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花清瘟胶囊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7
1
作者 莫红缨 柯昌文 +1 位作者 郑劲平 钟南山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研究连花清瘟胶囊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以利巴韦林作阳性对照药物,采用存留细胞结晶紫染色法测定连花清瘟胶囊不同给药方式对甲型人流感病毒H3N2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时效关系。结果连花清瘟胶囊具有多环节抗甲型人流感病... 目的研究连花清瘟胶囊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以利巴韦林作阳性对照药物,采用存留细胞结晶紫染色法测定连花清瘟胶囊不同给药方式对甲型人流感病毒H3N2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时效关系。结果连花清瘟胶囊具有多环节抗甲型人流感病毒的作用:综合抑制作用、对病毒吸附的预防作用、抑制病毒吸附后的复制增殖作用以及直接杀伤病毒的作用,这4种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042,0.031,0.051,0.050g/mL,以预防给药方式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最强。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连花清瘟胶囊的低浓度抗病毒有效率呈减少趋势,在高浓度时(≥0.031g/mL)其抗病毒能力基本不变。同时连花清瘟胶囊可明显降低病毒的感染性。结论连花清瘟胶囊具有明显的体外抗甲型人流感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花清瘟胶囊 人流感病毒 抗病毒作用
下载PDF
双花喷雾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马丙祥 段晓颖 +4 位作者 王志超 翟文生 王又红 马玉宏 潘灏白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53-655,共3页
目的 :观察双花喷雾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 2 7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用双花喷雾剂 ,对照组用双黄连气雾剂 ;动物实验观察双花喷雾剂抗炎、抗病毒作用。结果 :双花喷雾剂治疗总有效率 99 0 3% ... 目的 :观察双花喷雾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 2 7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用双花喷雾剂 ,对照组用双黄连气雾剂 ;动物实验观察双花喷雾剂抗炎、抗病毒作用。结果 :双花喷雾剂治疗总有效率 99 0 3% ,痊愈率 65 38% ;对照组总有效率 94 11% ,痊愈率 4 4 12 %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实验研究表明 :双花喷雾剂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及蛋清引起的足趾肿胀 ;对小鼠肺内流感病毒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双花喷雾剂具有明显抗炎、抗病毒作用 ,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好、作用快、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花喷雾剂 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药疗法 儿童
下载PDF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的体外抗病毒作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吴璇 于莉 +1 位作者 胡涛 黄升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38-1840,共3页
目的:研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体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3型(ADV3)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细胞病变(CPE)抑制法检测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Hep-2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对RSV、ADV3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判... 目的:研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体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3型(ADV3)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细胞病变(CPE)抑制法检测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Hep-2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对RSV、ADV3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判断其抗病毒效果。结果: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Hep-2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776.97 mg/L;抑制RSV和ADV3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28.08、28.10 mg/L;其治疗指数(TI)分别为27.67、27.65,安全系数均高于利巴韦林。与病毒对照组比较,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能明显降低RSV和ADV3感染细胞所致CPE的抑制率,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在体外,小剂量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RSV和ADV3感染的Hep-2细胞均有明显保护作用,且病毒CPE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发挥更高的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呼吸道合胞病毒 腺病毒3型 抗病毒作用
