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慢性乙肝患者树突状细胞表型和抗原提呈能力的测定
被引量:
11
1
作者
刘树人
彭齐荣
+2 位作者
李灼亮
余宙耀
张宜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30-32,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HBV感染者DC的表现和功能及其与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 :选择正常人和慢性HBV感染者 ,从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 ,用细胞贴壁法富集DC ,流式细胞术测定DCHLAⅡ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 ,同位素掺入法测定DC的抗原提呈能力 ,ELIS...
目的 :探讨慢性HBV感染者DC的表现和功能及其与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 :选择正常人和慢性HBV感染者 ,从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 ,用细胞贴壁法富集DC ,流式细胞术测定DCHLAⅡ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 ,同位素掺入法测定DC的抗原提呈能力 ,ELISA方法测定抗原提呈过程中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慢性HBV感染者HLAⅡ和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抗原提呈能力和Th1类细胞因子的水平均低于正常 (P <0 .0 5 ) ,而Th2类细胞因子的水平与正常相似 (P >0 .0 5 )。结论 :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与DC的缺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树突状细胞
表型
抗原提呈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肝移植受体术后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乙肝表面抗原提呈功能检测
被引量:
6
2
作者
赖威
卢实春
+6 位作者
李幼平
严律南
李波
李胜富
刘隽
戴军
赵冀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4-238,共5页
目的了解处于乙肝病毒临床清除状态的肝移植受体术后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提呈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8例术后肝移植受体为病例组,6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以细胞因子诱导法从外周血获得树突状细胞,经乙肝病毒表面...
目的了解处于乙肝病毒临床清除状态的肝移植受体术后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提呈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8例术后肝移植受体为病例组,6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以细胞因子诱导法从外周血获得树突状细胞,经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处理后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并比较两组树突状细胞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肝移植受体术后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弱于健康对照组(cpm值4310.8±1820.3vs19002.5±3357.8,P<0.001),提呈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能力弱于健康对照组(cpm值4974.9±2414.7vs39258.4±5554.9,P<0.001)。结论肝移植受体术后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提呈乙肝表面抗原的能力低下,此种功能缺陷可能是导致受体针对乙肝病毒的主动免疫反应性低的重要原因,并且其提呈作用受术前乙肝病毒复制状态、术后时间、术后预防方案及术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乙肝病毒含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树突状细胞
乙肝病毒
抗原提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鸡恒定链协助抗原肽结合MHCⅡ类分子并进入细胞内吞体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芳芳
张旭
+2 位作者
谭红黎
桂亚萍
余为一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8-405,共8页
为探明鸡恒定链(invariant chain,Ii)的胞质区/跨膜区[Ii(Cyt/Tra)]作为载体是否可携带抗原肽在细胞内结合MHCⅡ类分子和进入转运途径的细胞器(内吞体),构建4个基因目的片段[Ii、Ii(Cyt/Tra)、F2(新城疫病毒F蛋白片段)和Ii(Cyt/Tra)/F2]...
为探明鸡恒定链(invariant chain,Ii)的胞质区/跨膜区[Ii(Cyt/Tra)]作为载体是否可携带抗原肽在细胞内结合MHCⅡ类分子和进入转运途径的细胞器(内吞体),构建4个基因目的片段[Ii、Ii(Cyt/Tra)、F2(新城疫病毒F蛋白片段)和Ii(Cyt/Tra)/F2],分别将它们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和真核表达载体pmCherry-C1/N1中,构建8个重组质粒,再转入工程菌(E.coli)和人肾细胞系(293T),并应用拉下法(pull-down)检测目的蛋白与MHCⅡβ的结合,应用激光共聚焦确定它们在真核细胞与MHCⅡβ的共定位以及在内吞体的定位。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质粒均能相应地原核或真核表达相应目的蛋白;Ii、Ii(Cyt/Tra)和Ii(Cyt/Tra)/F2不仅能够与MHCⅡβ结合,还能进入细胞内吞体;但是F2既不能与MHCⅡβ结合,也不能进入内吞体。Ii活性片段Cyt/Tra不仅本身具有结合MHCⅡβ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携带抗原肽与之结合并一起转入细胞内吞体而进入抗原递呈途径。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Ii载体转运抗原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I
活性片段
免疫载体
内吞体
抗原递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的树突状细胞及其抗原提呈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白海
马晓慧
+2 位作者
欧建峰
魏亚明
路继红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7-329,F0003,共4页
观察细胞因子联合培养诱生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细胞白血病性树突状细胞(DC)的细胞特性及抗原提呈作用。选择CML患者的骨髓细胞和CML性细胞株K562细胞,应用GM-CSF+IL-4+TNF-α联合培养后进行细胞表型和特异性激活淋巴细胞作用的检...
