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总黄曲霉毒素ELISA定量检测方法的研制 被引量:13
1
作者 江涛 柳桢 +2 位作者 郑佳 李敏 计融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6年第4期292-296,共5页
为敏感、特异和快速地检测食品中总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水平,在抗总黄曲霉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研制了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包被抗原为AFB1-BSA,包被量为0.0625μgml,抗体工作浓度为1:1.6×106。该方法对黄曲霉毒素B+G标准品的最... 为敏感、特异和快速地检测食品中总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水平,在抗总黄曲霉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研制了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包被抗原为AFB1-BSA,包被量为0.0625μgml,抗体工作浓度为1:1.6×106。该方法对黄曲霉毒素B+G标准品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13ngml,对样品的最低检出量为1.50μgkg。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26~20.00ngml,线性方程y=-0.4463x+0.3532(R2=0.9915);对黄曲霉毒素B+G50%的抑制浓度为2.08ngml;对玉米2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56%和112.05%,对花生2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7.50%和85.60%。该方法所用抗总黄曲霉毒素单克隆抗体对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00%、57.5%、104%和19%,与其它真菌毒素无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类 抗体 单克隆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高灵敏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人脂肪细胞瘦素分泌 被引量:12
2
作者 黎明 阴津华 +1 位作者 张葵 吴从愿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6期3293-3297,共5页
目的建立高灵敏、特异的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人脂肪细胞瘦素的分泌。方法制备兔抗人瘦素多克隆抗体和鼠抗人瘦素单克隆抗体,建立生物素-亲和素放大酶联免疫分析方法(BA-ELISA),观测原代培养的人网膜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瘦素的分泌... 目的建立高灵敏、特异的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人脂肪细胞瘦素的分泌。方法制备兔抗人瘦素多克隆抗体和鼠抗人瘦素单克隆抗体,建立生物素-亲和素放大酶联免疫分析方法(BA-ELISA),观测原代培养的人网膜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瘦素的分泌及曲格列酮对其影响。结果BA-ELISA方法灵敏度可达0.03ng/ml,曲线工作范围0.05—5ng/ml,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7.4%和9.3%,平均回收率97.8%。测定经柱层析分离的混合人血清或脂肪细胞培养上清,仅显示单峰游离瘦素。观测到人网膜前脂肪细胞随诱导分化成熟而瘦素分泌量递增;10μmol/L曲格列酮可使瘦素的分泌峰值增加1倍。健康成人空腹血清瘦素水平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均值:7.6ng/ml vs 3.2ng/ml,P〈0.001),与体重指数均有较强的相关性(r=0.61、0.67;P〈0.001)。结论建立了高灵敏的BA-ELISA测定游离瘦素水平,尤其适于瘦素浓度低的临床血样本测定及基础研究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抗体 单克隆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脂细胞
原文传递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韩述岭 于立新 +5 位作者 马俊杰 曾方银 刘小友 孙煦勇 单海涛 袁谦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研究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anti-TNF-αmAb)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B组(非治疗组)和C组(假手术组),其中A、B组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模型。A组于再灌注前5 min经尾静脉注射anti-TNF-α... 目的研究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anti-TNF-αmAb)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B组(非治疗组)和C组(假手术组),其中A、B组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模型。A组于再灌注前5 min经尾静脉注射anti-TNF-αmAb(0.1 mg/kg·b.w.);B组于再灌注前5 min经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C组仅作麻醉、开腹,不阻断血流。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HE染色、TUNEL法及电镜分别测定或观察血肌酐、尿素氮、血浆TNF-α、肾组织病理改变、肾细胞凋亡情况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A组血肌酐、尿素氮、血浆TNF-α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1),肾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无明显改变,细胞凋亡显著减少。结论anti-TNF-αmAb能有效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缓解肾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抗肿瘤坏死因子-Α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胃粘膜异型增生的中医微观辨证分型与MG7抗原表达的关系及临床随访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林一帆 周学文 +3 位作者 王长洪 胡家露 刘杰 马福成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325-327,共3页