下载PDF
败酱草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珊珊 李洪源 +2 位作者 刘电力 田文静 董艳梅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02-703,共2页
目的 了解败酱草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 ,以病毒唑为阳性对照观察败酱草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结果 败酱草半数中毒浓度TC50 为 32mg/ml,半数有效剂量EC50 为 0 54mg/ml,TI为59 2 6 ;败酱草对呼吸道合胞... 目的 了解败酱草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 ,以病毒唑为阳性对照观察败酱草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结果 败酱草半数中毒浓度TC50 为 32mg/ml,半数有效剂量EC50 为 0 54mg/ml,TI为59 2 6 ;败酱草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 (P <0 .0 1 )。并且 ,在不同时间给药中 ,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HeLa细胞 0 ,2 ,4h后给药 ,败酱草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活性 (P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酱草 呼吸道合胞病毒 抗病毒作用
下载PDF
清开灵注射液体对H1N1、H5N1和H7N9流感病毒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赵利华 陈全姣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4-648,共5页
目的研究清开灵注射液体外抗H1N1、H5N1、H7N9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以利巴韦林注射液作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测定细胞培养液上清血凝滴度(HA)和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评价清开灵注射液不同给药方式对H1N1、H5N1和H7N9流感病毒的... 目的研究清开灵注射液体外抗H1N1、H5N1、H7N9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以利巴韦林注射液作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测定细胞培养液上清血凝滴度(HA)和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评价清开灵注射液不同给药方式对H1N1、H5N1和H7N9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并且通过MTT法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不同给药方式体外抗H1N1流感病毒作用。结果清开灵注射液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62.5μL·m L-1;清开灵注射液有明显抑制流感病毒增殖的作用,以中和、治疗、预防的给药方式能显著降低H1N1、H5N1流感病毒的HA和TCID50,且以中和与治疗的给药方式作用最强,以治疗的给药方式能显著降低H7N9流感病毒的HA和TCID50;清开灵注射液以中和与治疗的给药方式体外抑制H1N1流感病毒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4.07μL·m L-1和2.90μL·m L-1,治疗指数(TI)分别为15.36、21.5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具有明显的体外抗H1N1、H5N1、H7N9流感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开灵注射液 流感病毒 抗病毒作用
原文传递
甘草醇沉淀物有效部位对RSV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蔡旭玲 黄晓晖 +2 位作者 周俊立 邹志辉 陈思东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793-796,共4页
目的比较甘草的醇沉淀物乙醇提取部位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作用。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Molish反应定性鉴定甘草乙醇提取部位;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药,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及四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这些提取部位对Hela细胞的药物毒... 目的比较甘草的醇沉淀物乙醇提取部位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作用。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Molish反应定性鉴定甘草乙醇提取部位;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药,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及四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这些提取部位对Hela细胞的药物毒性作用及抑制RSV作用。结果HPD 722-乙醇部位、HPD 750-乙醇部位、D 101-乙醇部位均不含甘草酸、黄酮类物质、甘草多糖;对RSV感染的治疗指数(TI=TC50/EC50)依次为123.93、3.13、5.35。结论甘草醇沉淀物中HPD 722-乙醇部位在体外具有显著抑制RSV作用,可能是新的抗RSV有效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抗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醇沉淀物
