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K/PD理论指导下的优化抗菌治疗 被引量:9
1
作者 陈佰义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69-70,共2页
2006年,中国呼吸道感染优化治疗协作组(CROTC)呼吁在临床上推广“优化抗菌治疗”的新理念,以期提高初始经验性治疗的成功率,并尽可能防止和减少细菌耐药,减少医疗费用。优化抗菌治疗是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和发... 2006年,中国呼吸道感染优化治疗协作组(CROTC)呼吁在临床上推广“优化抗菌治疗”的新理念,以期提高初始经验性治疗的成功率,并尽可能防止和减少细菌耐药,减少医疗费用。优化抗菌治疗是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是应对日趋严重的细菌耐药现象的重要措施。其中,依据药代动力学(PK)/药效学(PD)研究进展并在其指导下的优化抗菌治疗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PK/PD理论及其进展与优化抗菌治疗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抗菌治疗
原文传递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及其疗效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英 汪奇伟 +3 位作者 商亚敏 张岩 孟令季 王海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1-475,共5页
目的 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菌与气道炎症因子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9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确诊的137例痰培养阳性CAP患儿,记录病原菌鉴定结果;根据患儿入院治疗7 d后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99例、无效组38... 目的 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菌与气道炎症因子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9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确诊的137例痰培养阳性CAP患儿,记录病原菌鉴定结果;根据患儿入院治疗7 d后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99例、无效组38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气道炎症因子[诱导痰中核因子-κB(NF-κB)、半乳凝素3(Gal-3)、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水平,分析气道炎症因子与病情程度[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的相关性,探究影响疗效的风险因素及气道炎症因子对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137例CAP患儿共培养分离细菌1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2株占58.23%、革兰阳性菌66株占41.77%,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治疗前后,有效组NF-κB、Gal-3、YKL-40均低于无效组(P<0.05),且NF-κB、Gal-3、YKL-40治疗前后下降幅度大于无效组(P<0.05);多重细菌感染、CPIS评分、PCIS评分是CAP患儿抗菌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NF-κB、Gal-3、YKL-40预测CAP患儿抗菌治疗无效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0、0.716、0.767。结论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是小儿CAP主要致病菌,多重细菌混合感染可影响患儿抗菌药物治疗效果;NF-κB、Gal-3、YKL-40可作为早期疗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小儿 细菌 气道炎症因子 抗菌治疗 疗效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The First Pilot Epigenetic Type Improvement of 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in a Polymorphic Dopamine D2 (-DRD2/ANKK (Taq1A)), OPRM1 (A/G), DRD3 (C/T), and MAOA (4R) Compromised Preadolescence Male with Putative PANDAS/CANS: Positive Clinical Outcome with Precision-Guided DNA Testing and Pro-Dopamine Regulation (KB220) and Antibacterial Therapies
3
作者 Kenneth Blum Igor Elman +23 位作者 David Han Colin Hanna David Baron Ashim Gupta Shan Kazmi Jag Khalsa Debasis Bagchi Thomas McLaughlin Rajendra D. Badgaiyan Edward J. Modestino Drew Edwards Catherine A. Dennen Eric R. Braverman Abdalla Bowirrat Keerthy Sunder Kevin Murphy Nicole Jafari Foojan Zeine Paul R. Carney Mark S. Gold Kai-Uwe Lewandowski Alireza Sharafshah Aryeh R. Pollack Panayotis K. Thanos 《Open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24年第3期60-86,共27页
Pediatric autoimmune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or without streptococcal and other bacterial infections (PANDAS/CANS) are emerging as a featured pediatric disorder. Although there is some controversy r... Pediatric autoimmune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or without streptococcal and other bacterial infections (PANDAS/CANS) are emerging as a featured pediatric disorder. Although there is some controversy regarding treatment approaches, especially related to the behavioral sequelae, we have hypothesized in other published work that 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rapid onset of Reward Deficiency Syndrome (RDS) in children. We propose utilizing a multi-systems biological approach involving the coupling of genetic addiction risk testing and pro-dopamine regulation (KB220/POLYGEN®) to help induce “dopamine homeostasis” in patients with PANDAS, especially those with known DNA-induced hypodopaminergia. This case study examines a 12-year-old Caucasian male with no prior psychiatric issues who presented with a sudden onset of severe anxiety, depression, emotional liability, and suicidal ideation. The patient underwent genotyping and the genetic addiction risk score (GARS) testing, which revealed risk polymorphisms in the dopamine D2 (-DRD2/ANKK (Taq1A), OPRM1 (A/G), DRD3 (C/T), and MAOA (4R) genes. These polymorphisms have been linked to hypodopaminergia. The patient was subsequently placed on research ID-KB220ZPBMPOLY (POLYGEN®), and albeit the possibility of bias, based upon self and parental assessment, a marked rapid improvement in psychiatric symptoms was observed. In the second phase of treatment (102 days utilizing KB220), the patient received standard antibody testing, which was positive for Lyme. Antibacterial therapy started immediately, and KB220z was discontinued to provide a wash-out period. A monotonic trend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each outcome measure, and a consistently decreasing trend was observed utilizing antibacterial therapy. Our recommendation, albeit only one case, is to utilize and further research a combined therapeutic approach, involving precision-guided DNA testing and pro-dopamine regulation along with antibacterial therapy, as well as glutathione to address offensive enhan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DAS CANS Genetic Addiction Risk Testing (GARS) Pro-Dopamine Regulation Hypodopaminergia Polymorphisms antibacterial therapy Infections
