的优先对策。本文综述了疫苗载体的免疫学原理、T细胞载体疫苗设计策略及疫苗研究进展,为新型疫苗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T细胞可以在机体发生感染后分化成不同的效应T细胞群,它们可以起到清除病原体的作用,关于效应T细胞功能和机制的研究对于设计能够引发基于T细胞免疫的疫苗至关重要。目前很多病毒(例如HIV、HCMV感染)和肿瘤疫苗的研发都侧重于T细胞类疫苗,在所有疫苗种类中,激活T细胞免疫反应的载体疫苗具有显著优势。许多来源的载体,包括病毒载体、细菌载体和核酸载体,它们在抗原提呈能力、免疫原性和保护效力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此外,还总结了T细胞载体疫苗设计的策略,包括确定适当的抗原提呈途径和载体递送途径、确保生物安全性、如何选择合适的疫苗的载体、各种载体疫苗的优缺点等,尤其是mRNA疫苗在应对新冠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疫苗载体的技术进步将会加速新型疫苗的研发,并且能促进人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疫苗载体 免疫 抗原提呈 传染病 肿瘤
下载PDF
拉米夫定体外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冬云 郑鹏远 +5 位作者 张晓琴 刘光辉 娄惠萍 唐芙爱 白经修 祁元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693-1698,共6页
目的:体外研究不同浓度拉米夫定(lamivu- dine,LAM)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功能影响.方法:分离慢乙肝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含GM-CSF+IL-4及不同浓度LAM(0,0.125, 0.25,0.5,1,2 ... 目的:体外研究不同浓度拉米夫定(lamivu- dine,LAM)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功能影响.方法:分离慢乙肝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含GM-CSF+IL-4及不同浓度LAM(0,0.125, 0.25,0.5,1,2 mmol/L)培养条件下制备DC.观察DC形态学变化并用MTT法测定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FCM) 测定其细胞表型分子CD1a,CD83,CD80及 HLA-DR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 IL-12和IL-6含量.结果:在LAM 0.5 mmol/L组,DC表型分子 CD83,CD1a,HLA-DR的表达最高,CD80与 LAM未处理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与LAM未处理组相比,LAM 0.5 mmol/L处理组DC膜表面分子CD1a,CD83,HLA-DR表达增高(CD1a: 54.0±9.2 vs 33.6±10.1,P<0.05;CD83:20.3 ±6.1 vs 11.8±6.2,P<0.05;HLA-DR:74.5± 7.1 vs 52.9±7.7,P<0.05);其上清液中IL-12 分泌水平增高(810.0±91.5 ng/L vs 268.0± 34.3 ng/L,P<0.05),IL-6则显著降低(28.1± 2.6 ng/L vs 55.3±7.4 ng/L,P<0.05);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SI)增强(1.9±0.6 vs 1.2±0.5,P<0.05).结论:LAM体外可增强慢乙肝患者树突状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树突状细胞 抗原提呈 拉米夫定
下载PDF
失血合并闭合性骨折致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抗原递呈功能下降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靖 王震平 +1 位作者 梁华平 谭立志 《创伤外科杂志》 2007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研究失血合并闭合性骨折对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DC)抗原递呈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致伤后24小时分离小鼠脾脏DC,检测脾脏DC在体外抗原作用下刺激脾非黏附细胞增殖的能力、细胞因子分泌功能及其表面重要分子表达的情况。... 目的研究失血合并闭合性骨折对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DC)抗原递呈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致伤后24小时分离小鼠脾脏DC,检测脾脏DC在体外抗原作用下刺激脾非黏附细胞增殖的能力、细胞因子分泌功能及其表面重要分子表达的情况。结果创伤小鼠脾脏DC体外刺激脾非黏附细胞增殖的能力下降,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发生了变化,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其成熟度下降。结论失血合并闭合性骨折可致小鼠脾脏DC的抗原递呈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抗原递呈 细胞因子 流式细胞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