原文传递
湖北海棠叶水煎剂对HSV-1病毒性结膜炎治疗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祖铭 孔丽华 +5 位作者 余玲 王青 黄朝明 席祖莲 屈克义 李建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62-865,共4页
目的研究湖北海棠叶水煎剂对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所致结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湖北海棠叶水煎剂作为实验样品,用利巴韦林滴眼剂作对照。分别以HSV-1感染Vero细胞和家兔眼结膜,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判断药物抑制病毒复制的环节。... 目的研究湖北海棠叶水煎剂对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所致结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湖北海棠叶水煎剂作为实验样品,用利巴韦林滴眼剂作对照。分别以HSV-1感染Vero细胞和家兔眼结膜,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判断药物抑制病毒复制的环节。对家兔眼结膜炎疾病模型进行眼结膜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低、中、高浓度湖北海棠叶水煎剂对HSV-1兔眼结膜炎的治疗作用。结果体外实验中,湖北海棠叶水煎剂对HSV-1增殖无抑制作用。整体动物实验中,眼部给予湖北海棠叶水煎剂3,6 kg·L-1,连续给药7 d,家兔眼结膜病理性炎症反应明显减弱甚至消失,与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家兔眼结膜炎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和100.0%。结论湖北海棠叶水煎剂可减轻HSV-1所致家兔结膜炎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海棠叶 结膜炎 病毒性 抗病毒作用
下载PDF
清热合剂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肇丽梅 张岩 韩国柱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了解清热合剂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以双黄连为阳性对照药,观察清热合剂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和咽喉癌上皮细胞(HEP-2)细胞中对RSV的抑制作用。结果:在VERO细胞中,清热合剂半数中毒浓度(TD50)... 目的:了解清热合剂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以双黄连为阳性对照药,观察清热合剂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和咽喉癌上皮细胞(HEP-2)细胞中对RSV的抑制作用。结果:在VERO细胞中,清热合剂半数中毒浓度(TD50)为31.62mg/mL,抗合胞病毒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0.50mg/mL,治疗指数(TI)为63.24;在HEP-2细胞中,TD50为32.10mg/mL,抗合胞病毒的IC50为0.54mg/mL,TI为59.44。且对RSV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量效反应关系(P<0.01)。结论:清热合剂在VERO和HEP-2细胞中对RSV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抗病毒作用 清热合剂
下载PDF
草血竭抗流感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罗凡 侯炜 +3 位作者 杨占秋 郝建新 锡谷达夫 森修一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为研究草血竭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及空斑减数实验测定病毒滴度,以确定草血竭两个有效成分细胞内抗流感病毒的作用。结果:实验发现草血竭水煮醇沉干浸膏和草血竭纯化部分既不能阻断流... 目的:为研究草血竭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及空斑减数实验测定病毒滴度,以确定草血竭两个有效成分细胞内抗流感病毒的作用。结果:实验发现草血竭水煮醇沉干浸膏和草血竭纯化部分既不能阻断流感病毒侵入细胞,也不能抑制流感病毒的生物合成,且各药物浓度组均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CPE);但草血竭水煮醇沉干浸膏与草血竭纯化部分能够明显杀灭病毒,即随药物浓度的增加,CPE特征逐渐减弱,病毒滴度也逐渐降低,而空斑减数率明显升高。结论:草血竭在体外通过直接灭活作用发挥抗流感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血竭 流感病毒 抗病毒作用
下载PDF
鱼腥草-金银花滴眼剂体内外抗病毒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森林 孙爱华 严杰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487-489,共3页
