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腘静脉置管溶栓疗法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1
作者 安鹏 尹家保 +3 位作者 杨浩 周素芬 叶颖剑 宋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置管溶栓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接受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腘静脉置管溶栓(超声置管溶栓组)及25例接受全身抗凝溶栓(全身抗凝溶栓组)的单侧LEDVT患者的资料... 目的探讨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置管溶栓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接受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腘静脉置管溶栓(超声置管溶栓组)及25例接受全身抗凝溶栓(全身抗凝溶栓组)的单侧LEDVT患者的资料。对比观察2组临床治愈率、住院时间及双侧肢体周径差。结果 2组患者溶栓有效率均为100%,超声置管溶栓组中22例、全身抗凝溶栓组中8例达到临床治愈(通畅率66%~100%),2组临床治愈率[88.00%(22/25)vs 32.00%(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33,P<0.001)。超声置管溶栓组患者住院时间[(12.32±1.49)天]短于全身抗凝溶栓组[(16.44±2.95)天;t=-6.426,P<0.001]。治疗前2组间膝上及膝下15cm双侧肢体周径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超声置管溶栓组小于全身抗凝溶栓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双侧肢体周径差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均<0.05)。结论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腘静脉置管溶栓及全身抗凝溶栓治疗LEDVT均疗效确切,且超声置管溶栓优于全身抗凝溶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静脉血栓形成 腔静脉滤器 抗凝溶栓
下载PDF
1例胫腓骨骨折并发急性肺栓塞的抢救与护理
2
作者 姜玉兰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5期133-134,共2页
骨折并发急性肺栓塞为最常见,严重者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此病的主要抢救与护理原则是溶栓、抗凝、抗休克、抗感染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周密细致的护理,准确评... 骨折并发急性肺栓塞为最常见,严重者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此病的主要抢救与护理原则是溶栓、抗凝、抗休克、抗感染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周密细致的护理,准确评估和判断,争取抢救时间,使患者转危为安,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抗凝溶栓 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抗凝溶栓后大鼠腔静脉内皮扫描电镜变化
3
作者 杨冰 赵庆华 +3 位作者 赵渝 代远斌 王学虎 向东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3-245,共3页
目的:观察肝素、尿激酶及肝素加尿激酶治疗急性大鼠下腔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后不同时相腔静脉内皮扫描电镜变化。方法:SD大鼠135只,105只建立大鼠急性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后随机分为肝素A组、尿激酶B组、肝素加尿激酶... 目的:观察肝素、尿激酶及肝素加尿激酶治疗急性大鼠下腔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后不同时相腔静脉内皮扫描电镜变化。方法:SD大鼠135只,105只建立大鼠急性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后随机分为肝素A组、尿激酶B组、肝素加尿激酶C组各35只;另30只为假手术组。各组给药后分别于血栓形成后第1、4、7、14、28d获取病变段血管,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静脉内皮层变化。结果:7d时扫描电镜结果显示B及C组内皮损伤较轻,内皮损伤分级主要为Ⅱ~Ⅲ级,而C组为Ⅲ~Ⅳ级(P<0.05);28d时C组内皮损伤较A、B组轻(P<0.05),内皮损伤分级主要为Ⅱ级,而B、C组为Ⅲ~Ⅳ级(P<0.05)。结论: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大鼠急性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较其单独使用有更好的内皮结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溶栓 血管内皮
下载PDF
溶栓抗凝联合治疗大鼠急性血栓后对局部管壁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冰 赵庆华 赵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2-264,共3页