下载PDF
近红外发光的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在抗菌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
4
作者 关意佳 秦洁一 +1 位作者 郭慧 李涛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4-671,共8页
抗生素的误用和滥用,使越来越多的耐药细菌出现,对人类构成致命威胁。近年来,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发展和生物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治疗细菌感染提供了许多创新思路。相对于紫外/可见光,近红外(NIR)光具有优异的组织深度渗透性和安全性等独... 抗生素的误用和滥用,使越来越多的耐药细菌出现,对人类构成致命威胁。近年来,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发展和生物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治疗细菌感染提供了许多创新思路。相对于紫外/可见光,近红外(NIR)光具有优异的组织深度渗透性和安全性等独特优势,有利于构建光动力抗菌平台进行深度治疗。随着对聚集诱导发光分子(AIEgens)设计及应用的不断探索,AIEgens在光动力抗菌治疗中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NIR发光的AIEgens通过光动力疗法治疗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不同结构的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该领域当前的挑战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诱导发光 光动力疗法 抗菌治疗 近红外光 光敏剂
原文传递
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及脑室炎的外科治疗效果评估 被引量:6
5
作者 王靖生 王冲 +2 位作者 刘棋斌 陈黎 陈乾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733-738,共6页
目的初步探索外科治疗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积脓及脑室炎等合并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入选的受试者分为外科手术组及保守治疗组。外科手术组为深圳市儿童医院2009年7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3例... 目的初步探索外科治疗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积脓及脑室炎等合并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入选的受试者分为外科手术组及保守治疗组。外科手术组为深圳市儿童医院2009年7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3例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脑室炎病例,其中硬膜下积液29例,脑室炎4例,均经腰椎穿刺、头颅增强MR确诊。在全身使用足量敏感抗生素不能有效控制感染的情况下,分别给予硬膜下积液钻孔引流、经前囟穿刺、侧脑室外引流、开颅脓腔清除+外引流、脑室镜下脑室内分隔开窗术等外科处理。保守治疗组为深圳市儿童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合并上述并发症的25例患儿,其中硬膜下积液23例,脑室炎2例,均给予内科保守治疗。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上述治疗后,外科手术组治愈28例,治愈率为84.8%,好转5例;中位住院时间27d。保守治疗组治愈7例,治愈率为28%,好转13例,无效5例,其中3例死亡,中位住院时间44d。经统计检验,两组间的治愈率、中位住院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下积液及脑室炎均为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的难治性并发症,单纯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恰当选择外科治疗手段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抗生素使用和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脑膜炎 硬膜下积液 脑室炎 抗菌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和抗菌治疗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马欣欣 蔡娟 +3 位作者 魏静 宋宏 赵海燕 谢雯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49-2452,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影响因素、病原菌分布及抗菌治疗方式等,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ICU临床收治的重症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感染情况、导致感染的...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影响因素、病原菌分布及抗菌治疗方式等,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ICU临床收治的重症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感染情况、导致感染的影响因素、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药敏试验结果及抗菌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ICU 252例患者中,发生血管导管感染44例,感染率为17.46%;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住院时间、合并症种类、昏迷时间和感染史等因素是导致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感染患者共检测出病原菌5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6株占70.59%,革兰阳性菌11株占21.57%,真菌4株占7.84%;检出的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100.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0,检出的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100.00%,对利福平、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 ICU血管导管相关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住院时间、合并症种类、昏迷时间和感染史等因素是导致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药敏试验结果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显著提升临床综合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血管导管 目标性监测 抗菌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新型抗生素筛选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徐敏 王丽卫 +2 位作者 辛念 邓玉林 刘凤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4-771,共8页
抗生素耐药性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细菌耐药性的不断进化和传播,尤其是“超级细菌”的出现,导致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治疗也变得更具挑战性,因此,新型抗生素的研究至关重要。进入抗生素后时代以来,大批新技术、新方... 抗生素耐药性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细菌耐药性的不断进化和传播,尤其是“超级细菌”的出现,导致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治疗也变得更具挑战性,因此,新型抗生素的研究至关重要。进入抗生素后时代以来,大批新技术、新方法为新型抗生素的筛选提供了思路。本文对新型抗生素筛选和替代方法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包括从天然产物中筛选、采用化学合成或合成生物学方法筛选、基于组学技术的筛选、人工智能辅助筛选、药物再利用和联合用药以及抗生素的替代疗法如单克隆抗体疗法、噬菌体疗法。新型抗生素的筛选对于应对多耐药菌、治疗新兴疾病、提高治疗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药物再利用、联合用药及抗生素的替代疗法可以降低药物开发的时间和成本,为医疗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生素 耐药性 抗菌疗法 筛选 人工智能