[目的]了解鱼腥草和金银花混合提取物制备的滴眼剂(HLD)体内外抗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和Ⅲ型腺病毒(ADV-3)的效果。[方法]建立HSV-1感染Vero细胞和ADV-3感染HeLa细胞的模型,以不同数量宿主细胞出现病变效应(CPE)为观察指标,了解不同浓... [目的]了解鱼腥草和金银花混合提取物制备的滴眼剂(HLD)体内外抗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和Ⅲ型腺病毒(ADV-3)的效果。[方法]建立HSV-1感染Vero细胞和ADV-3感染HeLa细胞的模型,以不同数量宿主细胞出现病变效应(CPE)为观察指标,了解不同浓度HLD体外抗病毒效果。建立HSV-1感染家兔眼结膜炎模型,观察不同浓度HLD体内抗病毒效果,病变眼结膜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实验中用市售阿昔洛韦滴眼剂(ACV)为对照。[结果]HLD完全抑制HSV-1和ADV-3对宿主细胞CPE的最低浓度分别为32mg/ml和64mg/ml。经HLD治疗后,HSV-1感染的家兔眼结膜病理性炎症反应明显减弱甚至消失。1g/ml、3g/ml和6g/mlHLD治疗实验性家兔眼结膜炎有效率分别为50.0%、83.3%和100%,其中6g/mlHLD与ACV滴眼剂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LD具有一定的体外抗病毒作用和较强的体内抗病毒效果,具有开发为一种新型防治病毒性眼结膜炎新药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金银花 混合提取物 滴眼剂 结膜炎 抗病毒作用
下载PDF
盐酸阿比朵尔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活性抑制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曹悦群 孙乃玲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38-1840,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阿比朵尔(Ahyd)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及不同的给药方式探讨Ahyd对RSV抑制作用的机理,噻唑蓝(MTT)法检测各实验组病毒感染细胞的存活率,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实验组RSV的相对变化量。结果病毒组... 目的探讨盐酸阿比朵尔(Ahyd)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及不同的给药方式探讨Ahyd对RSV抑制作用的机理,噻唑蓝(MTT)法检测各实验组病毒感染细胞的存活率,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实验组RSV的相对变化量。结果病毒组细胞存活率为20.2%,Ahyd试验组病毒感染细胞的存活率最高可达71.8%,在无毒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RT-PCR结果显示,病毒对照组的2-△△Ct为9.33,Ahyd试验组的2-△△Ct最低可降至3.21。结论 Ahyd对RSV感染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阿比朵尔(Ahyd)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抗病毒作用
原文传递
甘草的醇沉淀物体外抗RSV有效部位的筛选 被引量:6
12
作者 蔡旭玲 黄晓晖 +5 位作者 王德全 周俊立 邹志辉 林晓晖 刘伟东 陈思东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669-672,共4页
目的筛选甘草的醇沉淀物经柱层析后具有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作用的洗脱部分。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出甘草的醇沉物,经大孔吸附树脂HPD722、HPD750、D101柱层析、蒸馏水洗脱出多个部位;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药物,采用MTT法检... 目的筛选甘草的醇沉淀物经柱层析后具有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作用的洗脱部分。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出甘草的醇沉物,经大孔吸附树脂HPD722、HPD750、D101柱层析、蒸馏水洗脱出多个部位;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药物,采用MTT法检测洗脱部分与甘草酸在Hep-2细胞中的药物毒性及抗RSV效果。结果 HPD722水部位、HPD750水部位、D101水部位、甘草酸、利巴韦林对RSV感染的治疗指数(TI)依次为13.698、261.578、1.461、1.708、27.895。结论甘草醇沉物在体外对RSV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HPD750水部位可能是其主要的有效部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抗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醇沉淀物
下载PDF
清热合剂体外抗腺病毒Ⅲ型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晓静 张岩 肇丽梅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研究清热合剂对腺病毒Ⅲ型(adv3)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以双黄连为阳性对照药,观察清热合剂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和咽喉癌上皮细胞(HEP-2)中对adv3的抑制作用。结果在VERO细胞中,清热合剂半数中毒浓度(TD50)为31.62mg... 目的研究清热合剂对腺病毒Ⅲ型(adv3)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以双黄连为阳性对照药,观察清热合剂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和咽喉癌上皮细胞(HEP-2)中对adv3的抑制作用。结果在VERO细胞中,清热合剂半数中毒浓度(TD50)为31.62mg·mL-1,抗adv3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0.45mg·mL-1,治疗指数(TI)为70.27;在HEP-2细胞中,TD50为32.10mg·mL-1,抗adv3的IC50为0.52mg·mL-1,TI为61.73。清热合剂对adv3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P<0.01)。结论清热合剂在VERO和HEP-2细胞中对adv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Ⅲ型 抗病毒作用 清热合剂
下载PDF