目的:研究尿激酶、肝素及其联合治疗急性大鼠下腔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后不同时相静脉血栓与血管粘附特性的变化。方法:SD大鼠140只,105只建立大鼠急性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后随机分为肝素治疗A组、尿激酶治疗B组、联... 目的:研究尿激酶、肝素及其联合治疗急性大鼠下腔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后不同时相静脉血栓与血管粘附特性的变化。方法:SD大鼠140只,105只建立大鼠急性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后随机分为肝素治疗A组、尿激酶治疗B组、联合治疗C组各35只;另35只为假手术组(sham,SH)。各组给药后分别于血栓形成后第1、4、7、14、28 d获取目标血管,光镜观察血栓的结构演变与机化、内膜增生程度,检测静脉壁平滑肌胶原沉积量,以及力学测量管壁血栓附着力。结果:A组内膜增生最严重。栓后1、4 d,B、C组血栓附着力分别较A组低(P<0.01)。结论:尿激酶加肝素治疗大鼠急性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能有效地保护内皮层完整,减轻血管内膜增生,但在溶栓抗凝联合治疗急性血栓后残余附壁血栓粘附力相对较低,不建议早期运动加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溶栓 内膜增生 粘附
下载PDF
抗凝溶栓治疗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浩 陈炜 +2 位作者 唐武 苏仲和 周小民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4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抗凝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2.22... 目的探讨抗凝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2.22,观察组牙龈出血、皮下瘀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79,5.1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凝溶栓治疗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溶栓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蕲蛇酶联合肝素治疗对兔下腔静脉血栓血管内膜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孙一来 向志 +2 位作者 赵渝 邹中辉 孙一圣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127-2129,共3页
目的:研究蕲蛇酶联合肝素治疗对兔下腔静脉血栓血管内膜的影响。方法:复制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后均分为3组,即肝素、尿激酶联合肝素、蕲蛇酶联合肝素组。复制模型3d后给药,分别在用药后第3、7、10天观察病变血管内膜增生程度、静脉壁胶原... 目的:研究蕲蛇酶联合肝素治疗对兔下腔静脉血栓血管内膜的影响。方法:复制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后均分为3组,即肝素、尿激酶联合肝素、蕲蛇酶联合肝素组。复制模型3d后给药,分别在用药后第3、7、10天观察病变血管内膜增生程度、静脉壁胶原纤维沉积量、内皮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与肝素组比较,尿激酶联合肝素、蕲蛇酶联合肝素组胶原染色显著减少(P<0.05);在用药后的第3天尿激酶联合肝素、蕲蛇酶联合肝素组内皮细胞损伤程度较轻(P<0.05);第7、10天时,尿激酶联合肝素、蕲蛇酶联合肝素组内皮细胞损伤程度显著减轻(P<0.01)。结论:蕲蛇酶联合肝素在治疗兔下腔静脉血栓方面具有保护病变血管内皮细胞、减轻血管壁炎症反应的功效,对静脉血栓有较好的治疗及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蕲蛇酶 静脉血栓 抗凝溶栓 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龙津对体外血栓形成、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金惠铭 曹翔 +4 位作者 张国平 钱睿哲 杨诗春 龚之森 邱少中 《微循环技术杂志(临床与实验)》 1996年第2期61-62,75,共3页
在正常和DIC家兔或大鼠中证明,口服龙津后,体外血栓长度缩短,血栓重量减轻,全血凝块和纤维蛋白凝块溶解加速,KPTT延长,ELT缩短,t-PA活性增强(P<0.05)。以上资料提示龙津有抗凝和溶栓的双重作用。
关键词 中药 龙津 血栓 抗凝 溶栓 纤维蛋白 药理学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附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卢正娟 徐运 +4 位作者 王翀 管得宁 黄嵘 赵辉 朱文斌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男6例,女9例)CVST患者的发病年龄、形式、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脑脊液检查结果及治疗与预后情况。结果:CVST好发于中青年患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早期主要...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男6例,女9例)CVST患者的发病年龄、形式、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脑脊液检查结果及治疗与预后情况。结果:CVST好发于中青年患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早期主要表现头痛伴呕吐(83.3%),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53.3%)及癫痫发作(33.3%);脑脊液压力明显增高;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伴脑实质损害;15例患者,11例行肝素抗凝治疗,9例好转,2例死亡,3例行经静脉接触性溶栓治疗,2例痊愈,1例好转。结论:对急性起病的主要表现头痛等颅高压症状的中青年患者,头颅CT示出血性脑梗死,而患者无卒中危险因素时,应高度怀疑CVST,及早行MRI+MRV检查,必要时DSA检查,一旦确诊CVST,及早行抗凝或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临床诊断 抗凝 溶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