观察细胞因子联合培养诱生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细胞白血病性树突状细胞(DC)的细胞特性及抗原提呈作用。选择CML患者的骨髓细胞和CML性细胞株K562细胞,应用GM-CSF+IL-4+TNF-α联合培养后进行细胞表型和特异性激活淋巴细胞作用的检测。CML-DC和K562-DC具有DC的形态特征和超微结构,表达CD1a、CD80和CD86等DC相关抗原,并可激活淋巴细胞产生增殖反应,并产生针对白血病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效应,同时DC可不同程度地分泌IL-12并协助淋巴细胞产生IFN-γ。CML患者的细胞和K562细胞在细胞因子的诱导下,可分化为具有DC表型特性和特异性激活T细胞的白血病性抗原提呈细胞,使白血病DC瘤苗的应用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K562细胞
树突状细胞
抗原提呈作用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组织蛋白酶S在抗原提呈过程中的作用
5
作者
刘一鸣(综述)
龚建平(审阅)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72-175,共4页
效应T细胞激活需要两个或以上的信号诱导.抗原肽结合MHC-Ⅱ分子的溶酶体途径(第一信号)包括两个重要的步骤:不变链(invariant chain Ii)降解和抗原加工.目前所知的溶酶体蛋白酶中,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 S,cat S)被认为以非冗长...
效应T细胞激活需要两个或以上的信号诱导.抗原肽结合MHC-Ⅱ分子的溶酶体途径(第一信号)包括两个重要的步骤:不变链(invariant chain Ii)降解和抗原加工.目前所知的溶酶体蛋白酶中,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 S,cat S)被认为以非冗长的作用参与了上述两步过程,其还参与了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过程.因此被认为在调节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抗肿瘤免疫、组织重塑等方面是具有潜力的研究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S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抗原提呈
免疫反应
原文传递
MHC Ⅰ类分子及其结合抗原肽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若溪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2期43-50,共8页
MHCI类分子是组织细胞内生性蛋白抗原的递呈者。蛋白分子在胞浆内 被降解为肽片段,经TAP运输到内质网,在此与MHC分子结合而后表达于细胞表 面,供CD8+T细胞识别。MHCI类分子与抗原肽的结合具有MHC等位基因特异...