下载PDF
临床药学质量监控对抗菌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崔爱瑛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6期59-60,共2页
目的分析临床药学质量监控对抗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一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6例,分为两组,分别在临床药学的指导下用药和未经临床药学指导下用药,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和耐药率进行观察。结果... 目的分析临床药学质量监控对抗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一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6例,分为两组,分别在临床药学的指导下用药和未经临床药学指导下用药,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和耐药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患者;观察组的耐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学可以有效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学 抗菌治疗 耐药率
下载PDF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抗菌治疗 被引量:6
9
作者 肖永红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9-223,229,共6页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等广泛耐药,主要引起长期住院、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器官移植以及接受侵袭性操作等住院患者感染;细菌仅对替加环素、多黏菌素等少量抗菌药...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等广泛耐药,主要引起长期住院、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器官移植以及接受侵袭性操作等住院患者感染;细菌仅对替加环素、多黏菌素等少量抗菌药物敏感,临床缺乏有关感染治疗的研究结果;参考其他产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感染抗菌治疗研究报道,建议根据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选择抗菌药物,轻症感染可单用阿米卡星、磷霉素、喹诺酮类等,重症感染一般需要联合用药,包括替加环素、多黏菌素、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等;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防止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扩散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NDM-1肠杆菌科细菌 替加环素 多黏菌素 医院感染 抗菌治疗
原文传递
抗痤疮丙酸杆菌疗法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熊雪 马丽俐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116-120,共5页
寻常痤疮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炎症反应在痤疮病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痤疮丙酸杆菌的感染常常与痤疮的炎症损害密切相关,因此抗菌疗法可作为痤疮的有效治疗方法。临床上针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系统服用四环素类... 寻常痤疮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炎症反应在痤疮病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痤疮丙酸杆菌的感染常常与痤疮的炎症损害密切相关,因此抗菌疗法可作为痤疮的有效治疗方法。临床上针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系统服用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局部应用抗生素药膏,以及红蓝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等物理疗法。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部分中草药同样也具有抗菌功效,且中药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有效性已在临床上得到证实。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出现,红蓝光等物理疗法以及中医中药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性痤疮 痤疮丙酸杆菌 红蓝光 抗菌疗法 中药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和抗菌治疗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崔德生 张红艳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病房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和抗菌治疗在实践中的应用,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48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0~70岁,患者都实施血管导...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病房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和抗菌治疗在实践中的应用,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48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0~70岁,患者都实施血管导管操作,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医护人员定期监测对患者的情况并做记录,再由专业人员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分析其感染的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以及抗菌疗效,将处理后的结果做出反馈。结果在248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一共发生医院感染的有45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8.15%,例次发病率为20.56%,患者日感染发病率16.89‰。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机、中心静脉、导尿管平均留置使用率分别是52.92%、65.51%和75.91%,与2014年相比,2015年的导管留置率有所下降,与2015年相比,2016年的导管留置率有所上升。住院患者中呼吸机相关肺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和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分别是8.82%、3.64%和2.22%,相关导管感染程下降趋势。在感染的45例患者中,一共检测出病原菌5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总69.09%。检查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左氧氟沙星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检查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左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结论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实施血管导管操作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无菌的原则,要根据每位患者对药物敏感性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用药,进行有效的监控和预防治疗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血管导管感染情况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血管导管 目标性监测 抗菌药物治疗
下载PDF
基于生物材料的抗微生物疗法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12
作者 姜伟 杨文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第16期12-17,共6页
耐抗生素细菌的不断增加以及抗生素根除生物膜的能力有限,使得开发替代抗菌疗法成为临床的重大课题。抗菌生物材料,如多阳离子聚合物,以及生物材料辅助的非抗生素疗法,如噬菌体、抗菌肽和抗菌酶等,提高了人体对抗耐抗生素和复发性感染... 耐抗生素细菌的不断增加以及抗生素根除生物膜的能力有限,使得开发替代抗菌疗法成为临床的重大课题。抗菌生物材料,如多阳离子聚合物,以及生物材料辅助的非抗生素疗法,如噬菌体、抗菌肽和抗菌酶等,提高了人体对抗耐抗生素和复发性感染的能力。生物材料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传递多种抗菌剂,而且可以在感染部位持续释放,从而减少潜在的全身不良反应。此综述系统地介绍了基于生物材料的非抗生素抗菌疗法治疗细菌感染的临床策略,详细介绍了不同生物材料的治疗策略和临床转化潜力,提供与临床转化相关的挑战和视角,并讨论了生物材料辅助抗菌治疗的未来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抗生素细菌 抗菌疗法 细菌感染 生物材料 临床转化潜力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指导ICU危重患者抗菌治疗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伟 陆雯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9期37-39,共3页