疏风解毒胶囊预防给药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模型TLR4介导肺组织炎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姗 庞博 +9 位作者 徐英莉 张敬升 陈梦苹 张宇 王雅欣 包蕾 耿子涵 郭姗姗 赵荣华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探究疏风解毒胶囊预防给药对甲型流感病毒肺炎小鼠的影响及可能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滴鼻感染ICR小鼠,构建病毒性肺炎模型。每日固定时间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计算各组小鼠肺指数、抑制率和病毒载量;采用Mi... 目的探究疏风解毒胶囊预防给药对甲型流感病毒肺炎小鼠的影响及可能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滴鼻感染ICR小鼠,构建病毒性肺炎模型。每日固定时间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计算各组小鼠肺指数、抑制率和病毒载量;采用Micro-CT、苏木精-伊红染色(HE)法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TLR4、MyD88蛋白的表达含量。结果预防性给予疏风解毒胶囊可降低小鼠的肺指数,降低肺组织中病毒载量,修复流感小鼠肺部损伤,减轻肺部病变,降低肺组织中TNF-α和IL-6含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疏风解毒胶囊可下调肺组织TLR4、MyD88蛋白的表达。结论疏风解毒胶囊预防性给药对甲型流感病毒肺炎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肺组织病变、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和下调肺组织中TLR4、MyD88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疏风解毒胶囊 抗病毒作用 TLR4/MyD88 小鼠 肺组织 肺炎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制备的热毒净颗粒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小鹰 郭立玮 +1 位作者 陈汝炎 朱萱萱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80-282,共3页
目的 探讨热毒净颗粒的药理作用。方法 观察热毒净颗粒对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存活率的影响 ,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肺指数的影响及对大肠杆菌内毒素致发热家兔体温的影响。结果 热毒净颗粒可明显提高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的存活率 ... 目的 探讨热毒净颗粒的药理作用。方法 观察热毒净颗粒对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存活率的影响 ,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肺指数的影响及对大肠杆菌内毒素致发热家兔体温的影响。结果 热毒净颗粒可明显提高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的存活率 (P <0 .0 5 ) ,明显降低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肺指数 (P <0 .0 1)和大肠杆菌内毒素致发热家兔的体温 (P<0 .0 5~ 0 .0 1)。结论 采用膜分离技术制备的热毒净颗粒具有抗菌、抗病毒及退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净颗粒 脱分离技术 抗菌作用 抗病毒作用 退热作用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受体导向药物L-HSA-AraAMP体外抗病毒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克 张玲霞 +3 位作者 刘洪 仲伯华 倪盼勇 王慧芬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47-250,共4页
以乙肝病毒(HBV)DNA转染的细胞株2.2.1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eAg滴度及细胞内HBVDNA中间体的变化作为药物评价指标,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分析法测定细胞毒性。结果表明:乳糖化人血清... 以乙肝病毒(HBV)DNA转染的细胞株2.2.1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eAg滴度及细胞内HBVDNA中间体的变化作为药物评价指标,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分析法测定细胞毒性。结果表明:乳糖化人血清白蛋白单磷酸阿糖腺苷(L-HSA-AraAMP简称交联物)与AraAMP具有相似的抗病毒效应。二者对HBsAg最高抑制率分别为50%,63%,对HBeAs最高抑制率分别为62.6%,67.2%,500μg/ml交联物与100μg/mIAraAMP对HBVDNA有相似的抑制作用。交联物无明显细胞毒性(CD50>2000μg/ml),AraAMP有明显细胞毒性(CD为658.5±180μg/ml),对HBeAg抑制的选择指数分别为>4.8,1.7。展示了受体导向抗病毒药物的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磷酸阿糖腺苷 实验 乳糖化白蛋白 抗病毒
下载PDF
通窍止咳液体外抗甲型人流感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文瑛 肖翔林 莫红英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61-663,共3页