MHCI类分子是组织细胞内生性蛋白抗原的递呈者。蛋白分子在胞浆内 被降解为肽片段,经TAP运输到内质网,在此与MHC分子结合而后表达于细胞表 面,供CD8+T细胞识别。MHCI类分子与抗原肽的结合具有MHC等位基因特异 性。镶嵌于 MHCⅠ类分子α链形成的肽结合槽中的抗原肽长度为8~11个氨基 酸,其顺序中的结合关键位点为“锚着”残基。不同MHC等位型结合肽的“锚着”氨 基酸不同,同一等位型则相同或在有限的几个氨基酸中变化,遵循MHC等位基因 结合肽一致性基模。根据已知基模可预测不同等值型MHCⅠ类分子结合抗原肽 及其T细胞识别表位,为免疫预防及治疗开辟了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Ⅰ
抗原递呈
肽
等位型
一致性基模
原文传递
题名
慢性乙肝患者树突状细胞表型和抗原提呈能力的测定
被引量:
11
1
作者
刘树人
彭齐荣
李灼亮
余宙耀
张宜俊
机构
解放军第
出处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30-32,共3页
基金
广东省重点攻关项目基金资助
编号 :99MO4811G
文摘
目的 :探讨慢性HBV感染者DC的表现和功能及其与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 :选择正常人和慢性HBV感染者 ,从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 ,用细胞贴壁法富集DC ,流式细胞术测定DCHLAⅡ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 ,同位素掺入法测定DC的抗原提呈能力 ,ELISA方法测定抗原提呈过程中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慢性HBV感染者HLAⅡ和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抗原提呈能力和Th1类细胞因子的水平均低于正常 (P <0 .0 5 ) ,而Th2类细胞因子的水平与正常相似 (P >0 .0 5 )。结论 :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与DC的缺陷有关。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树突状细胞
表型
抗原提呈
细胞因子
Keywords
Chronic
Hepatitis
B
Dendritic
Cells
Phenotype
antigen
present
Cytokines
分类号
R512.62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移植受体术后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乙肝表面抗原提呈功能检测
被引量:
6
2
作者
赖威
卢实春
李幼平
严律南
李波
李胜富
刘隽
戴军
赵冀
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科华西肝移植中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移植工程与移植免疫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4-238,共5页
基金
973(项目编号2003CB515504)资助
文摘
目的了解处于乙肝病毒临床清除状态的肝移植受体术后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提呈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8例术后肝移植受体为病例组,6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以细胞因子诱导法从外周血获得树突状细胞,经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处理后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并比较两组树突状细胞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肝移植受体术后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弱于健康对照组(cpm值4310.8±1820.3vs19002.5±3357.8,P<0.001),提呈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能力弱于健康对照组(cpm值4974.9±2414.7vs39258.4±5554.9,P<0.001)。结论肝移植受体术后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提呈乙肝表面抗原的能力低下,此种功能缺陷可能是导致受体针对乙肝病毒的主动免疫反应性低的重要原因,并且其提呈作用受术前乙肝病毒复制状态、术后时间、术后预防方案及术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乙肝病毒含量影响。
关键词
肝移植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树突状细胞
乙肝病毒
抗原提呈
Keywords
Liver
transplantation
(LT)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Dendritic
cell
Hepatitis
B
virus
antigen
present
分类号
R657.3 [医药卫生—外科学]
R512.62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鸡恒定链协助抗原肽结合MHCⅡ类分子并进入细胞内吞体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芳芳
张旭
谭红黎
桂亚萍
余为一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出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8-40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2496
31372417)
文摘