目的 :探讨胃粘膜异型增生中医微观辨证分型与胃癌MG7抗原表达及临床随访结果的关系。方法 :应用中医脏腑辨证理论与ABC免疫组化方法 ,对 12 0例胃粘膜异型增生进行内镜下微观辨证分型 ,并与胃癌MG7抗原表达的关系进行免疫组化分析 ,同... 目的 :探讨胃粘膜异型增生中医微观辨证分型与胃癌MG7抗原表达及临床随访结果的关系。方法 :应用中医脏腑辨证理论与ABC免疫组化方法 ,对 12 0例胃粘膜异型增生进行内镜下微观辨证分型 ,并与胃癌MG7抗原表达的关系进行免疫组化分析 ,同时进行临床随访研究。结果 :胃络瘀滞型与胃络灼伤型胃粘膜MG7抗原表达阳性率 (37 5 %、6 6 7% )较胃寒型及胃热型 (6 7%、12 5 % )明显增高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对其中6 3例进行了 6~ 72个月 (平均 2 4个月 )的随访 ,癌变组中胃络瘀滞型粘膜 (2 3/ 30 )明显高于未癌变组 (9/ 33)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中医微观辨证分型对辨别胃粘膜异型增生的癌变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胃络瘀滞型胃粘膜异型增生与癌变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微观辨证 胃癌 异型增生 抗体单克隆
原文传递
癌基因产物p21蛋白在人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朱继江 戴晓淳 +1 位作者 何安光 刘可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43-345,共3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ras癌基因产物p21蛋白在58例人肺癌中的表达。结果:p21蛋白在肺鳞癌中表达最高,阳性率81.5%;在肺腺癌中表达较低,为65.2%;2例大细胞肺癌和1例肺腺鳞癌均为阳性;5例小细胞肺癌均为...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ras癌基因产物p21蛋白在58例人肺癌中的表达。结果:p21蛋白在肺鳞癌中表达最高,阳性率81.5%;在肺腺癌中表达较低,为65.2%;2例大细胞肺癌和1例肺腺鳞癌均为阳性;5例小细胞肺癌均为阴性。总阳性率为68.9%,但在非小细胞肺癌则为75.0%。P21蛋白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一个较好的标志物。在高分化肺癌中p21蛋白的阳性率为85.7%,在中、低分化的肺癌中,则分别为75.0%和66.7%,三者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高分化肺癌,强阳性率显著高于中、低分化肺癌。提示肺癌中p21蛋白的表达和组织分化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癌基因 单克隆抗体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血清WLA-Ag_1抗原水平在肺癌监测中的意义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登顺 史景泉 袁玫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59-261,276,共4页
用抗肺癌单克隆抗体WLA-2C_4、SABC-ELISA免疫结合抑制法,检测了100例正常人、93例肺癌患者和56例非肿瘤性疾病患者血清中WLA-Ag_1抗原水平。结果发现54%肺癌患者该抗原水平升高,其中与肺低分化腺癌(94%)呈现明显的相关性;而在健康成... 用抗肺癌单克隆抗体WLA-2C_4、SABC-ELISA免疫结合抑制法,检测了100例正常人、93例肺癌患者和56例非肿瘤性疾病患者血清中WLA-Ag_1抗原水平。结果发现54%肺癌患者该抗原水平升高,其中与肺低分化腺癌(94%)呈现明显的相关性;而在健康成人和良性疾病患者,仅45%有该抗原水平升高。提示血清WLA-Ag_1抗原水平的升高可能有助干肺癌的临床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相关抗原 血清学诊断
下载PDF
免疫金层析试验快速检测血清HBsAg 被引量:2
7
作者 侯瑜 阎小君 +7 位作者 韩锋产 郭晏海 李陕区 段杰 冯永强 张菊 崔大祥 苏成芝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358-359,共2页
免疫金层析试验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免疫渗滤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快速简便的免疫检测技术。我国有40%左右的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其中约有10%的人携带HBsAg,因而快速准确地检测和普查HBsAg,对于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极... 免疫金层析试验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免疫渗滤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快速简便的免疫检测技术。我国有40%左右的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其中约有10%的人携带HBsAg,因而快速准确地检测和普查HBsAg,对于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为此,我们研究建立了快速检测HBsAg的免疫金层析试验(GICA),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氯金酸购于上海试剂一厂;免疫层析的材料由吸水玻璃纤维、吸附胶体金的玻璃纤维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免疫金层析试验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小鼠胸腺基质细胞单抗体特性及生物功能研究
8
作者 肖士云 《赣南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1-5,共5页