目的研究ICU危重感染患者检测降钙素原(PCT)对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88例危重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常规组和PCT组,每组44例。常规组采用常规采用抗生素治疗,PCT组按PCT含... 目的研究ICU危重感染患者检测降钙素原(PCT)对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88例危重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常规组和PCT组,每组44例。常规组采用常规采用抗生素治疗,PCT组按PCT含量指导使用抗生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水平、治疗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WBC、CRP及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BC、CRP以及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组抗生素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费用均少于常规组(P<0.05)。PCT组生存率、死亡率分别为95.45%、4.55%,明显优于常规组的86.36%、13.64%(P<0.05)。结论 PCT对ICU危重患者感染的抗菌治疗可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明显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重症监护病房 抗菌治疗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激素+常规抗菌治疗对重症感染患儿炎性反应的影响
14
作者 高丹 杨绥宇 郝海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8期81-85,共5页
目的研究肾上腺皮质激素+常规抗菌治疗对重症感染患儿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榆林市第一医院小儿一科收治的78例重症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常规抗菌治疗)和观察组(40... 目的研究肾上腺皮质激素+常规抗菌治疗对重症感染患儿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榆林市第一医院小儿一科收治的78例重症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常规抗菌治疗)和观察组(40例,肾上腺皮质激素+常规抗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胸片好转时间、发热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干扰素-γ(IFN-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红细胞沉降率(ESR)、皮质醇(Cor)、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上腺皮质激素+常规抗菌治疗重症感染患儿的整体疗效满意,能更迅速地控制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 抗菌治疗 重症感染 炎性反应
下载PDF
生肌止痛方熏洗结合抗菌药物治疗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王慧 孙亚峰 +2 位作者 陈明环 王倩 刘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6期2281-2285,共5页
目的观察生肌止痛方熏洗结合抗菌药物治疗肛周脓肿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肛周脓肿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联合组63例。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 目的观察生肌止痛方熏洗结合抗菌药物治疗肛周脓肿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肛周脓肿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联合组63例。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50.25±5.31)岁。联合组男37例,女26例,年龄(50.33±5.25)岁。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联合组采用生肌止痛方熏洗结合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炎症因子、疼痛指标改善情况和肛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t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炎症因子、疼痛介质、肛门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0.45±5.17)d,结痂脱落时间为(4.33±1.25)d,均低于对照组[(23.75±5.31)d、(5.26±1.49)d],EGF为(0.75±0.12)μg/L,高于对照组(0.58±0.11)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92、3.757、8.178,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7.44±2.31)mg/L比(10.33±3.82)mg/L、(20.33±5.41)ng/L比(23.72±5.18)ng/L、(60.45±10.27)ng/L比(67.44±10.2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05、3.546、3.777,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P物质(serum P substance,SP)水平和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0.31±0.12)μmol/L比(0.55±0.23)μmol/L、(8.45±2.33)ng/L比(10.76±3.25)ng/L、(3.13±0.26)分比(4.77±1.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05、4.547、10.033,均P<0.05)。联合组治疗3、7、14 d后肛门失禁评分(Wexner)均低于对照组[(10.35±2.27)分比(12.25±3.49)分、(7.66±2.13)分比(10.28±3.16)分、(5.04±1.32)分比(7.79±2.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96、5.415、7.800,均P<0.05)。结论生肌止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生肌止痛方 中药熏洗 抗菌治疗 创面愈合
下载PDF
手工刮治联合抗菌治疗对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短期疗效及牙周膜细胞增生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宪涛 姚馨蕙 +2 位作者 李红文 许培武 耿发云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7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手工刮治联合抗菌治疗对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短期疗效及牙周膜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手工刮治,试... 目的:探讨手工刮治联合抗菌治疗对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短期疗效及牙周膜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手工刮治,试验组患者在接受相同的手工刮治的同时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和甲硝唑片。比较治疗后2个月两组患者的全口牙周情况,比较指标包括探诊深度和出血指数;比较治疗后2个月两组患者的牙周膜细胞增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个月,试验组患者四项探诊深度指标和两项出血指数都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两组患者的牙周膜细胞在1、3、5、7、9日之内的增殖均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各个时间点两组之间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手工刮治联合抗菌药物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疗效确切,不会对牙周膜细胞增生造成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刮治 抗菌治疗 重度慢性牙周炎
下载PDF