为探明鸡恒定链(invariant chain,Ii)的胞质区/跨膜区[Ii(Cyt/Tra)]作为载体是否可携带抗原肽在细胞内结合MHCⅡ类分子和进入转运途径的细胞器(内吞体),构建4个基因目的片段[Ii、Ii(Cyt/Tra)、F2(新城疫病毒F蛋白片段)和Ii(Cyt/Tra)/F2],分别将它们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和真核表达载体pmCherry-C1/N1中,构建8个重组质粒,再转入工程菌(E.coli)和人肾细胞系(293T),并应用拉下法(pull-down)检测目的蛋白与MHCⅡβ的结合,应用激光共聚焦确定它们在真核细胞与MHCⅡβ的共定位以及在内吞体的定位。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质粒均能相应地原核或真核表达相应目的蛋白;Ii、Ii(Cyt/Tra)和Ii(Cyt/Tra)/F2不仅能够与MHCⅡβ结合,还能进入细胞内吞体;但是F2既不能与MHCⅡβ结合,也不能进入内吞体。Ii活性片段Cyt/Tra不仅本身具有结合MHCⅡβ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携带抗原肽与之结合并一起转入细胞内吞体而进入抗原递呈途径。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Ii载体转运抗原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II
活性片段
免疫载体
内吞体
抗原递呈
Keywords
Ii
active
fragment
immune
carrier
endosome
antigen
present
分类号
S852.4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的树突状细胞及其抗原提呈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白海
马晓慧
欧建峰
魏亚明
路继红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全军血液病中心
出处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7-329,F0003,共4页
文摘
观察细胞因子联合培养诱生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细胞白血病性树突状细胞(DC)的细胞特性及抗原提呈作用。选择CML患者的骨髓细胞和CML性细胞株K562细胞,应用GM-CSF+IL-4+TNF-α联合培养后进行细胞表型和特异性激活淋巴细胞作用的检测。CML-DC和K562-DC具有DC的形态特征和超微结构,表达CD1a、CD80和CD86等DC相关抗原,并可激活淋巴细胞产生增殖反应,并产生针对白血病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效应,同时DC可不同程度地分泌IL-12并协助淋巴细胞产生IFN-γ。CML患者的细胞和K562细胞在细胞因子的诱导下,可分化为具有DC表型特性和特异性激活T细胞的白血病性抗原提呈细胞,使白血病DC瘤苗的应用成为可能。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K562细胞
树突状细胞
抗原提呈作用
T淋巴细胞
Keywords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K562
cells
dendritic
cells
antigen
present
T
lymphocyte
分类号
R733.7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组织蛋白酶S在抗原提呈过程中的作用
5
作者
刘一鸣(综述)
龚建平(审阅)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
出处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72-175,共4页
文摘
效应T细胞激活需要两个或以上的信号诱导.抗原肽结合MHC-Ⅱ分子的溶酶体途径(第一信号)包括两个重要的步骤:不变链(invariant chain Ii)降解和抗原加工.目前所知的溶酶体蛋白酶中,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 S,cat S)被认为以非冗长的作用参与了上述两步过程,其还参与了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过程.因此被认为在调节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抗肿瘤免疫、组织重塑等方面是具有潜力的研究靶点.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S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抗原提呈
免疫反应
Keywords
cathepsin
S
MHC
Ⅱ
antigen
present
immune
response
分类号
R392.11 [医药卫生—免疫学]
原文传递
题名
MHC Ⅰ类分子及其结合抗原肽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若溪
机构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2期43-50,共8页
文摘
MHCI类分子是组织细胞内生性蛋白抗原的递呈者。蛋白分子在胞浆内 被降解为肽片段,经TAP运输到内质网,在此与MHC分子结合而后表达于细胞表 面,供CD8+T细胞识别。MHCI类分子与抗原肽的结合具有MHC等位基因特异 性。镶嵌于 MHCⅠ类分子α链形成的肽结合槽中的抗原肽长度为8~11个氨基 酸,其顺序中的结合关键位点为“锚着”残基。不同MHC等位型结合肽的“锚着”氨 基酸不同,同一等位型则相同或在有限的几个氨基酸中变化,遵循MHC等位基因 结合肽一致性基模。根据已知基模可预测不同等值型MHCⅠ类分子结合抗原肽 及其T细胞识别表位,为免疫预防及治疗开辟了新领域。
关键词
MHCⅠ
抗原递呈
肽
等位型
一致性基模
Keywords
MHC
class
I,
antigen
present
,
peptide,
allele,
consensus
motif
分类号
R392.11 [医药卫生—免疫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慢性乙肝患者树突状细胞表型和抗原提呈能力的测定
刘树人
彭齐荣
李灼亮
余宙耀
张宜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肝移植受体术后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乙肝表面抗原提呈功能检测
赖威
卢实春
李幼平
严律南
李波
李胜富
刘隽
戴军
赵冀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鸡恒定链协助抗原肽结合MHCⅡ类分子并进入细胞内吞体
陈芳芳
张旭
谭红黎
桂亚萍
余为一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的树突状细胞及其抗原提呈作用的研究
白海
马晓慧
欧建峰
魏亚明
路继红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组织蛋白酶S在抗原提呈过程中的作用
刘一鸣(综述)
龚建平(审阅)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
0
原文传递
6
MHC Ⅰ类分子及其结合抗原肽的研究进展
李若溪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