应用细胞ELISA用间接荧光染色技术,分析多种胸腺基质细胞(TSC)单克隆抗体,结果表明不同的单抗与不同TSC呈不同的阳性反应,其中Pf18-3和Rs21-C6单抗与小鼠胸腺基质细胞1-7(MTSC1-7)等多种细胞... 应用细胞ELISA用间接荧光染色技术,分析多种胸腺基质细胞(TSC)单克隆抗体,结果表明不同的单抗与不同TSC呈不同的阳性反应,其中Pf18-3和Rs21-C6单抗与小鼠胸腺基质细胞1-7(MTSC1-7)等多种细胞均呈强阳性反应,但荧光染色显示Pf18-3和Rs21-C6染色特征不一。将Pf18-3或Rs21-C6单抗加入TSC与胸腺细胞共培养,发现两种单克隆抗体对胸腺基质细胞和胸腺细胞结合有明显抑制作用:Pf18-3、Rs21-C6对MTSC1与胸腺细胞结合的抑制率分别为64.3%、41.3%;对MTSC4与胸腺细胞结合的抑制率分别为60.4%和38.8%。试验表明Pf18-3、Rs21-C6两种单抗分别识别胸腺基质细胞表面抗原分子,且其识别的抗原分子参与了胸腺基质细胞与胸腺细胞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单克隆 胸腺基质细胞 ELISA 荧光染色 小鼠
下载PDF
牙龈卟啉杆菌W83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与鉴定
9
作者 薛毅 许丽华 史俊南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31-33,共3页
牙龈类杆菌曾是重要的产黑色素类杆菌群菌株,最近重新命名为牙龈卟啉杆菌,该菌为牙周病龈下菌斑中关键性厌氧菌,与成人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作者用牙龈卟啉杆菌侵袭型菌株W83,作为免疫原,通过免疫小鼠、细胞融合、筛选、... 牙龈类杆菌曾是重要的产黑色素类杆菌群菌株,最近重新命名为牙龈卟啉杆菌,该菌为牙周病龈下菌斑中关键性厌氧菌,与成人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作者用牙龈卟啉杆菌侵袭型菌株W83,作为免疫原,通过免疫小鼠、细胞融合、筛选、克隆化,最后得到一株能够稳定分泌抗牙龈卟啉杆菌W83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经鉴定该单抗特异性良好,可用于临床该菌的检出和生态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杆菌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及治疗后的变化 被引量:56
10
作者 肖嵘 王仁林 张运昌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04-204,217,共2页
采用IIF技术对35例CA病人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A病人外周血中细胞百分比升高,细胞百分率、比率下降;治疗后3个月内未复发的7名患者,T细胞亚群恢复到正常范围,而16名复发者,治疗前后比... 采用IIF技术对35例CA病人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A病人外周血中细胞百分比升高,细胞百分率、比率下降;治疗后3个月内未复发的7名患者,T细胞亚群恢复到正常范围,而16名复发者,治疗前后比较各群细胞均无明显变化。提示病人机体内存在细胞免疫缺陷,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对疗效的预测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T淋巴细胞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人血清胰岛素原单克隆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的建立 被引量:16
11
作者 黎明 杨静 +1 位作者 吴从愿 张葵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建立灵敏、特异的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人血清胰岛素原,用以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方法选用可同时与胰岛素原形成夹心结合的抗人C肽单抗和抗人胰岛素单抗,分别包被塑料微孔条作团相抗体和生物素化后作液相抗体,再以亲和素连接的辣... 目的建立灵敏、特异的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人血清胰岛素原,用以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方法选用可同时与胰岛素原形成夹心结合的抗人C肽单抗和抗人胰岛素单抗,分别包被塑料微孔条作团相抗体和生物素化后作液相抗体,再以亲和素连接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放大检测信号,通过酶底物显色,判定胰岛素原浓度。结果方法的灵敏度为0.9pmol/L,曲线工作范围0.9~200pmol/L,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8.9%和11.2%,平均回收率94%(82%~114%),稀释曲线和标准曲线平行,方法与高浓度的人胰岛素和C肽(5000pmol/L)均未见交叉反应。结论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和无同位素污染等优点,适于大批量标本测定胰岛素原及其临床意义的深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原 单克隆抗体 ELISA 胰岛B细胞 功能
下载PDF
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 被引量:9
12
作者 吕春燕 高磊 +2 位作者 刘文杰 姜凯 林旭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1220-1223,共4页