目的:研究通窍止咳液体外抗甲型人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以利巴韦林作阳性对照药物,采用存留细胞结晶紫染色法测定通窍止咳液不同加药方式对甲型人流感病毒H3N2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时效关系。结果:通窍止咳液对甲型人流感病毒具有良好的... 目的:研究通窍止咳液体外抗甲型人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以利巴韦林作阳性对照药物,采用存留细胞结晶紫染色法测定通窍止咳液不同加药方式对甲型人流感病毒H3N2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时效关系。结果:通窍止咳液对甲型人流感病毒具有良好的综合抑制作用及抑制病毒吸附后的复制增殖作用;通窍止咳液对病毒吸附的预防作用弱,无直接杀伤病毒的作用;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通窍止咳液在低浓度时的抗病毒有效率呈降低趋势,在高浓度时的抗病毒能力基本不变。结论:通窍止咳液具有较好的体外抗甲型人流感病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窍止咳液 甲型人流感病毒 抗病毒作用
原文传递
999感冒灵颗粒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涛 程茂胜 +2 位作者 袁晓玲 张晓燕 黄升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38-942,共5页
目的探究999感冒灵颗粒在体外抗呼吸道病毒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CPE)及CCK-8法,观察在999感冒灵颗粒作用下,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HEp-2细胞的CPE变化情况以及吸光值,从而比较不同给药方式(直接灭活、抑制吸附、抑制增... 目的探究999感冒灵颗粒在体外抗呼吸道病毒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CPE)及CCK-8法,观察在999感冒灵颗粒作用下,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HEp-2细胞的CPE变化情况以及吸光值,从而比较不同给药方式(直接灭活、抑制吸附、抑制增殖和阻断作用)及不同给药浓度下对RSV的抑制作用。测定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TC_(50))、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及治疗指数(TI)。结果细胞的TC_(50)为25 mg/ml;直接灭活和抑制增殖均对RSV有明显作用(P<0.01);采用直接灭活方式时,其IC50为7.43 mg/ml,TI为3.36;采用抑制病毒增殖时,其IC50为4.42mg/ml,TI为5.66。CCK-8法结果显示,在阻断以及抑制吸附两种给药方式下,病毒抑制率与病毒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999感冒灵颗粒在直接灭活以及抑制病毒增殖两种给药方式下对RSV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细胞病变法 CCK-8法 感冒灵颗粒 抗病毒作用
下载PDF
清开灵注射液对登革病毒Ⅱ型的抗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洪文艳 唐博恒 +1 位作者 刘金华 刘建伟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2年第6期250-252,共3页
目的检测清开灵注射液在细胞模型上抗登革病毒Ⅱ型(DENV-Ⅱ型)作用。方法本实验以白纹伊蚊C6/36细胞为宿主细胞,阿昔洛韦(ACV)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和改良MTY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来测定药物的细胞毒性、药物... 目的检测清开灵注射液在细胞模型上抗登革病毒Ⅱ型(DENV-Ⅱ型)作用。方法本实验以白纹伊蚊C6/36细胞为宿主细胞,阿昔洛韦(ACV)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和改良MTY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来测定药物的细胞毒性、药物对DENV-Ⅱ的直接灭活作用、以及药物抗DENV—Ⅱ对细胞的吸附和对DENV—Ⅱ在细胞内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该药在体外对DENV-Ⅱ无直接灭活作用,也不能阻止其对细胞的吸附,但对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剂量效应依赖性。结论该药在体外有一定的抗DENV-Ⅱ感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开灵注射液 抗病毒作用 登革病毒 体外实验 MTT法
原文传递
紫锥菊注射液鸡胚内抗新城疫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新民 陈琳 周广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8-30,共3页
为研究紫锥菊注射液的抗病毒作用,用鸡胚培养法和血凝试验(HA)测定了紫锥菊注射液及对照药液对感染新城疫病毒鸡胚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紫锥菊注射液对鸡胚无毒。试验Ⅰ组(紫锥菊注射液和新城疫病毒液混合接种组)对鸡胚保护率达75%,其... 为研究紫锥菊注射液的抗病毒作用,用鸡胚培养法和血凝试验(HA)测定了紫锥菊注射液及对照药液对感染新城疫病毒鸡胚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紫锥菊注射液对鸡胚无毒。试验Ⅰ组(紫锥菊注射液和新城疫病毒液混合接种组)对鸡胚保护率达75%,其尿囊液HA滴度为0。试验Ⅱ组(利巴韦林注射液和新城疫病毒液混合接种组)对鸡胚的保护率为37.5%,HA滴度6log2。阳性对照组(新城疫病毒液接种组)鸡胚100%死亡,HA滴度9log2。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接种组)鸡胚100%存活,HA滴度0。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与阳性对照组在P<0.001、P<0.05统计学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天然药物紫锥菊注射液对鸡胚无毒性作用,它能提高NDV感染鸡胚的存活率,降低NDV感染鸡胚的HA滴度,有望成为抗新城疫病毒感染的有效防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锥菊注射液 抗病毒 新城疫病毒 鸡胚接种 血凝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