降钙素原检测在AECOPD抗菌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邱汉辉 舒昱立 +1 位作者 张岭春 张清祥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7期1208-1210,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检测在AECOPD抗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AECOPD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52例患者参考临床症状行抗菌治疗为对照组,52例患者参考降钙素原水平行抗菌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抗菌...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检测在AECOPD抗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AECOPD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52例患者参考临床症状行抗菌治疗为对照组,52例患者参考降钙素原水平行抗菌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抗菌疗程、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二重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病情加重率、死亡率、临床有效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ECOPD抗菌治疗中,降钙素原检测可明显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率,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住院时间,避免滥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抗菌治疗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会诊72例抗菌治疗病例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付辛芳 王全华 +2 位作者 吴爽爽 郭建芳 付晓娟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4年第11期3-6,22,共5页
目的:了解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实际情况和结果 ,为临床药师更好地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实践和临床药师职业发展提供参考,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8月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72例抗菌治疗会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会诊... 目的:了解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实际情况和结果 ,为临床药师更好地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实践和临床药师职业发展提供参考,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8月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72例抗菌治疗会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会诊原因有两种:制定抗感染治疗预案12例(16.7%);要求调整原治疗方案60例(83.3%)。会诊建议被临床全部采纳者65例(90.3%),部分采纳者5例(6.9%),未采纳者2例(2.8%)。意见采纳后治疗:痊愈56例(80%),好转11例(15.7%),效果不明显2例(2.9%),死亡或放弃治疗1例(1.4%)。结论:临床药师会诊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尤其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起到很大的作用;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会诊,强化临床药学思维,积累经验,拓展会诊范围,提高会诊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抗菌治疗 会诊 分析
下载PDF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Is a Reliable Marker for Efficient Anti-Bacterial Therapy within the First Day of Treatment
19
作者 Hossin Abednazari Lars Brudin +2 位作者 Gabriel Almroth Ingela Nilsson Fariba Nayeri 《Advances in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14年第10期823-830,共8页
Rapid diagnosis and choice of appropriate antibiotic treatment might be life-saving in serious infectious diseases. Still the available markers that can evaluate and monit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re few. Hepato... Rapid diagnosis and choice of appropriate antibiotic treatment might be life-saving in serious infectious diseases. Still the available markers that can evaluate and monit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re few.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 has been studied as a potent regenerative factor produced and released during injuries such as infectious diseases. Monitoring of HGF levels might predict therapy results better than C-reactive protein (CRP) within the first day of treatment in pneumonia.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previous observations we aimed to study HGF as a first-day marker in over-representing infectious diseases in comparison to procalcitonin (PCT), CRP and body temperature. Fifty-one patients with community acquired infectious diseases were included consequently at admittance and the ser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before and within 18 - 24 hours of treatment. HGF level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case of efficient antibiotic therapy and HGF was shown to be better than PCT, CRP and body temperature to evaluat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monitoring of HGF was most reasonable. HGF might be used as a therapeutic marker within the first day of empiric antibiotic treatment during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C-Reactive Protein PROCALCITONIN Temperature antibacterial therapy
下载PDF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学指导的CAP优化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利远 朱保锋 顾鹏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84-987,共4页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急诊科最常见的感染类型,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目前 CAP 临床抗菌药物治疗现状并不乐观,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随着对药物代谢动力学(PK)/药效学(PD)研究的不断深入,依据PK/P...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急诊科最常见的感染类型,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目前 CAP 临床抗菌药物治疗现状并不乐观,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随着对药物代谢动力学(PK)/药效学(PD)研究的不断深入,依据PK/PD原理指导CAP抗菌药物治疗给药方案的制定和优化,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和防止耐药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检索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阐述CAP流行病学现状,对PK/PD指导的优化CAP抗菌治疗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药代动力学(PK) 药效学(PD) 抗菌药物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