目的:评估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0例接受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2.5mg)治疗的ICNV患... 目的:评估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0例接受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2.5mg)治疗的ICNV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foveal thickness,CFT)。对注射后1mo症状无改善或病情反复者并经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y,OCT)证实者进行眼内重复注射。结果:所有40例40眼患者均完成至少6mo的随访,其中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33.0±6.8岁。治疗前患者的基线平均对数BCVA为0.66±0.35,CFT为275.39±107.59μm。注药后1mo平均对数BCVA为0.30±0.29(P=0.000),CFT为185.39±45.77μm(P=0.000);本组患者经平均9.2mo的随访,平均对数BCVA提高至0.31±0.38(P=0.000),CFT降至192.38±55.52μm(P=0.000),均较基线水平有显著改善。终末随访时符合视力提高者为27眼(67.5%),稳定者8眼(20.0%)。本组患者共接受了52次玻璃体腔内注射,平均注射次数为1.30次/眼,有63.6%患者在再注射术后1mo视力提高两行或两行以上。结论: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能够快速有效地改善或稳定多数ICNV的病情,但术后定期随访以及根据病情变化进行再次注射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药物疗法 脉络膜新生血管化/药物疗法 抗体 单克隆/治疗应用 BEVACIZUMAB
下载PDF
关于我国药典单克隆抗体类生物治疗药物总论的思考 被引量:8
13
作者 高凯 徐志凯 +3 位作者 任跃明 王兰 王军志 郭中平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7-134,共8页
单克隆抗体类生物治疗药物目前是国内外生物药中增长最快的领域。药品的规范生产与质量控制与其安全有效性息息相关,欧美药典中均设有对此类药品质量控制的总体要求,2015版《中国药典》在进一步保障药品安全和提高质量控制水平的编制指... 单克隆抗体类生物治疗药物目前是国内外生物药中增长最快的领域。药品的规范生产与质量控制与其安全有效性息息相关,欧美药典中均设有对此类药品质量控制的总体要求,2015版《中国药典》在进一步保障药品安全和提高质量控制水平的编制指导思想下,也拟纳入对单克隆抗体类生物治疗药物的总体要求,就相关起草工作从产品涉及范畴、制造与产品检定等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抗体类生物治疗药物 药典标准
原文传递
用抗人结肠癌单克隆抗体检测血清和粪便中大肠癌相关抗原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冯福才 黄文 +2 位作者 周殿元 张亚厉 赖卓胜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5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 研究抗人结肠癌MAb检测血清及粪液中癌相关抗原的价值。 方法 采用抗人结肠癌单抗SC_(3A)和SC_6检测47例结直肠癌、33例结直肠腺瘤、15例增生性息肉、14例炎性息肉及60例正常人群的血清和粪便中癌相关抗原。经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 目的 研究抗人结肠癌MAb检测血清及粪液中癌相关抗原的价值。 方法 采用抗人结肠癌单抗SC_(3A)和SC_6检测47例结直肠癌、33例结直肠腺瘤、15例增生性息肉、14例炎性息肉及60例正常人群的血清和粪便中癌相关抗原。经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结果 血清和粪便阳性率在结直肠癌组分别为66.0%和72.3%;腺瘤组为63.6%和60.6%;增生性息肉组为35.7%和57.1%;炎性息肉组为40.0%和33.3%;而正常对照组仅为11.7%和13.3%。45例大肠癌Dukes分期进行检测,早期癌粪便检测的阳性率为72.2%,而血清为50.0%。 结论 ELISA法检测不仅对大肠癌及癌前病变具有较好的敏感性,而且对早期癌及癌前期病变检测较血清学检测意义更大。此外,随腺瘤不典型增生程度加重而检测阳性率增高。粪便中检测大肠癌相关抗原,方法简便,取材容易,具较好敏感性,对大规模人群普查大肠癌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结肠癌 单克隆抗体 肿瘤相关抗原
原文传递
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文明 童德文 +2 位作者 李立 邢明辉 赵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4-48,共5页
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或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药物,已经成为生物制药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对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已获得了重要进展。多年来,许多研究证实了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的作用,为其应用于肿瘤治疗提供了重... 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或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药物,已经成为生物制药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对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已获得了重要进展。多年来,许多研究证实了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的作用,为其应用于肿瘤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文章就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种类、制备、应用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药物 肿瘤
下载PDF
抗载脂蛋白(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蒋雷 国汉邦 +2 位作者 赵满仓 刘菊林 李健斋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36-139,共4页
为建立特异有效的脂蛋白(a)检测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出4株抗载脂蛋白(a)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M_1、M_2、M_3、M_4。各株单克隆抗体与纤溶酶原和载脂蛋白B等无交叉反应。单抗相加试验及竞争抑制试验结果表... 为建立特异有效的脂蛋白(a)检测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出4株抗载脂蛋白(a)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M_1、M_2、M_3、M_4。各株单克隆抗体与纤溶酶原和载脂蛋白B等无交叉反应。单抗相加试验及竞争抑制试验结果表明:M_1、M_4识别同一抗原位点,M_2、M_3识别另一位点。选用M_1、M_2、M_43株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测定血清脂蛋白(a)浓度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测定法。样品稀释后测定范围为0.05~1.60mg/L,批内平均变异系数(CV)4.2%,批间平均CV8.7%。测定了1032例中老年临床血清标本,脂蛋白(a)浓度为179,1±179.3mg/L(x±s)。与多克隆抗体的酶联免疫测定法同时测定了38份临床标本,结果相似。此法可满足临床脂蛋白(3)浓度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 单克隆抗体 ELISA 制备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转铁蛋白受体基因表达及其抗体诊断肝癌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光文 蔡伟耀 +3 位作者 杨卫平 陈皓 狄忠民 李宏为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436-438,共3页
目的研究肝癌转铁蛋白受体 (TfR)的基因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免疫诊断肝癌的价值。 方法对 2 0例肝癌手术标本包括癌巢组织、癌旁组织及周围正常组织进行Northernblot分析 ,了解三种组织TfRmRNA表达情况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及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研究肝癌转铁蛋白受体 (TfR)的基因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免疫诊断肝癌的价值。 方法对 2 0例肝癌手术标本包括癌巢组织、癌旁组织及周围正常组织进行Northernblot分析 ,了解三种组织TfRmRNA表达情况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及免疫组织化学ABC法了解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膜上TfR表达情况。 结果TfRmRNA表达癌组织最高 ,癌旁组织次之 ,周围正常组织最低 ,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 ;肝癌细胞膜转铁蛋白受体荧光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 ,两者有显著差异。免疫组织化学ABC法中 1 9例强阳性染色 ,1例阴性。 结论转铁蛋白受体的基因表达在肝癌组织中明显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诊断 转铁蛋白受体 基因表达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波 王发斌 +2 位作者 张延威 孟泽彬 牛延慧 《北方药学》 2012年第8期40-41,共2页
随着人们对抗体结构与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入,抗体不仅在抵抗外来生物物质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利用它本身来防治疾病更是研究热点。单克隆抗体技术的问世,使得研究和生产单抗药物成为现实。本文就单抗药物的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展... 随着人们对抗体结构与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入,抗体不仅在抵抗外来生物物质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利用它本身来防治疾病更是研究热点。单克隆抗体技术的问世,使得研究和生产单抗药物成为现实。本文就单抗药物的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单克隆抗体 人源化抗体 抗体药物
下载PDF
P53蛋白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玉琴 朱明华 +1 位作者 马福成 陈万录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62-264,共3页
应用抗P53蛋白单克隆抗体和ABC方法,对18种不同组织来源的91例肿瘤冰冻切片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在55例恶性肿瘤中28例呈阳性,阳性率为50.9%。36例良性肿瘤中仅1例阳性,阳性率为2.8%,在良、恶性肿瘤... 应用抗P53蛋白单克隆抗体和ABC方法,对18种不同组织来源的91例肿瘤冰冻切片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在55例恶性肿瘤中28例呈阳性,阳性率为50.9%。36例良性肿瘤中仅1例阳性,阳性率为2.8%,在良、恶性肿瘤之间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果表明,P53蛋白的异常表达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基因变化,P53基因的改变可能为人类多种肿瘤恶性转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抑制基因 P53 免疫组化 肿瘤
下载PDF
金属螯合四肽的化学合成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传书 韩丽英 +2 位作者 张胜 陈常庆 苏成芝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为了合成金属螯合四肽并制备其单克隆抗体。方法:从初始原料起,采用液相接肽等方法,合成三乙撑四胺钴(Ⅲ)-N-(α-羧基-苯乙基)-β-Ala-Phe-β-Ala-GlyOH半抗原,并将其偶联到载体蛋白BSA上制... 目的:为了合成金属螯合四肽并制备其单克隆抗体。方法:从初始原料起,采用液相接肽等方法,合成三乙撑四胺钴(Ⅲ)-N-(α-羧基-苯乙基)-β-Ala-Phe-β-Ala-GlyOH半抗原,并将其偶联到载体蛋白BSA上制成抗原,免疫小鼠,采用杂交瘤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结果:成功地合成了该金属螯合四肽,获得了8株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并对这8株McAb类与亚类等特性进行了鉴定,结论:可根据需要化学合成一些分子量很小的肽,并制备其单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酶 金属四肽 化学合成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